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2、细胞外液的成分

一般情况下,内环境不会出现的物质:(1)在细胞内发生作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2)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内环境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HCO3-、HPO42-有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6、对稳态机制的认识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2、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只能是单方向的。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5、人脑的高级功能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说话但不能写字。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但不能说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能说话但不能听懂话。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发生障碍,能听懂话、能说话但不能看懂文字。

6、激素调节的发现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上皮细胞分泌,作用于胰腺。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胰高血糖素。

非蛋白质类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素。

7、激素调节实例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参与调节的激素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生理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稳定。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法叫做反馈调节。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

8、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①寒冷→体表温度低于正常体温→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正常。

②炎热→体表温度高于正常体温→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散热增加)→体温正常。

③调节方式:寒冷环境中为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中为神经调节。

11、免疫系统的组成

1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

体液免疫过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会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细胞免疫过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后,将抗原传递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效应T细胞,少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同时,T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最后,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13、免疫系统失调

(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物质进行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原有:花粉、水果、牛奶、动物毛屑、青霉素等。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

1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15、免疫学的应用:在器官移植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