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世界扫描_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_道德信条_蓝鸿文

[收稿日期] 2001-1-30[作者简介] 蓝鸿文(1929-),男,四川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02-0019-08世界扫描: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道德信条◆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关于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建立的情况,已有一些文章作了介绍,但多限于某一个国家。
本文的新意在于作了一次世界性扫描,从西方新闻界到中国新闻界,再到区域性国际性的新闻组织。
并指出制定道德信条是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深具道德意义的一件事情。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和功能作了分析,以期更好地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它,这又是本文的第二个新意。
文章结尾对新世纪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世界扫描 特征、理论基石与功能[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属道德范畴。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也是“以德治业”的关键所在。
自律一般又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和制定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
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建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
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对新闻工作者是否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办事起监督作用,因此关键还在于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并认真执行已制定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回首刚过去的20世纪,制定道德信条堪称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并且是世界许多国家新闻界深具道德意义的一件事情。
那么,世界各国制定道德自律信条的状况究意怎样呢?现在就让我们从西方新闻界开始先来作一番扫描吧。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行业自律与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行业自律与职业道德建设自律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保持媒体的公信力和形象。
本文将探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行业自律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行业自律的重要性行业自律是指在行业内部建立一套规范和准则,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行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对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来说,行业自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
1. 提升行业形象:行业自律可以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避免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行为,提升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2. 维护媒体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是建立在客观、真实、客观报道的基础上的。
通过行业自律,可以避免虚假报道、夸大事实等不负责任的行为,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3. 保护新闻出版权益:行业自律可以形成行业内的自觉遵守规则和准则的良好氛围,保护新闻出版行业内各方的权益,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二、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来说,职业道德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1. 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应该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不得夸大事实、编造事实,做到真实客观的报道。
2. 尊重个人隐私和权益:从业人员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造谣诽谤等行为,维护个人隐私和尊严。
3.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职业道德准则,不得接受贿赂、收受好处费等不道德的行为。
三、行业自律与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为了加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行业内部的自律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业准则和规则。
2.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
3. 设立行业监督机构:建立行业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从业人员的行为,对违反行业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新闻的他律与自律

(一)新闻政策
• 2.新闻政策的性质 • 新闻政策是政府管理媒体 • 新闻活动的行为的表现形式。 • 新闻政策的存在形式 • 会议决定 • 领导人讲话 • 文件等
(一)新闻政策
(一)新闻政策
• • • • • • •
3. 新闻政策起作用的原因 集权制新闻制度 新闻传播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新闻政策在中国的得失评价: 积极 消极 举例:灾难新闻
(二)法律影响
• 1.采访权的法律依据 • 2.如何看待隐性采访 • 3.新闻采访中常见的侵权现象
二、自律
(一)自律的形式
• 自律是新闻界的一种自我约束。从世界范
围中讲,自律包括三个方面: • 自律制度 • 自律机构 • 伦理准则。
(一)自律的形式
• 自律制度的代表形式 • 是美英由新闻界自己建 • 立的“读者代表制度”。 • 这是通过读者监督报纸 • 报道的制度。在这个制 • 度中,读者有权向编辑 • 部提出问题;有权要求 • 报纸发表更正;有权要 • 求报纸刊登读者代表发 • 现的问题。
新闻的他律与自律
• • •
• •
组织
社会 系统的
制约 控制
制约规范 自律 他律
活动
媒体传播
一、他律
•
新闻活动中的采、写、编虽然在具 体活动中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在受到社 会规范这一点上基本是相似的。新闻活 动要合乎一定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受 思想观念、道德习惯、礼仪宗教、法律 制度等多处影响。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3.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第一章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一,1949年以后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年以后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得到全国新闻界一致认同的新闻道德自 律信条,是分两步完成的: 律信条,是分两步完成的:
《记者守则》(草案), 1981年由中宣部 记者守则》 草案), 年由中宣部 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商拟; 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商拟;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1年 年 1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正式通过. 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正式通过. 月中国记协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正式通过
美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报业自律信条是由个 人提出的,主要有: 人提出的,主要有:
– 威廉 麦克基恩为《菲拉达尔菲亚公共记录报》 威廉麦克基恩为 菲拉达尔菲亚公共记录报》 麦克基恩为《 制定的伦理原则 – 华伦 哈定为《星报》建立的道德规则 华伦哈定为 星报》 哈定为《 – 瓦尔特 威廉制定的《报人守则》 瓦尔特威廉制定的 报人守则》 威廉制定的《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性新闻组织的 道德自律信条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际合作日益增多, 区域性国际性新闻组织的道德自律信条会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 理论基石和功能
一,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
群体性
无论是个人提出还是组织或单位提出,都是作为一个 无论是个人提出还是组织或单位提出, 群体的行为准则. 群体的行为准则.
英国: 英国:
– 英国新闻记者学会 英国新闻记者学会1963年制定了《英国报人道德规则》. 年制定了《英国报人道德规则》 年制定了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11-02 10:01 共1人浏览[大] [中] [小]作者:蓝鸿文自律,相对于”他律”,属道德范畴。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
而自律,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
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成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
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对新闻工作者是否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办事起监督作用,因此关键还在于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正确对待和认真执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限于篇幅,本讲将侧重论述我国新闻界道德自律信条的问题。
解放前旧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五四”运动后,西方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曾通过不同渠道传到中国来。
1921年12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到中国访问,带来了他那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记者守则》。
此前,该守则已由国新社从上海《字林西报》译出。
1932年燕京大学新闻系编的《新闻学研究》刊登了汪英宾的重译文。
新闻学家任白涛于1941年出版的《综合新闻学》一书中,在专章论述《新闻事业道德》时,参照别的译文,又重译。
1942年重庆《大公报》又刊登了新译文。
此外,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制定的《报业信条》,也在解放前介绍到中国来。
1930年出版的日本后藤武男著的《新闻纸研究》中译本,以”伦理法则”名作过介绍。
任白涛把它译为”新闻道德规律”,在《综合新闻学》中也作过介绍。
该书还介绍了美国总统哈定在任《星报》主编时制定的《星报公共信条》,以及赫思特报系制定的信条。
新闻教育家俞颂华1939年写的《论报业道德》一文,也介绍了美国报业的一些信条。
新闻传播学自律与他律(自律部分)笔记整理

新闻传播学自律与他()17/10/19 4:08 PM一、现代传媒业的职业基本特征(权力、义务、职业特性及其相应道德自律)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兴起对社会影响日益凸显,并且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作为职业传播者富有向全社会沟通信息、为政治民主所要求的公众参与提供公共论坛的使命而享有的新闻传播自由。
因此对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向社会负责、向公众负责、不滥用新闻自由。
新闻工作者为继续享有新闻自由的资格的欲望为新闻业道德自律提供动力。
任何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必须适应其职业特性,因而,新闻传媒业的职业基本特征:社会性、公共性和商业性的统一、高度时间压力下的操作1.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新闻传媒业的传播活动,其传播范围遍及全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决定职业内机构和从业人员在新闻职业活动中必然要与其他部门发生广泛的联系,需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而在新闻业内部,有效合理的分工也需要互相协调。
新闻职业道德是调节新闻界在职业新闻传播活动中内外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2.公共性和商业性的统一新闻传媒业作为面向社会的广大公众进行传播的职业,其职能具有公共性的一面。
亲闻传媒业应客观、真实、充分地向公众提供对于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信息,充当公共论坛服务于政治民主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新闻传媒业还被赋予提供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社会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位,企业化管理”,将广播电视电影业归为第三产业,要求做到“自主传媒业必须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追求最大受众市场份额,在广告市场中赢得大量广告客户,显示出其商业性、市场性的一面。
由此,出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传媒的政治使命(为要正视经济效益问题。
因而现实出现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现象,传播活动中调节为公共利益服务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调节牵涉在内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方法就是具备新闻职业道德。
3.从业人员和媒介机构的传播活动是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进行的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追求时效性,但真实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
第二章 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

三,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报道真实,
一切新闻都要真实, 一切新闻都要真实,这是新闻传媒普遍提倡和 遵循的一项原则. 遵循的一项原则.对于新闻事件而言强调的是 真实,而对传媒和新闻记者而言强调的是公正. 真实,而对传媒和新闻记者而言强调的是公正.
三,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报道真实,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下四个方面: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为什么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为什么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控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制好舆论方向,要用符合党的纲领,路线,方针, 制好舆论方向,要用符合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 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策略, 策,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策略,符合广大人民群 众的利益的舆论来引导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 众的利益的舆论来引导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创造 性引导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上来. 性引导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上来. –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既是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一项政治原则,也是一项道德原则; 一项政治原则,也是一项道德原则; – 从历史上看,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曾经有过许多 从历史上看, 成功的经历. 成功的经历.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 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应当是真挚的,深厚的. 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应当是真挚的,深厚的.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 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为他们行使参政,议政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为他们行使参政, 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宣传他们,把他们当成真正 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宣传他们, 的主角;(讨论:现在的媒体中真正的主角是谁? ;(讨论 的主角;(讨论:现在的媒体中真正的主角是谁?如果 普通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 普通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对媒体来说有没有什么不妥 之处?) 之处?) – 坚决支持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勇于批 坚决支持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评和揭露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言行和现象; 评和揭露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言行和现象; – 尽量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报道,力求通俗 尽量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报道, 大众化;(讨论:现代媒体报道形式是否通俗化? ;(讨论 化,大众化;(讨论:现代媒体报道形式是否通俗化? 该怎样做到通俗化?) 该怎样做到通俗化?) – 做好群众工作,重视并处理好群众来信,来稿 做好群众工作,重视并处理好群众来信,
新闻传播学自律与他律(自律部分)笔记整理

新闻传播自)17/10/19 4:08 PM一、现代传媒业的职业1本特征权力、义务、职业特性及其相应道德律)现代新闻传媒业兴起对社会影响日益凸显,并且机构和从人员作为职传播者富向社会沟通信息为政治民所要求的公众参与I供公共论坛的使命而有新闻传播此作的职道德要求:社会负责、公众负责、不滥用新闻自由新闻工作者继享有闻由的欲望为新闻泄德律提供动。
任一个行的职业道德必须适应职业特性,而新传媒业的职业!本特征社会性、公共性和商业性的统一、高度时间压力下的操作1具会性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其播范遍及全社会,各个域、各各业决职内机构和从人员在新闻职姑中必然要霖他发生广泛的联系,需要处理与他关系;在新闻塾部,效合理的分工懦要互相协调。
新闻职泄德是调节新闻界在职新闻传播活豹内外关系的范准则。
2公共性和商业性的统一新闻传媒作为面社会的广大公众进行传播的职业其能有性的一面。
亲闻传媒业客观、真实、充分地公众提供对于会、公众有充当公共论坛服务政治主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新闻传媒业被赋予提供正确舆论导要会使命。
改开放以来,于位,企理将播视影归为第三产业要求做到“传媒业须经受市的,追求最大受众市份额,在广告场中赢得大量广告客户,显出其业、市性的一面。
由此出现了在肠经济条件下坚持传媒的政治使命(为要正视经济效益I'题。
而出现偿新闻、偿不闻的现象传播活动调节为公共施服务同经济效益之的关系,调节牵涉在内的各种益关系的法就是备新闻职泄德。
3从业人员和媒介机构的传播活动是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进術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追求效性,但实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
此务会和公众,必须达到真实准确性和效性统一同时追求时性还能同机上的合适性产生矛盾迅速及并不等同一味闻“仅应该追求日效性,还应虑恰的发表1否则会造当事人带来伤害者需要依靠新闻职业!德的力量,牢记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二、新道德律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新闻道德律树立起全社会公认、全社会认可职道德行准,同建施这些道德准的机制。
媒体行业新闻道德准则

媒体行业新闻道德准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为了确保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制定一系列新闻道德准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媒体行业新闻道德准则为主题,探讨几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价值观与责任感媒体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持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他们应该对社会负责,以公共利益为中心,遵循道德底线,坚守职业操守。
这意味着在报道新闻时不应有个人偏见或政治立场,不以对手为敌人,不盲目迎合某种势力。
第二、真实和准确性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就是真实和准确。
媒体行业从业人员要遵循真实、客观、全面和可靠的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符合事实,不篡改、不捏造。
他们应该独立核实信息来源,对消息的真实性进行深入调查,以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第三、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格权益媒体行业从业人员要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格权益,不得非法侵犯他人隐私。
他们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被报道者的权益,获得合法授权或许可的前提下才能公开个人信息。
此外,他们还应该避免对被报道对象进行人身攻击,不以挑衅或攻击的言辞激化社会矛盾。
第四、独立和公正新闻媒体应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受他人干涉或控制。
从业人员应该审慎并客观地选择新闻主题,他们不应该参与非法行为,不得接受利益的干扰,不得接受赞助或其他形式的贿赂。
他们应该尽力避免利益冲突并公平、公正地采访和报道事件。
第五、尊重社会伦理和道德价值观媒体行业从业人员要尊重社会伦理和道德价值观,注意把握新闻报道的界限。
他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益事件,对敏感信息慎重处理,确保新闻报道不带有侮辱、歧视或不当言论。
第六、诚信和责任诚信和责任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他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行业准则,不撰写和发布虚假、不负责任的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要注重非恶意、平衡公正的原则,不进行搅浑水、挑起社会不安的行为。
总之,媒体行业新闻道德准则是媒体行业发展的保证和公共利益维护的重要手段。
媒体行业新闻报道道德规范

媒体行业新闻报道道德规范在媒体行业中,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道德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应该始终遵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以确保我们的报道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事实,并不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本文将探讨媒体行业新闻报道的道德规范,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新闻报道首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
新闻从业者应该尽最大努力获取真实而全面的信息,并通过多方面的核实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
不要随意夸大事实、断章取义或歪曲事实以吸引读者注意。
应当尽量避免主观色彩的插入,以确保报道的公正和客观。
二、尊重隐私权和人格权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尊重人们的隐私权和人格权。
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公开。
在报道涉及个人隐私的事件时,应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尽量避免公开他们的私人信息。
三、避免诋毁和诽谤新闻报道应避免诋毁和诽谤他人。
不得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抹黑他人形象或进行名誉攻击。
若有报道涉及争议性事件,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解释,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四、注意平衡和多元新闻报道应该关注公众对多元观点和声音的需求。
从全面角度介绍事件的各方面,避免片面报道和偏见。
应尊重不同观点,并在报道中提供相互对话的机会,以促进公众的理解和沟通。
五、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新闻报道应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
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需要引用他人的作品或材料,应明确标注出处,并尽可能获得授权。
六、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公众的需求,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同时,我们也应遵守行业内的各项规范和准则,以保持媒体行业的良好形象。
总结:媒体行业新闻报道的道德规范对于保持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我们应当始终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原则,尊重他人的隐私与人格权,避免诋毁和诽谤行为,关注平衡和多元,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承诺书

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承诺书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播真实、客观、准确信息的重要使命,也明白职业道德是我们行业的基石和灵魂。
为了维护新闻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我郑重作出以下承诺:一、坚持真实原则我将始终把真实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
无论是在采访、撰写还是编辑过程中,都将以严谨的态度核实每一个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绝不轻易传播。
对于可能存在争议或模糊的内容,将进行深入调查和多方求证,以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真实可靠,经得起时间和公众的检验。
二、保持客观公正在新闻工作中,我将摒弃个人偏见和主观倾向,以中立、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闻事件和人物。
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被利益所左右,不被情感所干扰。
客观地呈现事件的全貌和各方观点,让公众能够基于充分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尊重事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简单地对事物进行片面的解读和评价。
三、尊重新闻当事人的权益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充分尊重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等合法权益。
在获取信息时,遵循合法、合规的途径,不采用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权益。
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严格进行保密处理。
在报道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四、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新闻行业的相关规定,不从事任何违法违规的新闻活动。
不传播有害信息,不泄露国家机密,不侵犯知识产权。
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治秩序,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新闻行为。
五、拒绝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坚决抵制有偿新闻的诱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或好处,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绝不参与新闻敲诈行为,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威胁、恐吓或强迫他人提供新闻素材或支付费用。
六、维护新闻行业的尊严和声誉积极参与行业自律,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与同行共同维护新闻行业的良好形象。
不抄袭、剽窃他人的新闻作品,不参与不正当竞争。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作为新闻从业者,拥有一份合适的职业道德准则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1.准确性:新闻记者必须确保他们的报道准确无误。
他们应该致力于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核实所有细节。
2.客观性:新闻记者应该尽可能客观地报道事件,不带有任何偏见或个人观点。
3.真实性:新闻记者应该尽可能地报道事实,而不是编造或夸大。
4.尊重隐私:新闻记者应该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并在报道中避免公开个人信息。
5.保持中立:新闻记者不应该支持或反对任何政治或社会立场,并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
6.避免造成伤害:新闻记者应该避免报道可能造成伤害或歧视的内容。
7.保护消息源:新闻记者应该保护他们的消息源,并尽可能避免泄露他们的身份。
8.遵守法律:新闻记者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并尊重法律的约束。
9.诚实守信:新闻记者应该保持诚实和守信的态度,并尽可能避免欺骗或误导。
10.自我约束:新闻记者应该自我约束,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标
准,以保持公信力和信任。
第一章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10页]
![第一章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ac7241df453610661fd9f447.png)
第二节 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一、解放前旧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在旧中国,“报律”提出在先,“自 律”提出在后。中国人最早提到“报律”, 大约在19世纪末。
二、新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新中国以《信条》形式提出的新闻道 德自律条例,始于范长江1950年7月在华东 新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提出的“人 民新闻工作者的四个信条”。其要点是:(1) 消息绝对真实;(2)思想要正确;(3)建立群 众观点;(4)建立自我批评。
2、阶级性 4、规律性 6、凝练性 8、道德约束力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理论基石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无论在西方新闻 界,还是在我国新闻界,虽然都是为规范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而制定的,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 世界观不同,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也不 相同。
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基本功能
第一章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属道德 范畴。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 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 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第一节 西方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瑞典不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新 闻法规的国家(1766年,瑞典议会通过了 《报业自由法案》),而且又被认为是世界 上第一个实行新闻道德自律的国家。
4、《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理论基础是 什么?《准则》从哪些方面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道德行为进行了规范?
5、新闻工作者为什么必须学习和执行《准则》?怎 样评估目前我国新闻界执行《准则》的情况?
6、比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与美国报 纸主编人协会《报业信条》的异同。
7、分析当前区域性、国际性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 状况。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性新闻组织的道 德自律信条
新闻道德信条

中国、英国、美国三国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比较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约束一般又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自律组织和制定自律信条来实现的。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表达,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
制定道德信条是加强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并且是世界许多国家新闻界深具道德意义的一件事情,虽然新闻价值的属性是一定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使得中西对于新闻道德的自律信条不同。
下面,我以报纸行业为例,对中英美三国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进行比较。
下面是我总结出的三国新闻道德信条的异同以及原因:一、相同:无论是哪个国家,其不同行业、不同团体以及不同地区制定道德自律信条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道德约束使新闻界或新闻工作者标准自己的行为并使其符合基本道德,以便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中英美三国的报业道德信条的相同点:在内容上,都涉及新闻工作者应保证新闻真实性、自觉履行责任等方面,可见新闻真实性是各国所公认的报业道德信条,是不容无视的行业性准则;在形式上,中英美三国的报业道德信条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凝练性,表达了相应时代报业等媒介行业具体发展状况下的道德标准与要求。
二、相异:通过比较,我发现,中国报业道德信条强调报纸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喉舌的功能与作用,报业应接受党的领导,遵守新闻法律法规,引导舆论;同时,要求新闻报纸工作者深入群众,反映群众的呼声,维护广阔公民的利益。
美国报业道德信条则将新闻自由与独立这一信条放在重要位置,鼓励新闻界工作人员以及界外公众通过报纸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媒介与政府分开并监督政府;过于强调报业的绝对自由。
英国报业道德信条主要是针对报纸工作人员提出的,几乎每一条都要求报人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如,不能“将评论或猜测作为认定的事实加以发布”,不能“隐瞒或歪曲历史”;要求报人要平等对待“被批评者”,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11-02 10:01 共1人浏览[大] [中] [小]
作者:蓝鸿文
自律,相对于”他律”,属道德范畴。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
而自律,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
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成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
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对新闻工作者是否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办事起监督作用,因此关键还在于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正确对待和认真执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
限于篇幅,本讲将侧重论述我国新闻界道德自律信条的问题。
解放前旧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五四”运动后,西方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曾通过不同渠道传到中国来。
1921年12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到中国访问,带来了他那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记者守则》。
此前,该守则已由国新社从上海《字林西报》译出。
1932年燕京大学新闻系编的《新闻学研究》刊登了汪英宾的重译文。
新闻学家任白涛于1941年出版的《综合新闻学》一书中,在专章论述《新闻事业道德》时,参照别的译文,又重译。
1942年重庆《大公报》又刊登了新译文。
此外,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制定的《报业信条》,也在解放前介绍到中国来。
1930年出版的日本后藤武男著的《新闻纸研究》中译本,以”伦理法则”名作过介绍。
任白涛把它译为”新闻道德规律”,在《综合新闻学》中也作过介绍。
该书还介绍了美国总统哈定在任《星报》主编时制定的《星报公共信条》,以及赫思特报系制定的信条。
新闻教育家俞颂华1939年写的《论报业道德》一文,也介绍了美国报业的一些信条。
1945年,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三位代表访华,为表欢迎之忱,留美学生、曾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主任、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新闻事业处处长的马星野,再次翻译了该协会1923年制定的《报业信条》。
所有这些信条,对当时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起了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自撰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一般认为始于1942年马星野起草的《中国新闻记者信条》。
但笔者认为,徐宝璜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一书第六章第十三节”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记者信条,”金科玉律”一词就是很好的说明。
徐宝璜例举了十六条,除第十二条”访问时,不可当面笔记”有点绝对外,其他都是采访时应注意的。
例如第一条”访得新闻,访得所有之新闻,切勿视谣言为事实”、第五条”不可因求速而致粗心或不正确”、第十六条”广告性质之新闻,不可登于新闻
栏内”等,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有见地之论。
当然,有的条文过于琐碎,但在当时一般记者尚缺乏新闻学知识的情况下,烂熟于胸,对采访还是有利的。
《中国新闻记者信条》是马星野受中国新闻学会的委托起草的。
该会成立于抗战时期1941年的重庆,会员主要是大后方的报纸。
1942年9月1日记者节,该会在重庆举行首届年会。
会上有多起提案,其中之一为拟订新闻记者信条。
会后,由马星野执笔,起草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
这一《信条》包括十二条,前三条强调宣传贯?quot;三民主义”,其余八条总结了中国资产阶级办报的经验,参考了西方特别是美国一些新闻团体的信条而制定。
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等原因,《信条》只在大后方国民党管辖的部分地区新闻界实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不是中国新闻学会的会员,所以《信条》在抗日根据地没有发生什么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介石从大陆跑到台湾,一些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报人也到了台湾,《信条》先后被台湾一些新闻团体采用作为本团体的信条。
为推行”新闻自立运动”,台北市还仿效西方一些国家,于1963年9月2日成立了新闻评议会,作为监督报纸的机构。
新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
新中国以”信条”形式提出的新闻道德自律条例,始于范长江1950年7月在华东新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提出的”人民新闻工作者的四个信条”。
其要点是:(一)消息绝对真实;(二)思想要正确;(三)群众观点的建立;(四)建立自我批评。
由于当时新闻界的”信条”意识还比较淡薄等原因,长江提出的四个信条并未以”信条”形式普遍推行开来。
得到全国新闻界一致认同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改革开放后分两步制定的。
第一步,为适应新形势下新闻工作发展的需要,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商拟了一个《记者守则》(草案),在内部发到各新闻单位试行。
《守则》共十条,从各方面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
第二步,1 991年1月中国记协第四届一次理事会正式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后来又根据《准则》实行的情况和会员的意见,于1994年6月和1997年1月两次进行修订,共六条: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当前我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除《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属于全国性新闻团体型外,还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行业性专业性新闻团体型。
这是指全国记协下属的某些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制定的信条,如中国报协针对报社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广大会员单位的要求,于1999年12月制定了《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2、地方性新闻团体型。
1998年8月19日,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的《四川省新闻工作者自律公约》就是一例。
《公约》共七条。
《公约》的特点是结合本省新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加可行的要求,既是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具体化,又是对该《准则》的补充与发展。
3、新闻单位型。
《准则》公布后,从中央到地方,差不多的新闻单位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陆续制定了自律信条。
这些自律信条,根据《准则》的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在全国性的新闻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各种不同类型的自律信条,对目前全国55万新闻从业人员在各个层面上进行道德规范,表明我国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理论基础和功能
在介绍了解放前后新旧中国新闻界制定的道德自律信条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理论基础和功能作些分析,以便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从本质上加以认识和把握。
(一)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
1、群体性。
把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化为群体的东西,这正是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力量所在。
2、主要性。
任何新闻道德自律信条,都不能涵盖所有新闻道德方面的问题,它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最主要的问题的反映。
因此,在执行信条时,不要忽视那些未纳入信条范围的次要问题。
3、规律性。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历史经验在新闻伦理道德方面的总结,带有规律性,对新闻工作实际起指导作用。
4、针对性。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又是从现实出发的,因此,它有很强的针对性。
针对性越强,越易于操作,作用也就越大。
5、凝练性。
信条不能长篇大论,它要求语言凝练,思想精萃,最好达到能记能背的程度。
6、相对稳定性。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应该有相对稳定性,能管一个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新闻工作的发展,必然有一些条例过时,需要修订。
7、道德约束力。
和其他行业的道德自律信条一样,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也只具有道德的约束力。
因此,执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主要靠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觉,而不靠强制。
(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理论基础
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无论在西方新闻界,还是在我国新闻界,虽然都是为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而制定的,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世界观不同,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也不同。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观的基础之上的。
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准则》的基本点是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显然,这和西方新闻界的自律信条强调他们的报纸要和他们的政府保持独立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功能
1、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2、便于检查。
3、便于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