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保: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胡鸿保: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胡鸿保: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胡鸿保:中国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从社会学在中国的近百年学科发展史来看,其中始终蕴涵着一种人类学的传统。本

世纪70年代末以来20年的社会学“重建”,这种早年的传统也在新的氛围中得以延续并

发扬光大。本文拟扼要考察这种学术传统并尝试对其成因略作分析,以求正于各位同行

一、19世纪欧洲的社会学与人类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都形成于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

主义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使得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变得突出而引人注目。

于是,社会学“作为从整体上和从发展机制上对社会进行综合具体考察的学科就应社会

的这种需要而出现了”(注: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第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1989年。)。人类学则出于社会对不同族群(体质形态及社会文化彼此相异的人群

)增进理解的需要而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我们说人类学在19世纪中叶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得以形成,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稍后也含美国)到亚、非、澳、美等洲开拓殖民

地有很大关系。(注:参阅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3~5页,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当然,以上仅仅是指学科形成之初的情形,其“约定

俗成”的分野是:社会学以研究工业社会的社会运行为主,人类学和民族学以资本主义

世界以外的异民族社会文化为学科对象。至于民俗学则是研究本族基层文化(民众知识

或民间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残余的。这种不乏欧洲中心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文化

优越感,成为至今仍有学术影响力的传统观念。在东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同行的对话中

,我们是不难感受到上述学科起源的历史身影的。(注:例如,费孝通就曾指出:社会

学由于“出身不正”、“先天不足”,社会上对它存在偏见。见潘乃谷:《但开风气不

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思想访谈》,载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二、社会学和人类学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

社会学和人类学同在20世纪初期传入(或谓之引入)中国。对于这两门学科策源地

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中国既是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异文化社会,又是一个有别于原

始土著人的、拥有优秀古代文明和丰富历史文献的东方帝国。因此,批判地借用两门学

科的合理成份来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服务,乃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比如对

社会学来说,一方面认识到孔德一系的社会学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的

,另一方面又认识到对于封建制的中国,它也可以是推动社会改良和进步的一个认知工

具或武器;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更成为饱含社会冲突的近代中国的革命理论指导。

(注:胡鸿保:《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透视》,载《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对于民族学或人类学,同样也有一个改造并使之适合中国国情的过程(注:周星、胡鸿

保:《中国民族学的构成与特征》,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岑家梧先生

当年就注意到了中国民族与欧洲民族的不同:“在中华民族内不存在异种人,中国也没

有殖民地”,“我们所需要的民族学,和欧美殖民地式民族学有本质上的区别。”他还

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出发,剖析论证了“中国化”的必要性。(注:岑家梧:

《中国民族与中国民族学》,载《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比如

从方法上讲,西方民族学采用比较法是为了猎奇,处处求异,而中国民族学采用此方法

则不是为了猎奇,乃是为了在各族文化中求同。李济先生则指出:民族学最初发生的时

候是以全人类作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就它以后的历史发展看,事实上只限于研究欧洲人

所谓文化较低的民族。这就有意无意地建立了一个错误的、以欧洲文化为最高境界的标

准。在这种标准下工作的人无形中把这门学问的客观性毁灭了不少,结果是民族学的好

些基本问题都看歪曲了。李济主张: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类全部文化为目标,连我

们自己的包括在内,具体的计划就是先从自己的文化以民族学的方法研究起。至于方法

,则还是要向欧洲民族学的先进学的,不过自己自然也应该时时刻刻想新的方法,

推进

这种研究。(注:参考李济:《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1939年),

转引自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另外,我们亦注意到张海洋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

考证了汉文“民族”一词与西文nation等概念的复杂关系。(注:张海洋:《中国的多

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他的结论为人类学

和民族学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学术圈又被中国学者本土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

张博士指出:“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话,那么,中国的语言就说明古人思想

观念中没有现代民族这一现实。……我们考察近代以前的中国时,应该遵从和体验当时

的语言规则。”“中国在与西方接触之前不需要这个‘民族’[指nation——引者]”

(注: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

96年,15~18页。民族观念形成于族群的互动之中,因此,作为一种参照,我想借用唐

德刚先生的一句话为张博士作一注脚:“‘中国’不是像英法德意或爱尔兰、乌克兰那

样单纯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汉人’(洋人口中的Chinese)也不专指

某一特定民族。”(引自唐德刚:《论“转型期”与“启蒙后”(代序)》,载欧阳哲

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看来,民族自身社会情景的变动乃是人类学和民族学被接纳、进而被改造利用的重要原

因。这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的简单移植。

三、吴文藻与中国功能学派的兴起

吴文藻(1901~1985)这位清华放洋的留美博士在学成回国之后,便

开始了他漫长

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上下求索”。自20世纪30年代起,吴先生及其弟子们为社

会学的本土化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其中,在引介英国功能学派理论和开展现代社区实地

调查两方面成就尤为显赫(注:参见金天明、龙平平:《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

学术思想》,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林耀华等:《吴文藻传略》,载《

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吴文藻同时还注重培养人才,着眼于学科本身的建设与

发展。于是,一方面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坚强的、经久不散的学术梯队,另一方面则产

生了一批学术魅力长盛不衰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江村经济》、《金翼》、《云

南三村》等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国际同行将吴文藻等誉为“中国功能学派”(注:“中

国功能学派”一词为费孝通所使用,见费孝通:《功能学派》,载《中国大百科全书·

民族》第13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笔者以为,此词较“社会学的中国学

派”更能贴切地指称该学派而不至于引起争议。),不是没有原因的。

费孝通晚年缅怀恩师,在纪念吴先生逝世10周年的会议上曾有一席讲话,充分肯定

了先生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成就并对先师的人品给以很高的评价(注:费教通:《开风气

,育人才》,转引自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费孝通指出:吴文藻认为,利用已有的书本上的中国史料来填写西方的理论和基

本上借用西方的问卷来填入访问资料,都不能充分反映中国社会的实际。“他把英国社

会人类学的功能学派引进中国,是想吸收人类学的方法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学。因为人类

学注意到文化的个性(即本土性),因而强调研究者应采取田野作业的方法。吴先生提

出社会学中国化就是着重研究工作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同时,吴先生还明白

,“要实行学术风气的改革和开创,决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不急于个

人的成名成家,而是致力于培养能起改革作用和树立新风气的人才。一代不成继成二代

、三代。”如今,我们结合学科发展历史研读过来之人的切身体会,无非是想从又一个

角度说明,吴文藻的确是中国功能学派的开山祖,而这一名称本身也反映出国际学术界

对他们本土化努力与成功的首肯。

四、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或应用研究方面都有长足

进步,研究者队伍也补充了新鲜血液。科际整合的学术趋势以及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

使得社会学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中国社会学中的人

类学传

统并没有因为社会的现代化而退步抽身,反而在新形势下得到发扬光大(注:参考冯小

双、李海富:《加强学科建设、回应伟大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

会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这一点,正是由于中国固有的民族

社会背景及其置身其中的国际大氛围所使然的。例如:中国境内民族众多,有发展对民

族关系和不同地方族群进行社会人类学或民族社会学研究的需要;中国地大物博,区域

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了解中国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从社区个案入手再上升到

“类型”及“模式”之间的互相比较;中国在世界诸文明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曾经是

较西方文明更具普遍意义的“连续性形态”的代表(注: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

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载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张

先生认为:“中国提供了将根据西方历史研究所拟定出来的若干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说加

以测试的重要资料。”他又以文明起源为例指出:“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

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形态实在是个例外,因此社会科学里面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

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上引书,第133 ~134页));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又

处于“后发达国家”之列,应当有不同于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人类学

的理论与方法对于这些历史进程和社会现实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我想强调,关注传统的延续时不应该忽视因历史条件不同而出现的变异,不要忘记

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有些人只注意到1979年以来社会学和人类学、民族学的发

展有不少与本世纪30~40年代所关注的课题相似,于是就过多地强调其不变的一方面,

所谓“一贯坚持”、“终身为之奋斗”之类的字句在学科史的研究著作中并不少见。其

实,社会学的“重建”并非“回归”。当前的民族研究中强调开展对汉族的人类学研究

,接受《江村经济》、《金翼》的学术遗产,都是从扬弃的角度、历史的高度来认识问

题的。尽管也有不少年长的学者说过,要注意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学术研究,却并未

引起年轻学者足够的重视,代沟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摩擦时时可见。不过,比较生动的

还是结合具体情景引述费孝通先生的话:“一个人的学术思想不可能不反映当时社会和

政治的情况,而且也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是密切结合的,是其

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费先生这些话是在他为其博士生丁元竹的博士论文《费孝通社区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做评议书时写下的(注:见《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评议书·丁元竹卷

》第3页,费先生的落款日期是1991年6月2日。)。联系到今天,费先生创办的北京大

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十年来的课题路子大体都由他亲自来“破题和引路”,足见传统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变异地得以承袭的。

尽管历史是不会中断的,可是某一种传统却会被迫放弃。学术史家应该善于穿越时

间隧道、解读有涯人生的各个时期之间的变与不变。作为一名身体力行者,费孝通今天

的成功当中同样包含社会学被取消时期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体验。这也说明,中国人类

学、民族学以及社会学发展的道路是十分坎坷、非常曲折的。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古人送壶我送粽,一片真情在其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天涯知己度端午,无限真情在粽中。青青粽叶包真情,愿你拥有好心情,端午节快乐。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介绍(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5-7]。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

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家人团圆的祝福贺词(二) 1、夏日的柳丝,伴随着假日,让清风吹起无边的凉爽,夹杂着祝福的气息,缓缓飘落在你的身旁,端午节到了,祝你过一个快乐温馨的小长假。 2、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快乐。 3、愿这一声的祝福化成一缕清风,吹去心头暑热,愿它化成一声鸟鸣,带给你灵动的音符,愿它化成黑眼里的一盏灯,照亮回家的路。端午节快乐! 4、端午已至,特送粽子一个,淡淡的粽叶香包着关心米、健康豆、甜蜜枣,最后用幸福绳扎紧。祝您端午节快乐!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653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2.代际流动 3.差序格局 4.次等劳动力市场 5.性别歧视 6.模式变量 7.剥夺-满足命题 8.镜中我 9.《货币哲学》 10.结构参数 二、论述题(合计100分,第1、2题各30分,第3题40分) 1.社会学相关研究表明,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远远高出其他社会群体的自杀率。请结合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全球化”的现象及其后果的讨论存在着很多的争论,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和概念,结合你对于全球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全球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选择两个你熟悉的西方社会学家或者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并谈谈你的理论评价。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是指法理型统治下组织机构的特殊形式,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组织按照合理性的原则来设计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官员们的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主要是他的业绩,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在韦伯看来,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2.代际流动 答:代际流动,又称“异代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一般以职业等作为地位特征,以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它地位作为比较的基点,考察第二代人(子女)与第一代人(父母)相比,看社会地位有无提高,从中找出引起或未引起变动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尤为重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社会地位的影响。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一、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民间传统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要吃腊八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除夕,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要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后来还有河南的朱仙镇。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除夕晚上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在每年中央电视台办“春晚”,全世界华人都守岁。 天明过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燃放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祭典祖先、祁求丰年。吃了早饭,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去到各家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 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有哪一些的呢。是不是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让小编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以ZS大学为例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 ———以ZS大学为例 张恩迅* 摘要: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已成为国内网络消费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国内现有研究多强调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个体行为的影响和控制,但鲜少关注其消费行为背后的主 体性逻辑和资本逻辑。大学生网络消费呈现普遍性、社交性、个性化、侧重性、从众性和 局限性等特征,本文借助波兰尼“嵌入性”理论视角,以ZS大学为研究个案,论述了大学 生网络消费的双重逻辑: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消费解除了传统消费的诸多约束,使大学生 消费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消费不仅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还受 制于网络资本系统影响,即大学生网络消费嵌入到了网络资本的逐利实践之中。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嵌入性;网络资本 DOI:10.13835/b.eayn.22.23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消费是指通过网络通信手段缔结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主要是发生在企业与个人(B2C)和个人与个人(C2C)之间的交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①规模达到6.88亿人,以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网络购物用户②达4.13亿人,以20 29岁青年人的占比最高,达50%以上[1]。 CNNIC在《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中以“半年度购物频次”和“半年度购物金额”为统计指标,将网购者分为“一般网购用户”和“深度网购用户”,报告认为,在校学生通常都是网购用户,大专及以上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深度网购用户[2]。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网购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为89.1%,远高于非学生群体的73.8%以及总体网民的60%[3]。阿里研究院、淘宝头条联合发布的《全国重点大学网购排行榜》中也明确指出,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年级越高,对网购的依赖度越高。可见,大学生已成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网购群体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大多强调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导和控制[4],忽略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目前关于 *①②作者简介:张恩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互联网人类学。网民:指半年内上过网的中国居民。 网购用户:指半年内在网上购买过商品或服务的网民。

人类学概述

【人类学】 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 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1学科简介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此词由anthropos和logos组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有关人类的知识学问。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1501年,德国学者亨德用这个词作为其研究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著作的书名。因此人类学,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进入19世纪后,欧洲许多学者开始对考古学化石遗骨的发现感兴趣,这些遗骨常伴有人工制品,而这些制品在如今的原始民族中仍在使用,所以学者们开始注意如今原始种族的体质类型和原始社会的文化的报道。这些情况最初是由探险家、传教士、海员等带到欧洲的,尔后人类学家也亲自到异文化中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因此,人类学中止了仅仅关注人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传统,而进一步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当然,由于各国学术传统的差异,对人类学的名称及各分支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在欧洲大陆,人类学一词仅作狭义的解释,即专指对人类体质方面的研究,对人类文化方面的研究则称为民族学。总之,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学发展成为主要发掘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一门学科。 图1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和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该学科中颇具特色的一环。人类学家进入要研究的文化群体,对这一族群及其文化进行的调查和研究,被称为田野工作。它的特征是研究者长期与被研究者居住在一起,参与观察当地的生活,研究其社会结构,了解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以达到研究者应该有的工作需要。它是研究者收集资料和建立理论规则的主要依据。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开始于摩尔根《morgan》的对易洛魁人的实地调查。如今的田野工作新趋势是“逐渐着重于特定问题或理论的探讨”。利用现代的仪器方法,田野工作的意义既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它是文化人类学的核心。

中国传统节日 (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节 每年的十二月俗称,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除夕夜 除夕:读作chú xī ;英文: Chinese New Year's Eve,又称Lunar New Year's Eve。除夕是我国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春节 即新年,俗称,一般指和正月初一。但在,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悠久,起源于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在春节期间,的和很多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特色。 元宵节 农历元宵节,又称为“”(the Lantern Festival),,是传统节日。是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赏花灯、、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后一百零五日,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牵勾、斗卵等,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 是农历之一,在与之交,也就是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5年人类学博士试题

【考博集结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5年人类学博士试题 xiayi2015-03-14 20:14:00 今年北大的题目很普通,报名26人,貌似只招1个???,好好复习的应该能考个90分吧~ 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考博试题 社会人类学理论 普通题:15*5=60分 1. 试述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2. 列维?斯特劳斯对社会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 试述摩尔根的人类学理论并简要加以评论。 4. 如何从“世界人类学群”概念认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机会? 方向分支题20*2=40分 王铭铭 1. 你如何理解文化自觉? 2. 论述莫斯的《礼物》一书的主要内容、贡献、意义。 周云 1. 试述文化人类学对家庭研究的贡献。 2. 试述文化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 高丙中 1. 政府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名义在全国乡村兴办读书室,但大多数都

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你是这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你可以补充一些事实在分析) 2. 春节活动原来成为民俗,现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变化的思想和政治意涵是什么? 朱晓阳 1. 何谓政治人类学? 2. 请对《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克钦社会结构之研究》一书中关于贡龙gumlao和贡萨gumsa周期性摆动的观点进行评述。 社会人类学方法 普通题10*3=30 1. 请根据个人的调查经验,对延伸(拓展)个案方法的特点进行论述。 2. 试说明民族志研究中现状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重要性。 3. 评述马库斯等主编的《写文化》在人类学方法发展史上的意义。 方向题20*2=40 王铭铭 1. 试述人类学研究个案、比较和综合概况的层次性与一体性。 2. 试述马林诺夫斯基对社会人类学方法的贡献。 周云 1. 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说明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 2. 讨论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所使用的方法论。 高丙中

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学家 VS 人类学家 事先声明,这个是我转载的文章,不是很赞同里面的观点,但是期间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对于社会学的诠释还算比较全面。文中人类学与社会学家的经历实际上是一样的,作者只不过从不同角度去描述了下 第一贴:《千万要爱上一个人类学家》 (来自“人类学 Anthropology ”小组) 有一天,你会遇到这样一个人,他为人温和,又带一些神秘感,他沉稳,嘴角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他会说许多种语言,他看过许多风景,走过许多路,认识过许多人。他知道许多故事,他会很开心地告诉你,他看到过循化的虎罗笙,瑶山瑶民的餐筵,畲叔叔的典故,还有好看的织锦上每一个图案是什么意思。人海中,他知道与什么人共醉,与什么人交欢。当醉时则醉,清醒时独醒。他的眼神,清澈通透,望向你的时候,仿佛看进了你的灵魂最深处。 他说起黑丝高跟,站街小姐的价格,步兵骑兵的区别,眉飞色舞,几乎让你以为他是天下淫棍,百花丛中过,片草不沾身,嬉笑看透红尘的肉欲和沉沦。他也会说起挑灯夜战在鲍曼和卢梭的背影中张望,还会动辄来一段马恩全集的引用,几乎让你瞠目结舌,却又迷恋不已。总之,他的space里,有着一片蔚蓝色的海洋,他可以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开,与知己畅饮青稞酒,笑谈天下事。只是,那里,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得进去的。 你会爱上他的温情脉脉,爱上他的灿烂淡然,爱上他的彬彬有礼,爱上他的桀骜不驯,爱上他的幽默轻松,你甚至想读他读过的书,走他走过的路,和他一起看美丽的风景,让细细的皱纹爬上额头,白了鬓角,却相视一笑。你有一万个理由会爱上一个人类学家。 但是,你却只能爱上这个人类学家。 他不在家去做田野的时候,会发短信问你身体好不,有没有被蚊子咬,夏天要多喝水,出门要小心。他会跟你说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听说了什么有趣的八卦,围观了什么喜感的仪式。隔着千山万水,你都能感受到他就在你身边,开心地与你分享他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惊所险。仿佛你与他一同走过。你郁闷了,他会替你分析为什么这种人会有这样的心理,让你不再纠结。你不开心了,他会为了你而角色扮演,让你破涕为笑。他会仔细观察你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才在你闷闷不乐的时候,捧出你最爱的甜品,一口口地喂给你,让你满心欢喜。恨不得这一刻就这样永远下去。 更重要的是,人生数十年,短暂如戏,你能遇到这样一个懂你,心疼你,收容你,保护你,牵着你的手一直走下去的人,此生足矣。 第二贴:《请你不要爱上一个社会学家(inspired by an anthropologist)》 (来自“社会学”小组。明显是回敬贴啊,汗……) 有一天,你会遇到这样一个人,ta为人谨慎,又略显不羁,ta举止典雅,又不失亲和。ta可能会多种软件,ta 肯定去过很多企业。ta脑子里面装满各种理论模型,告诉你为什么富士康会跳楼,本田会罢工,他知道很多社会运动。ta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知道和什么人说什么话。 ta说ta工厂里打过工,农村教过书,可能某个大哥手下卖过命,天上人间中客串过嫖娼客,也许动辄就会来一句,当年粤港澳或者法兰西的艰辛转型,又或者,用stata算一算贫富差。总之,他的调研工作里一定有ta自己的社会分工论,那是个神秘的结构,ta告诉你的是隐藏在数据里的事实真相,留给自己的是记在endnote里的心中小遗憾。 你会爱上ta的不温不火,爱上ta的逻辑清晰,爱上ta的灵活多变,爱上ta的丰富阅历,甚至爱上ta的戏谑自嘲,爱上ta眼中的悲悯,发梢的小分叉。你有一千种可能爱上一个社会学家。 不过,你还是千万不要爱上ta。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个人整理修改版)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夕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s Eve 别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节日起源除旧布

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风俗习惯 ?年夜饭?贴年红?燃爆竹?祭祖?守岁?挂灯笼?压岁钱 节日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19]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20]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20] 4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典故传说 夕的传说?七郎射夕?熬年守岁?春联门神 二、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文名春节英文名Spring Festival 别称新春、年节、新禧、岁首、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高中文化常识之中国传统四大节日 (最适合初高中学生记忆的思维导图)

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假日

中国传统节日和节假日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元旦1天、春节3+4天、清明节1+2天、劳动节1+2天、端午节1+2天、中秋节1+2天、国庆节3+4天,共26天,其中法定节假日有三薪的共11天。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20天节假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除夕或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二七纪念日(1923.2.1-2.7)、五卅纪念日(1925.5.30)、七七抗战纪念日(1937.7.7)、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9.2)、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9.10)、护士节(5.12)、记者节(11.8)、植树节(3.12)等其他节日和纪念日,均不放假。 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一、导论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及学科名称的发展 1.学科名称的定义 2.学科名称的发展 (二)对文化人类学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与研究组织的建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1)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2)斯宾塞的进化概念和社会进化的理论。 (二) 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泰勒的"文化"定义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1) 所有进化论的相同看法;(2)泰勒提出的两大原则;(3)泰勒划分进化的三个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1)泰勒的宗教定义;(2)宗教观念产生的原因;(3)万物有灵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2)残存法:(3)统计法。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1)氏族的涵义;(2)氏族社会与国家;(3)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o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1)亲属称谓的两种基本形式;(2)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的五个阶段。 4.对摩尔根的评价 (1) 主要贡献;(2)理论缺陷。 (四)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 1.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 (1)人类心理一致说;(2)基本观念与民族观念。 2.巴霍芬的母权论 (1)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的;(2)母权制度或妇人政治;(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 3.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1)内婚制;(2)外婚制。 4.弗雷泽的《金枝》 (1)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2)相似律与接触律;(3)图腾的定义。 5.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 6.马雷特的泛生论 (1)泛生论;(2)泛生论与泛灵论的主要区别。 三、传播论学派 (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1)文化发展的图集;(2)形式的评判标准;(3)民族学对象。 2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