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戏剧知识戏剧知识一、什么是戏剧?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在文学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往往指的是排演舞台艺术所参照的文字蓝本,即“剧本”。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的要素:戏剧有三要素,即舞台说明、戏剧冲突和人物台词。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等。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作用。

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人物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

三、戏剧的特点:1、时间空间的集中性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学艺术知识点归纳戏剧和戏曲

小学艺术知识点归纳戏剧和戏曲

小学艺术知识点归纳戏剧和戏曲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而丰富多彩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戏剧和戏曲是艺术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戏剧和戏曲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阶段的戏剧和戏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两门艺术形式。

一、戏剧知识点1.戏剧的定义与特点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表演、舞台的布置和道具的运用,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协调统一:戏剧表演需要各个要素的协调统一,如演员的表演、布景的设计、音乐的伴奏等。

- 独立完整:戏剧作品有一个独立的构成,包含起承转合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 面向观众:戏剧是为观众而存在的,演员需要通过表演与观众产生互动,传递情感和思想。

- 艺术再现:戏剧作品通常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通过艺术手法再现出来。

2.戏剧的分类在小学阶段,常见的戏剧形式主要有儿童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这些剧种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除此之外,还有古代传统剧种如京剧、豫剧等,可以作为学习的补充和拓展。

3.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戏剧表演需要演员的表演、舞台的布景、道具的运用等基本要素的配合。

在小学戏剧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习基本的朗诵技巧、表演动作以及与舞台布景和道具的互动等。

二、戏曲知识点1.戏曲的定义与特点戏曲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传递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

戏曲的特点包括:- 旋律华美:戏曲的音乐旋律多样,通过声腔的运用使人产生强烈的艺术享受。

- 报复性强:戏曲中的表演动作、技巧和声音特点都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严谨规范:戏曲有一套独特的表演规范,包括唱腔的要求、动作的规定以及演员的形象塑造等。

2.常见的戏曲剧种在小学阶段的戏曲教育中,常见的戏曲剧种有京剧、黄梅戏、豫剧等。

这些剧种在表演形式、代表作品和演唱技巧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戏曲手写知识点总结大全

戏曲手写知识点总结大全

戏曲手写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戏曲基本概念
1、戏曲的定义及特点
2、戏曲的分类和流派
3、戏曲的表演形式和传统
4、戏曲的艺术表达和特色
二、戏曲的历史发展
1、中国戏曲的起源和演变
2、戏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
3、戏曲的影响和传播
三、戏曲的基本功法
1、唱腔的表演技巧和特点
2、表演动作和身段的基本动作
3、表演台词和声音的技巧
4、舞台表演和布景的要求
四、京剧、越剧、评剧等主要剧种的演出特点和表演技巧
1、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越剧的表演艺术和传统
3、评剧的表演传承和流派
4、湘剧、黄梅戏等其他重要戏曲剧种的特色
五、名家剧目的解读和分析
1、名家演员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2、经典剧目的故事情节和演出特色
3、名家演出的经典唱段和表演技巧
4、名家角色扮演的表演技法和形象塑造
六、戏曲的传承和创新
1、戏曲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统传承
2、戏曲的现代演艺市场和表演形式
3、戏曲的新媒体传播和推广模式
4、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方向
七、戏曲的相关知识
1、戏曲的音乐和乐器
2、戏曲的服饰和化妆
3、戏曲的表演道具和舞美
4、戏曲的文学创作和曲艺变化
八、戏曲与现代社会
1、戏曲艺术与当代文化
2、戏曲剧目在当代社会的表演意义
3、戏曲表演在当代市场的推广和接受程度
4、戏曲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以上是戏曲手写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戏曲艺术的方方面面,包括戏曲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基本功法和主要剧种的演出特点、名家剧目的解读和分析、戏曲的传承和创新、戏曲的相关知识以及戏曲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戏曲的基本知识大全

戏曲的基本知识大全

戏曲的基本知识大全1. 中国曲艺中国曲艺,又称民间曲艺,是中国文化符号,指在中华大地上演唱、演奏的由民间传承而来的文艺活动,又称为民间音乐,古老而高雅,是传承自古今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

它的传承源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关抒情婉转、心情多变的滋味,流传至今。

2. 京剧京剧,即京戏。

它属于中国表演艺术的顶端,也是话剧的主流剧种,始于1644年明末清初,也就是明末“宣德元年”(也就是1644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

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并结合当地方言演出形式而形成的一种集歌舞、器乐、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的文剧形式,集曲艺、杂剧、话剧、武术于一体,并吸收古代汉剧和杂剧的精华,形成具有特色的独特表演形式。

3. 清代鼓曲清代鼓曲,同京剧一样是出自明末清初,不同的是它更多使用鼓乐演奏,整套曲调更为激情昂扬。

据考证,清代鼓曲是由宋朝传入江南地区,发展壮大,历经以后到明末清初才进入北方多地。

清代鼓曲不仅集元中乐、西安乐、邹乐等多种本地乐种之大成,更是交融着当地民歌、业州调、秦腔的独特表现能力,加之节奏较为明快,易于吸引观众情感,早已成为地方上的表演艺术完美结合体。

4. 越剧越剧是中国古老戏剧之一,起源于明朝,最初发展于浙江沿海地区,因出自越国而得名。

越剧融合了大量汉越文化元素,把汉族湘口腔、文字、音乐、歌剧,以及黄梅戏、豫剧、京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武艺术新风格,并迅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表演艺术之一。

5. 民歌民歌,是由广大劳动群众所创作的现代民间音乐,又称歌舞,原先随着歌声演唱,后者也善于演奏。

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活泼节奏以及鲜活的话语,把所有民间文化历史经验集中表现出来,入乡随俗,散漫于各地,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民歌文化,也是广大群众最直接、最机敏的表达方式。

6. 童谣童谣,也叫作童谣歌,是一种最早发源于古代民间的多声部歌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戏曲一般指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戏曲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戏曲的知识点11、昆曲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

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

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

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

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标签:标题]篇一: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一、中国戏曲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中国戏曲史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是一种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演艺形式。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戏曲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逐渐形成。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梅戏:黄梅戏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湖北省黄冈地区的地方戏发展而来。

黄梅戏以其柔和、细腻的表现方式,以及温婉典雅的唱腔而著称,被称为“江南第一声”。

3、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上海地区,以其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和细腻婉转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越剧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被誉为“东方曼妙之声”。

4、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被誉为“南国昆曲”。

5、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清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豫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形式和浑厚、深沉的唱腔而著称,被誉为“中原昆曲”。

6、秦腔、沪剧、晋剧、川剧、湘剧、闽剧、滇剧等,各地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形成并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戏曲文化。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中,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演艺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瑰宝。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唱、念、做、打:唱指由主要角色演员用唱腔来表演,念指对白的念白表演,做指角色的身段动作表演,打指表演中使用的击打动作,包括武打和打击乐器。

这四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也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2、唱段、念白、大面、小面:唱段是戏曲中由主要角色演员演唱的乐曲,念白是角色之间的对白表演,大面是全体演员演出的大型场面,小面是由少数演员演出的小型场面。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戏曲复习资料一、概述1、戏曲的概念: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2、戏曲的特征:1)综合性特征: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

2)程式性特征:立一定之准式为法,谓之程式。

3、戏曲文化的三大特征:积淀式文化融合性文化民俗性文化二、戏曲史戏曲诞生前:1、先秦乐舞乐舞:祖先在劳动生活、情感交流等各种场合,感于物而动于情,通过语言动作抒发感情表达意愿产生了乐舞。

特征:生活再现性、歌舞乐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产生的职业:1)“巫觋”:乐舞是巫觋的专长,巫觋被认为能与神灵相通,上达人的祈愿,下传神的旨意,主祭司舞,装神弄鬼2)“俳优”宫廷艺人“优孟衣冠”作用:讽谏扮人物。

先秦乐舞已经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特征,为戏曲的产生准备好了职业。

2、秦汉散乐秦汉散乐包括百戏和角抵戏:百戏:包含歌舞、杂技、武术、滑稽角抵戏:在百戏表演中,有一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例:《东海黄公》传递信息,与优孟衣冠不同,它为戏曲萌芽产生而设定了情节的假定性,且可进行反复表演。

3、隋唐歌舞戏、参军戏歌舞戏:假定了情节,演员装扮表演。

《踏谣娘》《大面》《拨头》《踏谣娘》的三点启示:构成了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已有行当之雏形、歌舞表演与角抵戏的结合,是两小戏或对子戏最早的例证,堪称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被称为参军,戏弄者被称为苍鹘。

参军后被叫做副净,苍鹘后被称为副末。

参军戏设定了基本格局,有了戏曲行当的原始特征。

4、宋金杂剧——杂剧、院本北宋时期已有杂剧盛行。

南宋与金朝南北分治后,南宋仍然称杂剧,金则称院本。

地点:东京和临安城中的瓦肆勾栏,集中了大量的伎艺人才,成为各种伎艺交流发展的基地。

人物:撰写杂剧剧本的人被称作“书会才人”或“书会先生”。

北宋杂剧的表演分三个部分:艳段、正杂剧、杂扮,形成了“旦”“贴旦”“副净”“副末”等戏曲表演行当,因此把北宋杂剧看作中国戏曲艺术的雏形。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

文化常识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1. 戏曲的起源戏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剧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社会的宗教祭祀仪式和神话传说。

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戏曲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戏曲并不是以文字表演的,而是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形式。

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戏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歌唱和表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

2. 戏曲的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戏曲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流派和剧种。

在宋元时期,蒙元统治下的南宋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了元曲,为后来的戏曲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京剧、越剧、粤剧等流派相继形成,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戏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 戏曲的基本形式戏曲是以声腔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艺术形式,它包括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

在表演形式上,戏曲分为武戏和文戏两种,武戏注重表现力和技巧,文戏注重情感和表演。

2. 戏曲的特点戏曲有着独特的表演特点,包括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以及变脸、穿花翎等特殊的表演技巧。

此外,戏曲还有着多种角色类型,包括生、旦、净、末等角色,每种角色有着不同的表演特点和形式。

三、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作品1.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刘、孙三国之间的纷争和战斗。

在戏曲中,该剧以豫剧、越剧、京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被广泛演出。

2.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戏曲中的著名剧目之一。

该剧以守旧豪门贾府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和爱情故事。

在戏曲演出中,《红楼梦》主要以京剧和越剧等形式进行演出。

3. 《牡丹亭》《牡丹亭》是元曲戏剧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目之一。

该剧以唐代诗人元稹的《魏晋风度》,表现了杜丽娘与柳永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戏曲表演中,《牡丹亭》主要以越剧、京剧等形式进行演出。

(完整版)戏曲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戏曲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戏曲的基本知识
1. 前言
本文将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常见剧种等内容。

2. 戏曲的定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演员的表演、音乐、舞蹈、道具等形式,通过剧目的演绎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3. 发展历史
戏曲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剧种和演出形式。

戏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常见剧种
戏曲有许多不同的剧种,每种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曲剧种:
4.1 京剧
京剧是中国最知名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动作和
化妆艺术而闻名。

京剧的表演要求演员具备高超的演技和技巧。

4.2 评剧
评剧是以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戏曲剧种,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评剧剧目丰富,多以历史题材为主。

4.3 黄梅戏
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以其悠扬的唱腔和扑
面而来的情感表达而受到广泛喜爱。

4.4 粤剧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
而闻名。

粤剧通常以粤语演唱。

5. 结语
以上是关于戏曲的基本知识的简要介绍。

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是一门值得深入了解和欣
赏的艺术形式。

——
> 注:以上内容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艺术学(戏曲)基础知识
《雷峰塔》:清传奇。
四,清代地方戏作品
《梵王宫》:清代乱弹戏剧目。作者不详。
《反五关》:清代乱弹戏剧目。
《红鬃烈马》:清代秦腔剧目。又名《王宝钗》,作者不详。
《龙虎斗》:清代乱弹剧目。又名《下河东》。作者不详。
《四郎探母》:清代京剧剧目。作者不详。
《玉堂春》:清代乱弹剧目。
《庆顶珠》:清代乱弹剧目。又名《打渔杀家》。
《连环记》:明传奇。王济撰。
《千金记》:明传奇。沈采撰。
《绣襦记》:明传奇。徐霖撰。
《宝剑记》:明传奇。李开先撰。
梁辰鱼:明代戏曲作家,音乐家,是昆山腔的改革家和歌唱家,作有传奇《浣纱记》。
《浣纱记》:明传奇。
沈璟:明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
《义侠记》:明传奇。沈璟撰。
汤显祖: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牡丹亭》为他传奇的代表作。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的方针。
三并举:戏曲创作的方针。
第三戏曲声腔剧种
第一节戏曲声腔概述
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昆曲。
第二节戏曲剧种举要
昆剧,京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川剧。
第四章戏曲文学
第一节什么是戏曲文学
戏曲文学泛指中国戏曲的剧本创作。
第二节戏曲作家与作品
易俗社:1912年成立于西安的秦腔改良团体。
三庆会:1912年成立于成都的川剧改良社团。
上海新舞台: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
奎德社:中国近代以改良戏曲为宗旨的女子演出团体,一名奎德坤剧社。
警世戏社:评剧初创时期唐山的表演团体。
李文茂:清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演员。
刘艺舟: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
二,元杂剧作家与作品
(一)概述

戏曲课程知识点总结

戏曲课程知识点总结

戏曲课程知识点总结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

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现代社会,戏曲课程也逐渐被引入学校教育中,成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从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剧种、角色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戏曲课程。

一、戏曲的基本知识1. 戏曲的定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是以语言、音乐、造型、舞蹈等综合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2. 戏曲的特点:戏曲具有精彩的唱腔、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以及丰富的表演形式,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

3. 戏曲的来源:戏曲起源于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民间娱乐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

二、戏曲剧种1. 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京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受到广泛的赞誉。

2. 评剧:评剧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以其悲壮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3. 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戏曲的一种,源自安徽、湖北一带,以其细腻的唱腔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受人们喜爱。

4. 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其清脆悦耳的唱腔和精致的表演技巧使其成为中国戏曲中的珍品。

三、角色表演1. 旦角:旦角是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包括青衣、花旦等。

旦角的唱腔婉转动人,表演娴雅细腻,具有独特的魅力。

2. 生角:生角是戏曲中的男性角色,包括小生、老生等。

生角的表演风格阳刚豪迈,奋勇向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丑角:丑角是戏曲中的滑稽角色,具有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滑稽戏的魅力。

4. 净角:净角是戏曲中的武功角色,表演技艺高超,擅长武打和舞蹈,展现了中国传统武侠的英雄气概。

四、音乐舞蹈1. 戏曲音乐:戏曲音乐包括器乐和唱腔,器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律吸引着观众,唱腔则以其细腻的音调和婉转的旋律打动着人们的心。

(完整版)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完整版)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纳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希腊的三大惨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样地方戏的总称。

4.中国戏曲的特点能够归纳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构性、歌舞性。

5.中国戏曲的发源发生有多种看法,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别的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看法。

6.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风趣传记》里记录了有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唐朝从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从军和苍鹘。

10.北宋期间,“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说唱艺术完好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构成戏曲的主要根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风趣戏。

13.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宋杂剧是在唐朝从军戏的基础上,宽泛汲取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一样点在于金院本顶用大曲歌唱的节目极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为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先产生于浙江温州(别名永嘉)地域,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早期间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容颜或经后代修悔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简介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和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戏曲种类1. 京剧:被誉为“国剧”,起源于北京,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剧种之一。

2. 越剧:起源于浙江绍兴,以抒情见长,被誉为“中国歌剧”。

3.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以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著称。

4. 评剧:起源于河北,以说唱为主,表演形式活泼。

5. 豫剧:起源于河南,以唱腔高亢、表演生动著称。

6. 秦腔:起源于陕西,以唱腔悲壮、表演激烈著称。

表演形式与技巧1. 唱腔:戏曲的唱腔是其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各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2. 表演:包括唱、做、念、打等多种表演方式。

- 唱:即歌唱,是戏曲表演的核心。

- 做:即表演动作,包括手势、身段、表情等。

- 念:即念白,是用口语表达剧情的部分。

- 打:即武打,用于表现战斗场面。

3. 脸谱:戏曲中的角色通过脸谱来表现其性格和命运。

4. 服饰:戏曲的服饰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装饰性,用以表现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文学特色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剧本和唱词上,它们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戏曲剧本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唱词则往往采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形式。

美学价值中国传统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美学载体。

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和人生观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结语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

了解和学习戏曲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什么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它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艺术元素,以及特定的表演方式和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中国传统戏曲可以分为四大类:京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

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角色扮演和唱腔的表达。

它具有丰富的剧情和高度规范的表演风格,被誉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豫剧豫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南省,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

豫剧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唱腔的艺术性。

它的表演风格热情奔放、富有戏剧性,深受观众喜爱。

评剧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省,流行于京津地区和周边地区。

评剧以说、唱、念、做为表演形式,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它的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悲剧的深情,又有喜剧的幽默,深受观众喜爱。

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湖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黄梅县,流行于湖北、湖南等地。

黄梅戏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注重唱腔的艺术性和情感的表达。

它的表演风格婉转柔美、细腻动人,被誉为江南地区的代表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中国传统戏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的表演形式:中国传统戏曲以唱、念、做、打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方式,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手法。

2. 精湛的表演技巧:演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需要掌握丰富的表演技巧,包括音乐演唱、舞蹈动作、表情表演等,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3. 丰富的剧情内容:中国传统戏曲的剧情内容广泛而丰富,涵盖了历史、神话、文学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 独特的服装和化妆: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非常独特,通过服饰和面部装饰来突出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5.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传统戏曲在持续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与发展,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并吸引新的观众。

中国戏曲文化知识有哪些_中国戏曲的发展

中国戏曲文化知识有哪些_中国戏曲的发展

中国戏曲文化知识有哪些_中国戏曲的发展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戏曲文化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行当【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

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

老生:因多挂髯口(胡须),又名须生。

扮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戴胡须。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其中分长靠武生一一装扮上“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而得名。

扮演大将,一般使用长柄武器。

短打武生一一常用短兵器,表演以动作轻捷矫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炽烈见长。

【旦】女性统称为“旦”。

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如下。

正旦(重唱功,多用韵白。

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花旦(多扮镔性格明快或活钹放荡的青年女性。

表演常带喜剧色彩,重做功和念白)、武旦、老旦、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实属女丑,如常由男演员扮演的媒婆角色。

有的剧种称“揺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

【净】俗称花脸。

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

主要有大花脸(也叫正净、大面。

扮镔剧中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人物,多为朝廷重臣。

)二花脸(又称副净、架子花脸、二面。

大都扮演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

一些勾白脸的奸臣,也属二花脸范围。

)武二花、油花脸。

【丑】多出演滑稽角色、喜剧角色。

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

与净的花脸相并提,称“三花脸”。

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唱”指演唱,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

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延长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主要是韵白、散白(如京剧的京白(近似昔通话)、昆曲的苏白、其他剧种类的方言白)。

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

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

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引导语:对于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你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戏曲艺术基本常识,欢迎参考阅读!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

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

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老生指中老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基本上都是戴胡子的,所以又称“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等。

小生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演唱用尖音假嗓,念自兼用真假嗓,如吕布、周瑜等。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穿厚底靴子,扎大靠(盔甲),武打、工架并重,如赵云、马超等。

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穿薄底靴子,偏重武打特技,如武松、林冲等。

扮演中老年英雄人物的称武老生,武生还兼演部分勾脸戏(武净戏),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

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角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

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主要扮演庄重的青、中年妇女,以唱功为主,行动比较稳重,如王宝钏、秦香莲等。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多着短衣裳,人物,吐格活泼,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如金玉奴、小青等。

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较重唱、做和鲤蹈,如梁红玉、穆桂英等。

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如杨排风、孙二娘等。

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嗓(其余旦角一律用小嗓唱),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余太君、岳母等。

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

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男性人物。

完整版)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完整版)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完整版)中国戏曲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是指利用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的实际过程。

戏曲虚拟利用舞台的假设性来灵活处理时间和空间,以达到神似而不求形似的艺术效果。

例如,用划桨的动作来虚拟行船,用摸索的动作来虚拟夜晚,用更声来表示时间变化等等。

戏曲节奏是戏曲表演中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

戏曲的唱念打舞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能够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是指在戏曲表演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和技术规范。

它将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提炼和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

例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

戏曲程式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是指在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为最后一个剧目称为大轴而得名。

串是演戏时脚色需要连贯成队的称呼,俗称“串戏”。

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是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例如___演员扮演生行或武生等。

客串是指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的称呼。

票友是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

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___是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

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

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为“伶人”。

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戏曲服装中的靠是一种古代武将的铠甲。

它由身分前后两块组成,满绣鱼鳞纹。

腹部的部分被称为“靠肚”,而护腿的两块则被称为“靠牌子”。

背后还会插上三角形小旗,这种靠被称为“靠旗”。

如果没有插上旗帜,那么这种靠就被称为“软靠”。

女将穿的则是“女靠”,它的下摆会缀上数十根彩色飘带,内部还会穿上衬裙。

中国戏曲的基础知识与理解

中国戏曲的基础知识与理解

中国戏曲的基础知识与理解简介中国戏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

它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民间祭祀活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中国戏曲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主要类型中国戏曲主要分为五大类型: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统称为“五大戏曲”。

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地域特色,但它们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则和表现手法。

表演形式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做、念、打四种基本技艺。

1. 唱:唱腔是戏曲音乐的核心,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唱腔,如京剧的“西皮”和“二黄”,越剧的“尺调”和“弦下腔”等。

2. 做:做功是指演员的表演技巧,包括身段、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以此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

3. 念:念白是指演员用念白的方式来表达角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通常念白都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4. 打:指的是武打场面,包括武术、杂技等,用以展示剧中的战斗和武功场面。

服饰与道具戏曲的服饰和道具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具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象征意义。

如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剑代表忠诚和勇敢等。

剧本与剧目中国戏曲的剧本称为“戏文”,通常由唱词、念白和动作说明三部分组成。

戏曲的剧目非常丰富,既有源自历史故事的正剧,也有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喜剧和悲剧。

文化价值中国戏曲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

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角色,传达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古老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 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 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 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4. 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5.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6. 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0. 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 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 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13. 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 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 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 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20. 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21. 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22. 《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23. 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24. 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

“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

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25. 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2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27. 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

28. 《白兔记》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保持了民间创作的质朴自然。

29. 《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徐渭的《南词叙录》中题为《蒋世隆拜月亭》。

它是一部表现爱情故事的浪漫喜剧,他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巧合这一戏剧手法,使全剧充满了浓郁的喜剧气氛。

30.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早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赵贞女故事内容的文艺作品改编而成的。

它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严整;二是语言洗练。

31. 南曲在不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出“南北合套”和“集曲”等新的表现形式。

32. 南戏的表演是由歌唱、念白、科介、舞蹈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表演形态。

33. 南戏在化妆上继承了宋杂剧的艺术传统,采用了“洁面”和“花面”化妆两种基本形式。

34. 南戏的角色行当共有七种:生、旦、净、丑、外、贴、末。

35. 宋杂剧的结构特点是“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36. 元杂剧是公元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在宋杂剧、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北方流行曲调进行演唱的戏曲艺术。

37. 宋金时期长篇讲唱文学诸宫调对元杂剧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现知作品主要有《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

38.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

39. 写出下列元代戏曲作家的一部主要的作品: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醉思乡王粲登楼》纪君祥:《赵氏孤儿》王实甫:《西厢记》乔吉甫:《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宫天挺:《生死交范张鸡黍》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杨梓:《忠义士豫让吞炭》40. 元杂剧创作中,白朴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作品是《梧桐雨》。

41. 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是著名的悲剧作品,王国维认为该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于色也”。

42. 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43. 元杂剧中的“一人主唱”是指元杂剧中由正旦或正末一个角色完成全剧歌唱的任务。

44. 元杂剧之所以衰弱的主要原因有1.社会经济的变化2.文人境遇的改观3.杂剧艺术形式自身的束缚。

45. 元杂剧中控诉吏治黑暗的公案戏有《窦娥冤》、《潇湘夜雨》、《灰阑记》;描写爱情婚姻方面的有《西厢记》、《墙头马上》、《张生煮海》、《刘毅传书》;表现妓女生活命运的有《曲江池》、《金线池》、《救风尘》;反映封建夫权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如《潇湘夜雨》、《秋胡戏妻》、《五侯宴》等。

46. 贾仲明为《录鬼簿》中称关汉卿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其剧作大体可分为三类:公案戏、社会风情戏、历史戏。

公案戏如:《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社会风情戏如:《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调风月》、《金线池》、《谢天香》等;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

47. 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结构的安排和文学语言的运用。

其语言的艺术风格即是性格化、口语化、诗化的统一。

48.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人元稹的文言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稹记》)。

历史上南戏曾出现过《张珙西厢记》,北方则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49. 杂剧《西厢记》是一部优美的抒情诗剧,它的语言在戏剧性、性格化和诗歌意境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其音乐结构形式为“曲牌联套体”。

50. 北曲,是当时中国北方戏曲、散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

其成份包括唐宋大曲、转踏的歌舞音乐的因素,也包括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说唱音乐的因素。

51. 元杂剧的表演艺术成就,首先表现为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唱、念(宾白)、做、舞,并且重点突出,以唱为主。

其次表现为表演手法的程式性和虚拟性。

52. 元杂剧演员演出的剧目,分为驾头杂剧、花旦杂剧、闺怨杂剧、绿林杂剧。

53. 元杂剧的人物面部造型分为“涂面”和“面具”两类。

“涂面”有素面、花面、重彩、勾脸、变脸等多种。

54. 元杂剧的服饰已进一步趋向戏剧化、角色化、艺术化。

55. 从洪武到嘉靖比较著名的作家有王子一、刘东升、谷子敬、贾仲明、朱权、朱有燉,稍后还有王九思和康海。

56. 写出一下杂剧作家的一部作品:刘东升:《金童玉女娇红记》朱有燉:《义勇辞全》王九思:《沽酒游春》康海:《中山狼》57. 嘉靖后期至明末出现的杂剧作家有杨慎、徐渭、冯惟敏、王衡、汪道昆、陈与郊、许潮;传奇作家有梁辰鱼、王骥徳、吕天成、梅鼎祚、徐复祥、叶宪祖、沈自征、凌蒙初、孟称舜。

58. 徐渭的《四声猿》它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59. 清初杂剧在民族危难、历史兴亡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初了悲怆的主题。

其代表剧目有:吴伟业:《通天台》《临春阁》陆世廉:《西台记》尤侗:《续离骚》《吊琵琶》王夫之:《龙舟会》郑瑜:《鹦鹉洲》稽永仁:《续离骚》张潮:《笔歌》60. 清雍正、乾隆年间,杂剧主要的作家作品有:桂馥的《后四声猿》、蒋士铨的《四弦秋》、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

61. 清嘉庆至清末,杂剧作家有:舒位、许鸿磐、周乐清、杨恩寿、许善长等。

62. 写出以下杂剧作家的一部作品:冯惟敏:《僧尼共犯》徐复祚:《一文钱》王衡:《郁轮袍》孟称舜:《人面桃花》63. 明初在剧本体制上突破四折以楔子的作家作品有:朱有燉《仗义蔬财》、刘东生《娇红记》;在曲调形式上以南北合套谱写全剧的有贾仲明的《吕纯阳桃柳升仙梦》、朱有燉的《花月神仙会》;以南曲创作杂剧的有汪道昆的《高唐梦》《洛水悲》、王骥徳的《离魂》《救友》。

64. 昆山腔的特点是:“流丽悠远”、委婉动听。

65. 写出下列明清传奇作家的一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亦称“临川四梦”孟称舜:《娇红记》李渔:《风筝误》洪昇:《长生殿》孔扇任:《桃花扇》李玉:《清忠谱》方培成:《雷锋塔》66. 李玉的“一笠庵四种曲”指的是《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园》《占花魁》。

67. 洪昇《长生殿》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人物的性格化描写2.在结构的严谨、语言的精美和音律的讲究。

68.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结构的精整和悲剧意识的超越。

69. 明清传奇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明代前期(洪武至嘉靖前)、明代后期(嘉靖至崇祯)、清代前期(顺治至乾隆)。

70. 明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崇的戏曲作品是《琵琶记》。

71. 明初在内容在顺应宫廷旨意,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思想的作品有《五伦常备记》、《香囊记》。

72. 在明后期的传奇盛世之中知名作家有:李开先、梁辰渔、张凤翼、沈璟、冯梦龙、徐复祚等。

73. 明后期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统治集团的暴虐进行批判的作品有《鸣凤记》、《磨忠记》。

74. 明后期以热情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主题的作品有《精忠旗》、《双烈记》、《和戎记》。

75. 明后期以追求个性解放,谴责封建礼教和专制主义对人性戕害为主题的作品有《红梅记》、《玉簪记》、《焚香记》、《织锦记》。

76. 明后期以宣扬封建道德、宗教迷信、神仙道化内容的作品有《忠孝记》、《全徳记》、《目连救母》、《香山记》、《昙花记》、《金莲记》。

77. 明代传奇创作的两个派别是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

78. 明代传奇作家梁辰鱼的《綄纱记》主要讲述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并描写了吴越两国历史之兴衰。

79. 沈璟所著的传奇《属玉堂十七种》,现存七种分别是:《双鱼记》《桃符记》《红蕖记》《埋剑记》《义侠记》《坠钗记》《博笑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