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资料
花木兰知识点整理
![花木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c522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a.png)
花木兰知识点整理花木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英雄,她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为传颂。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北魏时期,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史·列女传》,后来被改编成了许多文学作品、戏剧和电影。
花木兰的故事背景是她代替生病的父亲从军,战功赫赫,并最终成功保家卫国的传奇故事。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整理花木兰的知识点。
1. 花木兰的家庭背景花木兰是一个有着军人血统的家庭,她父亲是一名老兵,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妇人。
花木兰是家中的独生女,她聪慧勇敢,熟练骑射,深得父母的宠爱。
2. 花木兰代父从军当北魏边疆遭遇敌军入侵,花木兰的父亲因患病无法上阵,面对家国危急,花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假扮男装,化名木兰,潜入军营。
3. 花木兰在军中的表现花木兰在军中表现出色,她勇敢果敢,训练刻苦,很快就融入了军队,并得到了战友的尊重。
她的军事才能和勇气赢得了上级的赏识,多次立下战功。
4. 花木兰的真实身份暴露在一次战斗中,花木兰受伤,被医生发现了她的真实性别。
军队中的战友们得知花木兰的真实身份后,对她仍然充满敬意,但是花木兰为了家人和国家的安全,不得不辞别战友,回到了家乡。
5. 花木兰的荣誉与感动花木兰回到家乡后,父母得知她的事迹后,为女儿的英勇行为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为女儿的安危担忧。
花木兰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国家,人们对她的英勇行为赞誉有加,她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6. 花木兰的故事传承与演变花木兰的故事被后人传颂,被改编成了许多文学作品、戏剧和电影。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该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让更多人了解了花木兰的故事。
总的来说,花木兰是一个具有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精神的女英雄,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奋发向上。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
愿我们都能像花木兰一样,勇敢坚强,无惧风雨,迎接生活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中国古代女将军花木兰的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女将军花木兰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c04d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7.png)
中国古代女将军花木兰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性英雄,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花木兰。
花木兰是一位传奇的女将军,她以勇敢和聪明的举动而著称。
她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世代的人们,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本文将探究花木兰的历史故事,并探讨她所代表的价值观。
花木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北方的边塞地区。
据传,当时北方边境正在遭受入侵的敌军围攻,每个家庭都被征召出战。
然而,花木兰的父亲已年迈,无法应征。
为了保家卫国,她决定假扮男装,代替父亲参军作战。
花木兰的故事中有很多版本,但其中最著名的是由明代文学家编辑的《木兰诗》。
该诗描绘了花木兰顶住压力,成功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故事。
她在军队里表现出色,显示出娴熟的武术技能和出色的战略才能。
她通过杰出的表现赢得了将军的信任,并帮助解决了许多棘手的战斗。
最终,她带领军队成功击退了敌军,为家乡争得了宝贵的和平。
花木兰的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突破了性别和社会角色的限制。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女性通常被限制于家务和传统的女性角色,而男子则被期望成为战士和保护者。
然而,花木兰证明了女性也能够担任重要的角色,并做出与男性同样出色的贡献。
花木兰的故事也强调了家庭和荣誉的重要性。
她的动机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家乡。
她的行动表明,家庭的利益高于一切,即使需要放弃个人的舒适和安逸。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花木兰的故事也是关于自我探索和自我认同的故事。
在军队中,她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力量。
她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战斗技能,还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这使她能够真实地了解自己,并最终接受自我。
这一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花木兰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她所代表的价值观。
她的故事强调了平等、勇气和家庭的重要性。
花木兰的勇敢行为鼓励着人们追求他们内心真正的激情和目标,不受性别或其他社会制约的限制。
总之,中国古代女将军花木兰的历史故事是一段令人敬重和鼓舞人心的传奇。
花木兰ppt课件
![花木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3230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4.png)
国际影响与传承
跨文化传播
花木兰的故事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促 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影视作品改编
花木兰的故事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视觉和 听觉的呈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个经典故事。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花木兰的故事仍被传承和创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 展现其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替父从军的决心
01
木兰看到年迈的父亲被征召入伍,不忍心让父亲承 受战争的残酷,决定替父从军。
02
木兰告别了家人,女扮男装,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 军旅生活。
03
在军中,木兰隐瞒身份,凭借聪明才智和勇敢,逐 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
英勇善战,功勋卓越
01
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得到了战友们的 敬佩和上级的赏识。
05
花木兰的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激发创作灵感
花木兰的故事为后世文学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成为许多作 家、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塑造女性形象
花木兰作为一位勇敢、独立的女 性形象,影响了文学中对女性角 色的塑造,鼓励女性追求自由和 平等。
推动叙事文学发展
花木兰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 叙事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丰富了故事创作的技巧和手法 。
为了尽孝道,花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开 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涯。
故事起源
01
02
03
历史记载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 歌,约成书于唐朝。
故事流传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广为 流传,被改编成多种文艺 作品,如诗歌、戏曲、电 影等。
版本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木兰 的故事不断演变,逐渐丰 富和完善。
花木兰资料
![花木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6e87320c22590103029d5a.png)
花木兰资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
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凡的智慧,立下汗马功劳。
在胜利归来后,又不贪图高官厚禄,甘心重返家园过平和的生活。
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第一段写木兰经过焦虑和思考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到奔赴前线。
第三段写木兰十年征战的过程。
第四段写木兰归来不受封赏。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勇敢顽强的人格精神,以及替父解忧、为国尽忠的爱国爱家精神。
木兰从军的缘起、准备出征和思念亲人、辞赏还家等情节的描写比较细腻,而对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则一笔带过表现木兰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使木兰的形象具有相当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使人感到木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如十年的征战生活;有细腻的场景行为描绘,如家人对木兰的欢迎和木兰归家后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中国古代的女将军花木兰
![中国古代的女将军花木兰](https://img.taocdn.com/s3/m/466988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9.png)
中国古代的女将军花木兰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她以勇敢、聪明和忠诚而闻名于世。
她的故事已经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
一、花木兰的背景花木兰生长在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军人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老将军,一家人都为保家卫国而骄傲。
然而,当花木兰的父亲因伤病而无法上战场时,作为家中独生女儿的她决定要挺身而出,替父亲完成他的军责。
二、木兰借壮装从军为了实现她的计划,花木兰决定假扮成男子,并借用了父亲的军装和兵器。
她剪去了长发,换上军装,然后匆匆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军营的旅程。
在旅途中,木兰展现了她的坚韧和聪明才智,她用自己的弓箭技巧打败了路上的强盗,并保护了自己的安全。
三、木兰的战功与英勇一到达军营,木兰便开始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她非常努力地学习战术,射击和格斗技能,并很快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实力。
在她多次参加战斗并立下战功后,有关她勇敢和出色表现的传闻不胫而走。
四、木兰被军队中的同伴发现真实身份尽管木兰很努力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性别,但是终究还是被她的同伴们发现了真相。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将她置于尴尬境地。
相反,他们对她的勇气回应了她的真实身份,将她当作英雄一般尊敬。
五、木兰的忠诚和英勇感动了皇帝随着战争的进行,木兰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国家。
她的忠诚和英勇感动了当时的皇帝,他亲自邀请木兰前来会见。
在皇帝面前,木兰谦虚而坚定地表达了她的忠诚和爱国之心。
皇帝对她的勇气和才智深感钦佩,并授予她将军的荣衔。
六、木兰退役归家在完成了自己任务后,木兰请求皇帝允许她返回家乡,照顾自己的父亲。
皇帝感叹她的孝心和责任感,并答应了她的请求。
于是,花木兰荣耀地退役回到了家乡,成为了家人和乡亲们崇拜的英雄。
七、花木兰的传说花木兰的故事被后世广为传颂,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传说之一。
她的形象被改编为歌剧、电影和动漫,并引发了众多艺术作品的创作。
花木兰的勇气、智慧和忠诚,成为了许多人模仿和崇拜的对象。
总结: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一位备受尊重的女将军,她以远离家庭、替父从军的勇气和坚定,以及在战场上展现出的英勇和聪明才智而闻名。
历史上四个花木兰的故事
![历史上四个花木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e77b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9.png)
历史上四个花木兰的故事引言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性英雄,她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我们可以找到关于花木兰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逐一介绍这四个版本,并对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文化意义进行分析。
第一个花木兰:《木兰辞》中的英雄少女最早被记录下来的花木兰故事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即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
这个版本最著名的来源就是《木兰辞》,一首写实性很强、情感真挚的长诗。
根据《木兰辞》中的描述,花木兰是一个出生在军人家庭、有五个哥哥但没有弟弟的少女。
当她父亲被征召入伍时,由于年老体弱无法应战,于是花木兰决定代替父亲去战斗。
她剪短了头发、换上男装,并成功地以男子身份参军。
在战场上,花木兰表现出色,最终帮助军队取得了胜利。
战争结束后,她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战友们,并且拒绝了皇帝的封赏,选择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这个版本的花木兰故事强调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花木兰为了家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惜冒险,展现出了女性独特的英雄主义精神。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打破了传统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并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第二个花木兰:元代传说《木兰记》中的爱情传奇在元代(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花木兰故事——《木兰记》。
这个版本将花木兰塑造成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浪漫情怀的形象。
根据《木兰记》中的描述,花木兰是一个善良聪明、容貌出众的女子。
当她听说辽国入侵时,为了保护家园和父亲,她决定代父从军。
在战场上,花木兰表现出色,并且与同伴李云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战斗中,花木兰和李云龙逐渐相爱,并最终结为夫妻。
战争结束后,他们一起回到了故乡。
这个版本的花木兰故事融入了浓厚的爱情元素,强调了女性的感情和家庭观念。
花木兰不仅是一个英勇的战士,还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和母亲。
这个版本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价值观的重视,并将女性英雄形象融入其中。
第三个花木兰:民间传说中的神秘少女在中国各地流传着许多关于花木兰的民间传说,其中有一个版本将她塑造成了一个神秘而超凡脱俗的形象。
花木兰的个人事迹介绍
![花木兰的个人事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2128f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a.png)
花木兰的个人事迹介绍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花木兰个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花木兰的生平经历花木兰,生卒年代不详,魏氏女,西汉谯城(今亳州市谯城区)东魏村人。
名木兰,后称花木兰。
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
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之子,名稽粥)大举入塞,杀掠甚众。
文帝大征天下臣民抵御,木兰父当往,然年已老迈,木兰弟尚年幼。
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军。
木兰初为戍卒,立功后升为小校,后晋升为将军,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
驰奔沙场,屡建战功。
木兰从军12年,人们都不知她为女子。
天子因其有功,封她为尚书郎,木兰没有接受,只恳求回家探亲。
到家后。
木兰脱去戎装,换上女服,随从惊讶不已:木兰原是女子。
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北,冢丘高大,苍松环护,翠竹成林,乡人又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致祭。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
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孝烈将军木兰替父从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先知她不受封赏。
后又听说她还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而且貌美,欲纳其为妃子,下旨召木兰进京。
皇上一见,木兰果然是位绝色佳人,喜不自禁地说:"孤王见你才学过人,武功高强,忠孝皆全,国色天香,想把你封为妃子,不知意下如何?木兰闻说如雷击顶,暗暗想道:从前昏王因迷恋酒色,祸乱朝纲,以致国势衰危。
今四方稍定,不思治国安民,反而封宫选妃,岂不又要重蹈覆辙?她蹙了一下眉头,说道:"皇上恩泽,怎敢不受?只是小女子自幼立下3桩誓愿,若不实现,永不嫁人!"皇上心喜道:"这好办,你说吧,不要说3件,就是30件、300件.孤王不惜千斗金,万斗银,也要办得使你满意。
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花木兰的传奇
![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花木兰的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9c9fc4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d.png)
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花木兰的传奇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壮举和传奇一直激励着后人。
在这些英雄中,花木兰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之一。
她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她成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
本文将为您讲述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花木兰,又名木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将。
她出生于北魏时期,家境富裕,是一个温柔善良、机智聪明的姑娘。
尽管生活在封建社会,女子应该以家庭为中心,但花木兰却有着不同的追求。
在北魏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边境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为了保卫家园,北方的男子都会被征召入伍,而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无法为国家出力。
看着父亲为此而愁眉苦脸,花木兰心生一计。
一天,她剪去了自己长长的秀发,换上了父亲的军装,化身为一个男子,冒充父亲去从军。
她拥有出色的武艺和勇气,在军队中迅速引起了注意。
许多人对她勇敢的精神赞叹不已,但却不知道她实际上是一个女子。
花木兰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她的战友们。
她与同伴并肩作战,勇敢地迎战匈奴,屡次立下了战功。
然而,她始终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战争结束,她才向同伴们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当她的战友们得知她的真实身份时,纷纷表示对她的尊敬和敬佩。
她的勇气和忠诚感动了每一个人。
花木兰最终获得了皇帝的表彰,并被封为将军。
花木兰保卫家园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激励着人们。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并不弱小,女性也能像男性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她的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之一。
不仅如此,花木兰的传奇也激励了许多文艺创作。
在许多歌曲、戏剧和电影中,花木兰的故事被再次诠释和演绎。
她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象征着勇气和坚韧。
当代,花木兰的精神仍然在激励着人们。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借鉴她的勇气和毅力。
花木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能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而言之,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女将之一。
她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中国民间故事中花木兰的简单介绍。
![中国民间故事中花木兰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c620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a.png)
中国民间故事中花木兰的简单介绍。
花木兰是中国的一个经典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她是一位农村女子,因为她的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参军,她代替父亲参军,成为一名女扮男装的军人。
花木兰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勇敢、聪明和忠诚。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记录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民间传说,后来被文人逐渐传颂并流传下来,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故事。
花木兰是北方汉族农村的少女,她与父亲、母亲和一个弟弟生活在一起。
父亲是一名老兵,虽然已经年老体弱,但由于担心百姓遭受敌人的侵犯,他仍然被召唤参军。
然而,花木兰的父亲已经年迈,不能胜任战斗。
面对父亲的困境,花木兰决定自告奋勇,代替父亲参军。
她剪掉了长发,换上父亲的军装,男扮女装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达官贵人们看不出她真实的性别,并赋予了她一个新的名字——木兰。
在军中,木兰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灵活的智慧。
她勇猛善战,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士气。
她不仅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夜袭,还成功地领导了战斗,在敌军中取得惊人的胜利。
在军中,木兰结识了同袍军人小平,两人相互敬重并逐渐产生了感情。
然而,由于木兰身份的秘密,她不能向小平透露自己的真实性别。
尽管内心十分矛盾,她还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战斗结束后,皇帝宣布给予勇士们重赏。
作为最杰出的战士之一,木兰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并被赐予了金酒和花雕鸡,但她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取得胜利后,她赶回家乡,决心告诉父母她的真实故事。
当木兰回到家乡时,家人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然而,当她告诉父母和弟弟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大家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他们很难相信这个勇敢的战士竟然是一个纤弱的农村女子。
在木兰的故事中,她的父亲和母亲被重新赋予了对女儿的认同。
他们为木兰的勇敢和忠诚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意识到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花木兰的故事揭示了传统中国价值观中对忠诚、勇敢和聪明的赞美。
她的故事被后来的文人写成诗歌和戏剧,流传至今。
花木兰因其个人英勇的行为而成为一个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称赞和尊崇的人物。
花木兰的内容讲解
![花木兰的内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bc105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a.png)
花木兰的内容讲解《花木兰》是一篇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最早见于《列女传》。
它描写了北魏时期,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代父从军,隐瞒自己的性别,为国出征的英勇事迹。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也被改编成了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戏曲、电影、动画等。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北魏时期,国家面临外患,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男子参军,以抵御敌寇。
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但家中没有其他男丁,为了不让父亲因年老体弱而被征召,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她割去了长发,穿上男装,化名“花木兰”,随即加入军队。
在军队中,花木兰表现出色,她勇猛无畏,军中同袍们也对她的英勇感到赞叹。
多次的战斗中,花木兰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取得了许多胜利。
经过多年的征战,花木兰终于功成名就,战功赫赫。
但在一次宴会上,她因喝酒过多而意外被揭穿了真实身份。
同袍们得知她是女子后,对她的敬佩之情更甚。
皇帝也十分惊讶,对花木兰的英勇表示敬意。
故事主题:孝道精神: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对父亲的孝心,她为了不让年老体弱的父亲被征召,毅然决然代父从军,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
忠诚爱国:花木兰的入伍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乡的责任感。
她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为国家的安全出一份力。
女性力量:花木兰的故事强调了女性的坚韧、智慧和勇敢。
她在男子世界中成功立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军事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艺术改编:《花木兰》的故事曾被多次改编成各种形式,最著名的应该是迪士尼公司1998年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该电影对故事进行了一些改编,但依然保留了原故事中对女性勇气和智慧的强调。
总的来说,《花木兰》是一部弘扬传统美德、强调女性力量的经典故事,被广泛传颂和演绎。
花木兰的历史故事
![花木兰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9d744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6.png)
花木兰的历史故事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她是一位传奇的女战士,替父从军,参加了长时间的战争,最终荣归故里。
她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了孝顺、勇敢和忠诚的象征。
关于花木兰的传说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一部古代诗歌《木兰辞》,后来经过无数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改编,她的形象得以深入人心。
尽管花木兰的故事在历史中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其真实性,但她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女性勇敢、智慧、孝顺的典范。
与英国神话中的女王Cordelia相似,花木兰也是一位勇敢的女战士,为了保护家人和祖国,她毅然决然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
在战场上,她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终,战争结束后,她功成身退,回到了故乡。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成为了民族英雄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受到了极高的赞誉,但她仍然是一个虚构的传奇人物,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然而,这并不影响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中国,花木兰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女性勇敢、智慧、孝顺的品质。
总之,花木兰和Cordelia等女战士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但她们都具有勇敢、智慧、忠诚等共同特质,成为了各自文化中的传奇人物。
这些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激发了人们对英勇女性的敬仰和赞美。
真正的传奇花木兰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传奇女英雄,她的故事已经被流传了数百年。
虽然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的存在,但她的形象和故事已经深深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代表勇敢、智慧和孝顺的典范。
花木兰的故事首次出现在公元6世纪的《木兰辞》中,这是一首描绘了她代父从军,英勇战斗的诗歌。
后来,她的故事被不断地改编和再创作,出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戏剧、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根据传说,花木兰是北魏时期的人物,她为了代替年迈的父亲参加战斗,隐瞒了自己的女性身份,代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花木兰的资料简介
![花木兰的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5001c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b.png)
花木兰的资料简介花木兰,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花木兰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花木兰简介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花木兰人物出处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
”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
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
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
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
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
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
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花木兰历史背景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花木兰简介
![花木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dc8f8e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6.png)
花木兰简介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武将,她的事迹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英雄形象。
花木兰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而后被人们传颂并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有励志的意义,还体现了中国农民阶级女性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勇敢和忠诚。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86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在这个时期,军队中只有男性才能服役,因此花木兰的父亲也参军去征战。
然而,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且身体虚弱,无法胜任军务。
为了不让父亲因参战而危险,花木兰决定假扮成男性代替父亲入伍,为国家战斗。
花木兰穿上父亲的盔甲,将长发藏于帽中,硬着头皮挺起胸膛,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
她经历了艰苦和磨练,为了不被识破而保持男扮女装的形象,她更加努力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军事技能。
在战场上,花木兰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她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同胞,击败了敌军,并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在战斗中,花木兰结识了一位名叫光明飞的将军,他一直以为花木兰是男性,与她并肩作战,两人情投意合,逐渐产生了爱情之情。
然而,花木兰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的秘密,为了能够一直留在军队中保护自己的国家和家人,她一直隐藏着自己的女儿身份。
最终,战争胜利,花木兰的军功被赞颂,她却选择了告别光明飞和军队,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家乡。
当她脱去男装重新穿上女装回到家中,父亲和家人惊喜又感动的望着她,他们终于知道了花木兰为国家和家庭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花木兰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女性百折不挠、勇敢无畏的精神,她放弃了女性的身份,穿越男女界限,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家人战斗。
她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取得了家庭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花木兰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题材,也表达了中国女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迹,更是中国农民阶级女性奋斗历程中的一朵奇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花木兰女性英雄的传奇故事
![花木兰女性英雄的传奇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118bb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b.png)
花木兰女性英雄的传奇故事花木兰,一个真实而又传奇的名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性英雄的代表。
她以其勇敢、聪慧和顽强的精神,成为了后人所推崇和崇敬的人物。
今天,我们来讲述花木兰女性英雄的故事。
一、花木兰的背景和起源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真实人物,出生在一个名叫木兰镇的农村。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亲已年迈,母亲患病不能劳动。
在这个性别分工严格的年代,男子应该承担家族的重任,而女子则被认为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
然而,花木兰并不甘于平凡的生活。
她自幼聪明机智,勤奋好学,在邻里间也颇有声望。
她懂得骑马射箭,熟悉剑术,还具备着过人的体力和毅力。
她的外表与她的性格同样强大,她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双眼闪烁着机智的光芒。
二、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当边疆战火连天,北方侵略的敌人越来越猖獗时,朝廷颁布了征兵令,要求每个家庭提供一名年轻男子参军抵抗敌人。
可是,花木兰家没有儿子,只有她一个女儿。
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花木兰决定化名为男儿,代父从军。
她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穿越成男子的样貌。
她将头发剪去,换上了男子的装束,决心踏上战场。
经过艰苦的训练,花木兰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和天赋。
她勇敢、聪明、机智,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她不仅能够了解并适应战斗策略,还能保护自己的同袍,确保他们的安全。
三、木兰战功显赫的故事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花木兰展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多次救下了她的战友兄弟,赢得了军队和民众的赞誉。
她的名字在各个营地传播开来,成为了一个传奇。
在最关键的战场上,花木兰更是以其勇敢和智谋,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陷阱,挽救了大局。
她不仅挽救了整个队伍,也保卫了家国,成为了民族英雄。
她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传为佳话。
四、木兰归乡的故事在她的英勇事迹传遍天下后,花木兰担心自己的真实身份会被揭穿。
她决定退伍,并匆匆回到了故乡。
毫无疑问,她的父母欢天喜地地迎接了她,而她的事迹也成了家族的骄傲。
然而,花木兰并没有就此停下来享受她的荣誉。
她回到故乡后,开始将她在战场上学到的技能教给了其他年轻人,让他们也能保卫自己的家园。
花木兰的一生历史故事
![花木兰的一生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97c8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4.png)
花木兰的一生历史故事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一个传奇的女英雄。
她的一生充满了勇敢、坚毅和无私的精神,被后世传颂至今。
花木兰的家族世代都是武将,但她出生时却没有能力继承家族的传统。
然而,当北方敌军侵入中原,要求每个家庭提供一名男性参军时,花木兰的父亲年迈,没有儿子,只得代替家族应征。
但花木兰知道父亲已经年迈体弱,无法经受军旅生活的艰辛,更担心他的性命。
因此,她决定代替父亲,假扮成男子踏上战场。
她剪去长发,穿上父亲的盔甲,骑上他的战马,悄然离家加入军队。
当她走近同袍们时,没有人怀疑她的真实身份。
花木兰军旅生活十分艰辛,她忍受了长期的战斗、酷暑和严寒。
她学习武艺、战术,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战功赫赫。
经过多年的战斗,花木兰所在的军队终于打败了敌人,推翻了侵略者。
军队胜利返乡时,花木兰却不愿揭穿自己的真实身份,她怀着战争的伤痛和思念家人的心情继续默默地忍耐。
直到有一天,花木兰的战友们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他们对她无比敬佩,并向她四处传颂。
花木兰成为了一个传奇的英雄,被后世称为“女扮男装”的典范。
花木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坚持自己的信念是可贵的。
虽然她面临困境,但她选择了无私奉献和保卫家国的责任。
她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们,为后世所敬仰。
花木兰的故事内容。
![花木兰的故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c418f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e.png)
花木兰的故事内容。
花木兰,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
她的故事源自中国北魏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花木兰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生活十分贫困。
然而,当国家需要征兵去边疆抵御外敌入侵时,她毅然决定代替年迈的父亲参军。
在军中,花木兰隐藏了自己的女子身份,以男子的形象出现。
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毅力,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将领。
在战场上,花木兰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武艺,带领士兵们多次取得胜利。
她的英勇事迹逐渐传遍了整个军队和国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然而,当战争结束,她回到家中时,她才向家人透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
花木兰的故事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
她代表了勇气、智慧和毅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同时,她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子的束缚和限制,呼唤着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思想。
如今,花木兰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等艺术形式。
她的故事不仅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木兰的形象已经超越了时空和国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https://img.taocdn.com/s3/m/ffb4346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b.png)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
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明确载。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从此,花木兰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扩展资料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
”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
《魏书·世祖纪上》:“车驾东辕,至黑山”。
《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渡燕然山” 。
《北史·列传第八十六》:“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
需知,燕然山经常被古代诗词简称为燕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拍摄了一部动画电影,影片公映后立即轰动世界,并一举夺得了“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
虽然故事的内容仍然是叙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但经过美国迪斯尼动画产业的包装,中国文化传统内核已经悄然被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所替代,中国国内的一部分电视电影制作人更是认为,美国人以“美国口味”拍摄的这部动画电影,不能代表中国的“花木兰”,至少不是国人心目中的传统花木兰形象。
本文将试图重新对比中西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以获得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及改造的理性认识。
一、孝义之道和个人主义《孝经》中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中国老百姓眼中熟悉的花木兰故事着重弘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义之道。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首要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是因为父亲的年老力衰,家中没有兄长,为了尽孝道,在万般无奈的情形下,木兰才选择代父出征。
而历经生死与磨难的出征生活,更是时时刻刻以父母的存在为木兰的行动的意义。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而“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则直指儒家亲情伦理思想。
乃至后来九死一生,建立战功,皇帝要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婉言谢绝,只道“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从立下奇功,到天子赏赐,却拒受官职,安然返家,是对孝道的终极推崇。
在《木兰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她始终是勤劳善良,勇于自我牺牲的。
我们看不到她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任何想法和意见,她将个人的声音置于集体的宏大主义价值体系中。
而反观迪斯尼动画《Mulan》。
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幻想和假定,描绘了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人物形象———花木兰,在其身上西方文化色彩表现得分外鲜明强烈。
她生长于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不遵循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应付媒婆的提问竟然在手臂上“做小抄”,敢于反对钦差大臣的命令,不让身有残疾的父亲出征。
同时,可以看到,木兰还是一个在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人,从出征前面对湖水所唱的“Reflection”中“WhoisthatgirlIsee,Staringstraightbackatme.Whenwillmyreflectionshow,WhoIaminside.”到后来木兰被识破女性身份而被遗弃在雪地上的思索:“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
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
”这样的一个出征过程,与其说是为了尽孝道而违反圣旨,还不如说是一个迷茫的个体如何在身份的错置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至此,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核已经完全被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内核所取代,而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也已然演变为个人成长、实现生命价值的故事。
二、女性价值的隐藏和凸显在《木兰辞》中女性的地位是模糊不清的,纵然是代父从军,甚至得到了皇帝所代表的集皇权和父权为一身的价值主体的肯定,木兰仍然是回归原来安静的闺阁生活,“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重新以儒家传统的女性面貌出现。
只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隐喻中略微透露出男女平等的意识。
应该说,这是与中国几千年所强调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所分不开的。
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把女子当作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而且绝对不被允许参与到男人社会中去。
《木兰辞》中直到花木兰安然返乡后才揭示自己的女性身份,这是与中国封建社会实情所不能分割的,试想,倘若木兰在军中便被揭露了女儿身,那么等待她的将不是军功,而是“欺君”的大不赦罪名。
而在《Mulan》中,花木兰不仅不做父权社会所要求的温顺女子,反而屡建战功,勇敢表达对爱情的渴望,甚至两次救下了“白马王子”——李翔。
当士兵们以男权中心大唱理想女性美貌、贤惠的赞歌时,木兰的插话却流露出明确的女性意识:“一个有头脑的女子又如何?”“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
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
女人在她们那传统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
”[1]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彻底颠覆了男性的窥视欲,她容貌平平、丢三落四,懒惰鲁莽,并没有男性所要求的美貌、温柔以及贤惠等种种传统女性特质。
为了抵抗“一个女孩要光宗耀祖,找个好人家,”“多添人丁”的封建伦理要求,她用男装和男性言行将女性自我包裹起来,而完成“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志愿望。
木兰的每次成功都是无一例外地凭借女性个体独特的智慧,在营救皇帝千钧一发之际,木兰彻底卸下了男性的包装,而以女性的形象拯救了集皇权和父权为一身的最高统治者,甚至赢得了皇帝的尊重和千万百姓的朝拜。
至此,影片对中国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伦理秩序作出了彻底的解构,用西方女性价值观念改写了中国女性的命运。
同时影片中的两性身份界线常常被穿越被模糊,甚至是被颠覆的。
影片结尾处,士兵们要靠扮女装才能进入宫廷,营救皇帝,而“白马王子”李翔在木兰的光彩下更是失去了自己的男性地位,他一度只是以为了圆满木兰爱情的身份出现。
总之,影片的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主体意识,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这正是当代西方主流文化中女性主义的要旨。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一大批女权主义者的振臂呐喊,一大批女权主义专著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做了很大程度上的铺垫,相应而言,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性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更多的权利。
《Mulan》一片亦是对西方流行的女性主义文化的一个折射和反映。
“对…异国主义‟者来说,异国女人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当这个女人不是欧洲人时,因为她没有原罪观念,没有接受所谓“现代性”之类的东西。
她与异国一样,代表着一种原始状态。
我们说世界上最后的殖民地是女人,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最神秘的异国也就是女人世界。
”[2]在文化领域里,女性、女性的脸以及身体从来都是具有战略性的。
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东方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被符码化,视为性的象征。
在电影中,女性身体意象,她的任意一个部位,已经成了正文本身。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作为生产与再生产的文化的表象化发展趋势,而且,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建立在视觉经验上的文化、知识及其实践。
从迪斯尼动画把中国传统女性塑造成僭越男权社会,和男人一样投身时代,共赴国难,报效国家的女英雄的再解读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影作为一种能把观众直接卷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超现实的幻觉感的艺术形式,透露出西方在观察东方时的心态,他们通过电影,通过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建构属于西方的东方“乌托邦”,而中国文化也已然在不经意间被西方文化置换。
霍米•巴巴曾直指:“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帝国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使得全球性的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
”[3]只有在平等互补的环境中,东方文化才能真正表现自己的文化内核,西方文明才能在正确的眼光中看待东方女性这个“她者”,而世界文化才能保持多元化和谐化。
参考资料:[1].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74.[2].(德国)顾斌《关于异的研究》,第46页,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转引自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6页{转}动画片《花木兰》影评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
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
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
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
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两个原本毫无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能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行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
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活脱就是活宝一个。
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头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
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
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
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
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
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无论从故事体裁还是任务形象塑造上,动画影片花木兰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二从电影《花木兰》看中西文化《木兰词》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长期以来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近带女革命家秋瑾还引用她的典故入诗,“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成了中国家长激励女儿最长用的话语,可见,中国人是非常推崇花木兰的英雄实事迹的,有趣的是在中国花木兰没有延续自己抗击匈奴的符号意义,却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