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合集下载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基本情况介绍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基本情况介绍表
XXXXX;XXX;XXXX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8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
………
若没有相关类型的论文,请填“0”,下同
9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最具代表性论文的影响因子
………
一般应为附件1所填五项成果中论文之一的影响因子;若期刊没有统计影响因子,可以为空
10
索引或数据库名称
………
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最具代表性论文的影响因子”不为空,则本字段必填;限“SCI/ei/SSCI/AHCI/ISTP”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基本情况介绍表
1
姓名
张三
2
学号
2011020012
3
学科名称及代码
XXXX XXXXXXX
4
论文题目
XXXXXXXX
5
论文英文题目
XXXXXX
6
论文涉及的研究方向(尽可能精确)
XXX;XXX;XXX
填写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非作者或其导师的研究方向。多个研究方向请用分号间隔
7
论文关键词
………
若某篇论文被多种索引或数据库收录,只计一种,不应重复统计
16
论文被收录数:A&HCI
………
若某篇论文被多种索引或数据库收录,只计一种,不应重复统计
17
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数
………
11
文被收录数:SCI
………
若某篇论文被多种索引或数据库收录,只计一种,不应重复统计
13
论文被收录数:EI
………
若某篇论文被多种索引或数据库收录,只计一种,不应重复统计
14
论文被收录数:SSCI
………
若某篇论文被多种索引或数据库收录,只计一种,不应重复统计

焦尚彬-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焦尚彬-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学院(部)名称: 自动化学院
姓 名
焦尚彬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11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党员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导师类别(博/硕)硕 通讯方式
E-mail:jiaoshangbin@
招生学科专业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嵌入式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装置 个人简介
一、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3,09-1997,07,西安理工大学,本科;1999,09-2002,04,西安理工大学,硕士;2002,09-2006,04,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

2002,04-至今,西安理工大学任教,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讲授《微机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获奖及专利等):
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系统仿真学报》、《人工晶体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相关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EI 检索18篇;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奖一等奖1项;获批国际发明专利(美国)1项,获批中国发明专利3项,获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5项。

三、承担科研项目: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科技部产学研创新支撑计划2项,教育部重点科技计划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厅科技计划专项2项,西安市创新支撑计划1项,总计经费66万元;主持企业委托横向课题6项,总计经费361万元。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学院(部)名称:印刷包装学院
姓名
刘昕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9
民族

政治面貌
职称
教授
所在单位
印刷包装学院
导师类别(博/硕)

通讯方式
E-mail:liuxin@
招生学科专业
0802Z1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数字化印刷技术
8基于画面的印刷质量检测技术研究(2005.1-2006.12)省自然基金(No.2004E229)
9基于画面的印刷质量检测系统开发研究(2006.7-2007.12)教育厅专项基金(No.06JK228)
10PS版材生产线的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2008.12-2011.12)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08ZKC02-13
先后主讲4门本科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先后指导研究生60余名,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发表学术论文78篇(三大检索收录7篇),论文获省级奖2次;出版教材、著作7部、参编手册1部;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26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6项,2008年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共4项,厅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指导大学生并获得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课程建设获机械部优秀电视教学二等奖;陕西省省级《印刷工艺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教师等。一、学习及工作经历:
11绿色印刷水性UV材料的产业化开发研究(2012.1-2015.12)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
12胶印市场研究1999.01-1999.06企业(104-239901)
13胶印质量控制系统开发研究1999.08-2001.12企业(104-239909)

西安理工大学学者——张广鹏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学者——张广鹏教授

西妥理工共修修者张广鹏教授张广鹏,男,1965年11月生,陕西蓝田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二级教授,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0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3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10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年3月至2002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4月留校任教,2000年任副教授,2005年任教授。

被授予“2000年度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重庆市、山东省、宁波市等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K《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期刊审稿人。

张广鹏教授长期从事机械结合面特性建模与实验、可重构机床设计方法、机床整机结构特性预测方法、机床总体方案创成设计方法、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开发了从结合面基础特性参数到单元结合部特性参数的系列实验获取装置,解决了结合面特性参数数据源问题,该研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件;创建了结合面特性数据库,开发了含结合面特性的机床整机特性分析集成软件系统,为机床整机特性预测提供了分析工具,该研究授权软件著作权4件;上述成果在精密加工中心等工作母机创新开发中得到成功应用。

开发了加工中心用数控转台设计规范及设计与分析集成软件系统,为滚动支承数控转台总体方案规划、通用件选型、总体结构集成设计与特性预测分析提供了软件工具,并成功应用于精密卧式锤床、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及大型车铳复合加工中心的数控转台创新设计中,该研究授权软件著作权3件。

从可重构机床结构与加工特点出发,提出了一套具有原创性的基于工序单元和工序段概念的可重构制造工艺方案设计方法,并形成理论体系;发明了三种针对批量加工中斜向孔、面加工的新型可重构机床功能模块结构,设计了一组面向箱体类零件加工的可重构机床功能模块群及相应的机械接口,为可重构机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方法,该研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方向(学术型)工程力学专业:[导师5名] (080104)李革、方治华、赵学友、顾永强、贾宏玉岩土工程专业:[导师5名] (081401)杨永新、银英姿、冯玉芹、张春梅、王英浩结构工程专业:[导师13名] (081402)组合结构研究方向[导师3名]:李斌、刘香、闻洋钢结构研究方向[导师5名]:赵根田、陈明、万馨、曹芙波、周骥(兼职导师)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方向[导师2名]:薛刚、李奉阁新型建筑材料与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导师3名]:杭美艳、蔺石柱、牛建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导师5名] (081405)结构减震、耗能及抗震性能研究[导师1名]:田志昌工程结构抗震[导师4名]:李斌、赵根田、刘香、薛刚隧道与桥梁工程专业:[导师2名] (081406)张玥、于景飞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方向(专业学位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组合结构研究方向[导师3名]:李斌、刘香、闻洋钢结构研究方向[导师5名]:赵根田、陈明、万馨、曹芙波、周骥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方向[导师2名]:薛刚、李奉阁新型建筑材料与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导师3名]:杭美艳、蔺石柱、牛建刚岩土工程方向[导师5名]:杨永新、银英姿、冯玉芹、张春梅、王英浩道路桥梁方向[导师2名]:张玥、于景飞结构抗震[导师4名]:田志昌、李斌、赵根田、刘香、薛刚工程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导师4名]:蔺石柱、金国辉、徐伟、吴永博(兼职)建筑设计研究方向[导师3名]:马明、孔敬、白胤导师介绍目录李革 (1)方治华 (2)赵学友 (3)顾永强 (4)贾宏玉 (5)李斌 (6)刘香 (7)闻洋 (8)赵根田 (9)陈明 (10)万馨 (11)曹芙波 (12)薛刚 (13)李奉阁 (14)杭美艳 (15)牛建刚 (16)蔺石柱 (17)金国辉 (18)徐伟 (19)杨永新 (20)银英姿 (21)冯玉芹 (22)张春梅 (23)张玥 (24)于景飞 (25)田志昌 (26)马明 (27)孔敬 (28)白胤 (29)李革男,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2019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107009061360004
王婷婷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
370
79.77
76.31
全日制
101459000001270
杨可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
368
81.00
76.56
全日制
107109613301385
杨丹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2
企业管理
348
79.23
73.45
全日制
102479341212575
韩金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2
企业管理
383
77.67
77.03
全日制
107009014064290
李佳佳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2
企业管理
349
74.75
71.78
全日制
107019611304154
70.00
全日制
107009061361781
王婷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357
72.37
71.79
全日制
107009061361802
马彩云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347
79.23
73.33
全日制
107009061361795
王妍
105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100

任海鹏教授

任海鹏教授

西要理X大摩摩名任海鹏教授任海鹏,男,1975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中共党员。

1993年考入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1997年本科毕业并获得机械工业部“双优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期刊论文3篇,2000年硕士毕业并获得“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称号,被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同年留校工作。

2003年10月博士毕业,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2003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4月至10月,在日本九州大学作访问学者,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1 月晋升为教授;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英国阿伯丁大学作荣誉访问研究员,2013年9月至2014年9 月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与数学研究院作“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6年9月至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教行政管理研修班学习。

历任西安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副系主 任,科技处副处长、处长。

任海鹏教授长期从事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04专项项目子课题“BM63150C精密数控车床及BM61350X车削中心一精密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性能关键技术研究一双驱动技术(2010ZX04001-051-03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攻关计划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30多个纵向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和电气控制系统负责人,参加了国家“863”重点项目“T D R-150型单晶炉(12英寸M C Z综合系统)(2003A A3Z1130),,和 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项目“300m m硅单晶直拉生长装备(2009ZX02011-001B)”的开发;参与国家基金重点项目(61533014)的研究工作。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西方经济学专业孙新雷,男,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主讲《西方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和参与编写学术性著作15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多项。

孙学敏,男,教授,博士,硕导。

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西方企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和中小企业管理研究。

曾在《经济日报》、《中国物价》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开放架构下的中小企业管理论丛》(1-6卷)、《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管理问题研究”、“河南省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企业竞争方式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改变”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省级科研奖励8次,获郑州大学及郑州大学商学院科研及教学奖励15次。

其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荣获郑州大学“2004年精品课程”。

孙学敏教授是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奖二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最满意授课教师”称号获得者,郑州大学科研奖获得者,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国民经济学专业杜书云,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

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先后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郑州市“三育人”、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多年致力于土地制度、地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问题的研究,主编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学术著作;在《经济地理》、《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房地产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土地农转非规律及其应用研究"(1997)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2005),主持省级和厅级项目7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多项,2000年获郑州大学“科研优秀奖”,因辅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论文竞赛本人获得国家“园丁奖”。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学院(部)名称: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姓 名 田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03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群众 职称副教授 所在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导师类别(博/硕)硕导通讯方式E-mail:tianjie@招生学科专业结构工程 (近期免冠1寸电子版照片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抗震、减震与控制2.新型建筑结构体系3.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个人简介一、学习及工作经历:1962年3月生于西安,副教授。

1982年至2011年5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系工作,现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8年1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减震与控震,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获奖及专利等):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主要发表在《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工业建筑》、《工程抗震》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

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1、一种低屈服点钢耗能减震密肋复合墙板, ZL201120446647.92、一种复合钢板剪力墙, ZL201220002804.1三、承担科研项目: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主持了以下项目的研究工作:1、密肋壁板结构低屈服点钢耗能减震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310)2、密肋壁板结构耗能减震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2010JK729)3、框支密肋壁板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博士基金。

刘奉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刘奉银-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学院(部)名称: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姓 名 刘奉银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12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党员 职 称 教授
所在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导师类别(博/硕)博导
通讯方式E-mail:liufy@
招生学科专业 岩土工程(近期免冠1寸电子版照片)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黄土工程
非饱和土力学 颗粒力学
招生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黄土力学与工程
非饱和土力学与工程
颗粒力学
个人简介
一、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7-1991陕西机械学院施工专业本科;1991-1999年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并直读博士
1994年留校任教;2003年副教授;2010年教授;2011年博士生导师
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获奖及专利等):
发表论文30多篇,编著出版教材1部,发明专利2项。

三、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加3项;主持并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横向项目6项。

四、担任社会职务: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和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等期刊审稿人。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基本情况介绍表【模板】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基本情况介绍表【模板】
培养办(盖章)
论文题目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真审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应到人,实到人;同意人,不同意人,缓授人,弃权人),建议授予学博士学位。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年月日
在学期间发表的认定范围内的论文共0篇,其中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0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0篇;被SCI、EI、SSCI收录0篇 ;专著0部。(只记录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的第二作者)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基本情况介绍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博士入学年月
学号Leabharlann 指导教师申请学位学科大学毕业院校及专业
大学毕业时间
硕士毕业院校
获硕士学位学科
授硕士学位单位
获硕士学位时间
课程培养情况
学分基本要求(由研究生院填写)
实际取得学分
总学分
≧14
学位课学分
≧10
总学分
学位课学分
经审核,该生已经完成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要求的课程及相应的学分,成绩合格。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作 者
发表日期
刊物名称、会议名称(或出版社名称)
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用〓标注,限定性学术期刊A类用★标注,B类用☆标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用▲标注。
科研获奖及获国家发明专利情况(只记录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本人排名前三位)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或专利名称
获奖级别
完成人
完成时间
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非技术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研究——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非技术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研究——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图1《标准》与《华协》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专题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究2024.5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制度。

我国于2006年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以下简称《华协》)正式成员[1]。

根据工程教育实际,参考国际同行做法,我国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过多年执行和反复修订,于2022年7月以团体标准的形式正式发布。

图1为《标准》与《华协》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标准》规定了12条毕业要求,其中工程知识、问题分析、研究、使用现代工具等4条为技术能力要求;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终身学习等4条为非技术能力要求;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等4条为技术与非技术融合的能力要求[2]。

《华协》规定了11条毕业要求(W A 1-W A 11),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资源利用方式、全寿命成本、净零碳、多样化与包容性、计算与数据分析、新技术与未来技术适应性、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系统方法等内涵,几乎每一条都涉及非技术能力要求[3-4]。

《华协》毕业要求框架还包括9条知识和态度/素质(W K 1-W K 9)、7条复杂工程问题定义(W P 1-W P 7)以及5条复杂工程活动定义(E A 1-E A 5),是一个具有知识、能力和态度/素质(K n o w le d g e ,S k i lla n dA t t i t u d e ,K S A )“三位一体”内在逻辑的整体[5]。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所有高校、教师和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育人2024年第5期(总第1459期)N o .5,2024S e r i a lN o .1459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 E I L O N G J I A N G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 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收稿日期:2023-05-15作者简介:高新勤,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面向区域高校的本科实验室效益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21B Z 02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研究项目“新时代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23Z G 019);西安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教〔2022〕2号);西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x j y 1401)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非技术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6、大全张胶印机前规机构动力学优化研究(104-231009)2万结题
7、监控转台机械结构以及控制系统研究(104-231101)2万结题
8、可调恒力自胀轴实用性研究(104-231114)2万结题
9、机组式标签胶印机印刷机组开发设计(104-230705)1万结题
10、圆柱圆周表面激光环向扫描淬火温度场形成研究(2012JM7006)4万省科技厅基金项目在研
电动抖纸机实用新型ZL 2010 2 0293567.X1-7
自动分纸移纸叉车实用新型ZL 2010 2 0287096.11-5
用于自动更换靶纸的自动涂胶压纸机构实用新型ZL 2010 2 0524512.51-6
自动枪靶实用新型ZL 2010 2 0588927.9 1-7
三、承担科研项目:
1、机床金属与非金属预测集成软件系统(104-221001)10万结题
8、徐宏伟,黄玉美,张永宏等.纺锭杆激光淬火性能分析[J].应用激光, 2007,27(5): 387-389
9、徐宏伟,黄玉美,刘鸿雁等.基于PMAC卡的五坐标多功能激光加工机床控制系统[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8, (1): 55-57
10、徐宏伟,黄玉美,刘鸿雁等.多功能激光加工机床的研制[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5, (9): 54-56
2007年度优秀本科生导师
2007年“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
专利:
自动胀紧轴发明专利ZL 2008 1 010150507.X1-1
一种基于验钞机的纸币号码识别方法发明专利ZL 20101 0250154.8 1-4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识靶方法发明专利ZL 201010254637.5 1-4
自控机械手实用新型ZL 2009 2 0308004.01-3

郭鹏程教授

郭鹏程教授

西妥理工大修修希郭鹏程教授郭鹏程,男,197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现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水力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西安能源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国际水利协会(IAHR)会员‘《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副主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担任SCI期刊《Renewable Energy R<(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IET Generation-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K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以及《振动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去》等多个期刊的审稿专家。

郭鹏程教授一直从事流体机械流体动力学及优化设计、水力发电技术、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与运行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建立了水力机械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湍流及其涡结构演化的计算方法和水力机械性能预估方法;完善了反去式水轮机多目标优化设计系统;提出了一种由转轮出口环量分布控制水力性能的设计方法。

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有关水电站和相关研究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近年来,郭鹏程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重点科技项目2项,其他类项目40余项。

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混流式水轮机水力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高性能混流式水轮机优化设计技术及应用”项目科研成果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3),2016年荣获第十一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

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

胡海青2006-12-15 8:41:27一、个人简历:胡海青,男,1971年10月出生,经济学博士,信息系统工学博士。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会计专业,1996年获得管理工程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技术经济领域相关研究。

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1999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公司金融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于2005年10月取得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2年被学校推荐、通过教育部选拔,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由国家教育部委派赴日本德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信息经济学领域及信息咨询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2006年3月获得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返回母校,主要承担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任务。

目前主要从事企业金融及证券市场、金融信息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了10余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课题及论文获得了多项奖励。

1999-2006年间,先后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和日本德岛大学信息系统工学博士两个博士学位,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和国内国外一级核心期刊分别用英文、日文和中文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及核心杂志论文,共5篇进入三大检索,其中2篇被SCI检索。

2006年3月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学校最高奖“教育研究助成奖”。

主讲课程包括: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国际投资、网络金融等。

二、所在学科: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应用经济学-金融学三、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企业金融与公司治理,金融信息化与网络金融四、联系方式: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58号西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邮政编码:710054电话:(手机)电子信箱:五、主要研究经历及科研成果:(一)、公开发表论文1.HaiqingHu, Fuji Ren,Shingo Kuroiwa andShuwu Zhang, "A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on SpecialDomai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ech Interfac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Science,Volume3878, pp.458-469,Springer-Verlag GmbH,Jan 2006(English). (SCI)2.HaiqingHu,Peilin Jiang, Fuji Ren and Shingo Kuroiwa,"A NewQuestion AnsweringSystemfor Chinese RestrictedDomain",IEICETransactionson Informatio nand Systems(IEICE Trans. Inf.&Syst.), Vol.E89-D,No6,pp1848-1859, June,2006(English). (SCI,EI)3. Haiqing Hu,FujiRen, Kuroiwa Shingo,"Chinese Automatic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forSightseeingTourists",InternationalJournalof Information,Vol.8 No.1,pp177-186,2005(English).4.Haiqing Hu, Fuji Renand Shingo Kuroiwa, "Chinese Automatic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of Specific-domain Based onVectorSpace Model”, IEEJ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Informationand Systems (IEEJ Trans.EIS),Vol.125,No.5. pp698-706, 2005(Japanes e).5. Haiqing Hu,ConcordanceofOnlineTrade andSecurity Investment Consultation Industry and Their Innovation, Selected Proceedings, The FirstChina and U.S. AdvancedWorkshopinElectronic Commerce,Xi’an,China, 2001(English).6. Haiqing Hu, Peilin Jiang,FujiRen andShingo Kuroiwa,"Web-based Questio nAnswering System for Restricted Domain Based of Integration Method UsingSemanticInformation",InProceedings of2005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Natural LanguageProcessing and KnowledgeEngineering(IEEE NLP-KE 2005),Oct.30-Nov.1, Donghu, Wuhan,pp.529-534, China,2005(English).(ISTP)7.Haiqing Hu,Fuji Ren and Shingo Kuroiwa,"ChineseAutomatic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Based on Natural Language Feature and VSM",Proceedings of the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Info’2004),Nov.29-Dec.2,Tokyo, Japan, pp183-186, 2004(English).8. HaiqingHu, YanxiaWu and L. Wu, "Research on the projectsoptimizationsyn theticallyand controlmodelunderresource restriction", In Proceedings of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nstruction&Real Estate Management, Vols 1 and 2, Challengeof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and RealEstate,pp370-373,2005.(ISTP)9.HaiqingHu, FujiRen, Shingo Kuroiwa and Shuwu Zhang, "Sightseeing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Using Feature of Chinese SentencePattern",In Proceedings of th eEleventh AnnualMeeting of TheAssociation for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2005), March,Kagawa, Japan, 2005(Japanese).10. Peilin Jiang, Haiqing Hu,Fuji Ren,Shingo Kuroiwa, "Improved Semantic Simil arity Computationin Question-AnsweringSystem",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Soft Computing, Benidorm, Spain, September12-14, 2005, pp.429-433, 2005(English).(ISTP)11.胡海青、宋林、刘力昌:中国证券市场造假行为的博弈模型,《经济管理》,2005.7。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评价表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评价表
发明专利(每项10分)
专着(10万字以上)(每部20分)参加学术会议(每次5分)
科研获奖:
国家级(持证人)(每项30分)
省部级(排名前3名)(每项20分)
考核结果Z
Z=A+B+C+D
说明:1.此表供考核小组评议时参考;
2.考核项目中课程学习、科研成果情况等由考核小组秘书审核;
3.Z≥70为合格,60≤Z<70为告诫,Z<60为不合格。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评价表
项目
总分
评估要素
评估0
思想政治表现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治学态度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作风严谨,服从导师的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任务。
组织纪律
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期注册。
B课程
学习
30
课程学习加权平均成绩*30%
C科研综合
能力Ⅰ
30
科研能力和进度
开题报告:选题论证全面、合理,方案可行,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研究进度能否按照计划进行
D科研综合能力Ⅱ
(无上限分值)
科研成果(按实际得分累计)
论文与专着:
(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SCI检索(每篇15分)
EI检索、奖励期刊(每篇10分)
核心期刊(每篇5分)

西安理工大学学者 刘凯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学者 刘凯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学者刘凯教授
王卫勋
【期刊名称】《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27)3
【摘要】刘凯,男,汉族,生于1957年11月,陕西西安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982年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6—1989年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系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1997年在日本国近畿大学理工学部进行合作科研工作并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日本国近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刘凯;科研工作
【作者】王卫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4
【相关文献】
1.刘世凯教授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的二十年 [J], 武汉理工大学路桥系
2.刘世凯教授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的二十年 [J],
3.西安理工大学学者刘丁教授 [J], 杨小丽
4.西安理工大学学者——焦明星教授 [J], 王卫勋
5.西安理工大学学者张俊发教授 [J], 王卫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
三、承担科研项目:
参与国家基金3项、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四、担任社会职务:
岩土工程计算分析
个人简介
一、学习及工作经历: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工作
?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至今 西安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或出版着作、获奖及专利等):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简况表
学院(部)名称: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姓 名
李宏儒
性 别

出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
民 族

政治面貌
群众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博/硕)
硕导
通讯方式
E-mail
招生学科专业
岩土工程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黄土力学
岩土工程计算分析
招生学科专业
土木工程
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