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

合集下载

论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

论海洋类高校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
“ 强 ” ,9 9 的被 调查 者 认 为有 必 要 对大 学 生 较 的 8 .% 加 强海洋 意 识 教 育 , 然 有 8 . % 的大 学 生 接 受 虽 89

我 国海 洋类高校海洋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是一 个 海 、 兼 备 的 国家 , 五 千 年 的 文 陆 有
“ 1世纪 是海 洋 的世纪 ” 2 这一 观念 , 但他 们对 海 洋基 本 常识 的了解 情况令 人 担忧 。 影视是 传播 文化 的一 个极 好 的平 台。在现 实生 活 中 , 于海洋 文化 的影视 作 品走进 的学 校 、 向大 关 走 众 的很 少 。去 年 年 底 央 视 播 出 的 《 向海 洋 》 一 走 是 部 宣传 国民海洋 的意 识作 品 , 我们 应 加 大对 这 类 影 视 作 品 的关 注 和支持 , 因为它是 传播海 洋文 化 、 提高
精 神财 富 ) 大学 生 的海 洋文 化教 育不够 重视 二 对
下 来也 未在 施教 过 程 中 较好 地 传 授 给 学 生 , 以致 于
目前大 多 数 学 生 海 洋 意识 淡 薄 。历 史 经 验 告 诉 我 们, 海洋 经 验意识 淡 薄 , 海 洋 权 益 缺 乏敏 感 性 , 对 将 会 导致我 们看 问题 没有 预见 性 和前 瞻性 。为 了更好 地保 护海 洋权 益 , 提高 学生及 大众 的海洋 意识 , 洋 海
关键 词 :海 洋文化 教 育 ; 洋 意识 ; 洋经济 海 海
中图分类 号 :G 4 . 68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1 8 (0 2 0 6 1 1 1 2 1 ) 3—0 1 0 13— 4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高等教 育迅 速发 展 , 在海洋 世

刍议海洋强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刍议海洋强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经济师》2019年第6期摘要:海洋强国的建设不仅仅表现在海洋经济、海防力量等硬实力的强大,也表现在海洋意识、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提升。

大学生作为建设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其海洋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做了初步梳理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海洋意识海洋教育中图分类号:F240;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9)06-217-02我国虽拥有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五千年灿烂文化,但却掩盖不了国家和民众海洋意识薄弱的事实。

长期以来,仅从“兴渔盐之利”的角度来看待海洋,缺乏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致使中华民族错失了海洋意识觉醒、海洋大发展的机遇。

步入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2013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1〇。

增强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对海洋意识而言,只有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并激发自觉行动,才能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共识、舆论环境、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建设海洋强国这一蓝色背景下,对他们进行海洋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所谓海洋意识,是指人类在由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包括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保护等方面总的看法等。

2〇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海洋强国的建设有赖于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他们海洋意识的提高会带动整个社会海洋意识的同步增强,对当前海洋强国的建设起到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能够加强大学生对于海洋的认识,增加对于海洋的了解,提高对于海洋相关领域的兴趣。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作者:单丹丹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3期摘 ; ;要:十八大将“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海洋意识教育作为认知海洋的重要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海洋强国建设的重任,是未来海洋强国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人员保障。

但目前看,高校海洋意识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全面、教育手段单一、教育队伍滞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欠缺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大学生海洋意识较薄弱。

为此,应立足课堂教学、应用主流网络、丰富活动开展、推进队伍建设、关注自我教育,推动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 ; ;海洋意识教育 ; ;完善对策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国是海洋大国,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前迈进。

”其中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海洋意识是关心、认识、经略海洋的首要之举。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海洋强国建设的重任,是未来海洋强国战略得以实施的人员保障。

一、海洋强国战略下重视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海洋意识对我国最终海洋强国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校中注重海洋意识教育,一是有利于扩充大学生的知识体系。

海洋意识的内容包含海洋战略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安全意识、海洋开发意识、海洋保护意识、海洋教育意识和海洋参与意识等七个维度,除了基本的海洋自然知识之外,还涉及国家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论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

论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

洋 T程 的 制 造 业 海 洋 系 统 和 装 箭 的 设 计 、安 装 等 高 科 学 :
和 高 技 术 的 领 域 。 然 , 洋 学 水 史学 及 海 洋 环 境 服 务 也 海 足 海 洋 事 务 巾 不 町或 缺 的 越 硎; r 部 JJ 大 海 洋 箭 体 J拿 I 制 巾 还 柯 一 个 内 容 J 泛 和 包 容 发 宽 的 海 洋 政 策 干 规 l 一 ¨

论 大 学
窒 堑
生 海 洋 意 识 培
肖继新 王新 刚 孟文静 王 智华
( 北 科 技 师范 学 院 思 想 政 治理 论教 学 部 , 北 秦 皇 岛 河 河 060 6 0 4)
一 —



要 : 今 世 界 , 争 不 断 。广 阔 的 海 洋 已 成 为 各 当 纷
海 洋 大 国 。 这 就 难 发 现 , 今 的 大 学 生 在 这 方 面 真 的 当
涉 海 ( 海 事 ) 校 占 高 校 总 数 的 2 5 。 海 洋 渐 等 院 高 .% 我 6
校 的 发 展 , 数 量 j看 略 {_ 从 i-  ̄G足 。 仪 如 此 . 所 仃 涉海 在 的6 所 高 校 巾 。 校 学 生 总 数 的 比 例 也很 低 据 2 0 年 城 2 O9 的 统 计 , 令 同 5 海 洋 类 院 校 仪 仃 校 学 l 万 人 “ , 所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 争 夺 的 焦 点 , 这 种 错 综 复 杂 的 形 势 下 , 升 大 学 生 的 在 提
海 洋 意 识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海 洋 观 念 就 显 得 十 分 必 要 和 迫 切 。 文 对 当代 大 学 生 海 洋 意 识 的 现 状 、 洋 意 识 的 培 养 本 海

海洋的教学反思

海洋的教学反思

海洋的教学反思引言本文旨在对海学进行反思,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海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和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问题分析在海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 教材选择有限:目前,海材的种类和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材选择有限:目前,海洋教材的种类和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实践环节不足:海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海洋的奇妙之处。

然而,目前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海洋知识。

实践环节不足:海洋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海洋的奇妙之处。

然而,目前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海洋知识。

3. 教学方法不灵活:海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座、讨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然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和考试模式,导致教学效果有限。

教学方法不灵活:海洋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座、讨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和考试模式,导致教学效果有限。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教材更新:选择更新的海材,内容丰富、准确,并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更新:选择更新的海洋教材,内容丰富、准确,并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的次数,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加深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

增加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的次数,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加深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

3. 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座和考试,可以引入小组讨论、实践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海洋的认识,应该了解它的重要性。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料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保护和保全海洋是时代潮流和全人类的责任。

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海洋意识的强弱对推动我国逐步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 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

但令人忧虑的是,国人对此不甚了解,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

在日常生活中,海洋意识的缺失屡见不鲜,北京市“世纪坛”宏伟建筑,依然把祖国疆界限制为“960”。

上海市“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有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

在中小学地理历史教材中对中国海洋历史地理的讲述是少之又少,对中国的版图描绘也只是以陆地疆域为主。

大学生海洋意识如何呢?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约300 万平方公里,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

根据我们对部分在杭高校的问卷调查,有88.2%大学生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了解不多,甚至有21.7%完全不知道。

知道我国于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只有9.6%。

有67.1%的学生不知道12 海里领海制度和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制度。

有91.3%的学生能正确答出我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但是只有7.7%的学生知道我国还有约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面积。

能准确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仅有7.2%,其中更有31%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优化路径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优化路径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优化路径随着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海洋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

然而,目前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普遍较为薄弱。

因此,优化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路径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海洋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海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途径。

应该将海洋科学与相关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并统一海洋教育的内容。

可以组织专题学习、实地考察、海洋文化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和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海洋知识面。

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宣传和引导。

除了课程教育外,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海洋知识和海洋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海洋事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海洋科普讲座、海洋电影放映等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海洋的无限魅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内海洋社团的建设,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海洋参与感和认同感。

另外,要加强海洋意识培养的实践环节。

海洋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强化。

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海洋科学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海洋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对海洋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海洋科研项目,提供与海洋相关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的评价机制。

海洋意识的培养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推动和引导。

可以通过设置海洋意识考核项目、评定学生海洋意识素质等方式,将海洋意识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这样可以激励大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海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优化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路径十分重要。

通过加强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强实践环节和加强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调研报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调研报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没有主动了 解,无所谓
和我无关,不关心 主动全面 了解
没有主动了 解但比较关 心
主动了解 部分
图五
3.2.3 主动参与性不高
2015 年 1 月,珠海市夜光藻爆发,但是只有 1.2%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详细的了解爆 发的原因,绝大多数同学只是知道有这件事的存在,更有 33.73%的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图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家的参与程度就不高,由此可见一斑。
确对待我国政府与邻国在产生海洋纠纷时的外交政策和处理方法。
知道
不知道
不关心
图三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不关心 图四
3.2.2 高度关注国家海洋争端问题
随着 1982 年《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明显扩大,南沙的周围邻 国纷纷觊觎南沙群岛,悍然侵占南海海域。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向有关各方提出了“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积极主张,但公理和公正从来不会自己送上门,仍需要我们努力争取。
图六图七资料文件管理关联具体征收安置项目实现从征收项目立项调查摸底征收补偿风险评估等全过程各个阶段资料的汇总管理包含立项批准文件征收范围图城乡规划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土地预审意见调查摸底结果征收补偿方案各户评估结果社会风险评估论证意见等材料对于阶段内缺失的材料系统会自动提醒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
调研报告
——以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学生为调研对象
3.2 调研结果分析
图一 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3.2.1 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
从本次调研结果第 14 题结果显示,63.4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海洋意识不太强,32.69%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海洋意识,仅仅 3.85%的人认为自己有很强的海洋意识(图二)。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海洋意识普遍薄弱,处于中下水平,因此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 育非常有必要。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当代传承作者:许磊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05期【摘要】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继承与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大学生海洋意识建设问题上,要贯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摈除传统重陆轻海的观念,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和谐世界理念和合作博弈理论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现实空间。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海洋意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和谐世界后危机时代继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必要性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着比前一个十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判断分析当前国际社会背景成为我党制定相应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与前提。

2010年,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对于《建议》中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术界倾向于以“后危机时代”加以界定,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教授认为:“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表述,用‘后危机’可能比‘危机后’准确。

目前国际局势变化,集中表现为美国超级霸权逐步衰落和新自由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美国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发生作用,新自由主义也还在一些局部受到膜拜和继续肆虐,但是那种铺天盖地、控制全球的格局和作为世界发展主流的地位,历史地终结了。

”①后危机时代强调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世界各国并没有完全地、同步地从金融危机的震荡中恢复过来,世界各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恢复发展,必然加强国际市场与全球资源的竞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出新一轮的波动与变化。

高等学校强化大学生海权教育的建议

高等学校强化大学生海权教育的建议

高等学校强化大学生海权教育的建议作者:曹健明林淑彬黄立钦吴燕红薛军楼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得海洋者得世界”,海洋主权完整是强国的一个标志。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培养全民的海洋海权一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着手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海洋海权意识。

关键词:高等学院海权教育大学生建议一、大学生“海权”意识的现状调查近年来,我国海权持续遭受周边国家的侵食。

中国需要不需要海权?中国海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海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仰恩大学2009-2012级的部分同学组织抽样问卷调查。

本问卷设计海洋海权多方面问题,包含32道客观题和4道主观题。

(一)当代大学生关于海洋、海权意识的现状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中国自始至终都面临“海陆分裂的二重国家性格”。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80.3%的受调查学生认为海权就是一个国家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然而只有20.6%的受调查同学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这些足够说明我国公民当前的海洋、海权的意识相对薄弱,和一些海权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几乎所有的受调查学生都认为海洋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国必须大力提倡海权观念。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海洋、海权意思薄弱的原因1、传统思想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农耕文化形成时间早且延续时间长,使中国人在心中对土地产生了巨大的依赖心理。

这样,在中华民族意识层面上就形成了一种自闭狭隘的小农生产意识,人们对外界的好奇心逐渐减退,于是国人漫漫缺少了一种创新精神,致使中国在几千年中生产力发展缓慢。

在缺少好奇心这种情况下,国人心中就没有欧洲人那种探险欲望,滋生一种夜郎自大的虚荣心。

就像历史教科书上面写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竟然只有炫耀国力的成分,而不是像哥伦布那样开发殖民地或者资源。

海洋暑期社会实践名称

海洋暑期社会实践名称

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日益依赖,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海洋保护的意识,提高海洋科学知识水平,培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我们特此举办“海洋探索与可持续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科普宣传、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海洋资源、海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活动背景1.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 海洋资源利用不合理: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导致海洋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3. 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我国海洋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4. 海洋保护意识薄弱:部分人群对海洋保护的意识不足,导致海洋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活动目标1. 提高大学生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

2. 培养大学生海洋科学知识水平,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3. 探索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我国海洋事业贡献力量。

4.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海洋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1)组织大学生前往沿海地区,参观海洋保护区、海洋科研机构、海洋产业园区等,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海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2)邀请海洋专家为大学生讲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2. 科普宣传(1)制作海洋保护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向公众普及海洋保护知识。

(2)开展海洋保护知识讲座、论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实践活动(1)组织大学生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垃圾回收等。

(2)开展海洋科技实践活动,如海洋生物观察、海洋工程模型制作等。

4. 课题研究鼓励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海洋相关课题研究,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五、活动组织1. 活动时间:2022年7月至8月2. 活动地点:沿海地区、海洋科研机构、海洋产业园区等3. 参与对象:全国各高校大学生4. 活动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承办单位:某沿海城市人民政府、某高校(3)协办单位:相关海洋科研机构、企业等六、活动成果1. 提高大学生对海洋保护的意识,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

海洋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生态意识与责任感

海洋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生态意识与责任感

海洋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生态意识与责任感海洋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生态意识与责任感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珍贵的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食物、能源和药物。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生态意识与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科普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一、了解海洋生态系统青少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通常较为有限,他们可能只对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生物(如鱼、海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海洋深处的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缺乏认识。

通过海洋科普教育,青少年可以学习各种海洋生物的分类、特征和互动关系,了解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海洋科普教育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方式,比如举办海洋科普展览、观看相关纪录片、参观水族馆等,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地参观,让青少年亲身感受到海洋的奇妙与可贵。

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等,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与海洋互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海洋的兴趣和理解。

二、认识海洋环境问题通过海洋科普教育,青少年可以了解到当前海洋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珊瑚礁退化等。

他们可以了解到这些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侧重向青少年传授正确的环保知识和行为准则,鼓励他们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

例如,通过组织海滩清洁活动、参与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青少年可以亲身体验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培养起保护海洋的责任感。

三、探索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普教育还可以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趣。

海洋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包括地球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海洋科普教育,青少年可以了解到海洋科学的重要性和前沿研究的进展。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海洋科学研究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比如,开设海洋科学俱乐部、组织科普讲座和实验活动等。

海洋意识调研报告

海洋意识调研报告

海洋意识调研报告海洋意识调研报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意识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解人们对海洋的意识程度,本次调研共采访了100名大学生,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报告。

一、大学生对海洋的认识程度1. 大部分学生对海洋的认识较为基本,知道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大部分以及其中蕴藏的能源和生物资源;2. 有部分学生对海洋的认识比较深入,他们知道海洋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知道海洋承载着很多生物种类和文化。

二、大学生参与海洋保护的意愿1.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有意愿参与海洋保护活动,他们认为保护海洋是保护地球的责任,愿意为此付出努力;2. 部分学生表示有一定意愿参与,但对于如何参与和实际行动缺乏具体的了解。

三、大学生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度1.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特别是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2. 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海洋环境问题的了解较少,所以对于关注度较低。

四、大学生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1. 多数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海洋知识,比如课程、论坛和资讯网站等;2. 一部分学生通过参观展览、阅读书籍和参与学术研究等方式获取海洋知识。

五、大学生对海洋保护的理解1. 学生普遍认为海洋保护应该是全球性的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2. 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的海洋保护意识和行动也很重要,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等。

六、大学生对未来海洋发展的期望1. 大部分学生希望未来海洋发展能够更加可持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2. 一部分学生希望未来能够加强对海洋科研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海洋科技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海洋的认识和意识程度较为基本,但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高。

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海洋保护活动,但对于具体行动和参与方式缺乏了解。

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海洋知识较多,同时也倡导个人的海洋保护意识和行动。

大学生对未来海洋发展有一定期望,希望能够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

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in the Marine Cultur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作者: 喇全恒[1] 单晓梅[2]
作者机构: [1]海口经济学院思政部,海南海口571199 [2]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海南海口
571199
出版物刊名: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131-13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大学生 海洋文化教育 对策
摘要: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海洋文化教育十分薄弱,针对这一现状,必须加强海洋文化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海洋文化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全方位的教育系统,使当代大学生建立理性的海洋意识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作者:周锦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9期江苏姜堰中学(225500)周锦萍海洋意识是指由海洋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上安全等,是一个国家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投入力度的大小。

全球化和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各国比以前更加重视海洋的开发和利益的争夺。

相对于韩日诸国,国人的海洋意识普遍淡薄,这必须要引起重视。

中国不但应该完成从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转变,而且要加强海权、海防意识教育,这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海洋形势严峻我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

如今中国海洋形势非常严峻,沿海省市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滨海地区和岛屿生态系统得不到有效保护,海域使用权属关系不清,海上资源开发不平衡,对海洋历史文明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82年,现代国际海洋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它赋予了沿海国在管辖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权利,也导致了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更加突出。

例如:中日在钓鱼岛的争议,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争端的白热化。

二、国人海洋意识薄弱、现状堪忧长久以来我们被“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禁锢了某种思维,以为国土面积就是陆地面积。

而不知道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甚至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

有调查表明,很多国人以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却不知道海南省除了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外,还包括21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

三、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1. 中国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从远古时期起,中国人的社会活动就一直是以陆地农业经济为主,经略海洋始终处于配角地位。

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之后,以农立国的思想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海洋冒险毫无经验,不屑于开展海洋贸易。

比如: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关上了中国的海上大门,中国与海洋的联系越来越少,从而使国人原本就脆弱的海洋意识遭到了最为严重的禁锢。

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探究

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探究
2 0 1 3 年3 月
西 北 成 人教 育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No r t h we s t Ad u l t Ed u c a t i o n
Ma r . 2 01 3 No. 2

2 期
大学生海洋意识 的教育探究 ※
教育 主要 体现在 一些 专题讲 座或 者将 海洋意 识教 育 包含 在思 想政治 课 的教学 内容之 内 , 所 占比例很 小 。 这种 状况 必须 引起我 们 的重视 ,应提 出具体 的政 策
和 办法来 改变 目前 的状况 。
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
我 国当代 大学 生海 洋意识 薄弱 这是不 得不 承认 的现实 ,这个 现实 与我 国想 建设海 洋强 国 的 目标是 矛盾 的 , 但是 形成 这个现 实 又有其深 刻 的原 因 , 主要
系 中基 本没 有相关 内容 。而 大部分 文科 院校更 注重 理论研 究 , 对学 生 的海 洋意识 教育 不够 重视 ; 工科 院 校 的文科 发展相 对滞 后 ,对 大学 生进行 的海 洋意识
土 地 面积 位 居世 界第 三 。但 同时 , 中 国也 是 一个 海 洋大 国, 我 国拥有 3 0 0 万 平方 公 里 的管 辖海 域 , 海 域
识 教育 普遍重 视不 足 ,我 国高校在 大学 生海洋 意识

大学生海洋意识及 高校海洋
教 育 现 状
( 一) 大学 生海 洋意识 现状 我 国幅员 辽 阔 , 有9 6 0 万 平方 公 里 的 土地 , 国家
教 育方 面普遍 偏 弱 。我 国 的高校现 状是综 合性 大学 较少 , 职 业 院校 、 文科 院校 和工 科 院校 较 多 , 大部 分 职业技 术 院校更 强调培 养学 生 的专 业技 能 ,对 大学 生海洋 意识 教育 方面 的重视 程度 明显不 足 ,课 程体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洋意识较 薄弱。 为此 , 应立足课 堂教 学、 应 用主流 网络 、 丰 富活动开展 、 推进 队伍 建设 、 关 注 自我教 育 , 推 动大 学生海 洋意识教
育取 得 新 成 效 。 关 键 词 :大 学 生 海 洋 意 识 教 育 完善 对 策
中共十 八大报 告提 出 : “ 提高 海洋 资源 开发 能力 。发展 海洋经 济 , 保 护海 洋 生态 环境 。 坚决 维 护 国家 海 洋权益 。 建 设 海洋强 国。” 李克 强总理在( ( 2 0 1 5 年 两会政府 工作报告 》 中
海 洋 的 首 要 之 举 。大 学 生 作 为 祖 国 的未 来 , 肩 负 着 海 洋 强 国
( 三) 有 利 于 海 洋 强 国 建设 的 最 终 实现 。 海洋 大 国要成 为 海洋 强 国 , 维 护好 国家 的 海洋 权 益是 首 要 条 件 。一 方 面 这 依 赖 于 我 国强 大 的 海 洋 综 合 实 力 。 要 求
大 学 生 海 洋 意 识 教 育 存 在 的 不 足 与 完 善 对 策
单 丹 丹
( 上海 海事大 学文理学 院 , 上海 2 0 1 3 0 6 )
摘 要 : 十八 大将 “ 海 洋强 国” 提 升到 国家战略 的高度 , 海 洋 意 识 教 育 作 为认 知 海 洋 的 重 要 方 式 。 受到社会 各界 的重视 。
的9 . 畅 。
发展海 洋 经济 , 保 护海 洋 生态 环 境 , 提 高海 洋 科技 水平 , 加 强海洋综 合管 理 , 坚 决维 护 国家海洋 权益 , 妥 善处 理海 上纠 纷, 积 极 拓展 双 边 和 多边 海 洋 合 作 , 向海 洋 强 国 的 目前 迈 进 。” 其 中转 变思 想观 念 、 强 化海 洋意 识是关 心 、 认识 、 经略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思考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思考

第18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8 No.8 2018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8收稿日期:2018-06-20作者简介:张潇月,大连海洋大学。

通讯作者:刘 鹏,大连海洋大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有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7DSZ001。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思考张潇月,曲 乐,田 鸽,刘 鹏*(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摘 要:随着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所面临的新课题。

从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的背景出发,阐明当前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海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路径策略:以加强高校海洋意识教育为基础,推动高校社会联合海洋意识培养发展。

关键词:海洋意识;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8-0025-02海洋意识,通常指人们对与海相关的包括国防、生产、消费、科技、资源、历史在内诸多方面性质、规律和作用的认知和理解。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能够有力推动社会经济特别是海洋经济的稳步发展,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海洋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协调发展[1],是众多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支撑,海洋意识等软实力同样重要。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及,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海洋意识的提高是首要任务。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海洋意识教育,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部署,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方案和提高海洋意识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的政策要求[2],这体现了高校海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海洋强国梦视域下浅谈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海洋强国梦视域下浅谈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海洋强国梦视域下浅谈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李艺【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9)005【摘要】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ocean,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culture presents unprecedented heat andheigh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knowledge of the ocean culture is not enough,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as fol-lows.Ocean consciousness is relatively weak and lack of master relative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ocean.As the future national mainstay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we should set up the correct ocean sovereignty consciousness,and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marine.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sea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us to achieve "China dream"and "marine power dream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文化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和高度。

当代大学生的在海洋文化知识方面学习不够,具体表现为:海洋意识相对薄弱、对海洋的知识掌握相对匮乏。

作为未来国家中流砥柱的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主权意识,并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在未来能够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海洋强国梦”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