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宋史的重要史料书

合集下载

宋代史料——精选推荐

宋代史料——精选推荐

宋代史料《宋史》、《东都事略》《宋史》元脱脱奉敕撰,496 卷,至正五年(1345)成书,主要依据宋朝国史、实录、日历、时政记等删削增补而成,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但保存史料丰富。

《宋史翼》40 卷,清末陆心源以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辑补《宋史》未立传人物,补传781 人(附传64 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东都事略》130 卷,南宋王称撰,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称“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失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520 卷,南宋李焘据国史、实录、家传、野记等修撰,淳熙十年(1183)成书,广征博引,考证异同,保存大量史料,久佚。

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 卷,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8 卷,另2 卷亦残缺,仍保存了许多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 卷,南宋李心传撰,高宗一朝编年史,据国史、日历、文集、碑传等修撰,约于嘉定元年(1208)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及宋金战争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 卷,南宋徐梦莘编撰,绍熙五年(1194)成书,具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为珍贵。

《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会要辑稿》宋代至宁宗朝历朝修撰会要皆已成书,久佚。

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经多人整理未能完成。

1936 年据整理稿影印出版,为200 册;1957 年再缩版影印,为八大册。

分为17 门,门下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虽多有残缺,但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史料。

陈智超将本书整理时的复文或误作复文而被删落的遗文约八十万字,整理为《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 年影印出版,为一大册。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宋史研究的书目

宋史研究的书目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

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

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本书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补充。

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

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可以说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马氏著此《通考》,在《自序》中反复说明,一方面为续补杜佑《通典》天宝以后之事迹,一方面要配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略如纪传体史书中的纪和志。

这就形成了这部书的消极面,虽有同情人民之处,但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立言。

又因全书规模宏大,某些部门便容易失于疏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他在撰写这部书时,始经不渝地坚持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原则,就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取材十分丰富,除宋代的实录、国史外,还大量采用经、史、子、集,笔记小说,家乘志状。

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李焘继承和发展了“考异”的优良传统。

司马光在著《资治通鉴》时,著有《通鉴考异》,在书中排列不同材料,说明自己取舍的原因。

《续资治通鉴长编》也采用了这一考异的方法,注文多达一万二千余条,七十多万字。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史学名著,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年体例。

作者徐梦莘(1126~1207) “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

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

徐梦莘将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按年月日标示事目,加以编排,征引的文献达二百多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

了解宋史的最好书籍

了解宋史的最好书籍

了解宋史的最好书籍
1、《看得见的中国史:宋》
童超著
惊涛拍岸,宋祖豪杰,汴河上叫卖声业已远去。

小桥流水,康王南渡,西湖里柔美面容渐已模糊。

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构成了虹桥之上平民的狂欢。

征尘不断,飞扬的剑气划破了小轩窗下梳妆的妩媚;图强变法,激昂的意气挽不回颓危的大厦。

铁蹄踏处,繁华落尽,云涯渺,忠臣葬,掩书卷,照丹心。

2、《经学、科举与宋代古文》
方笑一著
本书主要研究经学、科举与宋代古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核心对象是古文。

宋代古文在当时经学与科举的影响之下,所呈现出的面貌和主要特征,以及经学与科举影响古文的方式和途径,是本书着重探讨的问题。

3、《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余蔚著
本书为“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之一种,作者余蔚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宋史学会理事,是国内宋史学界的青年才俊。

本书描绘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制度设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以政治史为主,将宋代历史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

4、《大宋词人那些事》
李清秋著
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大宋词人那些事》用演绎的方式,多情的笔法,带你梦回大宋,感受跨越千年的不老诗心。

5、《北宋往事》
石晶著
《北宋往事》以重要北宋历史人物和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为线索,从赵匡胤黄袍加身讲起,将整个北宋历史娓娓道来,人物形象丰满,事件叙述完整。

将当时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梳理清晰,向读者展示了北宋一代的磅礴历史。

宋代史料索引

宋代史料索引

宋代史料索引有时写文需要查询一些资料,但是中华历史悠远,文史资料浩瀚如海,确实难以一下子找到想要查询的内容。

特整理此贴,将有关宋史的史料做一个大致的整理,方便大家有的放矢的查找资料。

此文中的大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古代史史料学》,资料出处可靠,请大家放心参阅。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一、起居注二、时政记三、日历四、实录五、国史六、会要【基本史料】一、《宋会要辑稿》二、《文献通考》三、《玉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六、《三朝北盟会编》七、《宋史》【一般史料】一、各类史书1、编年2、纪传与传记3、政书二、文集三、笔记四、地方志五、其他此整理遵循以上纲目。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若要查询史料,就要对这些资料有所了解。

有关宋代的史料,以官修为主。

宋代私人修史虽然盛行,但是主要取材于官方史料。

宋代政府主持编修的当代史,主要由以下六种:(一)起居注。

起居注的名称可追溯到汉代,宋代的起居注已经超出了汉代起居注仅仅是皇帝私生活记录的范围,也超出了汉以后起居注仅仅记录皇帝言动的范围,而成为当时最基本的史料之一。

(二)时政记。

皇帝同宰相商讨军国大事,属于最高机密,修起居注的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不能旁听。

唐武后长寿二年,建请由宰相一人专门记录皇帝与宰相“所言军国政要”“每月封送史馆”,称为时政记。

由于宋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掌握行政的宰相、参知政事,同掌握军政的枢密使分班奏事,所以时政记也分中书时政记和枢密时政记两种。

(三)日历。

日历是编年体。

编修日历除依据起居注和时政记外,还包括内外官司受到的圣旨指挥,记载文武大臣去世时还附有他们的传记。

日历包含丰富的内容,篇幅很大。

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就有日历一千卷之多。

(四)实录。

实录是根据日历编成的,体裁也同日历相似。

两者的差别是:1、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带有原始资料、档案性质,属于所谓“记注”;实录则带有史籍性质,属于所谓“修撰”;2、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属于机密档案,在一定时期内,除编修官以外,其他人不能阅看;实录在宋代允许臣僚阅读甚至抄录;3、日历比较详细,实录则较为简练,如宋高宗实录为五百卷,比日历少一半。

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时期,它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

同时,在这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及其史学研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唐代历史文献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历史文献也有着极大的价值。

唐代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史书和其他资料。

其中史书最为重要。

唐代的史书一般分为官修史和私修史两种类型。

官修史主要是指唐代由官方机构所编写的史书,这些史书多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治通鉴》。

该书是唐代司马光在北宋时期所编写的一部历史书,是一部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权威性以及普及性的史书,对后世史学研究影响深远,被誉为“史学巨著”。

私修史则是指由一些有志于编写史书的个人所编写的史书,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社会需求。

其中著名的有《新唐书》、《旧唐书》等。

二、宋代历史文献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另一个光辉的时期,它的历史文献也十分丰富。

宋代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官修史、私修史、断代史和方志等。

官修史仍然是宋代历史文献的重头戏。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宋史》,是由宋代政府编写的一部全面反映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书。

该书体例严谨,史料丰富,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私修史也同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续资治通鉴》。

该书是南宋端康年间由司马光的后人司马光基编撰的,它是对史书《资治通鉴》的续编,对于完善唐代及宋代历史的记载有积极的作用。

三、唐宋史学研究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史学研究的进展。

唐代史学主要是历史探究,自帝王、官僚、文人、武将、宗教等各个角度描摹历史图景,对宋代史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宋代史学则相比唐代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实证性,重点是考证和梳理史料。

主要表现为“新传统”、“经籍学”、“史学方法论”等流派。

其中,“新传统”注重对历史上不同学派的涉及角度、史料选择、史料解释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而“经籍学”往往以往人所著经史子集资治通鉴等传统书目为研究对象,强调文史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文学和历史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进行细致的探讨。

《宋史》本传所见宋人著述与《宋史》艺文志比证综考

《宋史》本传所见宋人著述与《宋史》艺文志比证综考

《宋史》本传所见宋人著述与《宋史》艺
文志比证综考
宋史要求具有丰富的史料研究,尤其是宋人著述与《宋史》艺文志比证综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宋朝历史。

宋人著述是史学家们研究宋史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历史学家们通过收集和比较宋代的著作来考察宋史,从而把史实链接起来。

主要的宋人著述有宋史、辉腾正史、原史、赤经、苏明史、官居报、孔氏家训、傳習記、四庫全书等。

宋史艺文志是宋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它不仅仅包括文学方面的记载,还充满了处理时事的思想、制度的变革、社会变化的历史轨迹等。

重要的宋史艺文志包括《宋辽史记》、《辉历正史》、《次资世史》、《文献通考》、《赤经》和《十四史文献补遗》等。

将宋史的著述与艺文志结合比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朝的历史,也可以解释宋史料中存在的矛盾、差别有可能是因为当时记地
方贡政归口不同、边境记载官渡不均等原因造成的,也能概括和反映宋朝的政治改革、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社会思潮等。

综上所述,宋史著述与宋史艺文志比证综考对研究宋史还是十分重要的,历史学家们通过收集宋朝的文献,结合宋人著述与艺文志的综考,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宋朝的历史。

只有丰富的宋史史料研究才能使宋史史学更加成熟,使宋史学术研究更加深入。

宋代私家藏书史料辑录(《宋史》部分)

宋代私家藏书史料辑录(《宋史》部分)

宋代私家藏书史料辑录(《宋史》部分)李广超辑元俨平生寡嗜欲,惟喜聚书(《宋史·宗室传)。

王溥好聚书,至万余卷(《宋史·王溥传》)。

吴廷祚好学,聚书万余卷(《宋史·吴廷祚传》)。

张昭藏书数万卷(《宋史·张昭传》)。

李宗谔风流儒雅,藏书万卷(《宋史·李昉传》)。

王希逸好学,尤熟唐史,聚书万余卷(《宋史·王显传》)。

郭延泽聚图籍万余卷,手自刊校(《宋史·郭廷谓传》)宋珰好写书,秩满,载数千卷以归。

珰性清简,历官三十年,未尝问家事,唯聚书以贻子孙。

且曰:“使不忘本也。

” (《宋史·宋珰传》)宋白聚书数万卷,图画亦多奇古者。

(《宋史·宋白传》)曹城即同文旧居旁造舍百余区,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

(《宋史·戚同文传》)刘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宋史·刘承规传》)张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

及贵,聚书数千卷(《宋史·张平传》)。

赵安仁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

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

时阅典籍,手自雠校。

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

(《宋史·赵安仁传》)。

陈彭年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

所得奉赐,惟市书籍。

(《宋史·陈彭年传》)。

周起家藏书至万余卷(《宋史·周起传》)。

宋绶家藏书万余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其笔札尤精妙(《宋史·宋绶传》)。

宋敏求家藏书三万卷,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士大夫疑议,必就正焉。

(《宋史·宋敏求传》)。

钱惟演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宋史·钱惟演传》)掌禹锡好储书,所记极博,然迂漫不能达其要(《宋史·掌禹锡传》)。

王钦臣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雠正,世称善本(《宋史·王洙传》)。

中国古代史基本史料与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基本史料与参考书目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下载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严耕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0年版
《二十等爵制》,西嶋定生,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下载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华书局1991年版 下载
6、史评类:《史通》、《文史通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
7、学术史类:《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清儒学案》、《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8、实录类:《明实录》、《清实录》;
9、 历史地理类:《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
10、 方志类:《山海经》、《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下载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下载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下载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 。下载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下载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 下载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阎步克,三联书店2009年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下载
《汉代政治与春秋学》,陈苏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下载

关于宋代的历史的书

关于宋代的历史的书

关于宋代的历史的书1、《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2、《宋史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断代纪事本未体史书。

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未》以后,用纪事本未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

中华书局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

此书可读性强,叙事有趣,观点鲜明,史事叙述井然有序,全书按时间编排,历史演变脉络清晰。

3、《细说宋朝》《细说宋朝》是“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中的宋朝部分,也是这套系列中最好看的几本之一,他把整个宋史分成很多个重要事件,用一个个故事把整个宋史串了起来,体裁类似《纪事本末》,可读性非常强。

4、《生活在宋朝》吴钩是个专写宋史的通俗历史学作家,他出了好几本关于宋朝的历史书,这是其中一本,里面很多描写当时社会生态的细节,读起来很轻松好看。

不过作者似乎是非常爱宋朝,他的文章对大宋美誉过多,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书一起读比较好。

5、《宋代物价研究》《宋代物价研究》是纯粹的学术书,一般爱好者可能不太容易读下去。

但如果你读下去了,就会发现里面太多有意思的八卦了,而且字字有依据。

这本书里整理出了关于宋代食品、地产、衣物、车马等方方面面的价格记录,和各行各业人的收入支出,简直是本宋代生活大辞典。

关于南宋的历史书籍

关于南宋的历史书籍

关于南宋的历史书籍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书籍也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南宋历史的经典著作:
1.《宋史》:是明代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了从唐朝末年到南宋中期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资治通鉴》:是元代史学家司马光所编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其编年体系是中国历史学界通行的标准体系之一,对于南宋的历史事件有详细的记载。

3.《宋史纪事本末》:是南宋时期李昉所撰写的一部记载宋朝历史事件的专著,该书在历史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4.《宋史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小说,以南宋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普通农家少年通过历险成为江湖英雄的故事。

5.《大宋宣和遗事》:是南宋末年张邦昌所编写的一部历史书籍,主要记载了南宋宣和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

以上是一些南宋的经典历史书籍,这些书籍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史部书籍:宋元明清

史部书籍:宋元明清

清:《清实录》
现存的清史原始史料,研究清代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必须凭借的 重要文献 常用版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包括《满洲实录》、太祖至德宗十一 朝实录、《宣统政纪》
清朝:地理类史书
全国性地志:《清一统志》 以《浙江通志》、《光绪顺天府志》 等为代表的各地区的地方志 《光绪顺天府志》:引用书名多达四 百七十多种,文中叙事都注明出处, 保存了不少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 料价值
宋:《宋会要辑稿》
会要所:征集日历、实录、国史、各级政 府档案,宋朝《会要》的史料价值非常高。 宋朝共修成本朝《会要》三千余卷。 清人徐松据《永乐大典》等书辑成《宋会 要辑稿》 研究宋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帝系、后 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 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 域、蕃夷、道释等
实录为据起居注、日历、时政记、诏 令等资料修成的编年体史书,是一朝 史料的汇总。 通行的《明实录》不完整,错讹颇多, 但史料价值不可忽视
明:《明会典》
会典是从唐、宋的会要体史书发展而 来 记载的明朝典章制度最为完备,可以 补充《明史》的不足。 万历本《明会典》 明代官方的原始性资料之一
宋:地理类史书
北宋太宗朝乐史《太平寰宇记》:汉代至 宋初的州县沿革﹑山川形势﹑人情风俗﹑ 交通﹑人物姓氏﹑土特产、户口等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 《临安志》、《吴郡志》、《东京梦华 录》、《武林旧事》等 地方志是收集史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元:《元史》
明太祖诏修,宋濂主持 史料来源:元十三朝实录、《元经世 大典》;修撰官采访到的史料 缺点:错杂颇多、详略不均 文风:文词勿致于艰深,事迹务令于 明白
本纪、列传、表、志之外,复设“世家” 《春秋》笔法、“呜呼传” 新旧《五代史》不可偏废其一

记录宋朝历史的史书

记录宋朝历史的史书

宋朝历史书籍汇编1、宋朝四大基础史书《宋四大书》是宋朝四大部书,包括 《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四册书都是北宋时期编写的。

其中由于 《册府元龟》的规模最大,是其他的数倍,所以被称为宋四大书之首。

《册府元龟》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年)九月廿二皇帝下诏修历代君臣事迹,至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八月十三书成。

一共编写了八年才完成,版本有宋刻本,但是流传甚稀。

大多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册府元龟》广泛取材于正史、实录,但不取笔记和杂史,有引用的地方也一律不注出处,成书多达一千卷,主要内容为唐朝、五代的实录史料。

当然也有自上古至五代的历史记载。

《册府元龟》按人、事、物,分门编纂,以年代为序进行编写,史料广泛,基本概括了十七史。

其他三书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太平广记》于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三月,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到隔年八月结束,因编成时期为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专收野史以及小说杂着。

《太平御览》是宋朝的百科全书。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 (公元977年)下令编修,至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984年)书成,总用时六年。

《文苑英华》于太平兴国七年 (982年)开始编辑,到雍熙三年 (986年)完成,用时四年。

是宋朝的一部文学总集。

2. 近现代有关宋朝历史书籍1)、《两宋风云》《两宋风云》是2009年7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腾飞。

本书主要讲述了宋朝起源,发展,衰亡等有关内容。

2)、《正说宋朝十八帝》《正说宋朝十八帝》是2005年7月1日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游彪。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宋朝18位皇帝的执政历程。

3)、《细说宋朝》《细说宋朝》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虞云国。

本书叙述了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

【历史书单】记载宋朝的史书有哪些?

【历史书单】记载宋朝的史书有哪些?

【历史书单】记载宋朝的史书有哪些?宋代史学发达,史书数量与种类繁多,史书流传范围广泛,这与社会各界民众广泛参与和支持史学活动密不可分。

关于宋代历史的记录书籍有很多,当中具有代表作的也就那几本。

今天藏书馆APP对此针对性的推荐五本记载宋代历史的书籍。

一、《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我们中国作为第一部政府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

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

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通过撰写教学方式改易。

取《资治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进行编排。

专以记事方法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一个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

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

为了更加方便学生阅读,分为研究战国至秦、两汉、魏晋以及南北朝和隋唐由于五代四部分。

本书是南宋元和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编写的。

它是第一部汉民族史书,为汉民族史书和汉民族史书开创了先河。

毛泽东曾说过:"《总览》是对中国历史的简明解读。

我喜欢读它。

我不能读一次,我想读五次。

"二、《细说宋朝》于云国于200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宋朝的详细记述,作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从统一到南宋元朝灭亡的历史,内容涉及两宋、西峡、辽金政权的重要历史人物。

《宋代详解》是一部“中国历史详解”丛书。

作者以《史记》的形式,讲述了陈桥兵变、酒后放兵权、元联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廖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民间传说中的重要人物。

三、《宋徽宗时代》《宋徽宗时代》是由新华社出版社于2020年2月出版的余耀华著。

北宋覆亡,有人可以认为是一个政权腐朽,有人研究认为是敌人太强大。

这两点我们都不足以进行解释中国北宋积弱与灭亡的根源。

本书以史家的视角,从浮华背后的危机、农耕与游牧社会文明的交流、军事秘经济发展文化的冲突管理等方面分析解读北宋的覆亡。

唐宋变革的书 -回复

唐宋变革的书 -回复

唐宋变革的书-回复
唐宋变革的书主要有以下几本:
1. 《唐书》:是宋代官修的一部正史,记述了唐朝的历史。

它以世袭皇位的制度为主要特征,揭示了唐朝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2. 《宋史》:是元代官修的一部正史,记述了宋朝的历史。

它系统地记录了宋朝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科举制度的推行、南宋贵族地主阶级的垄断等社会变革。

3. 《资治通鉴》: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它对唐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凸显了唐宋时期的重大变革。

4. 《明史》:是明代官修的一部正史,记述了明朝的历史。

它记录了明朝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大明王朝的初创、中兴、后期衰落的过程。

以上书籍对于了解唐宋变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宋时期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宋代史学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上的重要成就

宋代史学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上的重要成就

宋代史学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上的重要成就宋代史学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上的重要成就 1宋代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成就值得关注。

一、通史著作,成果斐然宋代史学著作卷帙浩繁,在大型通史的编修方面,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果。

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资治通鉴》、《通志》等。

《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撰。

司马光与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范祖禹、刘恕等人一起编写了此书,前后历时十九年。

全书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取材丰富,考证详密。

修书时依据的材料,除正史外,杂史有322种,一事往往使用了三四种材料编纂而成,保留了大量的史料,史料的真实性胜过许多正史。

司马光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因此该书大篇幅记载了历代治乱成败安危之事,其他方面着墨不多。

《通志》是南宋史学家郑樵的杰作,共200卷。

该书最大的贡献是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二十略概括了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郑樵在文化史方面的独创精神和宏伟气魄。

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

六书讲文字,七音讲语音,更是郑樵的首创。

《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为南宋史学家袁枢所编,为历史编纂学开创了新途径。

在宋以前,我国的史籍不外乎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类。

编年体以年为经,“或一事而隔越数卷,收尾难稽”,而纪传体以人为主,“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这都给读者带来了不便。

袁枢有鉴于此,对《资治通鉴》进行改编,区别门目,以类排纂,分为293目,每事一篇,自为起讫,故名“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纲目》,省称《通鉴纲目》,朱熹撰。

朱熹将《资治通鉴》等书,简化内容,编为纲目。

纲为提要,模仿《春秋》,朱熹写成;目为叙事,模仿《左传》,由其弟子赵师渊写成。

其用意在于用《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

通俗易懂的宋朝历史书籍

通俗易懂的宋朝历史书籍
以下是几本通俗易懂的宋朝历史书籍:
1.《宋史纵横》:作者刘克庄,这是一本结构简洁、内容生动的通俗史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宋朝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宋朝常识》:作者方宝珠,这是一本详细介绍宋朝各个方面的书籍,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军事历史等方面,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3.《宋代社会史》:作者王明清,这是一本详细介绍宋代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著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宋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4.《宋史漫谈》:作者黄仁宇,这是一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宋朝历史的著作,不仅介绍了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一些宋代名人和传奇故事。
5.《宋史百识》:作者刘克庄,这是一本介绍宋代百科知识的书籍,包括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工艺技术、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有趣的读物。
这些书籍都是通俗易懂、内容生动的宋朝历史著作,适合初学者阅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

宋史入门书目

宋史入门书目

宋史入门一、宋代的时空及历史地位1、时间:绵延320年,经历18帝。

(1)北宋九帝(960--1127):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2)南宋九帝(1127--1279):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

晚宋史一般以宁宗嘉定元年(1206年)算起。

2、空间:较小,前不及秦汉、隋唐,后不及元明清。

(1)北宋:东边至海,南及海南岛,西至大渡河,西北至西宁,北至大同。

共有23路。

(2)南宋:主要是北方的变化,与金为邻,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共有15路。

详见《宋史·地理志》。

3、宋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1)宋代的发展阶段。

国内的封建社会后期说与日本的近世说。

(2)存留史籍丰富,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此前任何朝代难比。

(3)有不少值得研究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文化高度,国内民族问题,社会制度种种。

(4)有很多转折性因素,承上启下特点明显。

二、宋代(北宋)的基本国策1、建国特点:一是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打击,由军事政变而来;二是经过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2、基本国策:(1)政治上:强化皇权。

(2)经济上:不抑兼并。

(3)军事上:守内虚外。

(4)思想文化上:重文尊儒,三教并用。

3、后果:(1)积极面: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士风开放,文化繁荣。

(2)消极面:积弊太重,因循保守,积贫积弱。

三、有关宋史的文献1、基本知识查找:《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辽夏金元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宋代官制词典》。

2、基本史籍:(1)纪传类:《宋史》、《东都事略》、《宋史翼》等。

(2)编年体:《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全文》、《宋季三朝政要》(附:《二王本末》)、《两朝纲目备要》、《续资治通鉴》等。

(3)政书类:《宋会要辑稿》、《通志》、《文献通考》、《宋大诏令集》、《玉海》等。

(4)纪事本末类:《长编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三朝北盟汇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宋史的重要史料书
一、宋代史料学的内容
1、史料的重要性(“史学即是史料学”)
2、有关宋代史料的一些特点(内容丰富、体例创新、数量众多)
3、学习这门课的实际意义
二、有关宋代史料书的分类
1、电子版史料
中国基本古籍库二十五史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网站
2、纸质版史料
三、学习宋史的基本史料书
(一)最重要的基本史料书
1、《宋史》
2、《续资治通鉴长编》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3、《宋会要辑稿》
4、《文献通考》
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6、《东都事略》
7、《宋季三朝政要》
8、《宋宰辅编年录》
9、《全宋文》
10、《宋史全文》
11、《三朝北盟会编》
12、《东都事略》
(二)宋人文集与宋人笔记
(三)地方志
1、《太平寰宇记》(乐史)
2、《元丰九域志》(王存等)
3、《舆地纪胜》(王象之)
4、《宋元方志丛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