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李智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利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对学生

渗透德育教育

百色市第一小学李智孙

摘要: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既是继承传统,又是开拓创新,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方式以及文化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过程中物质成果和精神力量的凝结。

1929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百色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就屹立在原学校的中央。多年来,同学们目睹清风楼,爱护清风楼,可以说这是百色市一所最具红色文化色彩的学校。无数先烈的光辉事迹,是对师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红七军将士在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给予了学校师生无穷的精神滋养,成为学校办学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百色革命老区的优势,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发展特色办学,红色办学,使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利用本地红色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少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庸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剧。如何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色文化中蕴涵的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利益而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内容。近年来,学校积极挖掘“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每年开组织学生参观清风楼、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瞻仰

百色起义纪念碑,帮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为了寻找真理,追求革命,百折不挠,历尽千辛万苦也毫不动摇的革命理想信念。通过追忆革命烈士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英雄的活动中受到革命理想、顽强意志、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使革命先烈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学生们的心中,并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

二、丰富学校红色文化的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展示了革命历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第一,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利用宣传栏、楼道、厅堂、学习园地等地方张贴革命先烈画像、事迹,让学生每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理想信念受到熏陶。

第二,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本地红色文化。百色起义英雄事迹很多,利用思想品德课主阵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红色文化活动。积极响应开展全国少工委“红领巾心向党”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唱红歌、看红书、看红影视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

三、红色文化优化德育教育

红色文化价值永恒,是优化德育教育的关键。首先,红色文化资源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映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影视、音乐、美术作品很多,可以直接利用。如清风楼、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等都可以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都丰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次,思想品德教育最佳是实践体验。如学校组织的清明节瞻仰百色起义纪念碑,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使教育的内涵在体验和感悟中得到升华,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将本地红色文化渗透德育教育,拓展了教育渠道。实现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本土性,现实性,实用性。

近年来,学校师生通过红色文化建设,受到了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将本地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既是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相信,渗透本地红色文化底蕴的德育,一定会在我校结出丰硕的德育之果。

2013年3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