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平静的水面、球的表面、蜈蚣风筝、汽车雨刷等,再提升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感知到平面图形旋转能形成立体图形。但由于部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由平面图形过渡立体图形的认识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应对预案。
二、教学任务分析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由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本节课“点、线、面”,将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有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积累有关的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物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由网络热字“囧”引入。
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囧”字念(读音)什么?由哪些笔画组成?
问题2:同样富有魅力的几何图形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呢?(出示黑板、足球、水桶、立交桥等图片组)
目的:
切合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折等过渡到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其他汉字来引入。切入到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要准备比较丰富的图片。先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分析组成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必要时,借助模型或动画演示。
第二环节观察探究抽象归纳
探究一:
教师: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一说它们可以看作哪个图形(或几何体),这些图形(或几何体)是哪些要素构成的?
学生:黑板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它是由由四条线组成的。
学生:足球可以看作一个球体,它是由一个曲面构成。
学生:水桶是由一个曲的侧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面组成的。
学生:立交桥里有直的线路线,也有曲的线路线。
教师(插话):你是怎样看待“线路”的?
学生:从近处看,直的路线由两条直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曲的路线是由两条曲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从远处看,直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曲的路线就一条曲的线,上面的车就是一个点。
教师:你说的很好!
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的图片。找一找,在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基本的图形呢?学生:(分组展示讨论与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精美图片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的?
学生:图片是由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组成的。
教师:实际上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
探究二:
教师:那么这些基本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让我们来看(多媒体课件展示,闪烁面与面相交处,线与线相交处。
学生:面与面相交成线。
学生:线与线相交于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表述也很准确,现在观察我们的正方体和圆柱体,找一找看,它们各是由什么样的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吗?
(学生操作正方体和圆柱体得出结论)
学生: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
学生:圆柱体是由一个曲的面和两个平面围成的。
教师:由此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体是由面围成的。
教师: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有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线?
学生:两个底面分别和侧面交于两条不同的曲线。
教师:不错,最后让我们来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线?
学生: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条棱。
教师:在此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实践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面与面相交于线,线与线相交于点。
学生:正方体的棱是相邻的几个平面的公共部分;正方体的顶点是相邻的几条线的公共部分:线是面的一部分,点是线的一部分。
学生:也就是说面是由线组成的,线是由点组成的。
目的:通过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效果:交流、研讨以及自主寻找点线面体的实例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动画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理解新知
探究三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里有三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高速的小汽车移动成线,运动中出租车的玻璃刷运动成面,直角三角形面动成体的过程。)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学生观看,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合作交流。)
学生:第一个图中,快速移动的点看起来象一直线。
学生:第二幅图中,运动中的雨刷形成一个平面。
学生:运动着的直角三角形形成了一个锥体。
教师:能不能用最简炼的语言叙述这些结论呢?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举出人员,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通过上例,我们可以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种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与互相评议)
学生:快速挥动火把形成一条火龙。
学生:快速舞动一把亮闪闪的大刀,看到一片刀光。
学生:沿长方形的一边旋转得到一个圆柱体。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各举实例说明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关于这一点,老师做了一个动画,请看大屏幕。
目的:通过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第四环节随堂练习巩固质疑
内容:
1.(连线题)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2. 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