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我的母亲》拓展阅读:我的母亲(邹韬奋)
【初中散文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节选)》阅读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节选)》阅读答案我的母亲(节选)邹韬奋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我的母亲(节选)救国运动领袖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 我六岁时,父亲“蒙蔽”了我,给梁惠王读了《孟子》。
一天结束时,父亲想“解决”我的日常作业。
晚上他亲自听我的背书。
他非常严格。
桌子上有一块两个手指宽的竹板。
当我一个字都背不出来时,他让我转过身来,把手放在桌子上。
他捡起竹板,重重地把它敲碎。
我忍受了这种痛苦。
疼痛是肉体无法避免的感觉。
当然,我哭了,但我仍然不得不忍住眼泪,转身背着它。
不幸的是,又有人打断了他,他无法背诵。
在他提到另一个单词后,他又打了一遍。
啜泣着,背着《孟子》中的“见梁惠王”的宿敌!③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④ 我从心里知道,当她看到我被殴打时,她也感觉到了刺痛,对我表示了12点同情,但她不情愿地从抽泣和断断续续的声音中说了“打得好!”!为了爱儿子,她抽泣着吞咽着;她不情愿地硬着头说:“玩得好”,希望儿子能有所进步。
从现在起,这样的教育方式真是太野蛮了!但我不敢责怪母亲,因为当时只有这样一部野蛮的教育法;现在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看到我被殴打,和我一起哭泣。
那种母爱仍然让我想念我亲爱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阅读理解
邹韬奋《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哎,说起邹韬奋他老人家写的《我的母亲》,那可是真真切切地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块儿。
邹韬奋啊,大家伙儿可能都听说过,民国时候的大文人,笔杆子硬得很,写的文章那是杠杠的感人。
今天咱就聊聊他写的他老娘,那可是个让人又敬又爱的角色。
邹韬奋笔下的母亲,简直就是咱们身边那些普通妈妈的缩影,但细细一读,哎,那味道可就不一般了。
他写母亲啊,特别真实,就像咱自己跟妈聊天似的,啥都说,啥都往外掏。
母亲年轻时候挺不容易的,为了家庭,那是操碎了心,啥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
邹韬奋记得清清楚楚,母亲白天出去给人洗衣服、做饭,晚上还得回来给孩子们缝缝补补,一双手,那真是磨得跟砂纸似的,看着都心疼。
但你知道吗?这位母亲,她不光是干活儿利索,心也敞亮得很。
在那个年代,家里头孩子多,日子紧巴巴的,可母亲从来没让孩子们受过委屈。
她总说:“咱们穷是穷了点儿,但志气不能短,书得读,知识得学。
”邹韬奋记得清清楚楚,母亲经常为了给他买书,自己连双新鞋都舍不得买。
每次看着母亲那双脚,邹韬奋心里头那个滋味儿,真是比吃了黄连还苦。
邹韬奋写他母亲啊,不光是写她的辛苦和付出,还写了她那颗金子般的心。
母亲特别善良,邻居家有啥难事儿,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村里头谁家有红白喜事,她也总是忙前忙后,从不计较得失。
邹韬奋说,母亲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邹韬奋他老娘啊,还特别有远见。
她知道,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所以,不管家里头多穷,多难,她都咬牙坚持让孩子们上学。
邹韬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成了个大文人。
邹韬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挡都挡不住。
他写母亲对他的爱,那种无私、深沉的爱,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说,他这一辈子啊,不管走到哪儿,心里头都有个家,家里头有个妈。
这篇文章啊,真是看得我眼泪哗哗的。
邹韬奋笔下的母亲,就像是咱们自己的母亲一样,那么真实,那么亲切。
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好句赏析
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好句赏析稿子一嗨,亲!今天咱们来聊聊邹韬奋《我的母亲》里那些让人心头一暖的好句。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 这一句啊,简单朴实,可那种母亲为孩子辛苦付出的画面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了。
“眼巴巴”这三个字用得多妙,写出了作者当时那心疼又期待的小眼神。
母亲额上的汗珠,一针不停的动作,满满的都是爱呀!还有“夜里一听见熟悉的鞋声,就知道母亲回来了。
” 就这么简单一句,却把孩子对母亲的牵挂展现得淋漓尽致。
听到熟悉的鞋声就能知道是母亲,这得多熟悉母亲的脚步声啊,说明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那是无人能替代的。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 哇,这体现出母亲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多温柔多体贴的母亲呀!她知道维护孩子的面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太暖心啦。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 这得是多深的母爱,才能让母亲做出这样的举动。
想想那画面,母亲的着急和疼爱都藏在这一舔之中了。
这些句子,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温暖。
怎么样,是不是也让你想起了自己妈妈的好?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咱们一起来品品邹韬奋《我的母亲》里的好句哟!“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 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能看出母亲有自己的爱好,还乐于分享,感觉母亲的形象一下子就生动活泼起来啦。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 简简单单的数字,却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个家庭的构成,也能想象出母亲照顾这一群孩子的不容易。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 这种安静的氛围描写,让我们仿佛也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还有母亲的默默陪伴。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 这里把母亲那种矛盾又深沉的爱写得太真切啦,真的让人好感动。
我的母亲邹韬奋(共10篇)
我的母亲邹韬奋(共10篇)我的母亲邹韬奋(一):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我想知道邹韬奋《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选自哪里韬奋文集我的母亲邹韬奋(二): 邹韬奋《我的母亲》才具有什么含义才能【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邹韬奋(三): 我的母亲邹韬奋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1 母亲背我看花灯2 母亲讲小说声泪俱下3 母亲为我流泪4 母亲熬夜为我做新鞋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我的母亲邹韬奋(四): 邹韬奋我的母亲中写了母亲的几件事为什么只选取这些片段来写1 母亲背我看花灯2 母亲讲小说声泪俱下3 母亲为我流泪4 母亲熬夜为我做新鞋这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我的母亲邹韬奋(五): 邹韬奋《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可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这句话好像是病句,“出乎我意料之外”应该是“出乎我意料”不是病句,出乎我意料是一个意思,之外的又是一个意思,之外的是强调这件事我的母亲邹韬奋(六): 老舍的我的母亲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在平凡中见伟大我的母亲邹韬奋(七): 结合初一课文《我的母亲》,再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做出简要评价初一课文的《我的母亲》的作者是邹韬奋课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课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我的母亲邹韬奋(八): 《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为什么会“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关于妇女问题,邹韬奋的社会理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母亲邹韬奋】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母亲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字或名字不为人知),不可能在社会上承担责任,只能在家里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内容概括
邹韬奋《我的母亲》内容概括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邹韬奋及其母亲简介
2.邹韬奋母亲的品质特点
3.邹韬奋母亲对其成长的影响
4.文章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正文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作家,他的母亲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
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一文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的形象,赞扬了她的优秀品质,并阐述了母亲在其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女性,她性格温和,为人厚道,乐于助人。
在文章中,邹韬奋回忆了许多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如母亲在战乱中为了照顾家人而辛勤劳作,以及她对亲友的慷慨和热心。
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邹韬奋母亲无私奉献、善良仁爱的品质。
邹韬奋的母亲对其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母亲从小就教育邹韬奋要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成为了邹韬奋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在母亲的熏陶下,邹韬奋形成了正直、勇敢、坚定的性格,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他毅然投身新闻事业和政治斗争,为我国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邹韬奋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文章通过讲述母亲的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了家庭道德,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观念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邹韬奋母亲这一代中国传统女性的崇高品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邹韬奋我的母亲》课件
02 文章内容解析
文章主题思想
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展现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和教诲,让作者对母亲充满 了感激和怀念。
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作者通过描述母亲在家庭中的付出和牺牲,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读者 深刻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文章结构分析
开篇引入
文章开头通过简短的叙述,引出 主题人物——母亲。
有责任感
在家庭遭遇困境时,他选择承担 起家庭的责任,这显示出他的责
任感。
人物关系分析
母子关系
文中描述了邹韬奋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母子情谊, 他们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
家庭关系
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照顾家人、 操持家务,是家庭的核心。
社会关系
邹韬奋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邹韬奋我的母亲》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人物介绍 • 文章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文章主题探讨 • 总结与思考
01 人物介绍
邹韬奋简介
01
02
03
04
出生背景
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祖 籍江西余江。
教育经历
191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 学,后赴海外留学。
职业发展
归国后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创 办《生活》周刊,后成为著名
坚强勇敢
有远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
在邹韬奋的教育上,母亲不惜借钱供 他读书,这显示出她的远见卓识。
面对生活的困境,母亲始终没有放弃 ,展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
邹韬奋的形象特点
孝顺懂事
文中描述邹韬奋对母亲的敬爱和 思念,表现出他的孝顺懂事。
邹韬奋《我的母亲》第1段和第14段的作用
邹韬奋《我的母亲》第1段和第14段的作用一、第1段的作用1. 内容概括- 第1段主要写了“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一段开篇直接点出对母亲的基本认知局限,连母亲的名字都不知道,为后文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奠定了一种略带遗憾和无奈的情感基调。
2. 结构作用- 引起下文。
这种对母亲基本信息缺失的陈述,引发读者的好奇,促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它像是一个悬念的设置,牵引着读者继续阅读,去探寻作者记忆中的母亲形象、性格和她对作者的影响等内容。
3. 情感铺垫- 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在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亲情关系中,是一种缺失。
这一开篇就为全文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遗憾之情,也暗示了母亲在封建家庭中地位的低微,为后文描写母亲在家庭中的境遇和她坚韧、善良等品质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第14段的作用1. 内容概括- 第14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
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这一段描写了母亲临终时的情景,她神志清楚地嘱咐子女,表达出对子女的不舍。
2. 结构作用- 总结全文。
这一段通过描写母亲临终的场景,对母亲的一生做了最后的交代,使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有始有终。
从开篇对母亲基本信息的介绍,到中间对母亲形象、性格、对子女的爱等多方面的描写,最后以母亲的去世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
3. 情感升华- 升华情感。
母亲临终时对子女的不舍之情,将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推向了高潮。
这种爱贯穿了母亲的一生,也贯穿了整篇文章。
同时,母亲年轻早逝的悲惨命运,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亲一生的艰辛和她在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引发读者对母亲深深的同情和敬意,使文章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邹韬奋《我的母亲》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面两段选文中的母亲形象有什么共性?(3分)①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选自本文②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选自胡适《我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第⑤段提到“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
“母亲”在作者的成长中具有非凡的意义,请结合原文具体内容谈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
(12分)14.(3分)①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
②善良,有同情心③慈爱而有原则15.(3分)环境描写(1分)突出深夜的安静,别人已经休息(1分)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
(1分)。
16.(3分)严慈相济(只要答到“严”和“慈”两点即可得2分,结合具体内容来谈得1分。
)17.(3分)母亲对家庭对儿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付出了很多精力,抚养儿女长大成人。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母亲聪明且颇具才干,但是母亲没有任何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家务事上,对此作者非常遗憾且痛心,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拓展阅读:我的母亲邹韬奋
我的母亲邹韬奋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说一说作者对母亲包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
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
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
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
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
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
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
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
我在这篇文里对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
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2019邹韬奋《我的母亲》优秀说课稿精品教育.doc
邹韬奋《我的母亲》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我的母亲》是苏教版第三单元“至爱亲情”的一篇讲读课文。
作者邹韬奋以其质朴的文笔,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有必要让学生体会浓浓亲情,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
《课程标准》总目标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截取母亲生活中最典型经历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品析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深沉的母爱(2)过程与方法: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启发诱导。
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文中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我之所以把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生活好了,学生从小处在爱的包围中,对亲情已经熟视无睹,特别是对母亲那特别的爱有时还会产生腻烦心理。
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不能理解、体贴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觉得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身为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要教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难点是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典型材料,典型细节可以更全面的展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丰满,更鲜明。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写好人物的文章,所以学习本文的写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文虽文字浅显,但由于本文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邹韬奋《我的母亲》读书笔记
邹韬奋《我的母亲》读书笔记邹韬奋的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深处关于母亲的那扇门。
在邹韬奋的笔下,他的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女子。
我仿佛能看到她在那昏暗的灯光下,忙碌地做着各种家务。
她的身影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从早到晚,围着家庭这个轴心转动。
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亲,她也是这样,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准备早餐,那厨房的灯就像黑暗中的一颗星,而母亲就是守护这颗星的人。
邹韬奋说他母亲待人仁慈温和。
我想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在文中他母亲对待家里的佣人都那么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这让我想到我的母亲对待邻居也是如此。
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生病没人照顾,我母亲二话不说就把孩子接到我们家,又是喂药又是做饭。
我当时还嘟囔着说:“妈,这又不是我们家的事儿。
”母亲就笑着对我说:“孩子,大家都是邻居,能帮就帮,这有啥的。
”母亲的话就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进了我的心里。
他的母亲在面对家庭的纷争时,那种无奈和默默忍受的样子,真的让人心疼。
我记得我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有一回爸爸和爷爷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气氛那叫一个紧张。
我母亲呢,她一边安抚着爷爷的情绪,一边给爸爸使眼色,就像一个在暴风雨中努力平衡船只的舵手。
她轻声地对爷爷说:“爸,您消消气,孩子他爸也是一时心急,没别的意思。
”又转头对爸爸说:“你也是,说话不能急,爸年纪大了。
”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慢慢平息。
邹韬奋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她会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向正途。
我母亲又何尝不是呢?小时候我贪玩,不爱学习,母亲没有打骂我。
她拿着我的作业本,指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说:“你看你写的字,就像喝醉了酒的小虫子,东倒西歪的。
你要是好好写,肯定能写得像小士兵一样整齐。
”她还会给我讲一些故事,告诉我那些有学问的人是多么受人尊敬。
就像邹韬奋的母亲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来教育孩子。
我在想,天下的母亲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共性呢?她们就像大地,默默地承载着一切。
无论是孩子的欢笑还是泪水,无论是家庭的幸福还是困难,她们都毫无怨言地接受着。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我的母亲》作者:邹韬奋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大概是元宵吧。
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之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
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
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的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母亲喜欢看小说。
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然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的母亲》(邹韬奋)ppt课件
感悟写作特点:
作者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表达这 些情感的呢?
.截取人物最典型的经历来写 .语言细腻 、真挚、 深沉 . 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下面请大家也模仿作 者选取我们自己生活 中母亲的一个典型片 段来说说我们的母亲 呢!
自古以来民间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养男不知娘辛苦, 养女点点报娘恩。
看着母亲深夜还在为我做鞋,我觉得很对 不起母亲,但为什么不敢说出来? (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 愈是不敢说出,就愈是显得真诚执著。) 文章结尾写道“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中“才”字呼应开头哪一句?表现作者怎 样的感情? (与开头的“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 就去世了”中“就”字相呼应。表现出我 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 皆有规 律,我 们只能 坦然地 接受;有些事 ,只要 你愿意 努力, 矢志不 渝地付 出,就 能慢慢 改变它 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 自己的 心,做 好自己 的事, 比什么 都强。 人生无 完美, 曲折亦 风景。 别把失 去看得 过重, 放弃是 另一种 拥有;不要经 常艳羡 他人, 人做到 了,心 悟到了 ,相信 属于你 的风景 就在下 一个拐 弯处。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原来 爱的太 深,心 有坠落 的感觉 。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 一个选 择问题 ;它不 是我们 要等待 的东西 ,而是 我们要 实现的 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 倍的赏 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5、心情 就像衣 服,脏 了就拿 去洗洗 ,晒晒 ,阳光 自然就 会蔓延 开来。 阳光那 么好, 何必自 寻烦恼 ,过好 每一个 当下, 一万个 美丽的 未来抵 不过一 个温暖 的现在 。
《我的母亲》(邹韬奋)
祝愿天下所有的母 亲都能健康幸福平安的度 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用心聆听——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 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 法)莫泊桑
整体感知——
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你能分 别给它们拟上小标题吗?
深情回忆母亲四件事
元宵夜的“巡游” 涌流的泪珠
丰富文中间四段,找出 最让你感动的话语或细节,说 说你动情的理由。
词句鉴赏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 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 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 三女。 3、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 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学会感恩——
我们的母亲是这样深深地爱 着我们,沐浴着母爱的阳光雨露 的我们又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母 亲呢?
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阅读理解
《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读一读邹韬奋写的《我的母亲》,看看里面都讲了些啥。
在这篇文章里呀,邹韬奋先生讲了好多他妈妈的事情。
他妈妈可厉害了,每天都要做很多很多的活儿。
比如说,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饭,忙个不停。
有一次,邹韬奋先生生病了,他妈妈着急得不得了。
整夜整夜地守在他身边,一会儿给他喂药,一会儿给他擦汗,眼睛都不敢闭一下。
就因为妈妈的细心照顾,邹韬奋先生的病很快就好了。
还有啊,家里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妈妈总是省吃俭用,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们。
自己却穿着旧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
小朋友们,从这些事情里,咱们能感觉到邹韬奋先生的妈妈特别爱他,对不对?《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聊聊《我的母亲》。
邹韬奋先生的妈妈真的很不容易。
有一回,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为了招待客人,忙前忙后的。
做了好多好吃的,自己却一口都舍不得吃。
还有一次,邹韬奋先生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就哭了。
妈妈没有责怪他,而是轻轻地把他抱在怀里,安慰他,给他讲道理。
妈妈还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
就算再忙再累,也会关心邹韬奋先生的功课,鼓励他好好学习。
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样的妈妈是不是很棒呀?《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文章<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我的母亲》。
邹韬奋先生的妈妈总是默默地为家庭付出。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妈妈为了给孩子们做新衣服,手上都生了冻疮。
当邹韬奋先生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妈妈会笑得特别开心,还会给他奖励。
妈妈对家里的长辈也很孝顺。
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给他们买好吃的,陪他们聊天。
小朋友们,读了这篇文章,咱们要知道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也要爱自己的妈妈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的母亲》拓展阅读:我的母亲(邹韬奋)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说一说作者对母亲包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
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
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
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
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
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
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
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
我在这篇文里对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
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
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和祖父同住,过着“少爷”的生活;父亲有十来个弟兄,有好几个都结了婚,所以这大家族里看着这么多的孩子。
母亲也做了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
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
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后来祖父年老告退,父亲自己带着家眷在福州做候补官。
我当时大概有了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
家里除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
“做官”似乎怪好听,但是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
我还记得,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要先在庙前人山人海里面拥挤着领到竹签,然后拿着竹签再从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带着粗布袋挤到里面去领米;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泣着的二弟踱来踱去,我在旁坐在一只小椅上呆呆地望着母亲,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
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把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母亲喜欢看小说,那些旧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妩媚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销。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白其所以然。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点儿莫名其妙!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
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修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连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
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母亲死的时候才廿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
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一九三六,一月,十日深夜附送: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拓展阅读:济南的秋天(老舍)阅读提示:学完了《济南的冬天》,那么老舍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济南的天是诗境的。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
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
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
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
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
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
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
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
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