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一一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各项属于“市民文化”内容范畴的有①词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风俗画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2.《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与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草书、山水画、唐诗3.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明朝初年官方干预杂剧演出,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明朝初年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并且是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这体现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服务,故B项正确,D项错误;秦始皇时期即有文化专制,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故C项排除。
4.(题文)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一一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2020秋高中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解析:由材料中的图画文字可以看出,原始文字起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以实际的符号、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发展成现在的方块文字,故选B项。
答案:B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从远古时期的刻画陶符,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精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
其中,甲骨文盛行于(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中国汉字成熟的标志是甲骨文,成于商代,发展于周。
答案:A3.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
歌词中涉及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王献之解析:从“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可以判断为王羲之。
答案:C4.初唐一著名书法家,尤擅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声名远播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A.王羲之B.欧阳询C.张旭D.颜真卿解析:材料强调“初唐一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是西晋书法家,故A项错误;欧阳询是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故B项正确;张旭擅长草书,而非正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开颜柳先河”,因此与颜真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5.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除了剧本的文学性之外,还将音乐、歌唱、舞蹈、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中的形式美要素提炼出来,按照舞台表演的要求加以重新熔铸。
齐如山先生指出:“中国剧乃由古时歌舞嬗变而来,故可以歌舞二字概之。
”这反映中国古代戏剧的特征在于( )A.音乐与歌舞的结合B.受阳明心学思想影响C.艺术传统源远流长D.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由题目中“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将音乐、歌唱、舞蹈、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中的形式美要素提炼出来”得出音乐与歌舞的结合,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出现王阳明的心学,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时代的大变迁,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商品经济发展与戏曲的关系,故D项错误。
人教历史高二三第三单元第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息,具有极强的内聚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早在商代就已经产生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A.汉语B.金文C.甲骨文D.先秦时的俗语答案:C解析:分析: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故选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结合下图信息,“图画文字”的准确含义是()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表示出来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画文字”的概念。
中国的原始文字都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也说明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C正确。
A、B不正确,D是指“图画文字"的发展,不符合题意.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发展,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3.(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是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
高中历史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训练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2013·江苏单科)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草书的特征,排除;从表格内容中的甲骨文和楷体汉字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判断C 项错误而D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D2.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是( )解析: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A项即为草书。
答案:A3.元代书画家赵孟重视绘画中的书法趣味,要求“以书入画”。
下图为其代表作《二羊图》。
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倡以书法的笔法画画B.表现出“书画同源”的理念C.“以书入画”拓展了文人画的内涵D.表现出明显的写实风格解析:结合画作,并从“以书入画”分析,赵孟黫主张“书画”结合,反映其“书画同源”的理念,丰富了文人画的内涵。
“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赵孟黫号)敞开大门”。
文人画更注重写意,故D 项错误。
答案:D4.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A.《诗经》B.《兰亭序》C.《送子天王图》D.《红楼梦》解析: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本题应选D项。
答案:D5.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
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解析:京剧不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也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故A、B、D三项的说法错误。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戏曲艺术——京剧及其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艺术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正确评断历史人物,A、C两项错误,排除。
D项表述具有片面性,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
B项表述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戏曲艺术·京剧及其特征【名师】关于京剧要注意把握京剧形成的的阶段。
第一,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京剧初步形成。
第二,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京剧正式形成。
京剧由南方剧种(徽戏等)演变而来,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与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国粹”。
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其意在说明A.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B.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答案】A【解析】从“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对大地广袤的思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这一历程说明人对于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故A项正确;B是反映出篆体的思想特点;C中科学认识不符合题意;楷书是觉醒,不是理性思维,故D错误。
3.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高中历史 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后习题 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解析: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A项是甲骨文,B项是草书,C项是楷书,D项是小篆。
答案:D2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平假名ぁいうえおかぎくけこ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分别是根据中国草书和楷书的偏旁所创立的。
从表中的日文写法来看,与草书最相似。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是唐代的怀素。
答案:D3右图中的作品分别出自两位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之手,它们一个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一个刚劲挺拔、骨力遒劲。
从字体上看,两者都属于(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图中的书法作品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符合楷书的特征。
答案:C4(2013·江苏单科)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草书的特征,排除;从表格内容中的甲骨文和楷体汉字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判断C 项错误而D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D5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
约每200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解析:本题图片显示出,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600~800年之间,这时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
在题目所提供的四个人物中,只有B项是隋唐时期的。
答案:B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作业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甲骨文的形成B.秦始皇统一文字C.楷书的形成D.汉字演变为书法2.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3.下图是山东临沂的洗砚池文化遗址。
传说,东晋时期的“书圣”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致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其曰“洗砚池”。
这位“书圣”是()A.钟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4.下图汉字字体分别是()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5.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6.下列图片反映市民生活的是()7.下列对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表明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B.隋唐时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C.两宋时期文人画成就最高D.元明清时期绘画更强调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京剧的形成得益于兼收并蓄,其来源包括()①徽剧②汉剧③昆曲④部分地方戏曲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9.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元代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
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10.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发展变革,更加丰富多彩。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以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文字的出现有何意义?(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即《兰亭序》。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训练) 含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2。
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 )A、陶钵口沿的符号B、殷墟的甲骨文C、手戴手梏的陶俑D、日月食的记录3. (2016•新课标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
(2016·江苏)《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5。
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
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6.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A、文人画B、山水画C、花鸟画D、风俗画7.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
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原始岩画B、山水画C、文人画D、风俗画8。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
课后牢固训练: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 ,到笔画详细的楷书 ,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面图表,能够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俊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能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拥有现在文字的某些特点剖析 :依照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 ,A 项错误 ;B 项反响的是草书的特点,消除 ;从表格内容中的甲骨文和楷体汉字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够判断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D2、以下列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 ()剖析 :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 A 项为甲骨文、 B 项为小篆、 C 项为隶书、 D 项为楷书。
答案 :B3、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 ,唐人颂扬其“画如铁石 ,字若飞动”“节气丰匀 ,方圆绝妙”。
据此推断 ,该刻石使用的是 ()A. 篆书B.草书C.楷书D.隶书剖析:秦一致全国后,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
题干中的“骨气丰匀 ,方圆绝妙”表现了小篆的特点。
答案: A4、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众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 (即胥吏 )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剖析:解答本题的要点是提取资料要点信息“篆字难成”“隶人佐书”,并联系文字的演变历程,可知资料描述的是小篆书写不便,因此推行书写更为简略的隶书。
答案: B5.以下列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宦途受挫的 1082 年。
《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隆重,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这一作品( )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尽兴B.笔画详细,气象隆重浑厚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叉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隆重剖析:“工笔重彩”是对中国画的表述,图片可是黑色墨水写的字,何来“工笔重彩”,故A 项错误;由图片可知,有些字借鉴了行书的写法,不见得“笔画详细”,故 B 项错误;“字形斜正交叉”是对行书特点的表述,与资料书法字体吻合,故 C 项正确;“结构严整,笔画平直隆重”是对楷书的表述,与资料中书法字体不符,故 D 项错误。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人教)
2.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
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
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3.如图是清代著名画家方士庶的一幅作品,对其所示绘画艺术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汉字和书法艺术相伴而生 B.中国书法艺术日臻完善
C.古代书写工具的发展变化 D.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
6.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
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由此可见( )
A.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B.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C.戏剧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声 D.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
7.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
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
心灵共鸣”。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A.讲究布局构图
B.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C.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注重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4.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为“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
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
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解析】 逐项分析,A、B、D三项是对京剧的正确叙述, 而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答案】 C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人们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开始追求各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于是出现了以北宋四大书法家为代表的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的新流派。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士人阶层在对书法的追求上进一步突破前人的法度约束,更加 强调个性化创造,使之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书法艺术从士人 阶层日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D项中北宋盛行风俗画的说法
是正确的,但《洛神赋图》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人物画,
因而D项错误。 【答案】 D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2009 年江门调研)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3) 主要成就: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走向世界: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 的赞赏。
汉字的起源演变及书法艺术的成就
(2008年淄博三模)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里面的“京”字是创始于下列哪个朝代的书体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清朝
()
【解析】 会徽的“京”字为篆体,秦朝统一文字,小篆成 为标准字体。
【答案】 A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除了自身作为生活用具和礼器之外,还承载了重要的()功能。
A、绘画B、雕刻C、文字D、记录2、元代杂剧和散曲中,最著名的戏曲家是()。
A、白朴B、关汉卿C、马致远D、郑光祖3、本题考查北宋书法艺术的特点。
以下哪位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书法家放达、纯真、坦荡的内心世界”?A. 王羲之《兰亭序》B. 张旭《自叙帖》C. 赵孟頫《扫地赋》D.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4、本题考查宋词的发展。
以下哪一位词人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A. 李清照B. 辛弃疾C. 晏殊D. 姜夔5、关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楷书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成为后世书法的基础。
B. 行书在唐代达到鼎盛,代表人物有颜真卿等。
C. 草书在宋代最为流行,以其流畅自然著称。
D. 隶书是在秦朝统一文字时确立的主要书写形式。
6、以下哪一项不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A. 梅兰芳B. 尚小云C. 周信芳D. 程砚秋7、题目:下列哪项艺术形式不属于宋代书画艺术?A.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C. 沈周的《夜泊牛渚怀古》D. 苏轼的《题西林壁》8、题目: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杂剧起源于唐代B. 元杂剧以诗、词、曲相结合为特点C.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是《琵琶记》D. 元杂剧的繁荣时期在南宋9、中国历史上,哪位书法家开创了“草书”这种书法艺术?A、王羲之B、王献之C、张旭D、怀素 10、明代戏曲中的代表作品《西厢记》是由哪位作家创作的?A、王实甫B、汤显祖C、关汉卿D、孔尚任11、以下哪位唐代书法家被誉为“草圣”?A. 欧阳询B. 张旭C. 颜真卿D. 王羲之12、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中,流行于我国南方的声腔是:A. 江南首家B. 粤剧C. 京剧D. 芜湖鼓书13、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 吴道子B. 王维C. 张择端D. 黄公望14、京剧脸谱的颜色非常讲究,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1.“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信息是中国戏剧界的行话,形象而准确地道出了戏剧、尤其是舞台剧受时空限制的特征。
抓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戏剧夸张的虚拟化场景,能够以较小的场面表现宏大的气势,以短暂的时间浓缩悠久的历史,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的戏曲·戏曲的特点2.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
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京剧行当的演唱方法。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
联系史实可知,A项,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项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C项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以上这些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京剧是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故选D项【考点】京剧的形成点评:此题属于以图补文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图像作为补充。
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挖和解读,以图像所传递的信息为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判断,正确作答。
3.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程。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堂达标】1.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
A属于草书,B属于楷书,C属于行书,D属于隶书。
题干所描述的是草书的书法特点。
2.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的是文人画。
3.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
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
他的代表作是()A.《墨兰图》B.《游春图》C.《牡丹蕉石图》D.《墨梅图》解析:选A。
《游春图》是隋唐时期的作品;《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牡丹蕉石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清代郑板桥的作品是《墨兰图》。
4.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B。
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
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④。
5.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
“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注:阿堵: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随堂巩固】1.例1. 近日.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右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艺术为()A.楷书B.隶书C.行书D.草书2.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锈。
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A.钟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3.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最初是为了A.满足北京居民娱乐的需要B.满足宫廷休闲庆贺的需要C.自身艺术发展的需要D.推陈出新形成新的剧种4.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2)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3)该时期什麽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课后提高】一、选择题1. 右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图中“世”字好似“三个人抽象地概括为由‘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大家庭,体现了中国的和谐意识,并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的特点。
图中的“世”字书法艺术表现手法是()A. 篆书B.隶书C.草书D.行书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3. 从下图马等汉字形体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由大到小B .由繁到简C .由象形到会意D .由图画到符号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5.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高中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一一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各项属于“市民文化”内容范畴的有①词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风俗画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2.《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与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草书、山水画、唐诗3.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明朝初年官方干预杂剧演出,在这样的限制之下,明朝初年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并且是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这体现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服务,故B项正确,D项错误;秦始皇时期即有文化专制,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故C项排除。
4.(题文)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一一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肆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各项属于“市民文化”内容范畴的有①词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风俗画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5.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思之窗】
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域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 1)书法:魏晋以来,中国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楷书方面,魏晋的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
草书方面,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及唐朝的怀素、张旭等都是草书大家。
行
书方面,东晋的王羲之、唐代颜真卿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来源:] (2)绘画:战国时期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理论,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
隋唐时期,注重吸收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活跃阶段,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二、学习延伸
提示阅读感悟题目中所提供的两首诗,印证体味文人画的精髓:强调讲究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一、选择题1. (2009•全国卷一)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 初唐书法B. 秦王破阵曲C. 飞天壁画D. 唐三彩2. (原创题)现代歌曲《说唱脸谱》中唱到:“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所述的是哪一种戏曲()A. 南戏B. 杂剧C. 京剧D. 昆曲3. (2009•上海高考)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 两河流域B. 中国C. 地中海东岸D. 埃及4. (2008•烟台模拟)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
右图书法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A. 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B. 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C. 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D. 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5. (2008•山东昌乐高二期末)《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
这里“时代的光泽”是指 ()①商业兴盛②国家统一③城市发展④文化繁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 (2008•厦门)在浙江绍兴兰亭,可以欣赏“书圣”的书法作品《兰亭序》。
请问,这位“书圣”是()A. 王羲之B. 柳公权C. 顾恺之D. 颜真卿7.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中有许多外来美术风格,这主要是因为()A.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对外交往频繁B. 人才辈出,门类繁多C. 继承了魏晋时期的画风D. 外来美术风格比中国传统风格更优秀8. (200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改编题)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如图),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
这位书法家是 ()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怀素二、非选择题9. 欣赏下列两图图一《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二《墨梅图》请回答:(1)这两幅作品分别属于何种绘画类型?作者分别是谁?(2)通过图一,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3)图二体现的绘画类型的精髓是什么?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试题答案1. A 解析:本题结合南北朝文化特点考查学生对唐文化特征的识记、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课时作业16: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唐朝学者吕总在《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该书法家是()A.钟繇B.怀素C.欧阳询D.苏轼2.据《书林藻鉴》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了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达了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3.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
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草、楷、行各体皆精B.中国书法史上有“秦篆”“汉隶”“唐楷”之说C.柳公权的《祭姪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D.张旭、怀素之狂草别具艺术魅力5.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济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6.在欣赏宋朝《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反映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7.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口稠密,粮船云集。
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卖扫墓祭品的“王家纸马店”。
河里船只往来,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堂达标】
1.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
A属于草书,B属于楷书,C属于行书,
D属于隶书。
题干所描述的是草书的书法特点。
2.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人物画B.山水画
C.风俗画D.文人画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的是文人画。
3.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
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
他的代表作是()
A.《墨兰图》B.《游春图》
C.《牡丹蕉石图》D.《墨梅图》
解析:选A。
《游春图》是隋唐时期的作品;《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牡丹蕉石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清代郑板桥的作品是《墨兰图》。
4.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
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
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④。
5.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
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
“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注:阿堵: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请回答:
(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
(2)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汉字起源于图画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2)问可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出答案。
答案:(1)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2)追求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注重意境,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
它与中国哪一书体形式更为相似()
A.隶书B.楷书
C.行书D.篆书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字文化。
根据上海世博
会会徽中“世”字的特点,并结合中国古代主要书体的不同艺术特色,可以判断出它与篆书的形式更为相似。
2.2011年兔年春晚,周杰伦与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曲调
温馨淡雅,以书法大家王羲之题词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舞
蹈的演出,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
《兰亭序》所表现的书法的特点
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C.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D.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解析:选C。
《兰亭序》是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大行书”。
A、D均是楷书的特点,B是草书的特点,只有C是行书的特点。
3.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
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
解析:选C。
注意材料信息的“年”字上半部分为“禾”,因此“有年”的含义应与“有禾”相关联,而“有禾”主要体现为庄稼收获。
4.米芾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
A.楷书B.行书
C.草书D.隶书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题干强调了“兼有楷书和草书
的长处”,联系作品可以发现与行书的特点较为吻合。
5.右图是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
它属于()
A.山水画B.花鸟画
C.文人画D.风俗画
解析:选D。
2009年十一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属于风俗画。
6.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②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③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④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选D。
本题以古代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各类书法的艺术特点设题,以史实为基础,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并不大,但作为组合式选择题,最好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几项,答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7.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
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
花旦等京剧行当的演唱方法。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
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
8.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程。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这主要是因为京剧是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因此选B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大胆革新创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所有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材料2: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浪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
乾降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
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
(2)依据材料2说出京剧艺术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
(3)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特点和意义。
第(1)(2)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2)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
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3)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