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2009·宁夏中考)“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
答案:C
2、(2009·咸宁中考)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
答案:B
3、(2009·广东中考)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航天员翟志刚
随“神七”载人飞船一起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高速运动,并实施
出舱活动(如图) 他在舱外活动时间为19min35s,这意味着在这段
时间内,他在太空行走了9165km,这一距离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神七”载人飞船 B.太阳
C.地球 D.月亮
答案:C
4、(2009·德城中考)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
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
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旗帜向左飘动,说明风向是向左的,而甲的火焰也向左飘动,说明甲火炬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还有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的火焰向右飘动,说明乙火炬一定以大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故选B.
5、(2008·苏州中考)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
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答案:B
6、(2008·贵阳中考)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解析:选B.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转动,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转动,其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即相对静止,故选B.
7、(2007·金华中考)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
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B
8、(2009·巴彦淖尔中考)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

解析:船上的人相对于船的位置没有变化,而船在河里顺流而下,相对于河岸上的树,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如果以树为参照物,则船和人都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而树是运动的。

答案: 运动静止运动
9、(2009·河池中考)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
答案:运动静止
10、(2009·蚌埠中考)一列车正以18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

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____风,风速是_________m/s。

解析: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说明乘客与风相对静止,即运动方向相同,速度相等;18km/h=(18÷3.6)m/s=5m/s。

答案:北 5
11、(2008·襄樊中考)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是你选取了
作为参照物。

答案:电梯
知识点二:运动的快慢
1、(2009·德城中考)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2、(2009·上海中考)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 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甲的速度为12m/4s=3m/s,乙的速度为12m/6s=2m/s,A错;经过3s,甲通过的路程为9m,乙通过的路程为6m,所以甲、乙相距6m-(12m-9m)=3m,B错;乙到达P点时需要的时间为6s,则甲在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3m/s⨯6s=18m,所以甲离Q点的距离为18m-12m=6m,C对;甲到达Q点用的时间为4s,则乙在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8m,所以乙离P点的距离为12m-8m=4m,D错。

故选C.
3、(2009·临沂中考)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
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解析:选C.在全过程中,张明与王亮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也相同,根据公式v=s/t可知,他们的平均速度也相等。

4、(2008·恩施中考)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D
5、(2009·荆门中考)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 _ _ 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_ 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乙
6、(2008·沈阳中考)目前,沈阳市的出租车统一使用车载计价器打印发票。

如图3所示是一张乘车发票,该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

答案:30
7、(2007·丽水中考)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解析: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t1=s1/v1=250m/1m/s=250s;在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s2/v2=250m/5m/s=50s,所以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v=s/t=500m/(250s+50s)=1.67m/s.
答案:250 1.67
8、(2008·烟台中考)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图14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答案: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

60km/h大于40km/h,所以被罚款。

9、(2009·天津中考)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小明对这种落体运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并在可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准备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探究“问题一”的实验方案。

(2)小明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最高点下落的高度为h l、h2、h3,并测量出每次下落的高度所对应的下落时间为t l、t2、t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

他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答案:(1)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下落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时间(或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下落的高度).
(2)计算出下落的高度与对应下落时间的平方的比值,如果它们的比值在误差范围内相
等,说明以上猜想是正确的,否则猜想是错误的。

10、(2009·咸宁中考)我市被列入1+8城市圈后,为了加快我市经济发展速度,
今春已开工建设武汉——咸宁的城际轻轨铁路。

轻轨列车在武汉实验场测试时3min行驶了10Km,如图所示。

开通以后,如果以此速度行驶,武汉到咸宁只需28min。

⑴轻轨列车的车头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

⑵求轻轨列车的速度和武汉到咸宁的距离。

解析:⑴减小空气阻力
⑵设轻轨列车的速度为V,有V=S1∕t1=200Km∕h(或55.6m∕s) ,设武汉到咸宁的距离为S2,有S2=Vt2≈
93.3Km(或93.4Km、93 Km)
答案:(1)减小空气阻力 (2)93.3km
知识点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1、(2009·青岛中考)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

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2、(2009·天津中考)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


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4所示。

他利
用的物理知识是( )
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
解析:选A。

木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当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时,木柄停止运动,但是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紧套在木柄上了。

故选A。

3、(2009·淄博中考)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的选取对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影响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上对汽车进行限速行驶的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解析:选C。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A错;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C对;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错。

4、(2009·广东中考)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答案:D
5、(2008·淮安中考)根据图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此时运动状态是()
A.紧急刹车 B.突然启动
C.静止状态 D.匀速行驶
答案:A
6、(2008·南京中考)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

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解析:选D.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因为物体有惯性;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7、(2007·福州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答案:C
8、(2009.泰安中考)如左图所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吉祥物冬冬在进行冰壶比赛,
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
为。

解析:冰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在冰面滑行,但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冰壶最终停下来。

答案:惯性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或受到摩擦力)
9、(2009·恩施中考)我们可以用右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1)指出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相关因素:(注:至少指出三个)。

(2)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小车运动的距离。

(3)想象如果图丁所示的水平板是绝对光滑的,且空气阻力为零,则小车的运动情况为: 。

答案:(1)同一小车、同一高度、同一斜面、各板均保持水平
(2)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阻力或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3)作匀速直线运动或始终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0、(2008·苏州中考)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1)分析表一(或表二)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还能得出结论: __________
答案:(1)小车在同一高度释放时,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长。

(2)小车所受阻力一定(相同)时,释放时的高度越高,运动的路程越长。

知识点四:力的平衡与力的作用效果
1、(2009·南昌中考)如图2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图2
解析:选A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一对平衡力是一个物体上受到的两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A选项满足此条件,故选A;B、C中两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B、C错;而相互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两个物体上受到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D中二力方向相同,故D错。

2、(2009·北京中考)如图5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
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子对
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N1与N2大小相等
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
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
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D
3、(2009·十堰中考)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当骑自行车向右拐弯时,有关其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力 B.受非平衡力 C.受平衡力 D.无法确定
答案:B
4、(2009·晋江中考)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解析:选B。

桌子未被推动说明桌子静止,这是一种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人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故A错B对;在竖直方向上,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D错误。

5、(2008·南京中考)如图5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
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6(2008·宁德中考)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图A B C D是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只有图D中小球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7、(2007·嘉兴中考)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

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答案:D
8、(2009·上海中考)在图5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5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5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5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

〔均选填“(a)”、“(b)”或“(c)”〕
答案:(a) (c) (b)
9、(2009·益阳中考)一个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为18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N。

解析:因为物体未推动,仍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也是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大小等于此时的推力大小,为18 N。

答案:10 18
10、(2009·北京中考)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
11 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
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
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
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
变。

要求只利用图....20..所示的装置.....
,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案: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 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

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记为h 2;h 2小于h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