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户作业可以通过()方式由用户自己按照作业来进行操作。

A.脱机B.自动控制C.在线处理D.联机处理2.()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专门语言,它由操作系统的专门机制解释处理。

A.C语言B.JCL语言C.Ada语言D.Pascal语言3.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4.终端用户在终端上控制作业的执行要经历四个阶段,最初阶段是()。

A.用户注册B.终端连接C.作业控制D.用户退出5.在下面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小作业,从而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优先数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6.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C.仅限于防管指令D.仅限于特权指令7.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使各类用户满意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8. 分时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作业通常称为()。

A.后台作业B.长作业C.批量型作业D.终端型作业9.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计算时间段的作业优先10.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执行B.提交C.完成D.后备11.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12.()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执行时间13.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触发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响应比最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是()调度算法的折衷。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将大小为100N的力F沿x、y方向分解,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1 。

① 0;② 50N;③ 70.7N;④ 86.6N;⑤ 100N。

2.已知力F的大小为F=100N,若将F沿图示x、y方向分解,则x向分力的大小为 3 N,y向分力的大小为 2 N。

① 86.6;② 70.0;③ 136.6;④ 25.9;⑤ 96.6;3.已知杆AB长2m,C是其中点。

分别受图示四个力系作用,则 3 和 4 是等效力系。

①图(a)所示的力系;②图(b)所示的力系;③图(c)所示的力系;④图(d)所示的力系。

4.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R 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3 。

①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②合力偶;③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④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5.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作用,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2 ,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2 。

① F/2;② F/2;③ F;④2F;⑤ 2F。

6.图示结构受力P作用,杆重不计,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 2 。

① P/2;②3/3P;③ P;④ O。

7.曲杆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 的力偶,则图(a )中B 点的反力比图(b )中的反力 2 。

① 大;② 小 ;③ 相同。

8.平面系统受力偶矩为M=10KN.m 的力偶作用。

当力偶M 作用于AC 杆时,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4 ,B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4 ;当力偶M 作用于BC 杆时,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2 ,B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2 。

① 4KN ;② 5KN ; ③ 8KN ;④ 10KN 。

9.汇交于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

即0)(,0)(=∑=∑i B i A m m F F ,但必须 2 。

① A 、B 两点中有一点与O 点重合; ② 点O 不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 ③ 点O 应在A 、B 两点的连线上;④ 不存在二力矩形式,∑X=0,∑Y=0是唯一的。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SNA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净出口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绿色GDP2.试述六大经济总量包括哪些项目?各个经济量之间有何关系?4.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哪几种?5.简述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以及四部门经济具体如何循环的?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GNP、NNP、NI、PI和PDI这六个经济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7.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8.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9.经济国民经济核算时要遵循社么样的平衡原则。

10.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例介绍SNA的基本内容。

11.试用收入法说明GDP的构成。

11.如何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支出两个等式?1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82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400亿美元,消费是76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200亿美元。

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13.假定某国各项经济指标如下:消费支出:3000亿;总投资:2000亿;政府支出:900亿;进口:300亿;出口:150亿;工资:4200亿;间接税未知;利息:200亿,租金:250亿;利润:400亿;折旧:100亿;非企业收入:400亿‘根据所给资料进行:(1)用支出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该国间接税为多少?(3)该国国内生产净值为多少?1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

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1.名词解释(1)SNA: 即国民账户体系。

最新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练习题答案

最新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属于企业负债类账户的是()。

A.应收账款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所得税费用参考答案: C2.引起负债内部两个项目此增彼减而负债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A.用短期借款偿还应付账款B.收到投资者货币投资C.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D.用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利润参考答案:A3.会计科目是()。

A.会计报表的名称B.会计报表的项目C.会计档案的名称D.会计要素的名称参考答案:D4.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存款购买一批材料B.以存款支付前欠货款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D.购买设备一台,货款未付参考答案:D5.“坏账准备”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账户。

A.资产类B.负债类C.所有者权益类D.费用类参考答案:A6.下列哪个项目是资产()?A.应付职工薪酬B.预收账款C.应付利息D.预付账款参考答案:D7.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是()。

A.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B.以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C.向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D.将银行借款存入银行参考答案:C8.如果某项经济业务只引起资产类内部项目或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增减变动的,其结果是()。

A.不影响资产或负债总额B.使资产或负债总额发生等额变动C.只影响资产总额变动D.只影响负债总额变动参考答案:A9.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是()。

A.车间办公费B.生产设备的折旧费C.行政管理人员工资D.生产设备的修理费参考答案:C10.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账户 C.会计分录 D.会计对象参考答案:D1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资金运动 B.会计对象 C.会计科目 D.财务状况参考答案:C1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未分配利润 B.权益 C.流动负债 D.长期负债参考答案:B13.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单项选择题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2.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账户B.会计等式C.会计对象D.会计要素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D.业务的性质6.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库存现金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原材料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实收资本B.应付职工薪酬C.累计折旧D.所得税费用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增减记账法B.现金收付记账法C.借贷记账法D.财产收付记账法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A.登记收支业务B.借贷原理C.收付原理D.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生产成本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

第二章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体现农民愿望的纲领是(C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天京田亩制度》2.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D )A.《太平天国施政纲要》B.《国库制度》C.《金库制度》D.《资政新篇》3. 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C )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学堂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汉阳枪炮厂4.康有为1895 年在京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向光绪皇帝上书的事件是(A )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公车载书”D.“明定国是”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西学为体中学为用”C.中西结合D.全盘西化6.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B )。

A.洋务派与守旧派的争论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之争7.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 D )。

A.金田起义B.北伐失败C.永安建制D.天京事变8.( D )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A.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 公车上书C. “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D.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9. 戊戌变法的性质是(B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D.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10.太平天国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因为( C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二、多项选择题1.天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天朝田亩制度》实现的理想社会是(ABC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禁朋党之弊,设立新闻官”2.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BD )A.奕诉B.曾国藩C.慈禧太后D.张之洞3.洋务运动举办的著名的水师有(ABCD )A.福建水师B.广东水师C.南洋水师D.北洋水师4.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著有(A BCD )A.《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考》C.《仁学》D.《变法通议》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A.只能在借方B.只能在贷方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

CA.在借方B.在贷方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D.没有余额双重性质账户的定义即期末余额可能出现在借方或贷方的账户。

14、借贷记账法下,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DA某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该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B某账户期末借方余额=该账户期末贷方余额C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D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15、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DA.实收资本B.应付工资C.累计折旧D.所得税A所有者权益;B负债;C虽然属于资产账户,但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正好相反。

累计折旧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16、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账户,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万元,贷方发生额为5万元,期末余额是()。

B万元万元万元万元见15题解析。

17、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CA、完全一致B、相反C、基本上相同D、无关收益类账户可能没有余额二、多项选择题1、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是()。

BCDA.经单位领导人批准B.有用性C.相关性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账户的贷方表示()ACDA.收入增加 B.收入减少 C.费用减少D.负债增加 E.所有者权益减少3、下列账户属于费用要素的有()全选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制造费用 E.其他业务支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A.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B.损益类账户在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C.成本类账户如有余额,则按负债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计算D.收入类账户如有余额,则按负债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计算E.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与其发生额无关成本类账户的余额按资产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计算。

5、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记账符号 B.账户设置 C.记账规则D.试算平衡 E.记账依据6、账户一般包括包括()。

ABCDA、账户名称B、日期与摘要C、凭证号数D、金额E、会计分录7、总分类账户与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ABCDEA.是性质相同的账户 B.是结构不同的账户C.所反映的对象相同 D.采用平行登记方法E.登记的原始依据相同8、下列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有()ABCEA.某项经济业务重复入账B.应借应贷的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C.借贷双方同时多记了相等的金额D.借贷金额不等E.某经济业务未入账试算平衡主要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相等。

9、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有()。

ACDA.累计折旧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盈余公积预付账款属资产类,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10、__________属于资产要素内部项目增减变化。

ABDA.收到某单位还来的欠款8 000元B.以存款20 000元购买设备一台C.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D.从银行提取现金6 000元E.收到某投资者投入的银行存款150 000元C涉及资产和负债。

E涉及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11、在正常情况下,下述各类账户有期末余额的是()BDEA、收入类账户 B资产类账户 C、费用类账户 D、负债类账户 E、所有者权益类账户AC属于损益类账户,一般无余额。

12、每笔会计分录都包括()ABCA.会计科目 B.记账方向 C.记账金额 D.核算方法 E.原始凭证13、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

BCA.应收账款B.投资收益C.主营业务成本D.生产成本14、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

ABA、检查经济业务处理的合理合法B、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C、进行试算平衡D、登记账簿E、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三、请根据下列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货款18 000元,增值税率17%,另有外地运费700元,均已通过银行付清,材料未验收入库。

2、用转帐支票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共计600元。

3、生产车间为制造A产品领用甲材料6 000元,为制造B产品领用乙材料8 000元,管理部门一般耗用乙材料2 000元。

4、车间报销办公用品费300元,公司报销办公用品费500元,均以现金付讫。

5、职工刘芳出差借款3 000元,以现金付讫。

6、以转账支票支付所属职工子弟学校经费50 000元。

7、刘芳报销差旅费1 500元,余款退回现金。

8、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00 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40 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0 000元。

9、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费3300元,管理部门办公设备折旧费1200元。

10、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

11、预提本月银行借款利息3000元。

12、开出转账支票,以银行存款缴纳企业所得税18000元1.借:物资采购187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060贷:银行存款217602.借:管理费用600贷:银行存款6003.借:生产成本——A产品6000——B产品8000管理费用 2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6000——乙材料 100004. 借:制造费用 300管理费用 500贷:现金 8005. 借:其他应收款——刘芳 3000贷:现金 30006.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7. 借:管理费用1500现金1500贷:其他应收款——刘芳30008.借:生产成本——A产品40000——B产品30000制造费用10000管理费用 20000贷:应付工资1000009.借:制造费用3300管理费用1200贷:累计折旧450010. 借:现金 800贷:银行存款 80011.借:财务费用3000贷:预提费用300012.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8000贷:银行存款 1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