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论文:进化心理学中的悲观主义色彩
人类心理学中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探析
人类心理学中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探析人类是具有复杂心理的有机体,其行为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进化心理学理论是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探讨进化心理学理论在人类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什么是进化心理学理论进化心理学理论是指利用进化论的观点,通过对人类神经系统、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一种学说。
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本质上是一种适应环境的产物,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进化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方法进化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种族比较、文化比较和实验研究等。
通过种族比较和文化比较,可以了解到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异同。
而实验研究则可以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行探究,以验证进化心理学理论的假设。
三、进化心理学理论在人类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化心理学理论在人类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根源,为人类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另一方面,进化心理学理论可以为人类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提供支持,例如在人类行为诊断、恐惧症的治疗等领域,进化心理学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进化心理学理论的争议和局限进化心理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局限。
一方面,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进化心理学理论可能无法全面地解释这些因素。
另一方面,进化心理学理论可能存在过于强调基因影响而忽略了环境影响的情况。
此外,由于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进化心理学理论对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解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五、结论进化心理学理论是一种能够为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解释提供有效支持的学说,其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然而,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学说,进化心理学理论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需要在学术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探究和应用。
进化心理学争议辨析
进化心理学争议辨析朱睿达;贺修炎【摘要】The past two decades has witnessed a rapid development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een beset with critiques and remained controversial. This paper clarifies some common controversies such as genetic determinism, EEA, hyper-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modularity and neurophysiologic basis. Besid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address these controvers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进化心理学在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争议.文章对有关进化心理学的基因决定论、进化适应的环境、过度适应主义、心理模块、遗传神经生理基础方面的争议进行了澄清和分析,简要说明了应如何区别对待不同争议,促进学科发展.【期刊名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3【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自然选择;适应;基因决定论;模块【作者】朱睿达;贺修炎【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进化心理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开始,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同,成为21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新方向.同时,也在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些争议中有一些是正常的科学争论,有一些是误解和误读,还有一些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对些争议,只有进行仔细的澄清和辨析,才能促进化心理学的健康发展.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在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演化形成并通过基因遗传给每个个体的,每个现代人都继承了祖先演化形成的心理机制,每个机制在人脑中都有固定的环路.这一观点受到一些社会科学家的广泛批评,认为“进化原理隐含着遗传的命运.它淡化了社会环境的影响”[1]、完全“不考虑”文化的、历史的和个体的变量,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些进化流派中,拥有一系列基因或一个有固定线路的脑构造,是通过进化机制形成的,用它能解释任何特定的社会现象”[2].卡莱米诺弗—史密斯(2000)也警告说,“行为不能简单地是由遗传决定的机制引起”[3],进化心理学家应该考虑大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还有一些学者把生物学与“不变性”等同起来,“固有的遗传程序通过自然选择……装有固定的线路到我们的头脑中”[4],影响到人类行为发展的灵活性.那么,进化心理学家们是否真的是基因决定论者呢?回答是否定的.进化心理学家既不赞成基因决定论,也不赞成环境决定论,而是提倡基因——环境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型都是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可以从进化心理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的论述中得出清楚的说明.托比和科斯米德斯(1992)认为,“每个表现型的每种特征完全和平等的是通过有机体的基因……和它的个体发展环境协同决定的”, “认为适应主义的观点否定或把环境在人的发展、心理学、行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最小化,完全是个误解”[5].史曼斯(1992)认为,“有机体的每个部分的出现只有通过基因、基因的产物和大量的环境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6].平克(1998)也明确指出,“人类智力的每个部分都包括文化和学习”[7].可以说,基因与环境协同相互作用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观点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进化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托比和科斯米德斯(1990)认为,心理发展的程序是受基因指导的,但是它们也需要和依赖于环境中一些特征可靠地、稳定地出现,才能健康的发展.假如基因或者环境发生改变,结果也会发生改变.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说,外显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很难分清是基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进化通过基因起作用,但它是通过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起作用.“环境”作为进化遗传过程一部分是基因的,也是“生理的”和演化的.没有一个机制能对环境的每个方面都做出反应.进化过程贮存了环境和基因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信息,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个体发育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是性的产物”“性是养的产物”.尽管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通过基因遗传的,但是并不认为遗传起决定作用.托比和科斯米德斯认为,人和其它物种有存在巨大的遗传方面的差异性,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却并不大,因此由遗传差异而引起的人类表现型方面的差异性并不是质的差异,只是量的差异,完全在普遍人性的范围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一些可遗传的变异在人类适应的过程中并不具有重要意义,更不能说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是由遗传差异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所处的环境或背景反而显得更为重要,具有“核心性”,影响着不同心理机制的激活或心理机制激活的阈限,导致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心理机制和环境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来看,进化心理学既反对基因决定论,也反对环境决定论,而是提倡相互作用论,但个体心理机制的来源来看,确实带有基因决定论的成分.只不过基因决定的机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恒量”,而环境因素在激活认知模块方面反而成为重要的因素.进化心理学清楚地拒绝人类心理的白板观,它也清楚地拒绝了基因决定论,而是提供了一个相互作用论的架构.一些社会科学家对于进化心理学基因决定论的批评,除了对文本的误读和误解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把进化心理学当作社会生物学的翻版,对基因决定论的一种天然的反感和恐惧.这方面的争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进化适应的环境(the environment of evolutionary adaptedness,简称EEA)是进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解释概念,是指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与其组织和机制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环境,包括有机体演化形成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及与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的环境等.它是物种演化形成的环境,也是物种必须适应的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物种面临着不同的与繁衍有关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适应装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EEA是一个物种的成员在进化时期面临的一系列繁衍问题.要理解有机体的适应装置,就必须了解它演化形成的适应环境.对于进化心理学家来说,EEA是是了解心理适应机制产生的基础.也正是这个概念,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争论和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在对人类祖先进化环境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全面甚至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进化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古尔德,他指出,“我们如何可能获得表明有关 EEA的适应故事效度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呢?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祖先的起源环境”,“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的识别适应装置的关键策略是不可检验的,因此是不科学的”[9].按照古尔德的逻辑来看,只有弄清祖先进化适应环境方面的精确知识,才能确定人类心理进化适应的机制,否则就是不科学的.对于古尔德等人的观点,进化心理学家显然不认同.他们认为,尽管目前还缺乏人类进化几百万年前所面临选择压力方面的详尽知识,但绝不是对人类祖先进化时期的环境知识一无所知.现代人本身就是一个“活化石”,是能行走的“档案”,提供了丰富的有关人类祖先过去的知识.例如,人类的祖先有两个性别;选择配偶;有颜色视觉;与食肉动物生活在一个生物的环境;受伤会流血;易受寄生虫和病原体感染;对近亲性行为敏感等;授精出现在女性而不是男性体内;女性承受哺乳代谢的代价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进化心理学家来说,关键不是详尽弄清人类祖先的过去环境方面的信息,而是能否运用这些已经知道的祖先环境提出新的研究假设.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提出心理适应的证据并不需要人类选择史方面的精确知识,运用现存心理机制的任务分析可以提供了解过去的窗口.例如,从人类对蛇的普遍恐惧可揭示出蛇是人类祖先进化时自然界的敌意力量.哈根和史曼斯(2007)认为,进化心理学家应该做的是去说明特殊适应装置适应性起作用的哪种环境,通过特殊设计的功能假设的严格证明,表明在适应装置和环境之间有锁和钥匙一样的配合[10].我们认为,假设和假定都是猜测性的,它是正常科学的一部分.许多科学的研究都开始于都没有观察到的过去事件的不完美理解.例如,在物理学中许多现象都是没有直接观察到的,猜想——检验——理论本身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进化心理学的这种研究逻辑与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科学的研究逻辑是完全一致的.绝对不能因为不能直接观察了解人类进化的过去就把进化心理学对人类适应环境的描述说成是“轶闻”“讲故事”,而不是科学.当然,EEA的概念也确实存在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的问题,例如,EEA的时间跨度到底有多长?只是在更新世时期吗?包括后更新世时期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个人真的都带有一个“石器时代的脑”吗?人类祖先只是适应EEA,还是创造了EEA?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化心理学家加以回答.进化心理学家们自称为适应主义者,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适应的结果,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对此,古尔德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并不是有机体的所有特征都是适应装置,有些只是适应装置附带出现的副产品和附带的历史制造物,在远古是适应装置,现在可能是不适应的.古尔德指出,这种适应主义内在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即使自然选择最严格操作建立的有机体都充满了非适应的部分和行为.罗斯(2000)也批评进化心理学“表现型的每个特征,从它的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到它对环境中意外事件的行为反应,必须被认为是一个适应装置”[111.这些学者们认为,进化心理学家是过度适应主义者,适应不是心理的唯一解释机制,而心理和行为应具有多元化的解释.古尔德认为,生物的功能机制并非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而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物的所有功能机制是不合理的.把人的所有心理机制归结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恰当的,犯了过度适应主义的错误.人和动物的许多有用的特性自身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是进化过程的副产品,就像威尼斯的圣马哥教堂穹顶的拱肩一样,是在设计和建造尖端拱门的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另外,还有一些生理心理机制尽管对于生物体目前的生存和繁衍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但这种功能作用自身却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是一种联适应(exaptation).例如,鸟的羽毛最初是由于其保暖功能而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确定下来的,可后来这些羽毛却具有了帮助鸟飞行的功能.他认为,没有理由简单地认为人的思想、语言、推理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的主要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促进了对区域性环境变迁的适应.因此,直接的自然选择过程所造成的特质,如猛犸象的皮毛变厚是为了适应,原因应该无可怀疑.可是,也有许多重要的特质,并不是明确的原因招致的(或只是间接的),有的只也只是意外的结果.例如,我们的读写能力、是当代文化的推动为,可是不能说自然为了这个目的,促使人类脑容量加大.因为,现代人历经千万年的进化,才有今日的大脑,千万年哪有文字?人类脑容量的加大另有原因.读写能力,是在人类为了其他功能而增加智力时的偶然结果”[12].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认为进化心理学家把所有人的特性都归结为适应装置是不恰当的.从进化心理学诞生起,其代表人物就都认识到进化过程中除了适应装置外,还存在着适应的副产品和噪音.这些副产品和噪音在人身上不是重要特征,只有功能性的特征才是适应装置,而且把自然选择当作是适应装置的唯一解释.巴斯(1998)等[13]认为,联适应概念是对进化心理学来说是个重要的概念,是对适应概念的重要支持,并且对适应、联适应、拱肩、副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判断标准.从现有的情况看,这方面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是否存在联适应、拱肩的问题,而是如何判别哪些是适应,哪些是联适应、哪些是副产品,其数量如何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努力.我们认为,进化心理学擅长运用自然选择对人类心理机制进行深层“远因”的解释,但绝不反对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近因”的解释,绝不是一种生理解释的“帝国主义文化”,也不反对文化环境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心理和行为“近因”和“远因”解释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一点还需要进化心理学家加以清楚的说明.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由大量的、先天的、领域特殊的计算机制或模块构成的,这就是所谓大量模块的假设.这一假设包括两层涵义:首先,心理是由大量的模块构成的.心理的结构包括哪些促进核心加工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由先天的信息加工的器官或模块构成的.它们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处理人类狩猎-采集祖先所面临的信息的加工问题的.托比和科斯米德斯认为,人类的心理演化形成的结构是密集地多模块的,是由大量的环路集合构成的,每一个都是专门用来解决某个适应任务的.其次,模块是具有领域特殊性.每个模块都是用来解决特殊的适应问题的,人的心理不存在领域普遍的机制,如学习、智力等.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由成百上千的功能专门化的计算机制组成的联邦……是设计的解决某个地方我们狩猎-采集祖先的适应问题的.平克形象的比喻,“人的心理不是领域普遍的计算机,而是适用于解决进化重大问题的本能的集合——作为瑞士军刀的心理”[14].瑞士军刀(Swiss Army Knife)是描述对人的心理的一个隐喻,认为人的心理就像一把瑞士军刀,它具有多种不同的认知工具,每一种都能有效地执行一个特定的功能这种有效的工具就是模块.那么,这把瑞士军刀中有多少领域特殊的模块呢?他们的回答是成百甚至上千.自然选择倾向于产生功能上明显的适应专门化,像心脏泵血、肝脏排毒、免疫系统抵抗病毒.当两个适应问题在解决方法方面是不相容的或简单的不相容时,普遍的解决方法将不如专门化的解决方案,因为普遍性往往只有牺牲效率才能达到.可以假设:当人的心理开始解决适应问题时,可以推测“选择压力”能产生高度特化的认知机制即模块.对于进化心理学的这种心理结构观,一些学者的认为有严重的泛模块化倾向,导致了两个不良的后果,一是几乎把人的所有专长或技能都说成是领域特殊的,二是把领域特殊性直接等同于模块.而且,进化心理学家罗列了许许多多的模块,但这些模块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则完全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模块的概念是以功能分解的思想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按照这一思想来审视进化心理学家的模块,便会发现这些模块并不具有功能分解的意义.首先,在进化心理学家所列举的众多模块中,不仅有彼此重叠、相互交叉(如“做父母”与“对子女的辨别、照料和依恋”;“探测骗子”与“心理理论”等),而且这些模块在心理功能运作中处于什么水平和层次——是输入模块,还是中心系统模块?他们都没作任何交待.如果各个模块在心理功能上行使其地位与作用并不清楚,那么有什么理由说,人的心理是由大量达尔文模块构成的?对此,进化心理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说明.也有学者认为,进化心理学在人的大脑高级区域简单地猜测存在大量的遗传模块,是一个回归“颅相学”的研究策略,而不是基于对人脑真实环路的分析,大脑皮层的具有的是普遍的认知机制而不是特定的模块,情绪和动机模块是皮层下机能的结果.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已经演化形成了一些领域普遍的推理或学习机制去解决许多人类的适应问题,特别是去适应新颖的环境,进化心理学对一些心理和行为现象的模块解释也能用普遍的心理机制,如理智、社会化和学习来加以解释.但是,进化心理心理学家对这些质疑并不赞同,认为普遍机制的解释只是一种事后的解释,不能产生新颖的经验预测,不能解释预测失败的问题、组合爆炸的问题、刺激贫乏等问题[15].进化心理学的心理模块观,不仅在不同学科之间产生了广泛的争论,在心理学内部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我们认为,心理模块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这方面的争议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争论,大家都在用证据理性地探讨.不过,要真正解决这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拿出更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才行.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人类祖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并通过基因传递给人类的后代.因此,所有的适应装置都必须有一个遗传的基础.如果没有基因,心理适应的机制就很难传递给后代,成为普遍的人性.那么,是否每个行为的适应装置都有一个基因呢?有嫉妒基因吗?有男性侵犯基因吗?在没有了解遗传神经生理基础的情况下,能为心理适应装置提供证据吗?进化心理学认为,基因并不直接为某个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进行编码,而是对具体的蛋白质进行编码.当遗传学家说找到某种特质的基因时,只是指这个基因以某种方式卷入到某个特质的表现中,绝大多数的特质都是多基因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通过多基因与环境输入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单个的基因稀少对复杂机制进行编码,不管它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机制.而要弄清每个心理适应机制涉及到的基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通过解剖学生理学的方法去识别人的心理机制是行不通的.例如,一立方毫米的脑皮层就包括大约5000个神经元和200,000,000神经联结.即使目前最先进的脑成像技术,也只能观察到这个立方毫米的脑组织在一个刺激后是变得更活跃还是更不活跃,但不知道其中神经环路的联系和活动.那么,在没有了解人的遗传神经生理基础的情况下如何了解人的适应的心理机制呢?那就是功能分析法.因为适应典型地是通过它们设计的复杂性、经济性、有效性以及产生某种功能结果时精确性来定义的,而不是通过科学家识别它们复杂遗传基因的能力来定义的.例如,眼睛,尽管目前还缺乏有关它的基因以及基因相互作用方面的知识,但可以确定它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适应装置,因为它的复杂设计解决了觉察运动、颜色和对比等适应问题.同样的逻辑运用到心理学中,进化心理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心理适应装置,如对蛇的恐惧、下降幻觉、觉察骗子等.因此,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完全可以在不了解心理适应机制的神经生理基础的情况下开展研究.但显然有许多学者并不同意进化心理学家的这种观点.潘克塞普等(2000)认为,进化心理学在揭示人性的脑机制时在认识论问题方面走得太远,许多解释是无事实依据的,完全忽视了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和物种之间的进化,过度夸大了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性.他们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总结了进化心理学七宗罪[16]:(1)人类的适应真的有更新世的来源吗?更新世是人脑皮层普遍认知机机制形成的时期,人类的许多情绪动机模块可能与哺乳动物共同的,远在更新世之前就形成了;(2)过分物种中心论.进化心理学过分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忽视了物种发展的连续性.(3)适应主义罪恶.人的许多高层的认知能力是在皮层空间出现的联适应和拱肩,而是不适应装置.(4)大量模块的罪恶.进化心理学认为人脑是由大量模块构成的,忽略了人脑是具有高度普遍性的计算装置.(5)情绪论与认知的合并.进化心理学在讨论过程中,认知和情绪的机制合并在一起的.而研究证据,脑的基本环路出现比高层次的认知机制更早.(6)缺乏可信的神经观.进化心理学完全忽视有关动物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与证据,缺少脑机制的研究.(7)反有机体的偏差或计算主义/表征主义神话.进化心理学厌恶关于有机体的观点,只是把脑看作简单的模块计算装置.很显然,潘克塞普等学者对进化心理学的批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引起了一些进化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机制有关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分析对于完成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计划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预期它将变得越成为检验和提供一些进化心理假设信息的有用工具”[15].托比等进化心理学家们也正在从事一些有关心理适应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总之,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不到30年的时间,引起质疑和批评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正确区分和对待这些争议.对于像心理的模块性、心理的遗传神经基础等科学方面的争议,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急于判断谁是谁非,等待科学研究的证据来检验.而一些涉及到意识形态和社会问题方面的争议,如认为进化心理学是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坚持基因决定论等观点,要加以澄清和反驳.只有这样,进化心理学的争议才能真正促进进化心理学的健康发展.【相关文献】[1] Nelkin D. Less selfish than sacred: Genes and the religious impulse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M]// H Rose and S Rose eds. Alas poor Darw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New York: Harmony, 2000:27.[2] Shakespeare T & Erikson M. Different strokes: Beyond biological determin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M]//H Rose and S Rose eds. Alas poor Darw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New York: Harmony, 2000:231.[3] Karmiloff-Smith A. Why babies’ brains ar e not swiss army knives[M] //H Rose and S Rose eds. Alas poor Darw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New York: Harmony, 2000:174.[4] Jeccks C. EP, Phone home[M] //H Rose and S Rose eds. Alas poor Darwin: arguments agains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New York: Harmony, 2000:34.[5] Tooby J & Cosmides L.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C]// J H Barow, L Cosmides & J Tooby eds.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of culture, 1992:19-136;83;87.[6] Symons D. On the use and misuse of Darwinism in 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r[C]//JH Barow, L Cosmides & J Tooby eds. The adapted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 1992:137-159;140.[7] Pinker S. How the mind works[M].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140.[8] Tooby J & Cosmides L. On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uniqueness of。
颠覆你三观的进化心理学(二)2024
颠覆你三观的进化心理学(二)引言概述: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机制如何通过进化而形成的学科。
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令人惊讶的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颠覆你三观的进化心理学的五个主要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领域,我们将重新审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1. 遗传和适应性:- 遗传影响:我们的基因对于我们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适应性进化,一些遗传性状可能会更常见,因为它们在环境中提供了优势。
- 基因环境互作用: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的基因可以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特质和行为。
2. 亲子关系:- 外遗传:通过亲子关系,父母可以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他们的后代。
这对于子女的发展和适应非常重要。
- 父母投资:进化心理学研究了父母在子女发展中的投资和资源分配。
这种投资取决于孩子的生存和繁殖前景。
3. 社会关系:- 探亲理论:探亲理论认为人们选择伴侣的决策取决于对伴侣遗传质量和资源投资的领悟。
- 盟友选择: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进化心理学研究了我们如何选择盟友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社会联系。
4. 争斗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进化心理学研究了我们为什么会展示出竞争和合作的行为。
通过竞争,我们可以获得资源和地位;通过合作,我们可以获得互惠和社交支持。
- 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帮助我们协调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工具。
进化心理学研究了这些规则是如何形成和传承的。
5. 心理偏差和判断:- 非理性行为:进化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经常展示出的一些不理性行为,比如注意偏差和抵制诱惑。
- 偏见和判断: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往往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
例如,我们更容易相信和接受符合我们已有信念的信息。
总结:进化心理学提供了深入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新视角。
通过遗传和适应性、亲子关系、社会关系、争斗与合作、以及心理偏差和判断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类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并揭示了这些特征和行为的进化根源。
进化心理学论文
进化心理学论文题目:进化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姓名:***学号:V********年级:2013级专业:经济管理试验班目录摘要关键词1、什么是进化心理学1.1 进化与演化概念的澄清1.2 进化心理学概念的由来1.3 进化心理学的形成1.4 进化心理学的思想2、进化心理学的发展2.1 社会生物学的基础2.2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2.3 达尔文之后的进化论2.4 进化心理学的后续3、进化心理学的实际应用3.1 进化心理学在医学方面的应用3.2 进化心理学在消费者研究领域的应用3.3 进化心理学在人格领域的应用参考文献摘要进化论思想源远流长,而进化心理学这个术语是90年代出现的,它从社会生物学演化而来,否定了标准社会科学模式,注重对平常问题的研究。
进化心理学尝试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来解释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
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心理学之外的许多领域,成就突出的是经济学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进化心理学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并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医学消费领域人格1、什么是进化心理学1.1 进化与演化概念的澄清生物的进化与演化同义,进化是指生物随着时间所发生的改变,演化则是生物从原始型向新类型变化的发展过程,两者含义基本相通,英文皆为“evolution”。
有人认为,进化是有越来越进步的含义,所以避免用进化而用演化。
(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喜欢用“演化”,中国大陆喜欢用“进化”这个术语。
)实际上,进化并不一定进步,进化也能用在非生物的部分,如文化的进化、社会的进化等。
1.2进化心理学概念的由来1973年,Michael Ghiselin 在《科学》杂志上第一次创造使用“进化心理学”这个术语;杰罗姆·巴科、丽达·考斯米兹和约翰·图比等人在1992年出版的《适应心理:进化心理学和文化的生成》一书中普及化了进化心理学这个术语。
1.3进化心理学的形成进化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新流派,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
色彩心理学研究论文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
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
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
因此色彩的美感与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关。
1.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上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有别。
有人作过统计: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
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
也就是说,年龄愈近成熟,所喜爱色彩愈倾向成熟。
这是因为儿童刚走入这个大千世界,脑子思维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鲜的,需要简单的、新鲜的、强烈刺激的色彩,他们神经细胞产生得快,补充得快,对一切都有新鲜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增长,脑神经记忆库已经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许多,色彩感觉相应就成熟和柔和些。
2.色彩心理与职业有关体力劳动者喜爱鲜艳色彩,脑力劳动者喜爱调和色彩;农牧区喜爱极鲜艳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
3.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关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不同。
古典时代认为不和谐的配色在现代却被认为是新颖的美的配色。
所谓反传统的配色在装饰色彩史上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一个时期的色彩的审美心理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很大,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时代的潮流,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色彩心理发生作用。
进化心理学中的悲观主义色彩
进化心理学中的悲观主义色彩
刘元;范翠英
【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
【年(卷),期】2011(031)002
【摘要】进化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但其理论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例如在对男女两性在伴侣选择和婚姻维持的心理行为机制的探究上体现出的一些人类高级情感,如爱情的缺失.文章探讨了进化心理学理论中悲观主义色彩在其主要理论假设中的体现,并简要地将其与另外两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以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刘元;范翠英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09
【相关文献】
1.现代人的悲剧--浅析卡夫卡式悲剧及其悲观主义色彩 [J], 史素昭
2.失落中探索悲观中前进——哈代悲观主义思想在《无名的裘德》中的体现 [J], 徐苏
3.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色彩 [J], 胡艳
4.浅论纪德《背德者》《窄门》的悲观主义色彩 [J], 谭丹丹
5.王国维词的悲观主义色彩及其表现阐释 [J], 汤慧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情绪识别和表达研究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情绪识别和表达研究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通过情绪,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掌握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情绪被定义为一种适应性机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与他人交互。
情绪识别和表达则成为了进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话题。
情绪识别是指人们识别他人面部表情和非言语语音信息来推测他人的情绪状态。
对于人际交往和合作来说,情绪识别是非常关键的。
先前研究表明,人类能够以极高的准确度识别常见的情绪如愤怒、喜悦、恐惧、厌恶、悲伤和惊讶。
这种准确度来源于进化和文化共同影响。
进化上,神经系统被选择来反应在适应性任务中频繁出现的刺激特征,比如面部表情或发音声调的变化。
这种选择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
文化上,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和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情绪识别能力。
此外,情绪表达也是情绪研究中的关键话题之一。
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借助手势、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语音特征等方式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情绪状态。
情绪表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人际交往的成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的研究表明,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识别能力是相关的。
行为生态学家Mazur和Boysen通过观察黑猩猩的眼部表情认为,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是猩猩社会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人类社会中,情绪表达能力也和社会适应性有关。
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个体在集体中保持自我形象、保持与他人和谐的关系等方面。
然而,情绪识别和表达并非脆弱而单一的智力领域。
它们同样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性别、文化差异、心理状态、社会经验、物质使用,等等。
例如,在情绪表达领域,性别差异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女性在情绪表达方面较优,可能是因为她们具有更为敏锐的情绪识别能力。
这也与进化心理学中女性更具社交天赋的理论相符合。
另外,文化差异也是影响情绪识别的因素之一。
在跨文化的情绪研究中,发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不同情绪表情的识别准确度存在差异。
进化心理学中悲观主义的反思
杨 雷 雷
( 佳木斯大 学 黑龙江 佳木 斯
1 5 4 7 0 0 )
作 者简 介 :杨雷 雷 ( 1 9 9 1 一) ,男 ,汉族 ,河 南洛 阳人 ,应 用心 理硕 士 ,佳木 斯 大 学教 育 科 学 学 院应 用 心 理 专业 ,研 究 方 向 :心 理 健康 教育。
理 和 心理两 部分 构 成 的有 机整 体 ,心 理 是 人 类 解 决 生 存 和 繁 衍 问 何 比女性 倾 向于 使 用 暴 力 ,更 容 易 陷 入婚 外 恋 ?女 性 为何 偏 爱 比 题 的过程 中演 化形 成 的 ,科 学 的进 化 论 应 该 成 为 心 理 学 研 究 的一 自己年 龄大 的男 性 ? 只有 弄 清 楚 这 些 心理 现象 的功 能 ,才 能对 它
摘 要 :进 化心理 学 目前被 心理 学领 域公 认 为现代 西 方心 理 学的 三大新 取 向之 一 ,但 是某 些 学者 认 为该 理 论提 出的 心理 学 观 点和 研 究方 向 透 露 着 悲观主 义色 彩 。本 文 先介 绍进 化心 理 学的基 本理 论和 观 点 ,在 目前心理 学领 域对 其 肯定 和 批 判 的基 础 上 ,特别 是 针对 批 评 声 中所
中图分 类 号 :1 3 8 4 0 9
1 引 言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5— 0 2 6 4— 0 2
一
同 的环 境 所 形成 的 ; ( 5 ) 指 出 心 理 重 在 适 应 ,认 为 人 的心 理 是 自 从 达 尔文 的 《 物 种 起 源 》 一 书 问 世 以 来 ,生 物 学 界 引 发 了 适 应 的 产物 。 场 巨大 的革命 ,人 类 由此 对 生 命 的起 源 有 了 全新 的认 识 。有 学 3 进 化心 理学 基本 原 理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社会行为探究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类社会行为探究一、引言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进化心理学视角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探究人类社会行为变异的根源与机制。
本文旨在从进化心理学视角出发,对人类社会行为进行探究,逐步揭示出其本质和演化过程。
二、进化心理学背景和概述进化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分支学科,它的起源和基础在于心理学建立的两大基石:进化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
这种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性本质,以及人类心理行为变异的根源和机制。
进化心理学理论把人类看作是具有进化意义的生物,它认为人类的行为、情感和认知都是适应性进化的产物,是我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所形成的表现。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人类的大脑是一种特殊功能的适应器,它不仅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也能够对环境发生的各种变化进行复杂的调节。
同时人类还具有一种天赋的意识能力,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这种人类的自我意识能力,必然会对我们的环境适应和认知产生影响。
三、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机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演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然选择机制:天然选择机制是指对于一种社会行为特征的天然选择和继承机制。
在人类社会中,一些行为特征比如说合作,人们一起生活,相互扶持,就具有了更高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这种行为特征也会在人类社会中被天然选择和继承下来,成为一种固有的人类社会行为。
2. 超常规心理机制:超常规心理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非自然选择机制。
人类社会中的很多行为特征,比如说礼仪谦拜、信任等等,都是人类社会中的超常规心理机制。
这些机制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社会中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而超常规心理具有比自然选择更加灵活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3. 大规模协作机制:大规模协作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中用来促进合作和协作的一种机制。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并且周期性地对社区中的成员进行选择,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进化心理学从心理角度解读生物进化
进化心理学从心理角度解读生物进化进化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心理特征进化起源的学科。
从心理角度解读生物进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特定环境下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本文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特征的进化过程以及其在生物适应和社会交互中的作用。
1. 心理特征的进化过程心理特征如感知、认知、情绪等,与生物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化心理学认为,这些心理特征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比如,人类对恐惧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危险,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特征。
2. 心理特征的生物适应心理特征在生物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类对于美的欣赏、社交性行为的倾向,都可以追溯到进化中对繁殖成功的需求。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对于健康、对称性等特征的追求,是因为这些特征在繁殖上具有优势。
3. 心理特征在社会交互中的作用心理特征在社会交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合作和互助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社会规范、道德概念等,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群体合作而产生的。
4. 心理特征的文化差异虽然心理特征在整体上具有普遍性,但也存在文化差异。
进化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欲望、情感等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与不同文化对于生存环境和社会要求的适应有关。
结语:进化心理学通过从心理角度解读生物进化,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心理特征的起源和作用。
心理特征的进化过程、生物适应和社会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形成。
此外,心理特征的文化差异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细致、全面的认知。
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现象,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学依据。
进化心理学论文
进化心理学期末论文论文名称: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短期择偶观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的短期择偶观[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巴斯(David Buss)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发展了荣格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进化人格心理学是西方人格研究中的一种新取向,它以进化论为指导,以功能分析为基础,对人格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进化人格理论。
择偶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目前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征都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
作为人类后代繁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男人,为什么会那么好色?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答案就会变得明朗许多。
[关键词]:进化人格心理学择偶观好色繁衍男性性选择Why are men so lecherous?-analysis men ’s concept on short—term mate choice through 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Abstract]At the end of 1980s,psychologists,represented by David Buss,had developed Carl G.Jung'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put ou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a new orientation of the western research on personality.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guided by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ased on functional analysis had formed an intact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
2005年9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V d .4 Nb .5第4卷第5期Jo 衄11al 0f E 【lIl 喇i 伽mSc 溉tlf H 哪蛐N ‘mnalUIliv eI si 锣Sep .,20晒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马一波,郭永玉(1.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发展中心,湖北恩施44卯∞;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湖北武汉430079)摘要:进化心理学用适应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适应是生命之本性,进化的心理机制是人性的基础。
我们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同时,亦就在人性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
这里还讨论了:从进化的观点看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进化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的解释以及进化心理学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进化;人性;适应;个体差异;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B84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晒)0孓0104J 啤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性观的问题其实是相当重要 性。
.世代选择的结果便使某物种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性状,以 的。
一个理论家所持有的人性观不但决定他对人格理论的 帮助此物种生存并兴旺昌盛。
人类也不例外,自然选择过程 选择。
而且时刻影响着他进行人格研究的方式。
虽然有些人 导致了人类某些生理特点的进化。
那么,漫长的进化过程是 格理论家并未明确提出自己关于人性的哲学性假设,但实际 否也会给人的心理留下些许痕迹呢?进化心理学正是以进 上大多数人格理论都隐含了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从某种意 化论为基础,用自然选择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特性,从而使得 义上说,对人格的研究其实就是对人之本性的探索。
进化心 某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种理论认为,人 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以进化论为基 类的心理机制也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们是人类特 础,用适应的概念来解释人性。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 有的功能,帮助人类有效地应付日常的问题和需要,使人类 行为都是功能性的,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加成功地生存和繁 更有可能成功地生存和繁衍。
进化心理学论文
进化心理学论文—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进化心理学论文—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摘要】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
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凡是都有两面性,不是乐观的人就一定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不是悲观的人就只能给别人带来苦恼。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篇1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脑,这几天忙死了。
忙着干吗呢?不是为了做题忙,而是忙着劝驾,这不,又吵起来了!小主人在和同学玩“剪子、包袱、锤”,正在想怎么出,悲观主义细胞出来说:“唉,出什么都被打死,不如不出了吧。
”话音未落,乐观主义细胞听见了,反驳说:“说不定出什么就什么赢呢!你怎么断定一定会输?”悲观主义细胞唉声叹气道:“出锤头被包袱灭,出包袱被剪子灭,出剪子被锤头灭,你说出谁?”乐观主义细胞喜气洋洋地说:“出锤头可以砸烂剪子,出剪子可以剪烂包袱,出包袱可以包住锤头,肯定会赢的!”悲观主义细胞说:“肯定输!”乐观主义细胞喊:“一定赢!”“肯定输!”“一定赢!”“肯定输!”“一定赢!”……眼看着悲观主义细胞和乐观主义细胞就要打起来了,我赶紧一手拉开一个,要不我这大脑可就成战场了。
小主人走在路上,我在想哪里最安全。
悲观主义细胞说:“什么地方都不安全。
”乐观主义细胞说:“哪儿都很安全。
谁说没有安全的地方?”悲观主义细胞说:“公路上可能被车撞,大楼可能会倒塌,家里可能有小偷,飞机可能会坠落,火车可能会脱轨,摩托车可能会爆胎,随时可能有地震……说都说不完,反正就是不安全!”一气儿说了这么多,真是辛苦他了!乐观主义细胞笑盈盈地说:“你说的这都是级少级少的意外情况,赶上这种事的概率小得不值一提!”悲观主义细胞还想再争论下去,可乐观主义细胞觉得这简直是对牛弹琴,早唱着《简单快乐》玩去了。
好险啊,好在这回没打起来。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篇2每个人的悲观与乐观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最直接的就是哭,笑,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悲观与乐观的表达方式也在更新!展望周围,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好友熊,自称具有天才头脑,当然我并不反对这个看法大家想看看天才表现悲观与乐观的方式吧!如果停电,如果电脑坏掉,如果游戏软件被封锁了……这个天才肯定会崩溃的肯定会仰天大叫:“天啊~~怎么能封锁游戏软件呢?这样软件公司不是会倒闭吗?生活也将变的没有意思~~?我该怎么办??太过分了!”难道天才想问题的思维都这么复杂吗,连生活都连接上了,反应太快了吧!好友爪,标准的现代多愁善感林黛玉,当充满烦恼时,就会想起黛玉葬花时的样子!嘴里还念念有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真的很让人怜惜!再配上仰望天空的姿势~~眼里充满迷惘,咳真可怜啊好友螺,被同学认为是作文才女!她似乎很喜欢隐藏自己的悲伤,并且用另一种形式来遮盖这个悲伤,就是这样的方式,才牵引出我们班的”王宫秘史她的作文底子为其提供了基础!说说本人吧!!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就像做了一架飞机,但是还特别做了一个降落伞,等做上了飞机,马上带上降落伞,跳下飞机!悲观与乐观议论文500字篇3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乐观,一种人悲观,有时候,我就会想,假如两个人智力一样,能力一样,在遇到同一种事情会怎么做?有一句话说得好:乐观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
进化心理学评析
进化心理学评析
商卫星
【期刊名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4)006
【摘要】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思潮.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更新世所遇到的适应问题.进化心理学的革命性体现在:反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反相对主义心理观和传统的文化心理观.它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方法和对文化在进化中的忽视.
【总页数】5页(P141-145)
【作者】商卫星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06
【相关文献】
1.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观评析 [J], 朱新秤
2.当代进化心理学评析 [J], 蒋玲;钟暗华
3.校园欺凌行为及归因——以进化心理学视角 [J], 张志刚
4.心理学诸流派之进化心理学趋向的方法论研究 [J], 周丽
5.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两性冲突与缓和 [J], 顾鼎程;丁雪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悲观的议论文
关于悲观的议论文悲观的人用加法生活,平添劳苦;乐观的人用减法生活,减少忧伤;达观的人用除法生活,分享喜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悲观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悲观的议论文篇1有着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哥哥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而弟弟确是乐天派。
他们的父母为改变他们性格的差异,在一个圣诞节送给了他俩截然不同的礼物。
晚上在餐桌前,父母期待他们兄弟打开礼物。
哥哥先打开了包装,当他看到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你们明知我不会骑车,而且外边下这么大雪,让我摔伤怎么办!”这时候,弟弟也拆开礼物,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盒包装精美的马粪,他高兴地跳起来,跑过去问爸爸:“马呢?你送给我的小马驹呢?”当他看到爸爸摇了摇头后,并没有丝毫的失望,而是开心得告诉爸爸:“那太好了,我可以留到明年春天用它来养花了!”我不禁想到:悲观与乐观恰恰就是对待人生不同的态度。
一个人的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与其遇到困难后哭着放弃,倒不如笑着去克服它。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
刹那间,多少个鲜活的生命从地球上消失;多少幢高楼大厦轰然倒塌;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孩子的朗朗读书声被灾难吞噬。
原本活力四射的学校,却只见散落书包与文具,他们的小主人再也不能与书包文具朝夕相伴了……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汶川人民向全世界展示出他们坚强,“多难兴邦”温那遒劲有力的字不仅写在了黑板上,更刻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在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下,汶川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化悲痛为力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人生的赛场上,每次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马上停留在原地转圈圈,不敢克服它。
而别的同学早已跨越困难,超过我一大截。
这比起汶川人民的灾难来说,是多么不值一提呀!态度决定人生,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微笑面对生活!关于悲观的议论文篇2人生有三态:悲观、乐观与达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化心理学论文:进化心理学中的悲观主义色彩摘要:进化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但其理论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
例如在对男女两性在伴侣选择和婚姻维持的心理行为机制的探究上体现出的一些人类高级情感,如爱情的缺失。
文章探讨了进化心理学理论中悲观主义色彩在其主要理论假设中的体现,并简要地将其与另外两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对比。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以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缺失的爱情;悲观的人性观1 引言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来[1],生物学界发起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人类也由此对生命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科学家们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但从总体上来说,对于运用进化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科学家们都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且没有进行相对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一直到近十年来,西方的心理学家才开始以进化论作为理论基石,探究人类的心理起源和本质问题[2]。
心理学界对于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褒贬不一,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的进化心理学试图以其理论解释心理学领域中众多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和社会问题[3],并试图弥合心理学的某些分歧,它在促进了心理学学科融合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完全不同于以往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4]。
例如其理论中的核心观点之一——人类的心理是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功能的理论假说,就对传统的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实质的界定提出了挑战。
自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以来,众多学者运用其理论对人类行为的各个层面进行解释,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5,6],symons等认为[7]在人类行为研究中存在着对达尔文的进化主义的误读。
除了研究者已经提出的局限性问题[8],进化心理学的理论中还有一个倾向,就是其理论中缺少了“人性”的概念,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离“人”的实际越来越远。
文章不打算对进化心理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而是从其主要原理出发,探究进化心理学理论中体现出的悲观主义色彩。
2 “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进化心理学认为“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9],这里所说的“过去”并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过去”,而是被进化心理学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来描述人类种系的发展进化史。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个体的生理和生存策略方面留下了烙印,也同样在人的心理和心理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策略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过去”就成为了进化心理学家用来探索人类心理机制的基础[10]。
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今天活着的每一个现代人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就如同可以通过研究恐龙化石来推断它们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历程一样,进化心理学认为通过对“过去”的探究,人类就能够了解自己的祖先,从男性的狩猎与女性的采摘行为中找到进化在现代人身上留下的印痕。
换句话说,就是现代人的种种心理行为模式也能由自身的“过去”一一揭开答案。
进化心理学家做出了一系列假设,包括人类产生茧的机制、对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偏好、配偶选择过程中的偏爱以及性嫉妒时的强烈情感等问题[11]。
这些观点无疑是崭新的,但同时也带有浓重的悲观主义的色彩。
尽管进化心理学的学者认为其理论既不同于弗洛伊德主义的早期经验决定论,也不同于极端的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而是认为“过去”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2]。
但环境影响之所以能对表现型特征产生影响,还是因为基因中早就储存了接受这些影响的指令。
归根结底,基因的功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从根本上说,进化心理学的认识论是属于基因决定论的[13],既然“过去”是如此重要地起了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人类的各种心理机制,包括智力、情绪、人格以及社会功能适应力都已经在古环境下被不断选择并完善了[14],那么人类现代文明与社会文化的作用也就相应地被淡化了。
3 心理进化源自适应与压力叶浩生[15]将进化的压力归因为个体层面上的生存的压力、群体层面上的群体生活的压力以及种族层面上的繁衍的压力。
进化心理学认为适应是人类进化的目的,压力是人类进化的动力。
其理论建立在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人类的心理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生物是先发展出含有多样化基因的基因库,然后经由自然选择,淘汰不适合生存环境的基因类型,保留能够适应环境的优秀基因。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能也是经历了同样的进化过程,这种经由自然的压力选择出适应性的心理机能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的能动的反作用。
如果说个体差异的来源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
那么无论从遗传还是环境来讲,人类自身都处在一个被动的角色上,生存只是迫于繁殖与适应的压力,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人类自身的努力无关。
虽然有研究者认为依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格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可塑性[16],如一个男人因为一个漂亮的妻子而产生嫉妒,怀疑她不忠,但在离婚另娶一个平凡女人后可能改变这样嫉妒的特点。
从进化心理学的理论看来,既然这样的“嫉妒”是由远古的祖先为了延续种族基因而逐渐进化发展而来的人格特质,那么这样的特质发生改变的唯一途径就只能是环境的再一次改变。
因此这种人格层面上的可塑性仍然是微弱的,况且改变也只是“可能”。
更多的人格理论支持的是人格的稳定论[17],这也是人格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4 生存和繁衍是基本问题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9],自然选择主要包括性选择和同类选择。
性选择是指物种内部为了实现基因的延续而寻求配偶和抚养幼子的竞争。
在性选择中,雄性与其他同性竞争以寻求与雌性交配的机会,在许多种群中雄性很少或根本不参与抚养幼子。
相反,在许多哺乳类动物中,雄性更多地担负了养育后代的责任[11]。
其观点显示出人类爱情——作为人类高级情感中的最纯粹的情感之一的缺失,这本质上源于进化心理学将人类的一切与之相关行为都归于生存与繁衍的目的中去。
进化心理学家也提到了爱情与承诺,并将爱情表达为女性获得承诺的手段[18]。
即女性在长期的配偶选择中,爱情是女性为了后代抚育的资源保障进化出的一种适应性功能,在这里“爱情=承诺=性、经济、情绪、基因资源”,女性对爱的需求是为了确保能获得与其为男人付出的代价相当的资源承诺[9]。
将爱情与资源等同在一起无疑是一种悲观的爱情观。
而从男性的择偶策略来看,男性在选择伴侣时偏重的是良好外貌体态与较小年龄的女性,其中优秀的外貌体态代表的是优良的遗传基因,越年轻的女性代表其生育能力更旺盛。
根据亲代投资分析,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年纪较大且有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男性作为伴侣,因为这样的男性伴侣将更有可能为自己的后代提供保障,从而有利于基因的传递[19]。
该结论虽然并未否认两性在恋爱与婚姻选择中的其他因素,但从根本上讲,在伴侣选择中两性的共同志向,精神上的追求与兴趣爱好或是文化、宗教、信仰上的契合等其他众多方面的因素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了。
从这点来看,人与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只是单纯为了追求优秀基因的延续而交配繁衍。
综上所述,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和行为都是为生存繁衍服务的,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中缺乏对于美好爱情产生的描述,从恋爱到婚姻中的不忠行为再到嫉妒等心理都被赋以繁殖的色彩,男女两性的结合变成了一种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基因遗传的手段,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和行为都是为生存繁衍服务的。
valerie等[16]在研究男性的精子竞争(spermcompetition)与配偶不忠(risk of partner infidelity)与男性监控策略(male mate retention behaviors)的关系中发现当男性处于更高的精子竞争以及配偶发生不忠行为的风险中时,才会表现出对配偶的监控行为。
也就是说,当一个男人相信他的妻子此时正在舞厅喝酒会比相信她正在办公室加班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并运用诸如打更多电话、占有配偶时间等监控手段。
若说男性在婚姻关系中表现出的一切关心、体贴乃至久别后的亲热行为都是出于精子竞争的压力以及对配偶不忠的担忧,那么爱情与婚姻的意义就相对显得单薄。
相应的,进化心理学家在对“婚姻伴侣的贞洁(处女)态度”的跨文化背景下研究[11]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贞洁的重视程度差别非常大,其中瑞士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被试分别处于两个极端,前者认为贞洁在婚姻伴侣的选择上无关紧要,而后者则极为看中婚姻伴侣的贞洁。
单纯用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就难以解释这样的差异性结果。
而更值得探讨的是进化心理学中将强奸视为“进化适应器”的理论[9],该理论认为自然选择青睐那些在特定环境下采用强奸策略的远古男性,而且人类男性至少有6种进化而来的专门的心理机制。
该理论假设将男性的强奸行为解释成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播种”自己的精子,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本性的一种体现。
虽然相应的也出现了“强奸的副产品理论”,认为强奸不是自然的设计产物,而是其他进化机制的副产品。
但在进化心理学理论中却传达着“强奸合理性”的论调,认为这样的行为是进化生存使然,且从本性上难以改变。
这无疑使得现代的文明教化、伦理道德与法律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burger[17]认为男女在寻找未来伴侣时的一些习得性偏好已经超出了人类自身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天性。
在ben[20]等人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都把“相互喜爱”和“感情”评定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远古野生动物的基本需求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类的需求早已大相径庭。
有研究表明相对于那些有控制力、占有欲和攻击性的男生来说,那些性情温和、体贴的男大学生更受女大学生的欢迎[17]。
在当今社会甚至更早的时候,人类的需要已不仅仅是为了维系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因而对于那些远离生存与繁衍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类关系中的一些高级情感(如爱情等)进化心理学并不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如众所周知的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的结合,以及数不甚数的男女为了爱情放弃具有优越条件的一方而坚持选择更有感情基础的另一方的事例。
5 模块性是心理机制的主要特性buss在书中将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定义归纳为6个特性[11],其核心就是心理机制的模块性。
cosmides[21]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由“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swiss army knife),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也是由一些认知工具装配而成的,每种心理都有特定的功能,存在着语法归纳、面孔识别等特化系统;存在着探测生命体、眼睛注视方向和欺骗的机制;也存在着“心理理论”模块等多种社会参照模块。
这种心灵的模块具有领域特殊性、非习得性与某种程度的信息封闭性的三个特征。
buss将进化心理学这种心灵模块领域的特殊性描述为一种机制的设计特征——就好像是为一把特殊的锁而专门配置的钥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