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

合集下载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城市园林景观与城市中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惠及全社会。

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活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园林景观的地位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标准也上升至新的模式,单一化、普遍化、大众化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对于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的需要。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面临着全新的考验,了解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寻求新的城市园林景观未来发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现状1.1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创新是21世纪的“新名词”,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新时代背景的冲击下,几乎所有领域均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需进行创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不例外。

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如多个城市的园林景观植被类型相似度高,由此可见,存在缺乏个性化意识、规划理念不足的问题。

因此,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这一问题,提高重视度,引入现代化元素进行创新,合理搭配植被类型,使园林景观能够展现出更加优美的一面。

1.2文化设计的不合理性先前所提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城市特征,彰显城市魅力,而造成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单一的一项重要原因便是城市文化的滥用。

城市文化是展现城市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例如西安,人们可以看到反映西安古皇城历史文化的“天子驷驾”景观设计建筑,无数游客来此围观合影,但这类的文化并不适合于所有城市。

许多景观设计发现其他城市具有令人瞩目的设计方案便开始一味的生搬硬套,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但无法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文化矛盾[1]。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探讨 黄媛媛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探讨 黄媛媛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探讨黄媛媛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居住区建设越来越多。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主要是将环境、植物、水景、小品景观等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融入到居住区建筑环境中,构建起良好的居住环境。

将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后可以使居住环境更加优雅,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人们与自然更亲近,因此景观生态设计在居住区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引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源于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后,各种生产技术突破传统,生产力的提升加大了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力度,开始出现了工业化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引起人们的反思。

生态设计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可以有效节约环境资源,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

1生态设计理念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对于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形态理念的应用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居住区设计的不够合理,价格相对比较高。

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在绿地面积方面的占比率比较高,绿化率的要求还处在表面的层次。

对广场过度的扩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广场上铺设的大量的瓷砖也有影响了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也进一步提升了对于景观的养护成本,这是不理智的设计方法。

生态居住社区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一般和居民的身份相连,这就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用人群。

此外在对新技术和材料的运用过程当中还存在掌握不够标准的问题,最终导致最后使用的效果不够理想,增加了成本方面的消耗。

此外,生态居住区的设计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对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的不够重视,活动场地的面积相对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之间的交往,阻止人际交往所产生的效应。

2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要点2.1合理的应用当地资源与地域文化在进行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及空间,可以借助原有的景观来进行景观再造,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本地材料、植物为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整体成本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实现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科学化。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在现代园林行业中,具有审美特征的人为景色、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景观不仅需要将自然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还需实现与园林整体氛围的有效融合。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园林绿化设计应有效把握创新性的发展契机,加快对多样化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环境与活动的和谐统一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污水、垃圾、废气等导致城市畸形发展,城市景观受到严重破坏。

我国重视“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理念,优美、合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将生态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要素之一。

1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的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社会大众的幸福感以及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从而加快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步伐。

园林设计是对于园林景观的筹备和规划,应用专业技术优化改造自然环境,增强园林的艺术感和美感。

将园林设计应用于景观规划中不但能够优化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提高景观规划的水平,是落实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在实施景观规划建设之前,城市景观设计师需要深入调查社会大众的具体需求,需要综合不同的因素,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不但要满足社会大众观赏娱乐的需要,而且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

当下城市景观规划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

试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试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试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园林建设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园林景观愈发的呈现多样化发展。

本文从现如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建设等的特点,指出其发展中面临的诸如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园林景观建设技术缺乏创新、建设与生态效用不统一性、重建设而轻管理等问题,强调园林建设要符合生态园林理念,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入手,争取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结合,做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多学科综合应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regions into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the landscape is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present city landscape design to start,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in the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at faces in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level should be improved, lack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landscape garde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utility is not unity, heav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emphasized that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ust comply with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city, with between biodiversity, scientificand artistic, unify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ulti subject.Key words: City Garden;Landscape design;Development社会的不断进步让大众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追求生存空间舒适度。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一些设计启示。

案例一:绿色生态居住区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一座大城市,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的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了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启示: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需求,通过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合理搭配,营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居住环境。

案例二:智能化居住区该项目位于南方一座沿海城市,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智能照明等,提高了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了能源。

启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设计者应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居住区的管理效率,节省能源,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案例三:文化底蕴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居住环境。

启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味,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案例四:儿童友好居住区该项目位于一座中型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专门为儿童设置了游戏区域,配备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打造了一个适合儿童成长和游玩的居住环境。

启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专门设置游戏区域,配备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成长环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政治、科技、艺术等诸多方面社会元素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较快的提高,尤其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受众开始有了更高标准的艺术要求,有了更高标准生态需求。

人们生活水平、艺术水平都有所提升,相关设计工作开展进行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到现如今受众需求和市场发展大方向,从而美化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艺术性。

本文就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标签: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现状;发展趋势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城市发展建设脚步也在不断加快,相关建设工作围绕着生态性、美观性、艺术性等方面内容开展。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美观建设内容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其自身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实际设计工作中,就目前情况来看,现阶段设计理念等方面内容已经逐渐走向一定的成熟,其自身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是不容小觑的,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升设计工作有效性。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分析1.1规划与设计特点分析现如今很多城市建设规划都将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放在一起,二者齐驱并进,彼此照应并且彼此影响,将艺术性和生态性进行联系,关联性不断增强同时,也非常注重人与生态、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和谐相处[1]。

这样的发展大方向是具备着较强实际意义的,同时为整体设计工作带来新要求、新需求,需要设计工作、设计理念和相关规划工作走向生态优先原则,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从而促进生态性提高,提升艺术效果。

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不断加强生态效益,最大化发展城市生态和人文生态。

同时在整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倡导绿色生态,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和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总结出合理规划理念,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情况,加强创新意识,完善规划理念。

设计工作方面,我国地域辽阔,人文特点、地理特点和历史特点也具备着显著差异,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进行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城市特点,将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设计工作中彰显地域特点、城市特点、民生特点和人文特点。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节点,不仅是集中活动、交流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风貌与文化内涵的窗口。

景观设计在城市广场的规划与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广场设计的要点与关键因素。

案例一:时代广场时代广场位于某一国际化大都市的市中心地带,作为城市的地标之一,广场的设计旨在营造现代化与文化高雅相结合的氛围。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大面积的水景,将城市的节奏与水的柔和结合起来。

水景中配备了音乐喷泉设施,每天晚上都会上演精彩的水舞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市民前来观赏。

在广场的硬质铺装上,设计师刻意选择了高品质的花岗岩石材,既能承载大量步行者和轿车的压力,又能提升广场的整体质感。

此外,周边的绿化植物与景观灯光的布置也使得广场显得生机盎然,尤其在夜晚,绿意与光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夜间景观效果。

案例二:历史广场历史广场位于城市的古镇区域,广场周边环境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设计师在广场设计中注重保留历史建筑与文化景观。

他们将广场划分为区域,每个区域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广场中央,设计师保留了一座历史建筑,将其修缮后作为景观的焦点。

除了保留历史建筑外,设计师还在广场周边种植了大量的乔木和灌木,再配以石头铺装和石材形成的小道,营造出浓厚的古镇氛围。

广场上还设置了休闲座椅和亭子等设施,供游客停留、休息,沉浸在历史风情之中。

案例三:生态广场生态广场位于城市的生态保护区,设计目标是通过景观塑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设计师充分利用广场的自然条件,如光照、水源与丘陵地形等,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

广场的水系被精心规划,形成了多条流水和小湖泊,汇集着来自周围山脉的雨水。

水系中布置了多个湿地区域,以净化水质并提供鸟类和植物栖息地。

广场设置了生态花坛、花草小道和观景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几个景观设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性与美观性,还要与周围环境特点相结合,以及符合功能需求。

景观设计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景观设计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景观设计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在景观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环境与人文的不协调、资源浪费、缺乏创新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环境与人文不协调景观设计应该将环境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有些设计却忽视了这一点。

例如,在一些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周围的公园或广场却荒废不堪。

这导致了城市中存在着人文空间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问题。

解决方案:1. 加强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在城市规划中,要将自然环境融入设计考虑,并统筹规划人文空间与自然景观,使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2. 提倡生态环境建设:在景观设计中,注重植被的保护与增加,引入自然元素,提高城市绿地比例,创造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问题二:资源浪费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浪费现象。

例如,某些公共空间中的花坛种植了大量的非本地植物,导致了水资源和土地的浪费。

解决方案:1. 选择本地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应优先选择本地植物,它们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对水资源的需求较低,能够节约水源。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景观设计中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合理浇水,减少浪费。

问题三:缺乏创新一些景观设计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元素,使得城市的景点和公共空间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解决方案:1. 引入现代艺术与科技:将现代艺术元素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吸引人们的眼球。

2. 强调功能与美观并重:在景观设计中,要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使得设计作品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环境与人文不协调、资源浪费和缺乏创新等问题。

通过加强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选择本地植物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引入现代艺术与科技、强调功能与美观并重等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创造出更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分析与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越来越注重城市景观带来的视觉享受。

因此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绿化环境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本文先阐述我们现代城市影响设计的现状,再分析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最后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2
1.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
1.1城市景观设计需要加强行业教育
为了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可将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大纲进一步加以完善,并结合时代需求重新设置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缩小我国与国外在设计思想和人才上的差距。

1.2城市景观设计需要加强与商业发展相结合
高度重视对人性化的关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设计作品要求更富有人情味、人性化,这要反映到商业空间当中。

具有怡人的空间尺度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商业空间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商业与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1.3城市景观设计需要创新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

每一个城市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

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
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城市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

2.城市景观的特点
2.1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自然条件、水文状况、气象特点、地表结构、动植物区系等。

城市景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环境梦想的现实表现。

多种主要生态过程,也是在人为控制或影响下进行的;城市景观的功能需要人类的维护。

这些都决定了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2.2城市景观的生态脆弱性
城市景观的生态过程,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城市景观变化极快,特别是城市景观边际带的变化尤为明显。

一旦人类活动失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生态衰退,城市的总体可持续性和宜人性下降。

2.3城市景观的破碎性
城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穿整个景观,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与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景观形成鲜明的对照。

3.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城市缺乏总体规划
中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起步晚,经过系统规划设计过的城市
还是微乎其微的。

城市景观,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城市上空乃至地下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甚至人们呼吸到的空气也与景观的设计有关。

景观的设计已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任务,而成为了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以及政府领导等等一系列人员的责任范围。

城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老百姓们关心的内容,进行整体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思考范畴。

3.2不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3不注重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
随着中国城市景观的发展,不少的古建筑和传统标志在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现代化建设中被当作陈旧的东西一并铲除了,造成了我国历史遗产的极大损失。

近些年,历史遗产保护的问题被专家学者们一再提出,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仍然是一个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落实的问题。

3.4对绿地林荫规划的忽视
在环境绿化设计中,目前大多数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

景观环境建设中,各类缸砖、花岗岩、石料、不
锈钢等材料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而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处于从属地位。

4.未来城市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在新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中,面对未来城市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需要深刻反省,重新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更加需要理想生活环境空间,而这个理想空间不仅融合了当前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文化内涵,而且更为人性化多元化、综合化。

具体来说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应遵循以下两个方向:
4.1人性化发展
人性化设计一直都是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一个方向、一个追求,是对设计师的更高要求,也是设计发展过程的更高阶段,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人为中心,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动态设计哲学,即人性化设计。

对于以人为中心,其考虑亦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是群体的人,社会的人,综合的考虑,而不是个体的人,片面的考虑,以人为中心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更长远的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

因此,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会满足人们物质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双重需求。

人性化的景观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景观、理解景观。

“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于设计细节,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

例如,很多城市广场、
街心花园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轮椅车出行及盲人出行,即是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4.2生态化发展
生态化设计,继承和发展传统景观设计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动、植物相关联的新秩序,使景观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科学美、生态美、艺术美和文化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创建生态景观。

目前,我国的景观“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

生态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2.1地方性原则
即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4.2.2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原则
在大规模的景观设计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自然林地的保护、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包括土地、能源、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景观设计中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如风、光、水等,则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利用废弃的工地和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2.3整体性原则
景观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景观要相地制宜,要合理得体,要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街景、广场、园林绿化,点点滴滴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

美好的景观环境不只是历史生活场景的记忆,也是未来生活的憧憬,更是人们现代生活的空间系统。

5.总结语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城市景观建设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后,逐步成熟起来。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在景观规划创新发展中体现出自己城市的特色,是当下城市景观规划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春霞,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技术[j],山西林业,2010(6).
[2]温亚利,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业,2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