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保: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

合集下载

上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

上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

上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时间:2010-07-16 20:11来源:《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作者:谢丽·奥特纳著何点击:103次EMSCOC编者按:这篇学科史论文出自格尔兹的女弟子奥特纳之手。

很多人读过,也有些人翻译过,但胡鸿保老师推荐中山大学何国强教授的这个译本。

好东西总是耐读,我们希望研究生同学用心再读一遍。

读的时候注意联系实际,主要看两点:一是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怎样“再生产着”那些跟中国无关,却跟马克思所批判的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关的东西;二是中国少数民族和农村社区的老百姓们怎样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再生产”自己生活需要的东西。

如果想记学科史上的警句,那就记她总结的这三句跟学科里程吧:“社会是人类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的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1]。

此处的“社会”等同于“文化”。

早期的人类学家强调第二句话,认为社会是某种客观现实,它的发展动力基本上与人类行为无关。

1920-50年代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强调第三句话,认为社会塑造了人格、意识和思维方式。

直到1970年代,人类学家才试图理解第一句话,认为社会和文化本身是通过人类意图和行动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

正是围绕这个问题,1980年代出现了新实践论,重点是第一句话,又打通了三句话的壁垒。

费先生晚年倡导文化自觉。

我们今天先实现一种“实践自觉”吧。

共勉哉!——张海洋--------------------------------------------------------------------------------[1] 彼得·伯格、托马斯·勒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第61页,花园城市,纽约:达波出版社1967年。

“社会是人类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产物”,百余年的人类学在早期记的是第二句话;上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①]谢丽·奥特纳著何国强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摘要:20世纪60至80年代,欧美人类学急剧变化,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第一,带有社会学、人类学倾向的口述史。

如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等书籍以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记录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貌。

这些口述史研究和著作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有历史的线索或脉络,常常以事件或人物的片段构成,目的是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走入田野,阐释口述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第二,立足文学的口述史。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引入了口述史的方法,如李辉《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贺黎、杨健《无罪释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郑实、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等,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双重的研究价值。

第三,自传体口述史。

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黄药眠口述自传》、《舒芜口述自传》、《文强口述自传》等“口述自传”丛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先后推出了《风雨人生——萧乾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等“口述传记”丛书。

这些著作尽管成书过程中有他人的采录,但以口述者个人回忆和讲述为主。

传主娓娓道来,讲述他们亲历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第四,政要人物口述史。

如当代中国研究所采制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从“童怀周”到审江青》、《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以及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先后发表的宋任穷、李德生、廖汉生、赛福鼎、陈锡联、邓力群、袁宝华、阎明复、李尔重及汪东兴、吴德等人的回忆性文章,以及鲁林等主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口述实录》等著作。

口述者多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他们的口述史弥补了国史或党史研究史料不足的问题。

第五,普通民众口述史。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李小江“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等著作,著者多为历史学者,他们不仅受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而且也都或多或少受过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在我国大陆较早地开展了口述史的实践和研究。

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政治纠结——两个版本自传比较阅读札记

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政治纠结——两个版本自传比较阅读札记

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政治纠结——两个版本自传比较阅读札记作者:汪洪亮来源:《民族学刊》 2016年第1期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6-01-002[摘要]文章对李安宅写于1951年和1961年的两个版本自传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其内容差异与思想微妙变化之处,并藉此分析李安宅的早年生活对其后来人生的持续影响、李安宅的学术选择及政治纠结。

走动在政学之间,贯穿了李安宅的大半生,也为其人生的跌宕提供了注脚。

[关键词]李安宅;传记;学术;政治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1-0008-12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民族研究》(项目编号:SC14A021);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2012年度重点项目《变动时代的人生与学术:李安宅的生平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XJZX2012-003)。

作者简介:汪洪亮(1976-),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边疆学术史。

四川成都610068所谓知人论世,对学人及学人所处之时代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是今日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进路。

过去的学术史与思想史纠结而混同,多是学者著述和思想的摘录汇编。

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较有影响的没有“学术”的思想史,关注一般人的一般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过去思想史著述中,专注于大人物而忽视更大人群的疏漏。

钱穆曾说,“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尤其“思想要有事实表现,事背后要有人主持。

如果没有了人,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

①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王建民和胡鸿保对学科发展的宏观情形有很多精彩论述,但对民国很多著名学者的学术成长与选择所述较略②。

除了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少数学者,大多在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人类学者在今日人类学界的学术表述中已悄然无声,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凌纯声、柯象峰、徐益棠、芮逸夫、卫惠林、吴泽霖、梁瓯第、马长寿、江应樑、李有义、吴定良、岑家梧、胡耐安、胡鉴民、庄学本、蒋旨昂……他们中的大多数,至今仍消隐在那些泛黄发脆的纸页中。

中国社会学史导论

中国社会学史导论
– 关注学派 – 关注标志性人物、事件和成果 – 关注具体的知识积累
三、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 方法原则:
– 以大传统解社会学在中国的发 展历程。中国社会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中 国社会发展方式的非西化特色决定的。中国 社会的发展不是按照西方分工社会特色发展 起来的。
• 具体方法:
– 从社会实践(改良)的角度来理解各种社会 理论
• 从理想类型的角度而言,小传统服从大 传统,但是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有交叉 混同。
• 孔德系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对立是中 国社会学史上大传统的对立,这种对立 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判断标 准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从小传统的角度而言,孔德系和马克思 主义社会学都只是社会学学科中的一种 研究角度,一般强调的是自然学派与人 文学派的对立。
– 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作完成 – 学术性较强,注重细节,有亲西方倾向 • 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英文版
• 杨雅彬 《中国社会学史》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 韩明谟 《中国社会学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 张琢
《中国社会和社会学百年史》 中华书局(香港)


一、关于教材和参考书的介绍和说明
• 教材: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中文版
– 根据党建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改编, 介绍了一些社会学基础知识,有一定政治倾向
– 相对其他教材,时间跨度最长,体例完整,有一定 特色
• “史”“论”结合 • 分为孔德系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大传统 • 全景式展开与重点剖析交叉 • 社会学教育和社会学研究兼备 • 事实与评价相配

_表演_的跨学科比较_试析戈夫曼_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_左宁

_表演_的跨学科比较_试析戈夫曼_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_左宁

第28卷第3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28 N o 32010年5月 J OU RNAL OF GU IZ HOU UN I VER SITY (Soc i a l Sc i ences ) M ay 2010表演 的跨学科比较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左 宁,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自 表演 进入社会科学领域,由日常词汇转变为社会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及民俗学界均给予极大的关注。

由于不同学科学术传统存在差异,在三个领域内逐渐形成了相异的表演观。

因此,通过对戈夫曼、特纳及鲍曼关于 表演 的理论进行分析,在比较的视角中进一步认识表演理论在不同学科中的发展脉络及相互区别的表演观,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表演;戈夫曼;特纳;鲍曼中图分类号:C9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0)03-0082-05收稿日期:2010-03-15作者简介:左 宁(1984-),女,辽宁省开原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鸿保(1948-),男,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戏剧 、 表演等词汇开始进入到社会科学的理论视野中,并在不同的学科关怀下逐渐形成了各有侧重的表演理论。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学、人类学及民俗学学科的表演理论所取得的成就。

本文尝试以跨学科比较的视角探讨在表演理论方面成果颇丰的三位学者戈夫曼(Go ff m an ,E .1922-1982)、特纳(Tur ner ,V 1920-1983)及鲍曼(Baum an ,R 1940-)的理论,追溯不同学科中表演理论的渊源及发展轨迹,比较表演观的差异。

以使我们对于表演理论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借此管窥学科差别。

一、戈夫曼的 表演戈夫曼是 第二代芝加哥学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乔治 米德(M ead ,G H )创立的象征互动论。

社会学角度下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社会学角度下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社会学角度下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见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然而,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并非简单的技术问题,它关涉到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和人类生存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在这些方面探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将更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社会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政策、人才队伍、社会贡献、文化机构、文化产品、教育体系等各个层面上的社会结构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及其变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家政策非常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主动开展了大规模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实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如建立了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法律法规,编纂了大量的文化史论著作等等。

同时,各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也在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

人才队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承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承者的培养和管理是传统文化持续传承的关键。

传承者需要承担传承的责任,培养和传承传统文化,创作和创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将传统文化培养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

同时,还需要重视传承者的劳动成果,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人格权,发挥他们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文化机构和文化产品也必不可少。

文化机构是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主要力量之一。

它们除了凭借传统文化的资源和传承者,还要承担依托自身实现传承工作的职责。

文化产品是传统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文化是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多种媒介和载体上得到体现。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各类文化产品必不可少。

同时,也要注重对有价值的文化产品的推广和市场化。

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人群共同接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

历史人类学史学还是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史学还是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史学还是人类学?周秋良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北京 100872)摘要:历史人类学是一个包含多种不同研究方式和研究传统的概念,既有史学的历史人类学,也有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这一分类虽有时难免有些勉强,但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可能制造混乱的误解。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也能更自觉地面对不同的学术传统,能更有效地发展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新社会文化史历史民族志绕口令常常提出令人迷惑的问题,但正是本文标题这样一个绕口令式的问题,近年来出乎意料地吸引了国内众多学人的智力投资。

本文的目的并非想要做一个非此即彼或亦此亦彼的选择,也不想把问题的讨论推向一个更加复杂的状况;毋宁说,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历史人类学的不同形态,或者说是那些被冠以历史人类学名称的知识块茎之间的界限、缝隙、逾越与互动。

本文既涉及史学与人类学汇合这一全球性知识运动的基本过程,也涉及在此背景下中国学者的某些具有地方性知识色彩的命题,所以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本文既是历史的,又是人类学的。

但是,我们的分析范围仅限于这一争论的知识依据,从而排除对非认知性因素的探究,所以我们不去关心国内学者执著于这一问题是否与话语权的争夺有关(在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到底是人类学家说了算,还是史学家说了算)、是否与我国学术体制有关,尽管这些分析可能同样重要、同样引人入胜。

我们说这一争论有些出乎意料,是因为在历史人类学较中国远为发达的法、英、美等国学术界,该问题并未如此纠缠人心。

在国内关于历史人类学的讨论中,虽然更多学者关注的是史学和人类学关联的方式和途径(张小军,2003;胡鸿保、陆煜,2003;彭兆荣,2004a,b;桑兵,2005);但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主要从单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出发来分析历史人类学的性质,从而强调其史学特征(仲伟民,2005;侯杰,2005)、或者是人类学特征(符太浩,2003)。

与这些讨论相关,本文将阐明现有的历史人类学是进行时的历史人类学,也是复数形式的历史人类学,从而将历史人类学定位于一个开放的场域。

_从事民族志_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_胡鸿保

_从事民族志_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_胡鸿保

“从事民族志”:马林诺夫斯基与格尔茨胡鸿保 张丽梅内容提要 自20世纪2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人类学现代田野工作范式之后,对民族志撰写的理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批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尽管“文化科学”和“文化解释”无疑存在理论视角上的差别,但是民族志方法始终是现代人类学不可动摇的基石。

最关键的问题既不在于理论范式之间的分野,也不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划界,而在于实践者对这些差异的清醒认识和灵活把握。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格尔茨 民族志 文化科学 文化解释译自英语“e t h n o g r a p h y”的中文“民族志”一词,按照现在比较通行的理解,既可以指称一种与异文化田野调查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也可指称用以表述由此获致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文本形式。

不过,在人类学发展史的不同时期,民族志的内涵在侧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外延亦有所不同,以20世纪2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现代田野工作范式的确立和60年代后对马林诺夫斯基批评的升温为节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

一、现代民族志:马林诺夫斯基的生前死后自19世纪中期人类学被确定为独立学科地位到19世纪末,人类学的资料收集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是彼此分离的:传教士、殖民地官员、探险家、游客、商人、驻外记者等记载下许多关于海外民族奇风异俗和趣闻轶事的民族志材料;专业人类学家则在书斋中对这些材料以及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除摩尔根曾深入实地对易洛魁人进行过调查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像泰勒、弗雷泽这样的“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他们对别人收集记录的、信度无从保证的二手资料予以选择性地利用,在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构建其普遍性理论。

虽然自19世纪末以来人类学家如哈登、里弗斯、塞里格曼等开始走出书斋,进入土著部落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打破了以往资料收集者与理论分析者之间的明确分工界限,但根本性的变革依然未曾发生,民族志依然只是作为一种研究非西方原始社会的特定文本形式而存在,与独特的研究方法关联不大。

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ppt课件
11 E Evans Pritchard 1951 Kinship and Marriage Among the Nuer. Oxford:Clarendon Press
12 Levi Strauss 1969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oston:Beacon Press
31
继嗣,有单系继嗣与复系继嗣之分。 单系继嗣: 只依男性或只依女性血缘单一的线来计
算 父系和母系两种单系继嗣最为常见。 两可系继嗣 :这些继嗣群体不强调亲属
关系只能追溯到单一的性别,并且身份 归属不是一出生就指派好的
32
(二)亲属称谓制与继嗣群 亲属称谓制与继嗣群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的禁忌与理念
1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别(sex),称之为“自然性别”或 “生理性别”,是指与生殖直接有关的 解剖、生理、行为特征,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有不同生理结构的“男人” (male)或“女人”(female)。
2
从民族志的材料看,任何社会对生理上 的男人和女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因 此“性别”过程是社会文化过程。
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交表婚和平表婚又都可以分为父系与母系。
14
在小规模社会,缔结婚姻男女的背后都
有宗姓群体在支撑,群体联盟的意义表 现在“不是男人和女人结婚,而是土地 与土地结婚、葡萄园与葡萄园结婚、牛 群与牛群结婚”
15
聘礼(bride price or bride wealth) 指
(monogamy),法律严格规定不允许 重婚。 多偶婚(polygamy)包括一夫多妻制 (polygyny)和一妻多夫制(polyandry) 两种婚制。

虚拟民族志_田野_方法与伦理_卜玉梅

虚拟民族志_田野_方法与伦理_卜玉梅

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卜玉梅提要: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社会文化现象给人类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使传统的研究方法面临新的挑战。

在对经典的民族志方法予以调整和改进的基础上,虚拟民族志作为致力于以独特方式理解互联网及相关现象的方法而产生。

本文从互联网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出发,从虚拟田野的定位、在线参与观察的实现、线上田野作业向线下的拓展以及研究伦理几个方面,对虚拟民族志的相关问题予以梳理和评述。

文章最后提出,重新思考传统并与之保持对话依然是虚拟民族志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虚拟民族志虚拟田野参与观察研究伦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日益突出,也因此,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社会文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注意。

作为对文化及其阐释肩负重要使命的学科,人类学也对互联网予以特殊的关注。

然而,由于互联网所构筑的网络虚拟环境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空间,网络中匿名的沟通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互动,基于真实的人群和社区且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传统研究方法在适用性上面临质疑。

为应对虚拟环境带来的研究方法的挑战,一些学者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研究田野和工具的可能,提出用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的方法,来探讨与互联网关联的社会文化现象。

虚拟民族志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民族志的过程,是对传统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虚拟民族志已逐步成为理解和认识互联网及以之为依托的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虚拟民族志所牵涉的问题予以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新思考传统并与之保持对话依然是虚拟民族志发展的路径。

一、互联网作为文化和文化产品:虚拟民族志的起点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和沟通工具,互联网提供了与传统媒体截然712社会学研究2012.6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流平台。

低成本、匿名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互联网的特征及互动模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从_社区_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从_社区_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2002年第5期(总第154期)学术论坛ACADEM IC FORUMNO.5,2002(Cumulatively NO.154)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胡鸿保1,姜振华2(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后的100多年过去了,社区研究与时俱进,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对社区作出不同的界定,因此,“何为社区”值得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思考。

本文试图从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和学术发展的角度对百余年社区概念的演化脉络进行一番梳理。

[关键词]社区/共同体;虚拟社区;文化史[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2)05-0123-04 一、G emeinschaft概念的翻译难题:“社区”还是“共同体”社会学研究者们认为,“社区”概念进入学科领域,当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发表《共同体与社会》(G emeinschaft und G ese11schaft)一书算起。

德文G emeinschaft一词可译作“共同体”,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

滕尼斯提出“社区”与“社会”相比照,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理想类型,引用他的话就是:“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的概念……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

社会是公众性的,是世界。

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人们走进社会就如同走进他乡异国。

”[1]对此,吴文藻的解释是:“‘自然社会’与‘人为社会’的区别,乃是了解杜尼斯(即滕尼斯———引者)社会学体系的锁匙……由这‘本质意志’而产生了他所谓的‘自然社会’……反之,‘作为意志’(林荣远译本作‘选择意志’———引者)形成了杜氏所谓之‘人为社会’……试将人为社会与自然社会来对比:自然社会是本质的,必需的,有机的;人为社会是偶然的,机械的,理性的。

育明考博-人民大学人类学考博专业介绍-报考指南-考试重点-真题复习资料-专业参考书

育明考博-人民大学人类学考博专业介绍-报考指南-考试重点-真题复习资料-专业参考书

2015年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考博专业介绍报考指南考试重点真题复习资料专业参考书一、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专业——人类学专业相关介绍1、学科简介与专业概论人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分析田野工作所得的资料为主,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从人的生物和文化性两大方面来研究人类自身。

人类学不仅研究部落社会和乡民社会,也研究都市社会;不仅研究异文化,同时也从文化的比较中来反思自我,从而达到增进人类不同族群之间彼此了解、达成共识的目的。

人类学大约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它进行了积极建设。

率先建系并设有人类学博士点、硕士点的中山大学是依照文化人类(含民族学、语言学和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的。

目前,除中山大学外,仅香港中文大学有人类学系(未计台湾),许多院校分别设有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人类学所、民族学与人类学所、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系。

人类学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理论史、分支人类学研究、中国民族研究等。

2、师资力量、主要博导简况本学科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均有出国留学和讲学经历。

目前博士生导师2人。

胡鸿保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的写史传统与人类学史写作》、《中国民族学史》等。

庄孔韶教授,人类学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汉人社会研究、影视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教育、公共卫生)、文学人类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银翅--1920年至1990年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人类学通论》、《教育人类学》、《人类学专题研究》等。

3、课程设置基础课:人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原著选读、性别人类学专题研究、文化人类学理论史。

专业课: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分支人类学专题研究、城市社会学、法社会学、传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论、社区研究、社会学知识引论、影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法律人类学。

考研中国人民大学专业介绍人类学

考研中国人民大学专业介绍人类学

考研中国人民大学专业介绍人类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人类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硕士点设立于1993年,人类学博士点设立于2001年。

1.专业概况(硕博)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是2003年成立的学术科研机构,几年来在学校和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支持下,开展了教学与教材改革、在多类研究领域扩展人类学知识,强调田野工作的理论检视与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某些人类学理论转换与应用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丰厚成果并在国际学界赢得赞誉。

人类学学科带头人、责任教授庄孔韶教授是人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是国内外知名的人类学家。

他治学严谨,又介入多元领域,学界朋友和学生追随者甚多;在庄教授的主持和带领下,人类学研究所在汉人社会、影视人类学理论与摄制、历史人类学、教育研究、多元文化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人类学(特别是公共卫生、教育和影视领域等)等方面成绩卓著。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在20年余布点的诸项研究正值收获时节,近年将进入出版高峰期。

庄孔韶教授主编的《人类学通论》(适于研究生阅读,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获得“2003年国家图书奖”;《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获2004年度“中国学术年鉴奖”同时获中国学术2004年“年度学人奖”。

2006年庄教授又推出了《人类学概论》(教育部推荐教材,适于大学生本科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这部教材还包括特有影视部分的7部中外影视人类学片DVD光盘,以方便课堂教学。

上述两部教材目前是中国大学研究生的主要备考读物和首选教科书,发行广泛。

庄孔韶教授受聘为“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IUAES)筹委会副秘书长和大会电影节筹备组组长,领导名为“文化之眸”的世界大会人类学民族学电影节的筹备工作。

学科史的新探索——读《中国人类学史》

学科史的新探索——读《中国人类学史》

学科史的新探索——读《中国人类学史》
李红武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08(034)001
【摘要】2006年3月,由胡鸿保、王建民等撰写的教科书《中国人类学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类学史》一书除前言和结语之外,共九章,近30万字,对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精要的梳理和恰当的评述。

细加研读,笔者觉得此书在如下几个方面颇有新意: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李红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人类学——基于20世纪前半期的学科史讨论 [J], 王建民
2.反思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史 [J], 胡鸿保;李红武
3.学科史写作的难度与标准——评近年出版的四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著作 [J], 陈淑梅
4.系统研究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的权威之作——评《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 [J], 叶云汉
5.学科史函授教学的探索—中学教师应该学习学科史 [J], 奎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

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

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
许斌;胡鸿保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4(012)003
【摘要】"口述"和"传统"以及"口述传统"一直都存在着诸多争议.从"传统"的建构来看,社会记忆使"传统"通过"现在"而被呈现.从史学角度来看,"口述"与"历史"的携手不仅打破了历史陈述的垄断,赋予历史平民化、大众化的基本特色,而且也促使一些历史学家的史观发生转变.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许斌;胡鸿保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68
【相关文献】
1.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 [J], 许斌;胡鸿保
2.现代口述历史与音乐口述历史理论及实践探索——全国首届音乐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与思考 [J], 丁旭东
3.对口述传统的纵横思考 [J], 许斌;胡鸿保
4.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概念区分及其档案意义 [J], 张锦
5.口述档案,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概念的混淆及其成因 [J], 张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

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

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
许斌;胡鸿保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05(031)003
【摘要】人类学视野下的村落研究所引起的争议,促使人类学者不断地反省和思考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回访"与"超越"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也是对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有益省思."回访"不仅仅是延伸了先驱者作品的学术生命和意义,更重要的是对过程中的社区进行新知识基础上的再诠释.而"超越"所展现的学术意义则不仅仅在于努力赋予人类学视野下村落研究的合法性,还在于在超越中使其得到持续发展.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许斌;胡鸿保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基于解释学的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阐释 [J], 梁晋芳
2.田野八式: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 [J], 赵旭东
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评张士闪《山东村落田野研
究从书——西小章村》 [J], 周松林
4.2020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与田野研究热点问题透视 [J], 王永健
5.发扬文化自觉,坚持田野研究——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综述 [J], 周星;王铭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俗内涵流变考

民俗内涵流变考

On the Trend of For ore Connotation 作者: 马伟华;胡鸿保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河南社会科学
页码: 5-7页
主题词: 民俗;内涵;流变
摘要:民俗学被引进中国之初,包括此后一段时间内,对于民俗的界定一直没有脱离民间文学、民间古俗甚至传统历史学的影响。

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界对民俗的界定大大扩充了其内涵和外延。

近年又有人提出了泛民俗的观点,这是对传统民俗界定的拓展。

不管怎样,只有将民俗内涵的界定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凸显出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促进学科理论的完善,也才能使其在众多学科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不被相关学科淹没与吞噬。

关于摩尔根的血缘家庭理论——民族学家们争论些什么?

关于摩尔根的血缘家庭理论——民族学家们争论些什么?

关于摩尔根的血缘家庭理论——民族学家们争论些什么?胡鸿保
【期刊名称】《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8()2
【摘要】美国民族学家路·亨·摩尔根的著作及其理论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重视和赞扬,这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已有最好的说明.一百多年来,摩尔根的理论尽管影响巨大深远,还是招致各流派民族学家褒贬不一的述评.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由于不同阶级的不同世界观导致的分歧;二是由于后世研究不断深入,经实践检验发现了摩尔根所据资料欠妥,从而得出与他不同的结论.【总页数】6页(P52-57)
【关键词】摩尔根;民族学;血缘家庭;恩格斯;述评;起源;私有制;实践检验;马克思;世界观
【作者】胡鸿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为摩尔根古代"血缘家庭"婚制辩证 [J], 邵凤芝
2.研究民族起源理论问题的指南——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关民族理论的一些体会 [J], 侯新惠
3.马来式亲属制度不能作为摩尔根所说血缘婚姻和血缘家庭的证据 [J], 蔡俊生
4.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资产阶级民族学的联系和区别 [J], 杨堃
5.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资产阶级民族学的联系和区别 [J], 杨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鸿保:中国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从社会学在中国的近百年学科发展史来看,其中始终蕴涵着一种人类学的传统。

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20年的社会学“重建”,这种早年的传统也在新的氛围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本文拟扼要考察这种学术传统并尝试对其成因略作分析,以求正于各位同行。

一、19世纪欧洲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都形成于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使得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变得突出而引人注目。

于是,社会学“作为从整体上和从发展机制上对社会进行综合具体考察的学科就应社会的这种需要而出现了”(注: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第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

)。

人类学则出于社会对不同族群(体质形态及社会文化彼此相异的人群)增进理解的需要而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我们说人类学在19世纪中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形成,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稍后也含美国)到亚、非、澳、美等洲开拓殖民地有很大关系。

(注:参阅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3~5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当然,以上仅仅是指学科形成之初的情形,其“约定俗成”的分野是:社会学以研究工业社会的社会运行为主,人类学和民族学以资本主义世界以外的异民族社会文化为学科对象。

至于民俗学则是研究本族基层文化(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残余的。

这种不乏欧洲中心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文化优越感,成为至今仍有学术影响力的传统观念。

在东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同行的对话中,我们是不难感受到上述学科起源的历史身影的。

(注:例如,费孝通就曾指出:社会学由于“出身不正”、“先天不足”,社会上对它存在偏见。

见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思想访谈》,载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二、社会学和人类学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同在20世纪初期传入(或谓之引入)中国。

对于这两门学科策源地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中国既是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异文化社会,又是一个有别于原始土著人的、拥有优秀古代文明和丰富历史文献的东方帝国。

因此,批判地借用两门学科的合理成份来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服务,乃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比如对社会学来说,一方面认识到孔德一系的社会学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的,另一方面又认识到对于封建制的中国,它也可以是推动社会改良和进步的一个认知工具或武器;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更成为饱含社会冲突的近代中国的革命理论指导。

(注:胡鸿保:《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透视》,载《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对于民族学或人类学,同样也有一个改造并使之适合中国国情的过程(注:周星、胡鸿保:《中国民族学的构成与特征》,载《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

岑家梧先生当年就注意到了中国民族与欧洲民族的不同:“在中华民族内不存在异种人,中国也没有殖民地”,“我们所需要的民族学,和欧美殖民地式民族学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还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出发,剖析论证了“中国化”的必要性。

(注:岑家梧:《中国民族与中国民族学》,载《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

)比如从方法上讲,西方民族学采用比较法是为了猎奇,处处求异,而中国民族学采用此方法则不是为了猎奇,乃是为了在各族文化中求同。

李济先生则指出:民族学最初发生的时候是以全人类作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就它以后的历史发展看,事实上只限于研究欧洲人所谓文化较低的民族。

这就有意无意地建立了一个错误的、以欧洲文化为最高境界的标准。

在这种标准下工作的人无形中把这门学问的客观性毁灭了不少,结果是民族学的好些基本问题都看歪曲了。

李济主张: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类全部文化为目标,连我们自己的包括在内,具体的计划就是先从自己的文化以民族学的方法研究起。

至于方法,则还是要向欧洲民族学的先进学的,不过自己自然也应该时时刻刻想新的方法,推进这种研究。

(注:参考李济:《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1939年),转引自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另外,我们亦注意到张海洋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考证了汉文“民族”一词与西文nation等概念的复杂关系。

(注: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他的结论为人类学和民族学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学术圈又被中国学者本土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

张博士指出:“如果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话,那么,中国的语言就说明古人思想观念中没有现代民族这一现实。

……我们考察近代以前的中国时,应该遵从和体验当时的语言规则。

”“中国在与西方接触之前不需要这个‘民族’[指nation——引者]”(注: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15~18页。

民族观念形成于族群的互动之中,因此,作为一种参照,我想借用唐德刚先生的一句话为张博士作一注脚:“‘中国’不是像英法德意或爱尔兰、乌克兰那样单纯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汉人’(洋人口中的Chinese)也不专指某一特定民族。

”(引自唐德刚:《论“转型期”与“启蒙后”(代序)》,载欧阳哲生:《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看来,民族自身社会情景的变动乃是人类学和民族学被接纳、进而被改造利用的重要原因。

这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的简单移植。

三、吴文藻与中国功能学派的兴起吴文藻(1901~1985)这位清华放洋的留美博士在学成回国之后,便开始了他漫长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上下求索”。

自20世纪30年代起,吴先生及其弟子们为社会学的本土化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其中,在引介英国功能学派理论和开展现代社区实地调查两方面成就尤为显赫(注:参见金天明、龙平平:《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林耀华等:《吴文藻传略》,载《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

)。

吴文藻同时还注重培养人才,着眼于学科本身的建设与发展。

于是,一方面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坚强的、经久不散的学术梯队,另一方面则产生了一批学术魅力长盛不衰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

《江村经济》、《金翼》、《云南三村》等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国际同行将吴文藻等誉为“中国功能学派”(注:“中国功能学派”一词为费孝通所使用,见费孝通:《功能学派》,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第13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笔者以为,此词较“社会学的中国学派”更能贴切地指称该学派而不至于引起争议。

),不是没有原因的。

费孝通晚年缅怀恩师,在纪念吴先生逝世10周年的会议上曾有一席讲话,充分肯定了先生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成就并对先师的人品给以很高的评价(注:费教通:《开风气,育人才》,转引自王庆仁等主编:《吴文藻纪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

费孝通指出:吴文藻认为,利用已有的书本上的中国史料来填写西方的理论和基本上借用西方的问卷来填入访问资料,都不能充分反映中国社会的实际。

“他把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功能学派引进中国,是想吸收人类学的方法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学。

因为人类学注意到文化的个性(即本土性),因而强调研究者应采取田野作业的方法。

吴先生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就是着重研究工作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

”同时,吴先生还明白,“要实行学术风气的改革和开创,决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他“不急于个人的成名成家,而是致力于培养能起改革作用和树立新风气的人才。

一代不成继成二代、三代。

”如今,我们结合学科发展历史研读过来之人的切身体会,无非是想从又一个角度说明,吴文藻的确是中国功能学派的开山祖,而这一名称本身也反映出国际学术界对他们本土化努力与成功的首肯。

四、传统的延续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或应用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研究者队伍也补充了新鲜血液。

科际整合的学术趋势以及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学的思想与方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中国社会学中的人类学传统并没有因为社会的现代化而退步抽身,反而在新形势下得到发扬光大(注:参考冯小双、李海富:《加强学科建设、回应伟大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

这一点,正是由于中国固有的民族社会背景及其置身其中的国际大氛围所使然的。

例如:中国境内民族众多,有发展对民族关系和不同地方族群进行社会人类学或民族社会学研究的需要;中国地大物博,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了解中国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从社区个案入手再上升到“类型”及“模式”之间的互相比较;中国在世界诸文明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曾经是较西方文明更具普遍意义的“连续性形态”的代表(注: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载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

张先生认为:“中国提供了将根据西方历史研究所拟定出来的若干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说加以测试的重要资料。

”他又以文明起源为例指出:“中国的形态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的形态实在是个例外,因此社会科学里面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

(上引书,第133 ~134页));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又处于“后发达国家”之列,应当有不同于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这些历史进程和社会现实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我想强调,关注传统的延续时不应该忽视因历史条件不同而出现的变异,不要忘记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现在有些人只注意到1979年以来社会学和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有不少与本世纪30~40年代所关注的课题相似,于是就过多地强调其不变的一方面,所谓“一贯坚持”、“终身为之奋斗”之类的字句在学科史的研究著作中并不少见。

其实,社会学的“重建”并非“回归”。

当前的民族研究中强调开展对汉族的人类学研究,接受《江村经济》、《金翼》的学术遗产,都是从扬弃的角度、历史的高度来认识问题的。

尽管也有不少年长的学者说过,要注意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学术研究,却并未引起年轻学者足够的重视,代沟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摩擦时时可见。

不过,比较生动的还是结合具体情景引述费孝通先生的话:“一个人的学术思想不可能不反映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情况,而且也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是密切结合的,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费先生这些话是在他为其博士生丁元竹的博士论文《费孝通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做评议书时写下的(注:见《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评议书·丁元竹卷》第3页,费先生的落款日期是1991年6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