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导读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2018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 6 题;共 54 分)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ppt
阅读示范
一、阅读指导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和思路 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 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读完全文,再回读。 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 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 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和论据有 怎样的联系等。 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 (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 4.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 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 义或近义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将它们圈画出来。
测……
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 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或胡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 生义、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来干扰判断。
三、明确九种命题陷阱
命题陷阱 陷阱解读
选项特征
解题指津
要从整体上感知, 准确寻找出原文中 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找出语句含有的意 义,提取与答案相 关的信息仔细 比对。
做此类题,要仔细
命题人设置陷阱时,
有时会将这些“主 要”的一面和“次 要”的一面倒置。
审读原文,弄清楚
哪些是“主要”的 一面,哪些是“次 要”的一面,或者 文中先说了什么,
再说了什么。
无中生有
二、熟知六种命题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段,这样,便于 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大手段如下表: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推荐文档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1.(2018?卷I)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9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将基本保留现有模式,但选材的范围有可能继续扩大。
从选材看,①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选取文本;②文本多为社科类文章,内容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极强的历史厚重感。
篇幅在千字左右。
从考查点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热点。
一、如何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论述类文本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命制,试题往往关涉全篇内容。
许多考生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往往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
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结果是欲速不达。
要改变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1.写了什么——抓住文本重要信息要养成边读边筛选的习惯,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①与论点有关的信息,如最能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对相关问题或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等;②和论据有关的信息,如对基本概念、新的知识的解释和阐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具体表现的论述等;③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论句以及过渡句等;④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诸如也许、可能、大概、部分、最、目前、之外、唯一等。
2.为什么写——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对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文本,要能准确地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明确作者赞成或反对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提倡或否定什么。
对作者观点态度较为隐晦含蓄的文本,要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论述中辨别筛选、分析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怎么写的——把握文本结构脉络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要根据文本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本各段落的大意,了解全篇的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
二、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判断(是、不是)、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二、答题步骤 1.读——阅读题干 阅读文本后面的问题,迅速抓住题干中提供的重要信息, 包括答题要点、 限制范围,力争把握答题指向。 2.找——准确查找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 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有时对应 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辨别,筛选。 ②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③弄清对应句与上 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 的关系,生了偏 曲解文意 离,曲解了作者所 要阐述的观点或所 要表达的意思。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 文不一致,错项故 意更换个别关键字 词,造成一字或一 词之差,从而背离 原文意思,歪曲作 者观点。
要从整体上感知, 准确寻找出原文中 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找出语句含有的意 义,提取与答案相 关的信息仔细 比对。
二、熟知六种命题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段,这样,便于 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大手段如下表:
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 删(删减) 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
bb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错误见原文第三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见还有民间自发力量作用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文体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章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社会科学类的论 述文章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 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是指研究自 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两类文章中,以社科文为主,其中文艺理论、社 会伦理、历史科学会经常涉及。一般来说大都是最近发表在报纸杂志 上的论述类的文章,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高考在文本选材上没有 太多的规律可循,几种题材轮流变化考。考查的重点有很强的连贯性。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优质PPT】
3、
【对位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 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 、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 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或然
【试题】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 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 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必然
2021/10/10
29
[对位信息]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 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 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 杀虫剂。
C.把“二十四史”中的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 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 事。
2021/10/10
22
E、注意修饰语
【对位信息】关于项羽、陈胜、刘邦这 三位著名反秦领袖在失意时各言其志的这 些传闻,前人往往视为司马迁个人的文学 性笔法,把它解作一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描 写。其实差矣,司马迁在这里肯定依据了 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否则哪能描写得这 样栩栩如生。
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整原文体意思的一项是(
)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 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2021/10/10
28
1、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 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 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 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 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
二、命题特点
1、命题选材,仍为社科类文本,阅读障碍 较少,更易学生理解。
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Ⅱ专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97张PPT)
说法绝对
栏目索引
二、(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 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 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 “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 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 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 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栏目索引
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 论点。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据第三段首句“一般来说”可
知,文中“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不是绝对的,但命题人去掉“一般来说”后,
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易错警示
设误方式 说法绝对,指分析、评价、推测作者的观点时,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漏掉了原文中表示可能性的限制语 识别方法 关注涉及可能性的限制词:可能、或许、未必、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导读学习目标:1.对近五年的高考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对高考的考察方向和设题角度有明确的认识,转变答题思路。
2.扎实掌握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常见种类和常用的的论证方法。
一、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⑴体裁:高考论述类文本四大类——学术论文、时评、书评、政论文。
2017年前选的多为学术研究论文;2017年两篇时政文,一篇学术研究论文。
体现了对时评、政论文考查的重视。
⑵题材:五年十二篇文章,其中历史研究发现有6篇,文学艺术有3篇,美学1篇,时事2篇。
内容体现出对现实民生的关注。
⑶题型:注重原文内容的理解,2017年新加对论证的分析一题;选项设计由以前的三题全选错误的一项,改为一题选正确的一项与两题选错误的一项,体现了选择难度的增加。
⑷备考方向:①文本选择上:在四大类文本都要涉猎的基础上,要突出时评、书评的阅读,特别是一些涉及民生、传统文化等内容的文本。
②重视“论证分析”新题型:在关注对观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据等的常规分析上,要特别关注两个新名词“立论前提”与“论证立场”。
(全国Ⅲ)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思路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角度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观点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全国Ⅰ)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全国Ⅱ)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
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要注意选文的文末的标题非常关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第三,一篇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
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三、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2.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论证的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说后议。
4.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
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籍的特色等。
四、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作用:具体典型地论证了某一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作用: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文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例1.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
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3.对比论证──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作用: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例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
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例2.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4.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作用:它可以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形象生动,容易被人接受例1.真理无须打扮,哪怕写在枯黄的纸张上,描摹在贫瘠的沙土中,甚至变成粗俗的谚语,它也会生辉。
谬误,即使被刻上佛的银盘,铸入宫殿的金鼎,甚至冒充神的启示,也是黯然无光的。
5.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作用:形象生动证明某一论点例1.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例2.鸟儿飞翔需要浮力,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需要动力,人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毅力。
是时候摒弃“对比定答”法了——基于新增考点浅谈2018年全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复习方略2017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新增考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考查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的能力,这意味着论述类文本阅读从选文到命题方式都会出现相应变化。
首先,选文要重论轻述,才能在1000字左右的篇幅中呈现清晰的文本框架,有鲜明的论点、完整的论证过程可资命题。
以往选文过重的“述”的内容必然大幅压缩,把有限的篇幅留给“论”。
“论”的内容涉及核心概念界定、假设前提、分类讨论等,说理性与逻辑性强,这样的内容仅仅从字面上与选项比对,难以判断正误。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高中语文复习教学中盛行的“对比定答”法将不再适用。
“对比定答”法是论述类文本传统的阅读方式。
依照这种方式,学生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出发点是文本后面的选择题,甚至具体到选择题的一个个选项。
从选项出发,到原文找到相应的段落,比较“范围大小是否相同”“语气有无不同”“程度深浅有无出入”“肯定否定有无颠倒”“事件主体是否一致”等。
这种作答方式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与之相应的生存土壤:一是述而不论或是重述轻论的选文类型,二是重复出现的筛选整合信息的考点。
从选文角度说,如果文本述而不论或是重述轻论,“述”的成分就会占文章的主要篇幅,属于阐述性、说明性的文字。
把这种文字当作支离破碎的比较样本,从字面上浅表、孤立地理解与选项相关的字句的意思,还是能够找出选项与原文相关段落的不同。
阅读从本质来说,首先是“获取文本的信息或者说意义”;其次在于理解,“即读者主动参与意义建构的心理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