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合集下载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
一、区别
1.内涵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只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于两极或单级而言的。

其基本内涵是指在世界上存在多个对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

2.原因不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生产国际化和社会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表现不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是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二、联系
1.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而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通过建立国际新秩序来解决。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不同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的几种观点

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的几种观点

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的几种观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它伴随现代经济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在世界经济史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最初是劳动力,然后是商品,既而是资本,今天则发展成为综合的要素流动,其中科技要素的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权威”定义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扩大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于世界的支配和控制的过程。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宁愿将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互相依存性与竞争性,而不愿将其认定为一种结果、一种制度或体系,以便为中国未来的国际经济活动预留足够的空间。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但是全球经济竞争也在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多边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深刻过程。

(参见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4)。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是指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狭义是指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化、信息和网络化、国际分工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等,同时还反映了国际政治和军事的发展变化。

(参见高德步等:《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载《经济学动态》,2000(10)。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国内存在三类观点:(1)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国境的经济壁垒已经消失,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可以自由地穿越国境。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高三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零碎。

复习起来也比较困难。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化拓展的必然结果。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3、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形成为标志。

4、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3)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成为国际间商品、技术和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者,称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消极的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遇 (1)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为在中国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巨大机遇,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3)为我国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新的贸易壁垒不断产生。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自动保存的]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自动保存的]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熟练掌握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理解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理解全球经济失衡与上一轮经济全球化模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一、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内涵“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本课程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人员的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在信息革命和许多国家经济体制变革或调整的推动下,致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运行高度国际化而形成的。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提供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一起來看看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欢迎阅读!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动力“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口给口足和闭关口守状态,彼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动往来和各方面的互动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包括生产、投资、贸易、金融等。

1 •生产全球化;指生产资源包括资本、科技、原料、设备、信息、人力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过程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目的符合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需要。

2・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世界商品价值的实现越來越依靠国际市场。

3・投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地遍布全球。

4・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实现了全球流动,各国金融资本日益聚集在一起。

二经济全球化的阶段全球化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來理解。

全球化指代的是人类从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封闭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物质、能量、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交流。

经济全球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13、16世纪,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特点是殖民主义国家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2・18世纪的由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带來的运输革命、工业革命,为人类广泛和物资全球流动提供了条件。

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西方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财富,而殖艮地国家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却无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是什么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背景原因(1)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事实上,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

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交换。

劳动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XX年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XX年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XX年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20XX年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①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材料中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材料中华佗正是看到了病症和病因之间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方法,药到病除。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国家和地区不再像以往一样隔离,而是把自己的经济管理引入国际市场,由国际市场对其产生影响。

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1)国际贸易全球化。

全球贸易全球化是指国家和地区不仅要扩大贸易规模,而且要拓宽和改进贸易结构,实现国际贸易的最大化。

(2)投资全球化。

投资全球化是指各国投资者不仅要在本国投资,而且要把投资波及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收益。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可以存在国际上,不受地域限制,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推广金融技术和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资金的流动,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和国际收支均衡。

以上三点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内容,它们的基本含义在于,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发展金融市场和对外投资三种形式,扩大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

国际市场的减少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贸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投资者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在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和融资,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2. 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使得技术创新成为全球竞争的重点,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技术创新,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3. 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市场更加开放,使得贸易和投资活动更加活跃,这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增长,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了国民经济水平。

4. 提高生活水平: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受到更多的利用,使得投资流入量增加、资源利用率提高,从而改善了效率,增加了生产的规模,进而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结论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各国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均衡的发展等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
达沃斯
遭遇反全球化示威的会议 示威人数
世贸组织部长理事会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IMF和世界银行年会
第三次亚欧会议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欧盟首脑会议 世界银行会议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4万 1000
1万多
2万
数千
4万 1万
10多万
数千 数万
数千 1万
数万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经济 形成和全 球化发展
世界市场 的形成和
发展
国际分工 的形成和 发展
科技进步、 产业革命、 生产力发展
世界经济南北贫富两极分化态势 (人均收入的动态比较)
80
60
40
发达富国
20 0
低收入国家
196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三大类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图景 (按人口所占比重)
发达富国 落后国家 占20% 占40%
新兴国家 占40%
发达富国 新兴国家 落后国家
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两极分化的战略选择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一方面,要进一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大开放。
提高生产率,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 运用比较优势,配置禀赋资源的需要; 价值竞争力提高,财富增值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 利益和安全的关系。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11年的动态变化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94 1998 2000 2005
数量(万户)
中国信息化的路径
“优先发展信息 产业,在经济和 社会领域广泛应 用信息技术。”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性巨大变动之中,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 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意指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但究竟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一足要素优化配置论和相互依赖关系论。

例如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公司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速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括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二是资本主义化和美国化。

美国学者埃伦.伍德认为,目前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全球化这个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正在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制度。

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化,在我国学者当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例如,“美国等西方大国,正是运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机会,来推动它们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行为标准,即推行所谓的‘全盘美国化’”;三是无国界论和国家管理取消论。

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全球化意味着公司将不再以国别区分,而只有成功与否之别。

如德国贝特尔斯曼股份公司董事长托马斯.米德尔霍夫认为:随着经济趋于全球化,在像贝特尔斯曼股份公司和戴姆勒——奔驰汽车股份公司这样的公司里,管理网络同国际通用机器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风格是一样的。

不存在什么德国公司或美国公司,只有成功的公司和不成功的公司之分。

还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权。

什么是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

什么是全球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很多人对全球化的概念却存在许多误解。

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呢?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全球化的定义及基本内涵全球化是指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逐渐加深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状态。

它是以信息和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使世界各国对彼此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它主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不同国家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形成互补,形成一种集约化、标准化和优化化的趋势。

2.文化全球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文化间交流和交融的现象,包括语言、宗教、文学、音乐、电影、电视、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全球文化范式。

3.科技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研究和交流的现象。

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4.环境全球化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这是指各国之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层破坏、动植物种类灭绝、地球温度升高等的全球性问题。

二、全球化的利与弊全球化虽然带来了各种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1.促进经济发展全球化可以推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联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格透明化。

2.加深文化交流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化差异逐渐消失,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3.科技创新全球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科技的全球性交流和分享可以推动科技的共同进步。

4.资源消耗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资源消耗的加剧,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劳工出现流失等等。

5.文化同质化全球化下,文化同质化问题更加突出,这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特文化风貌。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案例:全球化下的“民族工业”
而报纸揭晓的答案令读者大为吃惊:在美国出售的本田雅阁 是在美国俄亥俄州的Marysville生产的,丰田佳美是在肯塔 基州制造的,而通用雪佛莱则是在加拿大的Oshawa组装的, 福特护卫者中许多是在墨西哥的Hermosillo生产的。如果 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目的,按照产品品牌或人们的感觉 来购买本国车抵制外国车的话,得益的可能是外国工人,而受 到伤害的恰恰是本国工人和国内的企业。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概述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正 在日益增长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跨国运动, 通过国际资本的大量而多样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捷而 广泛的传播所形成的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的现 象”。
➢ 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推动,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 际投资、国际信息交流大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产要 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世界各国 经济相互依存和融合的速度和程度不断加速和深化的状 态和过程, 是在现代高科技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 化的历史新阶段。
世界经济之窗: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
➢ 生产的国际化是战后世界经 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特 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 术的发展改变了全球范围企 业的竞争环境,把生产的国 际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全 球化生产与全球化经营成为 跨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典型特 征。
二、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全球化运动。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2)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规则制定中的地位
不断提高 (3)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 (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 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 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全长近6000千米。 东非大裂谷还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 一,早在350万年以前,大裂谷地区已经出现 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属于人类最早的成员。
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 发展的基本格局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刘厚俊教授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争议
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争议
近年来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议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有人归纳为18种。 关于经济全球化起源的时间: 二次大战以后; 19世纪中后期; 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 16世纪的欧洲; 15世纪初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 13世纪; 1000年前始于地中海; 人类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散布全球 。
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斯洛伐克、 爱沙尼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
罗马亚、保加利亚
欧盟:向拥有共同宪法迈出一大步 2003年6月13日是欧盟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天。 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105名成员经过近16个月的激 烈讨论,终于就欧盟第一部宪法条约草案达成一致。
筹委会主席、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说,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政府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企 业在制定人员编制和生产计划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实行按劳 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4、实行财税改革和物价改革,整顿财经秩序。逐步降低国家的 物价补给,提高部分非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5、实行金融改革。1993年8月政府宣布私人持有美元为合 法。接着,政府将只收美元的“外交商店”和“购物中心”向公 众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答;生产要素流淌的全球化、市场规章全球化、金融运作全球化、科技开发采用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缘由
答:生产力--国际分工---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三个)
答:以发达我国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

第一,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其次,各国之间的相互依靠性增加,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第三,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的主要参加者。

4、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利: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促进社会生产力进展
弊:经济动荡和不稳定、世界经济进展不平衡扩大
5、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我国经济的影响(机遇、挑战)
答:机遇:第一,有利于我们我国发挥自身优势,乐观参加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进展目标;其次,有利于我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供应借鉴和选择;第三,有利于我们我国采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们我国企业进展壮大,走向世界。

挑战:第一,竞争环境的挑战;其次,遭受动荡的挑战;第三,文化霸权主义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产全球化。

举例而言,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

波音公司所完成的不过是科技的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的最终组装而已。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

———贸易全球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金融全球化。

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

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投资全球化。

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1995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达到了2.66万亿美元,是1945年的130多倍。

资本流向从单向发展为双向,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输出资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对外输出资本,包括向发达国家输出。

———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区域经济组织遍及全世界,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许多区域集团内部,都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使得区域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

下面让我们分而论之: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附件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大纲(20XX年2月修订)第一条考试范围和目的考试范围: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等内容。

考试目的: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1.通过全省党校系统远程考试网络,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

2.闭卷考试。

二、考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易:约为30%;中:约为50%;难:约为20%。

五、试题内容比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四川发展战略约60%,经济、法律、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四川省情、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约40%。

具体分布: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约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约27%,中国共产党历史约5%,经济约9%,法律约9%,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约12%,科学技术约3%,民族宗教约4%,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约12%,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约3%。

六、试题题型(一)理论基础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二)理论运用部分:四选一类能力测试案例题、六选三类能力测试案例题。

第三条考试内容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一)哲学1.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2.物质和意识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意识的本质和功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发展的基本规律4.认识和实践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根本任务和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与价值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形态演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7.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8.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涵义及最高标准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二)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商品货币价值规律2.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划分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3.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危机5.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6.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条件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思考(四)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人民战争人民军队5.统一战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统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及其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贡献“与时俱进”的含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4.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具有一系列新质的特定发展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目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9.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1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科学发展观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三、中国共产党历史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结束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全国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八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四、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理论要点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要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经济行为国有资产管理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公共财政体系的内涵政府与宏观调控政策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二)国际经济1.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定义及演进汇价及决定国际收入及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组织2.国际投资国际投资的内涵及类型资本的国际流动与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3.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组织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三)经济学常用术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者报酬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准备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关税股票及其他股权证券(不含股票)五、法律1. 法学基本理论法与法律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实施与依法治国2.宪法学宪法及其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3.行政法学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4.民法学民法及其基本原则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4.刑法学刑法及其基本原则犯罪刑罚5.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六、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一)公共管理1.公共管理的涵义、本质、职能公共管理的涵义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2.公共组织及其职能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及其职能非政府组织及其职能3.公务员管理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概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4.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功能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5.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的含义、特征及其类型公共危机管理及主要环节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管理6.行政问责与公共监督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完善公共监督及其完善(二)领导科学1.领导的本质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领导的本质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2.领导者和领导班子领导者的素质与作风领导者的权力与权威领导班子建设3.领导职能领导决策领导用人领导激励领导协调和沟通4.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七、科学技术1.科学常识热力学定律分子运动论电磁理论相对论太阳系地球系统燃烧理论新陈代谢生物学基础2.科学前沿问题物质微观结构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3.高新技术及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八、民族·宗教(一)民族部分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民族与阶级、阶层民族与国家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2.统一多民族的中国与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原因中华民族3.民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的产生民族问题的特点民族问题发展的两个历史趋向4.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5.民族区域自治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宗教部分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的含义与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将长期存在2.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状况宗教的“五性”特点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3.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与政治、教育分离的原则“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涵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历史与现实依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九、四川省情和四川发展战略(一)四川省情1.自然与地理自然状况地理区位2.人口与民族人口状况少数民族3.资源与开发资源状况资源开发与保护4.历史与名人悠久历史杰出人物5.文化与教育地方文化科教情况6.经济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竞争力(二)四川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道路战略部署(考试内容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生产领域
【提示】 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环, 许多商品品牌是某个国家的,但其生产则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样可以充分 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2)贸易全球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都被卷入 __________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课标 要求
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素养 目标
科学精神: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了解并能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参与:学会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政治认同:理解并掌握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贸易全球化
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 大,世界各国参与交换 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
节省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金融全球化
金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
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 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 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 性金融市场
典例分析
【例1】 [2024·江苏常州阶段练习] 某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 中国占19%,美国占16%,印度占9%,位居前十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日本、巴西、俄 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则意味着( )
提示 要全面认识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既要看到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有可能带来 的负面影响。
疑难突破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一、含义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二、实质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五、我国的对策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究竟何谓“全球化”人们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经济学家多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的一体化,指大公司的跨国经营、金融的国际化,相互依赖的加深。

政治学家指的是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

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更多关注的是全球性问题。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战略与管理》1995.6有的社会学家则试图从总体上对全球化的内涵作出规定。

A·麦格鲁(A·McGrew)对全球化的特征做了这样的描述: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包含着社会概念)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答;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全球化、金融运作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答:生产力-----国际分工------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三个)
答: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

第一,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第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第三,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的主要参与者。

4、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利: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弊:经济动荡和不稳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
5、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机遇、挑战)
答:机遇:第一,有利于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第二,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选择;第三,有利于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

挑战:第一,竞争环境的挑战;第二,遭遇动荡的挑战;第三,文化霸权主义的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