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简介.doc

合集下载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同志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1964年10月16日,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当天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核武器。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创造“两弹一星”伟业的广大建设者和创业者的高贵品质和精神支柱。

研制者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起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

1951年,于敏从北大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此后的10年,他从头学起,孜孜不倦。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出国留学经验的他,成为国际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

1961年1月,于敏被邀请到钱三强的办公室,接受了热核武器原理预研的任务。

此后,他隐姓埋名30年,投身于一个新的神秘研究领域,从一个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发展到一个多学科、应用性的大科学领域。

这是于敏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他和同事们废寝忘食、昼夜奋战。

氢弹原理非常复杂,研究中常常“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像燃着一把火,决心赶在法国前头研制出氢弹,为祖国争光。

那是理论部的黄金时代,科研大楼的夜晚常如白昼。

1965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中国共产党建党大事件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我国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同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

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整,伴随着一声惊雷,在古老东方的丝绸之路上,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上空〔新疆罗布泊试验基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

这是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

1.爆炸原理: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重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一些重元素(如235U、239U)的原子核在一个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质量相近的新核(也称核碎片),并放出2~3个中子和200MeV能量过程,称为重核裂变反应。

每个重核裂变时释放出的2~3个中子,若有一个中子再轰击另一重核引起分裂,分裂后又发生这样的反应;如此能使重核裂变反应自动连续地进行,称为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必须在一定质量的体积中才能进行。

能持续重核裂变链式反应持续进行的裂变物质的最小质量,叫做临界量,与临界面质量相对应的体积,叫做临界体积。

2.基本构造:原子弹主要由核装料(235U或239Pu)、引爆装置、中子源、中子反射层和核装料弹壳等组成。

3.起爆过程:当引爆装置点火后,引起各炸药块同时爆炸,产生巨大压力向中心挤压,使分装的、每块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骤然合拢成一个球体,达到超临界状态。

在中子源发射的中子轰击下,引起按等比级数发展的越来越激烈的重核裂变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一定的量的重核裂变,释放巨大能量,形成猛烈的核爆炸。

1kg235U或239PU,只需百万分之几秒,经200代就可以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kt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

原子弹试验发出的春雷般巨响和卫星传回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庄严地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

“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在制造出“争气弹”、“争气星”的同时,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反映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研制“两弹一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上世纪50、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

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集思广益、运筹帷幄,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胆略,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奋斗,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人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举。

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邓稼先简介: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人物生平:邓稼先(1924--1986),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安徽邓氏家‎族杰出代表‎:邓石如、邓艺孙、邓季宣、邓以蛰、邓稼先等),清政府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六世孙‎,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

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

1986年‎因长期受辐‎射伤害,身患癌症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两弹一星的资料与故事250

两弹一星的资料与故事250

两弹一星的资料与故事250[摘要]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两弹一星”事业的正式启动。

中国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研制的第二、三代原子弹,是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形成自力更生的国防力量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而“两弹一星”,就是指用中国人自己掌握研制和生产技术制造大型飞机、坦克、装甲车、军用飞机和洲际导弹。

作为一项浩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在内的多个方面。

在这一年,我们有了一个总体设计方案及若干个初步技术方案,并先后经过了5次大型论证会,最终确定在1961年6月进行第一次工程设计活动。

从1964年开始到1964年试验结束历时4年左右。

它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领导,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以全国各科研单位为主组建起来一个由众多专家组成的系统工程。

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北京西郊罗布泊东南方向,黄沙漫天。

下午15时许,一声巨响震动着山谷——震得大地震动!蘑菇云升起在空中,“轰”的一声巨响,轰!地动山摇,蘑菇云腾空而起!这是中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这是一种完全以人类智慧和勇气制造出来的第一次爆炸武器!中国制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爆炸过程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关键时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研制出了这枚威力巨大的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在北京西郊罗布泊西北方向的沙漠中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沙漠中爆炸的核武器。

10月16日,这个神秘的蘑菇云直冲云霄。

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从一米高处向下飘动,向地面形成了直径2公里多的巨大火球。

这是在距地面2.5公里高度,由核弹的弹头、核装置组成的火球。

2、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从原子弹的设计到原子弹技术的突破,一直是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心,这也是我国成为核武器大国的关键。

从原理上讲,原子弹爆炸原理主要分为原子弹空爆原理、氢弹爆炸原理、中子弹反应式爆炸原理和非核反应式爆炸原理六大类。

“两弹一星”及其他

“两弹一星”及其他

“两弹一星”及其他作者:尹怀勤来源:《百科知识》2016年第19期笔者在与友人交谈的过程中以及见诸媒体的文字中,不时会发现一些科技问题,很有明确说明的必要,比如“两弹一星”具体指的是什么?宇航员和航天员的称谓是不是一回事?以及美国登月究竟是真是假?“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令国人无比自豪的光辉成就。

要问“两弹一星”具体指的是什么,许多人都回答说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我国最初是将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称为“两弹一星”,后来改成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核弹不仅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包括中子弹。

中子弹亦称加强辐射弹,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

核弹作为威力最大的一种弹头,是战略导弹最具威慑力的战斗部。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进行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重量为173千克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1980年5月18日,我国洲际地对地导弹全程试验成功。

1982年10月12日,我国潜艇水下发射潜对地导弹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随后,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多种多样的战术和战略导弹武器。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还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并发射了多颗人造卫星。

这些重大尖端技术成果,不仅加速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带动了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

它对外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领导导弹研发
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导弹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多款导弹,大大 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推动导弹技术发展
邓稼先的贡献对于推动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我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的贡献
研究空间科学
邓稼先在空间科学方面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勤奋学习
邓稼先先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 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勇于创新
邓稼先先生在科学研究上勇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我们应该培养 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科技推动进步
邓稼先先生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深 入地认识到科技对国家繁荣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
1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影响力。
3
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 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03
邓稼先在“两弹一星”中的 贡献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贡献
突破关键技术
01
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为我国核武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 融合,这是我们期待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科技发展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 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邓稼先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求知欲。他曾 就读于昆明市文正书院和北京崇德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

两弹一星1ppt课件

两弹一星1ppt课件

(二)“八项方针”的提出
5、为了迅速发展核武器,我们必须集中人力、 物力和财力,为了发展核武器,其它任何国 家建设计划都应放在第二位。 6、现在是科学和科学家为党的政策服务,而不 是党的政策为科学和科学家服务的时候了。 因此,必须维护党对这一(核武器)计划的 绝对领导。 7、培养(核武器计划)接班人的任务同制造核 武器同样重要。 8、我们必须单独制定一套安全制度,以保证绝 对安全。
(一)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 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1958年,毛泽东论断:“原子弹就是这么大 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 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 全可能。”
(三)原子弹的研制过程
1、十五人专门委员会 1962年11月17日,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 为主任委员,七名副总理和七名部长组成的中央 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 主任委员 周恩来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委 员 贺 龙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李富春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三)原子弹的研制过程
4、“绝育手术” 就在中国的核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原子弹试验步伐的同时,美国的科 罗纳间谍卫星也发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的核定地点。美国确实一直试图 阻止中国的核爆炸,欲对中国核设施实 行“绝育手术”。
(三)原子弹的研制过程
5、“投篮”行动 1964年10月,正当全国人民喜庆建国 15周年的时候,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对首 次核试验作出了周密部署,一个代号为 “投篮”的重大行动在最高等级的绝密 状态下进入了倒计时。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设计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设计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设计19XX年10月,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XX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同一时期,我国还先后成功发射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

19XX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太空。

新中国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

在为“两弹一星”奋斗的历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他指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要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建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也诞生于此。

昔日戒备森严的军事禁地,现已成为红色旅游胜地。

原子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今年国庆假期,原子城景区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

全景体验、沉浸式场景、高科技展示,作为景区的主要部分,原子城纪念馆今年6月30日全面完成改陈布展并恢复开放,献礼建党百年。

该馆是全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历程的专题纪念馆,基本展陈面积已扩增至6015平方米,设有“东方巨响”“历史抉择”“筑梦复兴”等8个展厅,展出970件革命文物。

一串串光耀青史的名字、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让参观者精神为之振奋、心灵受到洗礼。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杭义洪表示,原子城纪念馆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宣传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

用好用活这笔精神财富,对于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海北州依托一址、一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培育红色旅游品牌,让“两弹一星”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七年级语文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沪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沪教版
甘于奉献
邓稼先在研制“两弹”的过程中,始终站在第一线,亲自参 与各种实验和测试。他不仅在技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 是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 了自己的全部。
无私无畏不畏艰险在源自制“两弹”的过程中,邓稼先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他从不畏惧,始 终坚持实验,甚至亲自参与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 件大纲
目录
• 邓稼先简介 • “两弹一星”的背景 •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 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 结语
01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的生平
1924年出生于安徽 怀宁县。
1941年考入西南联 大物理系。
1935年考入志成中 学。
邓稼先的生平
1948年赴美留学,从事原子核物理研 究。
国际地位和安全保障能力。
邓稼先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他的科学成 就,更在于他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他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终身,成为
后人敬仰的楷模。
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邓稼先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 斗。
邓稼先的奉献精神激励我们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事 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期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原子核理论、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 贡献。
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期间,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 的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2
“两弹一星”的背景
国际形势
冷战时期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 级大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核 武器成为重要的战略武器。
03
邓稼先与“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邓稼先和钱学森等 都是无私奉献,忠 厚平实,真诚坦白, 有胆有识,身先士 卒,对祖国、民族 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的杰出科学家。
两弹一星精神——“热 爱祖国、无私奉献,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大 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社 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 体现。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 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 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 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 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 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 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 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 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 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1964.6月 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 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 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 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 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 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氢弹
核武器的一种。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 点燃氢的同位素氘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 弹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 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 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 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 级TNT当量。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 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 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两弹一星”成功之谜是如何揭开的

“两弹一星”成功之谜是如何揭开的

“两弹一星"威功之fit是如何揭开的文I胡新民《党史博釆》-221第4期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人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一直令外国人很困惑。

上个世纪80年代,来华访问的美国航天界专家,当面向后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孙家栋院士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当时经济那么落后,条件那么艰苦,到底是什么让你们创造了这个奇迹?”孙家栋脱口而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因此,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对世人来说,"两弹一星”是怎样成功的仍然是一个迷。

那时,距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已经30多年了。

但由于各种原因,那些为国家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科技专家仍然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聂荣臻之女聂力中将感到此时应当将这段历史公布于众,于是利用各种机会向中央领导人反映。

史林折植与此同时,1999年5月5日,原中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国务委员张劲夫发表了长文<请历史记住他们一一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响。

党中央经过研究,于1999年9月18日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不久,一大批反映"两弹一星”研制历程的史料陆续问世。

今天,我们重温这些"揭秘”的史料,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客观地了解这个奇迹的创造过程,从而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履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他们为什么纷纷冲破重重阻挠回国效力1999年9月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中,有21位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他们不但亲眼目睹了新旧两个中国社会制度的天壤之别,而且也亲眼目睹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不同,因而认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两弹一星 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 功勋人物

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3000℃以上的 高温,容易烧坏零部件,引起事故,姚桐斌把这个问题列 入研究课题。当所有人都质疑研究不会有结果的时候, 姚桐斌坚信自己的主张,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于 新型号的火箭上,使火箭发动机的高温大为降低,同时还 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遇到了英国、 德国的冶金专家。他们问他: 为什么当初舍弃我们所提供的,那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个 人待遇而回中国去, 姚桐斌坦然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 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 来。
留学英国期间,姚桐斌日夜关注国内局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姚桐斌和在英国的留学生 们都激动万分! 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姚桐斌激动不已。 他在英国各地奔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他吃最差的食 物,住最差的地方,他省下每一个便士,去更多的地方宣传 新中国。
桐斌高调的爱国活动,迅速成为被“关照”的对象! 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伦敦警察的通知,要“请”他去谈话, 谈话的内容是:要他在限期内离开英国,但是,不准回中国。 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听闻此事后,邀请 姚桐斌去德国,在他的领导下做研究工作。 1953年秋天,姚桐斌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仅仅三个月, 他就以惊人的天赋,熟练掌握了德语。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1999年9月18 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 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23位为研制“两弹 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前过世(7人)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钱三强、郭永怀 授勋后过世(13人) :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 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任新民、程开甲、于敏 现在仍在世(3人):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两弹一星”还有很多很多科研人,他们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出自 己的青春,健康,甚至生命 少年强则国家强,相信未来,祖国会出现无数的“功勋人物”。

两弹一星介绍.docx

两弹一星介绍.docx

两弹一星介绍简介:两弹一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有巨大意义?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页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下,于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而毛泽东则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

”即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两弹一星》课件

《两弹一星》课件

《两弹一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两弹一星》的相关内容。

该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第6章“探索科技发展的足迹”第3节“两弹一星”,详细介绍了我国在核武器、导弹技术和人造卫星领域的重要突破和伟大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两弹一星”的概念、背景及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 掌握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主要历程、成果及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成果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弹一星”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a. 介绍“两弹一星”的概念、背景及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b. 讲解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主要历程。

c. 分析我国在核武器、导弹技术和人造卫星领域的重要突破和成果。

3. 实践情景引入:a. 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艰辛和辉煌。

b.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弹一星”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意义。

4. 例题讲解:a.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两弹一星”相关知识点。

b. 分析解答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a. 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两弹一星”知识的掌握。

b. 及时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b. 强调“两弹一星”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核心内容:两弹一星概念、背景研制历程成果及意义2. 补充内容:核武器:原子弹、氢弹导弹技术:近程、中程、远程导弹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嫦娥一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

b. 请分析“两弹一星”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意义。

2. 答案:a. 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1950年代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实现了核武器的小型化;同时,成功研制出近程、中程、远程导弹,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导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共和国的脊梁》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共和国的脊梁》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5. 开放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两弹一星”的研制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其在我国国防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能力。通过学习《共和国的脊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英模人物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升以下核心素养:
1. 历史理解:使学生掌握“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成就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英模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英模人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共和国的脊梁”的认识和理解。
- 王进喜:学习他“铁人”精神,即在艰苦环境下坚持生产,为我国石油事业作出贡献。
- 焦裕禄: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沙漠、脱贫致富的精神。
2. 教学难点
(1)“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国际影响。
- 难点解释:这部分内容涉及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技术原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党史博采》│2021第08《党史博采》│2021第08期一、“两弹一星”精神的产生背景中国的“惊世两弹”“冲霄一星”,激励和鼓舞着几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60多年来,我国自主研制了17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300余次发射,将5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取得重大突破,正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快速发展。

(一)“两弹一星”的涵义和意义“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

而今的“两弹一星”通常是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自主创新的辉煌成果,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和骄傲。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已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步入世界前列。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从“东亚病夫”到站立起来的具体体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重要标志,显示了我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

它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建设,激发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我国高新科技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靠着“两弹一星”的战略保障和强力支撑,我国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机遇,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简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中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中国于50年代初创建核工业,1954年9月18日通过铀矿普查探明中国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可为核工业提供基本原料。

1957年10月,中国、前苏联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前苏联同意在核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但1959年6月,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了专家,于是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

1960年初,从全国各有关部门调集百余名高中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核武器研制工作。

在对“枪法”和“内爆法”进行分析比较后,以“596”作为代号的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确定采用较先进的“内爆法”。

到1962年底,基本掌握了以高浓铀为主要核装料的原子弹的物理规律,完成了物理设计和爆轰物理、核弹飞行弹道、引爆控制系统台架等三大关键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威力为2.2万吨TNT当量,核装置重1550千克,试验在102米高的铁塔上进行。

1965年5月14日又成功地进行一颗核炸弹空投爆炸试验,威力为3.5万吨TNT当量。

当时在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一批科学家在张爱萍将军率领下跋涉在戈壁沙漠,他们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终于以中华民族的骨气研制出原子弹。

山呼海啸的巨响震撼大地,云蒸霞蔚的蘑菇云升起在大漠上。

从此,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为核武器的发展树立了第一个里程碑。

原子弹爆炸两年后的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6月17日凌晨,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试验靶场上空爆炸成功。

这是中国核武器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了。

这颗卫星的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从此之后,中国的国防科技和航天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