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三章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根据审计任务和具体情况所拟订审计工作的具体 行为方案。 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 划。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 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 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 间和范围。
二、详查法与抽样法
审计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资料的规模大小和收集审计证据 的范围的大小不同,又有详查法和抽样法之分。 详查法,是对被单位审计期内的所有凭证、账簿、报表进行 全部详细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抽样法,是指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 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三节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的种类 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 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 机会。 审计抽样有两种适用情形:一是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二是在实 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或对某些金额 作出独立估计。
第3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审计过程 审计方法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终结阶段
审计过程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
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是整个审计过程的 基础工作。其工作主要包括: 初步了解业务环境 签订审计约定书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重要性 编制审计计划
(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 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 (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 (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 要的其他信息。 (10)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 (13)违约责任。 (14)解决争议的方法。 (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 盖的公章。
(二)签订审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 差异,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方面: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 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 (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当存在下列情形之 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 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测试程序 实质性测试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 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测试程 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 分析程序。
(四)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 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 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时,需要考虑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 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 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 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同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评估各 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 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 低水平。
(一)初步了解业务环境
审计人员在接受审计委托之前,应当初步了解业务 环境。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鉴证对象特征、 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 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 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在初步了解 业务环境后,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承接该业务是否符 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 求,从而作出是否接受审计委托的决定。
三、审计的终结阶段
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形成审计意见 编制审计报告
第二节 审计方法
顺查法与逆查法 详查法与抽样法
一、顺查法与逆查法
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 可分为顺 查法和逆查法。 顺查法,它是指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依次对凭证、账 簿、报表各环节进行逐一检查核对的一种审核方法。 逆查法,它是指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相反的顺序,依次对会计 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各环节进行逐一检查核对的一种 审核方法。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 估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Hale Waihona Puke Baidu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 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 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 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 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 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 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 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抽样风险是由 于没有对所有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形成的。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控制测试时,应关注①信赖过度风险 ②信赖不足风险 细节测试时,应关注①误受风险,也称“β风险” ②误拒风险,也称“α风险” 非抽样风险 ,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 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非抽样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 所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