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工程地质灾害及防治
工程地质学第7章 不同工程类型常见工程地质问题
7.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问题
主固结沉降是指荷载作用在地基上后, 随着时间的延续, 外 荷不变而地基土中的孔隙水不断排除过程中所发生的沉降,它起 于荷载施加之时,止于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之后,是 地基沉降的主要部分。
次固结沉降是指土中孔隙水已经消散,有效应力增长至基本 不变后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所引起的沉降。这种变形既包括剪应 变,又包括体积变化,并与孔隙水排出无关,而是取决于土骨架 本身的蠕变性质。
7.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问题
7.1.2 地基稳定性问题
2.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包括分层总和法、有限元法和规范法,
计算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地基计算的沉降量 一般指最终沉降量,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完全稳定后的沉降 量, 要达到这一沉降量的时间取决于地基排水条件。对于砂土, 施工结束后就可以完成;对于粘性土,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 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在具体建筑物的地基沉降计算时, 还需注 意土体的应力和变形的关系、土的压缩性指标的选定和精确度等 问题。
7.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问题
7.1.2 地基稳定性问题
3.持力层选择 所选持力层首先要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并且下卧层也能
满足要求。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地下设施等 条件都会对基础持力层的选择产生影响。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的 建筑物,如层数不多而平面形状又较复杂的框架结构,应选择坚 实、均匀的土层做持力层。对主楼和裙房层数相差较大的建筑物, 应根据承载力的不同选择两个不同的持力层,以保证沉降的相互 协调。对有上拔力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建筑结构,桩基应尽量 深埋,选择的桩基持力层要能满足抗拔要求。对动荷载作用的建 筑物不能选择饱和疏松的砂土做持力层,以免发生砂土液化。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作业指导书
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地质灾害概述 (4)1.1 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4)1.1.1 按成因分类 (4)1.1.2 按性质分类 (5)1.1.3 按规模分类 (5)1.2 地质灾害的危害与影响 (5)1.2.1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1.2.2 基础设施破坏 (5)1.2.3 土地资源破坏 (5)1.2.4 生态环境恶化 (5)1.2.5 社会影响 (5)1.2.6 经济损失 (5)第2章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2.1 地质灾害的内因分析 (6)2.1.1 地层岩性 (6)2.1.2 地质构造 (6)2.1.3 地形地貌 (6)2.1.4 水文地质条件 (6)2.2 地质灾害的外因分析 (6)2.2.1 地震 (6)2.2.2 气象 (6)2.2.3 植被 (7)2.3 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 (7)2.3.1 工程活动 (7)2.3.2 农业生产 (7)2.3.3 水利工程建设 (7)2.3.4 生态环境破坏 (7)2.3.5 城市建设 (7)第3章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 (7)3.1 地质灾害预测方法 (7)3.1.1 地质灾害类型识别 (7)3.1.2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7)3.1.3 数学模型预测方法 (8)3.1.4 物理模型预测方法 (8)3.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8)3.2.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8)3.2.2 风险评估方法 (8)3.2.3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8)3.3 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8)3.3.1 预警体系构建 (8)3.3.2 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 (8)3.3.4 预警效果评估 (8)第4章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9)4.1 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与目标 (9)4.1.1 科学预防原则:根据地质环境特点,采用科学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和预警,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9)4.1.2 综合治理原则:针对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和发育规律,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效果。
新大新疆地质概论课件第7章 地质灾害
第七章 地质灾害
二、新疆地质灾害概况
1 新疆地质灾害概况
新疆地质灾害的特点: 新疆地质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危害重
大,受灾面积广,起因复杂,是我国突发性地质 灾害较严重的省区之一 新疆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新疆地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地形高差悬 殊,新构造运动强烈,气候和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第七章 地质灾害
三、主要灾害类型
1 地震
新疆地震活动频繁,是国内多地震省区之一。据不完 全统计,最近200多年中,新疆地区发生中强地震 (Ms≥4.7级)共688次,其中Ms≥7级的大地震就有20多 次。阿图什、玛纳斯南及可可托海等地近百年中发生过4 次8级以上大地震,13次7-7.9级地震,居全国第三位。
地震常发生在构造块体之间的接触带上,并集中分布 于活动性深断裂带上。6.0-6.9级中强地震有较大的重复 性。
第七章 地质灾害
三、主要灾害类型
1 地震
新疆地震带的分类:
1.阿尔泰地震带 2.北天山地震带 3.南天山地震带 4.西昆仑地震带 5.阿尔金地震带
新疆的地震带及强度分布图
第七章 地质灾害
第七章 地质灾害
二、新疆地质灾害概况
1 新疆地质灾害概况
新疆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特别 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在伊犁谷地,由于其 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在融雪水和降雨诱发作用下,汛 期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发生。
另外沙漠化、煤层自燃、瓦斯爆炸、冻融、矿 区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等慢性和人为地质灾害也较多。
第七章 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概述
3 地质灾害的分类
2)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第七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层面上摩擦系数的影响 层面上摩擦系数受水的影响很大,水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润滑作用:干燥的岩土层面摩擦系数大,不容易发生滑动,一旦有水进入层面时 (特别是松软的岩层,水很容易渗入),摩擦系数会大幅度降低——大量滑坡多发 生在大量降雨和冰雪融化天气 减小正压力:水进入岩土层后,水的孔隙压力增大,导致有效正压力减小,从而减 小摩擦力
松散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夹层有关;
基岩滑坡主要和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 滑石片岩、炭质页岩等有关;
冰川研磨作用产生的粒径小于0.02 mm的岩粉、火山灰风化产生 的粘土矿物也都属于易滑地层。
第7章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5)构造效应:构造条件包括区域构造特征、坡地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 及节理的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区域新构造活动性等。地质构造对坡地块体运动有 着多方面的影响。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 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008年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地矿部地质灾害勘察规范)。
2022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七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三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标要求】1.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结合重大灾害事件,说明我国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实践力:运用视频、图文资料,学会不同的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后人们采取的自救和互救手段。
人地协调观:运用视频、图文资料,说明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是如何趋利避害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目的的。
考点1 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1.灾害监测:(1)建成了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和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1)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
(2)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启动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二、自救与互救项目具体内容灾前准①洪涝、台风多发区: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备②地震多发区: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参加地震演习,树立防震意识等灾中救助①洪水来袭,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②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③遇到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④不能逃脱或被掩埋时,要尽可能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⑤对别人进行救助,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灾后自我保护①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喝煮沸后的水、对房屋进行消毒后入住、电器干燥后使用。
②地震后:不能立刻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余震过后再作打算(2021•全国乙卷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程地质第七章
①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 河流冲刷等)使斜坡下部先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 上部失去支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
②推动式滑坡:主要是由于斜坡上部不恰当地加荷
(如建筑、填堤、弃渣等)或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 斜坡的上部先变形滑动,并挤压推动下部斜坡向下滑 动。
4.滑坡台地
滑坡体滑落后,形成阶梯状的地面称滑坡台地。滑坡 台地的台面往往向着滑坡后壁倾斜。滑坡台地前缘比 较陡的破裂壁称为滑坡台坎。有两个以上华东面的滑 坡或经过多次滑动的滑坡,经常形成几个滑坡台地。
5.滑坡鼓丘 滑坡体在向前滑动的时候,如果受到阻碍,就会形 成隆起的小丘,成为滑坡鼓丘。 6.滑坡舌 滑坡体的前部如舌状向前伸出的部分称为滑坡舌。
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 现象,称为崩塌。
发生位置: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
坡。
种类: ① 山崩:规模巨大的称为山崩; ② 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 岩屑顺坡滚落的现象; ③ 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
崩 塌
形成崩塌的条件
①
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一般高度
崩塌的防治原则
选线时,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优
先采用绕避方案;当绕避有困难时,应离开 崩塌一段位置,尽量减少防治工程、或采用 其他方案(明洞、隧道)通过。
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 坡,避免大切大挖,维持山体平衡。
崩塌的防治措施
① ②
清除坡面危石; 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 灌浆、勾缝、镶嵌、锚拴;
滑坡的分类
按滑坡体物质组成划分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第三节 火灾防护
S 7.3.1 地下工程火灾危害的特点
S 内部火灾的特点: S 氧含量急剧下降 S 产生烟气量大 S 人员疏散困难 S 灭火救援难 S 排烟困难,散热慢 S 高温高热全面燃烧 S 安全疏散困难 S 扑救困难、危害大
第三节 火灾防护
S 7.3.2 地下工程火灾原因 S 违反电气安装和使用安全规定 S 吸烟及用火不慎 S 线路过负荷
第七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S
第一节 灾害分类
S 7.1.1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灾害一般是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和形成物质财富损毁的
自然或社会事件。 一般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大致可分为
两大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第一节 灾害分类
S 自然灾害包括: S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地下毒气、海啸) S 地貌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 S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
德国矿业技术公司实施的电车火灾现场实验
第一节 灾害分类
3、地下工程的水灾
模拟井下透水事故
第二节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防护
S 7.2.1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的危害
汶川地震现场
第二节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防护
S 7.2.1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的危害 目前,我国进入了从1985年开始的第五次地震活跃期的中期, 期间有发生多次7级乃至更强地震的可能性,甚至会出现7 级以上地震连发的趋势。另外,随着地震活动的时间变化, 强震区的空间分布也在发生变化。
第五节 施工诱发环境灾害的 预测和防护
S 7.5.2 施工诱发环境灾害的原因 S 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S 缺乏全面勘查和系统规划 S 低价中标对施工的不良影响
地质灾害及防治PPT课件
滑坡要素图
滑坡要素示意图 a)剖面示意图 b)平面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拉张 裂隙9滑坡封闭洼地10剪切裂隙11鼓张裂隙12扇形裂隙
滑坡要素
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
2.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
3.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
(1)比较甲、乙、丙三幅图,简述易贡湖在滑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答案:湖水逐渐增多,滑坡堆积体阻塞了湖泊的下泄出口,而周围的冰雪 融水和上游来水在不断增加。
(2)对比甲乙两图,易贡地区的雪线有什么变化?简述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2000年的雪线较1998年的雪线高度明显降低。 原因是1998年为秋季时的照片,经过夏季的融化冰川量减少,2000年为 春季时的照片,经过秋冬春季的积蓄,冰川量大。
滑坡的分类
按规模大小划分
① 小型滑坡:滑坡体小于10万立方米 ② 中型滑坡:10-100万立方米 ③ 大型滑坡:100-1000万立方米 ④ 特大型滑坡: 1000-10 000万立方米 ⑤ 巨型滑坡:大于10 000万立方米 按滑坡力学性质划分
① 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河流冲 刷等)使斜坡下部先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上部失去支 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一般滑动速度慢。
第七章 地质灾害及防治
第一节滑坡
第一节 滑坡 Landslide
滑坡的定义: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有双 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 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滑坡的形成条件:
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即:下滑 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地灾治理标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5年5月1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20日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发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实施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指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专项地质工程措施,控制或者减轻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
第三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负责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乙级和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批和管理。
第五条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资质等级与业务范围第六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的各等级资质条件如下:(一)甲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乙级资质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最新版本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最新版本
一、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1 灾害等级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地质灾害划分为轻微、一般、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1.2 应急响应级别
•Ⅰ级响应:特别重大地质灾害或灾情发生
•Ⅱ级响应:重大地质灾害或灾情发生
•Ⅲ级响应:一般地质灾害或灾情发生
•Ⅳ级响应:预警信号发布、预防准备
1.3 任务分工
•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调查评估、疏散转移、救援救治等工作
•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意见
•受灾群众:配合政府工作,听从指挥,迅速有序疏散,减少人员伤亡
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1 预防措施
•清理河道,加固次生灾害危险地段
•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风险意识
2.2 处置措施
•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流程
•建立高效率的信息通讯系统,确保信息畅通
•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以应对各类地质灾害情况
2.3 救援救治
•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紧急救援,尽快转移受灾群众
•设置临时救援点和医疗点,对伤员进行救治
•进行事后评估和信息整理,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结语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危害巨大的一种。
只有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才能有效减轻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希望各级政府、专业机构和广大民众都能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共同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地质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
3. 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3. 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地质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入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地质学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通过地质图和实物标本,讲解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
3. 分析地质作用如侵蚀、沉积、变质等对工程地质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根据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进行分类和描述。
3. 学生能够分析地质作用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案章节:第二章岩土工程特性教学目标:1. 理解岩土的分类和特性。
2. 掌握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3. 了解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
教学内容:1. 岩土的分类和特性2. 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3.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岩土的分类和特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岩土对工程的影响。
2. 讲解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或示例进行演示。
3. 介绍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如常规三轴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岩土的分类和特性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描述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解释其工程意义。
3. 学生能够了解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案章节:第三章地下水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2. 掌握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3. 了解地下水控制和利用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2.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3. 地下水控制和利用的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地下水在地质环境中的作用。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内容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对人类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应对地质灾害,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 应急组织
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应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保障信息流畅和指挥有序。
2. 风险评估
采用科学方法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易发地质灾害点,定期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3. 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员疏散避灾。
4. 救援措施
制定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的救援方案,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5. 健康防护
加强应急卫生保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 治理工程
利用工程手段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治理,如加固山体、建设防洪堤坝等。
2. 地质监测
加强地质监测体系建设,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前预警风险。
3. 生态保护
依靠生态系统调控地质灾害,保护植被、修复生态环境,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4. 宣传教育
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借鉴他国地质灾害防治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地质灾害挑战。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的制定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只有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才能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一种由地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下面是一个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1. 地质调查和评估: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岩层、地下水位等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2.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设备和传感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出警报。
3. 风险评估和规划: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规划,包括划定灾害隐患区、制定防灾预案、规划土地使用、避免在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建设重要设施等。
4. 建设抗灾设施:根据风险评估和规划的结果,建设相应的抗灾设施,如监测设备、防护墙、拦土墙、护坡、防洪堤等,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害。
5. 加强工程建设和施工监督: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地质灾害发生。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防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社会参与和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8. 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9. 提高科技支撑: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10. 灾后恢复与重建:发生地质灾害后,要积极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包括受灾人员的安置和救助、灾后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等,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地质灾害防治4第7章矿山和地下工程地质灾害
采场岩石冒顶,特别是大面积的冒顶,一般还是有预 兆的。如掉碴、发响、出现裂缝等等。在有支柱的采 场,则会出现支柱发响断裂。大面积冒落前,支柱会 发出炸响,有很多支柱折断,采场中响声不断。
房柱法采场大面积冒落的主要前兆,则表现为采场顶 板冒落、矿柱破坏,采场中响声越来越大。
(2) 瓦斯抽放
在一些高瓦斯矿井,因CH4气体涌出量很大,靠 通风还难以稀释排除。此时可以进行瓦斯抽 放。抽出的瓦斯气体可以作为民用,或工业 应用,变害为利。
80年代,中国就有100多个矿井安装了瓦斯 抽放设备,每年抽放瓦斯3亿m3。
(3) 建立严格的瓦斯浓度检查制度
煤矿需要配备专门的仪器和专职安全人员,定期和 不定期地检查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特别是采煤工 作面上的情况。安全人员有权命令停止生产。
岩爆发生时,多数情况下是响声与岩块的弹射现象 同时出现。
7.3.2 岩爆的成因条件
岩爆是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而产生 的。因此,岩爆是否会发生,取决于:
(1)岩体中是否存储了高能量; 岩体中储存高能量的条件是:埋藏深度深(矿山
深部开采),或应力集中地带,如河谷(如水电 站) 、褶皱带轴部等; (2)储存的能量能否迅速释放。 应变能迅速释放,则需要岩石是脆性,而不是具 有较大变形的塑性岩石。
采掘工作面上瓦斯浓度达到1%,就要停止电钻作 业;达到1.5%,就要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煤矿井下工作面通常需要安装瓦斯报警器。
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
2. 杜绝火源
(1) 煤矿井下严禁抽烟,严禁携带明火、烧电炉等。
(2)井下设备都必须是防爆型的:防爆电机、防爆开 关、防爆电缆,,确信在 放炮地点附近20米内CH4浓度不超过1%。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内容包括哪些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活动导致的地质过程,如地震、泥石流、岩崩、滑坡等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的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响应机构及责任部门,建立应急指挥调度机制。
•分工合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工作内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定期演练:组织定期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信息发布: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2. 应急响应流程•灾情评估:及时调查灾害范围、影响程度和危害等级。
•组织疏散: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并开设避难所。
•救援安置:组织救援人员开展搜救、救援和安置工作。
•灾后评估:对灾害发生后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监测网络:布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建立全面的灾害监测网络。
•实时监测: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地质灾害迹象。
•预警发布:一旦发现地质灾害危险信号,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防治措施•工程防治:修建防洪坝、引导堤、滑坡防治工程等,减少地质灾害发生风险。
•生态防治:加强生态保护,恢复植被,提高土地的抗灾能力。
•规划管理:科学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建设在潜在地质灾害易发区。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是自然环境带来的重要灾害风险,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的制定对于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全社会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
中职教育-《地下工程概论》课件:第7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马桂军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于战时人民防空袭、防常规武器、防核 辐射和防生化武器的工程项目。 • 人防工程在各类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下工程的防护设计和平时期对战争 的遏制作用;战争初期对敌进攻的迟滞 作用;对战争潜力、经济发展能力的保
思考题
• 1.地下工程常见的灾害有哪些? • 2.地下工程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地
下工程的火灾防护? • 3.地下工程的水灾成因有哪些? • 4.地下工程事故灾害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技术常规武器袭击的可能性很大。常规武 器主要包括炮弹、航(炸)弹和导弹。
•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有(光辐射、空气冲击 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 冲、直接地冲击、由直接地冲击或空气冲 击波沿地面传播产生的地运动。)
第七节 战争灾害的防护
• 7.7. 2 地下工程的战争灾害防护 • 城市人防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城市里用
报工作、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加 强施工与设计的配合) • 事故发生前的防护对策 • 施工过程中预防对策(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管理、地下施工风险管理 、采用信息化施 工 、用专人管专业,抓弱点)
第七节 战争灾害的防护
• 7.7.1 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破坏作用 • 在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区域,遭到敌方高
第七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第一节 灾害分类
• 7.1.1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灾害一般是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和形成
物质财富损毁的自然或社会事件。 一般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
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灾害和人为 灾害。
第一节 灾害分类
• 自然灾害包括: •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地下毒气、海啸) • 地貌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 •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低
地质灾害与防治课程设计
地质灾害与防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掌握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特点。
2. 学生能了解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及防治措施,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方法,收集地质灾害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 学生能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地质灾害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 岩石与土壤的性质-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特点2. 地质灾害的影响与预测-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预测方法和技术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原理- 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及综合治理案例4.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周边地质灾害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遗址-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质灾害案例,探讨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第二课时:地质灾害的影响与预测第三课时: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第四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相关,涉及第四节“地质灾害与防治”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2220. 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9:0 1:: 01:5919 :0110/ 22/2020 7:01:59 P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2 219:01: 5919:0 1Oct-20 22-Oct-20
30人以上 10~30人 3~10人 3人以下
1000万元以上 500~1000万元 100~500万元 100万元以下
•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 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
•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 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第一节 地质灾害概述
2.地质灾害研究举例 地面沉降、 滑坡,崩塌,泥石流研究 地震研究
1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 ) 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报告 3 ) 某铁矿矿山环境评估说明书
第一节 地质灾害概述
二.地面沉降研究 1.地面沉降产生原因 (1)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 (2)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地面沉降; (3)地下水上升或地表水下渗引起的地面沉降; (4)地下洞穴或采空区引起的地面沉降; (5)建筑物基础沉降时对附近地面的影响; (6)大面积堆载造成的地面沉降; (7)欠压密实的自重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 (8)地震,滑坡等造成的地面陷落; (9)常年抽取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
第二节 地质灾害评价防治思路
四.地质灾害研究
1、灾害链的概念(卢耀如院士) 2、阐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因素利弊; 3、论证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定性,定量评介,作出确切结论; 4、场址选择,提出措施,建议 5、考虑建成后的影响,预测趋势,提出对策; 6、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现象;
人类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诱发地质灾害,而人类也不会被动的 接受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降低地质灾害所带 来的严重破坏和极大损失。 (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工作的法律和法规; (3)进行科学研究,切实提出各项防治措施;
(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土工程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三)有相应的技术装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进行评估时,应当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 危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 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2、禁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3、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 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 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9:01:5 919:01: 5919:0 1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b.地面沉降导致了地表建筑和地下设施的破坏。据统计,我国每年 因地面沉降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值得庆幸的是 ,我国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地面沉降现象已经或将得到 控制;
第二节 地质灾害评价防治思路
一、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
第二节 地质灾害评价防治思路
二、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保护监测 系统和进行预报工作。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 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 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 测。
2、国家保护地质灾害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损坏 地质灾害监测设施。
3、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
第二节 地质灾害评价防治思路
三、资质管理制度
1、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 质审查合格,取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 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
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第一节 地质灾害概述
(2)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a.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 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 范围内的地面沉降。在我国,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 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 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
第七章 工程地质灾害及防治
1. 地质灾害概述 2.评价防治思路
第一节 地质灾害概述
一.研究的重要内容 1.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 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等级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第一节 地质灾害概述
2.工程实例 (1)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a.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 、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b.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c.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2)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的自然原因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