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站应急预案
![制氧站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52d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6.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制氧站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制氧站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站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制氧站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1.1 指挥长:由制氧站主要负责人担任。
2.1.2 副指挥长:由制氧站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2.1.3 成员:由制氧站各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成员组成。
2.2 应急小组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
2.2.1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工作。
2.2.2 抢险救援组:负责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2.2.3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2.2.4 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联络、信息报送工作。
2.2.5 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疏散工作。
2.2.6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现场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响应3.1 预警信息3.1.1 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
3.1.2 各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2 紧急处置3.2.1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组织抢险救援、医疗救护、通讯联络、交通管制等工作。
3.2.2 抢险救援组负责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3.2.3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2.4 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联络、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3.2.5 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疏散工作,确保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畅通。
3.3 恢复生产3.3.1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生产。
制氧事故应急预案
![制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c92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8.png)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制氧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制氧事故的应急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氧气泄漏、设备故障、火灾、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急响应1. 氧气泄漏事故(1)事故分类:轻微泄漏、中等泄漏、严重泄漏(2)应急响应:1)轻微泄漏:立即关闭泄漏点阀门,加强通风,隔离泄漏区域,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中等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泄漏区域,切断事故源,加强通风,并报告相关部门。
3)严重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切断事故源,隔离泄漏区域,加强通风,并报告相关部门。
2. 设备故障事故(1)事故分类:一般故障、重大故障(2)应急响应:1)一般故障: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重大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故障区域,切断事故源,并报告相关部门。
3. 火灾、爆炸事故(1)事故分类:初期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2)应急响应:1)初期火灾: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初期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2)较大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火灾区域,切断事故源,加强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3)重大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切断事故源,加强灭火,并报告相关部门。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设备隔离、事故处理等工作。
3. 应急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人员调配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4. 人员疏散:组织人员按照预案要求,有序撤离事故现场。
中心制氧应急预案
![中心制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a5f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a.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医院中心制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减少因中心制氧系统故障或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中心制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故障或突发事件导致氧气供应中断。
2. 提高医院应对中心制氧系统故障或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整体水平。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中心制氧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中心制氧系统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工作小组。
四、预案内容1. 中心制氧系统日常安全管理(1)定期对中心制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制定中心制氧系统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
(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 中心制氧系统故障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事件报告发现中心制氧系统故障或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损害程度、人员伤亡、在院危重患者人数、现场组织领导人等。
(2)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小组迅速进入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关闭中心制氧系统相关设备,切断氧气供应;b. 对故障设备进行排查、维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c. 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d. 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必要时,请求上级医院支援。
(5)信息联络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6)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负责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7)事件善后处理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
制氧应急预案
![制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fd6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0.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制氧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液氧泄漏、火灾、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指挥协调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助、设备抢修等。
(2)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的安全警戒和人员疏散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救护工作。
(4)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传达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当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小组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员救助和设备抢修。
(2)警戒疏散组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警戒,并组织人员疏散。
(3)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和救护。
3. 应急处理(1)通讯联络组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相关部门。
(2)后勤保障组应立即调配应急物资,保障事故救援工作。
4. 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组应根据事故情况,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2)事故处理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2. 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应储备充足,确保事故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装备保障:应急装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性能良好。
4. 技术保障:应急指挥部应加强与上级部门、专业救援队伍的沟通协作。
六、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针对制氧设备的特点,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f445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4.png)
制氧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制氧作业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业企业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车间及其周边区域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1.4 指导思想本预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快速反应的原则,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制氧应急救援指挥部,由车间主任担任指挥长,安全员、技术人员、班组长等为成员。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3)检查监督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救援行动,协调各方力量;(5)组织应急救援结束后的事故处理和总结评估。
2.3 应急救援队伍职责(1)迅速响应突发事件,进行初期处置;(2)协助指挥部完成应急救援任务;(3)参与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三、风险评估与预警3.1 风险评估对制氧车间及其周边区域的危险源、危险目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
3.2 预警信号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预警信号及发布机制,包括声音、光信号、电话、短信等方式。
四、应急救援措施4.1 初期处置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期处置,包括报警、疏散、扑救、救援等。
4.2 救援行动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指令后,迅速赶到现场,按照预案和指挥部的要求开展救援行动。
4.3 协调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支持力量,共同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4.4 事故处理与总结评估应急救援结束后,对事故进行处理,总结评估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救援资源保障5.1 人力资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企业制氧应急预案
![企业制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098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7.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氧气泄漏、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事故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快速响应,协同作战;(4)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预案的执行。
成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救援、现场保护等工作;(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和转移;(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供应及事故现场的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4)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及舆论引导。
三、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1)员工发现氧气泄漏、设备故障等情况,应立即向现场救援小组报告;(2)现场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报告应急指挥部。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小组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2)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供应及事故现场的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4)信息宣传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3. 事故处理(1)现场救援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故发展;(2)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氧气瓶、呼吸器、防护服等;(2)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渠道畅通。
制氧厂安全应急预案
![制氧厂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366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8.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制氧厂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厂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3. 应急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制氧厂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厂安全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安全应急预案;(2)负责应急资源的配置和调度;(3)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报和发布;(5)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2)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改造、设备维护和事故调查分析;(3)设备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5)财务部门:负责应急资金的筹集和分配;(6)后勤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三、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2. 事故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2)进行事故现场处置,确保人员安全;(3)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分析;(4)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安全得到保障;(2)事故原因调查清楚,责任追究落实到位;(3)应急指挥部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四、应急保障1.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2)定期检查、更新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 应急培训与演练(1)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制氧站应急预案
![制氧站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acc3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d.png)
一、前言为确保制氧站安全生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站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等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制氧站应急救援工作。
成员包括:站长、副站长、安全员、技术员、各班组长等。
2. 应急救援小组(1)灭火组:负责现场灭火、扑救初期火灾。
(2)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和供应。
四、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1)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险情,制定救援方案。
(3)各应急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2. 紧急响应(1)火势蔓延,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2)灭火组全力扑救火灾,疏散组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做好转运工作。
(4)警戒组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1. 火灾事故(1)灭火组立即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进行灭火。
(2)疏散组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2. 泄漏事故(1)泄漏组立即关闭泄漏源,防止泄漏扩大。
(2)疏散组组织人员撤离泄漏区域。
(3)警戒组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医疗救护组对吸入有害气体的人员进行救治。
3. 中毒事故(1)中毒组立即组织中毒人员撤离现场。
(2)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3)警戒组设立警戒线,防止有害气体扩散。
六、应急结束1. 险情解除,现场无火灾、泄漏等事故隐患。
2. 各应急救援小组报告应急指挥部,确认现场安全。
制氧消防应急预案
![制氧消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b98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3.png)
制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电气故障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为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快速、有效地控制火灾事故,防止火势蔓延。
2.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
(2)副总指挥:由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工作。
(3)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火灾事故相关信息,协调各部门工作。
2. 消防救援组(1)组长:由公司安全总监担任,负责组织、协调消防力量,指挥救援行动。
(2)组员:由公司消防员、安保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3. 医疗救护组(1)组长:由公司医务室负责人担任,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2)组员:由公司医务室医护人员、安保人员等组成。
4. 通讯保障组(1)组长: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负责现场通讯联络。
(2)组员:由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安保人员等组成。
5. 维护保障组(1)组长: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现场设备维护。
(2)组员:由公司设备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组成。
1. 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1)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119”报警,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
(2)现场员工立即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3)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2. 疏散与救援(1)疏散组根据火灾情况,迅速组织员工有序疏散。
(2)救援组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3. 火场警戒与隔离(1)警戒组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隔离火场。
(2)维护保障组对火灾现场设备进行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4. 火场灭火与救援(1)消防救援组根据火灾情况,采取灭火、冷却、堵截等措施,控制火势。
制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制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684b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7.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制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及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 副指挥长:由生产部经理、安全环保部经理担任。
-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 组长:由生产部副经理担任。
- 成员:设备维修人员、安全员、医护人员等。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及发布。
- 组长:由安全环保部副经理担任。
- 成员:办公室文员、通讯人员等。
4.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疏散等工作。
- 组长:由行政部经理担任。
- 成员:行政人员、志愿者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设备故障:- 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
-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 如无法立即修复,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 气体泄漏:- 立即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泄漏源。
- 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氧气浓度。
- 使用灭火器材对泄漏点进行灭火。
- 如有人员中毒,立即进行救治。
3. 火灾:- 立即启动灭火系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如火势无法控制,立即上报消防部门。
4. 爆炸:- 立即关闭设备,切断泄漏源。
- 组织人员撤离,避免爆炸波及。
- 如有人员受伤,立即进行救治。
五、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信息发布:信息联络组负责将事故情况及处置进展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3. 善后处理:后勤保障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
制氧应急演练预案
![制氧应急演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e60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6.png)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公司制氧系统安全操作水平,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公司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制氧系统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制氧应急演练工作。
2.应急小组应急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应急演练的具体实施;(3)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应急演练的记录;(4)操作员:负责制氧系统的操作、维护及应急处置;(5)维护员:负责制氧系统的维护及应急设备的检查;(6)通讯联络员:负责应急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预警信息(1)当发现制氧系统异常情况时,操作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置。
2.应急处置(1)应急小组接到应急指挥部指令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应急演练的记录;(3)操作员负责制氧系统的操作、维护及应急处置;(4)维护员负责制氧系统的维护及应急设备的检查;(5)通讯联络员负责应急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
3.应急恢复(1)应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恢复方案;(2)操作员、维护员按照恢复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制氧系统恢复正常运行;(3)应急指挥部对恢复情况进行验收,确认恢复正常后,宣布应急演练结束。
五、应急演练内容1.制氧系统设备故障应急演练;2.制氧系统管道泄漏应急演练;3.制氧系统火灾应急演练;4.制氧系统中毒事故应急演练。
六、应急演练要求1.应急演练应按照预案要求进行,确保演练效果;2.参演人员应认真对待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应急演练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演练安全;4.应急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七、附则1.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制氧站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制氧站应急处置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90d21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6.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制氧站安全生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氧站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火灾、泄漏、中毒、窒息等。
3. 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制氧站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和发布,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制氧站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指挥长:由制氧站主要负责人担任。
- 副指挥长: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成员。
2. 应急小组成员: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设立相应的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 火灾应急小组- 泄漏应急小组- 中毒、窒息应急小组- 通讯联络组- 医疗救护组- 物资保障组- 信息报送组三、应急处置程序1. 信息报告:- 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应急小组。
2. 应急处置:- 火灾应急小组:1. 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氧气管道阀门,防止火势蔓延。
2. 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确保人员安全。
3. 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泄漏应急小组:1. 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阀门,防止泄漏扩大。
2. 使用堵漏器材进行堵漏,防止氧气泄漏。
3. 对泄漏区域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中毒、窒息应急小组:1. 立即关闭氧气管道阀门,防止氧气进一步泄漏。
2. 对中毒、窒息人员实施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3. 对中毒、窒息区域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通讯联络组:1. 保持与应急指挥部、应急小组成员、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通讯畅通。
2. 及时收集、整理、上报事件信息。
- 医疗救护组:1. 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2. 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救治工作。
医院制氧机应急预案
![医院制氧机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1d4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0.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医院制氧机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制氧机故障的能力,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制氧机设备出现故障或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医院制氧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制氧机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由设备科、护理部、医疗科、保卫科等部门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制氧机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小组由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制氧机设备故障的排除和修复。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故障(1)医护人员发现制氧机设备故障时,立即报告应急处置小组。
(2)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核实情况。
2. 初步判断(1)现场核实后,对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
(2)如确定为一般性故障,由现场人员立即进行排除。
3. 严重故障(1)如确定为严重故障,需紧急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
4. 排除故障(1)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故障原因制定排除方案。
(2)排除故障过程中,确保医疗救治工作不受影响。
5. 故障恢复(1)故障排除后,进行设备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试运行合格后,恢复正常医疗救治工作。
五、应急保障措施1. 设备保障确保制氧机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可靠性。
2. 技术保障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能够快速排除故障。
3. 人员保障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制氧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4.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备用制氧机、氧气瓶、防护用品等。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制氧站应急预案范文
![制氧站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e055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3.png)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制氧站安全生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站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自然灾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制氧站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本预案的实施。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人员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和转院工作。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后勤保障和通信联络等工作。
(4)宣传报道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时,现场处置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转院。
3. 后勤保障小组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充足,为救援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4. 宣传报道小组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五、事故处理1. 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置小组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
3.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应急恢复1.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
2. 对事故原因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制氧站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八、预案内容1.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1)立即切断事故区域电源,关闭氧气阀门。
(2)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3)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爆炸事故应急措施(1)立即切断事故区域电源,关闭氧气阀门。
(2)使用防爆工具进行事故处理,确保人员安全。
(3)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泄漏事故应急措施(1)立即关闭泄漏源,切断氧气供应。
制氧应急预案
![制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ad9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3.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制氧车间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车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液氧泄漏、设备故障、火灾、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投入救援工作。
(2)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疏散人员、隔离危险区域。
(3)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发布。
(4)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食品、饮用水等保障工作。
2. 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现场事故的初步判断和处理,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工作。
(2)设备部门: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和修复,保障生产恢复。
(3)安全部门:负责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员工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班长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各小组开展工作。
3. 抢险救援:抢险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 警戒疏散:警戒疏散组对现场进行警戒,疏散无关人员,隔离危险区域。
5.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组织转运。
6.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食品、饮用水等保障工作。
7.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8. 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氧气呼吸器、灭火器、消防水带、急救药品等。
2. 应急设备:通讯设备、警戒设备、医疗救护设备等。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应急处理技能。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ca4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0.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制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 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制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触电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工作。
(2)副总指挥: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工作。
(3)成员: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组成。
2. 应急救援小组(1)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爆炸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窒息事故的现场救护和伤员转运。
(3)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警戒和现场处置。
(4)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位。
2. 事故响应(1)灭火救援组:根据火灾、爆炸事故的性质和规模,迅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中毒、窒息事故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转运至医院。
(3)现场处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4)通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对外发布事故信息。
3.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bb3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e.png)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制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提高事故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40-2013)5. 《氧气制造安全技术规程》(GB 50161-2008)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制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机械伤害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以下人员组成:(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指挥长工作。
(3)成员:包括生产部、安全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组织应急演练。
(3)收集、整理、分析事故信息。
(4)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以下人员组成:(1)消防队: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
(2)医疗救护队:负责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治。
(3)抢险抢修队: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工作。
(4)通讯保障队: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保障工作。
五、事故预防与控制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5.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六、事故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985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f.png)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xx年xx月xx日•预案概述•组织与职责•应急资源保障目录•预警与预防机制•应急响应与处置•安全防护措施•后期处理•预案管理与更新01预案概述提高企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立健全制氧应急管理体系,为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
确保制氧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突发事故发生的风险。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
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规定及制氧设备操作手册。
同行业制氧企业应急预案及演练经验。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制氧生产及辅助系统。
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周边可能受到制氧生产影响的区域。
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制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02组织与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制氧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开展应急处置。
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工作组应急组织体系现场指挥部负责制氧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单位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工作,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单位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指挥机构及职责办事机构及职责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制氧事故的相关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提出预警和应对建议。
信息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负责组织协调制氧事故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工作,保障应急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负责组织协调制氧事故的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控制病情恶化。
负责制氧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认定、赔偿和总结等工作。
03应急资源保障专职应急队伍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制氧应急救援队,负责应急处置、抢修和恢复生产等工作。
兼职应急队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制氧应急救援,加强与周边企业、社区的协作,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人力资源保障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关键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等物资的充足储备。
物资储备加强制氧应急装备的配置和管理,确保应急设备的性能可靠、运转正常。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f10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f.png)
根据总结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 案。
3
培训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06
预案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与内容
培训计划
制定定期培训计划,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应包括制氧设备操作、应急处理流程、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
演练组织与实施
演练组织
成立演练组织,负责制定演练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环境恢复
对事故造成环境污染进行 治理和恢复,确保环境安 全。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成立调查组
组织专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取证
收集相关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和划分。
责任追究
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和处理。
总结评估与改进措施
1 2
总结评估
对事故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
02
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03
预警响应流程
制定预警信息发布标准,明确发 布流程,确保相关人员及时获取 预警信息。
明确预警响应程序,确保在接收 到预警信息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 响应措施。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对制氧设施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的风险源,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程度。
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处置措施与方案
制氧系统紧急停车
紧急排空与泄压
立即关闭制氧系统,切断原料气供应,防 止事故扩大。
对制氧系统进行排空和泄压,降低系统压 力,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
切断电源与启动消防设施
人员疏散与安全警戒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a734950e2524de4187e0d.png)
应急预案编号:HSHG001应急预案版本号:第二版辛集市海顺气体有限公司(辛集市海立医用氧气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辛集市海顺气体有限公司颁布日期:年月日批准页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本预案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工作人员及其认可的专家组评审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即日起实施。
希望全体员工积极贯彻落实,并认真进行演练。
批准人:发布日期:年月日目录1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目的 ................................................................................................................. 1编制依据 ................................................................................................................. 1适用范围 ................................................................................................................. 2应急预案体系 .......................................................................................................... 2应急工作原则 . (3)2事故风险描述 (4)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4预警及信息报告 (8)预警...................................................................................................8信息报告 (8)5应急响应 ............................................................................................................ 10响应分级 ............................................................................................................... 10响应程序 ............................................................................................................... 11处置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氧综合应急预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应急预案编号:HSHG001应急预案版本号:第二版辛集市海顺气体有限公司(辛集市海立医用氧气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辛集市海顺气体有限公司颁布日期:年月日批准页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本预案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工作人员及其认可的专家组评审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即日起实施。
希望全体员工积极贯彻落实,并认真进行演练。
批准人:发布日期:年月日目录 (8) (8)1总则编制目的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规范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管理,当发生安全事故危及企业及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抢险、抢修、实施救援,从而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损失的目的,本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统一指挥、分工责任、降低损失”的原则,根据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2】52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令)(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17号)(7)《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8)《河北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2】第15号令)(9)《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冀安办【2009】第13号)(10)《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1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10版)(1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5)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07)(16)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1年第一版(17)《安全评价报告》适用范围本预案只适用于本单位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响应级别为二级及二级以上的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体系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一级预案: 本综合预案二级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包括:(编制具体的现场处置方案)具体如下图所示:应急工作原则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分级管理,预防为主,科学施救的原则。
a)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迅速组织救治的原则。
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组织救治与抢救。
b)一把手负责,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要建立一把手负责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成立一把手牵头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全面负责的应急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
一旦发生事故,确保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
c)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遵循属地化管理得原则,由本车间、本部门第一负责人统一指挥,立即启动部门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进行处置。
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报告上一级部门;对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和帮助。
d)要体现分级管理的原则,不同层级的岗位对不同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应有不同的应急反应和应急组织。
公司级事故预案由安全部负责管理,每年组织两次学习和演练;车间级预案由各车间管理,车间主任每年组织一次组织学习和演练;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由各组长负责管理,组长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和演练。
e)预防为主,科学施救的原则。
在强调科学应对、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的同时,要特别注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做好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尤其要从法规上、制度上、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安全建设,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2事故风险描述单位概况辛集市海顺气体有限公司和辛集市海立医用氧气厂位于辛集市田家庄乡经济开发区,北侧是养鸭厂,东西两侧为闲置工地,南侧为开发区公路,企业从业总人数为23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名,安全员2名,生产一线工人16名。
生产工艺主要是空分制氧、制氮,二氧化碳、氩、医用氧分装。
主要产品:日产4000NM3工业氧、4000NM3氮、1500NM3医用氧、2700NM3二氧化碳、1300NM3氩。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行业特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毒性和腐蚀性化学品,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泄露事故。
因氧气为强助燃气体,如果发生泄露,再加之遇到可燃物,有可能引发火灾。
因全厂安全防护距离合乎国家规定,厂房构建均采用钢铁结构,无可燃物,所以即使发生火灾,范围不会波及到厂区以外。
因气瓶属于高压容器,遇热遇火有爆炸危险,波及范围不超过本厂区。
低温储罐作为液氧液氮液氩的储存设备,如果阀门失灵,可能存在外泄风险,波及范围不会超过厂区。
通过对整个生产与贮存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确定本企业危险源为:空分制氧,液氧、液氮、液体二氧化碳、液氩储罐,充装排,氧气瓶共4个危险目标。
危险源辨识与分析见下表: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物质氧在上述表(GB/18218-2009)表2中所列物质之列,设置1台15m3液氧储罐、一个50m3氧气储气囊、130瓶40L氧气瓶。
氧的实际量:a、一台15m3液氧储罐:气体总体积V=15m3,储罐压力为P=×106Pa,T=-180+273=93K,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式PV=nRT,R为气体常数R=。
可得,n=(×106×15)/(×93)=13579mol,氧气的分子量为M=36,根据n=m/M,因此可得出,最大储量的质量为m=13579×36=488876g≈。
b、一个50m3氧气储气囊:气体总体积V=50m3,储罐压力为P=×106Pa,T=25+273=293K,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式PV=nRT,R为气体常数R=。
可得,n=(×106×50)/(×93)=2079mol,氧气的分子量为M=36,根据n=m/M,因此可得出,最大储量的质量为m=2079×36=74852g≈。
c、130瓶40L氧气瓶:瓶库内氧气最大储量为130瓶,每个气瓶容积为40L,气体总体积V=40×130×10-3=5.2m3,气瓶压力为P=11×106Pa,T=25+273=293K,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式PV=nRT,R为气体常数R=。
可得,n=(11×106×)/(×93)=23481mol,氧气的分子量为M=36,根据n=m/M,因此可得出,瓶库氧气最大储量的质量为m=23481×36=845319g≈。
因此,氧总质量为++=。
具体氧气的储存情况见下表所以,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因此本厂配有深水井一眼,消防水泵两台,地上消防栓三个,消防水池一个,干粉灭火器18个,库区设有防火沙,防火锹。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机构由指挥机构和应急抢险机构组成。
如图所示:指挥机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3.2.1指挥机构的构成应急指挥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三部分构成。
3.2.2工作任务及职责3.2.2.1总指挥的工作任务及职责a负责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b负责向上级部门的汇报工作。
c组织制定方案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d 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e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f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2.2.2副总指挥工作任务及职责:a 协助总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时,全权代理其工作b负责应急求援人员的培训工作c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改及应急指挥工作。
d负责危险目标的管理工作。
3.2.2.3成员的工作任务及职责a 负责生产协调,组织救援队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b 负责发生事故时的保安戒严及治安工作。
c 负责现场抢救一切事宜。
应急抢险机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3.3.1应急抢险机构的构成应急抢险机构由抢救组和后勤保障组构成。
3.3.2工作任务及职责3.3.2.1抢救组:a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b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厂区的正常秩序c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的管理工作d负责对各类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治疗,组织护理3.3.2.2后勤保障组:a负责救援工作的动力、能源、药物和装备物资的供给及后勤保障工作b负责救援通讯网络的畅通,负责向有关部门的情况报告c负责事故现场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及维修d负责家属及上级部门人员接待工作4.预警及信息报告预警通过视频、巡查人员等发现事故苗头,采取两级预警行动:一般事故由发现事故第一人向企业领导报告,采取措施自救;重大事故由企业领导尽快做出事故信息判断,向市安监部门报告,请求社会支援救助,同时责令应急队伍待命,调集应急物资维持现场秩序,组织人员撤离疏散,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阀门,禁止在事故区通行并通过广播发出警报。
信息报告a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b 上报内容:应包括我厂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及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c信息传递后勤保障组组应及时通报企业周边企业、社区、学校、居民等本单位外人员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