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热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体现,即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和内能增加之和相等。

2.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即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在不同状态下压力、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公式为 \( PV = nRT \)。

4. 气体的等温变化: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关系。

5. 热机效率:热机在转换热能为机械能时的效率,通常用卡诺循环来说明。

二、电磁学1. 库仑定律:描述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公式为 \( F = k\frac{|q_1 q_2|}{r^2} \)。

2. 电场强度:电场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公式为 \( E =\frac{F}{q} \)。

3. 高斯定律:电场线穿过闭合表面的净通量与内部电荷量成正比。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5.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电流和磁场的关系,以及电流在空间中的分布。

三、光学1.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公式为 \( n_1 sin\theta_1 = n_2 sin\theta_2 \)。

2. 全反射:当光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向低折射率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会发生全反射。

3. 干涉现象: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相遇时,光强的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4. 衍射现象: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波前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5. 偏振现象: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只有特定方向的振动能够通过偏振片。

四、原子物理1. 原子核模型:描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通过发射粒子或电磁波来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3. 核反应: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裂变和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4. 玻尔模型:描述氢原子中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024年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高二必修三的力学部分中,主要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除非有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的效果,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任何一对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

(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指的是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的影响而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分解运动、应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推导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例如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飞行时间等。

(3)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学习圆周运动时,需要了解角速度、线速度、角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并学会应用运动学公式计算。

(4) 力学能:力学能是指由于物体位置的改变或形状的变化而具有的能力。

在高二必修三中,学习了势能和动能两种力学能。

势能与物体在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的位置有关,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学习了这些力学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可以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化的物理学科。

在高二必修三的热学部分中,主要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1) 温度和热平衡:温度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净热量传递的状态。

学习了温度计量和热平衡的概念后,可以进行温度的换算和判断物体的热平衡状态。

(2) 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

学习了热传递的方式后,可以应用热传导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描述了一个热系统中热量、功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本概念1.1 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曲线运动的特点:切线方向、切线速度和切线加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1.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物体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存在和相等。

1.3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夹角不等于零的力合成。

•力的分解:平行力分解、非平行力分解。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变形2.1 动力学基本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中的问题。

•动力学基本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动能和功率•动能的定义和公式。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2.3 惯性与非惯性参照系•惯性参照系: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

•非惯性参照系:加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参照系。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3.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的定义和公式。

•压力与力的关系。

•重力对物体的压强。

3.2 浮力和浮力原理•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原理的应用:浮力和物体的浸没条件。

3.3 原子理论对物质三态及密度的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排列及运动状态。

•原子理论对物质三态及密度的解释。

第四章流体静力学4.1 流体的基本概念•流体的定义和分类。

•流体的特性:压缩性和不可压缩性。

•流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压力、浮力。

4.2 压强和帕斯卡定律•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帕斯卡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帕斯卡定律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4.3 流体静力学的应用•海底管道、水压机和液压起重机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5.1 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在不同参照系中的应用。

•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5.2 动力学系统的描述•动量、动量定理和冲量的概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细胞的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运输、排泄和能量转化。

细胞通过细胞膜和内质网等结构进行物质的吸收和消化。

通过线粒体进行能量的转化和储存。

废物通过细胞膜和高尔基体等结构进行排泄。

3.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

遗传基因是控制物种特征传递的基本单位。

遗传基因通过DNA分子储存。

通过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实现了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4.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是物种进化和生存的基础,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等。

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5.分子与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了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等。

药物是通过干预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调控生物体内生化反应和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在学习生物必修三的过程中,需要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体内的细胞和分子之间相互协作,实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又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了解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可以研究和应用药物,从而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生物必修三是一门涉及生物基本单位、生物多样性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了解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机制,认识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关系,以及研究和应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场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荷的性质包括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正比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2. 高斯定律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图线。

电场线的特点是从正电荷发散出来,进入负电荷。

电场线的作用:可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分布。

如果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到负电荷,则表示该区域内的电场。

如果电场线是从负电荷到正电荷,则表示该区域内的电场方向。

3. 电势电势的定义:在电场受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称为电势。

电势与电势能:电势是电势能的性质之一,电势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4. 静电场中的运动电场中的质点静电场中带电微粒在电场中沿场线运动,速度方向沿场线传播。

而且速度变化的形式似乎能表现为动量定理的一种扩展。

电场中的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它们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因此会产生速度。

第二章电流和电阻1.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的定义:在导体中,正电荷(同电子)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数目称为电流。

电流方向:由电极正极流向电极负极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2. 电阻电阻的定义:在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称为电阻。

电阻的作用:电阻的阻碍作用使得电子在导体内运动受到阻碍,导致电流通过导体受到阻碍。

3.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通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依次流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并联电路:电流通过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并行流经,对于并联电路,电流是分流的。

5. 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定义:电流在电路中通过电阻时,对电阻做的功称为电功。

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功的大小称为电功率。

第三章磁场1. 磁场与磁感线磁感线的性质:磁感线沿着磁场方向分布,从磁体的南极向北极传播。

磁感线的作用: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分布。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三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总结: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力的性质:-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弹力: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

-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 正交分解法:将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

4. 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

5.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6.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7.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 圆周运动:物体沿着一个圆或圆弧路径的运动。

8. 动量与冲量:- 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冲量:力的作用时间与力的乘积。

- 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9.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在没有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动量保持不变。

10. 能量守恒定律:- 系统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三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以及进行科学探究都非常重要。

高中英语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是高中英语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1. 短语和表达:- 在乡下 in the countryside- 城市生活 city life- 长期住在某地 live in a place for a long time- 对……感到尴尬 feel embarrassed about- 填写表格 fill in the form- 把……吓坏 frighten/terrify sb.- 以…为基础 based on- 适应新的环境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遇到困难 encounter difficulties- 取得进步 make progress- 处理问题 deal with problems2. 语法和句型:- 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一个由连词引导的句子,作为主句的宾语。

eg. I think that he is a good teacher.我认为他是一个好老师。

- 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用来修饰一个名词或代词,并且不可单独成句。

eg.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next to me is my best friend.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3.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题型。

- 解题步骤包括:快速浏览文章,查找目标信息,理清文章结构,注意上下文关联。

4. 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英语水平。

- 练写作应遵守语法和拼写规则,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 多阅读英语文章,积累词汇和句型,以提高写作能力。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帮助!。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三第一章主要是关于立体几何的内容,包括点、直线、平面在空间中的关系,以及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利用。

以下是该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1. 点、直线和平面的定义: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并且无限延伸,平面是由无数条平行直线连成的。

2. 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建立三个坐标轴(x轴、y轴、z轴),来表示空间中的点的位置。

其中,x轴和y轴在平面内,z轴垂直于平面。

3. 平面方程:平面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为方程的系数,D为常数项。

通过确定平面上的一个点和平面的法向量,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方程。

4.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一般方程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方程的系数。

通过确定直线上的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确定一个直线方程。

5. 平面与平面的关系:平面可以与其他平面相交、平行或重合。

6. 直线与直线的关系: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重合。

7. 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通过点到平面的垂直距离来求解。

8.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可以与平面相交、平行或垂直。

以上是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于这些内容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和解
决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大总结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大总结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大总结一、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静止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1. 动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动能转化。

2. 动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性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三、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只有内力做功时,动量守恒。

四、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地球上物体的重量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量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重力是一种特殊的引力。

五、静电场和电学1. 带电体和电场带电体指带有静电的物体,电场是指空间中因电荷而产生的电力作用。

2. 高斯定理通过高斯面积的电场总通量等于该面积内的电荷代数和与电介质极化电荷代数和之比。

3.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六、经典电磁场1. 静电场静电场是由静止电荷产生的,无论电荷是否运动,其电场分布都不随时间变化。

2. 磁场磁场是由静止电荷或者电流产生的,与电流的强弱和方向有关。

七、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光线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

2. 光的反射和镜子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时的反向传播,反射定律可以计算反射角。

八、波动和声音1. 波的传播和波的特性波动是指能量传递时介质中粒子振动的现象,波的传播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2.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质传播,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声速等。

以上是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的大总结,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物理学习和应用中的各种问题。

高中英语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高中英语必修三是高中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习完之后,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因此,本文将总结高中英语必修三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1. 语法知识在高中英语必修三中,语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的内容包括动名词和不定式的用法、句子成分、时态和语态、虚拟语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动名词和不定式的用法。

动名词和不定式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比如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以便在英语学习和写作中应用得当。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必修三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技巧和策略等。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掌握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3.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也是高中英语必修三的重要部分。

在这部分的内容中,我们需要掌握写作的步骤、结构和技巧,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一个步骤就是准确地理解题目,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选择合适的写作形式。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避免语法错误和重复,同时使用恰当的单词和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也是高中英语必修三知识点的核心之一。

在这部分的内容中,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等,以及学习新的单词词义和用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单词的拼写和发音,使得我们在英语学习和交流中更加流利自如。

5.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之一,在高中英语必修三中也有相应的知识点。

在这部分的内容中,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如问候语、道歉语、感谢语等;使用正确的语调和重读单词;培养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的与他人用英语交流,使得学习更加有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关系中的行为和活动。

- 特征包括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规范性。

2. 我国的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其他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3. 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 政治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纳税等。

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1.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民主政治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实行法治。

2.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 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制民主。

3.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挑战- 民主政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 面临的挑战包括民主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民主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

三、政治参与与政治决策1. 政治参与的途径- 选举与被选举。

- 参与政治讨论和政治活动。

- 加入政党和社会团体。

2. 政治决策的过程- 政治决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作出重大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 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3. 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 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

- 功能在于形成政治共识,维护政治稳定。

2.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 政治社会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3.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效果。

-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五、政治体制与政治改革1. 政治体制的类型与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必修三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然环境1.1 地球的概况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地球的直径约12756千米,是太阳系中第三大的行星。

地球的形状是椭圆形,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

地球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1.2 地球的大气地球的大气由氮气、氧气、氩气、水蒸气等组成,气体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臭氧层。

大气对地球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宇宙空间中的辐射伤害,也对地球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1.3 地球的水地球上的水约占地表的71%。

地球的水资源包括淡水和海水,淡水资源非常宝贵,需要我们重视和保护。

地球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在大气、陆地和海洋间流动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1.4 地球的陆地地球上有大量的陆地,地形复杂多样。

地球的陆地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与生物2.1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2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物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通过生命活动能够改变地球的地表形态、气候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2.3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多样性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三、人类与自然环境3.1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农业生产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人类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2 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随着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加深,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一、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可以由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在高中物理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运动的多个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其中包括: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位移的大小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并且考虑了方向。

在均匀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差来计算。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快慢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公式$v=\\frac{\\Deltas}{\\Delta t}$ 来表示。

速度的方向可以是与位移方向相同或相反。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大小是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公式$a=\\frac{\\Delta v}{\\Delta t}$ 来表示。

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小。

1.2 运动的图像学表示•位移-时间图:可以利用位移-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图中,位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表示速度。

•速度-时间图: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情况。

在图中,速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表示加速度。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定律,其中包括三条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没有合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条定律明确指出了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将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2023年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汇总

2023年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汇总

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篇一自变量某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某+b则此时称y是某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某的正比例函数。

即:y=k某(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某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某+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某=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某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某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某的增大而增大;当k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某1,y1);b(某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某+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某1+b……①和y2=k某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二高中数学(文)包含5本必修、2本选修,(理)包含5本必修、3本选修,每学期学某某两本书。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三的知识内容丰富且重要,涵盖了多个关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以下为您详细总结必修三的重要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较小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4、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公式:v = v₀+ at其中 v₀是初速度,v 是末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运动时间。

3、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4、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5、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v) / 2 或 x = vt三、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大小约为 98 m/s²,方向竖直向下。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v = gt位移公式:h = 1/2 gt²四、相互作用——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4、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5、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篇1: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推动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4.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的融合:随着民主和法制的发展,人们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参与政治生活。

文化与国际政治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复运动,其位移随时间作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

- 阻尼振动:在阻力作用下,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 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2. 机械波- 横波与纵波:横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速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3. 电磁场- 电场:电荷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对电荷有作用力。

- 磁场:磁极或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对磁极或电流有作用力。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4. 电磁波-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 电磁波的应用:如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

5. 光学-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光波通过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6.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放射性:某些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为其他元素的原子核。

7.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表示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 熵: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熵增原理表明,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8. 量子物理- 量子化:物理量只能取离散的值,不能连续变化。

- 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既表现出波动性,也表现出粒子性。

物理必修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e = 1.60×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 库仑定律。

-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表达式:F = k(q_1q_2)/(r^2),其中k = 9.0×10^9N· m^2/C^2。

3. 电场强度。

-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E=(F)/(q)。

单位是N/C或V/m。

- 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 = k(Q)/(r^2),其中Q是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4. 电场线。

-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 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

5. 电势。

-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φ=(E_p)/(q)。

单位是伏特(V)。

-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 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6. 电势差。

- 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U_AB=φ_A - φ_B。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W = qU_AB。

7. 电容器和电容。

- 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可组成一个电容器。

- 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C=(Q)/(U),单位是法拉(F),1F = 1C/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2、细胞外液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内环境不会出现的物质:(1)在细胞内发生作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2)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内环境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

(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HCO3-、HPO42-有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6、对稳态机制的认识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2、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只能是单方向的。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5、人脑的高级功能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说话但不能写字。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但不能说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说话但不能听懂话。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听懂话、能说话但不能看懂文字。

6、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由小肠上皮细胞分泌,作用于胰腺。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胰高血糖素。

非蛋白质类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素。

7、激素调节实例(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调节的激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生理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稳定。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法叫做反馈调节。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

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

8、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①寒冷→体表温度低于正常体温→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正常。

②炎热→体表温度高于正常体温→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散热增加)→体温正常。

③调节方式:寒冷环境中为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中为神经调节。

11、免疫系统的组成1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体液免疫过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会直接刺激B细胞。

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后,将抗原传递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效应T细胞,少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同时,T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最后,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13、免疫系统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物质进行攻击。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牛奶、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引起的疾病。

如:艾滋病。

1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15、免疫学的应用:在器官移植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合成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

(2)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3)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4)植物激素: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五种。

(5)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原料是色氨酸)(6)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发生在韧皮部;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7)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合成部位在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如:2、4-D,α-奈乙酸、乙烯利。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b、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取平均值;估算方法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范围广)公式:N=M×n/m。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 、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 、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 、类型:增长型(A )、稳定型(B)、衰退型(C);c 、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a 、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 、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种群数量的变化 (1)“J 型增长” a 、数学模型:① N t =N 0λt②曲线(如右图)b 、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c 、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 型增长” a 、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 、曲线中注意点:①K 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②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3、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群落中种间关系:捕食(甲图)竞争(乙图)互利共生(丙图)寄生(丁图)丙 丁(3)群落的空间结构:a 、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 、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