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怀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模式

合集下载

新疆铁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新疆铁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新疆铁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蒋睿卿【摘要】新疆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铁矿成矿潜力最大,高品位不多;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规模较小,富矿相对较多;沉积型铁矿多为难选冶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成矿潜力很小.新疆铁矿地质勘查程度低,进一步找矿潜力巨大.【期刊名称】《新疆钢铁》【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铁矿资源特点;成矿条件;埋深分析;找矿潜力【作者】蒋睿卿【作者单位】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矿山管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4+.2新疆铁矿资源既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新疆的三大山系(天山、阿勒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都有铁矿分布,但以天山山系的铁矿床(点)为最多且重要。

新疆铁矿从区域分布看,东天山的哈密、吐鲁番地区的铁矿产地最多,其储量占全区保有储量的56%,其次是阿勒泰地区,占全区保有储量的14%。

东疆(哈密、吐鲁番地区)、北疆(阿勒泰地区、伊犁地区)是目前疆内主要铁矿原料供应地。

1 新疆铁矿资源找矿进程及特点(1)起步阶段:1950年~1965年。

新疆创建了地质专业队伍,初期相继发现了雅满苏铁矿、莫托沙拉铁矿、式可布台铁矿。

(2)会战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大炼钢铁,经济建设“以钢为纲”,勘查和寻找铁矿成为地质工作首要任务。

新疆地质局和冶金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蒙库、契列克切、布尔克斯台、昭苏、红山、黑黑孜占干、布尔穹、老虎台、瓦基尔塔格、兴地、黑峰山、帕尔岗、梧桐沟、尖山、阿奇山、天湖、尾亚、库姆塔格等一批有价值的铁矿。

1958~1960年,地质局专门组织进行了东天山铁矿会战,完成了帕尔岗、梧桐沟和尖山3个大型铁矿的普查和详查工作。

1976~1978年,国家地质总局确定吐鲁番-鄯善-哈密地区为全国重点富铁矿区,决定在此进行东疆铁矿会战,并调云南第九地质大队等参加东疆铁矿会战,探明铁矿储量4.1亿吨,这次铁矿会战的成果是铁矿储量有所增加,但无重大突破。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引言沉积变质型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其形成与地质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形成机制。

成矿条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岩、蚀变作用、热液活动等。

沉积岩条件沉积岩是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成因岩石之一。

其中,富含铁元素的沉积物是形成富铁矿的基础。

常见的富铁矿矿石包括赤铁矿、磁铁矿等。

此外,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含量对铁矿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能够提供还原性质,并与铁元素结合形成有机质铁矿。

蚀变作用条件蚀变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

蚀变作用能够改变沉积岩中的矿物组成,并使其富含铁元素。

常见的蚀变作用类型包括氧化、还原、碳化等。

例如,赤铁矿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将铁离子从其他矿物中释放出来。

蚀变作用的具体机制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地壳构造、热液活动等。

热液活动条件热液活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热液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浓度梯度的流体。

热液中富含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沉积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富铁矿。

热液活动通常与地壳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例如火山活动、断裂活动等。

富铁矿形成机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还原沉积、蚀变沉积和热液沉积。

还原沉积机制还原沉积是指通过还原作用,在缺氧环境中富集形成铁矿石。

在还原沉积过程中,有机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机质能够提供还原性质,并与铁元素结合形成有机质铁矿。

此外,还原作用还可以使铁离子从其他矿物中释放出来,并沉积形成赤铁矿等富铁矿矿石。

蚀变沉积机制蚀变沉积是指通过蚀变作用,使沉积岩中的矿物组成发生改变,并富集形成铁矿石。

蚀变作用可以改变矿物的结晶形态、化学成分等特征,从而促进铁矿的形成。

蚀变作用类型包括氧化、还原、碳化等,这些作用能够使原本贫含铁的矿物转变为富含铁的矿物。

热液沉积机制热液沉积是指通过热液活动,富集形成铁矿石。

在热液活动中,热液中富含的金属元素可以与沉积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富铁矿。

河北省铁矿、铁尾矿资源调查

河北省铁矿、铁尾矿资源调查

河北省铁矿、铁尾矿资源调查河北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河北省支柱产业。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承德市地质队、承德市工程勘察院与承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铁矿、铁尾矿资源调查工作,编写《河北省铁矿、铁尾矿地质调查报告》。

为编制《铁尾矿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调查全省铁矿、铁尾矿矿资源家底。

标签:铁矿成因铁矿资源铁尾矿资源1 概况全省铁矿可划分为五种成因类型:沉积变质型铁矿、接触交代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

其中前四种是河北省铁矿的主要成因类型,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全省仅有2例小型矿床。

另外,河北省还是全国最大的超贫磁铁矿产区,其中钒钛磁铁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磁铁矿集区。

根据2013年6月河北省矿产资源厅《二○一二年度河北省矿产资源年报》,截止2012年年底,河北省铁矿1045座,占河北省矿山的22.86%,其中大型12座、中型52座、小型513座,小型468座,主要分布在唐山、邯郸和张承地区。

河北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1.27%,在全国排位中居第3位。

因此,从我省铁尾矿资源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查全省铁矿、铁尾矿矿资源家底尤为重要。

2 河北省铁矿成因主要分类2.1沉积变质型铁矿亦称受变质含铁建造铁矿或硅铁建造铁矿,近年则多称条带状铁建造(BIF)铁矿,是河北省乃至中国主要的铁矿类型,主要分布在冀东地区的唐山、承德及秦皇岛等地,是我国第三大铁矿聚集区。

另外在太行山地区及张家口也有少量产出。

单个矿体一般呈似层状、透镜状、紧密褶曲状及各种复杂形态,沿走向和倾向常有分枝复合现象,并具有厚度上的急剧变化。

规模变化也很大,大者可长达上万米,小者则只有数米。

此类铁矿矿石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矿石则主要是各类含磁铁矿石英岩,主要分布于中-古太古界迁西群、新太古界滦县群及古元古界朱杖子群。

八钢公司主要铁矿山成矿模式探讨

八钢公司主要铁矿山成矿模式探讨

八钢公司主要铁矿山成矿模式探讨潘东【摘要】八钢公司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资源工作,在新疆天山、昆仑-阿尔金、环塔里木主要铁矿成矿区域进行了铁矿地质找矿和矿山开发建设.这些铁矿由于受到区域成矿作用的控制和构造影响,八钢公司各铁矿山成矿模式也均有不同,通过分析梳理,对八钢主要铁矿山的成矿模式进行简述.【期刊名称】《新疆钢铁》【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27-33)【关键词】铁矿;成矿模式;找矿方向【作者】潘东【作者单位】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矿山管理(事业)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1 前言八钢自1951年建设,2007年进入宝钢集团,目前八钢公司已形成1500万t钢的产能,成为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有影响力的钢铁企业。

铁矿山开发建设随着八钢钢铁板块的发展而壮大。

20世纪仅依托哈密雅满苏铁矿保障了八钢对铁矿资源的主要需求,到2000年相继又开发建设了阿勒泰蒙库铁矿、哈密磁海铁矿等重要的铁矿资源供应基地。

2010年前后八钢在塔里木、西天山、昆仑-阿尔金主要铁矿成矿区域,相继开发建设鄯善县帕尔岗铁矿、巴楚县瓦吉尔塔格钒钛磁铁矿、皮山县布琼铁矿等。

还合作开发建设了且末县迪木那里克铁矿、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和静县敦德铁矿、鄯善县红云滩铁矿。

目前八钢已有铁矿9个采矿权,5个探矿权。

2 新疆铁矿简要特征新疆地跨多个板块和两大全球成矿域,天山、阿勒泰山、昆仑山-阿尔金三大山系和塔里木、准葛尔、吐鲁番-哈密等盆地具有多个类型铁矿的良好地质条件。

新疆铁矿资源潜力大,在新疆铁矿资源潜力评价中预测新疆铁矿资源量为134.32亿t,截止2010年全疆铁矿探明资源储量12.85亿t。

新疆已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铁矿床(点)约840处,2010年上表铁矿有197处,其中开发建设的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30处、小型矿床128处。

经初步统计,已探明资源储量中磁铁矿占总资源量的61.2%,菱铁矿占25.7%,赤铁矿占10%,褐铁矿占1.4%,其他占1.7%。

山东典型BIF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山东典型BIF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 华北克拉通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分布规律 在前寒武纪,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大多在此年代成矿。在空间
上的分部规律同该地区地壳演化的时间规律紧密相关,矿床由 于不同的时空间因素导致不同的成矿模式差异性明显。
太古代(> 2.5Ga)是华北克拉通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要的成 矿期,大约 80% 的此类型铁矿资源在这个时期形成 [10]。其特点 是矿床规模较大,类型单一,主要是与海相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 阿尔戈马型。古太古代(3.6Ga ~ 3.2Ga),冀东迁安杏山、黄柏 峪等矿床​位于华北古陆核北缘中段,与火山—沉积盆地影响息 息相关。中太古代(3.2Ga ~ 2.8Ga),火山—沉积盆地再一次经 历了大规模的铁矿化。在新太古代(2.8Ga ~ 2.5Ga),中国条带 状铁矿床形成的鼎盛时期 [4],在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南缘、鲁西、 五台均有分布,几乎遍及整个华北陆块。通过陆陆碰撞和俯冲, 各个陆核(微陆块)聚集成古陆,初始克拉通化。此期间广泛分 布着新太古代绿岩带,赋存着大规模的阿尔戈马型铁矿床 [6]。古 元古代,以及之后的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 矿作用经历了增长期 - 消亡期的全过程。
长角闪岩建造以及黑云变粒岩建造所构成,另磁铁石英岩建造则主要存在于在斜长角闪岩建造中。王埝沟铁矿床含矿地层为泰
山岩群山草峪组,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
关键词 :山东,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21)21-0039-2
条带状硅铁建造—BIF 型铁矿床是国内外最重要的铁矿床 类型,资源量和开采量均居世界首位,该类铁矿形成的富矿占世 界富铁矿储量的 70% 左右,占全球铁矿产量的 90% 以上 [1]。

一个新的沉积变质型钛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法

一个新的沉积变质型钛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法
质 粉砂 岩 , 厚度 大约 5 0m。 0 第 5岩 性组 : 厚层 白色 石英 岩 , 度 > 0 厚 5 0m。
20 05年 中国地质科 学院矿产资源所与 中国地 质 大学 在 已知 矿体 上 进 行 了物 探 方 法 的试 验 , 果 结
。 内蒙古 自治区区域地质测量队.1 0万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9 4 :2 1 7 收稿 日期 :0 7— 8—1 20 0 5
铁 矿化 层 , 厚约 3 0m。 5
质局 1 1 0 队物探组完成的“ 正兰旗航检工作小结 ” , 在 已知 的羊 蹄 子 山钛铁 矿点 和磨 石 山 富钛矿 体 上均
无 磁异 常反 应 。
第 4岩性 组 : 云石 英 片岩 、 绢 石榴 绢云 石英 片 岩 夹 条纹 状钛 铁 矿 金 红 石 石 英 岩 ( 二 主 矿 层 ) 变 第 和
异 常极 大值 4 0n 梯 度 平 缓 。17 8 T, 93年 , 内蒙 古 地
第 2岩性 组 : 绢 云石 英 片 岩 夹薄 层 石 英 岩 和 由
条纹 状 钛铁 矿石 英 岩 ( 一 主 矿 层 ) 成 , 岩 性组 第 组 该
厚 约 5 0 m。 0
第 3岩性 组 : 层 白色 石英岩 、 质粉砂 岩 夹钛 厚 变
王君 恒 , 潘竹平 , 雷 张宏萄 孟贵祥。刘光 海。 郭 , , ,
(. 1 中国地 质 大 学 地 球 物理 - 息技 术 学 院 教 育部 地 下信 息探 测 技 术 与仪 器 重 点 实验 室 , 京 9信 北
10 8 ;. 00 32 中国地质大 学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108 ; . 北京 0 03 3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 资源 研 究所 , 京 103 ) 北 0 07

北京密云沙厂BIF型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时代

北京密云沙厂BIF型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时代

北京密云沙厂BIF型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时代方同明;孙永华;程新彬;刘鸿;吴虎峻;魏波【摘要】北京密云沙厂铁矿为产于太古宙密云岩群变质岩系中的鞍山式铁矿,具有条带状铁建造(BIF)特征.矿石主要呈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结构;矿石类型以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石为主,w(Fe)=25%~30%.围岩主要有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辉石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局部见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对选自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定年,具有核边结构、Th/U>0.4的锆石其核部2组年龄为2 619 Ma士25Ma和2 544 Ma±16 Ma.锆石的2 619 Ma±25 Ma年龄代表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形成年龄,同时也代表火山喷发和沙厂铁矿BIF沉积年龄;2 544 Ma±16 Ma锆石年龄可能代表后期TTG特征的花岗质片麻岩的侵位、叠加改造年龄.岩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黑云斜长片麻岩富集Rb、Ba、Sr,亏损Th、U,表明沙厂BIF沉积时可能存在新太古代(约2 550 Ma)地壳增生事件.认为沙厂铁矿属Algoma型BIF,是新太古代末华北陆块初步克拉通化和大规模岩浆热事件的代表之一.%Shachang Fe deposit at Miyun county,Beijing is an Anshan-style iron deposit in Archean metamorphic rock series of the Miyun group characterized by BIF.The ore is banded and densely massive and dominated by magnetite quartzite type with w(Fe)=25%00~30%.The country rock includes mainly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pyroxene granulite and plagioclase amphibolite and local tonalitic gneiss.The UPb age of the core of rim-core zircon (Th/U ratio>0.4) from biotite plagioclase gneiss is dated at 2 619±25Ma and 2 544±16Ma res pectively.The former represent the age of the protolith (basic volcanic rock) of biotite plagioclase gneiss as well as those of the volcanic eruption and deposition of BIF atShachang,the latter the age of TTG emplacement and the reworking events.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biotite plagioclase gneiss is characterized by Rb、Ba、Sr enrichment and Th depletion suggesting that during deposition of BIF may occur a crustal accretion event at about 2 550 Ma.Therefore,we think that the Shachang iron deposit belongs to Algoma type and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preliminary cratoniz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ontinental block and large-scale magmatic thermal events at end of Neoarchean Era.【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8页(P42-49)【关键词】密云沙厂铁矿;条带状铁建造(BIF);锆石U-Pb年龄;黑云斜长片麻岩;北京市【作者】方同明;孙永华;程新彬;刘鸿;吴虎峻;魏波【作者单位】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1001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31;P618.31条带状铁建造(ban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广泛分布于3 800 Ma—1 900 Ma[1-2],如西格陵兰Isua绿岩带、苏必利尔省Abitibi绿岩带、西奥Yilgarn和Pilbara克拉通的绿岩带等[3]。

我国未查明的铁矿资源潜力分析一

我国未查明的铁矿资源潜力分析一

一.我国铁矿地质勘查程度我国铁矿资源地质勘畲评价工作历经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和70年代两次铁矿勘查会战,在20世纪50年代N s o年代初30年间,除西藏、青海、新疆等一些边远地区外,我国铁矿开展了较全面系统的勘查评价。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矿勘查评价投入锐减,只有西部少量地区开展铁矿勘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铁矿勘查新增的铁矿查明资源馕明显增加。

I、我国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分布2007年全国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85.1亿吨,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西、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合计2鹤.O亿吨,占39.2%。

从各省区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布看,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昔最多的是辽宁,为141.4亿吨,占全国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20.6%:四川107.7亿吨,占15.7%;河北85.4亿吨,占12.5%;安徽44.0亿吨,占6.4%;山西40.5亿吨,占5.9%;云南37.6亿吨,占5.5%;内蒙古32.1亿吨,占4.7%;山东31.0亿吨,占4.5%,这8个省区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合计519.7亿吨,占全国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鼍的75.跳。

2、我国探明铁矿资源储量矿体最大埋深分析■马建明小于300米的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390.0亿吨,占56.996,矿体最大埋深小于400米的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43.1亿吨,占64.7%,矿体最人埋深小于500米的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10.7亿吨,占74.5%,矿体最大埋深小于600米的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85.2亿吨,占85.4%。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铁矿探明资源储量绝大部分矿体最人埋深小于600米。

3、我国铁矿资源地质工作程度我国铁矿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程度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的鞍本、宁芜、邯邢、鲁中、鄂东等成矿区(带)勘探程度最高;勘探程度较高的有冀东、张宣、攀西、滇中等成矿区(带);勘探程度较低的有辽西、密怀、五台、蒙中、粤北以及西从铁矿勘探深度分析,我国主要铁矿床勘探深度绝大部分在250"-" 700米之间,平均500米,个别达到1000米。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期沉积和变质作用的影响下,由含铁沉积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的铁矿。

其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变质作用和成矿流体等因素。

首先,沉积物源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基础。

含铁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和侵蚀作用,如火山岩、沉积岩、花岗岩等。

这些岩石中含有铁矿物质,经过风化和侵蚀后,铁矿物质被释放出来,形成含铁沉积物。

其次,沉积环境也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沉积环境包括水体、气体和生物等因素。

在水体中,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环境中。

在气体中,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沙漠和荒漠等干旱环境中。

在生物作用下,含铁沉积物主要沉积在湿地和沼泽等环境中。

第三,变质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过程。

变质作用是指地质历史长期的高温、高压和化学反应作用,使含铁沉积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铁矿。

变质作用的强度和程度决定了铁矿的品位和矿物组成。

最后,成矿流体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关键因素。

成矿流体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岩石中释放出来的热水和气体等流体,通过渗透和溶解作用,将铁矿物质从含铁沉积物中提取出来,形成铁矿。

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等因素决定了铁矿的品位和矿物组成。

总之,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变质作用和成矿流体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含铁沉积物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铁矿资源。

对于我国来说,沉积变质型铁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疆区域成矿规律

新疆区域成矿规律

新疆区域成矿规律一、区域矿产时间分布规律新疆矿种繁多,成因类型复杂多样,为了缩短篇幅,突出重点,现仅就新疆主要矿产的主要成矿期简述如下。

1、铁矿新疆的铁矿成矿作用跨越时间较长,从中元古代至中生代各地质历史阶段多有铁矿形成,但主要形成于如下4个时期。

早元古代是新疆铁矿最早的成矿期,以形成深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为特征,多为大、中型矿床,如天湖、玉山等铁矿床。

晚志留-早泥盆世主要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已知成型矿床有8处,约占全疆成型矿床的8%,已探明储量约占全疆储量的20%,为新疆第二主要成矿期。

如蒙库、梧桐沟、帕尔岗、黑黑孜江干铁矿等。

石炭纪的铁矿有2种类型:一是火山岩型,如查岗诺尔、雅满苏、阿奇山、赤龙峰铁矿床等;二是沉积型铁矿,如莫托沙拉铁矿。

两者共同的特点,均形成于古陆壳之上裂离或拉伸作用早期阶段;多形成中、小型富铁矿床。

已知成型矿床20余个,约占全疆铁矿总量的30%,是新疆继晚志留-早泥盆世后的第三个主要成矿期。

二叠纪的铁矿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尾亚);二是潜火山岩矿浆贯入型铁矿床,如磁海铁矿。

2、铬矿铬矿均产于蛇绿岩建造下部变质橄榄岩相和超镁铁堆晶岩相中。

分为高铬低铝和高铝低铬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形成于震旦-奥陶纪裂离作用的高潮期,即早中奥陶世,如唐巴勒、洪古勒楞、萨雷诺海等矿床。

含矿围岩年龄(唐巴勒)520-480Ma(肖序常等1991);后者形成于早石炭世裂离作用的高潮期,多形成大、中、小型矿床(沙尔托海、鲸鱼铬铁矿床),其储量约占全疆储量的85%。

早石炭世是新疆铬铁矿主要成矿期。

3、铜矿从长城纪-第三纪各历史阶段均有产出,其中主要是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次为奥陶纪、白垩纪-第三纪和长城-蓟县纪。

长城-蓟县纪和奥陶纪的铜矿,均为单一的与细碧-角斑岩建造有关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如上其汗、可可乃克铜矿床等。

泥盆纪的铜矿主要是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床(阿舍勒),其次是火山热液层控型铜矿(索尔库都克)。

中国铁矿勘查回顾

中国铁矿勘查回顾
向斜 构造 的深部 ( 表 以下 9 0 ~110 见 到厚 地 0 m 0 m) 达 2 0 的铁 矿体 , 且有 5 m厚 的块状 富铁 矿 ( 0m 并 0 平 均 品位 4 % ) 这 又是一 个新 的发 现 , 在沉 积 变质 9 , 为
十万吨增 长到 3亿 t 的过 程 而 发 展 , 出现 了 两个 并 高 峰期 。铁 矿勘查 工 作经历 了 由露头 找矿 到深 部 隐 伏矿 的找 矿 , 由经 验 找矿 到理论 找矿 , 由单 一方 法 到 综合 技术 方法 的过程 。尤其 是理 论 找矿对 我 国铁矿
立 对 我 国铁 矿勘 查 工 作 起 到 了 巨 大 的推 动作 用 , 步 统 计 , 这 些 理 论 为 指 导 , 现 了 多 个 超 大 型 和 大 中 型 铁 矿 , 初 以 发
新 增储量达 10亿 t 5 以上 , 为我 国钢铁 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关 键 词 : 矿 ; 查 ; 国 铁 勘 中 中图 分 类 号 :6 83 P 1.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4 4 20 )3— 11— 4 10 6 7 (0 7 0 06 0
维普资讯
江苏地质 ,1 3 ,6 —14 20 3 ( ) 1 1 6 ,0 7
中 国铁 矿 勘 查 回顾
王 永 基
( 中国冶金地 质 总局 中南局 , 湖北 武汉 4 0 8 ) 30 1
摘要 :0年来 , 国铁矿勘查工作取 了丰硕成果 , 5 我 经历 了露头矿 到隐伏矿 的找矿 、 经验找 矿到理论指 导找 矿的 从
勘探公 司对 冀东地 区迁安宫 店子 铁矿 进行 构造 研究
分析 , 了铁矿产于单斜构造的认识 , 出了“ 突破 提 前 震 旦系 的主要构 造形 式是一 系列 复杂 的线状 紧 密褶 皱 的认识 ” 。通 过 研 究 和 勘 查 工 作 的进 行 , 明铁 查

山东省铁成矿规律

山东省铁成矿规律
山东省铁成矿规律
汇报人:倪振平 2015年1月
汇报提纲
一、铁矿矿床类型 二、重要矿床式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三、铁矿成矿规律
四、铁矿等矿种区域成矿规律图件编制想法

序号 1
一、铁矿矿床类型:共划分4个矿床类型,11个矿床式
矿床类型 大庙式岩浆型铁矿 岩浆型 肖家沟式岩浆熔离型铁矿 莱芜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接触交代型 矿床式 大庙式 肖家沟式 莱芜式 典型矿床 祥山铁矿床 肖家沟铁(钛)矿 床 张家洼、金岭、张 马屯铁矿床 成矿时 代 Pt1 Ar3 K1



(三)济宁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1.空间分布及大地构造位置特征 目前发现的济宁式铁矿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济宁市北部。根据 钻探揭露,埋深在1200~2000m之间,分布面积约100km2, 其它地区目前尚未发现有该类型铁矿。其含矿建造倾向SSW, 倾角大致在25°~30°。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 (Ⅰ)鲁西隆起区(Ⅱ)的西部边缘。 2.成矿地质体特征 铁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为千枚岩— 粉砂岩—磁铁石英岩组合,原岩为火山碎屑岩,砂岩组合。 对济宁群变质碎屑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年龄测定,含砾绿泥绢云千枚岩的碎屑锆石 年龄主要集中在2700~2610Ma,变质长英质火山岩的岩浆锆 石年龄为2561±15Ma[5]。作为济宁群的形成年龄,确定其 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



2.中—新元古代裂解事件 新太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受全球裂解事件影响,鲁西地区 沿蒙阴裂谷发生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肖家沟式铁 (钛)矿床,鲁东地区在夏邱古岩浆弧侵入的层状基性侵入 体形成了大庙式岩浆型铁矿。 3.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岩浆事件 中生代受太平洋板块NW向运动的影响,沂沭断裂带发生大规 模左行平移,导致鲁西地区NW向裂谷发育,沿断裂发生大规 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侵入具有自北向南、自基性—中基 性—中酸性演化趋势,在侵入岩体与寒武、奥陶纪灰岩接触 带附近形成了莱芜式、铜井式(铜、金、铁)、莲子旺式铁 矿。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在深大断裂及岩体附近形成了低温 热液—风化淋滤型的朱崖式铁矿以及鲁东地区的马陵式铁矿。

安徽省霍邱县刘寺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安徽省霍邱县刘寺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安徽省霍邱县刘寺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卢晶;王枫;李磊;袁晓玲;张青【摘要】安徽省霍邱县刘寺铁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铁,有害组分为SiO2、S、P 等.Ⅰ号矿体中Fe主要赋存于磁铁矿中;Ⅱ号矿体中Fe主要赋存于磁铁矿、镜铁矿(赤铁矿)中.矿石矿物结构以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片状变晶结构、柱状变晶结构、共边变晶结构、包含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条纹条带状构造.Ⅰ号矿体磁铁矿嵌布粒度集中分布在0.075~1.2mm.Ⅱ号矿体磁铁矿嵌布粒度集中分布在0.075~0.6mm;镜铁矿嵌布粒度主要分布在+0.15mm;赤铁矿嵌布粒度多-0.075mm.重选难以获取较纯净的目的矿物,磁选可以获得较纯净的磁铁矿产品,杂质主要应为含磁铁矿包裹体、连生体的闪石类矿物,强磁选目的矿物损失较少,但含较多杂质.【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9(035)008【总页数】5页(P112-115,119)【关键词】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粒度;嵌布特征【作者】卢晶;王枫;李磊;袁晓玲;张青【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刘寺铁矿位于霍邱铁矿区北部,为大型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1],属华北太古—古元古变质地区,晋冀鲁豫皖太古变质带,登封—霍邱区。

对安徽省霍邱刘寺铁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目的是了解矿石矿物组成、有益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矿石主要矿物工艺粒度特征及矿石的可选性,为该矿石选矿工艺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2]。

1 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的化学多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其它元素均未达到可综合利用的品位指标,有害组分为SiO2、S、P等。

Ⅰ号矿体矿石TFe含量33.45%,Ⅱ号矿体矿石TFe含量32.59%,均已达到铁矿石入选工业品位。

保定西部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

保定西部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

保定西部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王文浩*,马金虎,丁媛媛,葛子凡(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51)摘 要:沉积变质型铁矿是保定西部地区主要的铁矿类型,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3)03—0147—04 河北省保定西部地区位于太行山北段,在阜平、唐县、涞源、易县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太古宙变质岩系,迄今为止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总结该类型铁矿的成矿规律,对于优选找矿靶区、提高找矿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级)山西断隆(Ⅱ级)五台台拱(Ⅲ级)。

广泛出露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称为阜平核杂岩,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大量工作,采用构造-地(岩)层-事件法或构造-岩石法填图,将变质杂岩划分为变质地层、变质(深成)侵入岩、变质基性岩墙3大类。

本区出露的变质地层有:(1)阜平期变质表壳岩:称为阜平岩群,自下而上又可划分为元坊岩组、宋家口岩组、湾子岩组。

湾子岩组在本区没有出露。

元坊岩组(Ar3y)为一套层状中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粒黑云斜长(二长)变粒岩夹角闪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薄层浅粒岩、磁铁(角闪)石英岩、紫苏磁铁石英岩等岩石组合。

宋家口岩组(Ar3s)岩性有含矽线石石英球钾(二)长浅粒岩、钾长浅粒岩,含钙、镁较高的杂色岩石组合,厚—中厚层的白色金云白云石大理岩、含透辉大理岩、白色中厚层方解石大理岩、玫瑰色含透辉大理岩等。

(2)五台期变质表壳岩:称为五台岩群,是一套遭受褶皱干扰和断裂破坏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分布局限。

下部板峪口岩组(Ar3b)主体岩性石英浅粒岩夹石英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石榴黑云片岩、矽线石石榴黑云片岩、含蓝晶石黑云斜长变粒岩、角闪片岩夹白色金云母大理岩和玫瑰色大理岩。

山西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山西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条带状硅铁建造以条带磁铁石英岩为主,主要产地为五台 山横山以及中山区等等。其中五台山群主要分布于山西背部雁 门关以及难不龙泉关两条巨大的水平韧性剪切带之间。其下部 石咀和台怀两个成矿亚群,具有活动性含铁层。该含铁层位于金 岗库组,主要以变粒岩和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为主要组成成分, 此外还包括少量的斜长角闪岩。而台怀亚群的含铁层则主要位 于文溪组和柏枝岩组。其中文溪同样是由长角闪岩、变粒岩夹条 带状磁铁石英岩组成。而柏枝岩组则全部有绿泥型岩片、绿泥型 钠长片岩以及卷缨片组成,二者为变质相变关系。该铁矿区整体 形成在活动大陆性环境中,上部具有大量的高凡亚群作为基础 性火山岩,并伴有明显回旋性以及粒级顺序。 1.2 碎屑岩建造变质铁矿
接触交代型铁矿的形成离不开地质页岩条件。岩浆热液对 地质页岩进行侵位时,会形成页岩腐蚀带,接触交代型铁矿就形 成与腐蚀带中,且其形成矿铁矿体整体规模一般较大。有利于接 触交代型铁矿形成的页岩大多为中性页岩,其岩性以钙碱系的 花岗岩为主。该类页岩具有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且多为复 合式岩体。整体来看,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周围页岩岩体的化学组 成,与同类页岩相比较、钾钠值明显升高,而镁钙的含量则明显 降低。页岩的酸度与铁矿矿化具有明显关联 [4]。 2.2 围岩条件
2 接触交代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山西接触交代型铁矿的两个亚类型,复合钠化亚类型主要
产出于太原市古交狐偃山、临汾市塔儿山-二峰山、平顺县西安 里地区,简单矽卡岩亚类型主要产于晋东北恒山、五台山、太行 山北段以及采凉山、中条山等地。其成矿地质条件主要包括 :成 矿母岩特征、侵入围岩特征、地质构造特征等。 2.1 成矿母岩特征
收稿日期 :2018-06 作者简介 :王静,女,生于 1988 年,汉族,山西太原人,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 : 矿产资源勘查。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88 No.12Dec. 2 0 1 4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21;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sina.com。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内容提要: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沉积变质型铁矿是指由于沉积物的堆积和后期的岩石变质作用形成的含铁矿床。

其形成需要一定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形成机制。

本文将以此为题,探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和富铁矿的形成机制。

一、成矿条件1. 沉积物的堆积: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形成于古老的海岸线和海床沉积物堆积区。

在这些区域,丰富的含铁矿物可以随着河流的冲刷和搬运进入海洋,并在海床上堆积形成矿床。

2. 沉积物的质量: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含铁沉积物,如铁砂、铁质岩石等。

这些沉积物的质量应该足够丰富,以便在后期的变质作用中形成富铁矿。

3. 地质构造:适宜的地质构造对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构造运动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沉降,形成了有利于沉积物堆积和后期变质的环境。

二、富铁矿形成机制1. 地球内部热液作用:地球内部的热液作用是形成富铁矿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地壳内部,热液会通过裂隙和岩石的缝隙进入,带来了丰富的铁离子。

当这些热液与沉积物中的铁离子相遇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富铁矿。

2. 地壳变质作用:地壳变质作用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沉积物在地壳深部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时,其中的铁离子会发生结晶和重排,形成富铁矿。

3.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也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地壳的隆起和沉降会改变沉积物的地质条件,形成新的环境,促进富铁矿的形成。

总结起来,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物的堆积、沉积物的质量和地质构造等因素。

富铁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热液作用、地壳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等因素。

这些条件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使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成矿条件和形成机制是一般性的概括,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矿床进行分析。

同时,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对于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研究还有很多待深入探索的方向。

几种主要类型铁矿床的控矿条件

几种主要类型铁矿床的控矿条件

几种主要类型铁矿床的控矿条件目前,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内已探明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主要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型、沉积型等主要成矿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为重要。

不同类型的铁矿,通常都受特定的地质构造和成矿环境等所控制,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宇、古元古界)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铁矿层、火山岩和沉积岩具有明显的空间共生关系,铁矿的产出受原岩建造和火山旋回的控制比较明显,主要赋存在火山岩和火山岩比较发育的沉积岩系中,铁矿主要形成于火山活动的间隙期。

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控矿条件有层位、构造、火山岩、混合岩等。

1.层位控矿已知该类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迁西群、遵化群、滦县群、密云群、五台群等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特别是前寒武纪火山活动的间隙期、在火山岩周围形成的沉积层中产出的铁矿床往往大而富,因此该类型铁矿明显受地层时代及层位的控制。

矿体形态、矿石类型及结构,在不同的地层层位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司家营大型铁矿床,铁矿赋存于滦县群中,其特点是铁矿层与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为主,少量角闪变粒岩)互层,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赤铁矿等;矿石主要为贫铁矿石、TFe品位30%,少量为致密块状及砂状矿石组成富矿,TFe品位一般为45%~55%,最高达60%,平均为50%;矿石构造以细条纹、条纹状为主,条带状少见;矿石类型有两类,即磁铁石英岩类和赤铁石英岩类。

水厂大型铁矿床,铁矿赋存于迁西群三屯营组二段中,其特点是铁矿层与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辉石斜长片麻岩互层,分上、下两个铁矿层,上主矿层厚为20~200m,下主矿层厚为20~150m;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假象赤铁矿次之,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等;矿石主要为贫铁矿石,TFe含量为20%~35%,平均为28%;矿石类型有磁铁石英岩、透辉磁铁石英岩、磁铁辉石岩和赤铁石英岩等4种;矿石构造以条纹状、条带状为主,少量片麻状及块状矿石;磁铁矿颗粒一般较粗,常在0.1~0.7m m 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祁云 一 架兰山字型东翼反射弧交汇地带。通过近 期 北 京密怀 地 区编 图项 目的野 外 工 作 , 取得 了一 些 踏 勘 和生产 资料 , 图结合 前人 的工作 成果 , 试 对密 怀
沉 积变 质铁 矿 的成 矿 物质来 源及 后期 演化成 矿进 行 分析。
1 矿体 特征 分析 1 1 含 铁建 造特 征 .
褶 皱开 阔 , 折端 一 般 圆 滑 , 转 构造 置 换 不 强烈 , 变形 面较 连续 。F ,褶皱 表 现 为对 矿 体 形 态 和规 模 起 控
K O<N : 微 量 元 素 c , iT 偏 高 , 土 元 素具 : aO, rN , i 稀 明显 的 E u正异 常 , 示原 岩为 火 山岩 。 显 ( ) 铁石 英 岩 类 。全 区 分 布 广 泛 , 规 模 都 4磁 但
不 是特 别 大 。岩 石 呈层 状 、 层状 、 似 透镜 状 , 与斜 常 长 角 闪岩 , 片麻 岩伴 生 。岩 石 种 类 有 透辉 磁 铁 石英 岩 、 闪石 榴磁 铁石 英 岩 、 云磁铁 石英 岩及辉 石磁 角 黑 铁 石 英 岩 等 。 磁 铁 石 英 岩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为 贫 A : C O, 土元 素分 馏 明显 , E 1 ,a 稀 O 有 u正 异 常 , 为火
08 % ,a / 1O .2 CO A <1 与 科 马 提 岩 相 似 。其 原 岩 ,
恢 复为基 性 火 山喷 出岩 。
( ) 粒岩 类 。该类 岩石 分 布于 密 云县 东 部 和 2麻
怀 柔县 西部 , 主要 呈层 状或 夹层 状及 透镜状 、 团状 产 出。 主要 岩 石包括 辉石 麻粒 岩 和角 闪麻 粒 岩 。恢 复
较 小 , 夹层 、 呈 透镜 体或 团块状 产 出 。主要岩 石有 辉 石 岩 、 闪 岩 等 。岩 石 化 学 分 析 结 果 :JSO )为 角 (( i: c
4 .0 ~ 3 0 % , Mg 为 9 2 % ~ 3 8 % , 0 2 % 5 .2 ( O) .8 2 .8 t O ( , 为 1 2 % ~4 1 % , ( i , 为 0 1 % 一 K O) .6 . 0 TO ) .2
北京 密怀 地 区所 处 大地构 造位 置位 于天 山 ~阴
绿 帘斜 长 角 闪 岩 等 。岩 石 化 学 分 析 结 果 :JSO ) (( i, c
为 4 .5 ~ 2 2 % , Mg 为 6 9 % ~8 9 % . 7 5 % 5 .O ( O) .4 .0
山东 西复 杂构造 带 东 段 , 小 兴安 岭 新 华 夏 隆起 带 大
( ) 长 角 闪 ( 石 ) 类 。该 类 岩 石 呈 多 层 3斜 辉 岩 状、 似层 状 、 透榴 斜 长 角 闪 岩 、 云斜 长 角 闪 岩 、 石 黑
王 杰 亭 (9 6 ) 男 , 士研 究 生 ,00 3北 京 市 。 18 一 , 硕 10 8 5 8
密 怀沉 积变质 铁矿 主要 赋存 于密 云群变 质岩 和
四合堂群 变 质岩 中 ; 内 出露 岩 系 主要 由表 壳 岩 及 区
山喷发沉 积成 因。通 过 原 岩恢 复 的结 果看 出 , 矿 铁
层 属硅铁 质沉 积成 因 , 铁岩 系属 于火 山沉积 建造 。 含 1 2 构造 控矿 规律 . 密怀 地 区构造 对铁 矿 的控矿 主要受 两期共 轴叠 加褶 皱变 形 的控制 。 ( ) 一期褶 皱构 造 ( 。F 褶 皱是 硅铁 建造 1第 F) 形 成 的最 早一 期褶 皱 变 形 作 用 , 壳 岩 系 的岩 层均 表 被卷 入 F 褶 皱 。F 褶 皱 两个 显 著 特点 是其 塑性 变 , 形 强和分 布范 围广 , 多表 现为 中小 规模 , 褶皱样 式是 以广泛发 育 的 同斜 倒 转 紧 闭褶 皱 为 主 , 随 强 烈构 伴 造 置换作 用 , 变形 岩 石 在褶 皱 翼 部 被 压扁 , 薄 , 拉 甚 至 拉断成 条 带 状 、 镜 状 , 在 转 折 端 部 位 膨 胀 加 透 而 厚, 多表现 为 勾状体 。F 褶 皱 主要 是 对 铁矿 的 分 布
T G杂 岩组 成 , r 由于太 古代强 烈变 质作 用 , 表壳 岩 使
与 T G杂 岩形成 了统 一 的 区域构 造 片 理 , r 给人 以具
“ 的假象特征 , 层” 真正的含矿岩系为表壳岩。 表壳 岩 主要 由超镁 铁质 岩 类 、 长 角 闪 ( 斜 辉石 )
岩类 、 麻粒 岩类 、 磁铁 石英 岩类 等组 成 。 () 1 超镁铁 质 岩 类 。分 布 较 为 广 泛 , 般 规 模 一
原 岩 为海相 火 山喷发沉 积岩 。
及 矿床规 模起 重要 作用 。 () 2 第二 期褶皱 构造 ( 。F 褶 皱是 以第一期 F) : 构造 置换 形 成 的面 理 作 为 变 形 面 , 皱 比 F F褶 褶
皱 脆性程 度 增 加 , 质 迁 移 减 弱 , 皱 两 翼 也 较 F 物 褶
S ra e ilNo. 01 5




总 第51 0 期
2 1 年 1月 第 1 01 期
J n ay 2 1 a u r. 0 1
M0RDEN I NG M NI
密 怀地 区沉积 变质 型铁矿 成 矿 模 式
王杰 亭 刘 争 吕玉凤
( 国地 质 大 学 ) 中
摘 要 : 密怀铁 矿是 一 个前 寒武 纪地层 中的沉积 变质型 铁矿 床 。通过 对 该矿 矿 体 特征 及 成 因 分析 , 果表 明 : 成矿 物质 来 源于海底 火 山喷发 , 期 主要 经历褶 皱构 造 的影响使 其 富集成 矿 , 结 其 后 并
建 立 了其 成矿模 式 。
关键 词 : 壳岩 ; 表 含铁 建造 ; 皱构造 ; 褶 海底 火山成 因 ; 带状铁 矿 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