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德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瞰德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篇一
第一次看Vitas的《俄罗斯海岸》MV时,被其间充斥的某种情愫深深感染,那种情愫于我们就像遗失掉的本能,或者久远年代的屋檐——那种对于大自然、对于祖国辽阔幅员的自豪与亲近。
看到《鸟瞰德国》这部纪录片时,京城正笼罩着雾霾,并且波及了日本,壮哉我PM2.5。这真的是件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有学者竟然拿上个世纪的英国伦敦来宽慰国人,除了自欺欺人而不找问题根源,这样的学者就是...我尽量抑制自己老愤青的性格。先来说说这部德国纪录片。
《鸟瞰德国》从“城市、乡村、河流”三个主体出发,以俯拍视角为主,全面介绍德国。就像一个富有而热情的主人带着宾客流连于他的庄园和庭院,他有条不紊,彬彬有礼地介绍着,话语中洋溢着骄傲与幸福。是的,《鸟瞰德国》告诉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是德意志的主人。他们关心每座山每一片森林,为每条河把脉,他们呵护着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每个物种,包括短暂在此歇脚的候鸟。他们都是自然主义者,完美主义者。
德国是世界一流强国,除了工业生产力傲视全球,他们在生态保护方面也是颇有心得。德国拥有三分之二的森林覆盖率,就连老工业基地鲁尔区也是翠色匆匆。看《鸟瞰德国》,几乎每帧画面都是翠绿的,让人赞叹。他们对德国的每个角落、每个领域、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与自然,这就是“和谐社会”的标本。片中涉及大量依托现代科技进行生态研究和城市规划发展的片段:他们利用GPS研究动物的迁徙路径,客机、船舶、出租车、垃圾车运行网络,用GPS控制田野的拖拉机耕出完美的犁沟;用卫星预报堵车状况,用激光高空监视天然气管道泄漏,德国还践行着洁净新能源的开发,如风能、太阳能。
德国对待生态是温和的,对城市发展则是谨慎苛刻的。除了法兰克福的银行大楼,德国的城市很少有被地产商和zf用来炫耀钱包的摩天大楼,大都是保留中世纪风格的建筑。即使二战很多精致的中世纪城市被摧毁,但德国还是最大限度遵照原貌重建。他们没有在城市天际线上做文章,而是在城市绿化,交通,污水处理方面下很大功夫。他们在“吃”和“住”的问题上没有我们这般疯狂不计后果,他们在城市与生态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互利。
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早已没有这种深沉的爱,有的只是与土地的疏离感。我们吃饱了,也只会考虑去西藏三亚马尔代夫看
看青山白云,我们缺少了对居住生态的责任感与眷恋,这份责任感与眷恋是如何丢失的呢?
篇二
刚才在优酷上看了一部纪录片《鸟瞰德国》,挺有感触的。这一集主要讲的使城市,这里面还有一些我去过的城市,法兰克福,慕尼黑,板贝克等等。里面的一些场面感觉很熟悉,城市立的建筑还有周围的草地森林,跟之前在飞机上看到的很相似。这部纪录片里还讲了一些历史,处处体现了人们自由发展的杰作。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二十年前建造的老议会大厦显得低调,充分表现了那个时候德国对于二战的自省。但是二十年后德国已经重新繁荣,新建的议会大厦就又充分体现了德国的风格。看来纪录片也是导演的艺术,这里也反映了导演对于德国发展的自豪感。
在这部片中也能看到,德国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点,例如讲到有一个城市就拒绝工业化,他们让城市里的每一个居民都能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而且房子周围的环境都很好。归根结底是,每个城市的人们都能决定自己城市的发展,这才有了不同的城市风格。这一点使我们应该学习的。
篇三
看着这些航拍影像会想起书本上有关的理论。但理论在各方面不及影像经验来得丰富。缺少实例的抽象表述,无论说得多么清楚,都不能达到实例所能达到的效果。甚至教
学式的实例也缺少鲜活感,因为缺少情境,不能把实例放在问题意识和整体图景当中。
摘录:
“在德国只有30%的居民居住在人口高于10万的大城市。大多数还是居住在中小城市。备受钟爱的是位于大城市旁,人口数为1至5万的中小城市。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以及乡间的惬意,而小城生活本身也多少是这两者的结合。享受着阳台栽花的乐趣和通勤补贴的便利,大城市外的小城生活舒适惬意。但85%的人口还是居住在城市。”
“而城市是何时,何故,如何出现的呢?为什么埃森就偏偏在那个位置?城市是运输线路的节点,交叉点或是在皇家领地附近的居民聚居点。人们喜欢把城市建在重要河流的桥边,因为那里可以收关税并且揩油。罗马时期城市建成栅栏状,中世纪则以教堂和集市为中心,没有罗马的清晰几何形状。”
“(罗马帝国)军营里的小丘让这里棋盘状的道路极难通行,居民们开始另寻新路。这些马踏步行的小路历经百年,渐渐地成了大街小巷。最令人震惊的是,雷根斯堡今日小巷,就是军营彼时小路。当时军营的轮廓至今也依稀可见。”
“多特蒙德今天市中心所在的位置,在过去威斯特法伦的浓密森林中,就已经是两条商路的交汇处了市场成了丝
绸手帕和金属制品的中转站,商人和工匠在这里安家。为了产出足够的粮食,森林变成了耕地。”
“没有这些五线谱般的(污水处理)下水管道,城市根本不可能负担如此多的居住人口。1854年拜仁王后特蕾莎死于慕尼黑的一场霍乱传染。因为穷人的死亡和已经无法阻止地传染到僧侣身上,人们不得不马上开始修建污水处理系统。”
“没有哪座城市有柏林这么密集的出租房,后院中新建起越来越多的背街房屋,因为柏林的工厂不断需要新的劳动力。1800年左右就已经有17万人居住在柏林,工厂接踵而来,由于不断冒烟的大烟囱,柏林人把他们第一个工业区叫做火把岛。柏林飞速发展,钢铁和煤油通过铁路、河流还有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柏林。仅在二十年内柏林的面积就扩大了一倍。不断有新的住房拔地而起,在西城区宽敞而舒适,东城区则是狭窄而灰暗,因为西风将污染和臭气吹去了东边。1920年,柏林拥有400万人口,成了德国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