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供参考)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的纵切面。

水螅的结构体壁(外胚层:有刺激细胞和神经细胞;中胶层:无细胞结构;内胚层:吸收营养,分泌消化液)消化腔:由内胚层细胞围成,与口相连。

(4)水螅触手接触到水蚤时,水蚤挣扎几下不动了,为什么?当活动的水蚤碰到水螅触手的刺针时,刺丝立即从刺细胞中弹出,把其中的毒素射向水蚤,使其麻醉,然后触手一起把水蚤送入口中。

(二)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中间宿主:钉螺)、绦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内)(米猪肉: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3)涡虫结构身体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涡虫的口位于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伸出体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4)预防血吸虫病:消灭钉螺;强化粪便管理;个体防护(三)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预防蛔虫: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干净的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严格管理粪便(不随地大小便,粪便要处理后做肥料)(四)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3)蚯蚓的外部形态:长圆柱形,身体分节(使身体更灵活),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体壁有发达肌肉(4)蚯蚓的运动:刚毛与肌肉配合,肌肉提供运动的动力,刚毛增大与土壤的摩擦力,使蚯蚓能在土壤中钻行。

身体变化: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段锚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逐渐向前移动。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复习提纲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基本功能:营养、呼吸、分泌、运动、生殖
3. 细胞的基本特点:微小、自由、不均质、高度有序、能自我复制
4. 细胞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
5.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二、细胞的分裂
1. 细胞的增殖与分裂的关系
2. 细胞分裂的意义:增长、发育、代谢、再生、繁殖
3. 有丝分裂的过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4. 有丝分裂的重要特点:染色质线粒体微丝核仁消失、染色质缠成丝状、核分裂、核膜重组
5. 各期的重要特点:前期染色质凝缩、中期染色质纤维形成、后期染色体移动、末期核分裂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 朗德尔的一个特殊生物学定律:性状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2. 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的关系
3. 最简单的遗传模式:一对性状的遗传
4. 基因概念的提出与固定理论的建立
5.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及其结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6. 基因突变与常见遗传病
7. 遗传工程及其应用
四、生物的进化
1.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 地球生命的起源
3. 进化的证据:比较生物学、地层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化石的证据
4. 进化的基本过程:变异、选择和适应
5. 群落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6. 人类的进化
总结: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复习提纲,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生物上册_复习提纲_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_复习提纲_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_复习提纲_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新人教版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基本组成1.1 细胞膜1.2 细胞质1.3 细胞核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2.2 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1 DNA的化学组成3.2 DNA的复制3.3 DNA对遗传的作用二、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1. 孟德尔遗传规律1.1 孟德尔的实验与发现1.2 隐性和显性遗传1.3 基因型和表现型1.4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同系交配定律2.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2.1 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意义2.2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形成2.3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三、基因与性状1. 基因的概念与性状的表现形式1.1 基因的定义与性状1.2 基因的多样性与变异1.3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2. 基因的互作与基因的修饰作用2.1 基因的互作与基因型的表现型2.2 环境对基因的影响2.3 基因的修饰作用与表观遗传3. 基因工程的应用与争议3.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3.2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3 基因工程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四、生态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 生物群落与种群密度1.2 食物链与食物网1.3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2.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2.1 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2.2 平衡与稳定的条件2.3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3.1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3.2 生态恢复的方法与意义3.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人体的调节与保护1. 运动与植物生长激素1.1 运动的分类与效应1.2 植物生长激素的类型与功能1.3 运动与植物生长激素的相互关系2.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2.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2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异同2.3 常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3. 免疫系统与人体防御3.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2 免疫反应的过程与种类3.3 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上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直接打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直接打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知识点(一)1.水母、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

2、水螅是腔肠动物,生活在淡(淡、海)水中,它的身体由内外共两层细胞组成,即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用于消化食物,它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绦虫、涡虫都是扁形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血吸虫在人和钉螺体内交互传播。

5.蛔虫、丝虫、线虫都是线形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6、蛔虫寄生在人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体内最发达的是生殖器官。

6.蚯蚓的身体的前部有环带,蚯蚓的运动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完成。

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完成,体壁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7.蚯蚓、沙蚕、蛭都是环节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8.蚯蚓靠枯叶为食,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蚯蚓会在大雨过后钻出来呼吸。

在实验时为了保证呼吸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9.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10.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11.珍珠是由珍珠蚌的外套膜产生的。

12.中药海螵蛸是乌贼退化的壳。

13.节肢动物可分为四类:昆虫类(蝗虫)、蛛形类(蜘蛛)、多足类(蜈蚣)、甲壳类(虾、蟹)。

14.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15.蝗虫的腹部有气门用于呼吸。

如果把蝗虫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蝗虫会死亡。

16.昆虫身体的外骨骼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7.昆虫类的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18.所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八年级 上册 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买鱼时可以根据鱼鳃的颜色判断鱼的新鲜程度)10、其它水生动物列表比较:名称生活环境主要特点代表动物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水中生活有口无肛门海葵、海蛰、珊瑚虫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章鱼、扇贝、蛾螺、枪乌贼(鱿鱼)、河蚌甲壳动物体表有质地较硬的甲水蚤、虾、梭子蟹、蜘蛛蟹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肺呼吸龟、鳖、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肺呼吸海豚、海豹、鲸鱼类鳃呼吸、鳍协调游泳中华鲟、鲨、银鲳、带鱼;青、草、鲢、鳙(四大家鱼)11、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这是鱼在(呼吸)。

12、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3、鲫鱼的身体背面为(深灰黑色)腹面为(白色),这样的体色能避免被敌害发现,这是一种(保护色)。

鲫鱼的体内有一个白色的囊,叫作(鳔),其作用是调节身体的密度。

使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2-19页)1、在观察过程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有利于蚯蚓的(呼吸)。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也是因为(缺氧而进行呼吸)。

2、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扩大活动范围。

变温动物(除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其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3、、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动物是大熊猫。

4、如何保护动物的栖息地?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严禁乱砍滥伐③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

5、蚯蚓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4个特征?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壁”溶解空气中的氧进行呼吸作用。

②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着作用产生运动。

③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④生活习性——穴居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变温动物)、昼伏夜出,以枯枝败叶为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㈠、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㈡、无脊椎动物种类: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①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御,体表具有刺细胞(内有毒素),有口无肛门,如水母、海葵、珊瑚虫、水螅(淡水);◆水螅长1厘米,口周有触手,喜附着在水草上,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②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使运动更准确迅速,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大多数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它们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没有,生殖器官发达;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

◆涡虫形似柳叶,背面褐色,有两个黑色眼点,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消化系统由咽、口、肠道构成。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①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类别有寄生生活的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②环节动物全身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如蚯蚓、沙蚕、水蛭。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进行正常的呼吸: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家和我⼀起进⼊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

⽆忧考搜集的《⼋年级上册⽣物复习提纲⼈教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年级上册⽣物复习提纲⼈教版篇⼀ 第⼀部分 1、⽬前⼰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类:⼀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活,两个特点是⾄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来获取⾷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中阻⼒的结构:流线形(梭⼦形)⾝体;⾝体表⾯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前进的动⼒,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细⾎管,因此鳃是鲜红⾊的。

10、鳃丝⼜多⼜细,是为了扩⼤与⽔接触的⾯积,有利于充分进⾏⽓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中的氧,鱼离开⽔后,鳃丝相互覆盖,减⼩了与空⽓接触⾯积,不能从空⽓中得到⾜够的氧⽓,因此缺氧⽽死。

11、鱼鳃对⽔中呼吸⾄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细⾎管;鳃丝⼜多⼜细。

12、⽔从鱼⼝流⼊,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中,氧⽓减少了,⼆氧化碳增多了。

14、⽓体交换:⽔中O2——鳃丝的⽑细⾎管中,鳃丝中Co2—⽔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游泳。

16、有⼝⽆肛门,⾷物从⼝进⼊消化腔,消化后的⾷物残渣仍由⼝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5.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举例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鱼类:海马、河豚、中华鲟、魟、银鲳、鲨鱼、带鱼、金鱼、鲤鱼、鲫鱼等 软体动物:乌贼、章鱼、鱿鱼等 ①水生→游泳 甲壳动物:虾、蟹、水蚤等 爬行动物:龟、鳖等哺乳动物:海豹、海豚、海狮、鲸、海牛 ☆ 注意:不是生活在水中的都是鱼类。

爬行:蚯蚓、蜗牛、蜘蛛、蜈蚣、昆虫类、爬行类等②陆生 行走和奔跑:主要是鸟类(鸵鸟、企鹅)和哺乳类 跳跃:蝗虫、青蛙、袋鼠、兔等 攀援:猴子、猩猩等③空中→飞行: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绝大多数鸟类,哺乳类中的蝙蝠。

☆ 注意:同种动物往往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某一种运动方式为主;同种动物往往跨越多种生活环境。

2、动物运动的意义: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对动物的生存、生殖和种族的繁衍有着重要意义。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注意: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其中的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无脊椎动物。

☆ 脊椎骨和脊柱的区别:多块脊椎骨组成脊柱。

5.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描述人体骨骼肌、关节的基本结构。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 ①、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②、骨骼是由骨和关节组成的,因此运动系统也可以说是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的。

2、骨骼肌(肌肉的一种)的基本结构:肌腱:白色,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属结缔组织,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①、组成肌腹:红色,由肌细胞组成,位于骨骼肌的中央,能收缩和舒张,有血管和神经。

注意:一块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是属于器官。

②、手臂的四种状态: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提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③、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产生动力;而骨骼肌的舒张是不能产生动力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和淡水中的动物。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和珊瑚虫等。

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涡虫是一类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

涡虫的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蛔虫是一种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蛔虫的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蛔虫感染人的途径是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蛔虫病的预防需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和线虫等。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图文并茂)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图文并茂)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生活环境: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代表生物:水螅。

图一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图二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1)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2)水螅体壁构成: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

(3)食物的消化和残渣的排出:消化腔与口相同,食物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4.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5.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了珊瑚礁。

二、扁形动物1.代表生物:涡虫。

图一涡虫结构示意图图二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1)生活习性:生活在淡水清澈的溪流中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

(2)外部形态: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身体前段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

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2.营养方式:寄生或独立生活。

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而其它的扁形动物代表: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都是寄生在宿主(寄主)体内。

3、身体对称: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两侧对称的作用: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防御。

4.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生活方式: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有些靠寄生生存,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等2、代表动物:蛔虫(1)体型: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2)体表:有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被人体消化液消化);(3)营养: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4)生殖: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

20XX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各类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例如:水母,海蜇、水螅、海葵、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例如:涡虫、日本血吸虫。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有口有肛门。

例如:蛔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例如:蚯蚓、水蛭、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例如:章鱼、蜗牛、石鳖、河蚌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例如:虾、蟹、蝗虫(所有昆虫)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它的的身体主要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我们主要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蚯蚓的背面粘滑,体壁分泌有粘液,主要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腹面粗糙是因为有刚毛,刚毛有辅助运动的作用。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主要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它有3对足2对翅膀(最后面的那对足成为后足),是蝗虫的主要运动器官,呼吸的器官:气管_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_7、鱼类①运动器官:鳍(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鱼前进的动力;背鳍、腹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胸鳍:辅助转换方向)侧线:感知水流和障碍物。

②、呼吸器官:鳃。

鳃主要由鳃丝构成(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③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④、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植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分类:①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②多细胞藻类:水绵、紫菜、海带。

2.特征:①大多生活在水里,②结构简单,③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④孢子繁殖3.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饵料、食用、药用。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特征:①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②孢子繁殖应用: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2.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特征:①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疏导组织。

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应用:能源----煤(古代蕨类植物)、药用(石松)、食用(蕨)、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三、种子植物1.种类: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⑵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适合生活的环境十分广泛常见的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四、我国的珍稀植物:珙桐、水杉。

第二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脊柱。

一、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1.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海葵、珊瑚特征:①开始出现组织分化,有口无肛门。

②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应用:海蜇可供食用;珊瑚能分泌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特征:①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②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没有呼吸、循环系统。

分布:涡虫分布于海水、淡水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虫和绦虫主要:寄生如:猪带绦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生物的共同特征a.组成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b.新陈代谢:生物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c.遗传信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实现的2.生物的分类a.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b.生物分类的方法:形态分类与进化分类c.生物界的划分: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二、生物的组成和结构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特点: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c.细胞器官的协同工作:细胞的功能分工与互补配合2.细胞的分裂与增殖a.细胞分裂的意义和目的: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基础过程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与特点c.细胞分裂的过程:间期、有丝分裂期、质体分裂期、细胞膜分裂期三、生物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1.光合作用a.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b.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c.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2.呼吸作用a.呼吸作用的意义和过程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特点c.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循环a.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b.碳循环、氮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和过程c.环境污染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和防治措施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a.生态位和生态位利用的原则b.生态因子和生态平衡的关系c.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转化的关系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a.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b.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和保护策略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生态危机的发生原因和后果b.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方法五、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a.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b.基因的概念和作用c.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进化的理论和证据a.达尔文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b.化石记录和生物地理证据c.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证据3.进化的过程与模式a.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和效应b.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作用c.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的原因和过程六、人体的生殖与发育1.人体的生殖系统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人体的生殖a.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子的生成和卵子的生成b.受精和胚胎的发育3.人体的发育与生长a.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的过程b.青春期和各器官系统的发育c.生长和发育的调节机制参考资料: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2.生物学教学参考资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要点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2.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类群主要特征常见动物与人类关系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海蛰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物质构成珊瑚礁。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我国南方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蛔虫虫卵进入人体能使人感染蛔虫病。

环节动物身体圆筒形,由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蛭、沙蚕蛭唾液中的蛭素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蛋白质饲料。

软体动物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①双壳类:河蚌、扇贝、文蛤、缢蛏②石鳖、蜗牛、乌贼、牡蛎、鲍、钉螺①鲍的壳(石决明)和乌贼的壳(海鳔蛸)可入药。

②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一、代表动物: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提纲(全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如许自在糊口的很少,多半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学科教研组精心编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各类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例如:水母,海蜇、水螅、海葵、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例如:涡虫、日本血吸虫。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有口有肛门。

例如:蛔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例如:蚯蚓、水蛭、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例如:章鱼、蜗牛、石鳖、河蚌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例如:虾、蟹、蝗虫(所有昆虫)蚯蚓: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它的的身体主要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我们主要根据蚯蚓的环带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蚯蚓的背面粘滑,体壁分泌有粘液,主要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腹面粗糙是因为有刚毛,刚毛有辅助运动的作用。

下雨天蚯蚓跑出地面主要是为了呼吸。

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主要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它有3对足2对翅膀(最后面的那对足成为后足),是蝗虫的主要运动器官,呼吸的器官:气管。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7、鱼类①运动器官:鳍(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鱼前进的动力;背鳍、腹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胸鳍:辅助转换方向)侧线:感知水流和障碍物。

②、呼吸器官:鳃。

鳃主要由鳃丝构成(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③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④、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呼吸时:水---口---鳃---鳃盖后缘。

出来的水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⑤、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例如:青蛙、大鲵(娃娃鱼)蝾螈。

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龟、鳖、蛇、鳄10、鸟类一、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1)外型: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保温,翼能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滑翔。

(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胸肌发达,提供飞行的动力。

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5)循环: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1、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另外: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2)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消化: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体温恒定。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3)、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肌肉:动力作用(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掌握关节的结构图(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学科教研组精心编写)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2、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蜜蜂跳舞—动作黑长尾猴—声音蚂蚁—气味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正是由于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科教研组精心编写)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细菌菌落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或黄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红,褐,绿,黑,黄网状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③冷却④接种⑤恒温培养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1、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2、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分裂繁殖(裂殖)。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4、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5、细菌的结构:(从外到内)(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

单细胞生物。

(2)细菌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细菌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20-30分钟一次。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7、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寄生细菌和真菌: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

8、细菌的作用: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9、动物、植物细胞的对比: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与动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真菌的种类:(1)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2)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3)酵母菌(单细胞真菌)2、(学科教研组精心编写)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真菌的生殖:用孢子繁殖后代4、酵母菌(单细胞真菌)⑴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5、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⑴形态:(多细胞)⑵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青绿色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黑褐色⑶生殖:孢子生殖⑷营养方式:异养(腐生)6、蘑菇(多细胞真菌)⑴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制作孢子印时,放射状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