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和盐水”个别化观察记录
四年级科学实验观察记录题浙教版
四年级科学实验观察记录题浙教版日期: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四年级科学实验观察记录材料:- 透明玻璃杯- 清水- 盐- 搅拌棒- 盖子- 纸巾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记录下实验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清水。
2. 在清水中加入一小勺盐。
3. 用搅拌棒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于水中。
4. 盖上盖子,静置一段时间。
5. 观察记录溶解情况。
实验观察记录:1. 第一次观察记录:- 实验开始时,清水呈透明状态,盐为白色颗粒状。
- 搅拌过程中,盐开始逐渐消失,有些盐颗粒会沉淀在杯底。
- 经过搅拌一段时间后,水中逐渐变为淡黄色,且看不到盐粒。
2. 第二次观察记录:- 盖上盖子后,用纸巾擦拭玻璃杯外侧的水滴。
- 静置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 出现少量水滴在盖子上凝结,形成水滴状。
3. 第三次观察记录:- 拿掉盖子后,水滴迅速滴入水中。
- 水中无盐晶体存在,完全溶解。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可得知,盐可以在水中溶解。
在搅拌过程中,盐逐渐消失并混合于水中,使水呈现出淡黄色。
在静置后,水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只在盖子上出现了水滴凝结的现象。
实验结束后,水中不再有盐晶体,盐完全溶解。
实验思考:1. 实验中加入盐后,为什么将盐溶解于水中?请给出你的解释。
2. 如果在实验中加入更多的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请做出预测。
实验记录的图片见附件。
附件:(请将实验记录的图片附在此处)。
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
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知淡水和盐水的不同,知道它们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感知淡水和盐水的不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淡水和盐水的特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2. 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两个透明的容器,适量的清水和盐水,吸管,小鱼玩具。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的实验操作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两个透明的容器,一个装有清水,一个装有盐水。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两个容器里有什么区别?你们能猜猜哪个是清水,哪个是盐水吗?”2. 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分别吸取两种水,并放入小鱼玩具。
观察小鱼在水中的反应。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在不同水中的反应,并提问:“你们发现小鱼在哪个水中游得更快?为什么?”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明确淡水和盐水的不同。
5.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淡水和盐水的特点,并尝试用其他方式区分它们。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误饮实验用的盐水。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发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
六、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性质差异。
2. 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量筒和温度计,来测量和比较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七、教学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两个透明容器、清水、盐水、量筒、温度计、吸管。
2. 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和步骤。
3.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淡水和盐水的温度。
4. 使用量筒测量相同体积的淡水和盐水。
5. 比较两种水的温度和体积差异。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一、教学目的1.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分;2.学习把握基本的试验方法;3.培育察看本领和动手实践本领;4.激发幼儿的探究性思维和学习爱好。
二、教学准备1.试验室器材:塑料杯、不锈钢勺、盐等;2.幼儿图画、玩具等;3.PPT或黑板等课件。
三、教学过程A.导入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我准备了一些有关淡水和盐水的图片,让幼儿围绕这些图片进行自由谈论,以了解他们对淡水和盐水的自然常识以及是否有一些实际阅历。
B.试验探究1.试验目的: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分。
2.试验步骤:a.制作盐水:在塑料杯中加入适量的盐,用不锈钢勺搅拌均匀。
b.制作淡水:在另一个塑料杯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或清水。
c.察看:让幼儿们先察看两个杯子中的水有何不同。
d.尝试:再让幼儿们品尝一下淡水和盐水的味道有何不同。
e.总结:依据试验的结果,概括出淡水和盐水的重要区分。
3.试验结果:经过试验,孩子们可以发觉淡水是甜的,而盐水是咸的,并从中感受到了体验、探究的乐趣。
4.巩固探究:利用淡水和盐水制作手工,加强幼儿对试验结果的巩固记忆和实际应用意义的理解。
C.练习检查1.老师使用图画、玩具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复习:“请你拿出一个盘子,你能把里面的玩具区分成盐水和淡水放进去吗?”2.评估:评估孩子们对淡水和盐水的区分是否把握,以及他们的试验方法和察看本领是否得到提高。
四、课堂延长1.拓展学习: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世界,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启发其更加广泛的思考和学习。
2.家园共建:向家长介绍这次课程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思路,激励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探究、学习。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淡水和盐水的教学中,我实行了试验探究与互动讨论的方式,切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让他们轻松愉悦的学会了淡水和盐水的区分,并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察看和动手本领,这种带着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也促进了孩子们的积极参加和学习爱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也会结合家园共建,引导家长帮忙孩子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淡水和盐水的不同。
三、教学难点:1. 实验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淡水和盐水的不同。
2. 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实验结果。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一杯清水,一杯盐水,一个小碗,一个勺子。
2. 教学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教学视频或者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引导幼儿猜测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2. 实验操作:a. 请幼儿用自己的勺子分别从清水和盐水中舀出一勺,放入自己的小碗中。
b. 请幼儿观察和品尝自己碗中的水,尝试用语言描述淡水和盐水的不同。
a.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4. 拓展活动:a. 观看教学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b. 邀请幼儿尝试用其他物质(如糖、咖啡粉等)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和描述实验结果。
a. 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b.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科学现象。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2. 组织一次亲子科学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简单的盐水溶液,并观察其溶解过程。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淡水和盐水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区别。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实验操作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完成实验。
2. 对幼儿在实验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淡水和盐水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淡水和盐水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淡水、盐水、杯子、盐、搅拌棒、滴管、实验记录表等。
2. 场地: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淡水和盐水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一: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盐水,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3. 实验二:教师引导幼儿用滴管将盐水滴入杯子中,观察盐水与淡水的混合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三: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盐水,并观察其与淡水的区别。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淡水和盐水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淡水和盐水的应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有关淡水和盐水的主题展示,让幼儿持续关注和学习。
3. 科学活动:教师继续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如探索水的溶解性、水的过滤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给予个别指导。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受伤。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活动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在活动中向幼儿讲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制作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制作盐水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
3. 实验法: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七、活动教学内容1. 淡水和盐水的概念:介绍淡水和盐水的定义,让幼儿知道它们的特点。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淡水和盐水2. 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性质3. 学习制作盐水4. 比较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三、教学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2. 盐适量3. 实验操作盘4. 实验记录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两杯水,引导他们说出清水和盐水的名称,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2. 实验一:观察淡水和盐水的性质步骤:1. 请幼儿分别品尝清水和盐水,体会它们的味道。
2. 引导幼儿观察盐水中有没有晶体,并触摸杯壁,感受杯子的温度。
3. 实验二:制作盐水步骤:1. 请幼儿向一杯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2. 引导幼儿观察盐水中的晶体,并触摸杯壁,感受杯子的温度。
4. 实验三:比较淡水和盐水的不同步骤:1. 请幼儿用实验操作盘分别放置一滴清水和一滴盐水。
2. 引导幼儿观察两滴水的扩散速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步骤: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提问和思考,评估他们的探究欲望。
3.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表,分析他们对淡水和盐水性质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进行类似的实验,如用不同的盐水浓度制作泡泡水,观察气泡的多少和浮力的大小。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的自然角中,设立一个“淡水与盐水”的小角落,让幼儿定期观察并记录水的变化。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不要将盐水误食。
3. 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园进行相关主题的讲座,加深幼儿对淡水和盐水的认识。
幼儿园《淡水和盐水》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淡水和盐水》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淡水和盐水2. 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性质3. 学习制作盐水4. 观察淡水和盐水的区别5. 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准备:1. 教具:淡水、盐水、杯子、盐、搅拌棒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杯淡水和一杯盐水,以及搅拌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杯子,引导幼儿观察杯中的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淡水和盐水的故事。
”2. 认识淡水和盐水:教师向幼儿讲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
3. 学习制作盐水:教师示范如何将盐溶解在水中,让幼儿动手尝试制作盐水。
4. 观察淡水和盐水的区别: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淡水和盐水的颜色、味道等,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区别。
5. 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共同解决。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淡水和盐水,观察它们的区别。
2.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问题,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淡水和盐水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淡水和盐水的实验,如:浮力实验、冰冻实验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盐水溶液,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淡水和盐水》幼儿园中班教案
《淡水和盐水》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淡水和盐水:介绍淡水和盐水的概念,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实验活动:通过实验观察淡水和盐水的变化,了解它们的差异。
3. 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盐水,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淡水和盐水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盐、水、杯子、勺子、实验道具等。
2. 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合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和盐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淡水和盐水的概念,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 实验活动:a. 让幼儿观察淡水和盐水的颜色、味道等方面的差异。
b. 引导幼儿用勺子分别品尝淡水和盐水,感受它们的味道。
c. 讲解实验原理,让幼儿了解为什么淡水和盐水会有不同的味道。
4. 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盐水,观察和感受盐水的过程。
5.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谈谈对淡水和盐水的认识,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与淡水和盐水相关的现象。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和了解生活中与淡水和盐水相关的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活动中,确保幼儿安全使用实验道具,避免发生意外。
2.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或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学校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有关淡水和盐水的科学探索活动,如尝试制作不同的盐水溶液,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淡水和盐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自体验和观察淡水和盐水的不同特性。
教学准备:1. 准备两个透明的玻璃杯。
2. 准备一份淡水(可以直接使用自来水)和一份盐水(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
3. 准备一些鸡蛋或者苹果等可以浮在水中的物体。
4. 准备一些关于淡水和盐水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或者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出淡水和盐水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解释什么是淡水,什么是盐水,以及它们的区别。
3. 实验活动:将淡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然后让幼儿观察两者的颜色、气味等外观特征。
接着,将鸡蛋或者苹果放入两杯水中,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淡水和盐水中的浮沉情况。
4. 讨论分享: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解答。
教学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盐水,或者寻找生活中其他的盐水和淡水例子,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淡水和盐水的理解。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淡水和盐水的区别,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以及他们能否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淡水和盐水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在后期的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如能否识别生活中的淡水和盐水。
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淡水和盐水
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淡水和盐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区分淡水与盐水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淡水和盐水的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淡水与盐水的不同。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淡水与盐水的性质及其差异。
2. 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清水、盐、两个透明容器、勺子、温度计。
2. 教学图片:淡水与盐水的图片。
3. 教学视频:淡水与盐水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淡水与盐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两者的不同。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淡水与盐水的认识。
二、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 每组取一个透明容器,加入适量清水。
2. 另一个透明容器加入适量盐,溶解后与清水混合。
3. 用勺子分别取两种水,观察并描述口感。
4. 使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水的温度,并记录。
三、总结与分享(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淡水与盐水的不同。
2. 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播放淡水与盐水形成过程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两者差异的理解。
2. 学生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淡水与盐水的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淡水与盐水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淡水与盐水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区分两者。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如淡水和盐水对生物的影响等,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内容:淡水和盐水的生态影响(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淡水和盐水对生物的影响。
“淡水和盐水”个别化观察记录
案例:我的硬币浮起来了——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淡水和盐水”观察分析观察背景:最近进入“有趣的水”主题,其目标就是引导幼儿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获得有关的经验。
设计“淡水和盐水”其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淡水和盐水之间的秘密,知道盐水可以让物体浮起来的原理。
材料提供:一罐盐、透明瓶子、三八不同大小的调羹、硬币若干、记录纸等。
观察情况:“淡水和盐水”共有人30参与过这个学习活动,25人能够完成这个小实验,使得银币浮起来;3人由于没能很好的掌握放盐的量,为此没有能够成功;其中有2人没有将放入水中的盐完全溶解,就放入硬币,为此也没有成功。
但有12人不会将自己观察到得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的能力不够。
观察实录:当“淡水和盐水“的小实验刚推出时,幼儿对于这个实验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就如汪致远小朋友对着瓶子里一个劲地加盐,他并不理解加盐后需要完全溶解后,将硬币放入,瓶子里的盐聚集了许多;葛徐开心也是对着瓶子里一直加盐,并不会用搅拌棒将盐溶解,为此一直无法将硬币浮起来。
两位小朋友看到我在关注着他们,马上就说:“徐老师,这个硬币是浮不起来的。
”我笑了笑说:“你们看看瓶子里的盐都没有溶解呢,硬币怎么会浮起来呢?”两位相视而笑,马上拿起搅拌棒在自己的瓶子里来回搅拌,葛徐开心的瓶子里盐并不多,搅拌了一会儿就不见了盐,最后开心将硬币轻轻放下,只见银币浮起来了,开心可兴奋了。
而一旁的汪致远由于瓶子里盐太多了,他一直搅拌也没能将盐完全溶解,最后没有能够将硬币浮起来。
针对两位的实验过程,我在分享交流中让他们两位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又什么结果。
分析解读:从观察中了解到孩子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很好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教师提供的搅拌棒不知如何使用更不知道其用途,对于这个小实验幼儿虽有意识知道要将硬币浮起来,可是没有能掌握好放盐的技巧,不知道水可以使得盐溶解,溶解的盐水可以使得硬币能够浮起来。
当教师观察到这些情况,可以借助分享交流这一平台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幼儿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介绍了解到怎么才能使硬币浮起来,了解搅拌棒的用途;在交流中我还特意把记录纸给幼儿观察,根据记录卡上的要求商讨如何记录。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淡水和盐水
示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淡水和盐水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2.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4.增强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教师问幼儿:“大家知道什么是淡水吗?什么是盐水?”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实验环节
实验1: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1.准备两个杯子,一个装淡水,一个装盐水。
2.让幼儿尝一尝两杯水,比较它们的味道是否一样。
3.将两杯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2:直接制盐
1.准备一瓶蒸馏水、盐和一个盛盐的容器。
2.将一勺盐加入瓶中,摇晃瓶子直至盐完全融解。
3.将瓶子放在温暖的环境下。
4.两天后,观察容器内是否有晶体结晶。
总结环节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课中有关淡水和盐水的学习。
2.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和领域,引导幼儿制作一份小手册,将新知识整理在其中。
教学评估
1.是否能够就淡水和盐水的区别简单描述;
2.是否能完成实验要求,了解生产盐的基本方法;
3.是否能合作完成小手册。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重点将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2.对淡水和盐水的基本区别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3.实验环节能够让幼儿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
4.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生动有趣,效果良好。
中班科学《淡水和盐水》教案反思
另外,关于节约用水的意识,虽然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响应,但我担心他们在课后会忘记这一观念。为了加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我会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用水行为,让节约用水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中班科学课《淡水和盐水》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淡水和盐水的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淡水和盐水的定义,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但部分孩子还是难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用更生动的例子或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的区别。
中班科学《淡水和盐水》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章节主题为《淡水和盐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淡水和盐水的定义及简单区分方法;2.淡水和盐水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突破方法:进行简单的盐水浓度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浓度的盐水变化,从而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2)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幼儿可能对实验步骤、仪器使用等方面存在困难。
突破方法:教师示范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同时强调实验安全,确保幼儿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3)节约用水的意识: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淡水资源的珍贵,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来引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淡水和盐水的定义:重点讲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使幼儿理解两者的区别及在生活中如何简单区分。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教案《淡水和盐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淡水和盐水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区分淡水和盐水的味道。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淡水、盐水、杯子、勺子、盐、水果等。
2. 场地:室内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淡水和大海的关系,引导幼儿思考淡水和大海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2. 实验一:教师准备两杯水,一杯淡水,一杯盐水,让幼儿品尝并说出它们的味道。
3. 实验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盐水加入水果后的变化,让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实验三:教师让幼儿用勺子分别搅拌淡水和大海的水,观察出现的泡沫数量,让幼儿分析原因。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知道淡水和盐水的性质。
6. 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淡水,哪些地方用到盐水。
7. 结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进行类似的实验。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关于淡水和盐水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课后反思:教师让幼儿思考本次活动中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实验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误饮盐水。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3. 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学PPT:教师制作关于淡水和盐水的教学PPT,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幼儿园奇妙的盐水观察记录
幼儿园奇妙的盐水观察记录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
(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
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
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
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
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课件、大班课件、中班课件、小班课件、说课稿、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nursery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courseware, large class courseware, middle class courseware, small class courseware, said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过程
中班科学教案过程教案名称:观察和探索盐水和淡水的性质教案类型:科学教学适用对象:中班学生学科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认识盐水和淡水的不同性质。
教具准备:1. 盐水和淡水各一瓶2. 两个透明杯子3. 深蓝色食用色素4. 测量杯5. 小勺6. 盖子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将盐水和淡水两瓶放在桌上,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瓶是什么液体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然后,教师继续问:“你们能告诉我这两瓶液体有什么不同吗?”鼓励学生展开讨论。
目标引导:教师提出学习的目标:“今天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盐水和淡水的不同性质,你们准备好了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步:观察盐水1. 教师向两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相同的淡水,并分别标注为“杯子A”和“杯子B”。
2. 教师向杯子B中加入一勺盐搅拌均匀,直到盐完全溶解。
3.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盐水和淡水的外观有何不同。
第二步:探索盐水和淡水的性质1. 教师将深蓝色食用色素倒入杯子A中,搅拌均匀。
2. 教师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淡水和含有色素的淡水的不同之处。
第三步:进一步观察1. 教师将两个杯子全部倒入测量杯中,让学生观察混合后的盐水和淡水是否有不同。
2. 请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讨论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以下是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 你们观察到盐水和淡水有哪些不同之处?2. 盐水和淡水的外观有何不同?3. 淡水和含有色素的淡水有何不同?4. 混合后的盐水和淡水有何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观察结果中得出结论。
拓展活动: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继续进行一些拓展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盐水和淡水,再观察它们的性质有何不同。
2. 让学生尝试将盐水和淡水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观察它们在不同容器中的行为有何不同。
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绘图让学生回答,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盐水和淡水的不同性质。
盐消失了观察记录
盐消失了观察记录
1,讲故事。
告诉小孩们一个能够将盐溶解在水中的故事。
建议教师能够改变河对岸的小马。
故事可能是:小马帮妈妈买盐,过河。
当我回来时,小马仍然快乐和醉酒。
但当他上岸时,他发觉袋子里的盐已经消失了。
这可恐吓小马。
他跑回家告诉他的母亲,河里有怪物把盐带走了。
听了妈妈的话后,我笑了。
然后小孩们明白盐为什么会消失?
2,通过小孩的留意,教师开场给小孩们一个溶于水的盐的示范。
实验程序:1.教师将适量的水倒入小杯中,然后将盐倒入小汤匙中,让小孩们观察水中盐的状态。
让小孩们告诉盐,去哪里,让他们答复。
2,教师主要是让小孩观察状态,颜色,以及多少盐倒入水中。
3,教师然后换小杯,用同样的方法倒入细沙,让小孩再次观察,并让小孩说出两个实验的区别。
4,教师将小孩分成两部分,然后让他们操作,并细心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5,教师把水变成冷水,然后让小孩观察一次,让他们明白水的温度会妨碍盐的溶解速度。
【中班科学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
【中班科学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淡水和盐水活动准备:幼儿时期的经验:知道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有些东西会沉在水底。
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和脸盆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死海为什么能让人在大自然中漂浮。
活动过程:(一)幼儿描述“下沉”和“漂浮”的项目: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二)神奇的“浮蛋”:提问: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老师做了实验——鸡蛋沉到了水底。
老师假装施了魔法,拿出一杯加盐的水,放进鸡蛋里,鸡蛋浮出水面。
教师:你知道我是怎么让鸡蛋浮的吗?老师:我在水里加了一个神秘的东西。
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教师出示盐、糖、味精提问:我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是谁呀?今天我不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去发现!(三)老师把孩子们分成12组。
每组接受一个鸡蛋、一个杯子、一根搅拌棒和一瓶水进行实验。
每张桌子上都放了调味品。
实验结果:鸡蛋在盐水里可以浮起。
(1)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往水中添加东西。
实验结束后,他们会告诉“你往水中添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实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换完水后,将盐一起放入水中,搅拌,然后放入鸡蛋。
观察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四)死海秘师:“含盐的水能使鸡蛋漂浮。
那个人能漂浮吗?”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我的硬币浮起来了
——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淡水和盐水”观察分析
观察背景:
最近进入“有趣的水”主题,其目标就是引导幼儿乐于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获得有关的经验。
设计“淡水和盐水”其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淡水和盐水之间的秘密,知道盐水可以让物体浮起来的原理。
材料提供:
一罐盐、透明瓶子、三八不同大小的调羹、硬币若干、记录纸等。
观察情况:
“淡水和盐水”共有人30参与过这个学习活动,25人能够完成这个小实验,使得银币浮起来;3人由于没能很好的掌握放盐的量,为此没有能够成功;其中有2人没有将放入水中的盐完全溶解,就放入硬币,为此也没有成功。
但有12人不会将自己观察到得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的能力不够。
观察实录:
当“淡水和盐水“的小实验刚推出时,幼儿对于这个实验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就如汪致远小朋友对着瓶子里一个劲地加盐,他并不理解加盐后需要完全溶解后,将硬币放入,瓶子里的盐聚集了许多;葛徐开心也是对着瓶子里一直加盐,并不会用搅拌棒将盐溶解,为此一直无法将硬币浮起来。
两位小朋友看到我在关注着他们,马上就说:“徐老师,这个硬币是浮不起来的。
”我笑了笑说:“你们看看瓶子里的盐都没有溶解呢,硬币怎么会浮起来呢?”两位相视而笑,马上拿起搅拌棒在自己的瓶子里来回搅拌,葛徐开心的瓶子里盐并不多,搅拌了一会儿就不见了盐,最后开心将硬币轻轻放下,只见银币浮起来了,开心可兴奋了。
而一旁的汪致远由于瓶子里盐太多了,他一直搅拌也没能将盐完全溶解,最后没有能够将硬币浮起来。
针对两位的实验过程,我在分享交流中让他们两位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又什么结果。
分析解读:
从观察中了解到孩子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很好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教师提供的搅拌棒不知如何使用更不知道其用途,对于这个小实验幼儿虽有意识知
道要将硬币浮起来,可是没有能掌握好放盐的技巧,不知道水可以使得盐溶解,溶解的盐水可以使得硬币能够浮起来。
当教师观察到这些情况,可以借助分享交流这一平台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幼儿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介绍了解到怎么才能使硬币浮起来,了解搅拌棒的用途;在交流中我还特意把记录纸给幼儿观察,根据记录卡上的要求商讨如何记录。
在相互商讨交流中孩子们对于这个新投放的小实验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一些材料的用途,如何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其中的秘密。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幼儿有探究的精神,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环境等激发幼儿乐于探究。
新材料的投放无法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激励、分享交流环节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