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浅析加强海洋文化意识教育的意义
海洋强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Journat of Hainan Tropica- Ocean University 第27卷第1期2020年2月Vol. 27 No. 1Feb.2020海洋强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王静(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632)摘要: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以海洋意识为先导。
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教育是海洋战略全方位实现的 重要助推力。
当代大学生作为引领国民思想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海洋认知、海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关系着伟大中 国梦的实现。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应借助于课堂授课、校园文化生活等手段,加大海洋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培养 海洋意识教育的力度。
这应是当前最有效、最持久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海洋强国;大学生;海洋意识;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641;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3122(2020)01 -0044 -05D01:10. 13307/j. issn. 2096 -3122.2020.01.07党的十八大首次系统提出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0。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 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 新成就”⑵。
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⑶。
从党的大政方针到总 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国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既把握宏观的整体布局,又有具体指导的政策引导;从 国家层面海洋经济、生态的建设、海洋权益的保护,再到社会和个体层面对海洋的态度、认知。
而个体层面 对海洋态度的转变,涉及海洋战略的软实力建设,即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对全民族海洋观的培育和发展 起到一种基础性作用。
大学生群体作为引领国民思想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海洋认知、海洋意识的形成 与持久直接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海洋文化在涉海院校国际生培养中的育人价值思考

海洋文化在涉海院校国际生培养中的育人价值思考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载体的特有文化现象,它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等内容。
在涉海院校,海洋文化在国际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有助于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海洋文化,也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与国际接轨的海洋科学知识体系。
本文将围绕海洋文化在国际生培养中的育人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一、扩展国际生的海洋视野二、培养国际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海洋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涉海院校在国际生的培养中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教育,让国际学生深刻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激发他们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的意识。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参观海洋环境保护项目、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等方式,引导国际学生通过行动实践关爱和保护海洋环境。
这有助于培养国际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三、促进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涉海院校在国际生的培养中,应该注重促进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共同探讨海洋领域的前沿问题,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通过海洋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国际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学生对海洋事业的热情和努力,从而与中国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这有助于培养国际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提升学科知识的国际化水平涉海院校在培养国际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海洋文化作为涉海院校的重要特色,应该作为国际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国际生深入了解中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前沿科技应用,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学科视野和实践机会。
通过参与海洋科技项目研究、行业实践经验积累等方式,提升国际生的学科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人才。
中国海洋文化宣传意义

中国海洋文化宣传意义
中国海洋文化宣传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1. 促进海洋保护意识:通过海洋文化宣传,可以使人们更加关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增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从而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增进国民认同感:中国是一个拥有辽阔海洋资源、悠久海洋历史的国家,通过海洋文化的宣传,可以增强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培养海洋文化自豪感,提高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怀。
3. 促进经济发展:海洋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海洋文化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海洋领域,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4. 丰富文化内涵:海洋文化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系之一,宣传海洋文化可以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5. 传承历史传统:中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世世代代有渔民和海军的传统,通过宣传海洋文化,可以传承海洋的历史传统,弘扬优秀的海洋文化精神,提高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
总而言之,中国海洋文化宣传的意义在于促进海洋保护意识、增进国民认同感、推动经济发展、丰富文化内涵和传承历史传统。
海洋科普的意义和价值

海洋科普的意义和价值海洋科普是指对海洋知识进行普及和传播,旨在增加公众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积极开展海洋科普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海洋科普可以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公众将更加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海洋科普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减少污染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其次,海洋科普有助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发展。
了解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将激发人们对海洋探索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投身于海洋科研工作。
通过科普活动,可以培养更多的海洋科学家和工程师,促进海洋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的海洋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三,海洋科普对于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洋领域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
通过进行海洋科普活动,可以向公众介绍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利益,促进投资和合作,推动海洋产业的繁荣。
此外,海洋科普可以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科普活动,可以向公众介绍海洋文化的瑰宝和传统,增加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海洋文化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海洋科普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
海洋科普可以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和环保意识,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利用海洋资源,以及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海洋科普工作,共同推动海洋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1。
探讨如何加强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探讨如何加强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发布时间:2022-07-29T03:24:11.59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2月总第400期作者:刘毅科[导读] 培育出一种积极乐观、积极进取的大海之心,将人文意蕴融入到小学生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的广阔,使他们了解海洋、关注海洋、关注渔民生活。
山东省莱西市泰安路小学266600摘要:海洋给人们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也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小学阶段,应该把“海洋”意识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加强小学生对“海洋”的认识,使之与新时期的需要相匹配。
本文从当前的“海洋观念”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出发,就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海洋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海洋意识策略一、加强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海洋意识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对大海的认知、增强对大海的开发和使用的能力,增强对大海的尊敬和包容,使学生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海域环境,珍爱和保护自己的海洋,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海上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海洋经济越来越重要,所以,必须学习和推广海洋知识。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重视“海洋意识”的培养,但在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发展海洋教育必须有专门的人才,要从初级阶段就开始培训。
加强对小学生的海洋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海洋知识,培育出一种积极乐观、积极进取的大海之心,将人文意蕴融入到小学生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的广阔,使他们了解海洋、关注海洋、关注渔民生活。
二、加强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策略1.多学科协同贯彻海洋意识。
要使小学生的海洋观念得到切实的建立,仅依靠设置专业的海洋师资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们学会学习,就必须将自己的海洋观念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之中。
这一进程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在课堂上加强对海洋的认识,强化师资团队,构建师资培养的纽带,促进学科间的协作,培养高质量的师资,为我校开展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例如,给学生介绍钓鱼岛、南海问题等与国家有关的国际、海洋地区的重大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海洋知识的时候。
海洋生态文化传承海洋生态智慧与价值观

海洋生态文化传承海洋生态智慧与价值观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拥有广阔的领域,孕育了无数的生物和资源。
海洋生态文化作为人类传承的重要一环,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承以及海洋生态智慧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承意义海洋生态文化是人类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包含着对海洋的认知、利用和保护方式等。
传承海洋生态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保护海洋资源,以及发展出科学、可持续的海洋利用方式。
传承海洋生态文化还能够促进海洋科普教育的普及,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海洋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从而形成保护海洋的共识。
二、海洋生态智慧的传承海洋生态智慧是基于对海洋生态系统深入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它蕴含着对海洋的认知和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通过传承海洋生态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并根据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
比如,传统的海洋捕鱼方法,往往是通过观察鱼群的迁徙和繁殖规律,选择最佳的捕鱼时间和地点,以保证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种智慧不仅实现了对资源的保护,同时也使捕鱼者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海洋生态价值观的传承海洋生态价值观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行为指导。
传承海洋生态价值观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看待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海洋生态价值观强调对海洋的尊重和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例如,保护珊瑚礁的价值观认为,珊瑚礁是世界自然遗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珊瑚礁免受污染和破坏。
传承这样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四、海洋生态文化传承的挑战和应对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海洋的复杂性和不可见性,很多人对海洋缺乏了解,这导致了对海洋生态文化的缺乏兴趣和关注。
其次,过度的开发和污染问题也对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海洋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加之世界各国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全球海洋事务日趋复杂,海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海洋教育在其深入挖掘海洋资源、丰富人们的海洋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资源的深入挖掘海洋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海水制氢、风能、生物资源等多种资源。
但由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利用不当,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严重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通过教育的传递,增强人们的海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二、丰富人们的海洋知识海洋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丰富人们的海洋知识。
由于海洋资源的广阔性和开发难度,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这也使得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有限。
海洋教育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海洋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海洋技术、新资源、灾害等知识,增强他们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素养,更好地应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培养创新人才海洋教育也对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拓,涌现了很多关注海洋的专业人才。
目前,政府加强了对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也拓展了海洋科技的引领和应用,培养了大量的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同时,海洋教育也在不断地引导和支持年轻人投身于海洋事业,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断拓展青年的海洋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指以海洋为资源基础的各项经济活动,包括航运、渔业、综合性开发利用、海洋旅游等。
随着各国对海洋战略的提出,特别是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全球海洋经济不断发展。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教育的引导,以及海洋经济领域的培训和学习等措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为将来的海洋经济发展培养一批精英人才,建立起具有先进技术和思维的海洋经济体系。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作者:陶西平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4期在一师附小建校60周年之际,举行以“坚守蓝色梦想,弘扬海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加强海洋和海防文化教育不是搞学校特色,而是补教育的短板。
在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有两块短板,一是传统文化,一是海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保护和保全海洋是时代潮流和全人类的责任。
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海洋意识的强弱对推动我国逐步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
但是,许多人的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
中小学地理、历史教材对中国海洋的历史和地理的讲述也比较少,对中国的版图描绘也只是以陆地疆域为主。
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的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主要海域面积为约300万平方公里。
在对杭州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中,能准确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仅有7.2%,其中更有31%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
对“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是否有意义”问题的回答中竟然有23.4%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
可见,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海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尽管海洋文明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海洋文明始终未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由此造成学生对陆地国土的依恋和对海洋国土的淡漠。
海洋文化论文

海洋文化论文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海洋文化对中国的海洋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洋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海洋文化论文篇1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

●冯 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 [内容提要] 近代大国崛起无不依托海洋,中国和平发展同样离不开海洋。
海洋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具有非常深刻的具体内涵,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海上力量发展的助推剂,更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21世纪 中华民族 海洋意识 内涵 作用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71-09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11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主要内容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它是中华民族对海洋在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全人类海洋事业中地位作用的心理倾向和基本认知。
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1)立体多面的海洋价值观。
海洋交通意识。
海上航路是大自然的“天赐之物”。
与陆路交通相比,海洋具有连通性,海上航路把原本孤立的各个 收稿日期:2009101105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简介:冯梁,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16。
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当今全球化的基础。
海洋交通还具有人为障碍少、便于通行、交通运输量大、成本低廉、不需维护、抗毁性强等特点。
从历史上看,海洋对人类社会的最大作用在于交通,控制海洋的本质是控制海上交通线。
控制了海上交通,就是控制了世界贸易,也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控制了世界。
海洋交通既是经济问题,又涉及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
作为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利益问题。
任何一个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离不开海上交通。
对海洋文化的感想及意见

姓名:张体强学号:1026222 班级:海测一对“海洋文化导论”的感想及意见我是一个贵州人,从小到大,在哪里生活20年,哪里有的是高山小河,美丽动人,对宽广辽阔的大海没有任何了解与认识,我真正对大海有了初步的认识是从高一地理课上考试,那时候我知道,大海不但对全球气温起主导地位,还影响整个自然变化的规律,它对人类的影响极其重要。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每天都要看新闻,关于海洋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感觉到了海洋对我们的重要性,因此那时候我就对海洋类学校有些向往,现在我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但是作为“海大”的一员,如果我们对海洋完全不了解的话,那可是白来“海大”了,于是我选择了这门课程——“海洋文化导论”。
回顾这学期,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海洋文化这门课程,什么是海洋文化呢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在学习海洋文化这门课中,我们不但了解各种海洋文化,还给我许多对海洋的思考,海洋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比如你仔细思考,如今的上海还是沿江发展,从侧面说明我们对海洋的认识不够深,不够贴切,如果我们的上海是沿海发展,那么上海的经济可能是和现在是不同级别的了,海洋文化这门课就让我们焕发对海洋的思考,增强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我们的地球还有一个名子叫水球,古代人就把地球说成,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确实从浩瀚宇宙去看地球是一片蓝色的所以人们把地球说成是水球。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这是当年郑和为了劝说仁宗保留舰船的谏言,话虽不多,却字字千钧,把海洋与国家富强,国家安危联系在一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高涨的海洋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海洋发展的利用、期盼和愿望,可是那只是短暂的几年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海洋意识,而在这之前,我要对海洋文化有所了解。
关于对海洋文化的认识

关于对海洋文化的认识海洋,地球覆盖面积最大的存在。
孕育了无数生命,也是生命的起源地。
海洋博大,神秘,资源丰富。
海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存在,在生命起源到现在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海洋一直是生命的见证者。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东海,黄海,渤海,南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文化。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得不说使我对海洋文化的了解不断地深入,也了解到现在的国家对海洋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海洋文化一直都是大家没有重视的空白区域,但是也确确实实自先祖传承了下来。
人们对海洋的了解是从先秦之前就有记载,不论是妈祖还是海螺姑娘,无以不在展示古人对大海的敬畏和崇拜。
古人的对海洋的崇拜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所谓的祭拜海神都是迷信的,但是在古时候的海洋确确实实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变化和收益。
人们对于海洋的态度不像现在的我们这样。
尽管古时候的科技没有怎么发达,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理解都是有所偏颇,但是海洋在古时候确实是蔚蓝的。
相反的,我们科技发达的今天却造成了海洋的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古人很早就从海洋收取“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同时不断的观察和认识海洋,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识。
其中,对一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祭海是古老的民俗,源之于对大海的敬畏,同时也是祈福避祸。
海神等涉海民间信仰是涉海人群面对浩淼无垠变幻无常神秘莫测的海洋时,为充满凶险和挑战的涉海生活找到精神护佑,或为家庭祈福避凶,对神灵的信仰使人获得精神上心灵上的慰藉。
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仍旧在举行祭拜海神的活动,这些人世代生活在海边,接受着大海的馈赠。
他们对于海洋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入。
最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对海洋有特殊的情感,这便是他们每个人自心底里表示对海洋的崇敬。
大海对于他们来说既是财富,也是生命的冒险。
很不幸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高速并没有使人们的意识也提高上来。
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摘要:由于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海洋意识的薄弱,因此对大学生必须加强海洋意识的教育。
文章从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海洋意识的教育内容,以及进行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问题。
关键词:大学课堂;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意识指人类在由海洋构成的生存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知总和,它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洋安全等方面意识。
在中国,对学生开展海洋意识教育首先是从高校开始的[1]。
但是迄今为止,在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薄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我们建设海洋强国。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疆域,关注海洋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
早在15 世纪初,郑和曾说过,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首先夺取南洋,则华夏危矣。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曾说过:“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目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
导致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人就已经懂得了航海并进行了伟大的冒险航行。
在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兽牙做的鱼钩、兽骨和兽角制成的鱼漂、陶制或石质的渔网坠、蚌壳磨成的箭镞和镰刀等。
虽然中国古代海洋经济的初级形态产生很早,但发展缓慢。
海洋经济没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成分而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应有的地位,“沿海地区”也从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而是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各个不同的农业区[2]。
这种重农轻商、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造成人们对海疆、海防、海运、海上贸易等海洋意识的缺乏,决定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浓厚依恋和对海洋文化的淡漠态度[3]。
海洋文化在涉海院校国际生培养中的育人价值思考

海洋文化在涉海院校国际生培养中的育人价值思考海洋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对涉海院校国际生培养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涉海院校作为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海洋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以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本文将从海洋文化对国际生培养的重要性、海洋文化的内涵和国际生培养与海洋文化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一、海洋文化对国际生培养的重要性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探索和利用的总结。
海洋文化承载着中国人对海洋的敬畏、感悟和创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当今世界,海洋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海洋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对于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民间的友谊以及促进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文化的内涵海洋文化是自然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意义。
海洋文化包括对海洋的认知与利用。
中国古代的海洋文化起源于对海洋的探索与认知,体现在渔民、航海家、诗人等对海洋的赞美与感悟中。
海洋文化包括海洋的生态与景观。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风景和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成为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对象。
海洋文化包括海洋的历史与传统。
中国的海洋历史悠久,海洋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如渔民节日、捕鱼文化等。
海洋文化还包括对海洋的保护与治理。
现代社会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海洋文化也应当包含对海洋环境的关注与保护。
海洋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海洋的认知与利用、生态与景观、历史与传统以及对海洋的保护与治理。
涉海院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向国际生传授海洋文化的内涵,使他们能够对海洋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和文化自信。
国际生培养是涉海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国际生培养,可以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子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海洋文化宣传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主题——海洋文化。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海洋文化,则是人类与海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结果,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海洋文化,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海洋文化。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海洋文化,是指人类在海洋环境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一切文化现象。
它包括海洋历史、海洋艺术、海洋科技、海洋民俗、海洋宗教、海洋文学等多个方面。
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 传承性: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沧桑,代代相传。
从古至今,我国沿海地区的渔民、船民等海洋居民,始终坚守着海洋文化的传承使命。
2. 地域性: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各具特色,如浙江的舟山渔歌、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3. 交融性: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产物。
在长期的海洋活动中,人类不断吸收海洋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4. 创新性:海洋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在海洋科技、海洋艺术等方面,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海洋文化的价值海洋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 历史价值: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海洋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海洋活动的历史,揭示海洋文明的发展脉络。
2. 文化价值: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3. 经济价值: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社会价值:海洋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通过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公民。
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意义、现状和推进路径

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意义、现状和推进路径作者:龚建新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4年第04期[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海洋强国,加强青少年海洋教育,提升海洋素养已成为共识。
目前我国的海洋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如东县海洋教育的实践反思,提出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推进路径:着眼立德树人,确立共同愿景和推进思路;坚持系统思维,弥合育人边界;利用乡土资源,构建特色课程。
[关键词]海洋教育;海洋素养;区域推进;研学旅行;滩涂课程中小学海洋教育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生开展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教育,让中小学生能够了解海洋、亲近海洋、热爱海洋,从而培养中小学生海洋素养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海洋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海洋素养的教育。
所谓海洋素养,即在了解海洋、了解海洋和人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经略海洋、保护海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一、国家海洋战略呼唤中小学海洋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教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课题。
世界海洋强国都很重视针对中小学生与一般民众进行海洋科学教育,学生和一般民众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意识培养体系。
在我国,党的十八大首次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
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全民对海洋关心、认识、热爱,离不开一批批愿意投入海洋事业,懂得“经略海洋”的人才。
因而,中小学海洋教育应成为国家海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国外的经验也表明,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
所以说,加强青少年海洋教育是培养国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保护海洋”的基础工作。
打牢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根基对于我国海洋教育的全面推进,进而提升国民的海洋素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支撑作用。
海洋文化研究报告范文

海洋文化研究报告范文海洋文化研究报告范文引言:海洋文化是指与海洋相关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艺术形式等的总和。
海洋文化既包括人们对于海洋的认知和理解,又包括人们对于海洋的感情和态度。
海洋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海洋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挖掘海洋文化的独特价值,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文:一、海洋文化与海洋产业的关系海洋文化与海洋产业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海洋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同时,海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为海洋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增添了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二、海洋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海洋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包括海洋地理知识、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知识,以及海洋智慧、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
海洋文化的特点是开阔、无限、多样化,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诗意。
三、海洋文化的地域分布和影响因素海洋文化的地域分布与海洋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以海岛国家为重要代表。
海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海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结合海洋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并与现代科技、现代艺术等紧密结合。
海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结合,展示了海洋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五、海洋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海洋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洋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结论:海洋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挖掘海洋文化的潜力和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海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最后,希望本报告能对深入研究海洋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基于海洋文化特色的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

基于海洋文化特色的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海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化之一,众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
海洋文化既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时代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如何将海洋文化特色融入学校的创新教育中,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背景和载体,以海洋为主题和内容的文化形态。
海洋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文化的开阔性:海洋文化具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这为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文化的开阔性,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广阔,更体现在思想上的开放和包容。
2. 海洋文化的多样性:海洋文化不仅包括海洋自然环境和海洋资源,还包括海洋的历史文化和海洋的人文景观。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文化的多样性上,更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
3. 海洋文化的聚合性:海洋文化中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既有东方文化的深远内涵,也有西方文化的开放思想。
这种聚合性既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也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和共生。
海洋文化具有丰富的特色和深厚的价值,可以为学校的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加全面、多元地进行思考和实践。
基于海洋文化特色的学校创新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海洋文化教育模式。
海洋文化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破除传统教育的束缚: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封闭的、单一的,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基于海洋文化特色的学校创新教育,需要打破这种束缚,开拓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海洋文化的无穷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即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海洋知识课程、组织海洋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增强海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海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的家园,地球上70%的表面覆盖着海洋。
海洋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还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我们对海洋的环境质量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保护,已经造成了许多破坏。
在这个时代,增强海洋环保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们对海洋和海洋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海洋生态系统正在遭受严重损害。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正在进一步削弱海洋的生命力,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性。
一个糟糕的事实是,许多人对海洋的环保意识仍然不够。
虽然人们感受到了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的压力,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后果。
人们认为这些问题是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生活的城市无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海洋环保的教育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渠道,引导和影响人们对海洋环境的认知和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海洋的科普和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和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传递知识和教育的主要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具有科学性和科普性的海洋知识和海洋环保教育信息。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加强海洋环保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早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保护,形成对海洋环保的自觉意识。
其次,我们需要提高市民自觉参与到海洋环保中。
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海洋环保意识,是因为他们认为环保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一点点行动,为海洋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比如,我们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制品容易进入海洋,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和饮水瓶来代替一次性制品,不仅可以保护海洋,人们的健康也受益无穷。
最后,我们需要弘扬海洋文化。
海洋是我们生存的根基和来源,我们要以一种慈爱和尊重的心态对待大海,弘扬和传承保护海洋的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海洋主题的电影展览和艺术节,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和海洋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加强海洋文化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个民族海洋意识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对海洋的认知水平与重视高度,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而海洋文化作为人类与海洋互动、融合的产物,正是培养优秀海洋意识的文化与认知基础。
一方面随着海洋文化在各领域的渗透与繁荣,各种海洋文化资源也会通过教育、宣传等渠道潜移默化地深入人们意识领域,人们逐渐增强海洋生态的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树立海洋生态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另一方面,在目前,不仅中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海洋意识氛围,国人的海洋文化意识还比较淡薄,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都需要增强与提升;而且沿线不同国家的海洋文化内涵不同,理解不同,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形成海洋共识。
加强海洋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有利于海洋行为的规范
海洋文化作为海洋生态文明的智力支撑与精神动力,在规范海洋行为,科学合理
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促进海洋成果转化,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打造海洋生态评估、利用、评价平台体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统筹海洋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建立健全更高社会形态的海洋法律制度,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各种海洋行为,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具有时代性质的海洋文化将会着眼于未来海洋的发展与综合利用,也是从更高角度去规范人类的海洋行为,成为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和建设海洋的先进动力。
二、有利于海洋文化产业的提升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结合人类在海洋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投入、开发、结构、布局等诸多不合理问题,传统海洋产业需做出调整、优化和升级。
海洋文化作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既指导人们不断重视海洋文化遗产、海洋活动、民俗、庆典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助于提升新兴海洋文化产业在传统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与地位,进而形成了更为合理的海洋产业比例关系,使之达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海洋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
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保证了海洋经济的提高又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伴随着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并已在海洋产业领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海洋文化产业的异军兴起不但丰富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促进了海洋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更有利于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传播。
三、有利于海洋生态的修复和补偿
海洋生态修复与补偿主要是通过人为方式采取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已经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外部干预,通过海洋系统的自身修复来逐步降解生态恶化成分,逐步恢复系统再生能力,最终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海洋生态局面。
当我们以美丽的荧光海岸作为海洋旅游业宣传卖点时,近岸海洋生物却遭受着赤潮的威胁;当浩浩荡荡远洋捕鱼大时代到来之时,我们却忽略了生物资源的枯竭和生物量下降造成的生态系统瓦解;当一次又一次发现海底油田而大肆开发时,多少次的漏油事件给无数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在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与补偿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海洋文化的传播力量,强化公众的海洋生态文明理念,让海洋修复与补偿意识深入人心;可以通过海洋文化的约束与影响力,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无价、保护生态
人人有责的意识,营造珍惜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的氛围;可以通过发挥海洋文化的科学性与哲学理念,指导和完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量化,形成价值计算标准,构建海洋生态补偿量的核算指标体系。
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促进海洋生态修复与再生。
因此,海洋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反思与继承对人类科学有效制定海洋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始终秉承开放、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通过多领域海洋文化沟通、交流与协作,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充分挖掘各国海洋文化的新内涵,并以海洋文化为纽带,着眼于新时期海洋开发与利用,从全球合作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通过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丰富各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海洋意识内涵,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形成系统的环境保护体系,秉承包容共赢、务实合作的发展理念,促进全球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