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批复解读(全文)

合集下载

凌科产品画册

凌科产品画册

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Shenzhen Linko Electric Co., Ltd.工业连接器制造商产品手册Product Manual掌握核心技术 铸就民族品牌中国·深圳Connector manufacturer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商务中心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濠盛商务中心1409-1410Tel:86-755-86960323Fax:86-755-86960305Email:linko@ 工厂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南昌社区南昌第二工业区伟业 创新工业园G栋4楼Tel:86-755-29600088Fax:86-755-86262816Email:linko@香港香港宇之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地址: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677号恒生旺角大厦1103室Tel:86-189********Email:linko@SHENZHEN LINKO ELECTRIC CO.,LTD.OVERSEAS DEPARTMENTAddr:RM1409-1410,Hise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4096 Dongbin Road,Nanshan District,Shenzhen,Guangdong,China Tel:86-755-86960323Fax:86-755-86960305Email:sales@FACTORYAdress:4th Floor,Building,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Hangcheng Road,XiX iang T own,BaoAn District,Shenzhen,P .R.China Tel:86-755-29600088Fax:86-755-86262816Email:sales@HONGKONGHONGKONG YUZI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IMITED Addr:RM1103,HangSeng Mongkok Building,677 Nathan Road,Mongkok,Kowloon HK Tel:86-189********Email:sales@凌动于心 科技彰显未来凌动于心 科技彰显未来掌握核心技术 铸就民族品牌产品目录PRODUCT CATALOGCNLINKOYF-24PAGE 32-37LP-24PAGE 22-31YP-20PAGE 44-49YA-20PAGE 38-43YM-20PAGE 50-55PAGE 56-60LP-20PAGE 15-21YW-16PAGE 62-66YZ-20PAGE 67-73YT-RJ45PAGE 74-83YU-USBPAGE 84-88简易锁PAGE 89-90IEC 60309PAGE91-101YW-20EASY LOCK凌动于心 科技彰显未来言出必行,是我们对客户服务的承诺与保证;说到做到,是凌科在此领域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与客户保持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的原因;有保障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售后服务,是凌科对客户的承诺,请坚信您的眼光!"We keep our word" is definitely our commitment and guarantee to customers."No sooner said than done" is the reason why we are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connector field and in good an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Ensured quality and perfect after-sale service,please be confidence in your own judgments.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体企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局部修订(第4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局部修订(第4章 密度分区与容积率)

4.2.4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等级分为 5 个等级区间, 对应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容积率上限宜符合表 4.2.4 规定。
表 4.3.1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指引
表 4.2.4 分级 1 2 3 4
4.2.5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指引 基准容积率 3.2 2.8 2.2 1.5 容积率上限 6.0 5.0 4.0 2.5 4.3.2
表 4.2.12 物流仓储用地地块容积率 分级 1 2 用地性质 仓储用地(W1) 物流用地(W0) 容积率上限 3.0 4.0
《深标》 (2014 年 1 月 1 日)
4.4 4.4.1 修正系数
地块规模修正系数
2018 年局部修订
地块容积及容积率与地块规模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及物流仓储用 地的基准用地规模宜按表 4.4.1 执行。地块面积小于等于基准用地规模时,地块规模修正系数为 0。地块面积 大于基准用地规模时,地块修正系数按超出基准用地规模每 0.1 公顷计 0.005 并累加计算,不足 0.1 公顷按 4.2.8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与地块规模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以 1 公顷为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大于或小于基准用 地规模,地块容积率均应折减。地块规模修正系数宜按表 4.2.6 执行。 0.1 公顷修正,最大取值小于等于 0.3。 表 4.4.1 基准用地规模
FAR 规划=FAR 基准×(1+ A1)×(1+A2)…;
式中:FAR 基准——密度分区地块基准容积率;
(公式 4.2.3)
容积是地块开发因特定条件,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历史文化保护、绿地公共空间系统等因公共 利益制约而转移的容积部分;地块奖励容积是为保障公共利益目的实现而奖励的容积部分,地块奖励容积最 高不超过地块基础容积的 30%。地块容积宜按下式计算: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城市性质
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 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 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城市职能
1、具有全国意义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2、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3、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城市 4、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 5、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 6、一个具有亚热带滨海特色的现代历史文化 名城。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现 状 概 况
1位置 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
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两 城市接壤
2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 3交通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
现 状 概 况
二:是保护与保护型发展用地,以山体、水系、植被和组团分隔用地 为因素联成系统,呈“M”字型。
城 市 建 设 布 局 结 构 规 划 图
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 状的城市基本骨架。 将全市划分为9个功能组团和6个需控制建设规模的独立城镇 。 并以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产业布局,使各产业区象颗颗明珠 镶嵌于发展轴上
高速公路
I类干线
II类干线
道路网络规划图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
公共绿地
道路绿化带
生态功能分析图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
旅游用地规划图
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8平方米/人提高到2010年的20 平方米/人,新增住房1500万平方米。
重要的住宅发展区域
留仙村住宅区 龙华二线扩展区 深圳湾填海区 东部沿海高尚住宅区
特南山组团
用地面积为72平方公里,人口控制规模47万人,西部区域性 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市教育、科研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 重要高新技术基地和临港工业区,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区。

深圳市罗湖区交通现状及发展思路

深圳市罗湖区交通现状及发展思路

2. 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本章主要介绍罗湖区城市与交通发展现状,全方位掌握罗湖区综合交通发展情况,为罗湖区提出符合其城市发展特征和交通需求特征的交通发展目标及方案奠定基础。

2.1 城市发展现状2.1.1地理区位罗湖区位于深圳中部,处于深圳“两轴三带”城市布局的核心位置。

其东接盐田,西连福田中心区,北邻布吉、沙湾,南接壤香港,是香港与内地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图2-1 罗湖区区域位置2.1.2 行政区划目前,罗湖区下辖10个街道、115个社区居委会和83个社区工作站。

十个街道分别是:桂园街道、黄贝街道、东门街道、翠竹街道、东晓街道、南湖街道、笋岗街道、东湖街道、莲塘街道、清水河街道。

图2-2 罗湖区行政区划2.1.3 人口与社会经济截至2013年底,罗湖区常住人口94.15万人,同比增长0.5%。

其中,户籍人口53.84万人,增长6.4%;非户籍人口40.31万人,下降6.3%。

图2-3 截至2013年底罗湖区人口分布情况2013年,罗湖区GDP达1488.43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创六年来新高。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8.2亿元和1380.14亿元,分别增长7.8%和9.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8亿元,增长7.3%。

图2-42013年罗湖区经济发展状况2.1.4土地利用罗湖区的土地利用呈“一半山水一半楼”的特色,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6km2,占辖区总面积的43%,目前已基本全部建成。

在建成区中产业面积共14.83km2,其中:⏹商业面积7.00 km2;⏹办公面积5.34 km2;⏹厂房面积1.10 km2;⏹仓库面积1.39 km2。

图2-5罗湖区土地利用现状2.1.5产业发展随着罗湖区多年持续健康发展,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大幅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7.9:92.1,第三产业非常发达,并形成了以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创意文化为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专业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深圳总体规划

深圳总体规划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民意调查阶段(2006.10-12):开通民意倾听热线电话、 电子邮件和移动短信的接受平台,在多个网站上开设“公众 参与总规修编”的专栏,进行网上专题调查的合作。
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
(2)咨询讨论阶段(2006.11-2007.4):通过现场、广 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公共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 家、部门代表、公众代表参加,就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问 题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和交流。
2.2 发展形势分析
(3)深港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2007年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连任竞选纲 领中明确提出“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 建世界级都会”的战略目标。 2007年10月10日,曾荫权发表本任期的首 份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再次确立港深都 会的发展目标,并宣布,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 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包括:广深港高速 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 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将深港城市合作推 进到实质操作层次。
城 市 价 值 链
附加值
研发模块 品牌模块 标准模块
中试模块 装配模块 试 高 制 品 研 制 或 低 上游 开 发 零 部 件 生 产 模 块 零 部 件 生 产
行业n
产 业 价 值 链
企业1 售 后 服 务 下游 行业1 企业2 … 企业n
加 工 组 装
销 售
2、城市发展条件与规划思路

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综述

探索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综述

22) ( 0 0 ) 简称新 < 总规> ) 是深圳第3 具有法定 版
意义 的总体 规划。规划 以2 0 年 完成 并首次 由地 06 方 人大立法通过的 < f2 3 城市 发展策略>为 深:1 0 ) .0 1 基础 .提出 了城市转型 的重大 战略转 折思路 ,将
3 深圳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我 国的经济特 区 的定位 ,明确深圳在 国家改 革开放 战略 中继 续担 当科 学发展排头兵 的先行先 试 的历 史使 命。相应的城市职能为 国 家综合配
套 改革 试验 区 .实践 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 展模式 的示范 区 。 其次 .将 ( 6 9 总规>确定 的 。 华南地 区重要
总规> 的有效实施 .深圳先后编制 了 < 深圳市总 体规划检讨 与对 策>和两轮近期建设规划 .适 时
要关 头 ,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供给严 重不 足 的矛盾 日益尖锐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的惯性 、 社会 结构的失衡 .城市软实 力优势 的逐渐 弱化 、
城市 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等 问题持续 困扰 着城市
行 探路 。
深圳 、效益深圳 ”、创建具有 示范效应的国家创 新型集约型城市提供 有力支撑 。关于城市发展 的 思路和规划理念都将 实现 重大转变 :在发展动 力 上 .要从 以往 以要素推 动和 投资推动为主 向创新 推动转 变 ;在发 展方式上 .从外延扩张型发展 向 内涵集 约式 发展 转 变 :在 空 间利 用模式 上 .由 增量增长 向 减 量发展 转变 :在规划 内容 上 .由单纯强调 空间设计 的物质性 规划 向空 间设
首 先 是 经 济 和 人 口规 模 巨 大 .但 结 构 和 质
计 与制度设计并重 的综合性 、政策性规 划转 变。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标,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 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市域绿地 系统。(此部分内容比较多,规定比较细, 说明深圳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定位十 分明确,有兴趣的
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目标
• 1.严格控制自然岸线的占用,保全岸线生
态与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李佳林 王琦
•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 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
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1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
城市规模
3
城市空间结构
地效益达到4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工业 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左右。
• 实施“促进主导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扶
持创新产业”的工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 战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名牌产品, 提高重点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根植性。
• 工业布局: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
轴,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 园”的工业布局结构。
地约2.3平方公里,文化娱乐设施总用地 规模达到5.5平方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 文化设施用地人均约0.5平方米。
• 体育设施:规划期末新增体育用地约4.2
平方公里,体育设施总用地规模达到7平方 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 0.6平方米/人的配置标准。
7 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建设目标
学位供给规模达到100万个,高中阶段学位 供给规模达到20万个,高等教育学位供给 规模达到10万个以上。
•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用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09]9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09]9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09〕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一月十二日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为切实有效推进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依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深发〔2008〕8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的通知》(深府〔2008〕201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围绕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所确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全面启动和有序推进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方式,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创新。

二、实施原则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统揽全局的力度,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切实保障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明确责任,监督考核。

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责落实分工,各牵头单位分头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年度工作纳入各部门领导的任期责任制中,进行年度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审计,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和评议作用。

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作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承担着先试先行的历史使命,必须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持全面创新的理念,突出深圳特色,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创新发展道路。

1.深圳市宝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深圳市宝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深圳市宝安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二〇一三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目标 (5)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二节主要调控指标分解 (7)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2)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15)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15)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 (19)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3)第一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3)第二节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4)第三节建设用地清退 (25)第六章农用地保护 (27)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7)第二节其他农用地保护 (28)第七章土地整治工程与近期用地安排 (30)第一节土地整治 (30)第二节近期用地规划 (31)第八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附表 (36)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统筹宝安片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3.《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7.《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11.《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2-2009)12.《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13.《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14.《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送审稿)1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与本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划。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9号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上报审批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的请示》(粤府函[1998]47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深圳市的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部行政辖区2020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要强化特区的中心地位。

要以特区为中心,以西、中、东三条放射发展轴为基本骨架,形成梯度推进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

要切实保护好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要按照有关用地分类的要求,对市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与引导,尤其是对“已推未建设”的234平方公里土地要合理整治和利用。

市域土地利用要有利于严格保护市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村镇要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分散开发。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5年,全市总人口要控制在420万人以内,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25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要控制在430万人以内,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80平方公里以内。

五、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文本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第二节四区划定 (15)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第九章城市更新 (22)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II 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2)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5)第十九章城市环境保护 (58)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9)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61)第三节空气环境 (62)第四节声环境 (64)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设施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3)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8)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7)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7)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100)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02)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7)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110)附则 (115)附表 (116)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6)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7)1 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文本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I 目录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性质与规模 (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3)第二章城市规模 (4)第二部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 (7)第三章区域协作政策 (7)第四章经济转型政策 (9)第五章社会和谐政策 (10)第六章生态保护政策 (11)第三部分城市空间发展与结构布局 (14)第七章土地综合利用与四区划定 (14)第一节土地综合利用 (14)第二节四区划定 (15)第八章城市空间结构 (17)第一节空间发展策略 (17)第二节城市发展轴带 (18)第三节城市分区与功能组团 (19)第四节城市中心体系 (21)第九章城市更新 (22)第十章城市建设密度分区 (24)第十一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5)第十二章总体城市设计 (27)第十三章五线划定与管制 (30)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支撑体系 (34)第十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34)第二节物流业发展与布局 (36)第三节金融业发展与布局 (37)第四节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 (38)第五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 (40)第十五章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布局 (42)第十六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设施布局 (44)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44)第二节各类公共设施布局 (46)第三节各类商业设施布局 (48)第十七章城市文化特色与遗产保护 (50)第一节文化特色塑造 (50)第二节文化遗产保护 (50)第十八章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52)II 第一节城市生态建设 (52)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 (55)第十九章城市环境保护 (58)第一节地表水环境 (59)第二节近岸海域环境 (61)第三节空气环境 (62)第四节声环境 (64)第五节固体废弃物 (65)第二十章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 (66)第五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9)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设施 (69)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69)第二节对外交通 (71)第三节公共交通 (74)第四节道路交通 (75)第二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76)第一节水资源和能源保障 (76)第二节供、排水工程 (79)第三节供电工程 (83)第四节供气工程 (84)第五节通信工程 (86)第六节环境卫生工程 (88)第二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 (90)第六部分规划实施政策支撑体系 (97)第二十四章特别政策地区 (97)第二十五章分阶段实施指引 (100)第二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02)第二十七章分区发展指引 (107)第二十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110)附则 (115)附表 (116)附表1: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116)附表2: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117)1 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SHENZHEN CITY (2009-2020)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8)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4)第四章 土地利用调控与空间管制 (16)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 (16)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19)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23)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增长 (23)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4)第三节 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6)第四节 建设用地清退 (29)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30)第六章 农用地保护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一节 农用地保护 (32)第二节 优化生态用地结构与布局 (34)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七章 规划体系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9)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9)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9)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40)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42)第一节 土地整治 (42)第二节 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保障 (42)第三节 重大产业用地保障 (45)第四节 围填海开发 (45)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第一节 促进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的政策措施 (47)第二节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 (49)第三节 推进土地资产资本管理 (51)第四节 规划实施监督和技术支撑措施 (53)附表 (56)SHENZHEN CITY (2009-2020)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城市更新项目多选题

城市更新项目多选题

[题型]:多选题1、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内容?A、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B、合同管理法律风险C、资产及税务管理法律风险D、市场竞争法律风险答案:A,B,C,D2、关于合同的生效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即生效B、依法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C、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时间的,以约定为准D、合同一经订立即生效答案:A,B,C3、书面授权委托书应该具备以下哪内容:A、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B、代理的事项C、代理的权限及期限D、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答案:A,B,C,D4、法律风险包括以下几项内容:A、刑事责任法律风险B、行政处罚法律风险C、民事责任法律风险D、单方权益丧失风险答案:A,B,C,D5、单方权益丧失包括以下几种后果?A、丧失优惠利益B、丧失既得利益C、丧失商业机会D、吊销营业执照答案:A,B,C6、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为:A、配偶B、父母C、子女D、兄弟姐妹答案:A,B,C9、标准文本的合同是否为格式合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只是确定合同的大致框架内容,而就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可经双方协商后调整的标准文本合同为非格式合同B、标准文本合同就是格式合同C、标准文本合同只是方便适用的合同,不是格式合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C,D10、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D、责令停产停业答案:A,B,C,D11、房地产专有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旧改和拆迁法律风险B、建设工程法律风险C、房产销售法律风险D、物业管理法律风险答案:A,B,C,D12、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警告B、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C、行政拘留D、责令停产停业答案:A,B,C,D13、法律风险具有以下几种特征?A、不可认知性B、不利性C、专业性D、复杂性。

答案:B,C,D14、房地产专有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项目投资法律风险B、酒店管理法律风险C、房产销售法律风险D、物业管理法律风险答案:A,B,C,D针对旧改项目,以下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A、小袁:城市更新单元划定存在不确定性。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8•【字号】深府办[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意见(深府办〔201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78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一)实施《总体规划》是新时期国家对深圳发展的战略要求。

《批复》明确“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要求深圳继续改革开放,当好推动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总体规划》是全面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部署。

《总体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施《总体规划》,将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特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以城市发展服务各项事业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提升产业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转型、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体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实施《总体规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约集约发展模式,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城市发展单元等手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破解城市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将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二、实施《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批复》精神,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6•【文号】国函〔2024〕144号•【施行日期】2024.09.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深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深圳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0万亩(含易地代保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72.02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4.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130.74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1%;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3.8%(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用水总量不超过30亿立方米,其中2025年不超过24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关于城市“国际化”的探讨(网)

关于城市“国际化”的探讨(网)

“国”、“际”、“化”——关于城市“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探讨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追求“国际化”的热潮,据统计,中国目前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有655个城市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世界”。

2010年8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复,未来10年深圳定位,除了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还将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城市。

应该看到,这种一哄而上追求“国际化”的风潮本身,是一个不太国际化的现象。

事实上,世界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比如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等,很少把“国际化”本身当做城市发展目标,通常他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经过多年自然发展,“客观上”发展成为国际都市,而“国际化”的头衔,也大多是事后外人概括总结出来,只是一种事实的描述,而不是一种事前的愿景目标,也不是一种必然的赞美或者炫耀。

中国对于“国际化”的这种关注和追求,可以视为一种特定的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心理偏好,在最近一个关于国际城市的沙龙上,一位澳大利亚专家说,“我很奇怪的是,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在强调‘本土化’的时候,这里却突然如此高调地提出‘国际化’的目标,很值得关注……”这就首先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这种国际化偏好究竟是怎么来的?关于“国”(… national …)1、为什么推崇国际化?探究国人近年来的“国际化”热,恐怕还是要追溯到我们这个“国”自身的特殊性——包括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遭遇、几种现代化努力中特定的历史记忆、曾经面临的特定的国际处境,以及我们自身特定国体、政体下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心理等等……应该说,我们把“国际化”当做口号,应该是对过去某些特定国家取向和走向的一种纠偏,具体而言:1)摆脱战败衰落历史国人所谓的“国际化”,隐含着重新加入强国俱乐部,重返世界中心的意味。

因为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国势堕入谷底的时代,国人感受中,“国际”就是“列强”的代名词,直到今天“国际”二字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不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或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批复解读(全文)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更新十一五规划1986年城市性质城市转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布局城市定位城市竞争力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将为深圳下一个三十年的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为深圳承担再当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提供指引。

规划背景及特点规划国土委许重光副主任:城市总体规划我们真正编制是从06年10月份开始,我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的整个编制工作。

经过市政府审查工作,省政府通过,最后到国务院。

虽然中间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但是应该说在国家批准城市总体规划里面是比较快的一次,一方面我们编的也快,审批工作进行的也是比较快。

而且特别有意义的是我们上一轮总体规划恰好是在2000年批准。

当时是1996编制完成,2000年批准。

这次正好是10年以后,特别有意义的是恰逢特区成立30周年,在这个结骨眼上给我们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应该说有特别意义。

我觉得这就是对于我们未来城市的一个发展,未来城市十年的发展,明确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它是一个内容比较多、面比较宽,时间相对比较长。

所以它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这么一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它的期限是五年,像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是五年。

城市总体规划是十年,所以它的时间上是相对比较长的。

内容上比较广主要是说,我们城市总体规划涉及整个行政区范围内所有的土地,也涵盖了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城市的居住、工业、产业、交通等等发展,还包括一些生态环境以及一些城市的各项设施,所以它相对的内容非常丰富。

规划重要内容规划国土委许重光副主任:在这么多内容里面,我们希望大家关注的,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国务院批复总体规划,大家看到文字都不是很长。

这里面有几个重点非常值得关注:第一个重点,关于城市定性,我们叫城市性质。

国家给予我们深圳这个城市的定位和要求。

在这次定性里面,我们注意到一共有3个内容:一个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特有的深圳市经济特区,这是一贯以来的。

第二条,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

上一轮国务院批准的珠三角发展规划里面已经提过,这次也明确在城市性质里面把它明确下来。

大家注意到十年前我们的城市性质定位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听大家都知道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这个定位是不一样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且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全国批复里面也是寥寥无几。

第三条,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国际化城市。

这一点是特别特别重要。

在整个国家给予,在全国的大城市的批复里面提到国际化城市,我们知道可能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没有第三个城市。

第三个就是深圳。

我想这也是国家在批准我们城市定位里面对于深圳赋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这也反映了深圳重要的特色。

所以这三个定位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认真研读。

这里面包括很多内容。

在这个性质下,在我们文本里面还提到很多城市的职能,相对城市的职能就面积比较宽了,这里不再展开说。

我建议大家关注的第一个就是我们城市的性质,这是在国务院批复一个城市规划里面最最重要的,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字里行间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精心、认真推敲,是获得广泛认同的,这一点也是这次总体规划获得批复重要内容。

这个也与我们省委省政府给深圳提出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应该也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个内容,我希望大家特别关注的就是关于我们城市发展规模。

这个在国务院批准城市总体规划里面,这个内容是非常刚性的。

就像前面谈到的城市性质一样,大家可能注意到这里面我们提到一个是人口规模,第二,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这里提到是1100万,昨天的媒体也在报道这个,但是实际上这个内容背后也有一些内涵,一会儿专家可以进行解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1100万的概念,这里面还有很多背后的一些内容。

用地规模890平方公里,大家知道深圳是一个用地空间非常有限的城市,为了我们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早就已经划定了生态控制线,同时我们这个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增长是一个持续的需求,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怎么样协调好空间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关系,在这方面这一轮总体规划可以讲是做了大量工作,也可以讲这一轮总体规划是我们历来总体规划最难做的一次,但是也是做得最成功的一次。

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发展条件下,我们怎么样制定一个规划能够使这个城市,使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又使得生态的环境得到一个很好的保护,有一个良好的宜居和生态环境。

在这方面我们这轮规划提出一个转型规划,怎么样探索城市发展转型。

这里面包括土地的增长,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增长模式,这方面我们专家也可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三个重要内容,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这应该是整个城市规划里面核心内容,如果说城市总体规划是干什么事情,最后要干的就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这里面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结构,第二个是布局。

这个结构就像我们人的骨架一样,他要怎么样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状态,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它就是城市的布局结构。

在这次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里面也明确肯定了我们“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

我们在前两论城市规划布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的布局。

这样一个布局结构跨越了过去的特区内外,是把它当成一体来考虑。

多中心我们也分层次,第一个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原来我们指提罗湖福田中心,在这轮总体规划里面我们明确提出未来还有一个前海中心。

所以在布局里面,国务院批复解决了我们前海的发展定位问题,当然前海的发展还远不止是城市总体规划所明确的城市空间结构。

在它的内容和发展模式上,我相信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划还会给予它更多的一些明确的要求和给予一些相关的政策。

“三轴两带多中心”规划国土委许重光副主任:“三轴两带多中心”大家看得出来,它是一个特别开放的结构。

既跟南边的香港,也跟北边周边珠三角城市,都形成非常良好的协调发展的关系。

这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城市布局结构里面相对封闭的一种模式。

在布局里面我们解决了整个城市各类用地的安排,这个内容也是比较详细。

我也不再展开说。

应该说这次总体规划我们特别高兴的是,虽然我们是三年多前制定这个规划,三年过去后,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当时所预计的内容、所规划的一些思路和设想在今天看来是没有发生变化,都是按照我们当初所设想和预定的发展方向,包括我们明确提出前海的发展,今天我们知道前海已经是紧锣密鼓,已经是风风火火,作为当前深圳的一件大事、一件重头戏,我相信前海的发展也会是我们这轮总体规划进行实施的时候,一出重要的大戏。

这里我也要特别提出来,总体规划前面讲到了他里面有比较多的亮点,内容比较多、亮点比较多。

但是我们特别自豪地讲这一轮总体规划最大的特色或者说在全国各个城市编的总体规划里面,到目前为止它实际上是一个真正转型的规划,真正实现城市发展转型。

我们知道很多总体规划发展编制的时候都会出现城市的过度膨胀,但是在我们这轮总体规划,我们的条件就是说要控制、抑制城市的膨胀,同时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条件下,这样的规划也是难度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目标,也能够使我们规划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轴两带多中心”里面有很多内容,三个轴就是三条南北的轴,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功能,比如我们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讲三个轴或者两个带呢?意味着我们城市发展要集聚在这个走廊上去发挥它的集聚效应,城市发展都是通过集聚。

城市和农村不同,农村是到处撒胡椒面,城市是集聚起来,集聚度越高,效益越高。

未来我们走什么路?通过三个南北的轴和东西两个带,大家注意到这个颜色不同,一个是实线、一个是虚线,实线包括我们铁路、高速公路,为什么指向东莞是向这个方向而不是那个方向,都是有具体定位。

东西向为什么用虚线?它的联系方式时间回弹性一点,包括实现要2020年后才能实现。

但是现在开始有些局部要形成,为未来长远发展。

比如跨珠江通道,这条江中马上要实施了,也许在2020年之前能够实施。

但是还有一条,可能2020年前还实施不了,还要等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一定要先预留起来、控制起来。

包括往东部走,还有大家注意到中心的问题,像这个带都在特区内东西带上,一个是福田罗湖中心、一个是前海中心,大家看得出来现在除了这两个中心比较集中在特区内,但是特区外又增加了很多中心,我们叫副中心,现在五个:龙岗、龙华、光明、坪山、盐田。

这几个把它级别提高,意味着我们要向特区外倾斜,尤其这么多点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拔高几个高地,产生辐射力的这么一个中心,这样我们特区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才能提高。

尤其我们龙岗这个圈画的大一点,我们一直希望龙岗发挥深圳辐射整个东部地区,就是我们深圳以外的东部地区他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跟惠州的联系,和粤东地区联系,也许他就是一个前沿,是一个桥头堡,为什么我们把体育新城布置在这个地方,三号线能够过去,这样就很快能够形成龙岗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十年之内,龙岗可以在现在基础上大大提升,包括坪山和光明,我们都把它整个建设标准都按照中心这个标准去提高、拔高。

包括龙华,随着枢纽站形成后,龙华又将会是一个更高的中心。

所以“三轴两带多中心”虽然这句话很简单,但是里面背后可以解读的东西很多。

我相信随着这一轮总体规划批复的内容后,下来我们还有时间慢慢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如何分解每一个地区不同的一些功能定位和它的布局要求。

规划发展研究中心邹兵:“三轴两带多中心”这个结构的理解确实是我们城市总体规划最核心的内容,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深圳城市规划代表着一个很先进的水平,最主要体现在空间结构的布局上,我们过去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在不同阶段引导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也有不同特征空间结构。

我们1986年的86版城市总体规划当时确定了一个以特区为空间的规划单元,确定了富有影响力的带状组团结构,打破了摊大饼模式,适应了深圳经济特区起步发展需求。

96版城市总体规划很大的突破是把整个规划范围拓展到195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一个网状组团结构,当时也是三个发展轴带,这是适应了深圳特区高速发展需求。

这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有什么特点呢?“三轴两带多中心”这是适应了我们目前城市面临紧约束条件下一个城市转型空间发展需求。

首先在面临自身空间紧约束条件下,我们更强化区域联系,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结构,也是一个强调区域协作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三轴,向北分别联系广州、东莞、惠州甚至北部的江西、湖南等地区,与我们珠三角城市发展规划空间结构联系,向南紧密联系香港,包括西部的深圳湾口岸、中部皇岗口岸、东部的罗湖口岸以及正在建设的莲塘香园围口岸。

从纵向三条轴考虑了深港紧密合作以及与珠三角各大城市紧密衔接。

“两带”是我们这次空间做出了一个重大举措,两条发展带,向西跨越珠江,向东联系粤东地区,北部发展带联系中山将门,南部发展带联系珠海、澳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