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视频剪辑与处理》教学大纲 高技ok

《视频剪辑与处理》教学大纲 高技ok

《视频剪辑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

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较全面地学习视频制作的基本知识,掌握Premiere Pro的操作流程和新功能,能够使用Premiere Pro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

在领略数字视频制作的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

二、课程基本要求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要求:1)了解视频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 Premiere Pro的基本操作,如转换,字幕制作,叠加运动,渐变叠加素材,运动变化的速度、状态和特效的调整,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节目预演和生成,常用的编码解码器的使用,视频跳转和链接,节目回录等;掌握Premiere Pro的基本技巧,能够使用Premiere Pro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2)了解当今世界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成果,把握视频制作与处理的发展走向,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技术,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及时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视频制作与处理能力,提高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3)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基本知识/原理(如镜头、景别、编辑技巧、拍摄技巧,蒙太奇理论等),提高视觉文化素养;2、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为保证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本课课时需在能够连上外网的电脑机房进行,而且要为学生提供DV,Premiere Pro软件供学生实践使用。

四、课程内容及时数六、考核方法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2.平时成绩:平时测试20%,作业30%,课堂表现考勤10%七、教学说明1.本门课程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重在实践。

《Premiere》教学大纲

《Premiere》教学大纲

《Premiere》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Premiere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制作、自媒体创作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remiere 的基本操作和高级技巧,培养学生的视频编辑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 Premiere 的工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熟悉视频特效、转场效果、字幕制作等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 Premiere 进行视频素材的导入、剪辑和输出。

能够运用各种特效和转场效果提升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

能够独立制作包含字幕、音频处理的完整视频作品。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内容1、 Premiere 基础软件界面介绍项目设置与管理素材的导入与整理2、视频剪辑基础剪辑工具的使用视频片段的裁剪与拼接时间线的操作3、视频特效色彩校正与调整滤镜效果的应用视频稳定与变形4、转场效果常见转场效果的介绍转场效果的参数设置与调整5、字幕制作静态字幕的创建与编辑动态字幕的制作6、音频处理音频的导入与剪辑音频效果的添加与调整7、输出与渲染视频输出格式的选择渲染设置与优化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 Premiere 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视频编辑项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展示优秀的视频作品,分析其制作过程和技巧,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初学者的 Premiere 教材,确保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

2、软件提供最新版本的 Premiere 软件供学生安装和使用。

3、在线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教程、视频网站和论坛,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Premiere 基础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Premiere 软件的安装与启动工作界面和菜单的熟悉2、第二周:素材管理导入不同格式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素材素材的分类与整理建立素材箱3、第三周:剪辑基础选择工具、剃刀工具的使用视频片段的裁剪与删除视频片段的移动与排序4、第四周:时间线操作时间线的缩放与滚动标记点的设置与使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5、第五周:视频特效(一)色彩校正的基本方法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调整6、第六周:视频特效(二)滤镜效果的应用实例特效的关键帧设置7、第七周:转场效果(一)交叉溶解、淡入淡出等常见转场效果转场效果的时长调整8、第八周:转场效果(二)自定义转场效果的参数转场效果的预览与应用9、第九周:字幕制作(一)静态字幕的创建与样式设置字幕的位置、大小和字体调整10、第十周:字幕制作(二)动态字幕的制作方法字幕的动画效果11、第十一周:音频处理(一)音频的导入与剪辑音量的调整与平衡12、第十二周:音频处理(二)音频效果的添加,如降噪、回声等音频的混音13、第十三周:输出与渲染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渲染设置的优化视频的导出与保存14、第十四周:综合案例实践给定主题,学生进行完整视频的编辑制作教师指导与答疑15、第十五周: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交流教师总结与点评七、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40%)课堂表现(10%):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等。

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编辑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从而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视频作品。

2. 研究目标- 了解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掌握常用的音乐视频编辑软件和工具的操作技巧;- 学会运用各种特效和转场效果,增强音乐视频的视觉吸引力;- 研究如何剪辑音频和视频素材,使音乐和影像完美结合;- 培养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形成独特的音乐视频制作风格。

3. 教学内容3.1 音乐视频编辑基础知识- 音乐视频编辑概述- 不同类型的音乐视频- 音乐视频编辑流程3.2 音乐视频编辑软件和工具- 常用音乐视频编辑软件介绍- 音乐视频编辑工具和功能说明- 软件界面和常用操作技巧3.3 音乐视频特效和转场效果- 特效和转场效果概念和分类- 特效和转场效果的应用方法- 制作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音乐视频3.4 音乐和影像的剪辑和合成- 音频素材的剪辑和处理- 视频素材的剪辑和处理- 音乐和影像的合成和调整3.5 创意与表达- 音乐视频制作中的创意思维- 如何表达音乐的情感和主题- 形成个人独特的音乐视频制作风格4. 教学方法- 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示范操作和实践演练- 学生实际制作音乐视频项目- 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5.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和表现- 完成音乐视频作品- 参加期末考试6. 教材和参考资料- 《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入门》- 《音乐视频编辑软件操作指南》- 相关的在线教程和视频资源7. 评价标准- 能够熟练操作音乐视频编辑软件和工具- 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视频作品- 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参与度和表现- 期末考试成绩以上为《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要。

希望通过该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音乐视频编辑与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音乐视频作品。

本科专业认证《数字视频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认证《数字视频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视频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andAnalysis)编写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研室)编写时间:年月《数字视频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数字视频处理与分析英文名称: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and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Z081200105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2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8学时,实训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算法与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等。

后继课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

二、课程简介: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

视频图像处理已成为心理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方面学者研究视觉感知的有效工具。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加深和扩展,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出现了许多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新手段和新设备,并在军事公安、航空、航天、遥感、医学、通信、自控、天气预报以及教育、娱乐、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计算机视觉领域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的科学发展史,重点了解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熟悉本领域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领先世界的技术和产品。

了解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相应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学会一定的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爱国、爱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职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2、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视频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Premiere视频制作》教学大纲

《Premiere视频制作》教学大纲

《Premiere》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计算机类多媒体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Premiere进行数码视频捕捉,并通过使用多轨的影像与声音合成来制作Microsoft Video for Windows(.avi)和QuickTime Movies(.mov)等动态影像格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不仅使能全面地掌握Premiere软件的各个知识点,还能运用这些知识点制作出实用的作品或实现某些较复杂视频、音频处理目的。

其主要任务是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多媒体视频处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处理能力,并最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注重讲解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强化实践开发环节,使学生熟练运用Premiere环境进行简单视频处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最终适应实际较复杂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1. 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电视制式、帧速率、场等有段视频合成的概念(二)Premiere基础知识简介1. 掌握Premiere的基本界面。

2. 熟练掌握素材的采集、分析和浏览。

3. 熟练掌握时间线窗口的使用。

4. 掌握高级编辑工具的使用(三)转场特效与字幕制作1. 熟练掌握转场特效的制作。

2. 熟练掌握字幕制作工具箱的使用3. 熟练掌握中文字体的输入(四)Premiere音频编辑与特效1. 熟练掌握音频轨道的操作2. 理解音频特效的分类3. 熟练掌握音频特效的设置(五)Premiere视频特效1. 理解视频特效的分类2. 熟练掌握视频特效设置方法3. 掌握视频特效种类浏览(六)Premiere影片输出1. 熟练掌握渲染输出影片2. 掌握实时输出影片3. 掌握批处理渲染输入影片三、课程的内容(一)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1.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

2.电视制式、帧速率、场等有段视频合成的概念(二)Premiere基础知识简介1.Premiere的基本界面。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二、教学目标2.掌握视频剪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能够进行视频的剪辑、调整音频和处理视频特效;3.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能够应用多种手法和素材制作出具有创意的短视频作品;4.提高学生对影视语言和故事叙述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能够用影像语言进行有效的叙述和传达;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人合作的团队中独立承担角色并完成工作。

三、教学内容a. Adobe Premiere Pro的基本介绍和操作教学b. Final Cut Pro的基本介绍和操作教学2.视频剪辑原理和技巧a.视频剪辑的基本流程和步骤b.合理运用剪辑技巧,包括剪辑点的选择,过渡效果的应用等c.音频的调整和处理技巧3.影视语言和故事叙述a.影视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不同影视语言的应用场景和效果c.如何用影像语言进行有效的故事叙述4.素材的选择和运用a.素材的收集渠道和选择标准b.素材的合理运用和创意处理5.短视频制作案例分析a.分析和讲解一些经典的短视频作品,包括广告、MV等b.总结其中的创意和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实践6.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a.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b.学习多人合作的项目管理和分工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的短视频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创意和技巧的运用;4.课堂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表达能力;5.项目实践法: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短视频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项目管理能力。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互动交流和作业情况等方面的考核;2.作业成绩(40%):根据学生提交的短视频作品进行评分;3.期末考试(40%):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2.参考书目:a. 《Adobe Premiere Pro技术与实战》b.《剪辑的艺术:电影、电视剪辑技术与艺术》c.《短视频创意与制作技法》七、备注。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短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53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全彩微课版)》适用专业:新媒体、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相关专业。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集短视频制作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全流程地介绍了短视频制作的各种技能,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从零开始认识短视频,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流程,短视频制作的基本技能,短视频的拍摄,抖音短视频的制作,移动端短视频的后期制作,PC端短视频的后期制作,移动端短视频制作综合案例,以及PC端短视频制作综合案例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短视频创作能力。

2.从各大媒体平台收集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分析其创作手法,组织学生自主拍摄制作类似的短视频内容。

3.组织学生拍摄与剪辑短视频作品,制作完成后发布在不同的短视频平台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短视频创作能力。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短视频创作实战(微课版)》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课程立足于实际应用,从短视频制作团队组建到内容策划,从短视频脚本撰写到运镜手法,从短视频画面构图到转场设计,从短视频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突出了“以应用为主线,以技能为核心”的编写特点,体现了“导教相融、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与第1版相比,新版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内容更加全面、新颖,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做一体化,让读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能够带领学生全面掌握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短视频拍摄及剪辑快速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短视频拍摄及剪辑快速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短视频拍摄及剪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1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的专业课程。

传统视频拍摄与制作在自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移动媒介的形势下,短视频制作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时代性、科学性的思维模式。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学习,使学生了解短视频的概念、发展、应用前景,熟悉短视频拍摄及制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短视频拍摄的硬件设备、软件技法,将艺术设计的知识融入短视频内容创作中。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系列短视频拍摄及剪辑的能力,把握传统和现代题材在短视频制作中的体现。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胜任各类网络媒体公司、影视广告公司或各单位宣传部门新媒体制作相关的岗位。

2.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1)短视频的拍摄,学习各种热门以及高端的拍摄技巧,包括短视频制作工具、短视频拍摄基础知识、常见的视频构图方式与景深和常见的视频光线与色彩光影(2)短视频的剪辑,学习基础剪辑手法及各种剪辑案例,包括短视频剪辑的基础知识、视频调色、音频编辑、字幕编辑(3)通过精选5个实战案例,培训学生短视频剪辑综合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视频拍摄的基础知识。

(2)理解拍摄、景别等基本概念。

(2)了解拍摄构图和景深等概念。

(3)了解视频光线和色彩光影。

(4)了解短视频的种类。

(5)掌握视频调色基础知识。

(5),能力目标(1)能够使用常用的短视频制作工具;(2)能够熟练进行不同景别拍摄;(3)具备常见的拍摄构图能力。

(4)具备常见的视频光线和色彩光影使用能力;(5)具备初步的短视频内容策划能力;(6)具备熟练使用常见短视频后期处理软件能力。

(7)具备短视频调色、音频及字母编辑能力。

(8)具备初步的综合视频拍摄及剪辑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五、教材教材:《短视频拍摄及剪辑快速入门》白蕊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模板示例1--2020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模板示例1--2020

《视频编辑》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视频剪辑二、课程性质、课时《视频剪辑》是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适应当前“粉丝经济”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营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也是产品广告宣传、影视作品制作的主要技术和手段。

近年来,直播电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和平台快速崛起,电商的发展也应该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大浪潮,紧抓住新一轮创新增长的机遇。

《视频剪辑》本课程包容性强,兼容了美术基础、图片处理、动画制作等前期课程制作的多种格式素材文件,可以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电子商务高级技工专业学生。

本课程理论教学30学时,实操90学时,共12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授课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讲授部分与课内实践部分。

理论讲授部分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随堂练习为辅。

课内实践部分以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将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专题指导、示范、修改作业,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四、课程目标《视频剪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使学生掌握视频作品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综合技能。

具体的能力目标如下:(1)熟练进行素材的采集工作,并对素材进行初步处理;(2)掌握为影片添加转场、特技、字幕和音乐的操作技巧;(3)领会产品宣传的需求和客户的意图,撰写文稿和分镜头稿本;(4)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学生实现从模拟老师制作效果到自行构思和创作的转变;(5)综合应用Pr 、After Effects、 C4D、绘声绘影等软件或者插件独立完成产品宣传片的制作和编辑工作。

本课程可培养的目标岗位如下:(1)广告设计;(2)编辑师;(3)视频剪辑师;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本课程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具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技能化等特点,课程实施上也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来展开课堂教学和实施,具体实施的项目内容和考核学生的标准如下: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教学大纲教案

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教学大纲教案

《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45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王冠王翎子罗蓓蓓主编,202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

适用专业: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及职业院校新媒体类、电子商务类和市场营销类等专业课程教材。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从讲解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技术的角度出发,深入介绍了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的流程、工具与方法。

内容包括:认识网络视频,视频拍摄前期准备,视频创作技能储备,视频创作精准定位,网络视频内容策划,使用单反相机拍摄视频,使用手机拍摄视频,网络视频后期编辑,抖音短视频、商品视频的拍摄与制作,以及直播视频的调试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一、餐饮服务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提供餐饮服务的学校(含托幼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等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应有正式文件或其他证明材料。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食品安全管理、评价考核和奖惩等方面获得充分授权。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食品安全培训。

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

餐饮企业的食品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责:(一)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管理。

(二)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视频编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视频编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视频编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6708065课程名称:视频编辑技术英文名称:Video editing 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8 实验学时:24学分:2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视频编辑技术是多媒体通信、信息工程的一门选修课程。

其目的使学生掌握数字视频编缉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目前常使用的视频编缉软件;2.掌握视频编缉的基本过程与方法;3.掌握部分特效编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视频编辑软件1.了解目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2.掌握视频编辑的基本过程;二.基本素材加工1.掌握图像像素的基本特点;2.掌握蒙版使用、色彩校正;3.掌握完美抠像技术。

三.文字处理1.掌握文字的特效的设计2.掌握文字动画的设计四.特效制作1.了解特效制作的基本类型2.掌握一些基本特效制作。

五.影片输出1.了解影片构成需要的基本元素四、实践环节1.熟悉视频编辑软件 2 学时2.捕获和管理素材 2 学时3.编辑视频 2 学时4.打造影片的转场效果 2 学时5.制作“画中画”影片 2学时6.制作影片字幕 2学时7.制作有“声”影片 2学时8.制作自己的电影备份 2学时9.制作具有多样化效果的影片 4学时10.制作电子相册 2 学时11.婚庆纪念片 2学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本课程的课外习题主要为教材课后习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

八、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Premiere Pro CS4视频编辑实用教程》,刘小伟,俞慎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短视频制作》教学大纲1_李世满

《短视频制作》教学大纲1_李世满

《短视频制作》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学时:3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技术系互联网技术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短视频制作》是电子信息技术系互联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

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视频行业逐渐崛起一批优质UGC内容制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头条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募集一批优秀的内容制作团队入驻。

到了2017年,短视频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内容制作者也偏向PGC化专业运作。

课程任务:着眼于“产学研结合型”教育,结合社会及企业真实需求,培养短视频制作紧俏人才。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掌握Premiere Pro、绘声绘影、eidus、爱剪辑等视频编辑工具的使用与视频制作技巧,熟悉短视频发布平台及规则,为胜任短视频策划、制作与推广岗位做好技能储备。

1.知识要求:(1)了解短视频制作流程(2)掌握短视频制作规则(3)掌握Premiere Pro、绘声绘影、爱剪辑等软件应用技巧(4)掌握短视频发布平台规则2.能力要求:(1)具备不同类型短视频制作技能;(2)具备短视频制作与创意能力;(3)具备短视频发布平台选择能力;三、教学条件1.多媒体教室。

2.机房内必须连通局域网,以保证师生之间的教学资源交换、共享。

3.能保证机房内网络畅通,并能上外网。

六、考核方法主要由平时出勤、纪律,平时作业(各个项目的完成)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具体比例分配如下:1.平时出勤纪律20%2.平时作业占20%3.期末考试(策划)占60%,七、教学说明1.本课程教学形式采用课堂讲授和网上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短视频工具软件,使理论联系实际,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体现综合素质能力,开展短视频制作工作。

2.本大纲包括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教学大纲

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教学大纲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计划学时:128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二、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短视频作为现今最主流的内容与广告传播媒介,迄今为止已经有9亿短视频用户,用户群体基数庞大,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媒介方式。

学习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已经成为在短视频时代的必备技巧,作为新媒体电商专业的学生务必掌握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技巧,来丰富自己的技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2.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Premiere剪辑工具的基本使用、视频的拼接、素材的挑选、基本的视频效果、字幕的编辑能力、短视频拍摄的基本要素、拍摄构图、镜头的运动方式、镜头的组接技巧、短视频脚本编辑能力、短视频文案编写能力。

(2)专业能力独立完成视频的拍摄与剪辑,有一定的短视频脚本编写能力、基本特效制作、合成、音乐音效以及剪辑并最终输出为不同类型格式的视频的能力。

(3)素质能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岗位任务;能够根据客户要求编写出符合客户需要的短视频文案和脚本、能很好地完成短视频拍摄任务、对视频剪辑有很好的审美力,能够对镜头进行梳理和组装,能够根据视频及脚本剪辑并展示出视频所需要体现的效果;善于交流、合作,具有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善于创新,坚韧、诚信,遵守纪律。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短视频的选题、短视频文案标题的编写、短视频文案的开头法则、短视频结尾的要求、短视频文案的整体结构、剪辑工具的使用,镜头语言、短视频平台认知、手机短视频拍摄技巧、文字编辑,视频调色、短视频运营、短视频变现作为本课程考核的重点部分,也是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基本能力的体现;本课程的教学难点:短视频文案的编写,短视频拍摄技巧、剪辑工具的使用这三方面作为提升视频质量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4.课程教学设计(明确专业技术能力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应完成的任务)三、课程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二)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28学时(包含项目),学时分配如下表:四、课程改革与特色(1)教学采取项目模式,教学方式为理论+实操,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学期末需要有指定的产出物;(2)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短视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文案编写技巧,包括短视频概述、短视频内容策划、短视频拍摄、短视频后期制作、短视频运营、短视频的商业变现、短视频实操项目等实训内容。

《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00字)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基本的视频制作技术,包括剧本撰写、拍摄技巧、剪辑和后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50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视频制作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利用摄影机、剪辑软件和其他工具进行视频制作的技能。

学生将能够撰写剧本,进行拍摄,并使用剪辑软件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最终完成一部优秀的短视频作品。

三、教学内容(600字)1.视频制作概述-视频制作的意义和应用领域-视频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剧本撰写-剧本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剧本撰写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剧本的批评与修订3.拍摄技巧-摄影机的基本操作和设置-拍摄角度和镜头选择-光线控制和场景布置4.剪辑技术-剪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影片的基本剪辑和处理技巧-特效和转场的应用5.后期处理-音频处理和配乐-影片的调色和修饰-字幕和文本的添加四、教学方法(150字)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实践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先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最后进行作品评价和讨论。

教师还将为学生提供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频制作技术。

五、教学评价(100字)学生的评价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发言、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作品的质量。

2.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视频制作技术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表现。

4.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00字)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课程讲义:提供视频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知识。

2.摄影机和其他工具:提供学生使用的摄影机、剪辑软件和其他视频制作工具。

3.实例和案例分析:提供视频制作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互动学习平台:提供在线交流和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和资源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视频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GX047B
课程名称:视频制作与处理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授课学时:总学时30(理论学时:15+实践学时:15)
学分:2
课程性质:
《视频制作与处理》是一门全院公共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较全面地学习视频制作的基本知识,掌握Premiere Pro 2.0的操作流程和新功能,能够使用Premiere Pro 2.0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

在领略数字视频制作的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
通过Premiere Pro 2.0的学习,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视频制作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视频制作过程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视频制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 Premiere Pro 2.0的基本操作,如转换,字幕制作,叠加运动,渐变叠加素材,
运动变化的速度、状态和特效的调整,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节目预演和生成,常用的编码解码器的使用,视频跳转和链接,节目回录等;掌握 Premiere Pro 2.0的基本技巧,能够使用Premiere Pro 2.0进行视频制作与处理,制作出实用的多媒体、网络、数码电影方面的作品。

(2)了解当今世界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成果,把握视频制作与处理的发展走向,视频制作与处理的最新技术,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及时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视频制作与处理能力,提高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基本知识/原理(如镜头、景别、编辑技巧、拍摄技巧,蒙太奇理论等),提高视觉文化素养。

先修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课程内容:
第一章初识Premiere Pro 2.0
【目的要求】认识Premiere Pro 2.0的工作区(用户界面),熟悉视频制作的流程,理解软件思想。

掌握Premiere Pro 2.0的配置要求、视频制作的流程、常用外部文件格式、配置要求,软件安装,菜单命令,参数设置。

了解设置项目的参数,理解组织管理素材、项目窗口使用、外部素材输入、素材管理的方法,掌握分析素材属性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与难点】认识Premiere Pro 2.0的工作区(用户界面),熟悉视频制作的流程,理解软件思想。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学时)
一、认识Premiere Pro 2.0的工作区(用户界面),
熟悉视频制作的流程,理解软件思想。

二、常用外部文件格式,视频配置要求,软件安装,菜
单命令,和参数设置。

三、设置项目的参数,组织管理素材、项目窗口使用、
外部素材输入、素材管理的方法。

分析素材属性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3学时)
实验一:快速浏览Premiere Pro 2.0
进行软件安装和参数设置,熟悉Premiere Pro 2.0界面,练习基本菜单命令的操作。

组织管理素材、项目窗口使用、外部素材输入、素材管理。

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第1课:Premiere Pro 2.0概述;
第2课:快速浏览Premiere Pro 2.0;
第4课:选择设置、调整首选项和管理素材。

【作业与思考】1,Premiere Pro 2.0的新功能。

注:本章包括选用教材的第1课:Premiere Pro 2.0概述;第2课:快速浏览Premiere Pro 2.0;第4课:选择设置、调整首选项和管理素材。

第二章视频编辑的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了解非线性编辑、视觉素养等基本概念、掌握影视理论基础(景别、拍摄、镜头组接、蒙太奇理论等),提高视觉文化素养,为使用好Premiere Pro 2.0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与难点】掌握影视理论基础(景别、拍摄、镜头组接、蒙太奇理论等)。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学时)
一、非线性编辑。

二、影视理论基础(景别、拍摄、镜头组接、蒙太奇理
论等)。

三、视觉素养。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0学时)
本章无实践教学内容。

【作业与思考】蒙太奇是影视组接技巧,还是形象思维,或二者皆是?
注:本章包括教材第3课:拍摄和采集高质量视频素材。

余为补充介绍。

第三章 Premiere Pro 2.0的基本编辑技巧(视频硬切、切换特效、字幕等)
【目的要求】掌握Premiere Pro 2.0的基本编辑技巧:添加视频切换特效、创建动态字幕、使用特殊的编辑工具、添加视频特效、使剪辑动起来等。

【重点与难点】视频切换特效、视频特效、剪辑的运动设置等。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学时)
一、添加视频切换特效;
二、创建动态字幕;
三、应用特殊的编辑工具;
四、添加视频特效;
五、使剪辑动起来。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6学时)
实验二:Premiere Pro 2.0的基本编辑技巧(1):添加视频切换特效、创建字幕。

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第6课:添加视频切换特效;
第7课:创建动态字幕。

实验三:Premiere Pro 2.0的基本编辑技巧(2):添加添加视频特效、使剪辑动起来。

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第9课:添加视频特效;
第10课:使剪辑动起来。

【作业与思考】课后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第5课:创建仅有硬切效果的视频;第8课:应用特殊的编辑工具。

注:本章包括教材第5课:创建仅有硬切效果的视频;第6课:添加视频切换特效;第7课:创建动态字幕;第8课:应用特殊的编辑工具;第9课:添加视频特效;第10课:使剪辑动起来。

第四章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目的要求】了解剪辑音频素材、声道与音频轨道的概念,理解音频素材编辑处理的方法,掌握如何获取和编辑音频、美化与混合音频。

【重点与难点】美化与混合音频。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学时)
一、剪辑音频素材、声道与音频轨道的概念,音频素材
编辑处理的方法;
二、获取和编辑音频;
三、美化与混合音频。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3学时)
实验四: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
第11课:获取和编辑音频;
第12课:美化与混合音频。

【作业与思考】课后做选用教材的如下实例——第15课:项目管理;第17课:导出帧、剪辑和序列。

注:本章包括教材第11课:获取和编辑音频;第12课:美化与混合音频;第15课:项目管理;第17课:导出帧、剪辑和序列。

第五章 Premiere Pro 2.0的高级编辑技巧
【目的要求】掌握Premiere Pro 2.0的高级编辑技巧(合成技术、与CS2套件中其他软件的配合使用等)。

【重点与难点】合成技术;增强颜色;用Photoshop和After Effects增强DV项目。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学时)
一、合成技术;
二、增强颜色、编辑技巧和快捷键;
三、用Photoshop和After Effects增强DV项目。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3学时)
实验五:Premiere Pro 2.0的高级编辑技巧(合成技术、
教材:[美]Adobe公司著,尹仲祺、袁鹏飞译. Adobe Premiere Pro 2.0经典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1月
参考书:
1、[美]Adobe公司著,许为民、袁鹏飞译. Adobe After
Effects 7.0经典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10月
2、[美]Adobe公司著,袁鹏飞译. Adobe Audition 2.0经
典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9月
3、[美]Adobe公司著,袁国忠译. Adobe Photoshop CS2
中文版经典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年2月
4、何苏六著. 电视画面编辑[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 1997年8月
5、彭吉象著. 影视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3月
6、[美]莱斯特著,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 视觉传播
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0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