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江南文化的海洋特性_陈国灿
浅议江南水文化的特色与发展思路
第11卷第2期中国水运V ol.11N o.22011年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Februar y 2011收稿日期:2011-01-10作者简介:汪健(5),男,杭州市城郊河道管理处处长助理,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引配水、水利规划、水文化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浅议江南水文化的特色与发展思路汪健,黄健勇,费薇分(杭州市城郊河道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14)摘要:江南,历来以文化之邦而闻名,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要素。
江南的水文化有着鲜明的自然地理、人文特色和独特的韵味。
通过对江南水文化特点以及水文化对社会影响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水文化的内涵、作用、地位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江南水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江南;文化;水文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2-0031-03人类文明起源于水,人与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人顺应了水势,获得生命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的便利、安全,水通灵了人性,承载了人的思想、艺术和精神,构造成水文化的基石。
江南,是一片文化艺术的热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
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江南文化的核心要素。
江南地区作为水乡泽国,河湖密布,水域发达,千百年来人与水建立起了不同寻常的关系,市镇多围绕河湖而建,人民生活多沿河而居,人文地理也因水而源,社会经济因水而兴。
江南的水文化是江南人民在长期与水共生共荣中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治水精神的体现,也是江南作为文化之邦的宝贵财富。
江南水文化作为我国区域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江南水文化的特色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把水文化列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可见其重要性。
水文化在江南地区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相比其它区域,江南的水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并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研究
宋代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研究摘要有宋一代,伴随两浙商品流通的活跃和作为新型商业中心市镇的广泛兴起,两浙沿海港湾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一些地区,在海上贸易的推动之下,逐渐发展为具备专业色彩的市镇类型─港口市镇。
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兴起始于北宋中后期,港口市镇既是所在地区的农村中心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又是海外贸易口岸。
南宋时期,两浙沿海港口市镇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港口市镇数量增加、贸易口岸功能增强、市镇形态进一步成熟。
港口市镇的类型大致可分为综合型、专门型、附属型三种。
从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口岸层次来看,可分为主要口岸、辅助口岸、补充口岸。
宋代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海上贸易分为沿海贸易与对外贸易两种形式,沿海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以农副产品、手工制品、木材为主,具有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性和互补性;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以瓷器、丝绸为主。
海上贸易成为市镇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市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两浙沿海港口市镇还存在其他经济形式,经济活动的构成具有多样性。
从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建设和管理来看,港口相关设施包括航道、航标、码头、桥梁等。
宋廷对其管理涉及到海外贸易、行政、社会治安等方面,这使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伴随工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两浙沿海港口市镇居民结构日趋复杂,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涉海群体的涌现和外来移民众多。
随着海上贸易较快发展,两浙沿海港口市镇的文化生活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
两浙沿海港口市镇作为新兴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商贸发展水平的提升等诸方面都将带来影响。
关键词:宋代;两浙;港口市镇;海外贸易RESEARCH ON LIANGZHE COASTAL PORT TOWN DURING THE SONG DYNASTYABSTRACTIn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e activ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and the widespread rise of new commercial center towns in LIANGZHE region,some areas with superior coastal harbor conditions and developed economy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 LIANGZHE region,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port towns with professional color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maritime trade。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摘要】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价值观念。
海洋文化的根基可追溯至古代的航海活动和渔业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尊重和利用。
海洋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包括航海技术、海洋经济、海洋神话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理念。
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护和传承海洋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海洋文化持续繁荣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华海洋文化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和发展,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力量。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华海洋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扩大,使海洋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中华海洋文化、重要性、海洋文化的根基、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发展、现代社会的价值、未来发展方向、推广、传播、影响力。
1. 引言1.1 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内涵。
它不仅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海洋上拓展和传播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陆地文化局限,开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领域,还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海禁政策到如今的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文化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海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伦理起到深远影响。
中华海洋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和传承海洋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海洋事业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正文2.1 海洋文化的根基海洋文化的根基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海洋经济活动。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和发展特点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2. 海洋精神的独特价值观中华海洋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海洋精神的独特价值观。
中国古代就有“舟楫以為家”、“海纳百川”的思想,标志着中国人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探索精神。
这种海洋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古代航海家的壮丽远航和渔民的坚韧勇敢,更体现在对海洋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的顺从。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坚毅、包容、谦卑、勤劳等传统美德,也正是在海洋环境中形成和锻炼而产生的。
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成为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理想动力。
3. 海洋传统与现代创新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海洋文化正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创新的融合态势。
尽管中国的海洋传统源远流长,但在当代社会中,这些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新知识和新文化影响,与现代科技和思想相互融合,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中国的海洋科研、海洋经济、海洋旅游等领域,传统的海洋文化正在与现代技术、管理和服务理念相结合,推动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
这种传统与现代创新的融合,使中华海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国的海洋事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1.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华海洋文化在发展中始终将传承与创新并重。
通过对海洋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弘扬,使得中国的海洋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中国海洋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追求更广阔、更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就成为了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之一。
3. 海洋科技与海洋文化的互动随着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海洋文化也在与海洋科技的互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中国的海洋科技成果和海洋文化的传统智慧相互交融,使中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海洋文化,使其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
4. 海洋经济的崛起中国的海洋经济正在迅速崛起,这也推动了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1. 引言1.1 海洋文化的重要性海洋文化是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国家的历史、民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丰富内容。
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海洋作为连接各国的重要通道,传播和交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艺术、技术等。
海洋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推动文明的发展。
海洋文化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海洋文化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海洋文化中蕴含着对海洋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之道,激励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文明传承、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只有加强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推动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中华海洋文化概述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代起就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华海洋文化包含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人民对海洋的认知和理解的总和。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就有大量关于海洋的记载,如《山海经》、《海国全图》等,这些文献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海洋的独特观念和对海洋文化的热爱。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海洋文化还与外国文化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风格。
如今,随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中华海洋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华海洋文化的概述,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中国的海洋传统,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构建海洋大国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海洋作为连接世界各国的纽带,承载着各种文化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海洋文化在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特征。
浙师大通识课《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第一课笔记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陈国灿第一课多彩江南:历史透视与解读从城市的视角来介绍和分析,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及其地域特征问题。
提问:一句话概括江南的印象从诗句,介绍江南夏日景观、江南水乡、发达的经济、昌盛的文化。
江南是多样的。
一、地理视域中的江南江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环境下,江南具体的地域范围是不同的,按照具体区域大小对江南进行分类:可分为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大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即通常所说的东南地区,地域比较广阔。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唐朝划全国为十道,其中一道为江南道,唐初的江南道包括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全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南部。
江南道的设置是江南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的一个开始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鉴于江南道地域太广阔,难以管理,遂将江南道一分为三,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
江南东道,包括今天的浙江、福建的全部和江苏南部地区;江南西道,包括今天的江西、湖南的全部和湖北、安徽的南部地区。
中江南指长江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浙江、江西的大部,安徽的南部和江苏的南部地区。
历史上,中江南这一个地域概念,出现比大江南要晚一些。
范晔的《后汉书》里边谈到两汉之际各地的社会状况时,有这样一段话:“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
”——《后汉书》卷七六《任延传》裴松志的《三国志注》在描述东汉末年北方民众大量南迁的情况时也提到,“是时”,就是指东汉末年,“是时(汉末),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
”——《三国志》卷一三《华歆传》注引这两条史料里提到的江南主要指今天的江浙一带。
东汉末年起天下大乱,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六个政权,“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历史上称之为“六朝”。
长江下游地区作为六朝的统治腹地,当时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相对较安定,所以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就较多的用江南来指称长江下游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学术带头人简介
出版物刊名: 浙江学刊
页码: F0003-F000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浙江师范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学术带头人;海疆;东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保护
摘要:陈国灿教授,浙江绍兴人。
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获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称号,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海洋局海岛文化调查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特点形成于千百年的海洋活动和海洋经济的历史演变中,凝聚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独特理解和生活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对海洋的独特理解中华海洋文化从古至今都与海洋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海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千百年来对海洋的认知中,形成了海洋万里无边、蕴含无尽奥秘的观念,人们心中对海洋的理解是崇高的、深刻的,同时又保持着一种关爱和敬畏之心。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二、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中华海洋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如海洋神话、海洋传说、航海技术与渔业工艺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理解和对海洋文化的传承。
比如《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海洋神话、海洋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探索和认知。
而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与航海文化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极为活跃,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开展航海活动也十分活跃。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一、渔耕海洋经济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以渔耕海洋经济为主。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传统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
渔业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作为典型的海洋经济文化,中国古代的渔业工艺、捕鱼技术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形成了独特的渔耕海洋经济文化。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二、海洋丝绸之路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之二是海洋丝绸之路的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使得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海路远销世界各地,也带来了外国的丝绸、香料、金银等商品进入中国。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以海洋为载体,以海洋为背景,反映中华民族在海洋环境中积淀的智慧和传统,展现了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宏伟性、包容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等。
中华海洋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其吸收了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如海洋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岛屿文化等,并在这些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海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都会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中华海洋文化的宏伟性表现在海洋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在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同时与海洋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
海洋文化也对中国的宗教神话、艺术文学、哲学思想、建筑技术、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华海洋文化的传承性体现在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定传承和保护,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海洋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延续和发展。
从中华文明古代时期的探索海洋、依赖海洋,到现代时期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中华海洋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中华海洋文化的创新性体现在其以海洋为背景,不断创新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承等都需要中华海洋文化持续创新。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元融合,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新时代海洋文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古代中华文明向海拓展,与周边海域各文明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华海洋文化。
新时代海洋文明对地方海洋文化的持续发展,丰富了海洋文化内涵。
二是海洋经济文化,中国是海洋国家,海洋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中华海洋文化被转化为经济的生产力,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江南的特性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江南的特性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拟中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表达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
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开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到达顶峰。
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假设群星。
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入地浸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
这种信仰浸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开展和深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展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
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摘要】中华海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特点。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通过海洋贸易和航海活动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承至今,并在不断发展壮大。
中华海洋文化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在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也日益凸显。
未来,中华海洋文化将继续引领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这些特点和发展趋势表明,中华海洋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愈发重要,其可持续发展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华海洋文化、重要性、独特性、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艺术表现、价值、意义、未来发展、世界文化交流、影响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华海洋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的海洋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海洋文化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中华海洋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海洋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华海洋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海洋丝绸之路的时代。
海洋丝绸之路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华海洋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碰撞中逐渐形成并丰富。
中华海洋文化融合了海洋、航海、渔业、造船等多个方面的元素,展现出中国人民对海洋的独特情感和对海洋资源的深刻认识。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海洋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海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发展特点,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海洋意识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拥有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古代的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有对海洋的认知和利用,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海上贸易、秦汉时期的海上军事等。
古代文学作品也大量涉及海洋题材,如《孟子》中就有“三纲船之比长江之长”等描写。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人民在很早就有对海洋的认知和重视,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海洋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海洋精神的彰显。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海洋活动中形成了坚韧、勇敢、务实的海洋精神。
《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从水陆合一之道,攻心为上”,这反映了海洋与陆地相结合的作战方式。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海洋精神的不少表现,如“浪迹天涯”的船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怀壮志等。
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海洋活动中所展现的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中华海洋文化还以海洋为载体展现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海洋活动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
海南岛的海南文化、闽南的闽南文化等都以海洋为载体,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海洋文化体系,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更多元、多样的气息。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之一是逐渐走向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沿海地区开始逐渐开放向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深入地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在海洋方面的合作,促进“海上丝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中国人民也开始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了解更多国外的海洋文化,吸收和融合这些文化的精华,使中华海洋文化更加开放、多元。
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悠久的文化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略论宋代东南沿海的海神崇拜现象——以两浙地区为中心
作者: 陈国灿[1];鲁玉洁[2]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
[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113-121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宋代;东南沿海;海神崇拜;两浙地区
摘要:两宋时期,随着海洋开发和海上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崇拜之风日趋活跃,涉及的社会群体相当广泛,包括海商、渔民、士绅、僧侣等。
这当中,两浙地区颇具代表性,其海神崇拜有的是基于海洋意识,有的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报恩思想密不可分,有的则是受到佛教观念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多元化、实用性的特点。
从更深层次来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海神崇拜的兴盛,体现了海洋开发不断加强的趋势,反映出开放与包容的地域文化精神。
同时,海神崇拜不仅满足了人们祈求安康的精神寄托,也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对东南地区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简介
《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6)006
【摘要】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国灿教授撰写的《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一书,于201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系作者在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并得到了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6
【相关文献】
1.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2.明清时期江南绘画家传谱系研究——家族、家学与中国古代绘画
3.一把解开中国古代青铜铜源之谜的钥匙——《江南铜研究》述评
4.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的结构、功能和价值系统——“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成果简介
5.中国古代的江南与江南文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海兴族:东南沿海传统海商家谱与海洋文化
作者: 陈国灿[1];王涛[2]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院、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31-37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海洋文化;东南沿海;海商;家谱;传统;社会群体;海洋文明;中外交流
摘要:海商是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社会群体,在中国海洋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东南沿海是我国海洋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海上交通与中外交流的前沿,海商群体尤为活跃,不仅规模庞大,影响广泛,而且宗族组织发达,谱牒编修风气盛行。
为数众多的海商家谱在具体展示海商家族活动形态和文化性格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传统海洋文化的特点和陆海交汇环境下沿海社会的发展道路。
论潮人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论潮人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佚名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19)003
【摘要】在中国历史文化形态当中,潮人文化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
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群体文化;既有强烈的中原大陆文化意识,又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在价值取向上,既崇尚“中举为官”,也羡慕“下海赚钱”。
因此可以说,潮人文化是在中华主体文化的笼罩下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有机的结合。
大陆文化即是以儒家为源系、佐之以佛道的统治文化,人们已极为熟悉,因此本文只强调潮人文化中有关海洋文化
的特征。
【总页数】5页(P65-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泉州人居环境地域性特征 [J], 林翔;关瑞明
2.潮人崇儒亦善贾--试论潮人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J], 许晓燕
3."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 [J], 林伦伦
4.“潮人精神”与文化品位-略论郭启宏长篇小说《潮人》的思想艺术成就 [J],
何镇邦
5.文化"触"动,筑梦"国潮"
——从人民日报"有间国潮馆"体悟"国潮"传播新理念 [J], 孟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朝海商与中日关系
作者: 陈国灿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98-10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1期
主题词: 宋朝;海商;中日关系
摘要:两宋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海商群体获得很大发展,对宋时中日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宋朝与日本始终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海商不仅成为宋日之间官方联系的纽带和政治交往的中介,而且在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宋朝海商之所以在中日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固然与宋王朝统治思想的调整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此期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海洋意识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学 月 刊 2013年 第2期“江南文化研究的理论反思”笔谈 【编者按】 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极富特色和颇具影响的文化区域。
从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看,江南文化经历了由原始的部族形态到成熟的地域形态、由僻处东南的边缘文化到引领全国的主流文化的发展过程,其中既有自身传统的积淀和传承,也有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还有与海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可以说,江南文化源于地域文明而又超越了地域层次,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而又超越了地域意义。
江南文化内涵丰富,诸如灵活的地域个性、务实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文化心态、包容的文明意识、开拓的社会精神等,表现出有别于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质。
这些特质构成了江南文化“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趋向,促使其区域社会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学界围绕江南文化的讨论日显活跃,研究视角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研究江南文化,不能满足于对其历史形态的考察和具体事相的分析,还需要从宏观视角进行理论总结,以便于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有鉴于此,本刊约请部分学者就江南文化研究进行理论反思,希望学界对此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期共同推动江南学的形成与发展。
略谈江南文化的海洋特性陈国灿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江南文化的讨论相当活跃。
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或就江南文化的发展形态和地域特征进行历史透视和解读,或就江南文化的有关现象展开具体考察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不过,有一点似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江南文化的海洋特性问题。
事实上,江南文化虽不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但濒海而起、依海而兴的历史传统,使之呈现出诸多不同于内陆文化的文明特质和属性,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 灵活变通:江南文化的海洋性格纵观江南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个颇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异常灵活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这固然与江南文化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海洋性格的体现。
海洋不仅哺育了江南文明的地域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江南文化的地域性格,使之善于根据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适时调整,灵活应对,从而保持不断发展的活力。
从历史的角度讲,江南文化灵活变通的性格在地域文明的肇始阶段便已有所显现。
有关考古发现表明,江南文化源起于典型的农耕文明。
早在史前时代,江南地区的稻作农业就完成了由原始锄耕和耜耕形态到犁耕形态的演进,达到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较高水平(范毓周:《江南地区的史前农业》,《中国农史》1995年第2期)。
但江南文化的兴起,并不是农耕文明的简单发展和延续,而是伴随着对农耕文明的调整和变通。
春秋战国之际,吴、越政权相继在江南崛起。
面对诸侯纷争强者胜的时代环境,为了增强国势,两国统治者均采取发展农商的经济政策,强调“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袁康、吴平辑:《越绝书》卷四《计倪内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从而突破了“以农为本”的农耕意识,开辟出农商互利的新型经济模式。
与此同时,作为江南土著的於越人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用于生产和军事领域,而不是像中原地区那样主要充当象征等级和秩序的礼器,则进一步反映出江南文化不拘传统、灵活变通的品质。
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绍兴地区陆续出土的越国青铜器中,只有7件属于礼器,其他均为生产工具和武器(方杰主编:《越国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129、132页)。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中原国家大规模铸造精美的青铜礼器时,於越人却将青铜这种珍贵的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工具、农具和兵器,这种选择典型地反映了於越人在文化品格和价值取向上与中原汉人甚至楚人不同的特质。
”(梁晓燕:《从青铜农具兵器看於越人的文化品格》,《东方博物》2004年第4期)相对而言,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和融合过程中,江南文化灵活变通的性格有着更为充分的体现。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原华夏文化曾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以强势姿态不断将周边文化纳入自身体系之中。
秦汉以降,江南地区由所谓“化外”蛮夷之域到“化内”文明之邦的转变,实质就是融入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文明体系。
表面上看,从西汉中期司马迁笔下“地广人希”、“砦窳偷生”的地域景象,到六朝时期“忠臣继踵,孝子连闾,下及贤女,靡不育焉”(《三国志·虞翻传》裴注引《会稽典录》,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6页)的社会风尚,江南地区不仅完全被中原文化同化了,而且在北方持续战乱和动荡的环境下,一度成为中原文化的活动中心。
但实际上,江南文化不是被动地接受中原文化,而是自主灵活地应对中原文化的冲击。
一方面,在积极主动地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地域文化的自我调整和重构,故其向“化内”的转变较其他中原周边区域显得更为快速,也更为平和;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不断改造有着鲜明内陆文明特征的中原文化。
于是,原本以清谈和浮虚为特点的玄学走向平实,逐渐与儒、佛融为一体;因烦琐、迷信和脱离实际而趋于消沉的经学转向简约和务实,由此获得新的发展活力;门阀士族制度虽形式上仍得以延续,其强调门第等级的核心价值观却在走向解体,南朝历代皇帝无一不出身庶族,便是对士庶有别观念的一种颠覆。
可以说,通过对自身文明传统的“扬弃”和对中原文化的“异化”,江南文化在成功摆脱与华夏“正统”相对应的蛮夷“异端”角色的同时,又在大一统文化体系中确立起一种与众不同的“另类”形态。
这种“另类”倾向,随着江南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强化,最终导致中原地区主导大一统文化的格局走向解体。
公元8世纪前期宏伟壮观的“盛唐气象”,展示了处于鼎盛状态的中原文化的自信与浪漫,也预示着中原文化即将面临由其内陆农耕文明本质所决定的发展“瓶颈”。
相对而言,江南文化灵活变通的性格使之不仅继续保持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且实现了向主流文化的全面飞跃。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和文化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既是中国传统文明地域发展格局的一种重大调整,更是一场由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社会变革运动。
日本学者佐竹靖彦认为,宋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推进的社会构造的变化和由宗教时代向学问时代演变的文化形态的变化”(《宋代时代史基本问题总论》,《宋史研究通讯》1997年第2期)。
说此期中国社会开始由农耕文明时代转向城市文明时代,似值得商榷,但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城市文明的转型,则确是此期社会变革的一个突出表现。
它直接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品经济的兴盛,冲破了中原文化主导下的传统农耕经济模式;二是“雅俗共体”的市民文艺的活跃,改变了传统文化“雅”、“俗”分离的二元结构(参阅陈国灿:《传统的颠覆:宋代江南市民文化的“雅”与“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2日,第18版)。
不仅如此,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和文化领域引导地位的确立,也引发中国文化整体性格的相应变化。
“原先偏远无名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渐渐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这样,中国人的内陆民族性格就渐渐获得某些海洋民族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154页)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来看,在专制统治日趋僵化的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继续保持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局面;晚清以降,面对西方文化的大举冲击,江南地区又率先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走在全国各地前列。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江南文化异常灵活的海洋特性,显示出其在不同时代环境下面对各种挑战的极强的适应能力。
二 开放包容:江南文化的海洋心态整体而言,海洋文明往往较内陆文明更具开放性,对其他文化也有着更大的包容性。
在这种海洋特性的影响下,江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自主开放、兼容并包的地域心态。
不可否认,作为典型内陆文明形态的中原文化也曾表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
如果说汉唐时期大一统文化的形成与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原文化对域内周边文化的开放包容,那么“丝绸之路”的兴起,则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但中原文化的开放包容是以强烈的“夷夏观”为基础的,是以“天下正统”自居的华夏在充满自信的情况下,对“旁枝末叶”的蛮夷的一种宽容、恩赐和接纳。
因此,随着发展活力的逐渐消退,进而丧失原有的优势地位,中原文化便由开放转向封闭,由包容转向排斥。
江南文化则不同。
作为一种由华夏文明体系之外的海隅蛮夷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其内在意识更多地注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地位,而不是严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文化交流既不是一方以强势压制和同化另一方,也不是构建上下有别的等级秩序,而是彼此自主地开展双向互动。
由此出发,江南社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应对中原文化的强势扩散,通过对中原文化的自主开放和吸收、调整而不被中原文化同化的方式,在继续保持自身地域文化个性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由“化外”到“化内”的转变。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江南地区一直走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列,其中最典型的是宋代和近代两个时期。
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对外开放,首先表现为沿海口岸体系的形成和腹地空间的拓展。
虽然江南地区的对外交流口岸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但数量很少,彼此孤立,而且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入宋以后,江南沿海的对外口岸大幅增加,除了杭州(临安)、明州(庆元)、温州、台州、镇江(润州)、江阴、华亭等诸多口岸城市,又有青龙、澉浦、章安、上海、江下、黄姚、顾迳、双滨、王家桥、南大场、三槎浦、沙泾、沙头、掘浦、萧迳、新塘、薛港、陶港、江湾等一批口岸市镇,由此形成了主导性口岸、辅助性口岸、补充性口岸等多个层次。
与之相联系,对外开放的地域空间也由沿海向区域内地扩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广大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带入开放活动之中。
其次是开放领域和范围的扩大。
一方面,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为封闭型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过渡提供了某种历史机遇”(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39页);另一方面,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外人员往来频繁,彼此交流活动涉及宗教、教育、哲学、文学、音乐、舞蹈、书画、科技等领域。
其开放的对象,除了高丽、日本等东亚国家,还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非地区。
据有关学者统计,有宋一代,与江南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和文化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在今东亚和东南亚范围的有37个,在今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的有26个,在今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的有15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3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期江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主要是由民间力量主导的。
规模庞大的海商群体不仅是中外经济交流的主力军,在推动文化开放和政治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朝鲜文献《高丽史》记载,从高丽显宗三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到高丽忠烈王四年(宋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先后赴高丽贸易的宋商有130批次,其中确知人数的87批次,合计达4955人(杨渭生:《宋丽关系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