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
《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
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
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
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
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
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
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
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
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
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通用)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
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
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
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
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
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
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第一篇: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
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
因此,让学生了解“渔父”这一常见的著名典故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颇有意思的专题学习的小活动。
主持人:中学阶段,我们已经多次亲密接触渔父。
作为一种类型人物,渔父频频现身教材,在太史公《屈原列传》中,在张志和《渔歌子》词中,在柳宗元《渔翁》诗中,甚至在《桃花扇·余韵》传奇中。
为研究渔父的审美特征,探讨渔父的文化内蕴,老师要求我们上网搜寻关于渔父的资料,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渔父是怎样一种文学形象。
1:我来说说渔父的形貌衣着。
庄子终身隐居不仕,《庄子·渔父》中,一位“须眉交白,披发揄袂”的渔父下船而来。
李颀《渔父歌》:“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看来,这位渔父是白发老者,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2:渔父是一种共名。
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
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遇到的渔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出现了众多渔父,无名无姓,亦无籍贯。
唐代的著名渔父“烟波钓徒”张志和是一个例外。
3:渔夫是一种职业,渔父不是一种职业。
岑参《渔父》:“竿头钓丝长丈余,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渔父垂钓不为鱼,为的是闲适的心境,这是渔父的行业特点。
4:渔父喜欢放歌一曲。
经典名曲是《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千秋万代吟唱不绝。
还喜欢原生态民歌《欸乃曲》,而且歌喉嘹亮,撼动绿水青山。
柳宗元《渔翁》:“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 贯云石《芦花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5:渔父另一嗜好是饮酒。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资料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
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
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
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
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浅谈唐诗中的渔翁形象
2013-05百花园地浅谈唐诗中的渔翁形象文/李秋丽渔翁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以鱼为对象的劳作者的称谓,是农业生产中极其普通的一种职业。
在现实中,一个单纯地以捕鱼为生的渔夫是很难说出这么高深的话的,这个充满着生活智慧的渔翁是作者情感寄托之下产生的,是作者一部分意识的代言者。
所以,这一类渔翁是超越了现实中作为劳动者的渔翁的智者、高人。
一、唐诗中渔翁的形象及钓鱼行为的特点在唐诗中,写到渔翁和钓鱼的篇目很多。
比如:独钓四首(其一)韩愈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钓鱼诗李贺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在这些诗篇中,渔翁基本上都是独自一人在安静的水边环境中垂钓。
不仅如此,诗人们还反复引用了历史上姜太公、严子陵钓鱼的典故。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
”姜子牙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学识渊博却不能得到重用。
所以他离开商朝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
可以说姜子牙是后世诗人们笔下第一个真正的假渔翁,所以后世以他的故事作为隐士得到知遇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姜太公钓鱼被当做寻求出世之路的智慧之举,那么严子陵钓鱼在唐代诗人笔下更多的是被当做隐逸以求自适的表征。
严子陵即严光,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几次请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
他在富春山下耕田自养,又喜在桐庐县南的严陵濑垂竿钓鱼。
严子陵之所以要拒绝做官,是因为在光武帝的朝堂之上他看见了小人的倾轧和官场的险恶,隐居垂钓是为了保全自己心灵的自适,这就如同屈原不肯随波逐流而投身汨罗,后世所以用“严陵钓”作为高士垂钓之典。
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永赖坐此石,长垂严陵钓”,流露出了对严子陵隐居垂钓生活的向往。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第五是“钓”,钓意味着耐心、等待,意味着隐
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说苑 政 理》载孔子的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向阳昼请 教治民之术,阳昼说:“吾少也贱,不知治民 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夫极纶错饵, 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 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 厚味。”隐者垂钓,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 若食若不食”,此一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 追求的。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钓 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春江钓叟图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样春。一壶 酒,一 竿纶,世上知侬有几人? 一阵春风一叶舟,一纶兰缕一轮钩。花满 渚,酒满瓶,万倾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是李煜早期的作品,表现的是对无 拘无束,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渔父的 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连用 四个“一”,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春江垂 钓”图。
“渔父”意象把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崇尚自
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渔父不再是 一种职业,而垂钓也不再是一种休闲,它们已 经共同演化为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以及国人 的灵魂支柱,它倚儒道,法自然,重节义,使 得国人悠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惯看秋月春风、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淡然与坦然之间玩味 人生的意趣,体验生命的大度,独享一份从容。
后代文学中常见的渔夫形象
随遇而安、心情闲适的渔夫形象
广陵别郑处士 唐· 高适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犹足傲羲皇。 写碧水垂钓、江田插秧的耕钓生活,胜过羲 皇氏时的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
《渔父》 唐· 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
古代⽂学中的渔夫意象古代⽂学中的渔夫意象植根于传统⽂化和哲学思想沃⼟上的中国古典⽂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了许多⽤来寄托情思的⽂学意象。
渔⽗就是其中⼀个⾮常独特的⽂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化现象。
⼀、渔⽗意象产⽣的历史脉络(⼀)早期的名⼠钓翁渔⽗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故事。
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的故事了。
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钩钓渭⽔之鱼,不⽤⾹饵之⾷,离⽔⾯三尺,尚⾃⾔⽈:‘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负的话语,使得周⽂王亲⾃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王、周武王灭商的功⾂。
后来就⽤“磻溪渔⽗”的典故代表怀抱⽂武全才的隐⼠。
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
严光字⼦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垂钓为业。
访得之,⼦陵不受封。
”由是严⼦陵清⾼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以诗句“昭昭严⼦陵,垂钓沧波间。
⾝将客星隐,⼼与浮云闲。
”(《古风》⼗⼆)盛赞严⼦陵的⾼风亮节、安于岩户。
范仲淹撰写《严先⽣祠堂记》,在⽂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苍苍,江⽔泱泱,先⽣之风,⼭⾼⽔长”,以“苍苍”之云⼭、“泱泱”之江⽔的⽐兴⼿法,极⼒推崇和赞赏严⼦陵先⽣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节风范。
(⼆)不知姓名的“世外⾼⼈”隐逸意指“能为⽽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愿隐姓埋名的世外⾼⼈才算得上是隐⼠。
⼤多数隐⼠都没有姜翁和严⼠这样的名⽓,他们甚⾄只是些⽆名⽆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彩。
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不仅⽣活充实闲雅,内⼼恬淡平和,⽽且⼈⽣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上⼼⽆牵挂,寄情⼭⽔,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
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
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
《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
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
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
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
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
其次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浅析
浅析《庄子》、《楚辞》中的渔父形象(一)渔父是众多中国古代文学形象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由这一形象建构了古代独有的隐逸文化。
本文拟就《庄子》、《楚辞》中的渔父形象对渔父作以简要探讨。
《庄子》、《楚辞》中都有《渔父》这篇文章,分别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当我们比较《庄子》、《楚辞》的《渔父》篇时,会发现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篇文章都是用对话的形式构成,现列举《楚辞》中屈原和渔父的对话:1、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实质是一场交锋,一场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交锋。
渔父的“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众人皆浊则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则哺其糟而啜其醴”等等语言的表述体现的正是典型的道家思想;而屈原的“宁葬身鱼腹”也不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体现了屈原“濯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是他一生执着追求和保持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2、文本叙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彰显屈原的人生抉择,也就是说在屈原与渔父之间是偏向于屈原的,正如宋朝洪兴祖在其《楚辞补注》中所说的“假借问答以寄意耳。
”其“意”即在于彰显屈原的人格魅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是一种象征,一种隐逸的象征,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从“莞尔而笑,鼓渫而去”可以见出远离世俗的超脱,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渔父形象是抽象的、理念的代表,是处于抽象具象动态平衡中的形象。
“ 渔夫”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追溯于源头,其最早应出现在历代的传说故事中,姜太公钓鱼这一典故中所传的“ 直钩钓鱼”者姜尚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渔父形象之一。
然而这一形象却更多的用于其寓意中,就形象本身反而居于次要地位。
“ 渔父” 以一独立形象出现在文学中最早应归于《庄子·渔夫》,文章详尽的描述出渔夫与孔子的答对,用意是假借渔父之口,攻击孔子。
就形象的塑造而言却乏善可陈,不够丰满。
真正确立渔夫“ 形象” 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钓鱼
清· 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诗歌表现渔夫孤舟独钓,拍掌呼笑,独占 江秋的情形,表现了渔夫自由自在的生活 和高邈情怀。
期待施展抱负用世的渔夫
戏题湖上 唐· 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渺渺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诗人写湖边垂钓的老者待鱼上钩的企盼心 态,自然隐含着钓取功名爵禄的一腔热望。
寄寓愤世嫉俗情怀的渔夫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 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 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朱敦儒前后 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 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 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 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后代文学中常见的渔夫形象
心情闲适的渔夫形象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作者介绍
朱敦儒 (1081-1159)宋代词人。字希真。 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 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 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 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 仕。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修改版
诗人借用寒江独钓的渔夫表现自己睥睨一切的 阔大胸襟,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孤傲, 始终保持自我的坚定品格。
失意的渔翁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 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 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 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 愤。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 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 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 “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 几分孤寂情怀。
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隐者垂钓, 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 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追求的。欧阳修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古代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
古稀,仍垂钓于磻溪,他所用不是弯钩而是直 钩,后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 传于世,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 机会;二是严子陵,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 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 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 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 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 水长。
“渔父”意象构成要素
首先是“渔”,垂钓之风,溯自上古。《诗经》
中说,“箸箸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 莫致之。那时垂钓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 “岂不尔思”似乎已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 这就是渔父的雏形。
自庄屈作《渔父》篇之后,“渔父”已成为一
个经典的文学意象,在文人笔下,打渔已没有 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闲情雅趣:“渔得鱼 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 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江干多是钓 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 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 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 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 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
第26卷[收稿日期]2008-02-16[作者简介]慎春燕(1984-),女,浙江余姚人,浙江海洋学院2004级学生。
第26卷第2期2009年6月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 ITIES SCIENCE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慎春燕(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摘要]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是中国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代文人笔下的渔父纷繁复杂,既有超脱旷达、恬淡自适、乐山爱水的隐逸者,又有怀才不遇、苦等时机、期待一飞冲天的垂钓者,还有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侠义者。
林林总总的渔父意象,寄寓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勾勒出古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渔父;原型;类型;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9)02-0010-06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姿态傲立于文学史,但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往往都无法摆脱儒、道的纠葛,无形中便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中,“渔父”这个看似平凡的劳动者形象却倍受彷徨的古代文人青睐,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渔父”这样一个文化意象为何如此频繁出现,它与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及士人心态之间隐含着哪些微妙的联系?让我们一起举棹鼓浪,逆流而上,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河词海中寻觅“渔父”的足迹。
一、“渔父”形象的原型(一)历史原型追溯起“渔父”形象的历史原型,首推的便是姜太公吕尚。
在《吕氏春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
”同样,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类似记录,讲的是年老穷困的吕尚钓于渭水,遇见周文王,文王拜以为师。
其后,吕尚辅佐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自己也得以流芳百世。
吕尚因钓而遇,由遇而达,最终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实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入仕建功的理想。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父”意象肇始于庄子、屈原二人的《渔父》 篇,而尤以屈原的《楚辞 渔父》影响最为深远。 庄子和屈原同是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 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也都居 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两篇《渔父》各具特 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
《庄子 杂篇 渔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代表道家 思想的渔父,和与之对立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着 重叙述了“渔父”和孔子有关“仁则仁矣,恐不 免其身”及“人有八疵,事有四患”的对话。
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
抬头,月上东山。
写老渔夫襟怀开阔,无牵无挂,扁舟垂钓,怡 然自得,直到月上东山,才高歌而返。
春江钓叟图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样春。一壶 酒,一 竿纶,世上知侬有几人?
一阵春风一叶舟,一纶兰缕一轮钩。花满 渚,酒满瓶,万倾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是李煜早期的作品,表现的是对无 拘无束,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渔父的 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连用 四个“一”,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春江垂 钓”图。
以渔谋生的渔夫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写风涛中作业的渔者的辛酸,寄寓诗人对江上 渔者的无限同情。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吕·山坡羊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 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
手。
写渔者寒冬垂钓,十分辛苦,风雪侵 袭,肌肤冻裂。
高效课堂精品课件 高二语文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关于这首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大致上都是认为此篇乃是作者屈原被放逐时所作,以抒发他忧国伤时和对前途失望之情,“寂寞”、“寥落”等词语正是表现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
不过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该从整体把握来看待,因为《渔父》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神话故事来阐述人间的道理。
因而在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地思考一下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政治与人生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性评价,避免流于肤浅。
那么就让我们走近渔夫,去领略一番“世界第一江山”的风采吧!第一层写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以鱼、鸟入水来比喻君子处世,用泥沙混杂水中比喻小人在朝廷为官,极力赞扬鱼儿无拘无束的快乐自由,实则是借古讽今,揭露庸俗贪婪的小人。
“沧浪”暗示了诗人高洁的节操。
可见渔父与“鱼”、“鸟”一样,均属于隐逸之士。
接下来,再叙渔父之状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紧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已经很明显地将渔父置身社会洪流之外。
于是开始将自己推销给“渔父”了:“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认为圣贤之人如此做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化解外部世界带来的烦恼。
最后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矣。
”点破题旨,留下余味。
“沧浪之水”代指世俗之尘,表达作者鄙弃世俗,洁身自好的意愿。
“可以濯吾缨”比喻其远离污浊官场,追求廉洁清白的节操,而“可以濯吾足”,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思想——纵使在恶浊的环境中仍保持洁身自好。
其中包含了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
对于“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颇有些人把它视为怪诞,但又何尝不合情理呢?因为人洗澡时,热气蒸腾、汗流浃背,必须得打起伞才能防止湿透衣服,所以先弹去帽上灰尘,再拂拭身上尘土,这不仅反映出儒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往往在沐浴之后戴上高高的帽子,做些繁琐而矫揉造作的动作,完全违背了人体的真实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
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
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
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
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
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
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
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
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屈原是一个奉行“杀身成仁”的积极入世者,而国王的专制统治体系,则使他的理想屡屡受挫;而“渔夫”这一形象,则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之外的高士。
他开导屈原不要执着于是非之争,要效法圣人“不凝滞于物”,代表的是一种道家的处世思想,“渔夫”的形象已不再是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他劝导屈原的话以及在“鼓槌而去”时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就证明了他不是一个等同于一般渔夫的“渔夫”,而是一个有一定学识的隐士,这种隐士,“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显然是道家“顺应自然”思想的反映。
“渔夫”形象的另一个出处是民间关于姜子牙(姜尚)的传说。
不过这一传说出现得比较晚。
大约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周朝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钓的传说。
他用无饵的直钩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钓鱼,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负有天命的人)后来终于被周文王得知,在他八十高龄的时候被任命为相(事见北宋《武王伐纣评话》)所以这一形象又具有有才能、有抱负的文人等待时机的意思。
二、渔夫形象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文人中普遍存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这其实是一种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混合的产物。
古人信奉“舍生取义”,但当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即便“舍生”也难以“取义”的时候,我们的文人就相信起了老庄,不为外物役于心。
许多隐士往往经历这样一个生活过程:当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他们向往的是驰骋政坛,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当他们在仕途或生活中失意的时候,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就自觉不自觉地“易帜”了——以道家“独善其身”的旗号来作为自己逃避现实的理由。
他们往往说自己看破了红尘,其实这种看破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衡。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一种渴望踏入仕途的“官本位”心理。
这种心理在文人思想中更是占主要地位。
而文人这种心理的普遍性必然与中国社会长期一
人独裁的专制统治相抵触、交锋的结果,便是文人在施展自己政治理想过程中的处处碰壁。
许多文人因为这种碰壁被夺去了生命的权利。
于是另外的人便只好寄寓山林,垂钓于景色优美的湖畔,暂时以闲淡的生活来慰妥自己难以平静的心灵,或伺机而起,再度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举一例子来说。
大诗人李白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向往并寻找着踏入仕途的机会。
他“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游名山,访道士,期望有人能在朝廷为他说话,得到朝廷的重用。
天宝元年,李白受道士吴筠推荐,被玄宗征召入京,他就认为施展自己的抱负,“达”天下的机会到来了,于是唱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
但他的性格并不适合从政,于是不久就被“赐金还山”。
但李白并不了解这其中有他性格的原因,所以就感到自己不得“志”了,于是就在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同时,唱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句子,表现了他思想上的转折,当官不成,就做渔夫。
当然作“渔夫”是暂时的,因为这时的李白仍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诠释“渔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总之,“渔夫”形象是中国社会专制统治与文人政治理想矛盾的产物,是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夹缝中成长出来的一种变态的形象。
因为这种形象能够概括几千年专制统治中文人普遍的经历和思想,因而长期以来也就一直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