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老子 感悟智慧

合集下载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

它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对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道德经》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老子智慧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读后感。

首先,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

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放下欲望,不要过度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以无为而治。

这种无为的理念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功利和成就,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反思。

而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其次,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

他认为,柔弱的力量往往比刚强的力量更为强大。

这种观点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往往我们的反应是采取强硬的态度去对抗。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柔弱的力量可以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变化,而不是与其对抗。

这种思想让我明白了,与其用力去改变环境,不如学会适应环境,以柔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到了“无名之名”的概念。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需要张扬和炫耀,它是默默无闻的。

这种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名利和社会地位,他们追逐的是表面的光鲜和虚荣。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积累,它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和赞美。

这种思想让我明白了,追求真正的智慧应该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追求,而不是为了外界的赞美和虚荣。

最后,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是万物的本源。

只有顺应道的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这种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繁荣和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了与自然的和谐。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和谐与平衡。

这种思想让我明白了,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欲望和利益。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闻名于世。

在阅读《老子》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生活、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老子》中的智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忙忙碌碌,追求名利和功利,不断奔波于事务之中,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而《老子》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和运行的,无需刻意追求,顺其自然即可。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明白了放下执着,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功利心,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另外,《老子》中的“道法自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而法则是宇宙间的规律和秩序。

道法自然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的,我们应该顺应这种规律,而不是去违背它。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此外,《老子》中的“无为而无不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告诉我们,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老子》中的这些智慧,让我对生活、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阅读《老子》,我深受启发,对生活、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明白了放下执着,顺应自然的重要性;领悟到了“道法自然”的深刻含义,学会了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感悟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哲理,明白了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老子》,我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益,对生活、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能够更好地领悟《老子》中的智慧,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明智和睿智的人。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3篇)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3篇)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精选1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智慧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篇1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子关于水的智慧。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

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

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

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

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

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

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

这上述是老子的道德经所记载的关于水的看法,老子把水比作君子,形象而突出地把水的存在升华。

水是世上最温柔的事物也是世上最狂暴的事物。

水是刚强的。

一滴水是无所谓的,可是由百川千湖汇聚成的大江大河就是刚强的,坚硬的,充满力量的,它能覆盖一切,能移山倒海,能波涛汹涌,能所向披靡。

在田间,看那流水哗哗的流进田垄里,大大小小的土块随之被瓦解,我不知多少次被它吸引,呆呆地瞧那水流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篇2最近学生课程在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我对老子的思想是比较向往与崇拜的,于是读了一本书,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对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

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老子的智慧可以开启我们的智能,教人如何处世;老子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感悟一万事定要顺其自然人生在世,终止结果皆为一死,万事不能强求,要顺其自然发展才好。

《老子》的读后感

《老子》的读后感

《老子》的读后感1、《老子》的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老子的智慧》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读了一本书《老子的智慧》。

这本书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且通过分析这些哲学思想,给大家分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触很大,也有所体会:一,无为而无不为。

无论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当中,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工作、学习目标,所以平时跟身边人往往是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

有竞争常常就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就会伤到感情,伤到感情就让人烦恼。

这个时候,老子的智慧就有了作用。

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就不学习不工作了,而是一种豁达的智慧,是通过避免与人冲突与争竞去为人处世,通过这种巧妙灵活的方式,不仅出色得完成了目标,而且还不产生烦恼。

这样的一个道理,对我启发很大,也令我联想到平时的学习生活。

在学习当中,我常常会因为同学的成绩比我好而感到烦恼,一心想着要赶超同学。

可是我却没有想到提高成绩并不是要把同学当作敌人,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知识涵养,通过找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弥补知识缺漏,最终成绩必然提高,而且也不会让我对同学产生仇视与敌意。

相反的,当通过这样的方式而取得学业进步以后,同学们会因为我表现出的豁达与善意而对我产生钦佩之情,同学友谊也滋养与发展了。

二,审时度势,进退得当,品味舍得。

这本书当中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生常常会在福祸之间徘徊。

福祸之所依,祸福之所藏。

在福祸之间,常常是没有定论的。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智慧的人就懂得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审时度势,越是发生变化,他们越懂得借助变化来使得自身获得有利的实惠。

并且人生是没有完全成功没有失败的,当遭遇失败有所损失的实惠,也应该懂得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对于已经注定的功名得失,淡定从容。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老子》读后感8篇《老子》读后感1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

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

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和圣贤的综合人格。

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

《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

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

老子所著。

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

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

)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

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

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

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

“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

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

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

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

读老子心得体会

读老子心得体会

读老子心得体会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以独特的文字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老子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万物自有自然而然的运行规律,人应该尊重这种规律,顺应自然,不去过分干预。

这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常常在追求功利和效率的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的规律和个体的需求。

与其不断努力地改变和控制外界,不如学会如何顺应自然、调适自己。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和和内心的宁静。

其次,老子强调了“无名之名”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但我们不能过分附加于名称和外表上。

事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应该从内在发掘,而非过度追求表面的名利和虚荣。

这种思想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常常在追求外在的成功和物质的享受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内在的需求和追求。

与其过分追逐虚无的名利和荣誉,不如沉淀自己内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

同时,老子还强调了“无欲则刚”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清净和平和,不要被欲望所驱使。

只有在拒绝欲望的追求下,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力量。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我们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追逐物质的享受和权力的追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焦虑、压力和失去方向感。

只有拒绝欲望的驱使,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此外,老子还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他认为,柔和、温和的态度能够使事物在和谐中发展壮大,而过于强硬和刚强只会带来冲突和破坏。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常常在追求权力和竞争的过程中失去了与他人相处的灵活和友善。

只有以柔克刚,我们才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取得真正的力量和有益的结果。

最后,老子还强调了“虚静无为”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虚静和平和,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欲望和权力追求。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由老子著述,以道家思想为主题,内容涵盖哲学、宇宙观、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

我阅读完《老子》后,深受其智慧的启迪与感动。

本书共分为81章,每章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独特的观点,无论是对于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都展现了深思熟虑的古代智者的见解。

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与“道”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哲学思想。

相较于现代社会注重力量与权威的价值观,老子的思想显得更加柔和与内敛。

他认为,不以力量压倒他人,而是以无为的智慧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

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种引导个人生活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以忙碌和努力为荣,追逐物质与成功。

而老子的智慧教诲我们要学会放下欲望,放松内心的追逐,以一种柔和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与他人。

另外,《老子》中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认为人应该秉持一种谦逊的态度,像自然一样与之和谐相处。

如果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将发展得更为和平与公正。

这个观点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现代人常常忽视了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害。

而老子的思想则提醒着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珍惜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总的来说,读完《老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反思。

老子的智慧思想可以指导我们从个体层面到社会层面的生活和治理。

同时,道德经也提醒我们不要追逐物质与成功的表面,要学会关注内心的需求与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通过深入思考与反思,实践老子的智慧,使自己更和谐地与他人、与自然共生。

这是我从《老子》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对于智与智慧追求的一种新的思考。

读老子道德经的心得体会7篇

读老子道德经的心得体会7篇

读老子道德经的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老子道德经的心得体会7篇生活中的细节,在心得体会中逐渐培养了对人性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了自律的重要性,只有自律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读老子道德经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阅读老子感悟智慧

阅读老子感悟智慧

阅读老子感悟智慧――读《老子二章》有感《老子》,一本蕴含了丰富人生哲理的智慧宝典。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今读《老子二章》,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颇有感触。

这段文字简洁清晰地表达了: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的存在。

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两个概念互相转化,难和易两个概念互相形成,长和短两个概念互相显现,高和下两个概念互相充实,音与声两个概念互相谐和,前和后两个概念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道理。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间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以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功。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个人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都有意无意地追求美。

然而每个人对美的敏锐程度却是不同的,长期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的人往往不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

相反地,那些饱经忧患的心却能敏锐的感受到美。

所以,美好的存在依赖了丑恶,那么丑恶就对美好的存在做出了贡献,于是丑恶也有美好的印记了。

世间的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极端对立的两种事物也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它们就是互相依存的,就像没有了美好,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丑恶了,那么就无所谓丑恶了。

在亚马逊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有可能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飓风,蝴蝶翅膀和飓风是有着多么奇妙的关系,就如同世间万物千丝万缕的关系。

没有人能用语言来表述出万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即使表达出了,也是带有主观性的及其局限的,不能适用于广阔的宇宙,甚至极有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老子《道德经》感悟及体会

读老子《道德经》感悟及体会

读老子《道德经》感悟及体会读老子《道德经》感悟及体会(篇1)一提到《道德经》,我们不免会想到老子,不妨先简单介绍下我心目中的老子。

老子其人,是一个不求闻达的“隐君子”。

老子其说,博大精深。

其主旨可以归结为“言道德之意”。

老子其书,世称《老子》,又称《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也是道教的“第一经典”。

因此,老子不仅被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也被道教尊奉为道祖和天尊。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

“道”、“德”俩词是《道德经》提纲挈领的俩个概念。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

“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仔细看完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后,我略有所思所悟,尽管不能完完全全地领悟到老子的精髓之所在,但我还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想同你们分享的财富。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

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七篇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七篇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七篇老子读书心得体会【篇1】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

《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

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就应顺其自然,而但是过分强调主观意愿。

教师的权威就应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之道。

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就应进行批判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能够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味。

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

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地看待。

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就应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

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

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透过无为到达有为,透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

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老子读书心得体会【篇2】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

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隐世时,被守关官员拦住,老子于是连夜写就五千言,成了《道德经》,开创了道家学派。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引言概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哲学的奠基之作。

它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幸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谦逊守道、返璞归真,详细阐述《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顺应自然:1.1 人生如水,顺势而下。

《老子》中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启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争强好胜。

就像水流一样,顺势而下,能够顺利地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1.2 保持内心平静,追求内在的宁静。

《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放下功利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惟独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才干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夸姣。

1.3 与自然和谐共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子》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真正的自由。

惟独与自然相处融洽,我们才干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实现真正的自由。

二、无为而治:2.1 不要过度干预,顺其自然。

《老子》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告诉我们在管理事物时,不要过度干预,而是应顺其自然。

惟独顺应事物的本然规律,才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尊重他人的自由,不加限制。

《老子》强调“无事强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不加限制。

惟独赋予他人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才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3 以柔克刚,保持和平。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这告诉我们在处理冲突时,应以柔克刚,保持和平。

通过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避免冲突的升级,实现和谐共处。

三、谦逊守道:3.1 谦虚使人进步。

《老子》中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惟独谦虚,才干不断学习、进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3.2 守道而行,追求真实自我。

《老子》认为守道是人生的关键。

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我,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3.3 尊重他人,不自我膨胀。

《老子》中强调“为无为”,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自我膨胀。

《老子》心得体会8篇

《老子》心得体会8篇

《老子》心得体会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子》心得体会8篇写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同的事情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写心得体会进行记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老子》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老子》的读后感(通用5篇)

《老子》的读后感(通用5篇)

《老子》的〔通用5篇〕《老子》的1老子,这位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他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

他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跟孩子们一起读这本书,不但有经典阅读的影响,也有此书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

老子用一个“道”字,就把世上万物万象归于自然。

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虽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

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

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上下,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

《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进步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

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假设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承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华,篇篇精华,浸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仰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渐渐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老子》的2今研读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颇多感触,现抄录如下,以加强记忆,便以提升自己。

南先生在《老子的士的内涵》这样写到: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

”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素净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

而且,“妙”的境界勉强来说,万事万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

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劣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

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反而可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最新五篇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作品——《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道德经》像一束阳光,把万事万物的奥秘和为人处事的规律照得明明白白,让我心中豁然开朗。

《道德经》告诉我,要尊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注意之间的转化,并难得可贵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分私爱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

以前,我从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够名牌,用的笔不够漂亮,嫌妈妈不够优雅,嫌爸爸不是老板……读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

衣服虽比不上一些同学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农村,农村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看不够。

而我用的笔从不妨碍我做作业,考出好成绩。

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劳动所得让我丰衣足食,周末陪我爬山捞鱼,还能根据我的意愿,出钱让我学钢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见,我生活是多么幸福,我早就该知足了,于是,我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开始知道满足了,突然发现,我原来可以生活得这么快乐。

“轻则失根,燥则失君”告诉我,办事不能轻率浮躁,否则就无法办成事情。

就如去年我准备参加钢琴考级,刚刚开始,我还没有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仔细弹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去弹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弹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团,乱成了一锅粥。

当我看到这一章《道德经》后,发现我弹琴过于草率,我原来的意图是希望自己能快些达到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为轻率,急于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乱了。

我静下心来,重新谨慎地把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样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

终于,我通过了考级。

我从心里感谢《道德经》,它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规律,踏踏实实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均是《道德经》告诉我的道理,让我渐渐明白了我该怎样对待我的人生,该怎样对待我身边的事物。

老子道德经读书感想(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读书感想(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读书感想(精选5篇)老子道德经读书感想(篇1)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

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

固然只读了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

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其次,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遍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

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认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

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

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

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

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

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

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

老子四字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老子四字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先贤圣哲,他们用智慧和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便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

老子四字——“道可道,非常道”,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

以下是我对老子四字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一、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存在的,但道是无法用言语来完全描述的。

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原理。

1. 道的内涵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超越言语、形而上的存在。

它既包括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等自然规律,也包括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等精神文化领域。

道是普遍存在的,它贯穿于世间万物,无所不在。

2. 道的不可言说性老子认为,道是无法用言语来完全描述的。

这是因为道具有无限性、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超越了人类语言的范畴。

人类语言只能表达道的一部分,无法涵盖其全部。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感悟、体悟来接近道。

3. 道的可追求性尽管道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追求道。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顺应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功利心、私欲,以一颗平静、宽容的心态去感悟道。

二、感悟老子四字的启示1. 谦虚谨慎老子四字启示我们要谦虚谨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自满、自负,认为自己的观点、能力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道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的,我们对于道的认识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2. 顺应自然老子四字启示我们要顺应自然。

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变化、衰亡,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我们要学会观察、感悟自然,从中汲取智慧,使自己的生活、工作与自然和谐共生。

3. 放下功利心老子四字启示我们要放下功利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名利、地位,导致心态失衡。

老子告诉我们,道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的,我们对于道的认识是有限的。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的智慧读后感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书中充满了深邃的智慧和
哲学思考。

读完《老子》,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对生活、处世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老子》告诉我们“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一切事
物的本原。

这里的“道”并非指具体的道路,而是指宇宙间的自然
规律和真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
而忽略了“道”的存在。

读完《老子》,我明白了“道”是宇宙间
的真理,我们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才能够获得真正
的幸福和安宁。

其次,《老子》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这并不是说要
完全不做事,而是要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不要过分干预
和违背自然规律。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功利和物质利益,而
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读完《老子》,我明白了“无为而治”
的理念,学会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才能够真正获得
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另外,《老子》中还提到了“柔弱胜刚强”的观念。

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于用强硬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
柔和的力量。

读完《老子》,我明白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学
会用柔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事物,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

总的来说,《老子》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加注重顺应自然,学会“无为而治”,用柔和的态度
对待他人和事物。

相信在这样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过上更加平和、安宁的生活。

读《老子》心得体会(通用4篇)

读《老子》心得体会(通用4篇)

读《老子》心得体会(通用4篇)读《老子》篇1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认识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

爷爷跟我讲了很多的古代传说,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说——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

小时候听着这些传说比较神秘、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

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

这是我阅读书籍的,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为何做此书的种.种原因,那就与作者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

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强称为写作工作者罢了。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称《论语》为做官必学,《道德经》为做人必学,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说法那样的片面。

一本《道德经》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容。

换一种比较概括的话说可算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道德经》真正的分类还得算为哲学著作。

老子道家的学术充满着辩证法,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明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出发,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与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黑格尔曾经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在老子《道德经》诸多哲学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处世这方面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智慧体味人生
——读《老子二章》有感
《老子》,一本蕴含了丰富人生哲理的智慧宝典。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今读《老子二章》,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颇有感触。

这段文字简洁清晰地表达了: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的存在。

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两个概念互相转化,难和易两个概念互相形成,长和短两个概念互相显现,高和下两个概念互相充实,音与声两个概念互相谐和,前和后两个概念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道理。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间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以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功。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个人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都有意无意地追求美。

然而每个人对美的敏锐程度却是不同的,长期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的人往往不容易感受到美的存在。

相反地,那些饱经忧患的心却能敏锐的感受到美。

所以,美好的存在依赖了丑恶,那么丑恶就对美好的存在做出了贡献,于是丑恶也有美好的印记了。

世间的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极端对立的两种事物也有很大的联系,甚至它们就是互相依存的,就像没有了美好,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丑恶了,那么就无所谓丑恶了。

在亚马逊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有可能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飓风,蝴蝶翅膀和飓风是有着多么奇妙的关系,就如同世间万物千丝万缕的关系。

没有人能用语言来表述出万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即使表达出了,也是带有主观性的及其局限的,不能适用于广阔的宇宙,甚至极有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面对世间万物,我们是多么的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是多么的短暂。

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归属于自然。

摒弃功利的心,淡泊平静生活在自然中。

在自然中我们获得生命,我们成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顺应自然是一种智慧。

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丰富。

可是高端的科技摧毁了大自然,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违背了自然规律。

同时,大自然也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报复,地震、飓风、海啸、荒灾……我们为了一己私利无法顺应自然,自然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血淋淋的代价。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留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容被忽视的。

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顺就物性。

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不是纯粹的消极待世。

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万物各有其性、物各有宜,强调顺就物性、因才而用、率性而行,反对任意作为,这自有其合理的因素,顺应自然、率性而行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多元化倾向,有助于充分满足主体的能动意识和创造精神。

在清华大学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所以竞争也是很强的,很多时候容易心浮气躁以及消沉。

老子的无为的思想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无为不是说我们要放弃努力学习锻炼,甘于落后,而是要顺其自然,不勉强从事,不逼迫自己,以达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事业,不给自己设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悲壮目标,即使结果不理想,不要自暴自弃,要心平气和地学会接受。

这些仅仅是我对老子思想感触的一部分。

每当我手捧《老子》,读着那充满智慧的故事,探求那玄而又玄的“道”,这样的一幅画面总会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的去到函谷。

老人微笑着看着路边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一张牛皮上,老人慢慢的记录着心中不时涌出的点点思绪,只言片语……两千年后,我们手捧《老子》,默
默的读着,汲取着智慧的甘露,似乎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慢慢的抬起头,我们也看见了那幽幽山谷,闻到了那阵阵花香……
老子留给后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以致人们渐渐将他神话,就连他的出生于去世,都被后人描绘的那样浪漫而传奇。

道教更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

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而那曾经有血有肉的老子,怕是已经永远的湮没于历史的流沙中了。

也许老子真的就是仙人,信手就丢给人间一个两千多年都说不清道不明的“道”,而这个“道”能生万物,这个“道”无处不在。

天地中有“道”;一草一木亦有“道”;更不用说一人一心了,那就是“道”的化身。

而《老子》就像是这样的一本指南,为人们诉说着“道”,辩论着“道”,指引着人们找到“道”,拥有“道”。

其实,《老子》有时真的就像一本手册一样,并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玄而又玄。

用现在的话说,《老子》有的时候很生活。

所谓的大智慧,其实都是从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出来的。

朴素,单纯,却意味深远,甚至一生都难以参透。

但一旦顿悟,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那种破开迷雾的兴奋,是言语难以形容的。

站到了更高层次上的自己,如果转身看看过去,有的怕是只有轻轻一笑吧。

阅读老子,感悟智慧,体味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