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介绍: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教育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每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都备受关注,对于备考的教师来说,熟悉过往真题,了解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语文真题及答案篇章一:《筝之声》1. (1)那位说“初夏的早晨,清脆的筝声飘荡在晨雾弥漫的山水间。
”的是谁?答案:作者自己2. (2)林林与陶陶合奏时,两部筝声互相呼应,此时的筝声如何表达?答案:筝声悠扬婉转,氛围宁静安详3. (3)结合上下文,找出“原野”“湖泊”“树林”“小径”所表示的意象?答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篇章二:《北海》1. (1)“北海”的文中指代的是哪个地方?答案:北京2. (2)文中以“落霞孤鹜齐飞”的景象暗示了什么意象?答案:黄昏时分,候鸟南迁的景象。
3. (3)文章中波光粼粼指的是什么?答案:海面上反射的阳光。
二、数学真题及答案1. 判断题:将1,2,3三个数分别放在3个正方形的框内,使得相邻两个正方形内的数之和都一样,应该将2放在哪个正方形的框内?答案:2应放在中间的正方形框内。
2. 计算题:已知矩形宽为5cm,长为9cm,求其面积和周长。
答案:面积=宽×长=5cm×9cm=45cm²,周长=2(宽+长)=2(5cm+9cm)=2×14cm=28cm。
三、英语真题及答案篇章一:《旅行的好处》1. (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答案:The benefits of traveling2.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enefit of traveli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答案:Losing track of time and schedule3.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an be the result of traveling?答案:Becoming open-minded and tolerant篇章二:《中国的节日》1. (1)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答案: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2. (2)What may people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答案:Light fireworks, visit relatives, and eat dumplings3.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oon Festival?答案:It is celebrated in September or October.结论:以上是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上半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

2019上半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完整版)

2019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題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2019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顺利结束看,下面中华考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如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
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
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
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
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
生产性C。
目的性D。
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6。
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张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B. 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A.衔接且对应B. 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地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一般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考进教师编制,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考入编制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而且工作待遇好,福利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1.在讲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举例的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答案】D。
解析:A项,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B项,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C项,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表达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D项无用典。
故本题选择D项。
2.教学《咏怀古迹》,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相关实景图片和宣传视频并配以音乐。
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多媒体能够营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诗歌意境。
C.采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太直观,会限制学生想象力,降低学习效率。
D.在阅读前,通过多媒体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2.【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
【教师资格证真题】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下半年模拟试题(2套)

二0一九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笔试时间:2019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 )。
A.张承志《黑骏马》B.古华《芙蓉镇》C.郁达夫《银灰色的死》D.孙犁《白洋淀纪事》参考答案:D解析:A项为爱情小说,B项主要借人物命运演特色时期乡镇生活变迁,C 项主要体现了一个身处异乡、亡妻的人、又无以为生的人身体和心灵上遭受的苦闷和绝望。
D项主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初期的各种故事。
2.学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查找收集描写荷花的古诗词,以下诗词不符合要求的是( )。
A.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B.田田初出水, 菡萏念娇蕊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D.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参考答案:C解析:C项写的是淡黄色的桂花3.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知名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A.施笃姆《茵梦湖》B.刘心武《班主任》C.福克纳《喧哗和骚动》D.路遥《平凡的世界》参考答案:C解析: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该小说流派主要兴盛于西方。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4.学习哈姆莱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句让学生课外阅读,下列作品适合的是()A.曹禺《北京人》B.歌德《浮士德》C.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D.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参考答案:B解析:A为话剧,B为史诗般的诗剧,D项为我国著名的歌剧。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真题及答案公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答案】D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注意“中国革命传统”这一关键词2.【答案】C此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诗中写的不是荷花就不符合题目要求。
3.【答案】C此题考查文学流派及其作品的掌握,必须是意识流的作品4.【答案】B.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掌握,必须是“诗剧”5.【答案】A此题考查文言实词。
“敝”是“穿破”的意思6.【答案】B考查词性和意义,其他三项都错误7.【答案】D.考查成语,其他三项都不正确8.缺失9.【答案】A考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他三项不符合,10.【答案】D考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他三项均正确11.【答案】C教师通过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
12.【答案】D该教学活动没有侧重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13.【答案】A阅读积累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14.【答案】B.教师2需要解决学生偏题和抒情模式化问题。
15.【答案】C关键能力包括鉴赏评价、迁移运用等能力,其他选项错误。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16.参考答案(1)教师使用音乐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是非常实用的。
首先,使用音乐资源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更为契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音乐资源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里面来;再次,音乐混合了风声和箫声,将传统音乐文化和学生的教育课堂有机结合,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最后,设置的音乐内容和所讲课文《寒风吹彻》紧密联系,能够更好的切入到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中来。
(2)作者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来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的。
首先,教师以问答的教学方式,提问学生原文中“寒风”吹来了哪些痛苦的事情,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直观的答案,并顺势更进一步提问学生的感悟,得到了学生对文本多维度的情感认知,并且给出肯定性评价;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朗读来感悟作者情感,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认同;再次,以多媒体呈现的方式直观展示删除的文段,并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从中体悟作者情感。
(完整word版)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详细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
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3月9日笔试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笔试2019年上半年笔试真题汇编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在3月9日举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
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采取纸笔化考试。
面试时间预计为4月中旬。
现将19年上半年笔试真题整理如下。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完整版)考试时间:2019年3月9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
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2.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
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识笑。
老师课下向陈涛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
老师的做法( )。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C.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3.“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景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5.《中华人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高级中学)语文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时间120分钟AAA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A.张承志《黑骏马》B.古华《芙蓉镇》C.郁达夫《银灰色的死》D.孙犁《白洋淀纪事》2.学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描写荷花的古诗词下列诗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城子》)B.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D.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3.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A.施笃姆《茵梦湖》B.刘心武《班主任》C.福克纳《喧哗与骚动》D.路遥《平凡的世界》4.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剧让学生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曹禺《北京人》B.歌德《浮士德》C.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D.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工具书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出来。
下列词义解释不正确的是()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AAA敝:抛弃(《论语·公冶长》)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AAA反:返回(《庄子·逍遥游》)C.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AAA有:占有(《老子》)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AAA交:互相(《孟子·梁惠王上》)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梳理教材中包含如的语句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AAA动词,离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AA连词如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AAA介词,好像(杜甫《石壕吏》)D.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AAA动词,应当(《列子·愚公移山》)7.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教师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正确使用成语的语句,建立自己的语言资料包下列语句可以放入资料包的是()A.据某网站调查在工薪阶层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城市中Y市当仁不让排名第一B.有些媒体不挖掘重要新闻素材,喜欢用明星绯闻来笔走龙蛇,实在令人费解C.近年,盗窃技术变得更为多样,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窃贼登堂入室D.一百年前,埃菲尔铁塔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8.讲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句意时教师引用同样包含互文手法的诗句阐释古代诗词使用互文手法的普遍性下列诗句不合适的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B.映阶碧早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杜甫《蜀相》)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9.语文教研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研讨如何落实高中学段的三个共同学习任务群。
(完整word版)2019上半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教师资格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1、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
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 )。
A、张承志《黑骏马》B、古华《芙蓉镇》C、郁达夫《银灰色的死》D、孙犁《白洋淀纪事》试题答案:[['D']]2、学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下列诗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城子》)B、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D、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试题答案:[['C']]3、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
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施笃姆《茵梦湖》B、刘心武《班主任》C、福克纳《喧哗与骚动》D、路遥《平凡的世界》试题答案:[['C']]4、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剧让学生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曹禺《北京人》B、歌德《浮士德》C、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D、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试题答案:[['B']]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工具书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出来。
下列词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敝:抛弃(《论语•公冶长》)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返回(《庄子•逍遥游》)C、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有:占有(《老子》)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交:互相(《孟子•梁惠王上》)试题答案:[['A']]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梳理教材中包含“如”的语句,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最新文档题库】2019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解方程组时:每一步只作一种变形,一步步来,不要跨度太大而出错,解完可以带入原方程检验对不对;解不等式、不等式组:严格按步骤去做,注意解集的确定,要利用数轴正确定解集;易错点:①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项(整数项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②去括号时漏乘(没乘遍每一项)、部分项忘记变号(要变号都变号);③移项忘记变号;④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时分子分母位置颠倒(x的系数作分母);2019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以下用到了“赋”的方法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D.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1.【答案】A。
解析:BC用的是“比”,D用到的是“兴”。
2.在学到毛泽东所填之词《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有学生说应该将其中的“鹰击长空”改为“鹰飞长空”,对此,教师作了以下几项评价,最能解决学生心中疑问的一项是( )。
A.善于发现问题,这一点很好,但是将“击”改为“飞”好吗?B.问得好,“击”与“飞”相比,“击”字更能突显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苍穹的强劲有力。
C.文学创作讲究选词炼字,想想“击”与“飞”相比,哪个字用在这个地方更贴切?D.伟人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错呢?课下再好好想想就明白了。
2.【答案】B。
解析:刚刚从初三过来的学生,在想问题的时候还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反问或提问会让学生找不着自我学习的方向,所以A项和C项的点评效果都不如B项,D项的点评是一种错误。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3.《林黛玉进贾府》里面,很多地方都出观了“笑”字,有学生问:“贾母之笑与黛玉忙赔笑见礼中的笑并不完全一样吧?”下列教师评价中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是( )。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照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分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
【分析】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提出的,教课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典范教课理论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所以,答案选 C 项。
【分析】个人本位论以为,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人的天性,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天性,发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公司或阶级服务。
卢梭以为“小孩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表现。
【分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此刻教育自己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与其余社会心识形式的平行性。
题干所述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分析】人的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腾。
当某些代表新质因素的量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腾,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分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类学制。
这类学制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连接。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分析】略。
【分析】我国新课改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联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分析】题干的描绘表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分析】道德评论法是经过对学生道德进行必定或否认的评论而予以激励或克制,促进其道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含奖赏、处罚、评选和操行评定等。
【分析】存心注意也称任意注意,是有早先目的、必需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必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类注意方式属于存心注意。
【分析】忘记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趋向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快,且到必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了。
【分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脑筋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增添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1、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
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 )。
A、张承志《黑骏马》
B、古华《芙蓉镇》
C、郁达夫《银灰色的死》
D、孙犁《白洋淀纪事》
试题答案:[['D']]
2、学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下列诗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城子》)
B、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
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
D、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
试题答案:[['C']]
3、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
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施笃姆《茵梦湖》
B、刘心武《班主任》
C、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D、路遥《平凡的世界》
试题答案:[['C']]
4、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剧让学生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曹禺《北京人》
B、歌德《浮士德》
C、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D、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
试题答案:[['B']]
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工具书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出来。
下列词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敝:抛弃(《论语•公冶长》)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返回(《庄子•逍遥游》)
C、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有:占有(《老子》)
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交:互相(《孟子•梁惠王上》)
试题答案:[['A']]
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梳理教材中包含“如”的语句,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动词,离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连词,如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C、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介词,好像(杜甫《石壕吏》)
D、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动词,应当(《列子•愚公移山》)
试题答案:[['B']]
7、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教师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正确使用成语的语句,建立自己的语言材料包。
下列语句可以放入资料包的是( )。
A、据某网站调査,在工薪阶层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城市中,Y市当仁不让排名第一
B、有些媒体不挖掘重要新闻素材,喜欢用明星绯闻来笔走龙蛇,实在令人费解
C、近年,盗窃技术变得更为多样,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窃贼登堂人室
D、—百年前,埃菲尔铁塔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
试题答案:[['D']]
8、讲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句意时,教师引用同样包含互文手法的诗句,阐释古代诗词使用互文手法的普遍性。
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试题答案:[['B']]
9、语文教研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研讨如何落实高中学段的3个共同学习任务群。
下列属于这3个任务群的是( )。
A、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C、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D、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试题答案:[['A']]
10、高中学校组织教研组围绕“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引领功能”展开课题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分享。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要注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要注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D、要注意凸显选文的独特性、开放性和跨媒介的整合性
试题答案:[['D']]
11、阅读某教师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学《窦娥冤》之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回答问题不会总是符合教师的课前期待,教师要学会及时应对和调整,通过恰当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当我安排学生讨论造成窦娥人生悲剧的原因时,学生都是从张驴儿、蔡婆婆等具体人物出发来分析。
我用“人人有责”巧妙总结,启发学生从社会视角来抓住问题本质。
当学生迟疑地说出“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吧”,我又以“有点不自信哦”来幽默评论,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我觉得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渐趋成熟,他们渴望在班级展示自我风采,赢得大家的赞扬,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进行积极的正面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每个问题都设置多个答案,学生的回答就能符合教师期待
B、学生最初不能全面回答问题,是因为对文本内容不够熟悉
C、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思维从浅层到深层的变化轨迹
D、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靠教师的课堂评价才能激发
试题答案:[['C']]
12、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为了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我有意识地搜集语料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比如,围绕“老龄社会”这一话题节选三则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包括《“银发潮”将席卷中国》《老龄化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新型居家养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良策》。
然后,我设计三项学习活动:(1)根据材料内容为“人口老龄化”下定义,并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点和现实影响。
(2)有人认为实行“二胎政策”能够化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危机,有人认为这种对策治标不治本。
请任选一方,运用材料中的数据和事实,结合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观点。
(3)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点和材料提及的上海市社区经验,为自己家庭所在的社区写一份《近五年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建议》。
对上述教育叙事中“学习活动”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融入了“读写结合”的学习策略
B、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C、能够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