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关于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

关于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
关于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
各部门:
为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企业面临巨大法律风险,保证企业办公正常运行,根据公司通知的精神,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禁止员工使用安装盗版软件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是单位办公用电脑,禁止下载和安装盗版软件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各部门员工已经安装的上述软件应立即自行卸载,重点关注并清理CATIA、AUTOCAD、ADOBE等软件。
二、近期综合管理部将对各部门电脑进行检查清理。
发现擅自安装盗版软件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将立即予以删除卸载。
请各部门积极组织协调,确保清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公司将不定期进行检查。
员工私自安装并使用盗版软件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因其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及经济责任均由其个人承担。
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公司将向违法员工追究法律责任。
请各部门注意,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不得私自安装盗版软件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如有违反,后果自负。
谢谢合作。
综合管理部。
法律声明:广联达与您一起联盟打击盗版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声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北京市工商局依法登记成立的软件企业,广联达系列软件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合法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联达系列软件的唯一合法著作权人。
经查证属实,社会上某些不法分子置国法于不顾,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上门推销等方式大肆销售盗版广联达系列软件,严重侵犯了广联达公司软件著作权等合法权利。
同时,由于该类软件在功能、稳定性、准确性、版本更新、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缺陷,也给广大用户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广联达公司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提醒广大用户:使用盗版软件将使使用者面临受到行政处罚和司法败诉的风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罚金和损害赔偿金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广联达公司敬请广大客户认准并选购本公司的正版软件,并告知我国法律对使用盗版软件的基本规定,请广大用户认真对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依照我国《刑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
网络安全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与应对

网络安全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与应对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和应对不容忽视。
网络安全隐患与风险巨大,一旦不加以重视和妥善处理,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以保障企业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一、网络安全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1. 数据泄露与隐私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中最严重的影响就是数据泄露与隐私问题。
企业承载着大量的客户、员工和业务数据,泄露可能导致商业机密的曝光以及客户隐私的泄露。
这将直接影响企业业务的信誉和声誉。
2. 网络攻击与病毒传播网络攻击包括黑客入侵、勒索软件、病毒传播等。
这些攻击不仅会导致企业关键系统瘫痪,还可能导致数据遭受破坏和丢失。
企业无法正常运作,丧失了生产力和竞争力。
3. 版权侵权与知识产权问题在互联网上,盗版、侵权和抄袭行为屡禁不止,这直接侵害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利益。
企业面临着对抗盗版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困境,这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法律保护。
4. 社会工程与网络诈骗社会工程是指网络诈骗者通过社会心理学手段获取用户信任并骗取财物。
企业的员工和客户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财务损失。
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有效防范措施,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1. 建立完备的安全策略和政策企业应制定完备的安全策略和政策,以保障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这包括制定强密码、定期修改密码、限制访问权限、备份重要数据等。
2. 安全教育与意识培训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技能,以防止恶意软件和网络钓鱼等攻击。
3. 网络监控与防御体系企业应建立强大的网络监控与防御体系,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
这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等工具,并定期进行漏洞检测和安全评估。
4. 多重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为了保护重要数据和敏感信息,企业应采用多重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技术。
计算机犯罪案例

计算机犯罪案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犯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计算机犯罪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非法活动,包括黑客攻击、网络诈骗、软件盗版等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给我们的个人隐私、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犯罪案例,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案例一:黑客攻击在2013年,美国一家大型公司遭遇了一次黑客攻击事件,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黑客通过钓鱼邮件诱导公司员工点击恶意链接,成功获取了数据库的管理员权限,并窃取了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其他个人资料。
此次事件不仅导致了公司声誉的严重受损,还使得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泄露风险。
如何防范黑客攻击?首先,公司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识别恶意链接和邮件的能力。
其次,部署安全防护措施,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最后,强化密码管理,要求员工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案例二: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欺诈活动,从而非法获取他人财产。
2018年,中国警方侦破了一起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
犯罪分子通过制作虚假的投资平台,诱导受害人投资并承诺高额回报。
一旦受害人投资后,犯罪分子便消失不见,受害人的钱财也无法追回。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贪图不现实的高回报。
其次,不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尤其是涉及财务方面的事务。
此外,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案例三:软件盗版软件盗版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授权,擅自复制、传播和使用软件的行为。
近年来,软件盗版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十分普遍。
盗版软件不仅损害了软件开发者的合法权益,还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
盗版软件往往携带病毒或恶意程序,一旦用户安装这些软件,就可能导致个人计算机被入侵或个人信息被窃取。
如何防范软件盗版?首先,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购买正版软件并合法使用。
其次,下载软件时要通过官方渠道,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存储介质。
正版软件自查报告

正版软件自查报告正版软件自查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软件的需求在各行各业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贸易品牌创建者及消费者利用盗版软件或非法复制、销售、使用等不实行的多样化破烂的活动,给企业及相关方面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风险,更加损害了企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保持自我监管,对于公司内部的正版软件使用进行自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正版软件的重要性1. 维护知识产权软件开发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
没有软件,我们的计算机就不可能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因此,一个好的软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软件开发者对软件的独立性、公平竞争等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软件开发者的积极性也就会降低。
知识产权的巩固和保护是推动创新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它对于企业以及整个市场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2. 法律合规商用软件的使用、销售等均必须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法律允许的正常购买渠道中购买正版软件、使用正版软件才合法。
如果企业使用盗版软件,将会形成违法行为,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3. 风险防范盗版软件可能会载入恶意代码或病毒,通过盗版软件下载的软件可能具有恶意程序,会造成机密数据泄漏或系统崩溃。
使用正版软件,能够减少因盗版软件造成的安全系数降低的风险。
二、正版软件自查报告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检查自身软件管理的标准、内部流程是否合规十分重要。
以下是企业组织内部自查的步骤。
1. 制定自查计划在制定自查计划时,应当确定搜查范围和搜查方法。
由于所使用的软件通常相对比较多,选择适当范围的软件进行自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自查计划。
2. 搜查软件清单通过搜查所有使用的软件、版本、购买证明等软件清单,确定每个使用者在公司内所使用的软件情况,补充清单中的相关信息(如软件购买证明、软件版本等),并将搜查结果汇总,便于之后进行对比、更新。
关于公司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

关于公司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员工:大家好!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合法使用软件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我们的企业能正常运营,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此我特别向全体员工发出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通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盗版软件的使用和传播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忽视。
盗版软件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严重损害了正版软件开发商的利益,而且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为了有效遏制盗版软件的使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公司决定从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盗版软件。
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公司将组织专业团队对所有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已安装软件的合法性和授权情况。
对于发现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包括警告、记过、罚款甚至解雇。
其次,公司将加强员工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盗版软件的危害性的认识。
我们将举办专门的培训课程和讲座,解答大家对软件使用授权的疑问,并提供正版软件的购买渠道和优惠政策。
最后,为了方便员工的工作和提高效率,公司将增加软件购买和更新的资金投入,确保所有需要的软件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正版软件。
同时,我们将建立一个软件资产管理制度,仔细记录和管理所有公司购买的软件许可证情况,以便及时更新和维护。
我们相信,全面禁止使用盗版软件不仅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声誉,更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平台。
作为公司员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公司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使用软件。
盗版软件的使用不仅违反了公司的规定,也可能给个人和公司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知识产权,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请大家立即停止使用盗版软件,做到合法合规,以身作则,同时积极宣传和弘扬正版软件的使用理念。
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祝工作顺利!。
员工在公司使用盗版软件工作,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盗版软件”,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少公司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某软件公司向公司发来律师函,称公司正在使用的某款软件未经其授权许可,已构成侵权;要求公司停止使用或补正授权,并支付费用,否则将追究公司的法律责任。
经公司核实,确实是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盗版软件。
在此情况下,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公司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一、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盗版软件”是否违法?“盗版”是指非法复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软件程序,假冒并发行软件产品的行为。
最为常见的软件盗版形式包括:假冒行为、最终用户复制等。
其中,最终用户复制即指由企业或个人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软件复制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1号)第二十一条规定,“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而《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注:该条于2010年修订《著作权法》后变更为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因此,计算机软件用户在未经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将被视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行为。
换言之,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盗版软件,实际是侵犯了著作权人对其计算机软件享有的复制权。
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例

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例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例:盗版行为在数字时代的泛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数字时代,盗版行为变得更加隐蔽、普遍,给创作者和知识产权所有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几个侵犯知识产权的具体事例。
一、盗版软件和游戏盗版软件和游戏是最常见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之一。
通过破解软件的加密机制或者制作盗版光盘,盗版者非法复制并传播正版软件和游戏,使正版软件和游戏的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这不仅损害了软件和游戏开发者的权益,也削弱了创新动力,导致行业发展受限。
二、盗版电影和音乐盗版电影和音乐的传播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网络、光盘或其他形式,盗版者非法复制并传播正版电影和音乐作品,使正版作品的销售和收入大幅下降。
这不仅损害了电影和音乐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也降低了他们的收入,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侵犯商标和专利权在商业领域,侵犯商标和专利权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仿冒商标和制造侵权产品,假冒正版商品,获取不义之财。
这不仅损害了正版商品的声誉和市场份额,也侵犯了商标所有者和专利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四、抄袭和剽窃学术成果在学术界,抄袭和剽窃学术成果是一种常见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一些学者或学生在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时,未经充分引用或转述他人的研究成果,而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果发布。
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的劳动成果,也违背了学术道德和规范,有悖于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
五、网络盗版和侵权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盗版和侵权行为层出不穷。
一些网站或个人通过非法下载、分享或转载他人的作品,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和著作权。
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假冒和侵犯商业秘密在商业领域,假冒和侵犯商业秘密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窃取他人的商业机密或专有技术,制造仿制品或者非法竞争,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利益。
这不仅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市场份额和声誉,也阻碍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五个严禁”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五个严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论是个人的隐私保护,还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都与网络信息安全息息相关。
为了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五个严禁”。
一、严禁未经授权访问敏感信息未经授权访问敏感信息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一大禁忌。
敏感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务数据、商业机密、国家机密等。
任何未经合法授权的访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他人未经授权获取了我们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信用受损,甚至危及个人生命安全。
对于企业来说,商业机密的泄露可能会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客户信任,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对于国家,机密信息的失窃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杜绝未经授权访问敏感信息,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这包括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等措施。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明白未经授权访问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
二、严禁随意传播敏感信息随意传播敏感信息也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严重违规行为。
有时候,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获取到了一些敏感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将其传播出去。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今天,很多人喜欢分享各种信息。
但如果不加以辨别,将敏感信息随意传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比如,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可能会造成社会恐慌;传播企业的内部机密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
为了避免随意传播敏感信息,我们应当增强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对于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持警惕。
在传播信息之前,要思考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此外,企业和组织也应当制定明确的信息传播政策,规范员工的信息传播行为。
三、严禁使用未经安全检测的软件和设备使用未经安全检测的软件和设备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大隐患。
这些软件和设备可能存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和利用。
一些免费或者盗版的软件,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可能携带恶意代码或者后门程序。
接到软件侵权律师函应对方式

一、企业应增强主动防范软件侵权纠纷的意识国内制造业企业使用盗版软件,尤其是如autocad这样的软件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但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越来越强,企业使用盗版软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必将越来越大。
因此,即使企业还没有遇到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侵权投诉和指控,也应主动积极地防范可能出现的软件著作权纠纷,企业应主动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1、对企业员工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的普法教育,使企业员工对使用盗版软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只有普遍提高企业员工的版权意识,企业才能有效地杜绝使用盗版软件。
2、主动对企业使用软件的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看企业是否存在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形,可以根据本文第一节所列举的五种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常见行为方式逐条开展自查,如果在企业的电脑中确实安装有盗版软件,可先对不同类型的盗版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分类。
3、寻求以较少的投资尽快实现企业软件正版化的途径。
即根据上述自查的结果,尽快购买国产正版软件来取代各种盗版软件,目前绝大多数进口软件,如用得最广泛的autocad软件都有多种国产品牌可供选择,如纬衡浩建的CAD软件。
国产品牌软件在价格方面远远低于进口产品,而且其使用功能也已经达到了进口软件的水平。
由于国产软件在开发时就定位于国内制造业,造成在宜人化程度、设计效率等方面还超过国外的同类软件。
因此,用国产正版软件来代替盗版软件是经济可行的企业软件正版化方案。
即使今后在国产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个别使用功能有缺陷,也可以通过再买进少量进口软件与国产软件结合使用的方式来消除个别使用功能的缺陷。
二、企业面对软件侵权指控时的应对策略如果企业已收到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律师函,或者国外软件著作权人已直接到版权部门投诉或直接到法院起诉,说明企业的软件侵权行为已经被软件著作权人所关注。
企业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名誉和经济损失。
(一)企业收到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律师函时的应对措施当企业收到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律师函时,下面的两种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1、收到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律师函后惊慌失措,立即不惜高价大批购买国外正版软件,企业为软件正版化付出了巨额资金;2、对国外软件著作权人的律师函置之不理,心存侥幸地继续使用盗版软件,最终导致企业被起诉或受到版权执法部门的查处,企业不仅商业信誉受损,而且还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实用版】目录1.盗版 SolidWorks 的定义和背景2.SolidWorks 的版权问题3.使用盗版 SolidWorks 的法律风险4.我国对盗版软件的打击力度5.如何避免使用盗版 SolidWorks正文1.盗版 SolidWorks 的定义和背景SolidWorks 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由于其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喜爱。
然而,盗版 SolidWorks 的出现,给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带来了诸多问题。
盗版SolidWorks 是指未经授权、非法复制或传播的 SolidWorks 软件。
2.SolidWorks 的版权问题作为一款拥有众多用户的软件,SolidWorks 的版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SolidWorks 的版权属于美国 SolidWorks 公司。
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传播、使用他人计算机软件的行为,构成侵权。
3.使用盗版 SolidWorks 的法律风险使用盗版 SolidWorks 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首先,使用盗版软件可能触犯《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被追究法律责任。
其次,盗版软件可能存在功能缺陷、病毒等安全隐患,给用户和企业带来数据损失和经济损失。
最后,使用盗版软件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4.我国对盗版软件的打击力度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对盗版软件的打击力度逐年加大。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打击盗版的专项行动,查处了一大批盗版软件案件。
此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企业使用正版软件。
5.如何避免使用盗版 SolidWorks为了避免使用盗版 SolidWorks,用户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购买正版软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SolidWorks 软件,获得合法授权。
(2)了解政策法规:学习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

使用盗版solidworks判决条款摘要:1.盗版SolidWorks的定义和影响2.盗版SolidWorks的判决条款3.对盗版软件的处罚措施4.建议和总结正文:SolidWorks是一款由美国公司Dassault Systèmes SolidWorks Corp.开发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模具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一些用户选择使用盗版SolidWorks,这不仅侵犯了软件版权,也对正版用户和相关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对于盗版软件,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
针对盗版SolidWorks,我国也有相应的判决条款。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盗版SolidWorks的判决条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或者翻译其作品,构成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盗版软件的处罚措施,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外,还包括以下方面:1.没收违法所得:对于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行为,执法部门可以没收违法所得,没收的违法所得应当上缴国库。
2.罚款:对于盗版软件的行为,执法部门可以对侵权者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和损害程度确定。
3.赔偿损失:盗版软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总之,使用盗版SolidWorks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还会承担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研究以盗版软件为案例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研究以盗版软件为案例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了知识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日益猖獗,特别是盗版软件的出现给软件开发商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以盗版软件为案例,探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点,并从法律角度分析其危害和应对措施。
一、案例概述在当今社会中,盗版软件问题日益严重。
一个典型案例是A公司开发了一款优秀的软件产品,并正式发布上市。
然而,不法分子B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该软件的源代码,并加以复制和发布,以非法牟利。
A 公司发现后,立即采取了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分析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点盗版软件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侵权行为隐蔽性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不易被察觉。
(2)侵权行为规模庞大:盗版软件数量巨大,给正版软件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3)侵权行为经济损失严重:侵权者通过低价或免费等手段获取市场份额,使得正版软件开发商受到直接经济损失。
(4)侵权行为技术含量高:盗版软件的制作涉及到软件破解、源代码篡改等技术手段,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2. 盗版软件案例的危害盗版软件案例给软件开发商和整个产业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经济损失:盗版软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正版软件的销售量下降,给软件开发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技术创新受阻:盗版软件泛滥使得软件开发商投入研发的积极性降低,社会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3)用户权益受损:盗版软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用户使用盗版软件可能面临信息泄露等问题。
(4)行业形象受损:盗版软件的存在破坏了整个软件行业的形象,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三、法律应对措施为了维护知识产权,保护软件开发商的合法权益,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措施:1. 制定法律法规: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明确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惩罚措施。
2. 打击盗版软件行为:加强对盗版软件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盗版软件的违法行为,建立起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机构。
使用盗版软件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盗版软件现象也日益严重,不仅损害了软件开发商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以某科技公司诉张某侵犯著作权案为例,对盗版软件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一)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系某知名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
该公司发现,张某在其经营的电脑维修店中,使用盗版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将盗版软件销售给客户。
科技公司认为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张某使用盗版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2.张某销售盗版软件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二、法院审理(一)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使用盗版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行为,侵犯了科技公司的著作权,构成侵权。
张某销售盗版软件的行为,也侵犯了科技公司的著作权,构成侵权。
因此,法院判决张某立即停止使用和销售盗版软件,并赔偿科技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二)法院判决依据1.关于张某使用盗版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本案中,科技公司作为著作权人,享有对其软件的著作权。
张某使用盗版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侵犯了科技公司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2.关于张某销售盗版软件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翻译、汇编其作品。
本案中,张某销售盗版软件,侵犯了科技公司的发行权和出租权。
三、案例分析(一)盗版软件的法律性质盗版软件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翻译、汇编其作品的行为。
盗版软件具有以下法律性质:1.侵权行为:盗版软件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第三方软件的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第三方软件的安全风险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越来越依赖第三方软件来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然而,第三方软件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入侵、合规性问题等。
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包括财务损失、声誉损害以及法律责任。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控第三方软件的安全风险。
一、全面评估第三方软件的安全性在选择第三方软件之前,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
这包括对软件供应商的背景调查,了解其信誉、安全实践和历史记录。
同时,评估软件本身的安全特性,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漏洞管理等。
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安全评估报告、认证证书以及第三方的安全审计结果。
此外,企业还应该审查软件的许可协议和服务条款,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安全政策和合规要求。
对于涉及关键业务或敏感数据的软件,更应该进行深入的技术评估,甚至可以聘请专业的安全机构进行检测。
二、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与第三方软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管控安全风险的关键。
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将安全能力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合同签订阶段,明确双方在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数据保护、安全事件响应、软件更新等条款。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安全评估和审计,确保其持续符合企业的安全要求。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机制,对于安全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及时采取措施,如要求整改、终止合作等。
同时,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其产品的安全动态和更新计划。
三、强化软件的部署和配置管理在部署第三方软件时,企业应该遵循最佳实践和安全指南。
确保软件安装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如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设置强密码策略等。
对于云服务类的第三方软件,要合理配置访问权限,只授予必要的功能和数据访问权限。
定期审查软件的配置,确保其没有被未经授权的更改。
同时,建立软件版本管理机制,及时更新软件到最新的安全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缺陷。
公司使用盗版软件怎么赔偿

公司使⽤盗版软件怎么赔偿我们都知道使⽤软件和购买⼀些书籍都是需要注意使⽤正版的,那要是公司使⽤盗版软件怎么赔偿?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公司使⽤盗版软件怎么赔偿公司使⽤盗版软件涉嫌侵犯著作权。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应当按照权利⼈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为制⽌侵权⾏为所⽀付的合理开⽀。
权利⼈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民法院根据侵权⾏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万元以下的赔偿。
企业⽤户使⽤盗版软件的危害⾸先,盗版软件危害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业务运⾏。
盗版软件容易遭受病毒攻击,造成核⼼数据丢失等后果,给企业业务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由于盗版软件粗制滥造,⽆法保证产品质量,势必导致很多优秀的软件⽆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更有⼀些盗版软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企业的业务带来许多问题和隐患;软件是⾼科技产品,往往需要与这相配合的服务才能保证⽤户获得⼀流的体验和价值,⼀个完整、安全和有效的⽹络是需要经常升级和扩展的,⽽使⽤盗版软件企业由于⽆法得到供应商服务,使得企业⽤户不能得到升级保证和技术⽀持服务,从⽽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
同时,使⽤盗版软件也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使⽤盗版软件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为,是被国家法律明令禁⽌的。
企业如果使⽤⾮法复制的软件,则将使⾃⼰⾯临法律的制裁,给企业带来巨⼤损失。
⽽这样的情况⼀旦发⽣,被企业珍视为⽣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等⽆形资产,也必然会被严重损害,造成难以挽回的负⾯影响。
事实上,企业⼤量使⽤盗版软件直接违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本国策,给社会经济秩序,乃⾄对整个国家的税收、就业和经济发展都有不利影响,购买、使⽤盗版软件,扼杀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创新动⼒,使得制售盗版者从中渔利,也使使⽤盗版软件的企业获得不正当利益,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由于企业使⽤的软件往往数量较⼤,所以使⽤盗版软件给我国软件产业乃⾄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报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情况的报告报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意识不足和经济考量,我国在软件使用方面存在着普遍的盗版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创新产业的权益,还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软件推进计划和落实国家版权保护政策,本次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和总结我公司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情况,并进一步探讨正版软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背景与意义1. 软件盗版现象严重目前,中国软件市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盗版软件,软件产业的著作权保护形势仍然严峻。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80%的中国企业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导致了巨大的版权损失,并严重影响了软件行业的发展。
2. 企业安全风险加大使用盗版软件不仅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还面临着安全风险。
盗版软件存在后门、植入病毒等风险,容易导致数据泄漏、信息安全受损等问题,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3. 正版软件的重要性使用正版软件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更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正版软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更新保障和授权证书,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正常开展,同时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软件环境。
三、推进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情况1. 正版软件的购置为了推进正版软件的使用,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采购计划和流程,在合规的情况下购买了大量的正版软件许可证,并独立建立了软件资产管理系统,以确保公司软件的合法、规范和安全使用。
2.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培养员工的版权意识和推广正版软件的观念,是推进正版软件使用的重要环节。
我公司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和推广活动,提高了员工对正版软件的认识和重要性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版权保护意识。
3. 软件合规审查和监督管理我公司建立了软件合规审查机制,并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对公司内部的软件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检查,确保所有软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记录整改情况。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面临巨大法律风险9月10日—10月10日,商业软件联盟和中国软件联盟“正义之举”反盗版奖励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
这一活动的开展,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企业使用正版软件这一话题的关注。
对此,业内专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枫表示,我国针对软件侵权的法律模式将日趋与国际接轨,因此,企业使用盗版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企业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非法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再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企业软件正版化已经备受各方重视,因为在中国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用户应用正版软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用盗版面临巨大法律风险据统计,近年来中国软件业的规模迅速扩大,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40%。
2006年,整个软件业销售额达4800亿元,软件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近几年来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不断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根据2001年修改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最终用户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盗版软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赋予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了合理使用范围。
因此,任何超出该范围的使用行为都可能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并将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陈枫说,目前在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非法安装并商业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列为刑事犯罪,并给予严厉的刑事处罚。
事实上,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止。
以我国香港为例,2004年《版权( 修订)条例》生效,条例中明确规定凡于复制服务业务过程中管有版权作品的侵犯版权复制品(即公司企业最终用户商业使用盗版),即属刑事罪行。
新修订的《版权条例》提高了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刑罚,香港法院务求执法措施能发挥实际成效,加强对违法者的阻吓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都有数十起对公司商业使用盗版软件提起的刑事起诉,多名公司企业管理人员因公司商业使用盗版软件而被判处罚金及有期徒刑。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与对策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与对策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权益,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与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1.1 盗版问题在数字化时代,音乐、电影、软件等数字产品的盗版问题日益严重。
盗版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始版权人的权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创作和创意的激励产生了负面影响。
1.2 技术窃取风险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技术窃取的风险。
由于知识产权的复杂性和高度保密性,一旦技术信息被窃取,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并可能导致竞争对手迅速在市场上取得优势。
1.3 模仿与抄袭问题创新与研发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然而,模仿与抄袭问题使得原创性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这不仅对原始创作者构成了威胁,也影响了整个创新生态的健康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2.1 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企业和个人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明确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具体保护方式。
各类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
2.2 法律保护手段的运用合法权益的维护离不开法律手段的支持。
企业和个人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2.3 技术保护手段的运用技术手段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采取技术加密、数字水印、访问控制等手段来防止技术窃取和盗版行为,确保知识产权的安全。
2.4 合作与交流与相关企业、组织或个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加强信息的分享和保护。
通过合作,可以形成利益共享和互助的机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2.5 市场监管机制的完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侵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提高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于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相关规定

版本号: 1.0
签发人:
关于禁止使用盗版软件的规定
为维护知识产权,公司已分阶段购买了各类正版软件(见附表),员工如有需要安装软件,必须向行政部提出申请,得到许可由指定人员负责安装。
公司员工必须使用公司购买的正版软件,禁止使用各类盗版软件。
公司将不定期对所有电脑进行检查,发现有擅自安装的各类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将立即予以删除,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员工如私自安装并使用盗版软件,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及经济责任均由其个人负责,概与公司无关。
本规定自二零零三日一月一日起执行。
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员工签字:
姓名签字朱晨牧
李学军
芮洁
黄淼
李明
董文晖
胡杰
陈意
姚俊淦
刘于飞
刘捷
郁文杰
金可武
罗晓华
陈凯
附表:公司正版软件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9月10日—10月10日,商业软件联盟和中国软件联盟“正义之举”反盗版奖励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
这一活动的开展,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企业使用正版软件这一话题的关注。
对此,业内专家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枫表示,我国针对软件侵权的法律模式将日趋与国际接轨,因此,企业使用盗版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企业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非法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再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企业软件正版化已经备受各方重视,因为在中国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企业用户应用正版软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用盗版面临巨大法律风险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软件业的规模迅速扩大,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40%。
2006年,整个软件业销售额达4800亿元,软件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近几年来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不断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根据2001年修改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最终用户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盗版软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赋予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了合理使用范围。
因此,任何超出该范围的使用行为都可能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并将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陈枫说,目前在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非法安装并商业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列为刑事犯罪,并给予严厉的刑事处罚。
事实上,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止。
以我国香港为例,2004年《版权( 修订)条例》生效,条例中明确规定凡于复制服务业务过程中管有版权作品的侵犯版权复制品(即公司企业最终用户商业使用盗版),即属刑事罪行。
新修订的《版权条例》提高了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刑罚,香港法院务求执法措施能发挥实际成效,加强对违法者的阻吓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都有数十起对公司商业使用盗版软件提起的刑事起诉,多名公司企业管理人员因公司商业使用盗版软件而被判处罚金及有期徒刑。
随着我国相关政策不断颁布落实、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短短几年内我们看到,我国针对软件侵权的法律模式将日趋与国际接轨,企业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非法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再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事实上,我国政府也正在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刑事执法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及时移送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案件。
在国家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和完善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力度,使法律法规得以有效落实。
例如,今年年初,江苏省版权局与南京市版权局合作,根据权利人投诉,对南京市7家企业使用软件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查获涉嫌盗版北大方正、Windows、MS-office、AutoCAD、 SolidWorks、Pro-enginee r等多种中外软件。
与此同时,湖北省版权局也查处了7家非法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
8月,河北省泊头市某汽车模具制造公司因擅自使用没有合法授权的UGS公司的软件产品,经相关人员向商业软件联盟举报而被权利人以侵犯其软件著作权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过法院调解,该公司接受并履行与权利人的和解协议,赔偿软件权利人 70万元并采购100万元的相关正版软件。
举报人也获得了相应奖励。
这起民事诉讼案虽以被告与权利人在法院的主持下最终达成和解而告结束,但它再次给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软件正版化是大势所趋
陈枫表示,随意复制软件产品似乎是终端用户不经意间的行为,但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行业发展和企业运营中,最终用户盗版都像是一颗毒瘤,给行业、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必须予以铲除。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再三强调盗版的危害,但仍有
不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盗版会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风险。
从另一方面来讲,软件厂商在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维护、升级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正版软件的销售是厂商收回成本、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持续服务的保证。
如果大量的企业用户使用盗版软件,软件厂商投入的高额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成本将无法收回,也就大大影响了软件厂商不断创新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
如果任由最终用户盗版行为泛滥下去,那么“未来有一天,我们将无软件可用”的预言也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了。
他最后说,不断完善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都是以强制性的手段限制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只有企业真正意识到软件正版化对于软件行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使用者自身的实际价值,才能够自觉地应用正版软件,从而有利于形成软件行业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国家版权局许超谈使用盗版软件问题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误解:“制造、销售盗版违法,而使用盗版并不违法。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也是违法的。
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的许超副司长,请他就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违法性问题作了阐述。
使用盗版计算机软件是违法的。
记:目前,很多人对使用盗版是不是违法的问题并不清楚,往往认为“制售盗版违法,使用盗版并不违法。
”这样的看法对吗?
许:我国的《著作权法》明确地对制造、销售盗版的行为予以禁止,并规定了很清楚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对仅仅使用盗版产品的行为,法律并没有作出违法性的规定。
但是,在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上,情况是不一样的,人们所说的“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是违法的。
计算机软件的特殊性,使得法律保护必须延伸到最终用户的领域。
记:为什么法律不对其它使用盗版的行为作出禁止,而只对使用计算机盗版软件的行为作出禁止和违法的规定?或者说,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是受到了一些特殊的保护,这是为什么?
许:这是由计算机软件的特点所决定的。
计算机软件具有与别的作品不同的两大特点:一是它的功能性、工具性很强。
一般的作品,如小说、油画等作品,只有或主要用于欣赏的作用。
而计算机软件则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二是它很容易被复制,而且质量不受影响。
在用模拟复制法复制作品时,复制品的质量与原件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计算机软件运用的是数字复制法,复制品与原件没有差别。
而且,与音像制品的复制相比,计算机软件的复制更为简单。
这一特点犹为重要。
这两大特点的存在,使得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要与别的作品不同,不仅要在制造、销售领域予以保护,禁止违法复制和销售,而且要把法律保护沿伸到最终用户的领域,对软件最终用户的非法复制和非法使用也要作出禁止。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最终用户的合法使用和违法责任作了规定。
记:那么,我国法律是怎样对“使用盗版软件”的违法性作规定的?
许: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此作了有关规定。
主要是其中的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二条,对最终用户的行为作了规定。
【第二十一条合法持有软件复制品的单位、公民,在不经软件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享有下列权利:(一)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该软件装入计算机内;(二)为了存档而制作备份复制品。
但这些备份复制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
一旦持有者丧失对该软件的合法持有权时,这些备份复制品必须全部销毁;(三)为了把该软件用于实际的计算机应用环
许:使用盗版,不管是盗版图书、盗版音像制品还是盗版计算机软件都是有害的。
对使用者来说,首先是对自己的精神有害,要培养出健康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文明意识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经常地、长期地使用盗版对自己的精神是有害的。
对国家来说,消费者大量地使用盗版产品,给国家的税收带来损害,给国家的投资环境产生损害,也给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造成损害。
这是从广泛的角度谈使用盗版的有害,至于说到使用计算机盗版软件这一特定领域,那就不仅有害而且违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