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题.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题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

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

2.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谧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

A.维护皇权尊严

B.弘扬三纲五常

C.废除宗法制度

D.取消分封制度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

4.据考证,战国之前的传世作品中均无黄帝的史料,之后始现黄帝之说,如传世的《吕氏春秋》、《史记》等记载的历史皆从黄帝开始。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祖先。这说明( )

A.百家争鸣的兴起奠定了黄帝至尊的地位

B.宗法制对这一共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C.华夏民族皆源自于黄帝的嫡亲血缘关系

D.国家统一有助于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

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 )

A.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6.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7.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8.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

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用仁义王道施政

C.法、术、势结合统治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

A.以刑辅德的思想

B. 大一统思想

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

10.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

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11.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12.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

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材料二他(韩非子)理想中的境界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

摘编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8分)

(2)材料二中韩非子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作用。(7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10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