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行为研究可分为两方面

合集下载

避税行为效应及客观原因论文

避税行为效应及客观原因论文

避税行为效应及客观原因论文避税行为效应及客观原因避税行为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避税行为产生的后果分析,称为避税的效应分析,二是对避税行为产生原因的研究,称为避税客观原因分析。

一、避税行为的效应分析一避税行为产生的最直接效应是减轻纳税负担,获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纳税人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财产或收入,而纳税与之相悖,税收是构成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最直接的威胁因素。

本来纳税人将收入单方面转移给政府就是一件较为痛苦的事,而税收单方面转移,又有别于购买政府公债的单方面转移,前者是无偿的所有权转移,公债是有偿的、暂时的,这更加重了纳税负担的“痛苦”性。

纳税人通过逃税、转嫁等手法也能获得更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减轻税负;但逃税为非法,转嫁受价格抵制,搞避税最为高明和圆满。

纳税人避税愈多,国家税收收入蒙受损失愈大,反之亦然。

但若从全国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失大于得,国家损失更大。

二避税行为的第二个效应是国家税收收入减少避税对国家税收收入减少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避税本身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其二是避税不良效应使国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反避税;其三,避税成功后导到更多的逃税和避税。

三避税的再分配效应纳税人通过避税可获得更多的税后收入,这种行为本身的直接效应,一是纳税人收入增加,二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这种直接效应联系起来就是收入再分配效应,即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来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一增一减看起来得失相当,其实不然,由于避税行为所产生的增加收入要扣除纳税人避税成本,加上财政投入反避税成本,真正的增加要比想象的少,而损失则比想象的多。

因此一增一减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而是更为复杂的再分配效应,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失大于得。

避税行为整体效应是全社会福利减少,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四避税的价格效应作为避税者,一旦避税成功,即可能获得额外收入,税收负担愈轻。

税收负担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本,为此,对同样条件的纳税人来说,避税成本更为“低廉”,由此产生价格效应。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财产租赁等所得征税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一直是我国税收领域的一个难题。

1. 高净值个人利用海外避税公司避税在我国,高净值个人往往会利用海外的避税公司来避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他们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将自己的所得以股票、债券等形式转移至海外,利用税收天堂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自己所得的利息、股息等所得在海外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从而实现了对个人所得税的避税。

2. 高收入人群利用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率避税在我国,个体工商户的税率比较低,高收入人群往往会通过设立个体工商户来将自己的高额收入转变成企业经营所得,从而享受个体工商户的减免税率,避开个人所得税的高税率征收。

3. 高收入人群隐瞒所得避税一些高收入人群将自己的收入实情隐瞒,不申报或者少申报所得,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对策研究1. 健全全球税收制度,加强国际合作要解决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全球税收制度。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税收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对于海外避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高净值个人利用跨国避税公司进行避税的现象。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税收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

2.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罚力度针对高净值个人利用海外避税公司、高收入人群利用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率等避税行为,需要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罚力度。

加大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海外避税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行为,实行全面的监管,对于违法者予以重罚。

3. 完善税收信息定期申报制度对于高收入人群隐瞒所得的行为,应该加强税收信息定期申报制度,推动个人所得税的自动信息对接和实时监测。

企业怎么避税与企业怎么避税最合理

企业怎么避税与企业怎么避税最合理

企业怎么避税与企业怎么避税最合理企业常见的合理避税方式有哪些?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用合法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税都能规避,有些税是企业不得不交的,另外一些税是可以通过技术系统来操作少交或者不交的。

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避税,企业老板们应该知道的7个避税的方法!1,注册地避税注册地避税是根据其中一地区或城市的优惠政策,你可以去那个地区注册企业,这样,你就可以享受在那个城市的税务优惠政策。

在目前,只要是经济特区或者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者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能够享受到较大的优惠政策。

2,优惠政策避税优惠政策来说,要看国家的税务政策方法,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少缴纳10%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利润的15%缴纳,注意,如果是非高新技术企业,则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3,管理费用避税一个企业的经营,想要合理合法的避税,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

4,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避税a,每月开票额不超过十万,免收增值税及附加税。

(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b,每月开票金额不超过十万,免收教育费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

(适用于增值税普通发票)以上是2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避税条件。

5,专利避税如果一个公司里面,老板或者员工拥有个人专利,并且将这项专利提供给了公司使用,公司在对待个人的专利时,可以为其合理估价,并以有价入股的形式,签订合同纳入公司使用。

这样的话,专利就会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则可以采用合理摊销的方式,将其计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6,进项抵扣税一家公司,一项销售行为,如果又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那么就是混合销售,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又两个要素,一个是必须是同一项销售行为,另一个是必须要涉及服务和货物。

浅论避税与反避税

浅论避税与反避税
二 、 税 的 类型 避
依据不同的判定标 准 , 避税可分为不同种类 : 按避税 的内容 的特征 , 可分为国内避税 和国际避税 , 按避税 的性质 , 可分为税收 筹划 、 收规 避和税收法规的滥用三种 ; 税 按照利用税收法规 的情 况不同 , 可分为利用选择性条文避税、 利用不明晰条文 避税 、 利用

避 税 的具 体 涵义
如何理解避税的含义 , 在学界, 各个学者众说纷纭 。 有的学者 认 为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 法上 的疏漏或税法规定 的优惠政 策 , 出财务安排或税收筹划 , 做 在不违反税法规定 的前提下 , 达到 规避和减轻税负的 目的。烟 台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樊静认为 , 避税 也称税收规避 , 一般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 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 制上的差异 , 以合法的形式减少或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① 有学者 。 指 出,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段 , 在税收法规 的许可范围 内, 采取一定 的形式 、 方法或手段 , 通过经营和财 务活动的安排 , 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②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 : 。 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 况, 即合法的; 非违法的 ; 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 的。 合法的避税 , 也称为节税 , 意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 导 向, 通过经 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 , 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 择, 以减轻 纳税负担 , 取得正 当的税收利益 。这在税务上不应反 对, 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 ,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 洞, 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 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 排 。这种避税行为 , 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 , 因为于法无据 , 但 税 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 , 以杜
罚 。特别是偷税和逃税行为一旦被查处暴光 , 将难 以逃脱严厉 的 经济惩罚。因此。 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致力于研究 国家税法 的漏 洞和国际税收间的差异 , 在经济活动 中, 通过各种方式 , 达到减轻

硕士论文--公民纳税遵从问题研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公民纳税遵从问题研究——以个人所得税为例硕士论文
从。
我国政府在《纲要》中正式提出了纳税遵从这一新概念,官方观点认为 “纳税遵从”指的是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包含有及时申报、 准确申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的分野在于纳税 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这种义务除了确认某种抽象和具体的税收负债外,还 附带着给付义务(即税收缴纳义务)、作为义务(即履行申报、交付文件、记 账等义务)、不作为义务、忍受义务(即不可抵抗公权,如检查权、查封财产 权等)。2 但是,这两个定义都没有完整描述纳税遵从的全貌。第一,这两个定义
持续不断的过程,税法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它难免有漏洞,而这些税法漏
洞一旦被某些纳税人利用,做出有利于减轻其税负的安排从而进行避税,必 然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导致税负不公。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钻 法律空子、虽合法却违背立法意图的避税行为是被人们公认地视为纳税不遵 从行为的。因此,纳税遵从概念中应该把避税排除在外。第三,后者的纳税 遵从强调了纳税人的义务却忽略了纳税人的权利。它反映了我国长久以来的 “税务机关作为管理者位居在上,纳税人为监管对象被动服从”的思维定式, 强调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管理,而忽视了纳税人的权利主体身 份,造成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法律上的不平等。这与我国税收征管推行新公 共管理模式,要求将纳税人看作税务机关的“客户”,将税务机关的日常工作 看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税收遵从是指税收征纳双方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觉履行 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使自身行为符合税收政策 意图和税收立法精神,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纳税遵从是从纳税人 角度而言的,指的是纳税人的税收遵从。 2.纳税遵从的基本类型 在我国,纳税遵从有三类(马国强,2000,原文为“税收遵从”):一是为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不断完善和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所得税问题,并积极主动地缴纳个税,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反避税问题。

反避税行为是指为了规避或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而采取的各种行为,是一种不符合税法精神和社会公义的行为,对税收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就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由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较高,为了减少个人所得税缴纳,一些雇员会采用非法手段规避缴纳税款。

比如,有的雇员会将一定的劳动报酬以奖金、福利的形式发放给员工,避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的雇员则会通过虚报工资、隐瞒收入等手段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有些雇员会通过将劳动报酬转入家庭成员或其他关联公司的账户中,或以其名义开设企业或合作社等,以获得税收优惠或减免,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税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

3、一些雇员会采用虚假借款、虚假费用报销、虚开发票等手段来避免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这种行为不仅存在税收风险,还会滋生贪污腐败,损害税收秩序和公众利益。

1、加强税收监管。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实行一档一策的税务政策,遏制雇员规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2、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严惩。

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个人和企业,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强烈震慑,同时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形成税收部门打击一体化的态势。

3、加强税收宣传。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知识水平,同时加大对税法的解读和普及力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配合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和征缴工作,合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形成健康的经济和税收秩序。

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当增加对规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通过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严惩、加强税收宣传等措施来规范税收秩序,维护税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中的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我国在反避税行为方面受到的困扰越来越多。

本文针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现状,其次分两个方面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发展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税收管理及发展提供帮助。

标签: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问题;对策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受到了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多次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以此来规范纳税人行为。

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已取得了较多成绩,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反避税行为,不免存在一些漏洞,使我国征税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地阻碍。

因此,为解决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现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便开始针对反避税问题颁布了相关法律,通过纳税人收入进行监管。

与此同时,日本设立了《所得税法》规范纳税行为,从而达到了反避税的目的。

而我国真正开始意识到反避税问题是在建国初期,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加之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导致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才被提上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反避税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及广大群众的重视,2004年,我国推出了第一个反避税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深圳完成试用,这无疑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迈出的第一步。

至2011年,我国反避税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富豪榜中前50名在纳税排行榜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加大,但总的来说,反避税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仍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一)个人所得税立法存在缺陷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还不健全,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经过了多次补充和修正,但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仍然存在缺陷,专业税务人员无法避免反避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个人所得税法,并且经过多年的修订已相对成熟,但反避税至今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出台,导致反避税行为无法依法解决,这不仅使我国反避税工作失去了法律支撑,还导致反避税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最后,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税务总局仅仅通过特别纳税途径完善企业反避税法规,但反避税始终缺乏专门的法律作为支撑,由此可见我国对反避税的重视程度。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方面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方面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方面税务筹划(Tax Planning)是指企业或个人为有效地合理利用税收法律规定,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减少税收负担而进行的一种行为。

税务筹划是对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寻找降低税负和避免税务风险的合理途径和手段。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合法的税务优惠,同时合理地安排税务收入和支出,以减少税务成本。

税务筹划面向的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

税务筹划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法的税务筹划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税务筹划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将重点介绍税务筹划的几个主要方面。

1. 利润分配和资本结构优化: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征收前,按照合法的、合理的财务制度,对企业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将利润合理地分配给股东、工商户、员工等,实现最低税负。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安排债务和股权的比例,以提高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比率,降低企业负担的税收。

2. 投资与资本支出的规划:企业在进行资本支出时,应该考虑相关的税务政策,合理安排投资计划。

根据不同的税收政策,企业可以选择根据资本化和摊销、租赁和购买等不同方式来进行投资,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

3. 跨境业务和国际税务筹划:对于跨国企业和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国际税务筹划是非常重要的。

跨境业务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协定,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合理的税务安排,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双重征税和减少税务风险。

4. 合理避税:合理避税是指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利用税收法规的漏洞或规定中的潜在优惠,来减少企业或个人的税务负担。

合理避税是税务筹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需要强调的是,避税必须是基于合法的手段和规定,而不是通过违法手段或者虚假操作来获得税收优惠。

5. 建立税务合规制度和税务风险管理:税务合规制度和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合规制度,包括建立税务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计税务账务处理流程、准确报送税务申报表和文件等,以确保企业在税务方面的合法、合规操作。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征税谋划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剖析第一篇概述所谓征税谋划〔Tax Planning〕,是指经过对征税业务停止事前筹划,制定一整套的征税操作方案,从而到达节税的目的。

征税谋划的目的主要有:——减轻税收担负,完成税后利润最大化;——获取资金时间价值;——降低办税本钱,提高办税效率;——维护征税人合法权益。

偷税、避税与征税谋划:征税谋划不是偷税,也不完全同等于避税。

偷税:其清楚特征为行为的违法性。

避税:避税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灰色避税〞,它是经过改动经济活动的原本面目以到达少缴税款的目的,罕见手法如经过操纵关联买卖价钱将销售增值和营业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关联企业;另一类是〝中性避税〞,它主要是应用现行税制中的破绽和缺陷,将应税行为改为非税行为,将高税负活动变为低税负活动。

征税谋划的类别和特征:类别:——按涉税行为所处的业务范围,可分为消费运营活动中的征税谋划、活动中的征税谋划、融资活动中的征税谋划。

——按谋划活动触及的范围,可分为战略性征税谋划和战术性征税谋划。

战略性征税谋划又包括对临时计税政策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严重税制变化前的谋划和企业重组中的征税谋划。

——按税种分,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富税、行为税的征税谋划。

特征:事前筹划性、非违法性、权益性、规范性等征税谋划的基础:客观基础:——现行税收法规制度赋予征税人过度的选择权;——征税人消费运营活动的可选择性;客观基础:在片面、深化、准确掌握税收、会计、法律、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谋划对象的详细特点,融会贯串,灵敏运用。

例1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环保设备消费企业,乙公司欠甲公司货款300万元两年多时间了,现乙公司资不抵债,甲公司为了收回欠款,赞同乙公司用一批旧设备〔环保设备消费线〕归还该项债务。

设备原价350万元,账面价值270万元,经评价该固定资产市价〔含税〕290万元。

甲公司计划先停止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的抵债资产,然后再将这笔抵债资产作价290万元与丙公司合资组建丁公司。

最新-税收筹划习题集(含答案) 精品

最新-税收筹划习题集(含答案) 精品

《税收筹划》习题集(答案见习题后)第一章税收筹划概述一、术语解释1、税收筹划2、筹划性(预期性)3、偷税4、欠税5、抗税6、避税7、合法性原则8、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9、法人税收原则10、特别税收筹划11、内部税收筹划12、实用派税收筹划13、漏洞派税收筹划14、企业成果分配税收筹划15、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二、填空题1、税收筹划的基本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而偷税、逃税、欠税、抗税、骗税等则是违反税法的。

2、税收优惠是国家则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政策的某些行为可能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

纳税人通过符合和贯彻国家政策的行为而取得的税收优惠被称为__________。

3、税收筹划的__________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站在现实纳税人的整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高度,综合考虑规划纳税人的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

4、按税收筹划服务对象是法人还是非法人分类,税收筹划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按税收筹划的对象即是否仅针对特别税务事件分类,税收筹划可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指由于采用税收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

税收筹划成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应退税)行为虚构成为发生了的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应退税)行为,即事先根本没有向国家缴过税或没缴过那么多税,而从国库中骗取了退税款。

7、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避税行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8、税收筹划的经济原则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__________也称为节税派税收筹划,认为税收筹划时要遵循税法,合理地运用国家政策。

它实质上是通过节税手段减少纳税人总纳税义务。

10、依据跨国纳税主体投资经营方向的不同,国际税收筹划还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技巧]

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技巧]

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本人研究税收筹划已有多年,对这一块一直也很感兴趣,特别是参加工作到现在,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税务筹划的理论,完善自己在以前学习中的不足。

下面将一一为大家介绍各个税种的税收筹划,重点是三大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收筹划,其他税种(企业所得税、关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也将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有所帮助。

(一)税收筹划专题之一——税收筹划概述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税务主题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节约纳税支出,规避税收风险,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财务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在这里,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税务筹划一般是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而不是发生在纳税发生当中甚至完了之后,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税收筹划可能更多的停留在纳税发生当中,边发生边筹划,这其实大多数人对税收筹划的一种误解。

还有就是我们税收筹划一定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我们现在有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都做两套账,大多数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他们理解的税务也只停留在如何漏税漏税这一块,这也不是真正的税收筹划,所以我们在这里对税收筹划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合理有效的进行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这个不难理解,就是税收筹划必须是在国家法律和税务政策容许的范围之内进行才是合法有效的,其他一切违法的税收筹划都是无效的;二是收益最大化原则,企业的经营的目的就是企业效益最大化,那么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税收筹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收益最大化;三是风险最小化的原则,税收筹划在追求收益最大话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筹划的风险,一般是收益越大,风险也就也大,所以税收筹划在收益跟风险之间必须进行权衡,以保证得到真正的财务利益;四是经济性原则,纳税人在选择节减税款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税收筹划在选择节税方案时要选择容易操作、简单、费用最低的方案,这就是经济性原则。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合理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税收规划和避税措施, 个人可以有效地减少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合理安排财务, 提高个人销售额。

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纳税方式。

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

例如, 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按照实际利润率计算纳税, 利用成本费用合理调整利润, 减少应缴个人所得税的金额;个人可以选择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同的收入类型, 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2.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个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将高税率的收入转化为低税率的收入,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选择将部分工资收入转化为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 这些收入的税率相对较低, 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个人可以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购买符合条件的住房, 享受住房租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个人可以开展符合条件的科技研发活动,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4.合理选择税务处理方式。

个人可以选择合理的税务处理方式,将合法合规的利益最大化并减少个人所得税负。

例如,如果个人有多个来源的收入,可以选择将损失较大的收入与盈利较多的收入相抵扣,减少纳税金额。

5.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性政策。

个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税收递延性政策,推迟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时间。

例如,个人可以选择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险等,享受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个人可以参加符合条件的公益事业捐赠,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抵扣,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总的来说, 合理避税是个人合法合规的行为, 并不是为了规避纳税责任, 而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增加个人财富积累。

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监管研究

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监管研究

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监管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的崛起,其税收避税行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税收避税行为指的是跨国公司通过合法手段进行财务管理,以最小化其应纳税额的行为。

尽管这种行为在法律范围内是合法的,然而,其对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国际税收体系的挑战是无法忽视的。

因此,如何监管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行为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原因和影响1. 原因:跨国公司进行税收避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制度和政策的差异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相关法规开展财务活动,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其次,由于全球化的推动,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涉及到多个国家,为了合理分配利润和减少税收负担,跨国公司往往会通过跨国的财务架构进行税收优化。

此外,税收竞争和税收风险的考量也是跨国公司进行税收避税的因素之一。

2. 影响: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行为对国家和全球税收体系带来了多重影响。

首先,税收避税行为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给国家财政带来一定的损失,影响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

其次,跨国公司通过避税行为削弱了正常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的人工及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最后,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普遍存在,也对国际税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挑战。

二、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监管现状目前,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税收避税行为的监管加强了不少。

各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改革税收政策的方式,力求对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

国际组织和税务合作机制也积极参与,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以共同应对跨国公司税收避税。

1. 国家层面的监管:不少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监管跨国公司的税收避税行为。

例如,美国实施全球最低税率,以吸引跨国公司将利润回流到本国,同时对海外利润征收一定的税款。

欧盟推行透明度政策,要求跨国公司公开披露其每个国家的利润及缴税情况。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doc 11页)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doc 11页)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及其案例分析(doc 11页)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第一篇概述所谓纳税筹划(Tax Planning),是指通过对纳税业务进行事先策划,制定一整套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纳税筹划的目的主要有:——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获取资金时间价值;——降低办税成本,提高办税效率;——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偷税、避税与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不是偷税,也不完全等同于避税。

偷税:其显著特征为行为的违法性。

避税:避税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灰色避税”,它是通过改变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常见手法如通过操纵关联交易价格将销售增值和营业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关联企业;另一类是“中性避税”,它主要是利用现行税制中的漏洞和缺陷,将应税行为改为非税行为,将高税负活动变为低税负活动。

纳税筹划的类别和特征:类别:——按涉税行为所处的业务领域,可分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活动中的纳税筹划、融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按筹划活动涉及的范围,可分为战略性纳税筹划和战术性纳税筹划。

战略性纳税筹划又包括对长期计税政策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税制变动前的筹划和企业重组中的纳税筹划。

——按税种分,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的纳税筹划。

特征:事先策划性、非违法性、权利性、规范性等纳税筹划的基础:客观基础:——现行税收法规制度赋予纳税人适度的选择权;——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可选择性;主观基础:(一)将计税依据(税基)从某个纳税人转移到另一个纳税人1、利用享受税收优惠关联企业进行筹划。

其目的在于将增值或利润尽可能地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处于低税率地区的企业实现,有时也会反向操作。

这种案例主要发生在享受特定优惠政策(如福利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外商投资企业与其股东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等。

从地域范围上看,既有国际上跨国(地区)间的转移,也有国内跨地区的转移。

对这种方法的限制:日益严密、严格的国际税制和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实体法的规定。

企业合理避税三大技巧 (免费力荐)

企业合理避税三大技巧 (免费力荐)

企业合理避税三大技巧(免费力荐)对中小企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来说,纳税往往是一个难题。

就算是听过诸多的节税筹划,却不知自己该进哪个门、走哪条道。

其实节税筹划就是一层窗户纸,捅开了并没有什么难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的创业行程,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面临纳税这个难题。

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就算是曾经听说过诸多的节税筹划,却根本无从得知自己该进哪个门,该走哪条道。

甚至于哪部分行为属于节税筹划,哪部分行为属于违法的偷漏税行为都分不大清楚。

其实,纳税与节税筹划本身并非是很难的事情,有时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它,就看得很清楚了。

当然,要捅开这层窗户纸,先要搞明白一个概念,即什么是节税筹划?节税筹划是纳税筹划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采取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采用优惠条款,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

筹资方案避税法筹资方案避税法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税负减少的方法。

筹资方案避税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的选择及还本付息方法的选择两部分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渠道有:1、财政资金;2、金融机构信贷资金;3、企业自我积累;4、企业间拆借;5、企业内部集资;6、发行债券和股票;7、商业信用、租赁等等形式。

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通常情况下,站在避税的角度,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

其原因在于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的拆借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使纳税利润规模分散而降低,出现“削山头”现象。

同样,金融机构贷款亦可实现部分避税和较轻度避税:一方面,企业归还利息后,企业利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企业的投资产生收益后,出资机构实际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从而使企业实际税负相对降低。

所以说,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途径。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论文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论文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论文标题: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引言:第一部分:减少税务风险合理避税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合理的避税策略,减少与税务相关的争议和风险。

例如,企业可通过分析税收法规的要求,避免触犯相关税收规定,避免被税务机关进行调查,从而降低风险。

第二部分:优化税务成本合理避税可以通过优化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运用合理的税务筹划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节约税务成本。

例如,企业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当的税收期限、减免税额等,有效降低企业缴纳的税金,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加企业竞争力。

第三部分:提升企业竞争力合理避税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通过合理的避税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企业可通过参与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活动,吸引投资、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结论:合理避税是企业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合法权益,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经营行为和筹划财务活动的行为,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手段。

企业通过合理避税,可以减少税务风险,优化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然而,企业在合理避税过程中应注意合规操作,避免违法行为,同时也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木兰,“我国税收政策与企业合理避税的研究”。

《财税经济》,2024年第3期。

2.乌鲁木齐,王立,“合理避税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

《中国企业经济》,2024年第2期。

3.张三,李四,“合理避税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2024年第6期。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籍人员在华工作、投资、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个人所得税的避税问题也随之浮现,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扰乱了税收秩序。

因此,对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原因及影响,以及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进行探讨。

二、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及原因1. 避税方式(1)利用税收协定:部分外籍人员通过利用国家间的税收协定,以降低税率或免税等方式进行避税。

(2)隐匿收入:部分外籍人员通过隐瞒实际收入、不报税或报低税等方式,达到避税的目的。

(3)转移资产:部分外籍人员将资产转移到低税或免税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应纳税额。

2. 避税原因(1)税收政策差异:不同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外籍人员为了降低税负而进行避税。

(2)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避税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3)监管漏洞: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为外籍人员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影响1.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国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对税收公平性的影响:避税行为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使得依法纳税的公民承担了更多的税收负担。

3. 对经济秩序的影响:避税行为可能引发税收不公、社会不满等问题,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1. 完善税收政策与法规: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法规,减少税收政策差异,降低避税空间。

2. 加强税收宣传与教育:提高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依法纳税的意识。

3. 强化税收监管与稽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完善税收稽查制度,对发现的避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合理避税技巧

企业合理避税技巧

企业合理避税技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来说,纳税往往是一个难题。

就算是听过诸多的节税筹划,却不知自己该进哪个门、走哪条道。

其实节税筹划就是一层窗户纸,捅开了并没有什么难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的创业行程,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面临纳税这个难题。

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就算是曾经听说过诸多的节税筹划,却根本无从得知自己该进哪个门,该走哪条道。

甚至于哪部分行为属于节税筹划,哪部分行为属于违法的偷漏税行为都分不大清楚。

其实,纳税与节税筹划本身并非是很难的事情,有时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它,就看得很清楚了。

当然,要捅开这层窗户纸,先要搞明白一个概念,即什么是节税筹划?节税筹划是纳税筹划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采取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采用优惠条款,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合法经济行为。

筹资方案避税法筹资方案避税法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税负减少的方法。

筹资方案避税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的选择及还本付息方法的选择两部分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渠道有:1、财政资金;2、金融机构信贷资金;3、企业自我积累;4、企业间拆借;5、企业内部集资;6、发行债券和股票;7、商业信用、租赁等等形式。

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通常情况下,站在避税的角度,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

其原因在于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的拆借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使纳税利润规模分散而降低,出现“削山头”现象。

同样,金融机构贷款亦可实现部分避税和较轻度避税:一方面,企业归还利息后,企业利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企业的投资产生收益后,出资机构实际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从而使企业实际税负相对降低。

所以说,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税行为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避税行为产生的后果分析,称为避税的效应分析,二是对避税行为产生原因的研究,称为避税客观原因分析。

一、避税行为的效应分析
(一)避税行为产生的最直接效应是减轻纳税负担,获得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纳税人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财产或收入,而纳税与之相悖,税收是构成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最直接的威胁因素。

本来纳税人将收入单方面转移给政府就是一件较为痛苦的事,而税收单方面转移,又有别于购买政府公债的单方面转移,前者是无偿的所有权转移,公债是有偿的、暂时的,这更加重了纳税负担的“痛苦”性。

纳税人通过逃税、转嫁等手法也能获得更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减轻税负;但逃税为非法,转嫁受价格抵制,搞避税最为高明和圆满。

纳税人避税愈多,国家税收收入蒙受损失愈大,反之亦然。

但若从全国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失大于得,国家损失更大。

(二)避税行为的第二个效应是国家税收收入减少
避税对国家税收收入减少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避税本身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其二是避税不良效应使国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反避税;其三,避税成功后导到更多的逃税和避税。

(三)避税的再分配效应
纳税人通过避税可获得更多的税后收入,这种行为本身的直接效
应,一是纳税人收入增加,二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这种直接效应联系起来就是收入再分配效应,即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来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一增一减看起来得失相当,其实不然,由于避税行为所产生的增加收入要扣除纳税人避税成本,加上财政投入反避税成本,真正的增加要比想象的少,而损失则比想象的多。

因此一增一减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而是更为复杂的再分配效应,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失大于得。

避税行为整体效应是全社会福利减少,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四)避税的价格效应
作为避税者,一旦避税成功,即可能获得额外收入,税收负担愈轻。

税收负担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本,为此,对同样条件的纳税人来说,避税成本更为“低廉”,由此产生价格效应。

这种价格效应是避税愈多,价格可愈低,竞争力愈强,市场占有率也愈高。

因此对避税者来说,除了可获得更多可支配收入,同时,还可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获得类似于政府补贴的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看,避税有其更强的内在动力。

(五)避税的转嫁效应和逃税效应
避税的动机与逃税和转嫁的动机基本上是一致的,都立足于减少税收负担,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由此派生出,一旦避税不成功,自然想到逃税和转嫁。

通过逃税和转嫁也可能减少税负,这种情况称之为避税的逃税效应和转嫁效应。

由避税不成功派生出逃税行为或转嫁行为,实际操作过程中与直接逃税和转嫁很难区别,有的是同一过程。

(六)避税的法律效应
避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钻法律的空子”,因此纳税人很自然地要研究法律,在法律条款中寻求避税途径,这样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税法的立法机关,制定更为严格、科学的税收法律,从而产生研究法律的社会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避税的法律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二、避税客观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刺激因素。

就避税而言,其内在动机可以从纳税人尽可能减轻纳税负担的强烈欲望中得到根本性答案。

就我国发生的避税而言,其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
任何一种税都要对其特定纳税人给予法律上的界定。

这种界定理论上包括的对象和实际包括的对象差别极大。

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纳税人定义的变通性。

正是这种变通性诱发了纳税人的避税行为。

特定的纳税人交纳特定的税收,如果能说明不使自己成为该税的纳税人,那么自然也就不必成为该税的纳税人。

如我国营业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按其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也就是说,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只要经营的收入额属于国家税法列举的征税收入款就要按其营业额的金额和规定的税率纳税。

现在某企业从事某项销售不动产业务,但该企业熟知纳税人是指营业税法中列举的征税收入款和产品,那么,只要该企业能证明它的业务不属于列举范围,它就不是营业税的纳税人。

这种不成为纳税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该企业确实转变了经营内容,过去是营业税的
纳税义务人,由于经营内容的变更,成为非纳税人;二是内容和形式脱离,企业通过某种非法手法使其形式上证明了不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而实际上按经营内容仍应交纳营业税;三是该企业通过合法形式转变了内容的形式,使企业无须交纳营业税。

这三种情况下都是通过改变纳税人定义而成为非纳税人。

其中第一种情况合情合理也合法。

第二种情况虽然在情理之中,但由于手段非法属于“不容忍避税”,是反避税打击的目标。

第三种情况有时属于“不容忍避税”,在打击之列;有时是合法避税,只能默认。

(二)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
税额的计算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课税对象金额,二是适用税率。

税额就取决于金额的大小和税率的高低。

纳税人在既定税率前提下,由课税对象金额派生的计税依据愈小,税额也就愈少,纳税人税负也就愈轻。

为此,纳税人想方设法地调整课税对象金额使其税基变小。

如企业按销售收入交纳产品营业税时,纳税人尽可能使其销售收入变小。

由于销售收入有可扣除调整的余地,从而使有些纳税人在销售收入内任意扣除不应扣除的项目。

又如我国中间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必须计算组成计税价格,而组成计税价格与成本成正比,因此企业可通过人为缩小成本,来缩小计税价格,从而达到减少税额的目的。

(三)税率上的差别性
税额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课税对象金额,另一方面取决于税率,在课税对象金额一定的前提下,税率愈低税额愈少。

税率正是征纳双方纳税数额的焦点,称为税制构成要素的核心。

税率与税额的密切相
关性诱发纳税人尽可能避开高税率。

税制中不同税种有不同税率,同一税种不同税项也有不同税率,“一种一率”和“一目一率”上的差别性,为避税提供了客观条件。

如我国目前产品税中,甲级卷烟税率60%,而丙级卷烟税率为56%,通过将中级卷烟改为丙级卷烟纳税就可以少纳税款。

又比如我国粮食酒税率为50%,而薯类酒税率为40%.若纳税人成功地将粮食酒转为薯类酒,而又不影响经营则能避开高税率,从而成功地避税。

(四)起征点诱发避税
起征点是指课税对象金额最低征收额。

低于起征点可免征。

由此派生出纳税人尽可能将自己课税对象金额申报为起征点以下。

如筵席税本意是通过征收筵席税抑制公款吃喝的目的,增加税收收入,然而由于起征点是300元,导致299元无须交税,这样,纳税人通过合法途径来避税十分方便,如果筵席税规定凡公款吃喝一律征收10%税,则难以避税,除非没有证据。

又比如,对有些个体户每月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达不到规定的起征点,可免于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但由于两项收入额各有不同的起征点,所以不能简单地加以确定,而应通过换算来确定是否征税。

如果同时有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额,其中一项达到起征点,则要对两项计算税额;如果两项都在起征点以下,则要按比例换算成一项,看是否达到起征点。

如果换成一项后达到了起征点,则两项都要征税。

由此派生出纳税人尽可能通过合法形式使某一项或两项合并后的收入额在起征点以下,以便避税。

为此,反复核实起征点是征税中一大重点。

(五)各种减免税是避税的温床
税收中一般都有例外的减免照顾,以便扶持特殊的纳税人。

然而,正是这些规定诱发众多纳税人争相取得这种优惠,千方百计使自己也符合减免条件。

如新产品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不是新产品可出具新产品证明或使其产品具有某种新产品特点来享受这种优惠。

某企业将女用高跟鞋的跟提高到市场没有过的高度,借此证明是新产品,税务局一旦承认是新产品则应给予此项优惠。

又比如,伤残人的福利企业可享受税收减税,某正常企业可挂福利企业招牌,雇用几个伤残人来看工厂的大门而享受此优惠。

如此不胜枚举。

(六)五花八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诱发避税的土壤
税收优惠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使其在税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还要给其享受对象以严格的限制条件。

而避税的本质在于通过达到形式上的条件,合法享受内容上的优惠。

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我国制订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支持和鼓励开发生产新产品,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列入国家计划试制的产品,给予定期的减免增值税优惠,这有利于新产品的试产和发展。

这本是国家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开发高水平、高效能新产品,并促进其尽快形成商品化生产的重要措施,然而此项优惠措施却成了某些企业合法避税的途径。

有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合法享受优惠的条件。

更有甚者,通过非法手段非法享受此项优惠,使国家税收使大量流失。

又比如,为了鼓励我国产品出口,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按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惯例,我国对出口产
品实行了“出口退税”政策。

然而此项政策也导致了部分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享受出口退税,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甚至有些不法厂商伙同不法税收人员通过非法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导致国家财政蒙受重大损失。

总之,各种税收优惠只要一开口,就必然有漏洞可钻,特别在执行不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