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21年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2021年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过程试验汇报班级: 通信1004班姓名: 杨靖学号: U13098试验目:了解数产生, 而且利用数来模拟均匀分布、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泊松分布而且计算均值和自相关序列。

试验工具:C++编程模拟试验原理:数产生原理: 经过数学算法产生伪数来, 模拟数产生。

数序列含有循环周期性。

能够证实, 任何产生伪数算法总会进入循环, 这么为了确保随机数序列不产生反复数据, 就要求循环周期足够长。

均匀分布产生原理:利用线性同余法(1)设置y0, 即设置种子(2)yn=kyn-1(mod N), un=yn/N泊松分布产生原理: 从泊松分布分布律可知, 采取前述方法很不适用。

因为: 所以, 采取递推法组成泊松分布: (1)产生均匀分布数u; (2) (3)若u<F, 令X=i, 停止; (4) (5)转向(3)。

正态分布产生原理:标准正态变量分布函数 反函数不存在显式, 所以也不能用逆变法产生。

故采取以下方法:设Ui ~U(0, 1), i=1,2,…,n, 且相互独立,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 当n 较大时设Ui ~U(0, 1), i=1,2,…,n, 且相互独立, E(Ui)=1/2, D(Ui)=1/12, 当n 较大时有:取n=12, 近似有:也就是说, 只要产生12个伪数u1,u2,…u12, 将它们加起来, 再减去6, 就能近似得到标准正态变量样本值。

{}!i i e p P X i i λλ-===11(1)!1i i i e p p i i λλλ+-+==++0,,;i p e F p λ-===/(1),,1;p p i F F p i i λ=+=+=+()~(0,1)n i i U nE U Z N -=∑~(0,1)ni n U Z N -=∑1216~(0,1)i i Z U N ==-∑指数分布产生原理:(1)产生均匀分布数{ui};(2)计算指数分布数: xi=-ln ui /λ试验代码:(1)数产生/*函数功效, 采取线性同余法, 依据输入种子数产生一个伪数, 假如种子不变,则将能够反复调用产生一个伪序列利用CMyRand类中定义全局变量: S, K, N, Y。

随机实验报告1Poisson过程模拟

随机实验报告1Poisson过程模拟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随机数及Poisson过程的模拟所属课程名称随机过程实验类型综合实验日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产生随机数,进一步编程实现对possion 过程样本轨道的模拟。

掌握生成随机变量的方法,深入了解poisson 过程的性质。

【实验原理】1、随机变量的生成(逆函数法):利用均匀分布并结合分布函数的逆变换,生成分布函数为F (x )的变换:若U 是[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F (x )为任一给定的分布函数,定义1()inf{:()}F x t F t x -=>,则随机变量1()Y F U -=的分布函数为F (x );2、Poisson 过程的模拟:(1)利用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2)给定事件发生次数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时刻与该区间上对应的均匀分布的顺序统计量相同【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Windows 7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R)Core(TM) i5-3210 软件环境 Matlab 7.0 二、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1、利用求逆函数的方法生成指数分布随机变量;2、(a )利用独立同分布的指数分布序列模拟强度为1的Poisson 过程; (b )利用均匀分布的顺序统计量模拟强度为1的Poisson 过程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利用求逆函数的方法生成指数分布随机变量;步骤一:我们知道一个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其中λ > 0是分布的一个参数,常被称为率参数(rate parameter )。

即每单位时间发生该事件的次数。

指数分布的区间是[0,∞)。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 呈指数分布,则可以写作:X ~ Exponential (λ)。

累积分布函数:累积分布函数可以写成:所以在 0≥x 时该分布函数的逆变换为:步骤二:生成均匀分布在[0,1]上的随机数Matlab 里生成[0,1]上的均匀随机数的语句是:rand(1,1); rand(n,m)。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随机过程的模拟实验, 熟悉随机过程编码规律以及各种随机过程的实现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加深对随机过程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及实现代码1.伪随机数的产生函数功能: 采用线性同余法, 根据输入的种子数产生一个伪随机数, 如果种子不变, 则将可以重复调用产生一个伪随机序列实现思路:利用CMyRand类中定义的全局变量:S, K, N, Y。

其中K和N为算法参数, S用于保存种子数, Y为产生的随机数, 第一次调用检查将seed赋值与S获得Y的初值, 之后调用选择rand()函数赋值与Y。

代码如下:unsigned int CMyRand::MyRand(unsigned int seed){Y=seed;Y=K*seed%N;S=Y;return Y;}2.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在上面实验中, 已经产生了伪随机序列, 所以为了得到0~N 的均匀分布序列, 只需将其转化为min 到max 的均匀分布即可, 代码如下:double CMyRand::AverageRandom(double min,double max) {double dResult;dResult = (double(MyRand(S))/N)*(max-min)+min; dResult=(int(dResult*10000))/10000.0 ;return dResult; }3.正态分布随机数的产生由AverageRandom 函数获得0-1间隔均匀分布随机数U(0,1), i=1,2,…,n, 且相互独立,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 当n 较大时,()~(0,1)nU nE U Z N -=取n=12, 近似有, 也就是说, 只要产生12个伪随机数u1,u2,…u12, 将它们加起来, 再减去6, 就能近似得到标准正态变量的样本值。

代码如下:double CMyRand::NormalRandom(double miu, double sigma, double min, double max){double dResult;dResult = 0;for(int i=0;i<12;i++)dResult+=(double(MyRand(S))/N); //循环相加12次dResult-=6;dResult=(dResult*sigma+miu)*(max-min)+min;return dResult;}3.指数分布的随机数的产生用AverageRandom产生均匀分布随机数{ui}, 计算指数分布随机数: xi=-ln ui /λdouble CMyRand::ExpRandom(double lambda, double min, double max){double dResult = 0.0;dResult=-log(AverageRandom(min,max))/lambda;return dResult;}4.泊松分布的随机数产生unsigned int CMyRand::PoisonRandom(double lambda, double min, double max){unsigned int dResult = 0;double F=exp(-lambda);while(AverageRandom(0,1)>=F){F+=(lambda*F)/(dResult+1);dResult++;}return dResult;}5.计算任意分布的随机过程的均值根据大数定律, 调用任意函数加和求平均即为该分布的均值。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运算和性质。

3. 通过实验验证随机过程的性质和规律。

二、实验原理随机过程是指一系列随机变量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而成的序列。

在现实生活中,随机过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股票价格、气象变化、生物进化等。

随机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些现象。

随机过程可以分为两类:离散随机过程和连续随机过程。

本实验主要研究离散随机过程。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2. 随机过程模拟软件(如Matlab)3. 纸笔四、实验内容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1)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是指具有不确定性的变量,它可以取多个值。

在随机过程中,随机变量是基本的研究对象。

(2)随机过程的概念随机过程是由一系列随机变量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而成的序列。

2. 随机过程的基本性质(1)无后效性无后效性是指随机过程的前后状态相互独立。

(2)无记忆性无记忆性是指随机过程的状态只与当前时刻有关,与过去时刻无关。

(3)马尔可夫性马尔可夫性是指随机过程的状态只与当前时刻有关,与过去时刻无关。

3. 随机过程的运算(1)随机过程的和设{Xn}和{Yn}是两个随机过程,则它们的和{Zn}定义为Zn = Xn + Yn。

(2)随机过程的差设{Xn}和{Yn}是两个随机过程,则它们的差{Zn}定义为Zn = Xn - Yn。

(3)随机过程的乘积设{Xn}和{Yn}是两个随机过程,则它们的乘积{Zn}定义为Zn = Xn Yn。

4. 随机过程的模拟利用随机过程模拟软件(如Matlab)模拟随机过程,观察其性质和规律。

五、实验步骤1. 初始化随机数生成器2. 定义随机过程(1)根据随机过程的基本性质,定义随机过程{Xn}。

(2)根据随机过程的运算,定义随机过程{Yn}。

3. 模拟随机过程(1)使用随机过程模拟软件(如Matlab)模拟随机过程{Xn}和{Yn}。

(2)观察模拟结果,分析随机过程的性质和规律。

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讲解

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讲解

2015-2016第一学期随机过程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随机过程上机实验,熟悉Monte Carlo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了解随机模拟的原理,熟悉随机过程的编码规律即各种随机过程的实现方法,加深对随机过程的理解。

上机内容:(1 )模拟随机游走。

(2)模拟Brown运动的样本轨道。

(3)模拟Markov过程。

实验步骤:(1)给出随机游走的样本轨道模拟结果,并附带模拟程序。

①一维情形%—维简单随机游走% “从0开始,向前跳一步的概率为p,向后跳一步的概率为1-p”n=50;p=0.5;y=[0 cumsum(2.*(rand(1,n-1)v=p)-1)]; % n 步。

plot([0:n-1],y); %画出折线图如下。

w%一维随机步长的随机游动%选取任一零均值的分布为步长,比如,均匀分布。

n=50;x=rand(1,n)-1/2;y=[0 (cumsum(x)-l)];plot([0:n],y);②二维情形%在(u, v)坐标平面上画出点(u(k), v(k)), k=1:n,其中(u(k)) 和(v(k))是一维随机游动。

例%子程序是用四种不同颜色画了同一随机游动的四条轨道。

n=100000;colorstr=['b' 'r' 'g' 'y'];for k=1:4z=2.*(rand(2,n)<0.5)-1;x=[zeros(1,2); cumsum(z')];col=colorstr(k);plot(x(:,1),x(:,2),col);③%三维随机游走 ranwalk3dp=0.5;n=10000; colorstr=['b' 'r' 'g' 'y'];for k=1:4z=2.*(rand(3,n)v=p)-1; x=[zeros(1,3); cumsum(z')];col=colorstr(k);plot3(x(:,1),x(:,2),x(:,3),col);hold on end gridhold onendgrid4:04003?0-200-300-400-2OD20050、-100-200 -20D⑵给出一维,二维Brown运动和Poisson过程的模拟结果,并附带模拟程序,没有结果的也要把程序记录下来。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全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全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通过随机过程的模拟实验,熟悉随机过程编码规律以及各种随机过程的实现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随机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熟悉Matlab工作环境,会计算Markov链的n步转移概率矩阵和Markov链的平稳分布。

(2)用Matlab产生服从各种常用分布的随机数,会调用matlab自带的一些常用分布的分布律或概率密度。

(3)模拟随机游走。

(4)模拟Brown运动的样本轨道的模拟。

(5)Markov过程的模拟。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程序n步转移概率矩阵根据Matlab的矩阵运算原理编程,Pn = P ^n。

已知随机游动的转移概率矩阵为:P =0.5000 0.5000 00 0.5000 0.50000.5000 0 0.5000求三步转移概率矩阵p3及当初始分布为P{x0 = 1} = p{x0 = 2} = 0, P{x0 = 3} = 1 时经三步转移后处于状态3的概率。

代码及结果如下:P = [0.5 0.5 0; 0 0.5 0.5; 0.5 0 0.5]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P3 = P ^3 %三步转移概率矩阵P3_3 = P3(3,3) %三步转移后处于状态的概率1、两点分布x=0:1;y=binopdf(x,1,0.55);plot(x,y,'r*');title('两点分布');2、二项分布N=1000;p=0.3;k=0:N;pdf=binopdf(k,N,p);plot(k,pdf,'b*');title('二项分布');xlabel('k');ylabel('pdf');gridon;boxon3、泊松分布x=0:100;y=poisspdf(x,50);plot(x,y,'g.');title('泊松分布')4、几何分布x=0:100;y=geopdf(x,0.2);plot(x,y,'r*');title('几何分布');xlabel('x');ylabel('y');5、泊松过程仿真5.1 % simulate 10 timesclear;m=10; lamda=1; x=[];for i=1:ms=exprnd(lamda,'seed',1);x=[x,exprnd(lamda)];t1=cumsum(x);end[x',t1']5.2%输入:N=[];for t=0:0.1:(t1(m)+1)if t<t1(1)N=[N,0];elseif t<t1(2)N=[N,1];elseif t<t1(3)N=[N,2];elseif t<t1(4)N=[N,3];elseif t<t1(5)N=[N,4];elseif t<t1(6)N=[N,5];elseif t<t1(7)N=[N,6];elseif t<t1(8)N=[N,7];elseif t<t1(9)N=[N,8];elseif t<t1(10)N=[N,9];elseN=[N,10];endendplot(0:0.1:(t1(m)+1),N,'r-') 5.3% simulate 100 timesclear;m=100; lamda=1; x=[];for i=1:ms= rand('seed');x=[x,exprnd(lamda)];t1=cumsum(x);end[x',t1']N=[];for t=0:0.1:(t1(m)+1)if t<t1(1)N=[N,0];endfor i=1:(m-1)if t>=t1(i) & t<t1(i+1)N=[N,i];endendif t>t1(m)N=[N,m];endendplot(0:0.1:(t1(m)+1),N,'r-')6、泊松过程function I=possion(lambda,m,n)for j=1:mX=poissrnd(lambda,[1,n]); %参数为lambda的possion 过程N(1)=0;for i=2:nN(i)=N(i-1)+X(i-1);endt=1:n;plot(t,N)grid onhold onend7、布朗运动7.1一维布朗运动程序:function [t,w]=br1(t0,tf,h)t=t0:h:tf;t=t';x=randn(size(t));w(1)=0;for k=1:length(t)-1w(k+1)=w(k)+x(k);endw=sqrt(h)*w;w=w(:);end调用t0=1;tf=10;h=0.01;[t,w]=br1(t0,tf,h);figure;plot(t,w,'*');xlabel('t');ylabel('w');title('一维Brown运动模拟图'); 7.2二维布朗运动:function [x,y,m,n]=br2(x0,xf,y0,yf,h)x=x0:h:xf;y=y0:h:yf;a=randn(size(x));b=randn(size(y));m(1)=0;n(1)=0;for k=1:length(x)-1m(k+1)=m(k)+a(k);n(k+1)=n(k)+b(k);endm=sqrt(h)*m;n=sqrt(h)*n;end调用x0=0;xf=10;h=0.01;y0=0;yf=10;[x,y,m,n]=br2(x0,xf,y0,yf,h);figure;plot(m,n);xlabel('m');ylabel('n');title('二维Brown运动模拟图');7.3三维布朗运动:npoints =1000;dt = 1;bm = cumsum([zeros(1, 3); dt^0.5*randn(npoints-1, 3)]);figure(1);plot3(bm(:, 1), bm(:, 2), bm(:, 3), 'k');pcol = (bm-repmat(min(bm), npoints, 1))./ ...repmat(max(bm)-min(bm), npoints, 1);hold on;scatter3(bm(:, 1), bm(:, 2), bm(:, 3), ...10, pcol, 'filled');grid on;hold off;8、马尔科夫链离散服务系统中的缓冲动力学m=200;p=0.2;N=zeros(1,m); %初始化缓冲区A=geornd(1-p,1,m); %生成到达序列模型, for n=2:mN(n)=N(n-1)+A(n)-(N(n-1)+A(n)>=1);endstairs((0:m-1),N);9、随机数游走9.1 100步随机游走n = 100; %选取步数。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P2 = 0.4167 0.3889 0.3889 0.3611 0.3889 0.3611 0.2222 0.2222 0.2500
7
(1) 2 步转移概率 P2 = 0.4167 0.3889 0.3889 0.3611 0.3889 0.3611 0.2222 0.2222 0.2500
(2) X 2 的分布律 S2 = 0.1667 (3) 平稳分布 T= 0.4000 0.3714 0.2286 2、为适应日益扩大的旅游事业的需要,某城市的 A,B,C 三个照相馆组成一个联 营部,联合经营出租相机的业务,旅游者可由 A,B,C 三处任何一处租出相机,用完 后还到 A,B,C 三处的任何一处即可.估计转移概率如表所示,今欲选择 A,B,C 之一 附设租机维修点,问该点设在何处为好? (程序与结果) 还相机处 A B C 租相机处 A 0.2 0.8 0 B 0.8 0 0.2 C 0.1 0.3 0.6
1 / 2 P 1/3 1/ 3 1/3 1/3 1/ 2 1/ 6 1/3 1/ 6
(1) 计算 2 步转移概率;(2) 已知初始分布为 P 2 / 5, 2 / 5,1 / 5 ,求 X 2 的分布律 (3) 求平稳分布,要求给出程序与结果。 程序:
9
程序: p=[0.2 0.8 0;0.8 0 0.2; 0.1 0.3 0.6]; P2=p^2 a=[p'-eye(3);ones(1,3)];b=[0 0 0 1]';T=a\b 结果:
0.1389
0.0611
解:由题意可知,该问题的转移概率矩阵 P 为:
8
0 .2 P 0 .8 0 .1
实验内容 判定一个 Markov 链是否是遍历的,若是遍历的,求其极限分布。并能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 Markov 链,并求出其极限分布,并理解其实际意义。 实验习题 1、已知齐次马氏链 X n , n 0,1, 2, 的状态空间 E 1, 2, 3 ,状态转移矩阵为

1随机过程实验报告-副本

1随机过程实验报告-副本

1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 副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过程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实验题目 Xtxwt()cos(),描绘出随机过程的图像实验目的 Xtxwt()cos(),利用MATLAB编程描绘出随机过程的图像实验地点及时间信息楼127机房 2012.5.31实验内容Xtxwt()cos(),绘制随机过程的图像实验习题,函数z=xcos(wt)中,w为常量,设为2;自变量为x和t,其中t[-1,1],x服从[-1,1]上的标准正态分布;y是因变量。

用Matlab编程如下:t=-1:0.01:1;>> x=normpdf(t);//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 z=x.*cos(1*t);>> plot3(t,x,z);如下图所示;实验总结理解随机过程的本质含义,并学会运用MATLAB语言编程描绘在随机过程函数图像。

实验成绩评阅时间评阅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实验题目 Xtwt()cos(),,,,绘制随机相位正弦波的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的图像实验目的通过绘制图像,深入理解随机相位正弦波的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实验地点及时间信息楼127机房 2012.5.31Xtwt()cos(),,,,实验内容:绘制随机相位正弦波的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的图像实验习题,cos(,t,,),,,,函数z=中,令=2,=2,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t(0,2)。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一、实验问题两赌徒模型对于上述模型现在假定赌徒甲的对手赌徒乙有N-i的初始财富,N为两个赌徒的总财富。

则赌徒甲破产的概率有多大?模拟之。

二、问题分析该问题实质上为带有两个吸壁的随机游动,我们可以仍可把它看作数学中的一个一维随机游动问题。

其马尔可夫链状态空间为{0,1,2,…,N},N为赌徒甲、乙的总财富。

类似于赌徒与游戏机模型,我们也可以把财富抽象地看成是一个质点。

可知求赌徒甲破产的概率转化为现在的问题就是求质点从i点出发到达0状态先于到达N状态的概率。

这里较赌徒与游戏机模型中多出一个条件,即:赌徒甲先于赌徒乙到达0状态。

我们不难得到这一模型的解:三、问题解决1、先讨论p=q的随机游动情况对于简单的随机游动,如果从0开始,向前跳一步的概率为p,向后跳一步的概率为1-p,则由计算机可以模拟此情形。

这只是许多模拟结果中的一种。

现在我们假设,有A、B两个赌徒,他们共同用于赌博的财富M=100(元),A、B输赢的概率(即赌博的技巧相同)时,他们破产的概率。

假设,共同的财富中A、B分别投入的资金如下表:运算结果如下:由上图可知,当赌徒甲、乙输赢的概率相等时,其中一人破产的概率与对方所拥有的财富成正比关系。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两人的赌博游戏中,如果赌徒甲、乙的赌博技术差不多即输赢概率相当的话,那么谁要想最终获胜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带赌本。

2、下面讨论p!=q时随机游动情况我们不妨将之具体为p=0.4,q=0.6。

用计算机模拟上述数据。

可得图如下:由上图可知,在每次输赢都为1元时,就算甲90元、乙10元,甲也几乎不可能赢。

如果我们把每次下的赌注加大到5元,修改程序三,模拟之,又可得图如下:由上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在两人的赌博游戏中,如果赌徒甲的赌博技术比乙的赌博技术差的话,那么甲要想最终获胜就要带比乙多很多的赌本。

四、结果拓展现实中的赌博还可能有三人、四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进行。

下面我们简单地讨论当赌徒输赢概率相等时的二维随机游动。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2)计算x的方差(var())
实 验 内 容 及 步 骤 (续)
3) 利用rnorm 生成100个随机数赋值给变量y ,计算x 、y 的协方差(cov()),相关系数(cor())。

4) 将变量x 、y 放到数据框A 中(用data.frame()函数),计算A 的协方差矩阵(cov())、相关系数矩阵(cor()).
2.利用rnorm 函数生成随机向量x (长度100),将x 转换为一个10阶矩阵A 。

rnorm
1) 计算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计算A的逆
3)随机生成长度为10的向量b,求解线性方程组Ay b
3.随机生成随机向量x(长度10)。

将x的数据复制到文本文件data.txt中,并保存。

利用read.table()函数,将data.txt中的数据重新读入到R工作空间中,并命名为y。

实验心得
这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R语言,刚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对于R语言一窍不通,后来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自己积极的去查找资料,对R 语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试验通过随机生成数字,并且对对其进行运、组合、求解,定义函数,以及生成表。

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让我对R语言产生了兴趣,发现R语言与matlab 相似之处,以及方便之处。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更加系统的掌握、了解R语言,并达到熟练的应用。

学习并提升了R语言的使用能力,更好的实现课本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我更好的学习并理解了应用随机过程这门课。

评语。

随机信号分析报告实验: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地分析报告

随机信号分析报告实验: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地分析报告

实验三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实验目的1. 理解和分析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后输出的特性。

2. 学习和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特性,验证随机过程的正态化问题。

实验原理1.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设连续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ωH 或)(s H ,输入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2)(0N S X =ω,那么系统输出的功率谱密度为2)()(02N H S Y ⋅=ωω (3.1) 输出自相关函数为⎰∞∞-=ωωπτωτd e H N R j Y 20)(4)( (3.2)输出相关系数为)0()()(Y Y Y R R ττγ=(3.3) 输出相关时间为⎰∞=00)(ττγτd Y (3.4)输出平均功率为[]⎰∞=202)(2)(ωωπd H N t Y E (3.5)上述式子表明,若输入端是具有均匀谱的白噪声,则输出端随机信号的功率谱主要由系统的幅频特性)(ωH 决定,不再是常数。

2.等效噪声带宽在实际中,常常用一个理想系统等效代替实际系统的)(ωH ,因此引入了等效噪声带宽的概念,他被定义为理想系统的带宽。

等效的原则是,理想系统与实际系统在同一白噪声的激励下,两个系统的输出平均功率相等,理想系统的增益等于实际系统的最大增益。

实际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为⎰∞=∆022max)()(1ωωωωd H H e (3.6)或⎰∞∞--=∆j j e ds s H s H H j )()()(212maxωω (3.7)3.线性系统输出端随机过程的概率分布 (1)正态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若线性系统输入为正态过程,则该系统输出仍为正态过程。

(2)随机过程的正态化随机过程的正态化指的是,非正态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变换为正态过程。

任意分布的白噪声通过线性系统后输出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宽带噪声通过窄带系统,输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实验内容设白噪声通过图3.1所示的RC 电路,分析输出的统计特性。

图3.1 RC 电路(1)试推导系统输出的功率谱密度、相关函数、相关时间和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随机过程实验报告一、引言随机过程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随机事件随时间的演化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过程,比如天气变化、股票价格波动、人口增长等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观测和数据分析,探究随机过程的特性和规律。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分析一个具体的随机过程,以加深对随机过程理论的理解。

通过实际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探究该随机过程的概率分布、平均值、方差等统计特性,并尝试利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建模和预测。

三、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经典的随机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骰子的投掷。

我们将进行多次骰子投掷实验,并记录每次投掷的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到骰子的概率分布、平均值和方差等重要参数。

四、实验过程我们使用了一颗标准的六面骰子进行了100次投掷实验。

每次投掷后,我们记录了骰子的点数,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了一个数据集。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概率分布我们统计了每个点数出现的次数,并计算了它们的频率。

结果显示,每个点数的频率接近于1/6,符合骰子的均匀分布特性。

2. 平均值我们计算了所有投掷结果的平均值,发现它接近于3.5。

这是因为骰子的点数从1到6,平均为(1+2+3+4+5+6)/6=3.5。

3. 方差我们计算了所有投掷结果的方差,发现它接近于2.92。

方差是衡量随机变量离其均值的分散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反映了骰子点数的变化范围。

六、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骰子的点数具有均匀分布的特性,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接近于1/6。

2. 骰子的平均值为3.5,这是由于骰子的点数从1到6,平均为(1+2+3+4+5+6)/6=3.5。

3. 骰子的方差为2.92,这意味着骰子的点数变化范围较大。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骰子的投掷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随机过程。

它符合随机过程的基本特性,即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上机实验报告题目一题目对二项分布事件的概率的精确计算与用泊松分布和中心极限定理的近似计算进行对比。

P变化n固定,进行比较n固定,p变化进行比较。

源代码运行结果黑星代表二项分布,蓝色是泊松分布绿线是中心极限定理小结n变化从50开始到150,中心极限定理的计算方法更加接近二项分布的精确计算,泊松分布于精确计算差距稍微增大但保持原有的变化趋势。

p改变时,p=0.5时取最大值,仍然是中心极限定理比泊松分布更加接近二项分布精确计算。

第二题题目对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进行验证及区间长度的变化情况(注:对一个参数,验证一种情形即可)。

(a)样本容量固定,置信度变化;(b)置信度固定,样本容量变化。

源程序运行结果小结可以看出来,当样本容量不断增加时,区间估计的精度越来越高;同时,当置信度不断提高时,区间估计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第三题题目自己选一个总体,验证样本k阶矩的观察值随样本容量的增大与总体k阶矩接近程度(对k=1,2进行验证)源代码运行结果小结使用自由度为10的卡方分布作为研究总体,取样本容量大小从1到10000。

图像表明,,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样本观测值的一阶原点矩和二阶原点矩都越来越接近于总体的一二阶原点矩,即10和120。

第五题题目自己设计一种情形,当样本至少为多少时,产品的合格率才能符合给定的合格率源程序运行结果小结观察可知,卡方分布产生的500个随机数的统计直方图的形状与真实卡方分布曲线形状基本拟合。

个人感想之前大一在进行数学建模的时候通常要用到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始终是一知半解。

经过一学期对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学习,掌握了很多统计学上的观点以及方法,这对之后的工作或是科研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经过这次的上机实验,也能让我们从编程的角度更深入的理解一些方法在实践中的用法,受益匪浅。

最后,感谢老师一学期的辛勤教学,也希望老师之后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随机过程试验报告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2010级1班姓名:李翠珍学号:20104609实验实验总结:本次试验熟练的掌握了三维图像的matlab 编程语句,最重要的是学习了 rnd 使x 为泊松随机数。

4实验二2o-1-228均值函数已知u=0,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1]x=-1:0.01:1u=0;plot(x,u,'-+');方差函数var(x(t)) =2;在matlab 中用v 代替方差,同样令x=-1:0.01:1v=0;plot(x,v,'-+');-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0.80.60.40.2-0.2-0.4-0.6-0.8-1 -1 -0.8 -0.6 -0.4 -0.2 0.2 0.4 0.6 0.8自相关函数令t 1 , t 2的范围为[0,2二].根据已知条件编写下程序: t1=0:0.01:2;t2=0:0.01:2; t=t1-t2;w=3;r=2*cos(w*t); plot3(r,t1,t2); axis square; grid on;实验总结:本次试验,主要是借鉴了课本 2.2的课上例题,利用了随机过程中的 中的相关公式求解。

3实验三实验总结:本试验主要锻炼了我们从大量信息内摘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及理解 运用新知识。

我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以后一定要多加练习。

3030实验成绩 评阅时间 评阅教师 2520151055 10 15 20 25实验内容判定一个Markov 链是否是遍历的,若是遍历的,求其极限分布。

并能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Markov 链,并求出其极限分布,并理解其实际意义。

实验习题课本p125 5.7 将两个红球,四个白球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盒子中。

每次从两个 盒子中各取一球交换,以X n 记第n 次交换后甲盒中红球数。

(1) 说明{ X n , n=0,1,…}是一 Markov 链并求转移矩阵P ;(2) 试证{ X n , n=0 , 1,…}是遍历的;(3) 求它的极限分布;(1) 设X n 记第n 次交换后甲盒中红球数,则易见{ X n ,n=0,1,…}是状态空间S 二{0,1,2}的Markov 链,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为:123 8 0(2) 由于状态空间S 有限,且状态互通,故{ X n , n=0,1,-}不可约,从而 正常返,又状态1为非周期的,故{ X n , n=0 , 1,…}还是遍历链。

哈尔滨工程大学 研究生 随机过程课程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研究生 随机过程课程实验报告~.

第一题:用PC机产生[0,1]均匀分布的白色序列{}kkX(=,3,2,1),2000(1) 打印出前50个数{}iiX=),,(3,2,150(2) 分布检验(3) 均值检验(4) 方差检验(5) 计算出相关函数{}±±=iB(±i),10,2,,0,1x源程序:clear;clc;x=rand(1,2000);fprintf('1.输出前50个数:');for i=1:5j=1:10;X(i,j)=x((i-1)*10+j);endX % 打印出前50个数y1=x(find(x>=0&x<0.1));t(1)=length(y1);y2=x(find(x>=0.1&x<0.2));t(2)=length(y2);y3=x(find(x>=0.2&x<0.3));t(3)=length(y3);y4=x(find(x>=0.3&x<0.4));t(4)=length(y4);y5=x(find(x>=0.4&x<0.5));t(5)=length(y5);y6=x(find(x>=0.5&x<0.6));t(6)=length(y6);y7=x(find(x>=0.6&x<0.7));t(7)=length(y7);y8=x(find(x>=0.7&x<0.8));t(8)=length(y8);y9=x(find(x>=0.8&x<0.9));t(9)=length(y9);y10=x(find(x>=0.9&x<1));t(10)=length(y10) ;fprintf('2.分布检验:');tsubplot(2,1,1);hist(x,10); % 分布检验fprintf('3.均值检验:');EX=mean(x) % 均值检验fprintf('4.方差检验:');DX=var(x) % 方差检验fprintf('5.计算相关函数:');for m=-10:1:10j=2000-abs(m);for i=1:jC(i)=(x(abs(m)+i)-EX).*(x(i)-EX);endB(m+11)=sum(C)/j;endfor i=1:3j=1:7;Bx(i,j)=B((i-1)*7+j);endBx % 计算相关函数subplot(2,1,2)m=-10:10;plot(m,B)1.输出前50个数:X =Columns 1 through 80.1315 0.6175 0.4759 0.0236 0.8753 0.0960 0.5479 0.07460.8483 0.4888 0.4260 0.5609 0.6730 0.1103 0.7614 0.49120.5077 0.5892 0.0702 0.0386 0.4879 0.3002 0.0358 0.79340.4440 0.4423 0.5000 0.0325 0.0196 0.2932 0.0558 0.72080.8507 0.1279 0.4534 0.6225 0.4175 0.6702 0.0820 0.8725 Columns 9 through 100.9542 0.25160.5314 0.59830.5083 0.01650.8429 0.54420.4153 0.55662.分布检验:t =210 192 197 202 197 214 198 191 188 211图(1)分布检验3.均值检验:理论值:EX =0.5实际值:EX =0.49914.方差检验:理论值:DX =1/12实际值:DX =0.0839均值和方差表:5.计算相关函数:Bx =0.0022 0.0011 -0.0010 -0.0014 -0.0013 0.0034 -0.0051-0.0026 0.0018 -0.0019 0.0838 -0.0018 0.0019 -0.0025 -0.0051 0.0033 -0.0014 -0.0015 -0.0013 0.0009 0.0020图(2)相关函数第二题:用PC机产生()1,0kkX(=),N分布的正态序列{},20003,2,1(1)打印出前50个数{}ii=X3,2,1,(50),(2)分布检验(3)均值检验(4)方差检验(5)计算出相关函数{}±±=iB(±i),10,2,,0,1x源程序:clear;clc;x=randn(1,2000);fprintf('1.输出前50个数:');for i=1:5j=1:10;X(i,j)=x((i-1)*10+j);endX % 打印出前50个数y1=x(find(x>=0&x<0.1));t(1)=length(y1);y2=x(find(x>=0.1&x<0.2));t(2)=length(y2);y3=x(find(x>=0.2&x<0.3));t(3)=length(y3);y4=x(find(x>=0.3&x<0.4));t(4)=length(y4);y5=x(find(x>=0.4&x<0.5));t(5)=length(y5);y6=x(find(x>=0.5&x<0.6));t(6)=length(y6);y7=x(find(x>=0.6&x<0.7));t(7)=length(y7);y8=x(find(x>=0.7&x<0.8));t(8)=length(y8);y9=x(find(x>=0.8&x<0.9));t(9)=length(y9);y10=x(find(x>=0.9&x<1));t(10)=length(y10) ;fprintf('2.分布检验:');tsubplot(2,1,1);hist(x,10); % 分布检验fprintf('3.均值检验:');EX=mean(x) % 均值检验fprintf('4.方差检验:');DX=var(x) % 方差检验fprintf('5.计算相关函数:');for m=-10:1:10j=2000-abs(m);for i=1:jC(i)=(x(abs(m)+i)-EX).*(x(i)-EX);endB(m+11)=sum(C)/j;endfor i=1:3j=1:7;Bx(i,j)=B((i-1)*7+j);endBx % 计算相关函数subplot(2,1,2)m=-10:10;plot(m,B)1.输出前50个数:X =Columns 1 through 8-1.0457 -1.0045 -0.7384 -0.9445 -0.1354 -0.4226 1.5979 -0.38110.3409 0.5486 -1.0160 -1.6335 -1.8104 -0.0349 0.6758 -0.8909-0.9381 -1.5436 0.1596 -0.3688 -1.0122 0.1134 0.8850 -0.5823 -0.3197 1.6065 1.0613 0.3005 0.3511 0.9522 -0.6329 -0.8587 -0.0243 0.9170 -0.5015 -0.2513 1.6728 -1.3644 -0.3351 1.2946 Columns 9 through 100.2348 -0.3093-1.8913 2.2175-0.7176 -0.67331.7461 -0.55610.4811 -0.25202.分布检验:t =71 81 70 78 66 62 71 71 58 49图(3)分布检验3.均值检验: 理论值:EX =0实际值:EX = -0.0054 4.方差检验: 理论值:DX =1实际值:DX = 0.9916 均值和方差表:5.计算相关函数: Bx =-0.0097 -0.0258 -0.0077 0.0131 0.0244 -0.0224 0.0590 0.0228 0.0272 0.0208 0.9911 0.0212 0.0271 0.0224 0.0588 -0.0223 0.0238 0.0125 -0.0083 -0.0255 -0.0082图(4)相关函数第三题:设{}1000,3,2,1),( =k k ε为正态白色序列,服从()1,0N 分布,()()()14-+=k k k X εε,1000,3,2,1 =k 求(1) ()()∑==1000110001k k X k EX (2) ()()∑==100012210001k k X k EX(3) ()()()[]22k EX k EX k DX -=(4) ()()[]()[]{}∑-=--+=mn xxx m n X m m n X m B 1000110001,10,,2,1,0±±±= m ,并画出x B (m)图源程序:clfclearp=randn(1,1001);k=2:1001;x=p(k)+4.*p(k-1);m=mean(x)m1=mean(x.^2)s=m1-m.^2for i=-10:10l=0;p=1000-abs(i);for k=1:pl=l+[x(k+abs(i))-m]*[x(k)-m];endb(i+11)=l/p;endi=-10:10;plot(i,b)1. 均值EX:理论值:EX =0实际值:EX =-0.02092.均方值:EX^2:理论值:EX^2= 17实际值:EX^2= 16.39993. 方差DX:理论值:DX = 17实际值:DX = 16.3995均值和方差表:4. 相关函数:B(m) =x0.1462 0.6689 -0.0319 0.1473 0.1085 -0.3709 0.2299 0.6721 0.1214 4.4418 16.8904 4.4418 0.1214 0.6721 0.2299 -0.3709 0.1085 0.1473 -0.0319 0.6689 0.1462图(5) 相关函数第四题:设{()k ξ,k=0,1,2,…}为N (0,1)正态白序列,()k ξ~N(0,1) 令()()()0.7071X k X k k ξ+-=,k =1,2,…,1000; ()10X -=。

信道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信道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信道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信道随机过程的建模方法。

3. 熟悉信道随机过程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信道随机过程是指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信道传输特性随时间或空间变化而呈现随机性的过程。

信道随机过程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如衰落、噪声等。

1. 信道随机过程的类型(1)衰落: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特性变化导致信号幅度发生随机变化的现象。

(2)噪声:指信道中引入的干扰信号,如热噪声、冲击噪声等。

2. 信道随机过程的建模方法(1)高斯白噪声模型:假设噪声信号为高斯分布,且相互独立。

(2)瑞利衰落模型:假设衰落信号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的和。

(3)莱斯衰落模型:假设衰落信号为高斯随机变量与正弦波乘积的和。

三、实验内容1. 生成高斯白噪声信号(1)利用MATLAB生成高斯白噪声信号。

(2)观察高斯白噪声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

2. 模拟瑞利衰落信道(1)利用MATLAB生成瑞利衰落信道。

(2)观察衰落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

3. 模拟莱斯衰落信道(1)利用MATLAB生成莱斯衰落信道。

(2)观察衰落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

4. 分析衰落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影响(1)分析衰落信号对信号调制解调的影响。

(2)分析衰落信号对误码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高斯白噪声信号(1)时域波形:高斯白噪声信号在时域上呈现出随机波动。

(2)频谱特性:高斯白噪声信号在频域上具有平坦的功率谱密度。

2. 瑞利衰落信道(1)时域波形:衰落信号在时域上呈现出随机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

(2)频谱特性:衰落信号的频谱特性与高斯白噪声信号相似,但功率谱密度存在峰值。

3. 莱斯衰落信道(1)时域波形:衰落信号在时域上呈现出随机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

(2)频谱特性:莱斯衰落信号的频谱特性与瑞利衰落信号相似,但存在一个主瓣。

4. 衰落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影响(1)信号调制解调:衰落信号会降低信号调制解调的性能,增加误码率。

实验2.1 随机过程的模拟与特征估计

实验2.1 随机过程的模拟与特征估计

实验2.1 随机过程的模拟与特征估计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2.1 (1)估计x(n)=0.8*x(n-1)+1+4.*randn(N,1)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MATLAB仿真程序%估计x(n)=0.8*x(n-1)+1+4.*randn(N,1)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x(n)=0.8*x(n-1)+1+4.*randn(N,1)随机序列的产生a=0.8;N=500;w=1+2.*randn(N,1);x(1)=w(1);for n=2:Nx(n)=a*x(n-1)+w(n);endsubplot(3,2,1);plot(x);title('随机序列x(n)=0.8*x(n-1)+1+4.*randn(N,1)');grid on%估计自相关函数R=xcorr(x,'coeff');subplot(3,2,2);axis([0 500 0 1]);plot(R);title('自相关函数');grid on%估计功率谱%周期图功率谱估计subplot(3,2,3);periodogram(x,[],512,1000);axis([0 500 -50 0]);title('周期图功率谱估计')%加汉宁窗window=hann(500);subplot(3,2,4);periodogram(x,window,512,1000); axis([0 500 -50 10]);title('汉宁周期功率谱估计')%相关函数法R=xcorr(x)/15000;Pw=fft(R);subplot(3,2,5);f=(0:length(Pw)-1)*1000/length(Pw); plot(f,10*log10(abs(Pw)));axis([0 500 -50 10]);title('BT功率谱估计')grid onsubplot(3,2,6);pwelch(x,128,64,[],1000); axis([0 500 -50 10]);title('韦尔奇功率谱估计'); grid on;实验2.1 (2)x=sin(2*pi*0.05*n)+2*cos(2*pi*0.12*n)+randn(N,1)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N=256时的结果:N=1024时的结果:MATLAB仿真程序N=256:%估计x=sin(2*pi*0.05*n)+2*cos(2*pi*0.12*n)+randn(N,1)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x=sin(2*pi*0.05*n)+2*cos(2*pi*0.12*n)+randn(N,1)随机序列的产生N=256; %N=256或1024w=randn(N,1);for n=1:Nx(n)=sin(2*pi*0.05*n)+2*cos(2*pi*0.12*n)+w (n);endsubplot(3,2,1);plot(x);axis([0 260 -8 8]);title('随机序列x(N)=sin(2*pi*0.05*n)+2*cos(2*pi*0.12*n)+r andn(N,1)/N=256');grid on%估计自相关函数R=xcorr(x,'coeff');subplot(3,2,2);plot(R);axis([0 500 -1 1]);title('自相关函数/N=256');grid on%估计功率谱%周期图功率谱估计subplot(3,2,3);periodogram(x,[],512,1000); axis([0 500 -50 0]);title('周期图功率谱估计/N=256')%加汉宁窗window=hann(256);subplot(3,2,4);periodogram(x,window,256,1000); axis([0 500 -50 10]);title('汉宁周期功率谱估计')%相关函数法R=xcorr(x)/15000;Pw=fft(R);subplot(3,2,5);f=(0:length(Pw)-1)*1000/length(Pw); plot(f,10*log10(abs(Pw)));axis([0 500 -50 10]);title('BT功率谱估计/N=256')grid onsubplot(3,2,6);pwelch(x,128,64,[],1000);axis([0 500 -50 10]);title('韦尔奇功率谱估计/N=256'); grid on;N=1024:%估计x=sin(2*pi*0.05*n)+2*cos(2*pi*0.12*n)+randn(N,1)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x=sin(2*pi*0.05*n)+2*cos(2*pi*0.12*n)+randn(N,1)随机序列的产生N=1024; %N=256或1024w=randn(N,1);for n=1:Nx(n)=sin(2*pi*0.05*n)+2*cos(2*pi*0.12*n)+w (n);endsubplot(3,2,1);plot(x);axis([0 1030 -8 8]);title('随机序列x(N)=sin(2*pi*0.05*n)+2*cos(2*pi*0.12*n)+r andn(N,1)/N=1024');grid on%估计自相关函数R=xcorr(x,'coeff');subplot(3,2,2);plot(R);axis([0 2000 -1 1]);title('自相关函数/N=1024');grid on%估计功率谱%周期图功率谱估计subplot(3,2,3); periodogram(x,[],1024,1000);axis([0 500 -50 0]);title('周期图功率谱估计/N=1024')%加汉宁窗window=hann(1024);subplot(3,2,4);periodogram(x,window,1024,1000); axis([0 500 -50 10]);title('汉宁周期功率谱估计')%相关函数法R=xcorr(x)/15000;Pw=fft(R);subplot(3,2,5);f=(0:length(Pw)-1)*1000/length(Pw); plot(f,10*log10(abs(Pw)));axis([0 500 -50 10]);title('BT功率谱估计/N=1024')grid onsubplot(3,2,6);pwelch(x,128,64,[],1000);axis([0 500 -50 10]);title('韦尔奇功率谱估计/N=1024'); grid 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随机过程的模拟实验,熟悉随机过程编码规律以及各种随机过程的实现方法,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随机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及实现代码
1.伪随机数的产生
函数功能:采用线性同余法,根据输入的种子数产生一个伪随机数,如果种子不变,则将可以重复调用产生一个伪随机序列
实现思路:利用CMyRand类中定义的全局变量:S, K, N, Y。

其中K和N为算法参数,S用于保存种子数,Y为产生的随机数,第一次调用检查将seed赋值与S获得Y的初值,之后调用选择rand()函数赋值与Y。

代码如下:
unsigned int CMyRand::MyRand(unsigned int seed)
{
Y=seed;
Y=K*seed%N;
S=Y;
return Y;
}
2.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在上面实验中,已经产生了伪随机序列,所以为了得到0~N 的均匀分布序列,只需将其转化为min 到max 的均匀分布即可,代码如下:
double CMyRand::AverageRandom(double min,double max) {
double dResult;
dResult = (double(MyRand(S))/N)*(max-min)+min; dResult=(int(dResult*10000))/10000.0 ;
return dResult; }
3.正态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由AverageRandom 函数获得0-1间隔均匀分布随机数U(0,
1),i=1,2,…,n ,且相互独立,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n 较大时,
()
~(0,1)
n
U nE U Z N -=
取n=12,近似有
12
1
6~(0,1)
i
i
U N
=
-

,也就是说,只要产生12个伪
随机数u1,u2,…u12,将它们加起来,再减去6,就能近似得到标准正态变量的样本值。

代码如下:
double CMyRand::NormalRandom(double miu, double sigma, double min, double max)
{
double dResult;
dResult = 0;
for(int i=0;i<12;i++)
dResult+=(double(MyRand(S))/N); //循环相加12次
dResult-=6;
dResult=(dResult*sigma+miu)*(max-min)+min;
return dResult;
}
3.指数分布的随机数的产生
用AverageRandom产生均匀分布随机数{ui},计算指数分布随机数:xi=-ln ui /λ
double CMyRand::ExpRandom(double lambda, double min,
double max)
{
double dResult = 0.0;
dResult=-log(AverageRandom(min,max))/lambda;
return dResult;
}
4.泊松分布的随机数产生
unsigned int CMyRand::PoisonRandom(double lambda, double min, double max)
{
unsigned int dResult = 0;
double F=exp(-lambda);
while(AverageRandom(0,1)>=F)
{
F+=(lambda*F)/(dResult+1);
dResult++;
}
return dResult;
}
5.计算任意分布的随机过程的均值
根据大数定律,调用任意函数加和求平均即为该分布的均值。

代码如下:
double CMyRand::Ex(void)
{
double Ex = 0;
int i=0;
for(i=0;i<400;i++)
{
switch(f)
{
case 0:Ex+=AverageRandom(0,4);
break;
case 1:Ex+=NormalRandom(2, 0.4, 0, 1);
break;
case 2:Ex+=ExpRandom(1, 0, 1);
break;
case 3:Ex+=PoisonRandom(0.5, 0, 1);
break;
default: break;
}
}
Ex/=400;
return Ex;
}
6.计算泊松过程的自相关序列 由平稳随机过程数字特征求解的相关原理可得
11(),0,1,2,,,N r
X k k r k R x x r m m N N r τ-+===<-∑……其中,k x N 分别为随机序列及其长度。

double* CMyRand::Rx(double lambda, int points) {
int i,j; double *Rx =
(double*)malloc((2*points+1)*sizeof(double));
double *p=(double*)malloc(points*sizeof(double));
for(i=0;i<points;i++)
{
p[i]=PoisonRandom(lambda, 0, 1);
}
for(i=0;i<points;i++) {
Rx[points+i]=0;
Rx[points-i]=0;
for(j=0;j<points-i;j++)
{
Rx[points+i]+=p[j]*p[j+i];
// Rx[points-i]=Rx[points+i];
}
Rx[points+i]/=points-i;
Rx[points-i]=Rx[points+i];
}
Rx[0]=0;
Rx[2*points]=0;
return Rx;
}
三.实验结果1.均匀分布
均匀统计
均匀分布均值:2.正态分布
正态统计
正态分布均值
3.指数分布指数统计
指数分布均值4.泊松分布
泊松统计
泊松分布均值
5.泊松分布自相关函数( 为0.2)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我对随机过程这门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对各种随机过程的模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模拟编程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一门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