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篇一: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规律论文摘要: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不能否定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在运用它的同时,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文明的网络行为风格是作为网络生活重要主体的90后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
教育者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应重视用主流文化去引导他们。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网络是学习的工具,网络游戏和聊天及娱乐活动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学生应该合理分配上网时间,积极参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情趣与审美。
一、90后在校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特征这里所说的90后大学生特指1990年代所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如今大学校园的学生主体多为90后大学生。
由于他们成长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融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这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些思想特征多具有时代性:思想上独立但也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能够务实,且能更快捷灵敏地从网上获得大量信息二、90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总体现状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性。
网络生活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较弱,但信息利用率大。
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得益于信息网络的发展。
网络在高校大学篇二: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列出调查对象、内容及其调查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利弊,然后分析了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网络的认知,进而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通过调查提出几点关于消除弊端的建议,最后加以总结。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影响对策一、调查背景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中心、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机构在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促进在校大学生有效学习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
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网瘾问题日益严重。
网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并且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试论大学生网瘾问题及对策,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1. 大学生网瘾问题的存在如今,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平台或者视频网站,导致学习和生活的失衡。
长此以往,网瘾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
2. 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表现大学生网瘾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忽略学习和生活;二是长时间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丧失了与他人真正交流的能力;三是整天泡在视频网站上,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
这些表现都是大学生网瘾问题的具体体现。
1. 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学业、就业等重要阶段,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心理压力较大。
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大学生选择通过沉迷于网络来寻求安慰和慰藉,逐渐形成了网瘾问题。
2. 缺乏自律意识大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环境,独立生活,自律意识较弱。
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大学生容易放纵自己,整天泡在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形成网瘾问题。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诱惑和娱乐性消遣比较丰富。
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因为诸多诱惑而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
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2. 加强自律意识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生活观,提高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3. 科学利用网络科学利用网络,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还可以拓展视野和增长知识。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理性看待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保持健康的心态。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现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中最为活跃,最为典型的人群之一。
不同于以往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们正处在互联网普及与社交化的高峰之上。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友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使用的日益频繁,大学生网络行为也呈现出了一系列不良的特点,如沉迷于游戏、无节制的网络购物、浅薄的信息阅读能力等。
这些不良的网络行为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体健康,也可能导致其迷失方向,严重的甚至会对其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行为入手,探讨其特点和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1. 频繁的社交行为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在网络上呈现出的特点是频繁、广泛、即时性和便捷性。
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可以与老师、同学、亲友等人保持紧密联系,并获取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加以分享和互动。
2. 依赖游戏不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和假期。
他们会抽出很多时间在游戏中消磨时光,无法自拔。
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破坏也相当大。
3. 精神娱乐和生活娱乐依赖大学生因为学业和生活压力大,往往需要依赖网络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乐趣。
因此,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娱乐内容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不良行为特点1. 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快乐,但沉迷其中却会极大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许多大学生会因为学业成绩不佳和缺少交往而加重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2. 浅薄的信息阅读能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随之降低。
他们通常会选择浅阅读,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来区分真假信息和有效信息。
3. 无节制的购物网络商店的广泛普及和各种促销手段的使用使得很多大学生陷入过度的购物行为,吸收他们的精力和金钱。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使用不良行为的措施1. 游戏厅的维护为了避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应该增设游戏厅,并制定详细的游戏规则,对玩家进行限制。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精品文档6页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90后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网络的兴起。
网络有着动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互联性、复杂性等特点,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
所以,要了解大学生网络信息需求以及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就必须对生活在网络环境下的90后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网络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研究还是很多的,有对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研究、大学生网络恋爱的研究、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研究等。
但是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研究还是不多。
随着90后进入大学,各种网络现象层出不穷,90后作为大学生的主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因此,全面了解90后网络生活的特点,分析网络生活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对于如何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90后大学生主要网络生活的分类及分析1.查找资料大学生常常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工具,或访问一些专业网站,查找获取相关信息。
90后大学生已经不习惯在图书馆一页一页查资料地进行研究,对他们来说,借助网络是获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
2.浏览新闻对于关注时事的同学来说,浏览新闻是上网的最主要内容,而由于各种即时信息提醒工具的存在,无论有无目的或兴趣,新闻浏览都是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网络聊天现在的大学生主要通过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聊天,网上匿名交友在90后大学生的聊天目的中并不普遍。
90后大学生网络聊天,主要还是工作沟通,或与朋友保持联系,联络情感,或通过网络群对一些问题进行集体交流或展开讨论。
4.观看视频视频能部分替代电视的功能,但相对电视,网络电视互动性更强,自由度更高,因而也更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观看视频中,美国电视剧、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和台湾综艺节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5.SNS社交在当今90后大学生中,主要通过人人网实现SNS社交。
[网络生活,大学生]“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研究综述
随着网络的兴盛,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更加丰富,信息技术也更加发达。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更是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也引起了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社交、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等活动。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部分的大学生也是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然而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秘性,形成了不良的网络行为,如网络侵权、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既要肯定主流,鼓励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选择,又要纠正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自2008年开始,“90后”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在校大学生主体,“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虽然研究内容相当丰富,论题十分宽泛,但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简单,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研究视角归纳为以下五类:
1.网络生活研究视角
国内外学界对网络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由于这些学科大都是在回应现代性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性进行理性反思的知识形态,其理论视角、研究主题、问题意识和概念架构虽有所不同,但也有交叉重叠。在研究的内容概念比较混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定义。
3.“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视角
对“90后”大学生网络特点研究一是对“90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人生态度、道德素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总体的概述和研究;二是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某一具体方面、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者“90后”大学生中某一特殊群体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三是从整体角度或者具体方面对“80后”和“90后”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四是从网络生活人际关系、网络购物、网络行为、网络学习、网络阅读动机、网络道德教育等某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且样本数量一般不够大,特别是不同地区还是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存在的差异性进行问题剖析,形成论述多为泛泛而谈。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及特点规律研究
[ 3 1 2 U 永林. 我 国高校非 事业编制 人员权利保护研 究【 J ] _ 北京工业 职业 技
术学院 , 2 0 1 2 ( 3 ) : 1 1 9 - 1 2 2
致谢
这 篇 论 文 被 温 州 大 学 校 级 科 研 项 目( N0 : 2 O 1 3 ZO O 2) 和 浙 江省 教 代 会 、 工会工作研 究课 题 《 高校非 事业 编教 职工入 会、 维 权 工作 研 究 一 ~ 以
总 的 来说 我 国 大 学 生 的 思 维 特 征 具 有 较 为 明 显 的 时 代 性 。
可少的一部 9 - o 9 O 后大学生作为当 前大学生的主体 , 凭着他们 的活
跃 思 维, 强 大的接 受能力, g o 后大学生早 已是互联 网的重要 参 与 者, 所 以网络 环境 已经成为影响 大学生成长的重要 因素。
不得无故辞退临聘人员, 其 工资 由基 本 工 资、岗位 工 资、 专业 技 术 职 务和学历补贴、 校 龄 补 贴 四部 分 组 成 , 享受 保 险 但 不 享 受 公 积
金。 总之 , 不 同 类 型 的 非 事 业 编 制 人 员在 福 利 待 遇 方面 还 存 在 较 大差距, 整 体 上有所 提 升 。
一
力量。I I = 嘲
参考 文献
[ 1 ] 罗佳慧 , 陈德利, 薛 晓东, 周 涛. 四川省高校 编制外聘用人员入会情 况及
对策研 究【 J J - 电子科技大学 学报, 2 01 2 ( 5 ) : 1 0 4 —1 O 9
方 面也 标 志 着 温州 大 学 对人事 代 理 人 员 的管 理 走 向规 范化 。 温 卅1 大 学 与 临 聘 人 员 同样 签 订 劳 动 合 同, 合 同期 内用 承 认 工 会章 程 , 完成相 应手续 , 可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专业营销策划公司观点) 近日,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年轻群体市场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CMI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宣布推出“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
这是国内第一份关于90后大学生在互联网下生长过程中的生活形态专项研究报告。
“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研究报告”由CMI(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IMI(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下属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新鲜传媒Freshmedia(国内领先的校园营销专业机构)三方合作,通过对全国8个一、二线城市,33所高校,1600位17岁-21岁的90后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访问,以及50位典型性同学的深度访谈,请每位受访学生首先针对90后群体特征进行自剖式回答,详细的描绘了90后群体的主要特征、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以及90后人群对互联网的态度、主要应用、评价等网络化生活状态。
同时,还探讨和阐述了对90后这一新消费群体的营销方法创新以及媒体沟通创新等热点问题。
“互联网下的90后”分上中下三篇。
“互联网下的90后”上篇——90后其人上篇中用三章的篇幅对90后大学生作了整体描述和分析,并着重探讨了90后大学生生活形态的方方面面和多种形态的社会价值观。
A、个性90后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可以说“有个性”是90后最突出的特征,50位参与深度访谈的90后大学生中,有14人直接为90后群体贴上“有个性”的标签。
90后的个性要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从整体上去看,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
在群体内部处处彰显着不同个性的张力,这就是90后最大的个性。
所谓“有个性”,不仅是指90后群体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同时也意味着找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标签来概括这个群体的难度系数极高。
更为复杂的是,90后大学生对“个性”的认识还存在些许差异。
“90后”大学生“手机控”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
“90后”大学生“手机控”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手机作为一种高度普及的信息交流工具,已经成为大学校园覆盖面最大的传播媒体。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手机使用及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人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给高校开展日常学习、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90后”大学生“手机控”的现象做一个调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控”现象调查分析(一)手机娱乐对“90后”大学生学习影响的时间控制分析此次调查覆盖浙江中医药大学所有在校大学生,分别在寝室,图书馆和教学楼三个地点发放问卷,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达100%。
有效问卷223份,无效的12份。
无效问卷的产生是因为有的同学为对整份问卷进行完整作答,有的同学答案前后矛盾,无实际意义。
问卷中的问题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购买手机考虑因素、手机娱乐的时间、手机娱乐的场景、手机娱乐的情绪等因素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有63%的大学生每天会花0.5小时到三小时的时间进行手机娱乐,有15%的大学生每天甚至会花3小时及以上的时间进行手机娱乐,手机娱乐占去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时间,同时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手机娱乐时,有63%的人表示,自己一旦进行手机娱乐,就很难停下来,其中有46%的人进一步表示,自己有时因为手机娱乐而忘记时间,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曾因为手机娱乐而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不能合理的控制手机娱乐的时间长度,从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高中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之中,所以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许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到了大学,大学生手机的拥有率基本达到100%,大学主张自主学习,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部分学生很难有效转变,所以难以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分配。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分析及对策word精品文档7页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分析及对策一 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现状及特征分析本次采取问卷调研方式,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学生(均为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网络娱乐的主要时间、地点方式、频率、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4份。
同时也采取了访谈法,对8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对一访谈。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90后大学生的网络娱乐行为主要存在以下特征:1 网络娱乐时间碎片化,手机上网为主要娱乐方式,网络娱乐依赖性强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娱乐呈碎片化趋势,主要集中在睡觉前,完成作业后,无课时间,或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
有95%的同学在睡前有用手机或电脑上网娱乐的习惯。
此外,每天平均上网在2~4小时以内的大学生占大多数为80.5%,2小时以下为8.3%,4小时以上为11.2%。
此外,71%的大学生认同手机已经超越电脑成为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工具,82%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主要是为了自己娱乐而非交际。
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娱乐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甚至出现沉迷网络现象。
5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情况下不知道该做什么,35%的大学生有过上课时偷偷用手机娱乐的经历,73%的大学生有因为网络娱乐沉迷不知不觉就延迟了睡觉时间的经历,更有4%的大学生有过通宵玩游戏的情况。
总体来说,随着高考的结束和大学的开放式管理,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网络娱乐时间,而网络娱乐尤其是手机上网成为了最主要的大学生娱乐方式,且对其依赖感日益增强。
2 娱乐形式多元化,娱乐趣味同质化大学生在网络娱乐的时间里主要在做什么是我们最好奇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网络娱乐上,但是对于娱乐的形式,还是存在多元化的趋势。
57%的大学生最喜欢网络游戏,包括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等,而大多玩网络游戏的同学喜欢画面感逼真,游戏操作程度复杂,游戏难度较大,需要团队作业的大型网游,集中在较为流行的“英雄联盟”“魔兽世界”“穿越火线”等。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研究7页word文档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对策研究随着科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90后大学生进入了网络化的大学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网络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课余时间,学生们习惯于打开电脑,聊QQ、发飞信、玩网络游戏。
事实说明,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置学业健康于不顾,有的甚至发生令人惋惜的惨案。
可见网络游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1 90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其危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生活网络化的比例已达到了近100%,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比例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一有时间就玩游戏,严重影响了自己及他人的身心健康。
以下列出几条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1)影响学业。
网络游戏所营造的精彩世界会使许多男同学忘记了学习动机,慢慢失去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将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中闯关练级上面。
一旦上网成瘾,全部时间几乎都被占用,以致玩物丧志,必会将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抛到九霄云外,成绩一落千丈。
更有甚者,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玩游戏,游戏爱好者们就经常翘课,无心上学。
久而久之,或许毕不了业、或许被学校开除。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2001年轰动一时的某同学三次以高分考入国家重点名校,但都因为网游成瘾,被勒令退学,终究与学位无缘。
(2)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坐在电脑前受到电脑的辐射,身体健康会受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它能导致学生的生理反应变差、免疫力降低。
长时间操作键盘身体屈坐很有可能导致手腕关节疼痛、头昏脑涨以及眼部疾病,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病等一系列高危病症。
(3)影响心理素质。
就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本身而言,与迷恋赌博与毒品的性质相似,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反应。
网络游戏中不正确的思想与观念慢慢渗进学生们的脑中,容易出现幻觉、情绪反复无常的现象,而且大大阻碍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现代学生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原本就使得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加上沉迷于网络占用大量的交际时间,学生更倾向于依赖于网络世界而不是身边的亲朋好友。
网络 调查报告 90后
网络调查报告 90后网络调查报告:90后的网络使用习惯和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90后这一代人,他们在互联网时代长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前几代人。
本文将通过一项网络调查,探讨90后的网络使用习惯以及网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一、网络使用习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后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平均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
其中,社交媒体是他们最常用的网络应用之一,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平台。
此外,音乐、视频和新闻资讯也是他们经常上网的内容。
与此同时,90后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上网,而不是电脑。
这种使用习惯的改变,不仅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有关,也反映了90后对于即时信息和便利性的追求。
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1. 社交关系的变化网络的普及给90后带来了广阔的社交空间。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他们可以与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网络,90后可以随时了解朋友们的动态,与他们保持联系。
然而,网络社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虚拟社交的替代现实社交,导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
2. 信息获取的便利互联网为90后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获取各种知识和资讯。
网络上的新闻、博客、论坛等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拓宽视野。
然而,信息的过载也是一个问题,90后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3. 消费习惯的改变网络购物的兴起改变了90后的消费习惯。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网上购物。
他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各种商品,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然而,网络购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售后服务等,需要90后提高警惕。
4. 精神生活的丰富网络为90后提供了各种娱乐和娱乐方式。
在线游戏、视频分享平台等,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对策研究本文围绕“网络时代”的特点及“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探讨了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90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正确使用网络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方式,提出了通过开展网络素质教育、建立引导型自媒体等相关意见,以引导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标签: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高校网络文化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人类已经迈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给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全新的网络世界里,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喜爱的新型学习娱乐方式,网络还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与隐患。
经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其心理特殊性,深刻反思他们的网络行为及其原因。
本文分别从社会(国家)、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同时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特征,由点及面,从研究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推及各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产生的问题的有效教育对策;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发挥其正向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正日益成为高校及高校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一)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以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对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花费两小时,上网时长6小时左右的学生占比26.5%。
由调查数据可知,湖南城市学院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90后大学生网络的应用情况从研究来看,大学生应用网络来查找学习资料、社交、浏览音影图书、下载软件、利用网络工作或炒股票等。
大学生网络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网络交易等。
调查显示:8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是用来获取知识、搜集资料、查询信息、完成网络课件。
90后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2025年教育文档
90后高校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人是社会动物,社交是一种本能,社会交往活动简称社交,是人们运用肯定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1]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社交在高校生中越来越流行。
以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和脸书、人人网、快乐网等网络社交平台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在高校生社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本探讨以宿迁学院高校生为探讨对象,对高校生网络与现实社交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来改善高校生网络社交。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所占比例为60%,女生所占比例为40%。
一、高校生网络社交的定义及现状网络社交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符号、文字、图像在计算机或者手机中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沟通的一种社交方式。
[2] 高校生在网络社交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社交网络的产生变更了原本运用口耳鼻眼和传统媒体进行社交的方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社交在高校生的社交以及日常中也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
网络社交能开拓高校生的视野,也为日常生活供应了便利,肯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提升自我价值。
但是,高校生的心智还没完全成熟,难免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步入高校之后课业比中学时轻松了不少,一个人的精力是固定的,高校生就把余下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网络社交更是已成了高校生日常生活中必不行少的一部分,详细数据如下:10%的高校生运用社交网络时长占上网时长的15%以下,10%的高校生占15%到30%,60%的人占30%到50%,20%的人占50%。
其次,网络社交的盛行必定削减了高校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甚至影响到高校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不情愿与人面对面沟通只选择通过网络结交挚友进行沟通,导致现实交往圈越来越小性格也因此变得孤僻。
最终,网络社交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网络诈骗,网络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利用高校生涉世未深的特点,以交友或者遇到困难等缘由博取高校生的信任和怜悯进行诈骗,轻者财产受到损失,重者生命平安受到严峻威逼。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
90后网络行为习惯分析报告网络作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每个人的行为和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90后这一群体,他们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网络的使用和行为习惯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报告将对90后网络行为习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规律和特点。
一、网络使用时间分析90后的网络使用时间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晚上是大部分90后下班或放学后的休闲时间,他们通过上网来放松自己,社交娱乐和获取信息成为了他们的主要需求。
而周末是他们对网络使用时间的高峰期,没有学习或工作的束缚,他们更有时间投入到网络世界中。
二、网络使用内容分析1.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90后的网络使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他们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和感受。
微信、微博、QQ等成为90后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他们通过互动、发布和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在线购物90后对于线上购物的热衷程度也较高。
他们喜欢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各种商品,尤其是时尚潮流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实体店购物,他们更喜欢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更多的选择。
同时,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购物心得和推荐,他们也影响着其他人的购物决策。
3. 娱乐和视频分享娱乐和视频分享是90后网络行为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他们喜欢通过在线观看电影、剧集和综艺节目来消遣时光。
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抖音等成为了他们追逐潮流和获取娱乐内容的重要渠道。
他们也乐于分享自己拍摄的有趣、有挑战性的视频,希望在网络上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三、网络行为特点分析1. 社交焦虑尽管90后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地发布内容和与他人互动,但实际上他们也存在社交焦虑的困扰。
他们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点赞数、转发和评论,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同。
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和互动,他们较为敏感并且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短时注意力由于网络世界中大量的信息刺激,90后的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防治措施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渐严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1.1 社交需求的满足大学生正处于年轻时期,社交需求较为强烈。
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交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然而,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导致大学生渐渐迷失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网络成瘾。
1.2 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常常让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网络世界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能够让大学生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获得短暂的满足感,这也是大学生易沉迷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学生处于思想成熟期,对于虚拟世界的诱惑和无限可能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力。
他们往往不能自主控制上网的时间和数量,容易沉溺其中,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2.1 影响学业成绩大学生网络成瘾往往让他们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上游戏、社交媒体上,导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
长期如此,不仅会使他们的学业成绩受到明显的影响,还会削弱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学习兴趣。
2.2 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频繁使用网络可能导致他们变得孤僻、抑郁,进而诱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杀等不良后果。
2.3 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大学生眼睛疲劳、颈椎病、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也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三、防治措施3.1 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预防和治理网络成瘾的重要举措。
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风险和防护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3.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摘要]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也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界定网络行为的基础上,指出了“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从多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力图做到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对策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新一族,他们既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又容易受到其影响。
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一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弱,无法抵御网络诱惑,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所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特别是认识不良网络行为形成原因对改善大学生网络行为有现实意义。
1.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1.1身份隐蔽上网过程中,一切信息都是通过显示屏传达的,只需要一些符号和虚拟的世界与外界进行联系,而不是面对面地和他人打交道。
这样,使人们产生一种思维倾向,在网络中我为所欲为,因为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空间,它的隐蔽性使人们能毫无压力的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崇尚个性张扬,网络这样一种自由和平等的人际交往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充分释放个性的平台。
在虚拟环境中,他们能随意与人交谈,抒发情感,发表意见,甚至人身攻击等。
1.2心理猎奇大学生正经历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成长过程,往往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
他们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因此部分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猎奇,即追寻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了解,或通过正当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并借以获得感官刺激。
进而造成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虚拟世界中而不能自拔,有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
1.3道德偏差由于多元化开放的生活环境,“90后”大学生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比较现实的世界。
鱼龙混杂,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使大学生热衷于玩乐、消费,在遇到困难那挫折时,更愿意选择逃避而不是参与。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研究及防治对策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研究及防治对策摘要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之外也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这对其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从多方面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应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沉迷;网络;原因;对策1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分析1.1奋斗目标的迷失进入大学后,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对自由的空间。
对于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开始打游戏寻找快乐。
1.2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失落感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
但是,到了大学后,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产生失落感。
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开始变得消极。
有的同学便投入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补偿心理的失落。
1.3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逃避有的学生原来作为当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赞许的目光。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同类者甚多,学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学习竞争是激烈的,当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时,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便开始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而游戏也就成了一个逃避的途径。
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处世态度,这样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摩擦或纠纷,产生失意和焦虑。
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和单纯化,而现实又并非如此。
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产生不满意感,产生挫折感。
个别人甚至出现人际关系失谐、人际关系僵局等。
有的学生为躲避同学,独来独往,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游戏中寻求解脱。
2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防治对策2.1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方法2.1.1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在校园内,应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FTP站点,并多提供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使用和学习;定期推荐一些好的网址,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通过设置“防火墙”等,屏蔽一些网络游戏连接,使学生正确上网从而脱离沉迷游戏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150“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董玉清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
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因此网络在带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
文章通过分析其心理特点,以及网络行为特点,提出了规范“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几点建议,以期网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服务。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150-2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0 年 6 月 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3亿,位居世界第一位。
由此可以证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于“9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使得他们很快地掌握了网络工具。
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容易被诱惑沉迷,因此网络在带给“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指导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很强 90后的思想意识里包含着开放意识、自立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等较为积极向上的观念,但同时也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有害的观念。
90后已经不是单纯的被动、简单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自我判断和是非抉择上,有着独立的思考。
(二)自信张扬,思想前卫 90后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借助媒体网络能够获得一切他们想要的信息。
这种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使得他们非常的自信与张扬,同时也赋予他们早熟前卫的思想。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反面现象,90后耳濡目染,加之其自我、叛逆、怀疑的不成熟心性,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上有着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三)单纯脆弱,易冲动极端 由于90后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绝对的核心,长辈的迁就和溺爱使其变得任性易怒。
而从小过于优越和顺利的生活,使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巨大心理落差,以致于难以自我调节和平衡而走向极端。
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刺激和诱惑对于那些天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能导致其心灵扭曲、行为怪异,甚至情感崩溃、失去理智而做出轻生行为【1】。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一)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90”后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理想状态下的外表身份、性格癖好、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等,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而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满足与肯定。
由于“90”后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种游戏的虚拟性导致其产生角色认知不清的现象,更有甚者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当现实的角色和游戏中的角色发生冲突,造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道德品质。
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90”后大学生在就业等方面面临着重重考验,这是有些单纯脆弱者产生挫败感,而网络游戏中角色的“完美”,使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了其逃避现实的途径,导致他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二)黑客行为 由于网络其开放性、匿名性、共享性的特点,使网络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都大幅度提升,这再给信息传递带来便捷的同时,随之而来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的漏洞,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而在此其中,有些“9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冒险,以及其自身具备的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以侥幸心理,利用黑客技术进攻计算机系统、盗取银行帐号、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频频发生。
“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网络违法行为不断见诸于各媒体。
本来,能够掌握高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是一件好事,并能成为其竞争就业的有力砝码,但一旦在判断是非上有所偏差,或被利欲熏心,则会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用于非法的用途,害人害己。
(三)色情与暴力 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免不了有污秽黑暗的存在,也正是由于网络是一个拥有最大受众,且缺乏严明规章制度的的信息平台,色情和暴力才无法根除。
据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网络色情网站至少有90 万个,并且以每天 500 至 600 个的速度增加,着实令人担忧【2】。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色情与暴力的传播形式和存在媒介都在不断升级与创新,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涉世未深且缺乏辨别能力与自我控制力,无疑是色情和暴力瞄准的最大受众人群。
在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是营造了不良污秽的文化环境。
更有甚者,一些“90”后大学生盲目跟从、肆意模仿,作者简介:董玉清,(1976-),女,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04.htm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151从而滋生了一系列违法犯罪事件,毁了一个青年的美好前途,也毁了一个家庭额美满幸福。
(四)网络社交 “90”后大学生善于交际,乐于结交新朋友。
因此,网络成为其社交的重要平台,各式各样的聊天工具、微博、论坛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也是他们排线寂寞,消磨时光的去处。
适当的休闲无可厚非,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更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业和人际交往。
更有甚者,发展为网恋,沉溺在虚幻的浪漫情调中。
此外,“90”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交友不慎而上当受骗的事件屡见不鲜,在被骗取钱财之余,有的更是丢掉了性命。
三、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防范 (一)以技术创新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的提高 校园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在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行为记录和控制的监督作用,阻断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此外通过防火墙技术,信息分级过滤软件,甄别网站内容,及时滤去误会黑暗的有害信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网络环境。
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案例,引入网络电子警察局机制,每天 24 小时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并在网上公布了各个网络警察局的联系方式,以便供网民提及时举报【3】。
(二)注重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学生塑造正直人格、培养社会公德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应将其与法制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政教育等有机结合,有规划、有针对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1)课堂教学作为网络道德教育主渠道 学校要充分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大力宣传网络道德、网络法规。
并以课堂教学的模式要将学生难以直双方面获得网络道德知识,进而使其形成网络行为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制力。
同时将这门课程的成绩纳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指标中,是学生对其有充分的重视,从而提高自律和自控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2)主题活动是网络道德教育有效途径。
要使网络道德教育伸到学生的欢迎,在形式上一定要创新。
学校要把以信息安全、网络道德等内容为主题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与其他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例如辩论会、角色扮演、体验讨论、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宣传活动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被灌输知识,而是在各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澄清认识,使网络道德自律行为成为“90”后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3)充分利用校园网 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诊刚和兴趣爱好,高校网络要建设好与学习、心理、游戏、生活等相关的频道,并对聊天室、论坛等社交平台进行实时监督管理,避免有不良信息在上传播,同时,要积极与大学生交流,传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努力提高校园网路的硬件设施,如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在充分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基础上,保证大学生有更多的安全的上网时间。
(三)建立专业的网络德育的师资队伍 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有的话也是由辅导员或是团委老师兼任,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自然让学生认为这并不是一项值得重视的项目。
因此,高校继续招募和培养一支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有规划、有目的的课程教学,使其能最管时间内最直观的了解到网络道德的概念。
同时,在以后的网络行为上,这些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避免有些学生走错弯路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四)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刑法》明确指出,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安全的条款。
有关计算机网络的专项法律,早在1996和1997年,国务院和公安部就先后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4】。
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网上知识产权等相关规定。
此外,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部委也分别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制定了相应规定。
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5】。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都对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络用户利益方面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从中学到大学,是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的一次巨大改变,又因为“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呵护,在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往往娇弱。
在这个关键时期,一旦出现心理扭曲,就很有可能借助网络的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减少空虚感、寂寞感,赶快应大学生活,将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的学习中。
此外,对已经出现不良网络行为的学生,要及时给以人性化的心理疏导,使其了解过度上网的危害,从而自觉调整上网行为,使他们逐步摆脱心理困扰。
总之,“90”后大学生因时代特征以及其独特的心理特征,让网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各种途径,预防青少年受非法和有害信息的伤害。
对已经形成不良网络行为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合理引导与适度规范,使其主动抵制和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