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①增强国际现代化的力量,提高国际地位。

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②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新中国成立后,“冷战,,加剧,美苏争霸,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战略决策。

(2)历程(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1”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3)意义:打破了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东方魔稻”(1)中国的农业现状:中国有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却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

(2)袁隆平及杂交水稻: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突破“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并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银河—I”型机诞生的背景及过程: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年 1997 年
2003 年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 次的计算机。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 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 术取得新的突破。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按照计划,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
新中国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两弹一星 第二个:载人航天工程 第三个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造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 造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1970.4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 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技术发展迅速(三年多一点, 美国七年,苏联四年)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了解最新发展概况
2009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9月29日 2011年11月3日 “天河一号”每秒千万亿次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2345
2.“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说这句话的最 有可能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李四光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及对信息的把握能力。由题干中的“实现超 级稻亩产一千公斤”可知,他的贡献主要是研究出籼型杂交水稻,因此选B项。A、 C两项是国防科技学家,D项是地质科学家。 答案: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自主思考“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对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和加强国防实力具有重 要作用;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 (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原因: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党的领导,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 (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 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5)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 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 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 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 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问题 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问题 四 从中你能得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 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结论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结论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 结论 3 :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 了基础。
国外有人质疑:“到21世纪30年代,中 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 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 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么说?
①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②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杂交水稻
二、现代农业:“东方魔稻”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 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 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 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愿 望,这一愿望终于在刚刚到来的21世纪之 初得以实现。
四、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 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 天大国。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上太空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第2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第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目的:反对,打破第一颗试爆成功:1964、102、进程第一颗试爆成功:1967、6第一颗(“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0、4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与增强了我国的,提高了我国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于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诞生与发展:“南优二号”(1973年)—→“超级杂交稻”2、效益:2070年代中期——XX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三、“银河”系列计算机“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是继“”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在未来—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了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提高了振奋了△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A1964年、1967年B1964年、1966年1964年、1970年D1967年、1970年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A“东方一号”B“东方红—1”号“长征—1”号D“银河—Ⅰ”号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核武器研制成功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银河-1”型机问世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7课新中国的突出科技成就》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掌握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大型计算机、“神州号飞船”2、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视频和图片资料,再现情景,感受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整合知识。

2、主要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渲染法(课前和课后的歌曲选择)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激发起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通过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第27课(课前播放歌曲“飞得更高”)导入新课:教师:20世纪中后期,世界上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一次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虽然面临极端困难的环境,但是新中国依然紧追世界潮流,相继在国防、农业、计算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7课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突出代表》(板书)授课过程:(一)两弹一星教师: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看看建国后我们首先取得了怎样的科技成就?【视频:钱学森及两弹一星】学生:回答星(板书)请大家在教材第一子目下快速找到相关科技的成功时间学生:回答教师:也就是说集中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板书)教师:我想同学们一定对原子弹、导弹等核武器的杀伤性有所了解,在这里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这些悲惨的画面让我们触目惊心,那么素来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为什么在建国初期还要研究原子能呢?这是否违背了我们爱好和平的初衷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第一子目,来解决一下这个疑问。

学生:回答教师:研制核武器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必需的,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喝一碗酱油汤或糖水应坚 持工作一小时以上;吃一 粒蜜枣,应坚持工作一个 半小时以上。 算盘——参与两弹研究的科 学家们最初使用的计算工具
——三年困难时期科学家 的互相鼓励
美国千方百计阻止海外 爱国科学家回国; 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 议。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
一穷二白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第三篇 我们的思考
材料2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 „„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 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 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 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 的海外学人。
思考:为什么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两弹一星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 机 “神舟”号飞船
国家的独立(保障)
影响 增 强 了 综 合 国 力 提 高 了 国 际 地 位
取得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制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 基因组计划,也是其中唯 一的发展中国家。 探月工程——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新的里程碑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洋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成就

27-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成就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两弹一星” 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
时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
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终于 掌握了核技术。进行了首 次核试验,成为继美国、苏 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
个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 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 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 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 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猜一猜
他是谁? ________
邓稼先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一)两弹
(二)人造地球卫星 (三)“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 展示实力,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 创造了建设的安定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 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 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一)两弹(原子弹、导弹) 1、研制两弹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 水平和综合国力,并影响其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 展。
中国煤矿工人在速成中学学 习(1952年)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 习(1952年)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 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 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 (1957年)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两弹一星1.目前,我国研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在90%以上,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卫星系列。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背景之一是( D ) A.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B.深圳成为最早的经济特区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文革”造成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倒退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

A、B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C发生在1971年。

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确切地说,这句话中“今天的世界”是指( C )A.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B.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在军事上大体赶上了美国C.美苏垄断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并到处挥舞“核大棒”的国际局面D.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共同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3.阅读下图,下列关于该项成就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从此,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B.从此,我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C.从此,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D.从此,中国成为一个航天大国训练点2“东方魔稻”4.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B )A.网络技术B.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

5.下图中人物的科技成就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C )A.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答案:C
2.(2010 年 1 月山东学业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 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 答案:D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景观照片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 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2)从考查方向看,通常以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相关的自然和人文
(3)从题型上看,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也有一定比重。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 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 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第(2)题,①四川大熊猫自然保 护区,②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内蒙古大草原,④新疆塔克拉玛干 沙漠。
【答案】 (1)A (2)B
B.徐光启
C.钱学森
D.袁隆平
解析: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 2 号”。

历史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历史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
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
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
志。
————邓小平
(2)国防现代化程度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 响它的国际地位。
2016年11月14日,TOP500组织在美国盐湖城发布了最新一期(第48届)的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
三、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何重要影响? ①中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 、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航天工程
飞天梦想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美好愿望,这一愿 望终于在21世纪之初得以实现。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 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一、“两弹一星”
2、代表人物: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 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 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 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钱__学__森____
一、“两弹一星”
3、重大意义:
①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 问题 ②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 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③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 “东方魔稻”、“第二次 绿色革命”
二、“东方魔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 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 唐·帕尔伯格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 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A.1965年 B.1970年
C.1973年 D.1975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稿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岳麓版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7课的内容,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承接上看,它客观地展现了作为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重要分支――中华民族科技的伟大复兴。

本节课是通过对民族科技成就的介绍、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以及民族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分析,使学生感受民族科技力量的伟大。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课本,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民族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神舟号飞船等;了解相关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和奉献精神;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科技进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课堂教学,运用视频和图片资料,再现情境,感受历史;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科技成就的认识,了解民族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祖国振兴发奋读书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建国以来民族科技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三、说教法:鉴于本课内容细多,记忆难度较大的特点,在授课中拟采用师生互动的点拨启发式教学,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图片和资料为突破口,以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为主线,层层剖析,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引导—探究—点拨—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导入新课,祖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而繁荣和富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到底取得怎样的成就呢?这样的科技成就对于我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7课(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明确正题主要内容,简单明快,且突出我国民族科技的伟大复兴之路)2、教学主要过程设计【探究一】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什么成就?1、首先将本课所涉及的民族科技成就分为四大领域:一是国防科技领域,二是农业科技领域,三是计算机领域,四是航天技术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1)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 不断进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 (3)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做出了新的贡献;促进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科技进步, 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 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 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 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 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 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解析:开发“两弹一星”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客 观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A
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20/9/12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2016 年 6 月 12 日 23 时 30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 23 颗北斗导航 卫星。这颗新星呈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特点。 据介绍,这颗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其他在 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 稳健性,强化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 奠定坚实基础。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吗?
“神舟”号飞船
1.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2.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 的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新时代;带动了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 的迅速发展。
自主思考“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我国哪些领域的发展? 提示:载人航天活动是人类扩展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 的重要手段;带动相关空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改进军事航天系统,带动军 事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可以促进卫星技术的发展,带动环境学科、气象学科等科技 领域的进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自主思考“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 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对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和加强国防实力具有重要 作用;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理解掌握: 掌握“两弹一 星”“东方魔 稻”“银河”系列计 算机和载人航天
事业的发展史 实。 2.综合运用:探究 新中国重大科技 成就取得的原因; 认识科技进步在
现代化建设中的 重大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两弹一星”
1.研制的战略目的 (1)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和综合国力。 (2)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主要成就 (1)原子弹、氢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 氢弹试爆成功。 (2)导弹:1964年,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 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 入航天时代;1975年,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银河”系列计算机
1.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亿次的“银河—Ⅰ”型计算机。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东方魔稻”
1.发展概况 (1)理论: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 (2)实践: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他是 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领头人。 2.重大意义 (1)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世界上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了杂交水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聘请 袁隆平为首席顾问。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史料导入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使命、不 负重托,努力在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 际空间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 的特点。
(2)结合史料和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