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装置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的关系共28页文档
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建设工程及其预先研究的管理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管理规定制订本办法对于与院外单位共建的项目应以协议的形式对相关管理问题加以规定可行性研究开工准备其中前四个阶段称为工程前期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性能指标是工程实施的目标及工程管理的核心强化计划严把基准的原则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管理规定第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成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办公会议确定其主要职责是一 批准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重要工程文件和报告三决定工程经理部组成人选四工程前期工作计划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审议工程经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办公室报告的重大事项按相关协议成立工程领导机构由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建设责任单位决定责任单位和共建单位对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向中国科学院负责ºÏÀíµ÷Åä×ÊÔ´Ôð³Éµ¥Î»ÒÑÓйÜÀí»ú¹¹Îª¹¤³ÌÌṩ¹ÜÀíÖ§³ÖÈýÕÆÎÕ¹¤³Ì½øÕ¹ 第十一条 »ñµÃÅú×¼ºó³ÉÁ¢¹¤³Ì¾-Àí²¿×ܹ¤³Ìʦ×ܾ-¼Ãʦ×é³É³ÉÔ±Óɽ¨É赥λÌáÃû±¨Öйú¿ÆѧԺƸÈÎ×÷Ϊ¾-Àí²¿µÄ°ìÊ»ú¹¹ºÍ¹¤³Ì×ۺϹÜÀí»ú¹¹第十二条 经理部主要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大科学工程管理经验或经过大科学工程管理知识培训经理部主要成员不得担任其它研究或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其总体职责是一实现建设目标二支持和配合院部机关对工程的管理活动三防止违规现象发生应与经理签订协议授权经理在协议规定的范围内作为项目法人代表行使职权Ϊ¹¤³Ì¶ÓÎé×齨Ìṩ֧³ÖºÍ±£Õ϶þ¼Ó¹¤ÄÜÁ¦ÕÆÎÕ¹¤³Ì½øÕ¹°ïÖú¹¤³Ì¾-Àí²¿½â¾öÎÊÌâËļì²éºÍ¶½´Ù¹¤³Ì¾-ÀíÂÄÐÐÖ°ÔðÌáÇëÖйú¿ÆѧԺ³·»»ÒÔϼò³Æ¿Æ¼¼Î¯ÊÓÇé¿ö¿É³ÉÁ¢¹¤³Ì¹ú¼Ê¿Æ¼¼¹ËÎÊίԱ»áÆäÖ÷ÒªÈÎÎñÊÇ一提出相应建议二 研究工程季度进展报告部提出建议责任心强科技委主任原则上由非建设单位的人员担任中国科学院聘任在项目建议阶段规定各方在工程中的任务分工项目建议书责任单位应与每个共建单位分别签订共建合同合同由双方的单位法人工程项目进行中第十九条 共建单位应在经理指导下建立工程指挥系统共建单位的工程负责人对经理负责其任务是初步确定项目科学技术目标总体技术方案验证方案的基本技术可行性多方筹措经费第二十二条 研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后第二十三条 项目申请经专业局审查后共商项目支持方式第二十四条 专业局负责对预先研究项目的管理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由计划财务局决定是否列入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备选项目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其中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前须经院长办公会议批准评审会应形成专家组意见可附带专家个人意见建设单位应在考虑专家组建议的基础上对评审文本进行修改并根据其意见确定是否需就修改部分以一定方式重新组织评审由计划财务局组织遴选评议报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启动编制工作第三十二条 在项目建议阶段应召开装置用户会议用户需求建设方案形成用户意见项目建议书第三十三条 项目建议阶段应制订项目建议书并在获得批准后报工程领导小组批准执行¹¤×÷½ø¶È¼Æ»®ºÍ¹Ø¼üʱ¼ä½Úµã¶þ°üÀ¨Ã¿¸öÖ÷ÒªÑо¿ÊÔÑéÏîÄ¿µÄÄÚÈݽø¶ÈÓëÑо¿ÊÔÑéºÍÉè¼Æ¹¤×÷ÏàÊÊÓ¦µÄ¹ÜÀí»ú¹¹ÒÔ¼°ÏàÓ¦µÄÈËÁ¦×ÊÔ´¼Æ»®ËÄÇ°ÆÚ¹¤×÷±ØÐëµÄ¹æÕÂÖƶÈ第六章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第三十五条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作须依据获批准的/½øÐÐÏîÄ¿½¨ÒéÊé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经理部提出申请经主管院领导审定第三十六条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视需要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评议概算应依据国家基本建设经费相关规范如实编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第三十九条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应召开用户评议会验系统及开放共享配套设备作为和的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由专业局组织专家对研究试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第四十一条 初步设计阶段应参照制订初步设计报告由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完成开工准备工作开工报告经基本建设局审查后第四十三条 专业局应配合基本建设局审查是否满足以下要求一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完成工程组织机构的建立 系统及以上工程负责人到位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和主要人员到位三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工程管理第八章 建设实施阶段第一节 工程内部管理 第四十四条 经理部应按照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加强质量进度变更采购和合同信息等管理尽力保证工程基准的实现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修订计划应报装置办备案第二节 报告和检查 第四十六条 经理部应在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装置办提交工程季度进展报告¹¤³Ì½øÕ¹ºÍ¹Ø¼ü¼¼Êõ½øÕ¹×ÛÊö¶þ×ÜÌåÖÁϵͳ¼¶¼°ÖØ´óÉ豸µÄʵ¼Ê½ø¶ÈÓë¼Æ»®½ø¶È¶ÔÕÕËÄ·ÖÎöÔ-ÒòÌá³ö¸Ä½ø´ëÊ©ÎåÀ§ÄѼ°½â¾ö´ëÊ©·¢ÏÖÖØ´óÎÊÌâʱ第四十八条 工程季度进展报告应同时提交科技委并向工程领导小组和经理部提出必要的建议并形成正式检查意见第五十条 科技委举行年度例会提出相应建议第五十一条 当建设实施中出现重大问题时领导小组应及时反馈指示或意见第五十二条 对检查意见经理部须向工程领导小组报告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第三节 工程基准控制及变更管理 第五十三条 当工程实施状况与实施计划有重大偏离并可能危及工程基准的实现时提出矫正措施直至偏离得到矫正经理部应评估其对工程基准的影响经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后第五十五条 院部机关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或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第五十六条 经费重大变更须由计划财务局会同院相关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研究提出经费调整方案连同变更申请报院长办公会议审批第五十七条 对经评审认为变更严重影响项目建设意义由计划财务局组织对项目是否继续进行评估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由经理部向计划财务局提交工期变更说明第五十九条 对严重失职造成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的第九章 竣工验收和转入运行第六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中国科学院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工艺鉴定第六十一条 当工程满足竣工验收条件时经计划财务局审核批准后启动初步验收工作工艺鉴定当装置运行单位不是建设单位时第六十三条 在初步验收中发现重大问题时并责成经理部加以解决工程领导小组应组织专家咨询第六十四条 初步验收合格后初步验收报告由计划财务局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国家验收申请第六十五条 国家验收完成后交装置办备案经理部向计划财务局提交工作总结当运行单位不是建设单位时第六十六条 工程后期应根据的要求运行方案报告并报专业局审查运行方案报告按程序转入正式运行第六十八条 若装置的部分系统需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先期投入运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经过专家组论证第十章 工程后评价第六十九条 工程竣工2Æô¶¯¹¤³ÌºóÆÀ¼Û第七十条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并提交一已有充分的运行资料说明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第七十一条 由计划财务局会同专业局初步审查第七十二条 运行单位应对后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专业局应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第七十四条 专业局应加强对新投入运行装置运行状况的检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装置现状评估第十一章 附则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负责解释11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建设管理条例科发计字[1997]0459号12。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一直备受关注,这不仅涉及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更关乎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资金紧张、运营机制不够完善、人才队伍不足等。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大科学装置建设规模的扩大,研究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及管理建议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和运营情况,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指导。
本研究旨在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推动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的分析对于促进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科学装置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对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和运营情况的深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竞争力量。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营情况,可以找准我国在大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为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的意义在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
1.3 研究内容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从建设现状和运营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现状,包括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的数量、规模、功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浅析各国大科学装置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学 术 论 坛24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10.242浅析各国大科学装置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①吴思多 辛胜昌 涂欢 孟祎 舒长青(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广东深圳 518055)摘 要:本文从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出发,阐述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由来以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从美国能源部、亥姆霍兹联合会、欧洲核子中心三个不同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及管理运行体制分析大科学装置的发展经验,通过对比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展现出的不足,并针对总体规划、管理体制、开放共享机制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科学装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管理运行模式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242-03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科技创新展现出以下三个发展趋势:(1)关注科学最前沿的重大问题,解决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目标;(2)资金和人力投入巨大、信息支持系统庞大、仪器装备复杂;(3)科技创新趋于组织化和多领域协作化,展现出高集成度的特点。
“大科学”的概念因此诞生。
最初的大科学主要指国防军事领域,二战时期美国的“曼哈顿工程”中的关键硬件设施核反应堆和加速器是最早的“大科学装置”。
随着近年来大区域、大规模集中或网络式分布的大型设备群相继建成,“大科学装置”的概念扩展为“大型研究基础设施”(Large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即我国所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中,明确给出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义:为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心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建设,并开放运行的大型科学技术研究设施。
1 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概况从1979年长短波授时系统投入运行、1987年HI-13串列加速器投入运行到201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我国运行、在建以及计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超过50个。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摘要: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
本文在对我国大科学装置的整体建设运营情况梳理汇总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科学装置的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科学装置;建设情况;管理建议1 什么是大科学装置本文中所讨论的大科学装置,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通俗叫法,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营情况目前我国投入运行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总量合计60余个,基本覆盖重点学科领域和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装置布局分布点多面广又相对集中。
目前合计20余个省市都有在建或者已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同时装置又比较集中在北京、上海、合肥等高校院所密集城市。
围绕这些装置,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三地已先后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态势。
(2)建设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十一五”之前,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截至2018年底,中科院共有运行设施20个,在建设施12个。
随着我国各地高校院所整体科研实力的增长,装置的建设主体呈现百花齐放、多家单位集体共建的态势。
(3)装置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其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我国整体基础科研水平,部分装置的建成如散列中子源等填补了我国相关科研领域的空白;催生和培养了一批高新技术和产业;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地区间的科技交流,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 我国大学科装置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系统部署和整体规划不够完善。
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时间还不长,目前还处于追赶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原创性成果还不是太多,与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尚有较大差距;有的装置判断欠准确,在前期规划和后续建设中没有很好考虑与之相配套的后续发展和扩建计划。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研究
– 中科院基础局、数学院、物理所
✓ 参与发改委大科学装置的战略研究和中科院的科研仪器设备、 相关学科规划研究等工作
✓ 对科学基金资助格局与管理模式、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 际评估等多项软课题的研究
–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本课题中侧重承担国际调研)
✓ “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强磁场 、粒子研究等大型装置发展及相关科技攻关趋势研究”、“国 内外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等等
为明确资助战略、制定发展规划、管理措施打基 础
资助战略 发展规划 管理模式
研究目标
“重大仪器设 备专项”发展 战略研究报告
文献调查 专家咨询 研讨分析
推进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 全面提高我国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研究内容
情况研究
(1)国际资助机 构科研仪器设备资 助情况分析与发展
趋势
(2)国内资助机
组长 成员
金铎 汪寿阳
王珏 房勇 冷伏海 刘小平 谢焕瑛 杨为进 孔明辉 杨辉 冯国星
• 组织方式 (1)学科组内部研讨会:项目执行期间,每
个学科组自行组织研讨会
(2)项目总体工作会议:每月举行一次,检 查和交流各学科组的研究进展,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
研究基础
• 已有的战略研究基础
– 基金委计划局
2013年4月 2013年5月
任务
总体组调研国内外科学仪器设备资助的基本情 况,各学科组调研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科学仪 器设备资助和发展情况,分析主要科学问题及 科研仪器设备需求 各学科组分别提交调研报告
总体组总结梳理各学科组调研报告,编写战略 研究报告初稿
修改完善战略研究报告,提交战略研究报告送 审稿 征求意见,修改和完善送审稿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4.12.31•【文号】国发〔2014〕70号•【施行日期】2014.12.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称科研设施与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同时,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部分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为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部门分割、单位独占,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二)主要目标。
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更加健全,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基本解决,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大科学装置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是科学突破的重要保障。
设立“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的目的是支持广大科研人员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科学前沿研究。
为充分发挥我国大科学装置的优势,促进重大成果产出,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主要支持基于我国在物质结构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两类大科学装置的前沿研究,一是粒子物理、核物理、聚变物理和天文学等领域的专用大科学装置,支持开展探索物质世界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等的重大前沿研究;二是为多学科交叉前沿的物质结构研究提供先进研究手段的平台型装置,如先进光源、先进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强激光装置、大型风洞等,支持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的研究和实现,提升其对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支撑能力。
专项实施方案部署14个方面的研究任务:1. 强相互作用性质研究及奇异粒子的寻找;2. Higgs粒子的特性研究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寻找;3. 中微子属性和宇宙线本质的研究;4. 暗物质直接探测;5. 新一代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关键技术和方法的预先研究;6. 原子核结构和性质以及高电荷态离子非平衡动力学研究;7. 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稳态燃烧;8. 星系组分、结构和物质循环的光学-红外观测研究;9. 脉冲星、中性氢和恒星形成研究;10. 复杂体系的多自由度及多尺度综合研究;11. 高温高压高密度极端物理研究;12. 复杂湍流机理研究;13. 多学科应用平台型装置上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14. 下一代先进光源核心关键技术预研究。
2016年,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围绕以上14个方面研究任务,共立项支持了20个研究项目。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期间有关部署,2017年将围绕粒子物理等领域的专用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平台型大科学装置继续部署项目,拟优先支持19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
都说大科学装置,到底大科学装置是个啥?
都说⼤科学装置,到底⼤科学装置是个啥?什么是⼤科学装置?近年来,⼤科学装置屡屡在媒体报道中出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建设也与⼤科学装置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科学装置?⼤科学装置⼜被称为国家重⼤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规模投⼊和⼯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需长期稳定运⾏和持续开展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和公益服务⽬标的国家⼤型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是承担我国⼤科学装置建设和运⾏的主要⼒量,截⽌2019年底,建设完成并投⼊运⾏的设施20个,在建设施12个。
中科院⼀批⼤科学装置的成功运⾏,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科学装置2017年,合肥市获批建设全国第⼆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也是我国⼤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
其中,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现有3个⼤科学装置(运⾏2个,在建1个),正在预研2个⼤科学装置。
的⼤科学装置!今天⼩编就带⼤家了解下合肥研究院的⼤科学装置!今天⼩编就带⼤家了解下合肥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什么是“核聚变”?核聚变就是⼩质量的两个原⼦核合成⼀个⽐较⼤的原⼦核,太阳就是依此⽽释放出巨⼤的能量。
聚变能由于具有清洁、环保、安全、原材料储量极其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终解决⼈类能源问题的战略能源。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不遗余⼒地开展受控核聚变的研究。
磁约束是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种途径。
通过多种⽅式将⼀定量的核聚变燃料加热到超过1亿摄⽒度的⾼温,在如此⾼的温度下,原⼦被完全电离,与电⼦⼀起形成等离⼦体。
带电粒⼦受到磁场的束缚,只能沿着磁感线运动,因此可以⽤磁容器构建反应室,使⾼温核聚变燃料不与反应器壁接触,最终实现受控核聚变反应。
托卡马克是⼈类为了开发核聚变能⽽研制的⼀种实验装置,最先由俄罗斯科学家提出。
它是磁约束的⼀种形式。
为了获得更加稳定的约束磁场,⼈们利⽤超导磁体来产⽣约束等离⼦体的磁场,维持托卡马克的稳态运⾏。
⼩编说到这⾥,各位都明⽩什么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了吧。
中国科学院大科学项目档案建档规范
八、中国科学院大科学项目档案建档规范1 总则1.1 为加强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档案建档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发挥项目档案在运行、维修、管理和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工作中的作用,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提出了项目建档工作的基本要求及管理职责,规定了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质量要求、整理组卷和项目档案的验收、归档与移交,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建档工作。
1.3项目建档工作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GB/Tl l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3 术语3.1 大科学工程项目(Large scal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project)是指大科学装置的建设项目,亦称作大科学装置建造工程,具有工程和研制双重特性。
它包括大科学装置的建造及与其相配套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附属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组成见示意图(附录A)。
3.2 大科学装置(Large-scale scientific facility)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按照不同的应用目的,大科学装置可分为三类:(1)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服务的,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2)为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建设的专用研究装置;(3)为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的重大公益基础设施。
3.3 系统(System)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摘要】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现状和运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随后,对我国大科学装置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接着,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其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旨在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促进其健康稳步的发展,为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分析、存在问题、管理建议、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引言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大科学装置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和支撑平台,在我国的建设和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科学装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能够提供高端科技服务、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大科学装置项目的建设进程。
随着大科学装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人才队伍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设备维护困难、科研成果转化不畅等挑战。
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对于更好地发挥大科学装置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的深入分析,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以促进大科学装置的健康发展。
具体包括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现状和运营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分析各类装置在设备更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存在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改进措施。
大科学装置:科技强国之重器
大科学装置:科技强国之重器反物质是不是真实存在?夸克能不能再被细分?宇宙中究竟还有没有类似地球的宜居星球?人类能不能控制热核聚变?面对大量动植物进入濒危状态,人类能不能设法留住它们?……当人类已经能够将自己送上月球,但仍有许多基础科学理论问题亟须解决。
工程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大科学装置的陆续建成和运行,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研发的进步,并产生了相当一批在国际上领先的科研成果。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上更是持续发力,一份份科研捷报鼓舞人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借助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世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同时还“一机两用”,成为我国众多学科的同步辐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
外形犹如一个美丽的螺旋贝壳,坐落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作为耗资12亿元、建设历时52个月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能够提供的高能X射线亮度,达到普通X光机的上亿倍,为中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石油化工等几乎所有现代科学领域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
2015年7月,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总投资7.56亿元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设施通过验收。
过去,许多科学家耗费数年才解析一个蛋白质分子结构,如今在中心位于上海光源的蛋白質研究专用线站上,为蛋白质分子拍一张照只需0.1秒,看清一个蛋白质结构,不再以年为计时单位,最短只需2分30秒。
这里有国内磁场强度领先的装置,可以为蛋白质复杂三维结构进行核磁“拍照”。
先进的集成化电镜分析系统,则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接近原子分辨率的观测,相当于看清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几十万分之一。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发改高技〔2014〕254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2545号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装备部、总后勤部:根据国务院有关部署,为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发…2013‟8号),加强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4年11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 年)》、《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设施”),是指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是长期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
第三条设施建设管理坚持“科学决策、明确权责、协同管理、开放共享”的原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设施建设管理的牵头部门,与财政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各司其职,负责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和退役,以及依托设施开展的科研工作。
国家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中央管理企业等是设施建设管理的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主管单位”),负责组织本部门、本地区或本企业所属单位设施项目的申报、协调等工作,制定设施管理的有关具体政策和细则,协调落实设施建设和运行所需条件。
第四条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可作为设施建设管理的依托单位,负责设施项目申报、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任务,落实相应的保障条件。
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且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必须以已建成并形成一定集聚度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面向“十四五”,我国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应用驱动倒逼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向中长期,我国将加强国家科学中心的系统性布局,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2月,由上海市主导,中国科学院和部属重点高校主要参与建设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加快推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核心任务,是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大科学装置群的集聚地,是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的策源地,是我国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和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支撑地。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四个方面入手有力有序加快建设,搭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架构(见表1)。
一是建立了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量子通信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物理、材料、生命等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
二是组织推动了一批大科学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类脑智能科技行动计划、能源领域科技行动计划、纳米科技行动计划等,旨在前沿交叉领域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三是培育和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汇聚张江,加快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张江进行布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文/曹方 王楠 何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BSERVATION观察BSERVATION观察局,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支撑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创新资源“蓄水池”。
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
一、国家科研机构是近现代科技高度社会化、建制化、专业化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科研机构,始于17世纪的法国科学院。
伴随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国家科研机构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发国家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实现赶超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都有自己的国家科研机构,与研究型大学、企业研发组织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研发主体。
16、17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建立了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和实验研究方法,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英国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
其后,法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相继成立,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专职从事科学研究。
这些国家科研机构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确立起来,成为有组织、独立的社会职业。
支持科学研究也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建立国家科研机构、集中优秀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模式。
随着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熟和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一些国家认识到科学技术蕴含的巨大力量,陆续建立了一大批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专业性国家科研机构,主要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解决医疗卫生问题、发展农业科技、研究制定测量标准、开展服务国防需求和产业技术发展的应用研究等。
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兴起,科技在促进产业与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显现。
学科不断分化出众多的分支学科,科研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对国家科技力量进行整体战略布局,创建了一批综合性国家科研机构。
1911年德国成立了威廉皇家协会,1916年加拿大组建了国家研究委员会,1917年日本成立了理化学研究所。
欧盟大科学工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欧盟大科学工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双击自动滚屏“大科学”(Big science)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处于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装置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
其中,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科学前沿领域能取得原创性成果,以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的大科学研究,称“大科学工程”,包括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研究开发活动。
大科学工程是许多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和手段支撑,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贡献。
近年来,欧盟积极组织和实施大科学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里斯本议程》、《第六框架计划》和“欧洲经济区”等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欧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以资金投入多、吸引最优秀研究力量开发领域处世界前沿和多个国家或机构共同合作为特征的大型科研计划和工程。
除直接投资研发外,欧盟还通过各项措施积极鼓励创新型企业参与。
欧盟这些大型科研计划和工程主要包括伽利略计划、ITER计划和GE ANT计划等。
欧盟目前正在实施的主要大科学工程1)伽利略计划伽利略计划是欧盟于2002年3月26日正式批准的一项战略科研计划,其目标是至2008年建成一个覆盖全球的欧洲卫星无线电导航民用系统。
该系统的精确度、可靠性及安全性均要优于目前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将为世界上所有用户提供服务。
该计划总预算为33.5亿欧元,主要的实施者是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实行招投标体制吸纳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
该项计划的实施将涉及空间、电子、信息、通信、精密仪器及大型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众多领域,是一项综合性高科技项目。
2003年伽利略计划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并将于2008年投入商业运营。
伽利略系统的建造分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研制阶段,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将为此投资11亿欧元,用于4颗卫星的建造与发射。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1. 引言1.1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及管理建议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的分析和管理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情况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大科学装置,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这些装置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平台,推动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
我国大科学装置的运营管理情况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影响了科研进度;二是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管理建议主要包括: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优化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
通过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的深入分析和管理建议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字数:317】2. 正文2.1 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大科学装置是指我国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建设的一种大型、复杂、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科学装置建设涉及到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利益,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情况总体较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如中国科学院的大科学装置、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心等。
这些大科学装置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情况简介
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介
有力支撑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从国际来看,许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高
等学校的发展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科学装置
本身是由多学科支撑、众多高新技术集成和国际竞 争的产物,这些设施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也带动了学科的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的学科, 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和学术大师,促使一批大学进
二、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体分三类: 大科学装置类: 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 大型天文望远镜等 大型通用研究设施: 海洋科学考察船、材料安全服役评价设施、 结冰风洞、航空遥感飞机等
科技条件公共服务平台: 地球运动观测网、子午工程、 生物种质资源库等
二、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特点
2. 具有深厚的科学技术基础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针对的科学问题重大,需要
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广泛的探讨才能明确其科学目
标。设施的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性高,对精密 制造、特种材料、测控测量等技术和工艺也有很 高的要求。
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介
产生:
二战期间,美国实施“曼哈顿工程”计划,建
设了一系列的核反应堆和加速器,成为支撑美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