2018年9月使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及框架

合集下载

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

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

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针对9月课改新课标教材高中数学的教学框架及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框架高中数学的教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如计算、推理、作图等技能。

2、数学思想: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包括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算法思想等。

这些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金融中的数学问题等。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4、数学文化:学生需要了解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等。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函数与方程:学生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趋势,同时还需要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数形结合:学生需要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方法,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函数图像等。

3、空间几何:学生需要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同时还需要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概率统计:学生需要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5、算法初步:学生需要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算法流程和实现方法。

6、数学建模: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数学史选讲:学生需要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数学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数学史选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性。

抢先看: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及框架

抢先看: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及框架

2018年9月使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及框架今年(2018年)9月将实施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标准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统一修订,不再分各种版本,教材变了,怎么变,大家抢先看: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课时)第七章复数(8课时)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第九章统计(13课时)第十章概率(9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第四章数列(14课时)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课时)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具体的章节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1.1集合的概念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3集合的基本运算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阅读与思考命题及其关系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2.2基本不等式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3.2函数的基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3.3幂函数探究与发现探究函数1=+的图象与性质y xx3.4函数的应用(一)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4.1指数4.2指数函数阅读与思考放射性物质的衰减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4.3对数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4.4对数函数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4.5函数的应用(二)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 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数学建模(3)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5.1任意角和弧度制5.2三角函数的概念阅读与思考 三角学与天文学5.3诱导公式5.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探究与发现 函数sin()y A x ωϕ=+ 及函数cos()y A x ωϕ=+的周期 探究与发现 利用单位圆的性质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5.5三角恒等变换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5.6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象和性质5.7三角函数的应用阅读与思考 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第六章 平面向量 及 其 应 用(18课时)6.1平面向量的概念阅读与思考 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6.2平面向量的运算6.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6.4平面向量的应用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久韶数学探究(2)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第七章复数(8课时)7.1复数的概念7.2复数的四则运算阅读与思考代数基本定理7.3* 复数的三角表示探究与发现1的n次方根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8.1基本立体图形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的体积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 几何学的发展第九章统计(13课时)9.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信息技术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9.2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统计学在军事中的应用——二战时德国坦克总量的估计问题阅读与思考大数据9.3统计分析案例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第十章概率(9课时)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10.3频率与概率阅读与思考孟德尔遗传规律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1.3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1.4空间向量的应用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2.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2直线的方程阅读与思考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参数方程2.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2.4圆的方程阅读与思考 坐标法与数学机械化2.5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3.1椭圆信息技术应用 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点的轨迹:椭圆3.2双曲线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b y x a=±是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渐近线 3.3抛物线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是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 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第四章 数 列(14课时)4.1数列的概念阅读与思考 斐波那契数列4.2等差数列4.3等比数列阅读与思考 中国古代数学家求数列和的方法4.4数学归纳法*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5.2导数的运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5.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 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6.2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6.3二项式定理数学探究(2)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课时)7.1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阅读与思考换还是不换?7.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7.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7.4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探究与发现二项分布的性质7.5 正态分布信息技术应用概率分布图及概率计算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8.1成对数据的相关关系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8.3分类变量与列联表数学建模(3)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预测。

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新课标目录介绍

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新课标目录介绍

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新课标目录介绍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 A 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目录设置科学合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这一章主要介绍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

常用逻辑用语部分则包括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等内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逻辑基础。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通过研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密切相关,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一章详细介绍了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让学生对函数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学习它们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函数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更复杂的函数奠定基础。

第五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包括任意角和弧度制、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图象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等内容。

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平面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一章介绍了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数量积,以及向量在几何、物理中的应用,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七章复数复数的引入扩展了数系,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以及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九章统计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这一章涵盖了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等内容。

第十章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包括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随机数与几何概型等知识。

高中数学必修及选修教材学习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高中数学必修及选修教材学习知识体系结构与框架

第一章集合集合与函数概函数及其定义念概念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根本关系:交集、并集、补集、全集、属于根本运算交、并、补元素的概念、个数概念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区间:闭开,半开半闭展示发放:图像法、列表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基本性质最大、最小值定义义奇偶性;判断方法减函数a r a s a r s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a r) s a rs( ab) r a r b r第二章整数指数幂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幂指数函数性质对数与对数运算对数函数及性质定义:有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定义定义域 R性质值域〔 0,+ ∞〕图像过定点〔 0,1〕单调性对数底数真数定义log a ( M N ) log a M log a N运算log a M log a M log a NNlog a M n nlog a M定义定义域图象值域过点〔 1, 0〕性质单调性过〔 1,1 〕性质奇偶性单调性第三章]函数与程函数的应用函数模型及应用定义关系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零点定理二分法定义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视根求根步骤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锥、柱、台、球的结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正视图三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斜二侧画法直观图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锥、柱、台的外表积与体积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球的外表积与体积第二章平面:公理1、公理 2、公理3共面相交直线平行直线: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公理 4关系异面直线平行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在平面空间中直线与内平面的位置关相交系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倾斜角 0°≤α< 180°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斜率 k tanl1 //l2k1k2,b1b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l 1l2k 1k 21点斜式y y1k(x x1 )截距式 y kx b直线的方程两点式yy1x x1y2y1x2x1一般式 Ax By C0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A1 x B1 y C10A2 x B2 y C20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 x)2(y y)22121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Ax0 By0CdB 2A 2平行线间的距离第四章圆的标准方程x a 2y b 2r 2圆的一般方程圆的方程y2x 2Dx Ey F0d r l 与 C 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r l 与 C相切圆与方程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概念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 r l与 C相离相交 R r d R r内切d Rr外切 d Rr内含 d Rr相离 d Rr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必修三算法的概念第一章算法秦久韶算法算法与程序框图顺序结构程序框图条件结构循环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赋值语句初根本算法语句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算法案例第二章随机抽样统用样本估计总体计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抽签法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法系统抽样求极差分层抽样决定组距组数将数据分组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数本的数字特征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标准差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正相关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负相关回归直线第三章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频率意义概率性质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任何两个不同事件互斥根本领件特征古典概型任何事件都可表示为根本领件的和概率定义几何概型概率必修四第一章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弧度制正角负角零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周期性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单调性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奇偶性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最大最小值正弦为奇余弦为偶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周期奇偶性单调性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函数y sin x的图像公式二值域公式三公式四公式五公式六振幅周期2初相相位x频率f1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根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根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实例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有向线段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与共线向向量加法三角形法那么量向量加法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向量减法运算及几何r ra a意义r r r向量数乘运算及几a a a何意义rrr ra b a b平面向量根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极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数量积rrrrr r r r o o 共线的坐标表示a b a b cos a0,b0,0180物理背景与定义投影rx , ya坐标表示,模,夹r角x2y2ar rx1x2y1 y2平面几何中的向量cosa br r2222方法 a b x1y1x2y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cos cos cos sin sin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 cos cos sin sin 第三章sin sin cos cos sin两角和与差的正弦sin sin cos cos sin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公式弦,余弦和正切公tantan tan 1 tan tan式tantan tan 1tan tan三sin22sin cos角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恒正切公式2222等cos2 cos sin2cos 1 1 2sin 变换tan 22 tan 1tan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五正弦定理a b c 第一章sin sin 2 Rsin C解三角形22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ab c 2bccos理余弦定理b2a2c22accosc2a2b22ab cosC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有穷数列无穷数列定义等差数列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前n 项和S n等差中项ba c2通项 a a n 1 dn1公差 da n a mn mn a1 a nS n2数列的应用S n na1n n1d2定义公比q n m a na m等比中项 a n2a p a q通项a n a1q n 1na1q1a11q n anqq 11qa11q必修五a b 0a b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关系a b0a ba b 0a b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不其解法等式根本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ax2bx c0ax2bx c0ax2bx c0a b 2 ab最大最小值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选修 1-1第一章命题及其关系常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用逻辑用语简单的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命题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四种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且或非全称量词x M , p( x)存在量词x M , p( x)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认x M , p(x)nx i y i nx yb i1n2x i2nxi 1a y bx 选修 1-2回归分析的根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样本中心第一章统计案例独立性检验的根本思想与初步应用第二章合情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推理演绎推理与证明总偏差平方和回归方程y bx a分类变量随机变量 K 2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高中数学目录(人教A版_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目录(人教A版_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目录(人教A版_必修+选修)必修一第一章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1.1.2集合的表示方法第二章2.1函数2.1.1函数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1.3函数的单调性2.1.4函数的奇偶性2.1.5用计算机作函数图像(选学)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2.3函数的应用(1)2.4函数与方程2.4.1函数的零点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1)3.1指数与指数函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3.1.2指数函数3.2对数与对数函数3.2.1对数及其运算3.2.2对数函数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3.3幂函数3.4函数的应用(2)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4投影与直观图1.1.5三视图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柱锥台和球的体积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2.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1.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直线的方程2.2.1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2.2.2直线方程的集中形式的位置关系2.2.3两条直线2.2.4点到直线的距离2.3圆的方程2.3.1圆的标准方程2.3.2圆的一般方程2.3.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3.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空间直角坐标系2.4.1空间直角坐标系2.4.2空间两点距离公式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1.1.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1.2基本算法语句1.2.1赋值输入输出语句1.2.2条件语句1.2.3循环语句1.3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2.1.1简单的随机抽样2.1.2系统抽样2.1.3分层抽样2.1.4数据的收集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变量的相关性2.3.1变量间的相互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第三章概率3.1事件与概率3.1.1随机现象3.1.2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3.1.3频率与概率3.1.4概率的加法公式3.2古典概型3.2.1古典概型3.2.2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选学)3.3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3.1几何概型3.3.2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的初等函数(2)1.1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1.1角的概念的推广1.1.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三角函数的定义1.2.2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1.2.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2.4诱导公式1.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1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2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第二章平面向量2.1向量的线性运算2.1.1向量的概念2.1.2向量的加法2.1.3向量的减法2.1.4数乘向量2.1.5向量共线的条件和轴上向量坐标运算2.2向量的分解和向量的坐标运算2.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2.2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2.2.3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3.1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2.3.2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2.3.3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2.4向量的应用2.4.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和角公式3.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3.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3.2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2.1倍角公式3.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3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正弦定理1.1.2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数列2.1.1数列2.1.2数列的递推公式(选学)2.2等差数列2.2.1等差数列2.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3等比数列2.3.1等比数列2.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1.2不等式性质3.2均值不等式3.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5.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3.5.2简单线性规划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与量词1.1.1命题1.1.2量词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1.2.2非(否定)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3.2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方程2.1曲线方程2.1.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2.1.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性质2.2椭圆2.2.1椭圆的标准方程2.2.2椭圆的集几何性质2.3双曲线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4抛物线2.4.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4.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5直线与圆锥曲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几何体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1.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3.1.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3.1.4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3.2.2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向量表示3.2.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2.4二面角及其度量3.2.5距离(选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导数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1.1.2瞬时速度与导数1.1.3导数的几何1.2导数的运算1.2.1常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导数1.2.2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1.2.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3导数的应用1.3.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1.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1.3.3导数的实际应用1.4定积分与微积分的基本定理1.4.1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1.4.2微积分基本定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合情推理2.1.2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综合法与分析法2.2.2反证法2.3数学归纳法2.3.1数学归纳法2.3.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1实数系3.1.2复数的概念3.1.3复数的几何意义3.2复数的运算3.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3.2.2复数的乘法3.2.3复数的除法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1.2.2组合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1.3.2杨辉三角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1.1离散型随机变量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1.3超几何分布2.2条件概率与实践的独立性2.2.1条件概率2.2.2事件的独立性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3.2回归分析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1.1.1直角坐标系1.1.2平面上的伸缩变换1.2极坐标系1.2.1平面上点的极坐标1.2.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4圆的极坐标方程1.4.1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的圆1.4.2圆心在点(a,∏/2)处且过极点的圆1.5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1.5.1柱坐标系1.5.2球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2.1曲线的参数方程2.1.1抛射体的运动2.1.2曲线的参数方程2.2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2.2.1直线的参数方程2.2.2圆的参数方程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2.3.1椭圆的参数方程2.3.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2.3.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2.4.1摆线的参数方程2.4.2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调整。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一、知识结构(一)必修部分1.数与式数与式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数与式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数轴、绝对值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和推理。

2.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学习高级数学和其他科学学科的基础。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函数包括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函数,学生可以掌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并能够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导数与微分导数是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导数与微分包括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法则、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导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4.积分积分是微积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习高级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积分包括定积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积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积分解决实际问题。

5.几何与变换几何与变换是数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高级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几何与变换包括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平面向量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几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几何解决实际问题。

6.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高级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

新高考高中数学框架结构中,概率与统计包括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与分布、样本调查与统计推断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doc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doc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 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 1 集合1. 2 函数及其表示1. 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 1 指数函数2. 2 对数函数2. 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 1 函数与方程3. 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 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 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 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 2 直线的方程3. 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4. 1 圆的方程4. 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 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 3第一章算法初步1. 1 算法与程序框图1. 2 基本算法语句1. 3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 1 随机抽样2. 2 用样本估计总体2.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 1 随机事件的概率3. 2 古典概型3. 3 几何概型必修 4第一章三角函数1. 1 任意角和弧度制1.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5 函数 y=Asin (ωx+ψ)1. 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 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 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 5第一章解三角形1. 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 2 应用举例1. 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 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 2 等差数列2. 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2. 4 等比数列2. 5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 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 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 4 基本不等式选修 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1 命题及其关系1.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 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 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 1 曲线与方程12. 2椭圆2. 3 双曲线2. 4 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 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 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 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 1 变化率与导数1. 2 导数的计算1.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 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 5 定积分的概念1. 6 微积分基本定理1. 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 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 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 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 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 2-3第一章计数原理1.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 2 排列与组合1. 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 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 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 4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 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 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 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选修 4-4第一章坐标系1 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压缩变换2极坐标系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圆的极坐标方程5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1曲线的参数方程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选修 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

高中数学目录(新课标)

高中数学目录(新课标)

必修5本,选修高一上学期:必修1 必修2 高一下学期:必修3 必修4高二上学期:(理科)必修5 选修2.1 (文科)必修5 选修1.1高二下学期:(理科)选修2.2 选修2.3 (文科)选修1.2 建议选修、自主选修新课程分必修和选修。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模块。

数学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目录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第一节: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第二节: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阅读与欣赏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第二章函数第一节:函数第二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第三节:函数的应用(Ⅰ)第四节:函数与方程本章小结(1)阅读与欣赏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指数与指数函数第二节:对数与对数函数第三节:幂函数第四节:函数的应用(Ⅱ)实习作业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对数的发明对数的功绩附录1 科学计算自由软件——SCILAB简介附录1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第一节:空间几何体实习作业第二节: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第一节: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第二节:直线方程第三节:圆的方程第四节:空间直角坐标系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一节:算法与程序框图第二节:基本算法语句第三节: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参考程序第二章统计第一节:随机抽样第二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第三节:变量的相关性实习作业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随机数表第三章概率第一节:随机现象第二节:古典概型第三节: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第四节:概率的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第一节: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第二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三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数学建模活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二节: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第三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四节:向量的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和角公式第二节: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第三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二节:应用举例实习作业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二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三节:等比数列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三章不等式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二节:均值不等式第三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四节:不等式的实际应用第五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本章小结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高中数学(B版)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命题与量词第二节:基本逻辑联结词第三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一节:椭圆第二节:双曲线第三节:抛物线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一节:导数第二节:导数的运算第三节:导数的应用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附录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高中数学(B版)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高中数学(B版)选修4-5 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一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节:基本不等式第三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第五节: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本章小结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第一节:柯西不等式第二节:排序不等式第三节:平均值不等式(选学)第四节: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第一节:数学归纳法原理第二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本章小结阅读与欣赏数学必修1集合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1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选修1-1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选修1-2推理与证明选修1-2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1-2框图选修2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选修2-1圆锥曲线与方程选修2-1空间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选修2-2推理与证明选修2-2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选修2-3统计案例选修2-3概率选修3(专题)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选修4(专题)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3数列与差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标题
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
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
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
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
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课时)
第七章复数(8课时)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
第九章统计(13课时)
第十章概率(9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
第四章数列(14课时)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
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课时)
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
节标题
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课时)
1.1集合的概念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集合的基本运算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阅读与思考命题及其关系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课时)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基本不等式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课时)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3.2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
3.3幂函数
探究与发现探究函数
1
y x
x
=+的图象与性质
3.4函数的应用(一)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课时)
4.1指数
4.2指数函数
阅读与思考放射性物质的衰减
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4.3对数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4.4对数函数
探究与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4.5函数的应用(二)
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建模(3课时)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三角函数(23课时)
5.1任意角和孤度制
5.2三角函数的概念
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
5.3诱导公式
5.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探究与发现函数()sin y A x ωϕ=+及函数()cos y A x ωϕ=+的周期 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的性质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5.5三角恒等变换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三角函数表
5.6函数()sin y A x ωϕ=+的图象和性质
5.7三角函数的应用
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
必修(第二册)(共计69课时)
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课时)
6.1平面向量的概念
阅读与思考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
6.2平面向量的运算
6.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4平面向量的应用
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久韶
数学探究(2课时)
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
第七章复数(8课时)
7.1复数的概念
7.2复数的四则运算
阅读与思考代数基本定理
7.3*复数的三角表示
探究与发现1的n次方根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课时)
8.1基本立体图形
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
8.3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探究与发现祖距原理与柱体、锥体的体积
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几何学的发展
第九章统计(13课时)
9.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信息技术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
9.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统计学在军事中的应用——二战时德国坦克总量的估计问题
阅读与思考大数据
9.3统计分析案例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
第十章概率(9课时)
10.1随机事件与概率
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0.3频率与概率
阅读与思考孟德尔遗传规律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课时)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课时)
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3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1.4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课时)
2.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直线的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参数方程
2.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2.4圆的方程
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数学机械化
2.5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课时)
3.1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3.2双曲线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b y x a
=±是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渐近线 3.3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的图象是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课时)
第四章数列(14课时)
4.1数列的概念
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
4.2等差数列
4.3等比数列
阅读与思考中国古代数学家求数列和的方法
4.4数学归纳法*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课时)
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5.2导数的运算
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5.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课时)
第六章计数原理(11课时)
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6.2排列与组合
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6.3二项式定理
数学探究(2课时)
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课时)
7.1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阅读与思考换还是不换?
7.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7.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7.4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探究与发现二项分布的性质
7.5正态分布
信息技术应用概率分布图及概率计算
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课时)
8.1成对数据的相关关系
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8.3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数学建模(3课时)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