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昆虫各目特征简介

合集下载

昆虫各目

昆虫各目

❖ 猎蝽科
一.形态特征 半翅目昆虫通称“蝽”, (一)头部
1.口器为刺吸式口器 ,喙基部着生在头前方, 不用时贴在头胸下面
2.触角丝状或棒状 (二)胸部:1.前胸背板发达,呈不规则六边形。
中胸小盾片发达多呈三角形 2. 前翅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
(三)其若虫腹部有臭腺 二。生物学特性
1. 多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2.不全变态
多足型,咀嚼式口器,腹足腹面有趾钩.
蛹------被蛹
二.生物学特性:完全变态,多以幼虫在植物 表面取食成缺刻孔洞或卷叶、潜叶、钻柱 种食、枝干或在土中危害根茎
三.分类:锤角亚目和异角亚目 (一)锤角亚目:统称蝶类. 1.触角棒状或球杆状 2.翅面鲜艳.前后翅无特殊连锁构造,后翅肩
角扩大,飞行时前翅贴接在后翅上面。
短角亚目(虻类)、 芒角亚目(蝇类)
长角亚目
短角亚目
芒角亚目
触角丝状 ,一般 长于胸部,6节以 上
刺吸式口器
触角短于胸部 ,3 触角3节,第三节
节,无触角芒
背面有触角芒
舐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
裸蛹
被蛹
围蛹
幼虫全头型。
幼虫半头型。
幼虫无头型
长角亚目瘿蚊科:
❖触角念珠状,雄虫触角具环毛。前翅 仅3-5条纵脉,其间无横脉。幼虫纺锤 形,头退化。足细长。该科许多种类 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故通称为 瘿蚊
3.雌虫有明显产卵器,针状或锯状或 特化为蛰刺
幼虫 肉食性的多为无足型,少数植食性的 为多足型

二.生物学特性
❖ 1.完全变态 ❖ 2.肉食性或植食性
三.分类:已知种数居第三位。有广腰 亚目和细腰亚目
❖1.广腰亚目: 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 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 .腹基部与 胸部相接处宽阔,不收缩成腰状。足 的转节2节。翅脉较多,后翅至少有3 个基室 。幼虫植食性,多足型(蠋型), 多为农林作物害虫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是一类显著的节肢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它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

昆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外骨骼、体节及附属肢、体型和触角等。

首先是昆虫众所周知的外骨骼特征。

昆虫的外骨骼由甲壳素组成,这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具有优秀的坚硬和保护作用。

外骨骼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同时也为肌肉提供支撑,帮助昆虫进行运动。

外骨骼的坚硬性质也有助于昆虫进行防御或攻击,避免受到捕食者的捕食。

其次是昆虫的体节及附属肢特征。

昆虫的体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具有感觉器官,包括复眼和两只单眼,以及触角等感受外界环境的器官。

胸部连接了昆虫的三对附属肢,分别是头胸部对应的触角和口器,以及胸部对应的六只腿。

昆虫的触角非常敏感,可以感知食物、繁殖伴侣和危险信号等。

昆虫的口器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性进行适应性进化,从而实现各种方式的摄食。

此外,昆虫的体型也是其形态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虫的体型各异,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有些昆虫体型较小,行动迅速,适应于各类生活环境;而有些昆虫体型庞大,行动缓慢,可以在固定的领地内寻找食物和繁殖。

体型不同的昆虫对于食物的利用和避灾能力也有所不同。

最后是昆虫的触角特征。

触角是昆虫感知环境和通讯的重要器官,形状、长度和生理功能各异。

有的昆虫触角细长弯曲,用于觅食和取食;有的昆虫触角扁平宽阔,用于感知环境中的空气流动和气味;有的昆虫触角呈锤状或棒状,用于生殖或感知地下土壤和水分。

触角上的感受器官能够感知温度、湿度、气味和声音等外界刺激,帮助昆虫识别物种、追踪繁殖伴侣和寻找食物资源。

总结起来,昆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外骨骼、体节及附属肢、体型和触角等。

这些特征使得昆虫能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存、繁殖和进化,并展现出丰富的形态变异和生态适应性。

1 昆虫各目特征简介

1 昆虫各目特征简介

蜻蜒目(Odonata) 已知约5 000种。 体细长。触角刚 毛状。咀嚼式口 器。两对翅相似, 膜质翅,静息时 平放(蜻蜓)或 斜向竖立于背上 (蟌,豆娘)。 半变态。成虫和 稚虫均为捕食性。
襀翅目(Plecoptera) 已知约2 000种。 本目昆虫又称为 石蝇。触角丝状。 咀嚼式口器,不 发达或无功能。 两对膜质翅,前 翅狭于后翅。腹 末有一对长尾须。 半变态。
蜚蠊目(Blattodea) 已知约4 000种。 体背腹扁平。前 胸背板宽大,盖 住头部。触角丝 状。咀嚼式口器。 前翅革质,后翅 膜质。腹末一对 尾须。渐变态。
等翅目(Isoptera) 通称白蚁,已 知约2 700种。 体柔软。触角念 珠状。两对膜质 翅,大小形状相 同,或无翅。尾 已知在120 000种以上。通称蚊、虻和蝇。 触角丝状或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 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 须。完全变态。
毛翅目( Trichoptera) 已知约7 000种。外形似蛾,身体和翅面 有短毛。触角丝状,很长。咀嚼式口器, 但不发达或全不进食。两对膜翅,静息时 呈屋脊状置于背面。幼虫水生,能吐丝把 细沙和草茎缀成管,居于其中。无尾须。 完全变态。
脉翅目( Neuroptera) 已知约5 000种。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 两对相似的膜质翅,静息时呈屋脊状置于 背面。翅脉多。无尾须。完全变态。
鞘翅目( Coleoptera)
已知约370 000种。触角类型多样。咀嚼 式口器。前翅角质,在背中线处相遇。后 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
捻翅目( Strepsiptera) 已知约560种。雄 虫自由生活,体长 4 mm以下。触角分 叉。咀嚼式口器, 但退化而不取食。 前翅退化为拟平衡 棒,后翅膜质,形 似扇,翅脉简单。 雌虫和幼虫寄生于 其他昆虫体内。无 尾须。完全变态。

昆虫各科特征

昆虫各科特征

1 蝗科(Locustidae)一般大型。

触角丝状较短少数为剑状或棒状。

前胸背板发达,马鞍型,盖住中胸。

多数种类具有两对发达的翅,跗节3节。

腹部第1节两侧有1对鼓膜听器,少数无翅无听器,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发音.产卵器钻头状。

东亚飞蝗、黄脊竹蝗、青脊竹蝗。

2 蝼蛄科(Gryllotalpidae)触角丝状细长。

前足为典型的开掘足,胫节阔,有4齿,跗节基部有2齿,后足腿节不甚发达。

前翅短,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

尾须长,无外露产卵器。

为重要的地下害虫,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腐殖质多的壤土或沙壤土内,生活史长,一般1~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深处越冬。

如华北蝼蛄、非洲蝼蛄等3螽斯科(Tettigoniidae)触角丝状细长,跗节4节;翅通常发达,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产卵器刀或剑状,多产卵于植物的组织内;多数种类为绿色,一般植食性,如露螽.4蟋蟀科(Gryllidae)触角丝状细长;跗节多为3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产卵器针状或矛状。

尾须长而不分节。

多植食性或杂食性。

如大蟋蟀、油葫芦等。

1 纹蓟马科体较粗壮,褐色或黑色。

触角9节,第3、4节常生有带状感觉器,翅较阔,前翅末端圆形,围有缘脉,有明显的纵脉;翅面常有暗色斑纹。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上弯曲。

本科种类不多,多为捕食性。

如横纹蓟马。

2 蓟马科体略扁平。

触角6-9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锥状感觉器,末端1-2节形成端刺。

有翅者翅狭长,末端尖,翅脉少,无横脉。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

许多种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

如烟蓟马(Thrips tabaci)。

1 网蝽科(Tingidae)又称军配虫。

体小而扁,体长多在5mm以下。

触角4节,以第3节最长。

喙4节。

无单眼。

头顶、前胸背板及前翅呈网状花纹。

前胸背板向后延长覆盖中胸小盾片,两侧扩展成侧背板。

前翅质地均一,不分成革质与膜质两部分。

足正常,跗节2节。

植食性,多在叶背面或幼嫩枝条群集食害,排出锈渍状污物,并在被害植物组织产卵;若虫暗黑色,体侧有刺突。

昆虫学-昆虫分类、昆虫每科的特征

昆虫学-昆虫分类、昆虫每科的特征

原尾目:简称蚖,增节变态弹尾目:简称䖴,表变态,有孤雌生殖现象双尾目:简称叭,表变态石蛃目:简称蛃,表变态缨尾目:俗称衣鱼,表变态蜉蝣目:原变态,可用于检测水域的类型和污染程度蜻蜓目:半变态,成虫和幼虫均捕食性蜚蠊目:俗称蟑螂,渐变态螳螂目:渐变态Plecoptera 责翅目:俗称石蝇,半变态,可用于检测水质污染程度Isoptera等翅目:俗称白蚁,渐变态蛩蠊目:渐变态Dermaptera 革翅目:俗称蝠螋,渐变态,天敌螳䗛目:渐变态,捕食性䗛目:俗称竹节虫,渐变态纺足目:足丝蚁,渐变态Zoraptera 缺翅目:渐变态啮虫目:俗称书虱,渐变态食毛目:俗称鸟虱,渐变态Anoplura 虱目:渐变态Megaloptera 广翅目:鱼蛉、鸟蛉,全变态,幼虫水生,捕食性Meuroptera 脉翅目:草蛉、蚁蛉,捕食性,全变态蛇蛉目:全变态,捕食性Strepsiptera 捻翅目:复变态,寄生性,雌雄异型Mecoptera 长翅目:俗称褐蛉,咀嚼式口器,全变态,捕食性蚤目:全变态,外寄生毛翅目:幼虫称石蚕,成虫称石蛾,全变态Thysanoptera 缨翅目:俗称蓟马,缨翅翅脉退化,管尾亚目无外露产卵器,锥尾亚目产卵器发达Orthoptera 直翅目:咀嚼式口器,前翅覆翅后翅膜质螽斯:触角长于体节,后足跳跃足,产卵器刀状蟋蟀:触角长于体节,后足跳跃足,产卵器针状蝼蛄:触角短于体节,前足开掘足,产卵器退化蝗科:触角短于体节,后足跳跃足蚱科:触角短于体节,前胸背板发达,向后盖住整个腹部,呈菱型Homoptera 同翅目:头后口式,刺吸式口器,前后翅质地均一,膜质或革质,有蜡腺头喙亚目:喙出自头后部,触角刚毛状或鬃状蜡蝉:2个单眼,翅膜质网状脉序蝉科:3个单眼,前翅膜质叶蝉:2个单眼,前翅革质沫蝉:2个单眼,前翅革质,后足胫节膨大胸喙亚目:喙从前足基节之间伸出,触角丝状Hemiptera半翅目:刺吸式口器,半鞘翅,中胸小盾片发达,常有臭腺两栖:黾蝽:体细长,足细长,跗节2节,有白色拒水毛水栖:负蝽:前足捕捉足,中后足游泳足陆栖:蝽科:体扁平,呈盾型,中胸小盾片发达,臭腺发达猎蝽:呈椭圆形,头小有颈,腹部中端膨大缘蝽:体狭长,两侧缘平行,头比前胸背板窄、短Cleoptera 鞘翅目:咀嚼式口器,前翅鞘翅,后翅膜质,前胸背板发达步甲:前口式,头比前胸窄,鞘翅上有刻点或斑点金龟甲:体粗壮,卵圆形,背凸,触角鳃叶状粪金龟:体粗壮,黑色,鞘翅上有纵沟,触角鳃状瓢甲科:身体半球形,头后部被前胸背板覆盖,体鲜艳常有斑点芫菁:头下口式,宽于前胸,后头急缢如颈天牛:触角线状,长于体节,复眼肾脏型Diptera 双翅目:成虫只有一对膜质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大蚊科: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体足细长,外形似蚊蚊科:刺吸式口器,触角环毛状,翅缘有毛虻科:刺舐式口器,体粗壮,头半球形,触角牛角状食蚜蝇:舐吸式口器,外形似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条纹蝇科:舐吸式口器,体粗壮,灰黑色,触角羽毛状具芒Lepidoptera 鳞翅目:膜质翅,体表被有鳞片,虹吸式口器蛾类:头部有一对复眼,触角线状、栉状尺蛾:触角线状,体细翅阔,具有听器蚕蛾:触角双栉状,前翅顶角呈钩状,腹部无听器天蛾:体粗壮,触角末端有钩,腹部有听器夜蛾:体粗壮,前翅窄后翅宽,喙发达,腹部有听器菜蛾:前翅披针形,端部不尖蝶类:触角棒状弄蝶:触角末端膨大呈钩状,前翅三角形凤蝶:体大颜色艳丽,后翅有尾状突起粉蝶:颜色素淡,常有黑色斑点灰蝶:体表具有金属光泽,触角有白色环Hymenoptera 膜翅目:翅膜质透明,产卵器发达针状、刺状,嚼吸式口器土蜂:体大多毛,腹部有黄脉,各节有毛,翅脉延伸不到翅缘胡蜂:体大色泽艳丽黄色或红色有黑色带,前胸背板延伸到肩板泥蜂:腹部具细长柄,呈细腰状,足细长蜜蜂:后足携粉足,全身遍毛熊蜂:体大型,体毛浓密,似蜜蜂。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拥有独特而多样的特征和分类系统。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特征和以及它们所属的不同分类。

一、昆虫的特征1. 外骨骼:昆虫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这一特征是昆虫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

这种外骨骼保护了昆虫的内脏器官,并提供了肌肉附着的场所。

2. 六足:昆虫一般具有六只脚,这使得它们在陆地上具备了稳固行走的能力。

这些六足通常分为三对,分布在昆虫身体的前、中、后三个部分。

3. 胸部和腹部:昆虫身体通常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胸部上附着昆虫六足和一对或两对翅膀,腹部则包含了消化系统、呼吸器官和生殖器官。

4. 复眼和触角:昆虫通常具有复眼和触角。

复眼提供了广角视野,使得昆虫能够辨认出周围环境。

触角则用于感知周围的物体和环境,以及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昆虫的分类根据昆虫的特征和形态,昆虫被分类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鳞翅目(Lepidoptera):这一目包括了蝴蝶和飞蛾等昆虫。

它们具有两对鳞状翅膀和螺旋式的吸管式口器,以吸取花蜜为主要食物。

2. 鞘翅目(Coleoptera):这一目包括了甲虫和象鼻虫等昆虫。

它们具有一对前翅和一对硬化的后翅,前翅常常呈现出鞘状,保护了后翅和腹部。

3. 直翅目(Orthoptera):这一目包括了蚱蜢和蝗虫等昆虫。

它们具有直立的前翅和塞有声音器官的后腹部,以及具有强健的后腿用于跳跃。

4. 膜翅目(Hymenoptera):这一目包括了蚂蜂和蜜蜂等昆虫。

它们具有薄而透明的前翅和一对较为发达的膜状后翅,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

5. 双翅目(Diptera):这一目包括了蚊子和苍蝇等昆虫。

它们只具有一对功能完整的翅膀,口器形态各异,适应于吸食不同种类的食物。

6. 鳃翅目(Odonata):这一目包括了蜻蜓和豆娘等昆虫。

它们具有大而透明的翅膀和大型的复眼,以及强盛的飞行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目,昆虫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类群,如蚂蚁、蜘蛛和蜈蚣等。

最全面的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

最全面的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

第七节昆虫纲各目和主要科的识别特征一、原尾目Protura原尾目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

体微小,不过2mm。

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体微小;口器藏于头内;腹部12节,腹部1~3节腹面各有1对针突。

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无经济意义。

通称原尾虫,简称螈。

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二、弹尾目Collembola弹尾目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

口器藏于头内;有单眼组成的小眼群;触角4~6节;腹部6节,第1节腹面有1个粘管,第3节腹面有握弹器,第4或第5节上有弹器,善跳跃。

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

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通称跳虫。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三、双尾目Diplura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

白或灰白色,口器藏于头内;无眼;触角丝状,20~40节或更多;腹部11节,第1~7节腹节腹面各有1对针突;腹末有1对尾须或尾铗,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

多生活于砖石下、枯枝落叶下或土壤等潮湿荫蔽之处,极怕光,行动活泼。

通称双尾虫。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四、缨尾目Thysanura昆虫体有鳞片,口器外露;有复眼,发达或退化;触角丝状,30节以上;腹部11节,腹部2~8节常具有针突和翻缩泡;腹下有腹刺若干对,腹末具1根中尾丝,两根尾须。

多生活于石下、土缝、朽木中、枯枝落叶间,有的生活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通称衣鱼。

因为它具有滑翔能力,从高处落下也不会摔伤。

代表种如下图所示。

五、蜉蝣目Ephemerida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刚毛状,不甚明显;复眼1对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翅半透明,前翅大,后翅小;腹部11节;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1根中尾丝。

成虫陆生,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幼虫(若虫)水生,需一到三年或五到六年以上始能成熟;可为淡水鱼的饵料。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技巧]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技巧]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原尾目Protur (螈)本目俗称螈。

这个螈字的构造很妙,它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表示这是最原始的昆虫。

微小无翅昆虫,体长0.5-2毫米,细长,白色或无色。

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有1对假单眼,是触角退化的遗迹。

口器内藏在头内,适于刺吸。

前足特别长,它常高高举在头部的前面,能代替触角的作用。

腹部12节,没有尾须,第1-3节有腹足的遗迹。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举足原尾目,触角却独无;腹部十二节,前三有腹足。

弹尾目Collembol (跳虫)俗称跳虫,因为它的腹部末端有弹跳器,故名弹尾目。

它的第1腹节有吸盘状的腹管,第4腹节有1个分叉的跳器,平时跳器被吸管吸住,需要时吸盘状腹管一松,通过跳器一弹,即可跳跃。

小型,体长一般仅1-3毫米。

每侧单眼8个,但有些种类无单眼。

触角4节;足无跗节。

凡腹部由6节组成的,叫节腹亚目(一般跳虫);如果腹部6节愈合成一个球形时,就叫愈腹亚目(圆跳虫)。

本目有人提升为弹尾纲。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双尾目Diplur (铗尾虫)触角念珠状,内藏的咀嚼式口器;没有复眼和单眼色。

体长2-20毫米,我国西藏有一种铗尾虫,体长竟达49毫米,为世界所罕见。

体白色或黄色。

前胸小,中、后胸相似。

跗节1节,有2-3爪。

腹部11节,前7节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

尾须发达,其中尾须线状的种类叫双尾虫;尾须骨化成钳状的种类叫铗尾虫(仿陈瑞瑾图)。

本目有时被提升为双尾纲。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无眼双尾目,触角如念珠;尾须或尾铗,一七泡刺突。

缨尾目Thysnur (石炳,衣鱼)这类昆虫的尾部除有1对长尾须外,还有1根中尾丝,故名缨尾。

体长4-20毫米,狭长,末端尖细,体表常覆有鳞片。

触角长,丝状,末端尖锐。

口器外生,咀嚼式。

足的基节和腹节上常有刺突,腹板上还有泡囊。

跗节2-3节,爪2-3个。

雌性有产卵器。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口缨尾目,触角长丝如;尾须有中丝,二九泡刺突。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进化过程中,昆虫发展出了各种目的特征,使它们能够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以下将介绍昆虫的一些目的特征:1.革命性的外骨骼:昆虫身体被覆盖着坚硬的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称为壳,它是由蛋白质和几丁质组成的。

外骨骼为昆虫提供了身体支撑和保护,同时还起到了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六足步行:昆虫的六条腿是昆虫体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通过六足步行的方式进行行动。

这种步行方式使昆虫能够迅速地爬行和躲避危险,也有助于昆虫在多种地形中行走。

3.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完全变态的阶段,这是昆虫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外貌和行为差异。

4.翅膀和飞行:许多昆虫拥有翅膀,使它们能够飞行。

翅膀是昆虫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它们能够在不同的高度和速度下飞行。

昆虫的飞行能力使它们能够寻找食物、繁殖和逃避天敌。

5.细小的体型:昆虫通常具有较小的体型,这使它们能够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细小的体型也使昆虫能够利用微小的空间和资源。

6.高度的繁殖力:昆虫以其高度的繁殖力而闻名,这是它们在进化中发展出的目的特征。

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卵的产卵和孵化来繁殖后代,一些昆虫还可以通过分裂和无性繁殖来增加种群数量。

8.复杂的感知器官:昆虫的感知器官非常发达,它们能够感知光线、声音、气味和触觉。

例如,蚊子的复眼可以感知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蟑螂的触角能够感知周围的空间。

总结起来,昆虫的目的特征体现了它们的适应能力和独特的生存方式。

通过外骨骼、六足步行、翅膀、完全变态等特征,昆虫能够在多样的环境中繁衍和生存。

此外,昆虫的多样的口器和感知器官使其能够获取充足的食物资源并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

因此,昆虫在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昆虫的基本知识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昆虫的基本知识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叶蝉科 蚜科 粉虱科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4) 缨 翅 目
通称蓟马,体形很小,锉吸式口器, 翅狭长如带,边缘生有密而长的缨 状缘毛,也有退化为无翅。渐变态。 多为植食性。
蓟马科:稻蓟马、葱蓟马、温室蓟 马等
蓟马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5) 鞘 翅 目

目的特征 :体壁坚硬,前翅角质化
称鞘翅,咀嚼式口器、 触角各式各
式各样,前胸 发达 ,中胸小盾片
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露呈三角形,完全变态,幼虫多

为寡足型,蛹为离蛹,肉食性 、植

食性、粪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成虫有假死性,大多有趋光性。
重要科:金龟总科 叩头甲科 叶
甲科

瓢 甲
色 丽 金

金 针 虫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6) 鳞 翅 目
主要特点是:口器虹吸式,体、翅 及附器均被有鳞片,并由其组成不 同颜色的斑纹。蝶类触角为球杆状, 蛾类触角非球杆状,有线状、梳状、 羽 状等多种形状。幼虫多足型,蛹 是被蛹。完全变态。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 螨目。螨类与 蜘蛛相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螨类体型微小;体 分段不明显;多有4对足,有的仅2对,螨类多数 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引起变色、 畸形、或形成虫瘿等。
须。体略扁平。触角 线状 ,前胸 背板发达,中胸小盾片 三角形,陆 生种类能散发出臭味,不完全变态, 多数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蝽科:别稻绿蝽、斑须蝽象、菜 蝽等 。 半翅目的口器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3) 同 翅 目
目的特征:刺吸式口器、前翅质地 膜质或革质,同等厚度,体型 小到 中型 ,触角为刚毛状 ,丝状 , 不完全变态,植食性。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生物群体,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超过百万种昆虫。

为了更好地对昆虫进行分类研究,人们将昆虫分成了八大目。

这些目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蛾蝶目和甲虫目。

本文将对这八大目逐一进行介绍。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飞蛾、蜜蜂和蜻蜓等多种昆虫。

这些昆虫特征共性是前翅与后翅之间有狭长的中翅,且翅上有羽毛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昆虫保持滑翔。

鳞翅目昆虫的体表主要覆盖着鳞状毛发,颜色丰富多彩。

二、膜翅目膜翅目中最显著的代表是蝉。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没有中翅相连,它们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

膜翅目昆虫的触角通常比较细长且有分叉,它们也分泌粘液来保湿身体表面以及清洁身体。

三、半翅目半翅目昆虫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前翅基部很厚,而后翅比较薄,并呈透明色。

半翅目昆虫通常会很小,并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不过也有一些种类食用蛇虫等昆虫。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身体修长,主要由身体和狭长的翅膀构成。

直翅目昆虫的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且没有柔软的羽毛状结构。

然而,直翅目昆虫的翅膀能够发出震动声音,它们也常常被称为“蝉科”的物种。

五、双翅目双翅目昆虫的翅膀被分成了前翅和后翅。

前翅比后翅大,并且可以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挥动,用于飞行。

双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较小,它们也非常敏捷灵活,能够以高速飞行捕捉猎物。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苍蝇和害虫等多种昆虫。

六、蜻蜓目蜻蜓目昆虫的身体修长,通常比较细长。

它们的前翅与后翅大小相同并呈透明色,不过它们翅膀上没有羽毛状结构。

蜻蜓目昆虫的触角与前额延伸出长长的尖锐形状,被用于捕食猎物。

七、蛾蝶目蛾蝶目昆虫通常都具有美丽的翅膀图案,它们身体比较饱满,翅膀比较大,折叠时呈蝴蝶状。

与鳞翅目类似,蛾蝶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中翅连接。

蛾蝶目昆虫通常也被人称为“蝴蝶科”的物种。

八、甲虫目甲虫目昆虫的体形比较坚硬,且颜色较为暗淡,它们具有特殊的硬壳和独特的触角,通常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觅食。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类群之一,它们具有庞大的种类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昆虫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目来描述,下面将主要介绍昆虫各目的形态特征。

1. 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包括蝴蝶和蛾类。

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具有双对鳞片覆盖的翅膀。

这些鳞片通常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为昆虫提供了保护色和伪装的效果。

2. 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包括甲虫。

它们的前翅被硬化并形成如甲壳般的鞘状结构,保护了柔软的后翅和腹部。

这些硬化的前翅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有些甲虫可以利用它们的鞘翅进行盾形保护或伪装。

3. 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包括蜜蜂、蚂蚁和黄蜂等。

它们的前后翅之间连接着一个细长的膜状结构,这是膜翅目昆虫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此外,它们的前胸部有中间的横隆起称为前翅插入突,下面有三对脚。

4. 直翅目(Orthoptera):直翅目包括蚱蜢和蝗虫等。

它们的后翅与前翅相似,均为厚膜状的,平铺在身体后方。

5. 半翅目(Hemiptera):半翅目包括蚁虫和半翅类昆虫。

它们的前翅通常是部分硬化的,形成了像鳞翅目或鞘翅目的鳞片或鞘状结构,而后翅是透明的。

半翅目昆虫还具有后翅膜的特征。

6. 双翅目(Diptera):双翅目包括苍蝇和蚊子等。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只有一对翅膀,并且后翅修缮化,形成了一个叫镰刀的结构,用于平衡飞行。

前胸部强壮,并有一对专门的结构叫做胸跳骨,用于承受翅膀的振动。

7. 背喙目(Hemiptera):背喙目包括缩翅虫。

它们的前翅常化的硬化成使背序平直的屏,上有纹样,后翅为薄而透明的。

8. 虱目(Anoplura):虱目包括跳蚤和虱子等。

它们的身体扁平而长,头部突出,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以上是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的简要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昆虫目还可能具有其他特征,如触角、咀嚼器或针刺样口器等,这些特征有助于昆虫进行取食、交配和遗传等生活活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广泛分布在陆地、水域以及空中。

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既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又是自然界中的清道夫。

昆虫被划分为八大目,分别是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蜻蛉目、双翅目和鳃足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大目的特点及代表性物种。

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包括了蝴蝶、蛾子等物种。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被覆盖着鳞片,因此得名鳞翅目。

鳞翅目昆虫的特点是触角丝状,口器完善,以花蜜和果汁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蝴蝶,蝴蝶是鳞翅目昆虫中最为美丽的一类,它们的翅膀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色彩,非常漂亮。

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薄如薄膜,因此得名膜翅目。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呈现出连续的翅膀。

膜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蜜蜂,蜜蜂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并通过传粉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

直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有硬化的前缘,因此得名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前翅常常比后翅大。

直翅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蚂蚁,蚂蚁是直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并以社会性生活方式而闻名。

半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的基部硬化,后翅薄膜状,因此得名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蝉,蝉是半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并以其独特的鸣叫声而闻名。

鞘翅目昆虫的特点是前翅硬化,后翅薄膜状,可以折叠在前翅下面,因此得名鞘翅目。

鞘翅目昆虫的口器多样,有的以花蜜为食,有的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甲虫,甲虫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为食,并以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

蜻蛉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长而狭窄,因此得名蜻蛉目。

蜻蛉目昆虫的口器为咀嚼式,以其他昆虫为食。

代表性物种有蜻蜓,蜻蜓是蜻蛉目昆虫中的一种,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并以其快速而敏捷的飞行能力而闻名。

昆虫记中10种昆虫的特点简介

昆虫记中10种昆虫的特点简介

1、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

其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

2、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

其特征为通体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

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

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

3、蟹蛛,指蜘蛛目蟹蛛科蜘蛛。

其特征为形状像蟹,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

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科动物。

蟹蛛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常见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

4、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特征:体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

5、蝎子,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蜘蛛亦同属蛛形纲。

其典型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螯、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6、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

特征: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由卵、幼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

7、松树金龟子,松树害虫,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

特征:成虫灰黑色,翅膀上有黑白交错的长方形斑;幼虫乳白色,体末有四个突起。

8、蜥蜴,俗称“四脚蛇”,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

特征:蜥蜴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

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科学家分为八大目,每个目下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科和属。

本文将以昆虫八大目为分类,为读者介绍每个目的特点和代表性物种,带领读者一窥昆虫的奇妙世界。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中最为庞大的一类,包括了蝴蝶、蛾子等多个科和属。

蝴蝶是鳞翅目中最为美丽的代表之一,它们拥有绚丽多彩的翅膀,形态各异。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展示了生命的奇迹。

二、鞘翅目鞘翅目中的物种主要为甲虫,包括了金龟子、锹甲等。

这些昆虫的前翅变硬成为了坚硬的鞘,后翅则保持柔软,用于飞行。

甲虫多数是食腐动物,起到了生态系统中清理腐败物质的重要角色。

三、半翅目半翅目中的昆虫拥有特化的前翅,状似鳞翅,而后翅则较为透明。

其中,蝉是半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

蝉以其清脆悦耳的叫声而闻名,它们在树上鸣叫,为夏日增添了生机与欢乐。

四、直翅目直翅目中的昆虫拥有坚硬的短翅,前后翅常呈现一致的形态。

其中,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悦耳的鸣叫声而闻名。

蟋蟀的鸣叫是雄性为吸引雌性而发出的,是夏夜的一种美妙音乐。

五、蜻蜓目蜻蜓目是昆虫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一类,它们拥有长长的翅膀和大大的复眼。

蜻蜓是蜻蜓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灵活的飞行和迅捷的捕食能力而闻名。

蜻蜓在空中展现了它们的飞行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叹和赞叹。

六、蝉蛉目蝉蛉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生命周期而著名。

其中,蜜蜂是蝉蛉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同时也是重要的传粉者。

蜜蜂的群体生活方式和高度组织的社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展现了无私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七、双翅目双翅目中的昆虫拥有两对翅膀,前翅和后翅相互协调,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

果蝇是双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它们常常出没在水果附近,以糖分为食。

果蝇的繁殖速度极快,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八、蜘蛛目蜘蛛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捕食方式而著名。

蜘蛛是蜘蛛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利用丝线编织网罗来捕捉猎物。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

(1)增节变态类原尾目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

体微小,不过2mm。

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布广,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

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皮内。

无经济意义。

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

(2)表变态类弹尾目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

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

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这类昆虫体第四处有一叉状弹器,能跳跃,所以有时也称“跳虫目”。

缨尾目昆虫体有鳞片,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或退化,无翅。

腹部有11节,腹下有腹刺若干对,末端有长尾须,尾须间生一丝状中尾丝。

分布甚广,一般栖于古旧房屋及书籍、衣服中。

双尾目昆虫通称双尾虫。

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

白或灰白色,缺眼无翅,腹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

栖地下,分布甚广。

(3)原变态类蜉蝣目(Ephemerida)原变态类昆虫,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不甚明显。

翅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

不完全变态。

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

(4)不全变态类蜻蜓目(Odonat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

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

两对膜质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脉序多而密;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

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

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

约有4500余种。

蜚蠊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到大型昆虫。

体扁平,褐或灰色。

头小能活动。

复眼发达。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1.直翅目:①体中型—大型、下口型、口器咀嚼式、单眼2—3个②前翅狭或小、皮革质特称“复翅”,休息时呈屋脊状复盖体上,后翅膜质,扇状、可纵折,后足大多跳跃式,有尾须,产卵器大多发达,多具听器和发音器③不完全变态,卵生、聚产、有卵囊保护,产在土中或植物里,属隐蔽式④多数具保护色,普遍有性二型现象,多数植食,少数肉食2.半翅目:①口器刺吸式,喙管从前向后伸出,为害时只将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吮吸汁液②翅两对,前翅基部半革质,端部半膜质,称半鞘翅,休息时平复于体上,后翅膜质折叠于前翅下。

将前翅展开,观察翅的分区,记住革片,膜片,爪片等各部位的划分。

膜区的脉纹是分科的重要依据之一③体扁,前胸背板和中胸小盾片发达,腹部两侧常露出在半鞘翅外,无尾④有发达的臭腺,从腹面观察,位于后胸侧板⑤属不完全变态,本目昆虫多为植食性种类。

也有捕食性益虫还有卫生害虫臭虫3.同翅目:①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前翅质地均一,休息时左、右翅呈屋脊状复于体背不重叠(注意与半翅目的区别)蚜和蚧有无翅型②多数种类体上有腊膜,跗节1—3节③绝大多数是不完全变态,但蚧的幼虫有蛹,称过度变态④大多是两性生殖卵生,蚜科种类常营孤雌生殖;雌雄性二型现象普遍、蚜虫还具有多型现象⑤均为植食性,有的还能传播病害。

分泌蜜露4.鳞翅目:①体、翅上都被有鳞片,前翅上的鳞片组成图案可分线和纹(或斑)两类;线按位置由基部向端部顺次称基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亚缘线、缘线;斑按形态称环状纹、肾状纹、棒状纹,后翅常有新月纹,斑纹的变化是鉴定种的依据,除去鳞片可见明显脉纹这是科的重要依据②口器虹吸式是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伸左右合并成喙管,只能吮吸花蜜等液体,不用时卷曲呈发条状,下唇须发达,下颚须退化很小③单眼2个或无;触角线状、梳状、羽状或球状或球杆状;无尾须④完全变态,卵圆球型,半球型,椭圆或扁平,表面有颗粒或刻纹;蛹大多为被蛹,少数为植食性,主要是幼虫期为害,仅小数肉食性,幼虫毛虫型、口器咀嚼式,下唇叶中间突起,叫吐丝器,能吐丝,唇基三角形,额夹“人”字。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昆虫的分类有哪些大类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昆虫的分类有哪些大类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昆虫的分类有哪些大类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昆虫的分类有哪些大类?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动物之一。

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广泛的种类。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以及昆虫的分类大类。

一、昆虫的基本特征1. 体型结构:昆虫的体型呈现三个明显的部分,即头、胸和腹。

头部具有感觉器官和口器,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如果有翅膀)。

腹部用于消化和排泄。

2. 外骨骼:昆虫的外骨骼由硬质的几丁质构成,它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外骨骼具有灵活的关节,使昆虫能够进行各种活动。

3. 六条腿:昆虫具有六条腿,这是它们在陆地上移动的主要方式。

昆虫的腿由关节连接,使它们能够迅速、敏捷地移动。

4. 一对触角:昆虫的头部具有一对触角,它们用于感知环境和寻找食物。

触角的形状和长度因昆虫的种类而异。

5. 一对复眼:昆虫的头部通常具有一对复眼,它们由许多微小的单眼组成。

复眼提供了昆虫广阔的视野,在感知光线和运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 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通过气管来实现。

气管是一系列分支管道,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昆虫的气管与外界通过气孔相连。

二、昆虫的分类大类根据昆虫的特征和形态,科学家将昆虫分为多个大类。

以下是昆虫的主要分类大类:1. 鞘翅目(鳞翅目):包括蝴蝶、飞蛾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覆盖着鳞片,后翅通常薄而透明。

2. 膜翅目:包括蚊子、蜻蜓等昆虫。

它们的翅膀纤薄透明,呈现网状纹理。

3. 直翅目:包括蟋蟀、蝗虫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坚硬,后翅薄膜状,能够发出声音。

4. 半翅目:包括蝉、叶蝉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硬化,后翅大部分薄膜状。

5. 鳖翅目:包括甲虫、蜣螂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坚硬,完全覆盖了后翅。

6. 双翅目:包括苍蝇、蚊子等昆虫。

它们具有两对翅膀,并且翅膀可以快速振动。

7. 蛛翅目:包括蚁、蜜蜂等昆虫。

它们具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8. 直翅目:包括螳螂、蜘蛛等昆虫。

它们的前翅坚硬,成为防御和捕猎的器官。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

昆虫八大目检索表摘要:一、昆虫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二、昆虫八大目的简介1.鞘翅目2.鳞翅目3.膜翅目4.直翅目5.半翅目6.蜻蜓目7.螳螂目8.革翅目三、昆虫八大目的特点与代表昆虫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正文:一、昆虫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昆虫,作为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据统计,全球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100 万种,约占整个动物界的2/3。

昆虫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可以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如陆地、水中、空中等。

为了对昆虫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研究,昆虫学家们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将昆虫分为不同的目、科、属和种。

二、昆虫八大目的简介昆虫八大目是昆虫分类中的八大类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螳螂目和革翅目。

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这八大目的特点和代表昆虫。

1.鞘翅目: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硬壳状的前翅,称为鞘翅,通常用于保护身体。

代表昆虫有甲虫、虫草等。

2.鳞翅目:鳞翅目昆虫拥有两对膜质翅膀,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和斑纹。

代表昆虫有蝴蝶、飞蛾等。

3.膜翅目:膜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膀膜质,薄而透明。

代表昆虫有蜜蜂、黄蜂等。

4.直翅目: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相似,均呈直角展开。

代表昆虫有蝗虫、螳螂等。

5.半翅目: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发育不全,通常呈小盾状。

代表昆虫有蝉、螽斯等。

6.蜻蜓目:蜻蜓目昆虫具有细长的身体和长长的翅膀,善于在空中飞行。

代表昆虫有蜻蜓、豆娘等。

7.螳螂目:螳螂目昆虫的前翅特化为镰刀状,具有捕食猎物的功能。

代表昆虫有螳螂、蝗虫等。

8.革翅目:革翅目昆虫的前翅特化为硬壳状,有保护作用。

代表昆虫有蝉、螽斯等。

三、昆虫八大目的特点与代表昆虫(详见第二部分)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昆虫作为消费者,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将植物转化为自身和其他生物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其次,昆虫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如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蜚蠊目(Blattodea) 已知约4 000种。 体背腹扁平。前 胸背板宽大,盖 住头部。触角丝 状。咀嚼式口器。 前翅革质,后翅 膜质。腹末一对 尾须。渐变态。
等翅目(Isoptera) 通称白蚁,已 知约2 700种。 体柔软。触角念 珠状。两对膜质 翅,大小形状相 同,或无翅。尾 须短。社会性昆 虫。渐变态。
昆虫各目特征简介
昆虫纲 (Insecta)
成虫有翅或无翅。口器在头壳外。上颚有
两关节。变态有多种类型。适应于干燥环
境,有些昆虫后来进入水生环境。
石蛃目 (Archeognatha) 已知约350种。体呈 柱状。咀嚼式口器。 两复眼在内面接触, 上颚只有一个关节。 胸部背面隆起。无翅。 腹部具附肢遗迹,尾 端有一对尾须和中尾 丝。发育无变态。善 跳。
广翅目( Megaloptera) 已知约300种。触 角长,丝状,或为 栉齿状。咀嚼式口 器。前胸方形。两 对膜质翅,后翅基 部宽大。静息时翅 呈屋脊状置于背面。 无尾须。完全变态。 幼虫水生。
蛇蛉目(Rhaphidioptera) 已知约200种。前 胸细长如颈。两对膜质翅,形状相似。无尾 须。雌虫有细长产卵器。完全变态。
已知约1 900种。体 长略扁。触角丝状。 咀嚼式口器。前翅革 质,很短,不能遮盖 腹部。后翅半圆形, 折叠于前翅下。尾须 革质,铗状。渐变态。
直翅目(Orthoptera) 已知约20 000种。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 前胸背板大。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前足 为开掘足或后足为跳跃足。渐变态。
竹节虫目
蜻蜒目(Odonata) 已知约5 000种。 体细长。触角刚 毛状。咀嚼式口 器。两对翅相似, 膜质翅,静息时 平放(蜻蜓)或 斜向竖立于背上 (蟌,豆娘)。 半变态。成虫和 稚虫均为捕食性。
襀翅目(Plecoptera) 已知约2 000种。 本目昆虫又称为 石蝇。触角丝状。 咀嚼式口器,不 发达或无功能。 两对膜质翅,前 翅狭于后翅。腹 末有一对长尾须。 半变态。
脉翅目( Neuroptera) 已知约5 000种。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 两对相似的膜质翅,静息时呈屋脊状置于 背面。翅脉多。无尾须。完全变态。
鞘翅目( Coleoptera)
已知约370 000种。触角类型多样。咀嚼 式口器。前翅角质,在背中线处相遇。后 翅膜质。无尾须。完全变态。
捻翅目( Strepsiptera) 已知约560种。雄 虫自由生活,体长 4 mm以下。触角分 叉。咀嚼式口器, 但退化而不取食。 前翅退化为拟平衡 棒,后翅膜质,形 似扇,翅脉简单。 雌虫和幼虫寄生于 其他昆虫体内。无 尾须。完全变态。
长翅目( Mecoptera) 已知约550种,通称蝎蛉。触角很长,丝 状。头部向下延长成喙状。咀嚼式口器。 两对狭长的膜质翅,静息时平放于身体两 侧。雌虫有一对尾须。雄虫腹末端膨大成 铗状并上举似蝎。完全变态。
蚤目( Siphonaptera) 已知约2 500种。体两 侧扁平,多在5 mm以 下。触角很短。刺吸式 口器。绝大多数寄生于 哺乳动物体表,少数寄 生于鸟类。无翅。后足 为跳跃足。无尾须。完 全变态,为鼠疫杆菌、 犬、猫等寄生蠕虫的中 间寄主。
缨尾目(Thysanura) 已知约360种。体 扁,被有鳞片。咀 嚼式口器。两复眼 分离。无翅。腹部 具附肢遗迹。尾端 有一对尾须和中尾 丝。发育无变态。 爬行迅速。
蜉蝣目
(Ephmeroptera) 已知约2 500种。 体柔弱。触角刚 毛状。成虫口器 退化。翅1~2对。 尾端有一对尾须 或还有一条中尾 丝。原变态。
鳞翅目( Lepidoptera) 已知约165 000种。通称蝶或蛾。触角棒 状、丝状或双栉状。虹吸式口器或口器退 化。两对膜质翅,身体和翅面覆盖鳞片。 无尾须。完全变态。
膜翅目( Hymenoptera) 已知约198 000种。通称蚁或蜂。触角丝 状或膝状。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 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许多种类有 “细腰”。雌性常有锯状、针状产卵器或 螫刺。无尾须。完全变态。
啮虫目(Psocoptera) 已知约3 000种。头大,前胸较小。触角 丝状。口器咀嚼式。两对膜质翅或无翅。 渐变态。
虱目(Anoplura) 已知约5 000种。 身体扁平,多数 短于5mm。触角 粗短,3~5节。刺 吸式或咀嚼式口 器。取食温血动 物的血,或羽毛、 毛和皮屑。无翅。 足适于攀援。无 尾须。渐变态。
半翅目(Hemiptera) 已知约82 000种,包括 异翅亚目Heteroptera 和同翅亚目 Homoptera。触角丝 状或刚毛状。刺吸式 口器,为分节的喙。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 膜质透明,或两对翅 均为膜质,或近革质。 无尾须。渐变态。
缨翅目(Thysanoptera) 已知约4 500种。体细 长,一般在3 mm以下。 触角丝状,4~9节。锉吸 式口器,植食性。两对 很狭长的翅,边缘有长 毛,无翅脉或翅脉不明 显。有些种类的翅退化 或全无。跗节端部有能 翻缩的泡状结构。渐变 态,在发育过程中有不 食不动类的似蛹阶段。
螳螂目(Mantodea)
已知约2 000种。 头部三角形。触 角丝状。咀嚼式 口器。前足为捕 捉足。前翅革质, 后翅膜质。尾须 短。渐变态。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已知仅20余种。触角长,丝状。咀嚼 式口器。无翅。尾须长。栖于高海拔山 上的苔藓、石块下或土中。渐变态。
革翅目(Dermaptera)
双翅目( Diptera) 已知在120 000种以上。通称蚊、虻和蝇。 触角丝状或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 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 须。完全变态。
毛翅目( Trichoptera) 已知约7 000种。外形似蛾,身体和翅面 有短毛。触角丝状,很长。咀嚼式口器, 但不发达或全不进食。两对膜翅,静息时 呈屋脊状置于背面。幼虫水生,能吐丝把 细沙和草茎缀成管,居于其中。无尾须。 完全变态。
(Phasmatodea) 已知约2 600种。 体细长似杆状或扁 平似叶片状。触角 丝状。口器咀嚼式。 前胸短。前翅革质, 后翅膜质,或具半 覆翅,或无翅。尾 须短。渐变态。
纺足目( Embioptera) 已知约200种。 体柱状或略扁。触 角丝状。口器咀嚼 式。两对膜质翅或 无翅。前足跗膨大, 跗节内有丝腺,能 纺丝织网。尾须短。 渐变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