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常用穴位

合集下载

实用易记的十二经穴位口诀

实用易记的十二经穴位口诀

实用易记的十二经穴位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手太阴肺经(左右共22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90穴)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鹰窗乳中沿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凌穴血海萁门冲门开府舍府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流注线:此一经起于阴白,终于大包。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18穴)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随神门少府少冲寻流注线:起于极泉,终于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38穴)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收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134穴)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阙阴四心俞督俞隔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髎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二行魄户膏肓于神堂噎嘻膈关魂门九阳纲壹舍于胃仓肓门志室骲肓续二使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骨至阴小指旁流注线:起于睛明,终于至阴。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整理)3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整理)3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1、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中府、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2、手阳明大肠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合谷、温溜、曲池、结束于迎香穴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2种12经脉穴位歌一篇分寸歌

2种12经脉穴位歌一篇分寸歌

2种12经脉穴位歌一篇分寸歌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清鱼际拇指白肉际少商甲角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3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头维下关颊车穴地苍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接乳跟不容承满与梁门关门大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下巨虚跳上丰隆解膝冲阳陷谷中内庭穴在二趾缝次趾甲角厉兑停。

4足太阴脾经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胜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投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候胸乡周荣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

5手少阴心经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穴神门少府少冲寻。

6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走腕骨阳谷养老穴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颧骨弓下是颧髎听宫耳屏前面求。

7.足太阳膀胱经六十七穴足太阳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寸二处上承光通天摞却下玉枕天柱发际大筋上大杼风门肺厥阴心俞督俞膈俞当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寸半量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二空骶孔藏会阳尾骨外边取附分背脊第二行魄门膏肓神堂窝噫嘻膈关魂门详阳刚意舍胃仓随肓门志室至胞肓二十一椎秩边是承扶臀股纹中央阴门浮郄委阳至委中合阳承筋量承山飞扬跗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8足少阴肾经少阴肾经二十七涌泉然谷与太溪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抵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一寸取步廊神封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9手厥阴心包经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10手少阳三焦经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瘛脉青颅息角孙耳门当和髎耳前发际边丝竹空在眉外藏。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口诀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口诀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口诀手太阴肺经(左右共22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90穴)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鹰窗乳中沿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凌穴血海萁门冲门开府舍府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流注线:此一经起于阴白,终于大包。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18穴)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随神门少府少冲寻流注线:起于极泉,终于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38穴)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收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134穴)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阙阴四心俞督俞隔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髎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二行魄户膏肓于神堂噎嘻膈关魂门九阳纲壹舍于胃仓肓门志室骲肓续二使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骨至阴小指旁流注线:起于睛明,终于至阴。

足少阴肾经(左右共54穴)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阴谷膝内跗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商曲石关阴都蜜通谷幽门寸半辟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流注线:起于涌泉,终于俞府。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

人体常用穴位位置图及作用与好处导读: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中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

要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

本文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重要养生穴位,平时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养生。

一、风池穴:明目醒脑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的位置: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

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二、中脘穴:养胃中脘穴的位置: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三、关元穴:补肾固元关元穴的位置: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四、内关穴:养护心脏内关穴的位置: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12经要求的穴位

12经要求的穴位
肩髃:臂外展,平举时,肩峰端前下方凹陷处**直刺0.5~0.8寸,可灸**肩臂痛、手臂挛急、肩中热、半身不遂、瘰疬诸瘿、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鼻唇沟中**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可灸**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歪斜、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三)历代经典或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厉兑:第2趾外侧,距指甲角旁0.1寸**向上斜刺0.2~0.3寸可灸**足痛,面肿,胸腹胀满
●输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分类:阿是穴、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耳穴
●主治:输注气血、反应病症、协助诊断、防治疾病
●规律:普遍性(输穴所在,主治所及;经脉经过,主治所及)、特殊性(特定输穴,特定主治;不同经穴,不同主治; 同一输穴,双向主治;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3寸

护理人员应掌握常用穴位

护理人员应掌握常用穴位

护理人员需掌握常用穴位常用奇穴1.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症;②目疾。

2.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正中。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等眼部病症。

3.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症;②头痛.眩晕;③鼻渊.鼻血丑。

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4.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5.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骨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主治:鼻渊.鼻部疮疖。

6.内迎香: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上。

主治:①目赤肿痛.热病,中暑;②鼻疾,喉痹;③眩晕。

7.定喘:在背上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8.腰眼: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9.四鏠: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主治:①小儿疳积;②百日咳。

10.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主治: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手太阴肺经11.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症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12.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7寸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②头痛、齿痛、颈强、口眼歪斜等头部疾患。

手阳明大肠经13.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证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症14.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的中点上,肘横纹下2寸处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15.曲池: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胃肠病症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症⑦瘾疹、湿疹、瘰疠等皮、外科疾患16.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①鼻塞、鼻炄、口歪等局部病症②胆道蛔虫症足阳明胃经17.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症18.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约 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症19.下关:在耳屏前,下颌骨踝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十二经络五腧穴+原络穴位名称及治症

十二经络五腧穴+原络穴位名称及治症

十二经络五腧穴+原络穴位名称及治症(内容根据倪海厦老师人纪针灸+医学百科部分治症整理)手太阴肺经(金)井,少商,木,可针可灸,治扁桃腺发炎,退烧放血,中风昏迷,中暑呕吐,癫狂荣,鱼际,火,可针可灸,治乳癌,咳嗽,喉痹,咽干,失音,颜色病,面苍白,皮肤干俞,太渊,土,原穴,母穴,寸脉点,可针禁灸,脉会太渊,治脉病,心律不整,3-5点时间病,久咳经,经渠,金,本穴,关脉点,可针禁灸,治声音病,咳嗽,气喘,喉痹合,尺泽,水,子穴,可针可灸,味道病,一周内初病,新咳,内科病,神经痛,新痛络,列缺,尺脉点,可针禁灸,主任脉,治任脉上所有病症,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手阳明大肠经(金)井,商阳,金,本穴,脏腑病,退烧放血,齿痛,咽喉肿痛荣,二间,水,子穴,颜色病,大肠和大肠经的初病,浅病,拒按,实症,巨痛俞,三间,木,三间透劳宫,治手风湿关节炎,腹胀,腹泻,肠炎,5-7点时间病经,阳溪,火,耳鸣,耳聋,齿痛,咽喉肿痛合,曲池,土,母穴,虚症,久痛肩膀抬不起来,治中风大穴原,合谷,青春痘、美白灸合谷,上牙痛对称治疗,治面部中风,孕妇禁针络,偏离,肩痛,喉痛,虚症实症皆可,牙痛,耳鸣足阳明胃经(土)井,厉兑,金,子穴,实症,动脉血管堵塞,清理心脏,治心脏病,乳头硬块荣,内庭,水,下牙痛,口臭,去除胃火俞,陷谷,木,脸水肿,7-9点时间病经,解溪,火,母穴,虚症,胃经头痛,下肢、踝关节疾病合,足三里,土,本穴,所有胃病都可以治,过30岁常灸健康长寿,胃经乳癌,恶心呕吐,脚无力,向下导火气,发狂奔走,热症原,冲阳,上有动脉,胃经虚症实症皆可,有冲阳脉代表胃气在,原络治疗+公孙穴络,丰隆,丰胸,去掉喉咙的痰,原络治疗+太白足太阴脾经(土)井,隐白,木,尸厥、昏迷、妇科白带、滴漏不止荣,大都,火,母穴,虚症,脾虚,四肢无力,唇口白,脾虚易生虫,运动强脾俞,太白,土,9-11点时间病,虚实症皆可经,商丘,金,子穴,实症,初痛,新痛,对称治疗公孙穴、鱼际穴痛、助孕合,阴陵泉,水,天皇穴,治水肿,腹部胀满,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水病有压痛感络,公孙,主冲脉,+内关治胃心胸,恶心,腹胀,妊娠呕吐,胃痉挛,胃病,心脏病,胃癌吐血、大出血,原络治疗+冲阳穴手少阴心经(火)井,少冲,木,母穴,虚症,心气虚,心悸,心痛,昏迷,热病,面苍白,补井当补合荣,少府,火,本穴,心脏病急救大穴,手解穴,上半身解痛,解麻,解毒,解血,治少腹,阴痛,阴痒,泻井当泻荣俞,神门,土,子穴,实症,治失眠,惊悸,情志病,心神不守,心情不稳,动则生气,见鬼发笑,心脏实症,11-12点时间病经,灵道,金,心悸,怔忡,心痛,暴喑不能言,悲恐善笑合,少海,水,面红,心跳过强,心气虚补之,心痛络,通里,治心悸,暴喑,舌强不语,原络治疗+腕骨手太阳小肠经(火)井,少泽,金,针刺放血,治咽喉肿痛,发烧,牙肿,热症荣,前谷,水,常用在孕妇奶水不足,热症,头痛,目痛,耳鸣,喉痛俞,后溪,木,母穴,虚症,主督脉,脊椎骨痛,小肠经肩项痛,13-15点时间病经,阳谷,火,本穴,热病,小肠经肩项痛合,小海,土,子穴,实症,治疣,肘臂疼痛,麻木,癫痫原,腕骨,虚实症皆可络,支正,治疣,虚实症皆可,手肘无力,肘臂酸痛足太阳膀胱经(水)井,至阴,金,母穴,虚症,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补井当补合荣,通谷,水,本穴,泻肺经实症,代用穴,五脏气乱,治头目项痛俞,束骨,木,子穴,实症,初痛,膀胱经背痛,脓疮,15-17点时间病经,昆仑,火,孕妇禁针会落胎,治项背痛,胎衣不下合,委中,土,又名血郄,解毒大穴,艾滋,麻风病,血毒疾病,牛皮癣,膀胱经背痛,坐骨神经痛,臀部痛,小腿痛原,京骨,治膀胱经头痛,虚实症皆可络,飞扬,治脚无力,不能久立,风湿关节炎足少阴肾经(水)井,涌泉,木,子穴,实症,急救大穴,泻荣补合,治头顶痛荣,然谷,火,郄穴,治脚不能踩地,特殊治症脑震荡急救放血,+公孙穴止恶心,胃经实症泻之,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消渴俞,太溪,土,太溪脉有代表肾气在,诊断肾结石,消渴,男科,妇科,泌尿生殖系统,肾炎,呼吸系统疾病,哮喘,五官病,耳鸣,口腔炎,足跟痛,17-19点时间病经,复溜,金,母穴,虚症,水肿,小便不出,肚子肿胀,肾炎合,阴谷,水,本穴,妇科穴,男科,泌尿系统疾病络,大钟,治小便排不出,腰酸痛,神经衰弱,痴呆,癔病手厥阴心包经(君火)井,中冲,木,中风昏迷,热病心烦,身热如火,舌强不语,头痛,心痛,中暑,惊风荣,劳宫,火,治心痛,心悸,小儿退烧,癫狂,口疮,口臭,中风,黄疸俞,大陵,土,心痛,心悸,脚跟痛,腕关节痛,呕逆,胃痛,19-21点时间病经,间使,金,专治手麻,同侧间使,对侧大陵,治心痛,心悸,胸痛,癫狂合,曲泽,水,心痛,心悸,善惊,胃痛,呕吐,肘挛,臂痛络,内关,治胃心胸,胃病,心脏病,胸口呼吸短气,气喘,止吐或催吐,主管阴维脉,肋骨里面痛手少阳三焦经(相火)经,关冲,金,急救,昏迷,热症,咽喉肿痛,头痛荣,液门,水,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指臂痛俞,中渚,木,治眼科病,耳鸣,耳聋,咽喉肿痛,21-23点时间病经,支沟,火,治便秘,夫人难产,胎衣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孕合,天井,土,对称治疗治膝盖痛,头、肘、臂、肩、项、背痛,疮肿,荨麻疹,皮肤瘙痒原,阳池,禁灸,阳池透大陵治消渴,糖尿病,腕痛无力,臂肘疼痛,耳聋络,外关,管阳维脉,儿童退烧,后背第14椎以上横向疼痛,肋骨外面痛足少阳胆经(木)井,窍阴,金,治头昏眼花,昏迷,眼睛从外侧来的痛,失眠,多梦,热病,耳聋,高血压荣,侠溪,水,母穴,虚症,治胆经上的头痛,耳鸣,胆经眼科病,寒热,头痛,耳鸣,耳聋,足背肿痛,足趾痉挛俞,临泣,木,本穴,眼科病,胆经乳房硬块,23-1点发胆结石,偏头痛经,阳辅,火,子穴,实症,治偏头痛,眼科病,胸胁,腋下肿痛,脚气,腰腿痛,下肢麻痹合,阳陵泉,土,筋会阳陵泉,治中风大穴,阳陵泉透阴陵泉治膝盖风湿,所有筋病,膝盖不能弯曲,脚抽筋,口苦,呕吐,黄疸,便秘,感言,胆囊炎,胆道蛔虫,坐骨神经痛原,丘墟,治脚踝扭伤,商丘透丘墟,治眼科病,目中生衣膜,眼睛不好,脚气,足跟痛络,光明,治眼科病,夜盲,近视,癫痫,乳胀,白内障足厥阴肝经(木)井,大敦,木,本穴,治疝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崩漏遗尿,癫痫荣,行间,火,子穴,实症,治急性肝炎,急性肝病,1-3点不能睡,肋间痛,头痛眩晕,青盲,雀目,口眼歪斜,遗尿,疝气俞,太冲,土,1-3点时间病,妇科,滴漏不止,月经不停,阴部痛,小便带血,开四关:2合谷+2太冲,治气血不和全身痛,合谷管气,太冲管血,对称治疗合谷痛,黄疸,疝气,较软无力,肝炎经,中封,金,疝气,阴部痛,遗精,小便不利合,曲泉,水,母穴,虚症,治筋,痉挛,失眠,少腹,子宫妇科,小便困难,阴痒,肝虚皮肤病,阴挺络,蠡沟,肝经上的淤积,积块,月经不调,阴痒,阴挺,子宫内膜炎任脉重点常用穴位承浆,中风,漏水漏饭,不能闭口廉泉,舌强不语膻中,气会膻中,治跟气相关的病,强心脏巨阙,心脏募穴,任何心脏的病中脘,胃的募穴,任何胃病,腑会中脘水分,水肿,饮水气化的位置神阙,隔盐灸,肠鸣中风,肠子问题关元,任何小肠问题,腹部病,心脏病急救穴中极,膀胱募穴,任何膀胱问题督脉重点常用穴位水沟,消渴,口歪眼斜,中风,面肿,急救素髎,点刺放血治酒糟鼻,鼻息肉,鼻窦炎风府,治中风大穴,头项强痛哑门,声音沙哑,禁灸大椎,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之会,发烧感冒解热,针刺放血身柱,不深刺,儿童灸长个,身体壮神道,可作诊断,心脏痛有压痛灵台,血会,血病,血癌有压痛感,禁针,可做诊断至阳,腰脊疼痛消渴穴,糖尿病的诊断和质量,禁灸,在脾脏正后方筋缩,肝脏正后方,抽筋,癫狂,癫痫,抖动脊中,黄疸便血命门,第14椎下,角弓反张,脑膜炎长强,痔疮百汇,六阳经交会,头痛,百病皆治,治中风大穴。

人体十二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任脉督脉手少阳三焦穴位小肠经

人体十二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任脉督脉手少阳三焦穴位小肠经

⼈体⼗⼆经络3D动态循⾏图,配歌诀任脉督脉⼿少阳三焦⽳位⼩肠经注:这次的⼗四经络⾼清动画循⾏图终于找全了,融合了3D动态循⾏图,⽳位动画图,⽽且配上了针灸⼤成上的⽳位歌诀,每个中医爱好者都应该把这些歌诀背下来!1:任脉循⾏: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际,循腹⾥,上关元,⾄咽喉,上颐,循⾯,⼊⽬。

⽳位:任脉⽳⾏⼆⼗四,会阴潜伏两阴间。

曲⾻之前中极在,关元⽯门⽓海边。

阴交神阙⽔分处,下脘建⾥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堂⾥。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任脉病证任脉男⼦结七疝,⼥⼦带下瘕聚见,脉别实则腹⽪痛,虚则痒搔尾翳缘。

2:督脉循⾏:脉起下极之腧,并于脊⾥,上⾄风府,⼊脑上巅,循额⾄⿐柱,属阳脉之海。

⽳位:督脉⾏背之中⾏,⼆⼗⼋⽳始长强。

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上中枢。

筋缩⾄阳归灵台,神道⾝柱陶道周。

⼤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督脉病证督脉少腹冲⼼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摇巅,⼥⼦不孕患癃痔,下为遗溺上嗌⼲。

3:⼿太阴肺经循⾏:肺⼿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肠,还循胃⼝,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少阴、⼼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下廉,⼊⼨⼝,上鱼,循鱼际,出⼤指之端。

其⽀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位:⼿太阴肺⼗⼀⽳,中府云门天府列。

侠⽩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际,抵指少商如⾲叶。

⼿太阴肺经病证⼿太阴经肺主病,胀满喘咳缺盆痛,甚则两⼿交⽽瞀,此为臂厥肺是动,循⾏:⼤肠⼿阳明之脉,起于⼤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两⾻之间,上⼊两筋之中,循臂上廉,⼊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之前廉,上出于柱⾻之会上,下⼊缺盆,络肺,下膈,属⼤肠。

其⽀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齿中;还出挟⼝,交⼈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孔。

5:⾜阳明胃经循⾏:脾⾜太阴之脉,起于⼤指之端,循指内侧⽩⾁际,过核⾻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本,散⾆下。

12区穴位

12区穴位

十二病区常用穴位
百会:前发际正中线约5寸,约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外凹陷处。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丝竹空:眉梢的凹陷处。

睛明:目内眦旁0.1寸。

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廉泉:舌骨上缘凹陷处。

承浆:人体面部颏唇沟中央。

哑门:位于颈部,后发迹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中脘:脐上4寸。

神阙:脐的中间。

气海:脐下1.5寸。

关元: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肘关节微屈时定位。

极泉:腋窝顶点,腋和脉搏交处。

涌泉: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

委中:腘横纹中央。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十二时辰十二穴道二十四方

十二时辰十二穴道二十四方

“十二时辰十二穴道二十四方”道家秘传下来的治疗跌打点穴损伤的经验方之一,近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抄本较多。

在诸多的手抄本中,韦以宗认为《吕氏抄本》较为完整实用。

它不仅载有十二穴道的位置,受伤后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方药,还记载有8个致命大穴和十四方。

它是依据人体气血运行灌注的时间规律,按跌打点穴损伤穴道治伤的又一具体的体现和运用,很有研究和临床运用价值。

(一)胸部穴位内伤【子时心穴】俗名“心亿”,是主要的一个大穴。

若跌打损伤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自汗,痛如刀割,口中吐血,坐卧不安,食欲少进,嘶声。

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心脏受伤,对其脏腑也有较大影响。

2【丑时井泉穴】此穴心窝直上二指,第五肋骨之间,心包络的位置,与心肝膈膜相连,后着背,左右为胸肋骨的末端,正中与心部的鸠尾相连,膻中为胸内薄膜,下通于腹中,其筋络附于脊骨,与肝相连接于肾。

若跌打伤损则红肿疼痛,呼吸困难,咳痰带血,发热自汗,烦躁口渴,或气噎心闷,呕吐清涕,日夜不舒;若受伤日久,则肌肉萎缩,大便干燥。

3【颈窝】中央凹陷为颈窝,左右锁骨处凹陷者,俗名肩井,此穴若被跌打伤损红肿疼痛,仰头不起,低头不得,头部左右转向困难,损伤左右肩窝,或半身麻痹,或全身麻痹,用药左右相同。

恶寒发热,口渴出汗,两手不能举动,手指麻痹,不能握拳,取物失灵;损伤中央颈窝,说话声嘶,心闷烦躁,仰卧而不能两侧睡眠。

4【将台穴】胸前笫二肋骨之间,肩窝下二指,名为将台穴。

胸前左右相同,若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暗色,心闷胀满,呼吸疼痛,瘀血积聚,寒热往来,心闷,口燥,呕吐带血,日夜不安,呻吟,痰涌,喘息。

5【玉堂骨】以颈窝下四指,第四肋骨之间,一名为空穴。

穴在肺部的位置,左右相同。

若跌打损伤红肿疼痛,或咳嗽吐血,昏迷不省,气过上冲,两气不接,气升喘息,言语乱说,心烦发热,自汗,口干,呻吟不止,日夜不安,腹中膨胀,小便困难,食欲不振。

6【胃脘穴】心窝下二指,第九肋骨之间,名为胃脘穴。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

十二正经及要穴按摩。通过对十二正经走向的自我按摩,能起到疏经活血、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功能。

十二正经及要穴按摩。通过对十二正经走向的自我按摩,能起到疏经活血、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功能。

十二正经及要穴按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井穴:急症、热症。

凡是在指端末梢的这些穴位都是一些井穴。

井,源头。

治疗热症。

点刺,不适宜按摩
俞(shu)穴:俞是通道的意思。

是脏腑与体表的通道。

五脏六腑的毒素可以通过俞穴派出去,是最直接的排毒方法。

络穴:治疗慢性疾患
郗穴治急症
合穴治脏腑
寸:大拇指横为一寸,四指并拢为三寸。

离穴不离经
胃不和则寝不安
阳明:气、血很旺
胃经:敲打法。

少阴:心脏
13
肾虚怎么来确定:脑袋发空(肾气不上头),眼睛酸涩(血液供不上去),经常耳鸣,像蝉鸣一样或者听不到声音,牙齿开始松动。

14。

人体穴位图 高清人体穴位图大全

人体穴位图  高清人体穴位图大全

人体穴位图高清人体穴位图大全肺经穴位More>少商穴【读音】Shào shāng【少商穴名释义】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

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

该穴.。

.2014-07-28阅读3,149 次井穴少商肺经鱼际穴【读音】yú jì【鱼际穴名释义】鱼,鱼腹;际,边际.掌中。

.2014—07-28阅读2,341 次经渠穴【读音】jīng qú【经渠穴名释义】”经“为经过、路径的...2014—07-28阅读1,923 次太渊穴【读音】tài yuān【太渊穴名释义】太,为大到了极致的。

2014-07—27阅读3,127 次肾经穴位More>涌泉穴【读音】yǒng quán【涌泉穴名释义】涌,涌出;泉,水泉。

肾属水,经气初出如泉水涌出于下。

【涌泉穴位位置图】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图...2014-08-09阅读2,058 次井穴涌泉肾经然谷穴【读音】【然谷穴名释义】然,舟骨粗隆;谷,凹陷处。

.。

2014—08—09阅读10,724 次太溪穴【读音】tài xī【太溪穴名释义】太,大;溪,沟溪。

气血所。

2014—08-08阅读7,711 次大钟穴【读音】dà zhōng【大钟穴名释义】大,大小之大;钟,汇聚。

.。

2014—08-07阅读1,345 次心经穴位More>极泉穴【读音】【极泉穴名释义】极,高大;泉,水泉。

穴在腋窝处,位置最高,局部凹陷如泉。

【极泉穴位位置图】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图③)。

2014-08—15阅读1,304 次心经极泉少海穴【读音】shào hǎi【少海穴名释义】少,手少阴经;.。

2014-08—15阅读1,534 次通里穴【读音】tōng lǐ【通里穴名释义】通,通路;里,表里。

本。

.。

2014-08—15阅读2,823 次阴郄穴【读音】yīn xì【阴郄穴名释义】阴,阴阳之阴,手少阴。

人体12个主要穴位(从上到下[精华]

人体12个主要穴位(从上到下[精华]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合谷穴:位在手背食指和姆指的根骨到二手指跨的中间,偏食指一侧,双手都有;凡是头部疾病,如牙痛、头晕、感冒、口咀歪斜等均可按摩此穴位;按摩方法可用右手姆指,按压此穴,有酸胀感,姆指亦可以按压转圈,效果好,早晚二次,每次二分钟。

2、委中穴:位在双膝盖后面,凹陷横纹正中一点,(双穴);如有腰和背有不舒服或酸痛等均可找此穴;人取坐的姿势,双脚略往前伸,双手握拳,用食指根骨对准委中穴敲打二分钟,早晚二次。

3、内关穴:位在手掌横纹上二寸(即三手指)正中,于二根筋的中间,有酸胀感;可治疗胸筋痛、咽喉痛、心绞痛、手臂内侧痛、上腹痛及呕吐等。

方法是用姆指,顶压下去有酸胀感,可一压一松二分钟,早晚各二次。

4、足三里:位于双膝,外膝眼下三寸(四手指)劲骨外旁开一手指;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精神分裂、失眠等;用大姆指揿压或转动二分钟,早晚各二次。

此穴常按摩可以补肠胃。

5、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即四横指)是单穴,能增强元气,壮命门之火的保健功效;可治疗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如遗尿、尿濒、尿道痛、
尿储留、腹泻等疾病;可用手中指揿压或先逆时针后顺时针转圈按摩。

6、劳宫穴:位于双手手心的中间,偏大姆指侧,手握拳时,中指尖顶到的地方;此穴能强健心脏,增强心功能,清心火,除温热,涼血、镇静、安神等作用;方法是用大姆指对准劳宫穴,按压二分钟。

7、三阴交:位于双脚内侧,在踝骨突出的骨上三寸(四横指);这是女性的保健穴,治疗妇科的月经不调,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等,生殖系统疾病如阳萎、早泄,消化不良,调正内分泌系统,调理脾胃等功效;用双手大姆指按压双脚三阴交或转圈二分钟,早晚二次。

8、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即肚脐眼,此穴能补元气,增强免役能力,通神气与所有穴位相通;可治疗老年人元气衰退,防感冒,调理肠胃,肠功能混乱可双向调节,助消化。

若有晕车、晕船,可在上车前二小时,用橡皮膏贴内关或神阙均可避免;方法是用大姆指根骨按压肚脐眼,双手重叠按压或转圈二分钟,早晚二次。

9、百会穴:头顶正中,即双耳連成横线,鼻子到后脑連成直线,二线在头顶交界点上就是百会穴;
有健脑,防痴呆及头痛、高血压等的治疗功能;方法是用大姆指端顶住百位穴,揿压或转动二分钟。

10、保健特区,极泉穴:位于双手液窩中心点;此穴对呼吸系统、增强肺活量,对消化系统提高消化能力,以及有调节循环系统的功效;方法是右手大姆指顶住左手液窩正中点,左手助右手臂用力顶压,每次二分钟,早晚各一次。

11、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毛和外眼角之间,向旁一寸凹陷处,主要治疗头痛、偏头痛和目疾;用大姆指按压头部两边穴位,同时按压或转圈。

12、风池穴: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治疗头痛、感冒、耳鸣、肩背痛等;方法用双手大姆指按压或转圈二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