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业公司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

铝业公司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
铝业公司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

铝业公司模具氮化工艺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挤压模具氮化各阶段的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挤压车间模具氮化操作工及质量管理部门监督。

2 主要工艺流程:

清洗——风干——装炉——烘干——加氨——保温——加催渗剂——保温——停止加热————关闭催渗剂——随炉冷却——关闭氨气——出炉——检验

3 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3.1模具清洗、装炉:

3.1.1把模具放入盛有稀盐酸(10—15%)的塑料盆内浸泡≤15分钟左右后,用流水冲洗,边洗

边用耐水砂纸打磨,以除去表面油污、锈迹,特别是工作带、分流孔、导流坑、模具入料口端面应清洁。取出在干燥无油污的地方风干,烘干的模具在1—2小时内必须入炉。

盐酸溶液和金属清洗液使用几次后,视其模具清洗效果,适当兑入少许盐酸或金属清洗液,以保证溶液去污除锈能力。必要时重新更换溶液。

3.1.2检查氮化炉及附属设备(如冷却水、料筐、炉子的气密性、气管、阀门、电动葫芦、

电源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1.3开启氮化炉电源,使炉子开始加温,同时微开炉子排气伐。

3.1.4把风干好的模具竖立摆放在模框内。模具间距>30mm,不能摆得太密,以保证气流通畅,

使氮化层均匀。旧模、大模放在下部,新模放在上部。在铁杯中放氯化氨≤5克, 将铁杯放在模框底部。

3.1.5关紧炉盖,先启动风机和冷却水泵,再接通氮化炉电源。当炉温达到200℃,关闭氮化

炉电源,打开炉盖,将模具平稳地吊入炉内正中,停放约15分钟,使模具彻底干燥后,再关闭炉盖。

3.2. 氮化工艺过程控制:★

3.2.1排气。加热温度设置为520℃,温升速度控制在200℃/小时,刚升温的0.5小时是排

气阶段。以500L/h的流量通入氨气,氨气压力0.15Mpa,通氨气排空气.调节阀门,使炉内压力保持在80-110mm水柱。

3.2.2氮化。升温2.5小时使炉温达到设置加热温度520℃,通入氨气,流量1000-1100L/h,

此时氨气压力0.2Mpa,氨分解为25-30%,( 适时点燃尾气)保温6小时后,再升温至535±2℃, 保温3小时。此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催渗剂, 流量200-250L/h,此时压力0.2Mpa,氨分解率50-60%。

3.2.3通二氧化碳气体3小时后,保温结束,断开加热电源。停止加热约30分钟后,加开下

部风机,当冷却至180℃以下时氮化程序完成。关闭氨气、催渗剂,断开循环风扇电源,100℃以下关闭冷却水泵。

3.2.4出炉:打开炉盖,将模具吊出氮化炉。

4. 检验:表面应为银灰色;渗氮层(白亮层)深一般为5-12μm; 氮化层硬度≥HRC66,(HV900); 模具氮化模具硬度提高HRC1-2度。(模具硬度应有HRC50-54度)

工艺温度曲线图:

5.氮化过程中注意事项:

5.1定期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对轴承座要经常加注高温润滑油;检查炉体的气密性;注意

炉内压力保持在80-110mm水柱;注意清理管道内异物。

5.2定期检查温度控制仪表的准确性。

5.3两路冷却水保持畅通;

5.3打开炉盖时, 注意将热电偶抽出一段;关闭炉盖后压入, 避免与炉子碰撞。

5.4。到温后若无法点燃尾气则表明温度偏低;氮化后模5.5,炉子升温到600℃,保温6小时。注:“★”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 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 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1,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铣床粗加 工挂台,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斜导柱孔也可以在飞好模合 上模后与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信息来源:2010-2-2]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三、分型面的确定 不影响外观; 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

模具车间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模具车间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部门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一、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1、全体员工一定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杜绝疏忽、麻痹、侥幸、开小差等心理。 2、工作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等工作,禁止穿背心、短裤、短裙等工作。 3、工作时要精力集中,禁止将不良情绪、不良心情等带入工作中。 4、要爱惜设备/模具/工装,熟知设备操作规程和要领,禁止设备/模具/工装带病作业,设备运转中禁止人员离开岗位。 5、随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解决,不能解决时立即汇报。 6、坚持“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 人不受伤害。 二、加工、维修过程中注意事项 1、普通模具加工维修 1-1、严格按照车床、铣床、磨床、线切割、电火花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1-2、模具部件加工一定注意事前图纸、尺寸、工艺、加工方法等的确认,确保部件加工后的一次正确性和准确性。 1-3、装配模具时,要细心、用心、专心,避免部件等碰伤自己或他人。 1-4、周转、维修模具时,要选用合适的周转车、工具等,避免出现意外。 2、级进模具维修 2-1、级进模具有体积大、重量沉、结构复杂、各种零部件繁多等特点。 2-2、使用叉车周转时,模具一定均匀放到结实的托盘上,叉车前叉一定要插到托盘的中心,不要倾斜、车速要慢,严密注意周围人员、设施情况,确保安全。2-3、使用3吨或5吨行吊装、卸级进模时,一定注意根据模具吨位选择合适行吊,吊钩要牢固有保护,钢丝绳要结实没有断丝等现象。 2-4、实施维修时,一定要细心、用心、专心,避免遗漏部件、遗漏部位,避免铁片、铁刺等划伤手等。 3、其他电气、机械维修等注意事项 3-1、发生电气故障时,一定先切断电源,仔细观察、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确认故障彻底排除后,才能送上电源。 3-2、出现机械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仔细分析、判断产生的机理,正确分辩出损坏的部件,并小心拆卸,更换好新部件,故障解除。 3-3、维修作业是一个既动脑又动手的过程,既要解决当前故障又要预防可能发生新问题,所以维修人员在实施维修作业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设置醒目维修标识、佩戴好安全保护用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自己受伤害,也防止其他人受伤害。 三、处罚规定 严格遵守上述安全注意事项,如有违反罚款当事人20-50元/次,如有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 模具车间2014.7.10

工艺运行操作规程

目录 一、工艺简介--------------------------------------------------------02 二、预处理系统-----------------------------------------------------04 三、臭氧催化系统--------------------------------------------------0 6 四、水解酸化工艺--------------------------------------------------0 8 五、接触氧化工艺--------------------------------------------------1 0 六、芬顿流化床-----------------------------------------------------13 七、加药系统--------------------------------------------------------16

八、污泥脱水系统--------------------------------------------------1 9 九、水质化验分析--------------------------------------------------2 1 十、工艺巡视--------------------------------------------------------45 十一、机械设备-----------------------------------------------------47 十二、设备维护和保养--------------------------------------------50 附:工艺设备表

塑胶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 打编号,2 A/B 板加工,3 面板加工,4 顶针固定板加工,5 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 飞边,2 粗磨,3 铣床加工,4 钳工加工,5CNC 粗加工,6 热处理,7 精磨,8CNC 精加工,9 电火花加工,10 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 滑块加工,2 压紧块加工,3 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 镶件加工模 架加工细节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 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 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 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 板用回针连结,B 板面向上,由上而下 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 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 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 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 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 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 铣R 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 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 之内 8) CNC 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 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㈠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 1.在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前,应详细分析模具零件图,技术条件,结构特点以及该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等。 2.选择模具零件坯料制造方法。 3.初拟订工艺水平路线,注意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确定热处理工序,划分加工阶段.在拟订工艺过程中,应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具,夹具和量具。 4.根据工艺路线确定各加工阶段的工序尺寸及公关,确定半成品的尺寸。 5.根据坯料的材料及性能,计算或查表确定切削用量。 ㈡填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 完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各种加工数据后,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卡上绘制的工序图可适当缩小或放大.工序图可以简化,但必须画出轮廓线,被加工表面及定位,夹紧部位.被加工表面必须用粗实线或其他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定位用符号表示,其中3表示被限制的自由度数;辅助支承用符号表示;夹紧力及方向用符号表示.工序图上表示的零件位置必须是本工序零件在机床上加工位置。 模具制造是模具设计过程的延续,它以模具设计图样为依据,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和装配,使其成为具有使用功能的特殊工艺装备.主要进行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标准件的补充加工;模具的装配与试模.其中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模具制造的前期工作,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模具加工的工艺文件。 四、冲压模具制造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㈠审核模具设计图及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1.仔细审核模具设计图,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根据模具结构特点制订装配工艺 ⑴研究分析被装配模具图样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⑵对装配尺寸链分析与计算,进一步确定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⑶对模具结构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明确各种零部件的装配关系。 ⑷确定各工序中的装配质量要求,确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工具。 ⑸选择确定所需装配工具、夹具和设备。 ㈡模具零件加工过程 1.全面清理和初检已准备好的标准件、原材料毛坯等。 2.选择和准备在加工过程中将使用的刀具、夹具等其他工具。 3.估计每个模具零件每道工序的加工工时,制订加工过程生产计划(建议使用网络计划方法制定)。 4.根据模具零件图纸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逐一加工模具零件。 5.检验加工出的模具零件。 ㈢模具装配过程 1.清理并检验已加工的模具零件 2.重温装配工艺,确定详细装配步骤 3.准备装配过程所需的各种工具 4.装配步骤 ⑴通过研配、磨削等方法将所有装配的部件装配在一起。 ⑵在长度上有装配余量的零件,在装配后,配磨去掉多余余量。 ⑶有配合要求的模具零件,待配合尺寸达到图纸要求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孔并贯入销钉,冲裁间隙调整均匀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并贯入销钉。 ⑷装配完成后,进行手工试模以初检模具工作情况。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9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职工上岗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设备操作培训,并做到熟悉车床等各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知识。 二. 操作人员进入生产厂区,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物进入生产岗位,严禁酒后上岗。 三. 工作前对设备进行加油润滑保养,加油部位要按设备说明进行,严禁设备无油工作,严禁设备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四. 车床工作前要检查各电器开关,操作按钮是否安全灵敏正常,开机后检查各齿轮箱及走刀传动机构是否运转正常,严禁设备带病上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岗位职责 建湖子木实业有限公司

魔芋小结生产工艺及其说明(表式)

魔芋小结生产操作规程 序言: 根据Q/JHCG0001S-2010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一、个人生产前清洁卫生 1. 所有员工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换衣后内衣不得外露,裤脚必须塞在工作鞋里,头发和耳朵不得露在帽子外面。 2. 进入生产区域不得佩戴首饰,不得留有长指甲,每周检查一次。 3. 洗手消毒:清水洗一洗手液一清水冲洗一消毒液浸泡30秒一烘干 4. 用滚轮除去身上灰尘和毛发。 二、生产前设备检查、工具清洗消毒 1. 生产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 2. 生产前工器具清洗后用消毒液消毒。 3. 设备清洗后100C蒸汽消毒。 4. 预先配好定型流槽的专用水。 5. 定型流水槽放水前清洗,检查槽壁。 6. 检查管道口是否清洁,放掉管道内的剩水,待清洁水色正常后方可放水。 三、配制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 1. 配制定型流槽用水:1700升清水,加入1.1千克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0-11.7 。 2. 配制养护水:按照6.5-7.0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5-11.8 。 3. 配制塑封水:按照6.0-6.5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pH 值:11.6-12.0 4. 各种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调节pH值,用清水或食用氢氧化钙。 5. 质检人员全程监督配制过程,并且将检测和调整数据记录在案。 四、备料

1.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地、包装、数量、清洁度、白洁度和统一性。 2.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事先做小样试验,计算好膨胀倍率,将结果填写在备用原料单(货卡)上。 3.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食用氢氧化钙以及辅料进行严格检查和测试。 4. 生产时操作工应该按照领料单说明,向仓库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 5. 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时,应该做到两人复核。 五、投料 1. 向清洗好的搅拌桶内注入清水,至750升时质检员取第一次水样。 2. 启动循环泵,清水注至1000升时,质检员在循环泵出水口取第二次水样。 3. 当水温达到20C±2C时,打开搅拌机,一分钟后,将原料缓慢投入搅拌桶内使其充分搅拌均匀,此时循环泵将原料从底部抽出,从上部注入搅拌桶。 4. 原料搅拌7分钟时,用长柄橡皮刮板将搅拌桶边缘的原料仔细刮入搅拌桶内。 5. 原料搅拌8至10分钟,停止搅拌机,倒开循环泵,使管道内原料全部进入搅拌桶内。 6. 关闭电源,盖上搅拌桶盖子,使搅拌桶内原料静置膨胀。 7. 原料静置,按照不同的倍率,膨胀时间90分钟一120分钟。 六、食用氢氧化钙溶液配制和均质机操作 1. 按照领料单规定,向仓库领取规定数量的食用氢氧化钙。 2. 在清洁的250L容量不锈钢桶内注入20C±2C的净化水100升,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充分搅拌,使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3. 测定并调整食用氢氧化钙溶液,使其pH值控制在12.0-12.5之间。 4. 将符合要求的食用氢氧化钙溶液倒入离心桶内,开动搅拌使其保持均匀。 5. 将均质机、离心桶、搅拌桶,三者管道准确连接。 6. 膨胀原料与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比为10:1,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流量为:70升/小时。 7. 均质机转速650转/分钟。 七、定型流槽准备 1. 将配好的定型流槽水注入流槽加热至70C。 2. 加入300g原料溶解于水槽中。 3. 用丝网清除水中络合物,直至看不见络合物为止。 八、出丝 1. 在定型流槽的喷头上安装带有标准孔径和密度的出丝板,出丝板应该安装紧密,不能出现泄漏。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 1.1零件结构分析 2 1.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2 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 2.1毛胚类型的确定 3 2.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4工艺方案的确定 4 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4 第四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5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9总结10参考文献10

引言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 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工艺规程设计 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毛坯尺寸和公差等零件锻件图的确定。 毛胚制造工艺设计。 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 电火花线切割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包括对零件的铣削和磨削,零件的孔隙加工及工序内容的确定。 工序卡 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根据前述各项内容以及加工简图,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分析 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 该零件从形体上分析其总体结构为平行六面体,上表面有4个直径为8,2个直径为6的凹模通孔,中间为下凹的型腔,因此其结构形状较简单。 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如图可知,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外形尺寸也不大。要求的尺寸标注采用统一的基准即设计基准,零件内腔各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下凹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另外,该零件有一个固定孔,其精度要求Ra为0.4,平面部分位Ra0.8。

几种常见热处理工艺种类及表面渗氮的技术

几种常见热处理工艺种类及其基本概况_技术资料 时间:2010-05-08 17:07来源:作者:点击: 2次 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annealing: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 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annealing: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3.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4.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成型。 6.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度。 7.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8.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9.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为氰化,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为广泛。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10.调质处理quenching and tempering:一般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为优。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11.钎焊:用钎料将两种工件粘合在一起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的种类及应用 根据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将回火分为以下几种: (一)低温回火(150-250度) 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它主要用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993-27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职工上岗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设备操作培训,并做到熟悉车床等各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知识。 二. 操作人员进入生产厂区,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物进入生产岗位,严禁酒后上岗。 三. 工作前对设备进行加油润滑保养,加油部位要按设备说明进行,严禁设备无油工作,严禁设备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四. 车床工作前要检查各电器开关,操作按钮是否安全灵敏正常,开机后检查各齿轮箱及走刀传动机构是否运转正常,严禁设备带病上岗。 五. 如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及时汇报维修部检修。检修过程中必须在断电开关及操作

台前悬挂警告提示标牌。 六.职工在工作前必须首先检查各类工卡量具是否准确,产品工艺图纸是否正确,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生产。 七.车床的导轨,拖板,床头,尾座等地方不得放置工卡量具及产品零件,以免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精度。 八.卡盘装夹零件要牢靠,对于不规则零件要用专用夹具加以保护后方可加工,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刀具损坏的现象。 九.加工过程中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件接触旋转的主轴或清除刀具上铁屑等工作,必须停机后方可清理。 十.设备周围不得放置产品及其他杂物,加工铁屑及时清理,以免造成设备磕碰损坏或主轴缠绕发生危险。 十一.车床运转加工过程中不准闲聊,不准脱岗,不准串岗,不准睡岗,不准坐着工作,以免发生意外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害。 十二.工作完成后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关闭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 通过配比原铝液,提高铝锭品位,获得合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2、范围 适用于铸造车间各工种,贯穿铸锭全过程。 3、设备工器具 天车、地磅、混合炉、铸造机组、扎捆机、叉车、铸锭工具。 4、材料零部件 钢带、钢带扣、除渣剂、石棉板、铸造机组配件 5安全 按渑池铝厂《安全作业规程》铸造车间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执行。6、操作 6.1原铝配比 6.1.1配料前的检查和准备 a)认真分析原铝分析化验报告,联系电解车间按质量要求进行排包。 b)准备好出铝任务单,原铝衡量记录单等必需品。 6.1.2配料作业 a)根据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原铝分析报告单确定各原铝应进的混合炉号。 b)配料时所加配料的重量用下面公式计算。 A-B 所加配料重量=—————×W

C-A 式中:A:要求达到某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B:铝液本身已有某种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C:配料中所含某种成份的百分比。 W:待配铝液的重量。 6.2混合炉的进铝作业 6.2.1进铝前的检查和准备 a.检查混合炉是否符合进铝条件,各出铝口是否用塞杆加石棉套塞紧,塞杆是否固定好。 b.准备好棉手套、有机面罩、取样勺、溜槽、滑石粉等。 c.联系好天车司机做好准备。 d.检查计量设备是否准备完整,计量人员是否到位,并做好记录。 6.2.2进铝作业 a.引导抬包车准确到指定地点称重计量。 b.由倒包工将抬包扶至混合炉注铝口位置,打开限位卡子,向混合炉内注铝。 c.注铝结束后,将抬包调正,指挥天车将抬包放到抬包车上。 d.注完最后一包铝后,将倒铝口清理干净,盖好盖板。 6.3向混合炉中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及维护 a.避免炉顶溅上铝液。 b.要及时扒渣和清炉。 c.要避免混合炉作熔炉用。 d.避免用电热混合炉作为燃油或燃气的炉子。

模具制造工艺(含标准答案)

作业1 1.什么是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在模具制造中,它主要有哪些作用? 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档。作用:1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2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依据3是加工检验的依据 2.制订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以最低的市场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可靠地加工出符合设计图样所要求的模具产品。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模具质量的可靠性2加工工艺的先进性3加工成本的经济性4工作条件的合理性 3.什么是工艺基准?简述工艺基准的选择原则。 答:工艺基准: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基准对应原则4基准传递与转换原则 4.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重点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考虑的因素:1)工件材料的性质2)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3)生产类型4)现有生产条件 5.零件的加工为什么常常要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因:1保证加工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工件的刚性来决定。 6.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面先行4先面后孔 7.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减少误差法2、误差补偿法 3、误差分组法 4、就地加工法5、误差平均法 作业2 1.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 答: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高耐热性。 2.简述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

模具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模具制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员工上岗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设备操作培训,并做到熟悉各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知识。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员工进入生产厂区,必须穿工作服,扣子扣好,严禁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衣物进入生产岗位。在工作区域不允许穿拖鞋、凉鞋,不可穿高跟鞋及裙子; 3、每位员工都必须清楚本部门的灭火器材的指定位置,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消防器材前不堆积任何物品,不得随意动用;非指定人员不得在车间内部使用明火; 4、工作中要保持头脑的清醒、精神专一,车间内不得追逐打闹,操作机器时不东张西望,不与他人聊天说话,严禁酗酒后或带病上机操作,不得疲劳工作; 5、在打开机械设备开关前,必须检查刀具部分的调整工具及固定扳手等杂物是否取走,地面有油污时,必须先清除,以防滑倒;插入插座时,要先检查机械设备上的开关是否关掉; 6、使用吊环、螺丝、铁链条、压板等时要先检查是否有裂纹存在,是否有松动现象; 7、工作前对设备进行加油润滑保养,加油部位要按设备说明进行,严禁设备无油工作;

8、必须合理选用各类机械设备,不能用小型电动工具干重活,不能使劲推压工具、量具,使用运输设备时不得超出设备最大承重量,如:行车、液压车等; 9、机器在不用和工厂停电时,要将机械设备的开关关掉,关掉电源,并检查好机械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好,以防不测; 10、人员均不得站立在手推车及手动液压车上滑行,运输设备、模具等物时应平稳前进,速度不可过快,不可摇晃,转弯时减速慢行,货物过高过重时应请求其他人员支援; 11、使用打磨机时要戴防护眼镜,砂轮旋转方向不得朝人(或用防护档板),使用电气动工具时要检查其是否良好,防止漏电,漏气伤人; 12、使用吊车时先检查运转情况,下行程限位器是否正常,吊索是否牢固,吊物尽量放低并注意四周情况,做到安全行驶;停止工作时,不许有大型零部件吊悬于空中或放置在有可能滚滑的位置上,中间休息应将未安装就位的大型零件用垫块支稳;翻吊模具时要用轮胎止滑,大型零部件吊悬于空中时,身体不能站在下面,以防不测; 13、用手锯时锯条要上正,拉紧不能用力过大、过猛,不可用力重压或扭转锯条,材料将断时,应轻轻锯割; 14、使用錾子,首先应将刃部磨锋,尾部毛头磨掉,錾切时严禁錾口对人,并注意铁屑飞溅方向,以免伤人,使用榔头首先要检查把柄是否松脱,并擦净油污;握榔头的手不准带手套;

工艺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3.1本岗位生产任务 3.1.1应明确本岗位所生产的产品。 3.1.2应明确产品的去向及用途。 3.2生产工艺流程 3.2.1工艺原理 3.2.1.1应用文字简述工艺原理。 3.2.1.2有化学反应的应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副反应)。 3.2.2工艺流程简述 3.2.2.1应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物料流向。 3.2.2.2应明确各个过程的物料名称及状态。 3.2.2.3应明确主要生产过程及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3.2.3工艺流程方框图 3.2.3.1每个生产过程都应用方框来表示,方框内应标明过程和设备名称。 3.2.3.2按照物料流向将各方框用箭头线连接起来,并在箭头线处标明物料名称。 3.2.3.3应附主要设备一览表。 3.3生产过程工艺控制指标 3.3.1应明确原料的各项质量指标及外观要求。 3.3.2应明确产品质量指标要求。 3.3.3应明确投料配比和投料量的要求。 3.3.4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识别。 3.4.生产操作步骤 3.4.1开车前的准备 3.4.1.1应明确对操作人员资格及劳动保护的要求。 3.4.1.2对生产过程的各种电器、设备、管道、仪表、阀门等进行确认。 3.4.1.3对生产过程所用的各种原料进行确认,并对水、电、汽、冷及气系统进行确认。 3.4.1.4对工作现场环境进行确认。 3.4.1.5对消防器材进行确认。 3.4.2正常开车运行 3.4.2.1应明确各种原料的备料和计量操作过程。 3.4.2.2应明确投料先后顺序和投料所用时间及投料方法。 3.4.2.3应明确各电器及设备运行开启顺序的操作过程。 3.4.2.4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明确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过程。 3.4.2.5应明确物料流向的各个操作过程。 3.4.2.6应明确工艺参数的记录次数、每次间隔时间以及记录规范的要求。

渗氮与氮化处理

渗氮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常见有液体渗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原理应用 渗入钢中的氮一方面由表及里与铁形成不同含氮量的氮化铁,一方面与钢中的合金元素结合形成各种合金氮化物,特别是氮化铝、氮化铬。这些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热稳定性和很高的弥散度,因而可使渗氮后的钢件得到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性、抗大气和过热蒸汽腐蚀能力、抗回火软化能力,并降低缺口敏感性。与渗碳工艺相比,渗氮温度比较低,因而畸变小,但由于心部硬度较低,渗层也较浅,一般只能满足承受轻、中等载荷的耐磨、耐疲劳要求,或有一定耐热、耐腐蚀要求的机器零件,以及各种切削刀具、冷作和热作模具等。渗氮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钢铁渗氮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以后获得工业应用。最初的气体渗氮,仅限于含铬、铝的钢,后来才扩大到其他钢种。从70年代开始,渗氮从理论到工艺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适用的材料和工件也日益扩大,成为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

气体渗氮 一般以提高金属的耐磨性为主要目的,因此需要获得高的表面硬度。它适用于38CrMoAl等渗氮钢。渗氮后工件表面硬度可达HV850~1200。渗氮温度低,工件畸变小,可用于精度要求高、又有耐磨要求的零件,如镗床镗杆和主轴、磨床主轴、气缸套筒等。但由于渗氮层较薄,不适于承受重载的耐磨零件。 气体参氮可采用一般渗氮法(即等温渗氮)或多段(二段、三段)渗氮法。前者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渗氮温度和氨气分解率保持不变。温度一般在480~520℃之间,氨气分解率为15~30%,保温时间近80小时。这种工艺适用于渗层浅、畸变要求严、硬度要求高的零件,但处理时间过长。多段渗氮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按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氨分解率、不同时间进行渗氮和扩散。整个渗氮时间可以缩短到近50小时,能获得较深的渗层,但这样渗氮温度较高,畸变较大。 还有以抗蚀为目的的气体渗氮,渗氮温度在 550~700℃之间,保温 0.5~3小时,氨分解率为35~70%,工件表层可获得化学稳定性高的化合物层,防止工件受湿空气、过热蒸汽、气体燃烧产物等的腐蚀。 正常的气体渗氮工件,表面呈银灰色。有时,由于氧化也可能呈蓝色或黄色,但一般不影响使用。 离子渗氮

模具制造技术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更多资料请访问.(.....) ../1待修改-我的文件夹/...../ 《模具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说明: 适用专业: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与设计 总学时:60(其中实验4)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数控模具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加工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合理设计模具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模具制造能力和组织模具生产管理的能力,同时了解当代模具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模具制造工艺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 主要教学容及要求: 一、模具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简介 教学目的: 1、了解模具的概念。

2、了解模具的发展。 3、了解模具加工工艺过程。 教学要点: 1、了解械具制造发展简史。 2、熟悉模具制造基本技术要求。 3、熟悉模具生产与工艺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2、熟悉标准、通用模具及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二、工程材料及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目的: 1、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2、了解碳素钢、合金钢的性能、牌号、用途等。 3、了解常用刀具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要点: 1、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2、熟悉金相图。 3、熟悉钢的热处理。 教学重点: 1、了解碳素钢、合金钢的牌号、性能、用途。 2、熟悉硬质合金和超硬刀具材料。

三、模具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常用模具零件毛坯的铸造加工要点。 2、了解锻压加工工艺。 3、了解焊接工艺过程。 教学要点: 1、了解砂型铸造过程。 2、了解特种铸造过程。 3、了解锻压加工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常用模具零件毛坯的铸造加工要点。 2、了解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四、金属刀具切削基础 教学目的: 1、了解刀具切削性能。 2、了解工件材料对切削的影响。 3、了解刀具几何参数及其在切削中的影响。教学要点: 1、了解金属刀具的切削用量。 2、认识刀具的几何参数。 3、了解工件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影响。

最新作业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最新作业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生产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能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2、新设备、新工装、新模具、新工艺必须在生产副总、技术部或电工的指导和监视下,经调试合格,熟悉并掌握其性能和作业要领后,才能交付应用。3、严禁在车间内追逐、打闹、嬉戏、做体育运动及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项。4、作业人员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本岗位的设备、工具,保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绝缘良好、运转正常。5、正确使用和爱护劳动保护用品,但操作转动设备时,不可戴手套作业。6、每次作业前,应检查并清理设备、工具各运转部位异物,整理并保持通道和作业场所整洁,工位器具、材料、产品整齐有序。7、每日下班前,应将作业场所和责任区域打扫干净,将工位器具、材料、工件摆放整齐,但在清扫中,不得使用压缩空气或其它瓶装气体。8、对设备的清理和修理工作应在停机、断电条件下进行,正在运行的设备,不得进行清洁和修理。9、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工艺流程、作业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更改时,应取得生产副总批准,不得擅自作主。10、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电源。11、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或分散注意力,作业过程中,不得聊天、读书、看报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暂时离开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12、生产设备出现漏电或故障,必须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报告当班电工;经查明原因,检修合格后才能继续作业。13、轮班作业时,应做好上下班交接工作,并搞好周边环境卫生。在交接时,应认真清点和检查工具、设备、材料、工件情况及存在问题。14、作业人员严禁光膀、赤脚、穿拖鞋上班,严禁带小孩进入车间,操作旋转设备的人员,必须将长发盘入帽中。15、实行设备专人专用,未经班组长准许,任何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在受控的条件下得以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适用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于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睢宁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的工艺控制。 2.2 当进水水质COD cr≤150mg/l、BOD5≤60mg/l、SS≤150mg/l时,将导致工艺负荷过低,使工艺流程在低于正常负荷状态下运行,后续处理过程失去负荷基础,本规程规定的工艺过程控制不再适用,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仅需控制最终出水相应指标的处理质量达标。 1.职责 1.1生产部负责实施及现场的操作、记录。 1.2化验室负责化验分析各项项目、指标。 2.工作程序 4.1 工艺规程基本要求 1.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进水、曝气池、出水、脱水前污泥、脱水后污泥化验分析项目、指标及结论由化验室记录在<徐州 1

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水质监测记录表>。 2.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仪表指示值由运行人员在本规程规定时间从现场仪表读取瞬时值并记录在相应工艺记录表格中。 3.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本规程所要求的其它项目由相应人员按要求记录在指定表格中。 4.2 工艺调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工艺调整: (1) 工艺过程和结果中出现了不合格品时; (2) 关键工艺设备出现故障超过本规程允许限度,影响工艺有效性时; (3) 有特殊要求时; (4) 工艺过程出现明显异常时; (5) 停电时。 4.3 工艺调整应填报<工艺调整单>,按要求调整并作好记录。工艺设备的启停、工况调整、备用设备更换等操作由运行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4.4 工艺规程工艺概述 A2/O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预处理系统是借助物理法作用原理,采用机械阻隔及重力沉降方式来去除污水中大块漂浮物和可沉固体物。相应构筑物及处理设备有粗、细格栅及其设备、原水泵房及原水泵、曝气沉砂池及其设备。 生物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由曝气池及其设备、污泥回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