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加强政德修养提供机制保障
大洼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立新:组织部门要为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提供机制保障2012-11-01 16:05 作者:张立新来源:中华先锋网政德教育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构建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的长效机制,促使领导干部养成坚强的党性。
构建教育培训机制,为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夯实理论基础。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干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组织部门要不断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夯实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理论基础。
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加强领导干部政德修养。
采取集中研读、交流心得、专家讲座、组织测试、运用身边正反典型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各级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
二要在联系群众中锤炼党性。
加强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应急处变等教育培训,有计划选派各级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重点项目工作机构中挂职和任职,切实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加强政德锻炼的过程。
三要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
建立领导干部逐层联系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一系列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建立领导述学、群众评学、组织考学的干部教育考评机制,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学习。
构建监督管理机制,为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筑牢“阳光”藩篱。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问政于孔子。
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要做到这些,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加强政德修养,组织部门更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着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一要深化党内监督。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问责制、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党内监督。
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
二要拓展社会监督。
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为政之德作者:闵绪国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07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述,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执政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德尚德的民族。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为政以德,“政德”始终是重要的为官标准。
古人曾提出为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宋代吕本中《官箴》里的名言以告诫领导干部要注重修身立德。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突出领导干部讲政德,方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领导干部的政德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政风正,事业兴,人民心气顺。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实践反复证明,从政者常修为政之德,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凝心聚力干事业,社会才会欣欣向荣,人民才会幸福安康。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习近平总书记统纳大德、公德、私德,指出大德须明,公德必守,私德应严,阐明了政德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大德、公德、私德本为一体,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持以德从政、以德兴业。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
政德问题,首先是理想信念问题。
万物得其本者生。
理想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系。
一个人有了理想和抱负,就有了孜孜不倦、奋斗不息的精气神。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靠理想来凝聚人感召人,靠奋斗目标来激励人发展人。
过去,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闯关夺隘,战胜千难万险,赢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常怀为民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些古语精辟地阐释了中国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立身之本,以德为先。
我国自古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几千年的政治哲学带给广大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时刻的警醒。
作为新进公务员,对公务员队伍的职责应有所了解和认知,并应培养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和操守,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公务员队伍,履行肩负的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公务员缺乏公仆意识。
为了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公务员被人民赋予国家权力。
有些公务员权力被授予之后,利用本该为人民谋福利的权力来来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将职业公共权力视为个体力量,并且凭借这种力量凌驾于他人之,处处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脱离群众,不负责任。
服务意识的淡化,公务员缺乏公仆意识是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中最具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时刻提醒我们要谨记常怀为民之心。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为官之道,在于恤民,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体恤民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百姓心中有杆秤”,我们在群众心中的重量取决于时时想着百姓,事事惠及百姓。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做官要有官德,而且要常修为政之德,这是胡锦涛同志鲜明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问题。
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求公务员能够常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弃谋私之念,去非分之想,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从政道德、廉洁意识,在思想道德上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观念及拒腐防变的防线。
“德,国家之基也。
”常修为政之德,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要心中有戒
清风聚焦编辑/任灿领导干部要心中有戒_本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常修为政之德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就是说,从政做官,必须以德为先,只有修政德、施德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遵纪守法,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要无所畏惧,在利益诱惑面前要立场坚定。
《周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可以说,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方、谋事之基、成事之本,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和职位不匹配的话,就会埋下祸患的种子,早晚要出大事。
近日,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官宣落马,此人正是德不配位的典型。
经查,刘连舸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弃守金融风险防控职责,大肆违规插手信贷项目,违法发放贷款,造成重大金融风险,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严重破坏所在单位政治生态,私自携带违禁书刊入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出入私人会所、接受滑雪和旅游安排,长期借用管理对象车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徇私录用调整提拔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干预资金借贷,私自留存涉密62023.11 第11期 总第19172023.11 第11期 总第191清风聚焦编辑/任灿******************资料;道德败坏,家风不正,对亲属失管失教;毫无纪法底线,擅权妄为,“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项目合作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名利位权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名、利、位、权”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锤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政治定力,杜绝权力、金钱、名誉、美色和物资利益的诱惑。
一句话就是要正确对待“名、利、位、权”,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公生明,廉生威”“正以处心,廉以律己”“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古训,道出了古代贤达仕官对廉洁自律的尊崇遵循。
古人能这样,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个人名利、荣誉、进退置之度外,用平和、淡泊、知足和敬畏心态对待“名、利、位、权”,鞠躬尽瘁做人、做官、做事;用宽容、珍惜、感恩和进取心态对事业、对同事、对自己。
遇困难不灰心丧气、遇挫折不意志消沉,成功时不骄傲自满、胜利时不忘保持谦卑;面对奋斗目标能不分心不走神,身处混杂缭乱环境不为七情六欲所惑、不为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誉所累,始终保持党员干部内心的执着和坚定,恪守内心的从容和淡定,以锤炼高尚人格铸造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赤诚热爱、对事业执着负责的政治定力。
腐败现象是一种腐朽颓废的、阻碍社会前进的文化,体现落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根本对立。
腐败问题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阻碍生产力发展。
当前,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把群众利益记在心头,把为改善民生让群众幸福作为自己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陈毅元帅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叫《手莫伸》:“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但他也指出“若无人民岂能活?”“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经验告诉我们,“终身之名节,千秋之芳秽,只系于一念之消长,一息之依违。
因此,党的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需求观和比较观,要认认真真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违法之事不干。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贵在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贵在常修为政之德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为政之德"是领导者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在从政行为上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
所谓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修身重德,提高境界,净化心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始终做到位极不自显,权重不谋私,德高不自矜,功高不自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常修为政之德,心须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古为官者就有"做人无德不足以立身,从政无德不足以建功。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的为官立德修养之说。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就是说,当官从政以德为重,如同北极星泰安居中,为众星所拱卫。
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为政者无不重视道德修养、品质砺炼。
不修官德,品德不端,难以服众。
领导干部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地用党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有威信。
目前,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为政之德的修养,扭曲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所俘虏。
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做官不能静下心来,不能常修为政之德,对己放纵,思想道德防线的闸门不能坚守,党纪国法的防线也会崩溃。
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修养,以《党内监督条例》为镜,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接物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轻浮,不做有损人格、有损名誉的事情。
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自觉加以克服和纠正,"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一看到做得好的就向其学习,见到做得不好的要纠正并对照反省自己,防止小错不改而铸成大错。
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为政之德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要求。
其中,常修为政之德,居于“三常”之首,是为政的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何为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勤政;其基本规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由此形成的众多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为什么要常修为政之德?这是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虽然为政之德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但为政必修德却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有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常修为政之德尤为重要。
人们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很多考验,为什么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经得起考验,廉洁奉公,不辱使命?为什么少数人丧失原则,见利忘义,铤而走险,滑进腐败的泥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们的道德修养不同并由此造成主观世界的差异,是一个深层次的重要原因。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坚持高尚的道德修养,“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重要论述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怎样做到常修为政之德?贵在一个“常”字;重在一个“修”字。
在日常生活中修,在努力工作中修,在不断学习中修。
“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政德心得体会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把修身养性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公道正派用好权。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创造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一、堂堂正正做好人人们常说:做官须先做人。
一个人要想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
因为,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又高于一般人品。
它要求为官者要比常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再者,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人品的重要作用。
如何来修?一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认真学习,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慎独自律,三思处事。
《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慎独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方法之一,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将之发扬光大,从严自律,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要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处事要稳妥,三思而后行。
把群众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心理感受放在首位,经常做换位思考,真诚帮助他人,热情服务他人,虚心学习他人。
三是要豁达大度,宽容待人。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同志相处应真诚相见,相互交心。
既要善于同自己情趣相同,观点一致的人相处共事,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还要理解、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思路来评判他人工作的好坏和成效。
领导干部的三要和三不要
热点时评:领导干部的“三要”和“三不”
要常修为政之德,不滥用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
正确使用权力,可以为民造福;滥用职权,则会误国殃民。
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因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而害人害己的事例并不鲜见。
因此,领导干部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切不可把公权变私权、把职权变特权,更不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应敬权慎权,牢记宗旨,克己修身,为民谋利,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要常怀律己之心,不徇私情。
讲感情是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不例外。
讲感情不能不讲原则,要做到谨慎用情,不循私情,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促进事业发展强大合力。
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讲的是个人利益的“私情”,用感情代替党性,要公心让路于私情,大肆利用职权为个人、家庭或小团体谋私利。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亲情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自觉远离“私情圈”,不为亲眷左右,不为亲情谋私,真正做到思想上坦荡、行为上磊落。
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慕钱财。
金钱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不谈金钱不现实,但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切不可做金钱的奴隶。
党员领导干部目光不能只盯着金钱,要有更远大的追求。
如果领导干部见钱眼开、嗜财如命,就难免贪欲萌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能把握自己。
因此,领导干部学会慎欲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少一些金钱欲,多一份事业心,这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本文旨在探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案例,文章认为这三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抵御腐败。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首先,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行操守。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廉洁、勤政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常思贪欲之害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醒的课题。
贪婪是人的天性,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贪欲的危害性和破坏力。
只有时刻保持警醒,坚决抵制腐败行为,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领导干部要时刻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党员领导干部应常修为政之德
维普资讯
潘俊 英/ 党员领 导干 部应 常修 为政 之德
难点问题 , 把惠民利 民的政策措施变为 方针、 政策顺应 时代发 展的要求、 映人 民的意愿 , 强烈的热点、 反 不断实现好 、 维护好 、 展好最广 大人 民的根本 利 现实 , 人 民群众 真正得 到实 惠 。 发 使
建设的决定》 指出 :党 只有一心为公 , “ 立党才能立得
以人为本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系 中的命题 , 马
为 牢; 只有 一心 为 民 , 政 才 能 执得 好 。 因此 , 员 领 克思 主 义关 于 人 的本 质 的科 学 论 断 , 人 的 自 由全 执 ” 党 导干 部要 增 强 执 政 意 识 , 到 立 党 为 公 、 政 为 民 , 面发 展 和人 的彻底 解放 开 辟 了道 路 。 正确 理解 党 提 做 执
维普资讯 http://wwBiblioteka
2 0 年第 7 06 期
( 总第 13 ) 3期
广 西社 会科 学
GUANGXI 0 CI CI AL S ENCE S
No. . 0 6 72 0
( u l i l, C mu t ey NO.3 ) av 13
党员领 导干 部应常修为政之德
就要不断加强执政所必须具有的德性修养。
出 的 以人 为本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 键 是 要 深 刻 领 会 马 关
为 政 以德 , 是在 以德 治 国方 略 的实 施 过 程 中 , 克思主 义关于人 的问题 的基本 思想 , 就 即解决 “ 的 人”
以道德作为执政 的根本纲领 , 以党员领导干部 自身 各种问题不能脱离具体条件 和现实可 能性 , 必须从 的道德行 为去感化 群众。在现 阶段 , 我们采取 以德 现实 的时代 、 现实 的社会 关系和具体 的“ 来 考察 人” 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的方略 , 其中德治涉及社会 和把握 , 能 把 以 人 为 本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落 到实 处 。 才 的方方面面 , 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 它有着法治不可 我们党提倡以人为本 , 其最基本 的 内涵就是要 以实
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等另类腐败 ;作案方式和犯罪手段日益
多样化 、 隐蔽化、 智能化 。
二是由于人生观 、价值观的错位而 形 ,绝对的权力就是那个塔尖 ,权 力越
形成的腐 败的权 力观 ,是导致少数领导 大 ,受到的监督就越少 。西方有句名言
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有不少 原本 是合 干 部犯 罪的主要原 因。腐 败的本质就是 “ 力倾 向于腐败 , 权 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格的 、 职的、 称 甚至是十分优秀的党 员干 权 利的异化 、 滥用 , 核心是 以权谋私 。权 的深入发展 ,一些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滋 部 ,他们 也曾为人 民作 了一些实事 。然 力被私有化 。权 力设立的 目的是增进和 生蔓延 ,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 这已成为人 而 , 到底是什 么原 因让他们变质腐化 , 沦 维护公共利益 , 但在少 数领 导干 部那 里 ,
从那些少 数领导干部蜕变的轨迹和 深入 , 资本主义腐朽思 想随之而来 , 加上 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权力被任意化 。 少 走向犯罪的过程 ,可以看出领导干部腐 社会分配不公以及过热的消费心理 的刺 数领导 干部凭借 手中的权利 对部属 、 百 败案 已呈现 出新 的特点和 发展 趋势 : 从 激 , 个别领导干部放松 了世界观 的改造 , 姓 颐指气使 、 作威作福 , 把权 力当作 享受
金大量流失 , 国家损失惨重 ; 犯罪标的 由 坏 了社会风气 ,而且严重腐蚀着领 导干 看 , 三太现象 其根本 , 上级监 督 是 即 货 币化 、 实物型向非财产化演变 , 如凭借 部 的灵魂 ,导致意志薄弱者为 追求奢侈 太远 、 同级监督太软 、 下级监 督太难 。 在 , 权力大肆挥霍公款、 虚报浮夸 、 沽名钓誉 的生活方式而涉入犯罪的深渊。 现行体制下 ,我们 的权 力架构 呈金字塔
领导干部为官修德应常怀“六心”
领导干部为官修德应常怀“六心”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讲的就是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官德。
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人品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自觉地做到德高不自矜、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显。
我认为,领导干部提高官德修养,应常怀“六心”。
一是常怀感恩心。
古人云:“唯贤者,能为报恩”。
意思是说,唯有贤德者知道感恩图报。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行,一种生活态度,而且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有一首歌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是一首手语歌《感恩的心》。
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却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
人是要有一点感情的。
对工作要有激情,对朋友要有真情,对同志要有感情,对家庭要有爱情。
我们现在弘扬孝道文化,孝道文化从实质上讲还是一种感恩文化。
鸟儿感激天空,是因为天空给予它自由翱翔的空间;鱼儿感激大海,是因为大海是它尽情畅游的场所;鲜花感激雨露,是因为雨露的滋润让它绽放得更加美丽;小草感激阳光,是因为阳光的照射使它更加挺拔。
同样,我觉得一个正常的公民都应该具备一颗感恩心。
感激父母给予了生命,感激家人给予了亲情,感激朋友给予了友情,感激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领导干部更要感激党和人民的栽培。
只有你感激生活,你才会热爱生活,进而奉献生活。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他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同事的帮助之恩都会忘记,我们很难相信他能回报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会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
只有感恩的人,往往才可能会善待组织、善待群众、善待他人、善待自我;只有感恩的人,往往不仅在单位工作干得好,而且家庭关系也处理得融洽。
考察提拔干部,要把孝道文化纳入重要的考察内容,到被提拔的干部老家去,看看是否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到其所居住的区域去测评和考察,看看居住地群众的反应如何。
考察干部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听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听听老干部的意见,听听“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这样就可能更加客观一点、更加公正一点。
领导干部如何培养善政之德
领导干部如何培养善政之德、善政之才一要谦虚好学,善思敏行。
知识由学而得,能力由学而成,才干由学而进。
善政者首先是善学者。
所谓善学,首先,要勤学。
把学习作为第一位的需要,不仅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
其次,要善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把脑筋开动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再次,要敏行。
学之目的在于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要集思广益,善纳群言。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但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再高明的领导,也不可能单靠自己的智慧,就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集思广益,善纳群言。
作为领导者要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但同时又不能人云亦云,议而不决。
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三要注重结合,善于创新。
善政不是“言必寻据,行必问典”,而是创造性的实践。
创新之要重在“结合”。
要把创造的热情与遵循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领导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结合。
结合得好,各项工作就富有特色,就有创造性。
四要恪尽职守,善抓落实。
抓好落实,有四个必备的要素:首先,要有愿抓落实的事业心。
没有愿干事情、想干成事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就不可能主动抓落实。
其次,要有敢抓落实的气魄。
面对矛盾和问题,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必然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再次,要有会抓落实的方法。
牵不住“牛鼻子”,干不到点子上,工作也落不到实处。
最后,要切实抓出成效。
抓而不实,等于没抓;没有成效,等于白抓。
五要廉洁自律,善始善终。
“政者正也”。
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比权力的影响更大、更有效,也更持久。
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份之想。
时刻注意“洗头”,洗刷私心杂念;时刻注意“洗手”,面对诱惑心不痒、手不伸;时刻注意“洗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怀律己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阳信第一实验学校单云军
五月三日有幸聆听了组织部长在全县新任科级干部培训
班上的讲话,感想颇多。
部长讲到“在这方面,大家不妨经常到医院里去看一看病人,到监狱里去看一看犯人,到殡仪馆里去看一看死去的人,对人的心态有好处,对人的工作有帮助。
看到病人的痛苦,会体会到健康人的幸福,促使自己利用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多干些事情;看到犯人的囚居,会体会到自由的可贵,促使自己利用自由的环境为国家多尽些力;看到死人的沉寂,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促使自己利用生命的力量为人民多造些福。
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思知足之乐,常思侥幸之险,常思清廉之福,学会克制自己。
”部长这番话可谓语重心长,发人深思。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利,要牢固树立执政就是为民服务的思想,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修身立德,自觉抵御住各种诱惑和风险,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醒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
要敬畏法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上筑牢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防线。
对权力时刻怀有敬畏之心,坚持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坚持原则、公平正直、不徇私情。
要经常提醒自己,懂得知足知止,知止不殆;要慎权、慎独、慎微、慎友;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要不断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
入实际,广泛搜集各方意见,吸纳群众智慧,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警钟长鸣。
要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要用人民赋予的权利多为人民服务,多为人民办好事。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为领导干部,修为政之德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干部是社会的楷模,其行为和道德标准对下属和社会起着榜样的作用。
常修为政之德意味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坚持诚信、公正、廉洁、忠诚等品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只有具备
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正直无私、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
此外,领导干部还要注重自我修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这包括不断学习和提升专
业知识、强化领导能力、加强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等方面。
通过不断修炼,领导干部
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并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大的
贡献。
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负责任
态度的体现。
只有以身作则,注重道德修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推动社会
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婪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实践证明,常修为政之德,别仅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确保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并且也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依然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而在这三者之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构成了一具人为人处世的基础,并且也成为了评判一具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依据。
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妨碍最大的算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养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为官从政者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从政者要“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别正?”、“其身正,别令而行,其身别正,虽令别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任务繁重的国内进展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公众人物”,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阔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养的高低,别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能自然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他们假如别思进取,无所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那么他们别仅将彻底丧失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上行下效,导致一部分群众在失望之余对自身道德要求的下落,从而给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带来别可挽回的妨碍,对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别良的后果。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具显著标志,而中国共产党之因此能保持先进性,并始终站在时代进展的前列,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然宗旨。
正是源于如此的一具原因,就决定了什么原因人服务的咨询题既是对领导干部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的重要检验,也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核心所在。
能够说,“为人民服务”是衡量领导干部道德水平高低的最基本准则,而“全心全意”则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最高境地。
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个全然宗旨,也就抹杀了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阶级性与党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动身点和归结点。
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这是对领导干部为政之德一具特别重要的考验。
综观近些年来,一部分领导干部的人一辈子观、价值观、世界观之因此会发生滑坡、偏移、扭曲或错位,未能经受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钞票、美色面前打了败仗,一具全然的原因算是不记得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公仆意识,淡漠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所以,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真正做到“为政以德”,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坚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聆听群众呼声,关怀群众疾苦,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咨询题。
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别拥护,赞成别赞成,高兴别高兴,承诺别承诺”作为推断和衡量一具领导干部功过得失的全然依据,做到在任何事情下,领导干部都别能与民争利,更别允许以权谋私,侵犯群众的利益。
并且,要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日子作风和人一辈子观、价值观的侵蚀。
别管在什么事情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修德,是一具漫长的由外到内的过程。
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约束,惟独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省意识,才干有效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之因此提出为政之德要“常修”的原因所在。
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作为一项长期渐进的建设工程,它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组织上的加强教育,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能力;并且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监督约束,使之所作所为有章可循,有则可守。
实践证明,道德建设的最佳效果算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
假如没有一套严格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证,
道德教育的成果虽然在一段时刻内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别可能得到长期的巩固和坚持。
经过制定从政人员的道德规范来制约从政者的从政行为,这在我国古代和一些西方国家早有先例。
如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一种称为“官箴”的书籍,要紧记载的算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
近代社会一些西方国家针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也大都制定了“道德法典”、“政府道德法”等行为规范,有的还特意设有“政府道德办公室”,特意负责从政人员道德法律法规的制订和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等。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新的《公务员法》也即将发布施行。
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结合以德治国方案的制订,加快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立法,从而把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或伦理行为准则上升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效能与作用。
如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干部道德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准则》等。
固然,在制订领导干部或从政人员的道德法律时,我们必须注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又要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道德的层次状况和职业特征,做到简明精炼,要而别繁,便于操作和监督,以促进法律法规能降到实处,以确保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为中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