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辩论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辩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辩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443ef6700abb68a982fb54.png)
的氛 围。辩论赛 的形式是很值得尝试 的 【 关键词】 辩论 ; 高中; 历史教学
【 中图号】 G 3 . 1 6 3 5
【 文献标 示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0 4 20 ) 0 0 0 一 1 0 5 17 (0 8 1 — 2 8 O
接受 了来 自 校 、 学 家庭 、 会 各种 事 物 的影 响 , 想 更 加 复 杂 , 社 思 也 更 加独立 。三年后 他 们将 步 人 大学 , 向社会 , 走 他们 不 仅 需 要 在 高 中三年 在知识 层 面上 有 一 个 突 破 , 需 要 在 能 力 上 有 一个 提 也 升 。笔者认 为在历 史 课 堂 中采 用辩 论 的 形式 就 可 以 一定 程 度上 满 足学生 这两方 面的需求 。
化教 育改革 全面 推进素 质 教育 的 决定 》 中特 别 指 出 , 素质 教 育 的 核 一 是 要 在智 育方 面 充分 做 到转 变 教育 观 念 、 , 改革 人才 培 养模 式, 积极 实 行启 发式 和 讨论 式 教学 , 养学 生 的创 新 精神 和 实 践 培
能力 。但这不
4 辩论 型教 学模式可 以增 强学 生 的 自信心 , 并提 高他 们 的 口头
表达 能力
辩论 型教学模 式是 可行 的 , 是值 得 尝试 的。笔者 就 自己 的教 学实 践和体 会 , 谈 如 何 开展 辩 论 型教 学 。诚 然 , 论 不是 任 何 谈 辩
一
历 史 的兴趣 , 们 改变 过去 满 堂灌 的 教学 风 格 , 他 在课 堂 上增 加 了 许 多感 性材 料 , 象一 些 影视 作 品也 搬 进 了课 堂 , 甚至 有些 教 师 自 己制 作历史 _ 。但 笔者认 为这些 做法 对于 小学 、 中这些 低年 级 r V 初 学 生来说 , 可能 比较 适宜 , 对于 高 中年 级 的学生 来 说 , 但 这是 对 教 育 资源 的浪 费 , 一 种教 育 重 复 。那 么 , 样 的 高 中历 史 教 学 模 是 怎 式才 是符合 素质 教育 理 念 的 呢?笔 者 认 为应 该 增 加不 仅 仅 是 感 性材 料 , 多 的应 是 思 辩 的 氛 围 。辩 论 赛 的 形 式 是 很值 得 尝 试 更 的。高 中三年 是学 生人 生 观 、 价值 观形 成 的关 键 性 的 三 年 , 们 他
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3faf309a76e58fafab0031c.png)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危害在不少地方已达到怵目惊心的地步。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保护自然环境,让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让人类得以永续的生存和发展,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职责之一。
结合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方面是历史教育的必然职责。
一、通过历史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所谓历史情境式教学,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设服务于课程内容的具体场景,并引导学生快速融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情景的创设多种多样,有问题创设情景、角色模拟情景、实物展现情景、多媒体构建情景等等。
历史情境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历史为主动感悟历史。
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笔者借用时下流行的“穿越”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
情境如下:图一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二是教材“学习延伸”中,反映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做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的《机器时代的“享受”》。
问题:如果我们“穿越”,你愿意回到图中的哪个时代去生活?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班里迅速“炸开了锅”,七嘴八舌的争论开了。
最后我统计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想“穿越”到宋代的东京生活,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想“穿越”到19世纪后期的伦敦。
学生的理由千奇百怪,但几乎都围绕生态环境问题而展开。
学生甲:我爱吃鱼,伦敦泰晤士河已经被污染了,那里的鱼肯定不好吃,吃多了肯定要得癌症。
东京汴河水质好,鱼肯定更好吃。
所以我要“穿越”到宋朝。
“看来很多同学都爱吃鱼啊!”全班哄堂大笑,而且很多学生都点头表示赞同。
我也附和说:学生乙:我也想“穿越”到宋朝,那时的伦敦到处都是黑烟囱,空气肯定很差,到处都是雾霾,我可不想得肺癌。
宋朝东京没有工业,空气好。
学生丙:伦敦是工业城市,生活节奏肯定很快,从《清明上河图》上看宋朝的人们生活很悠闲,我比较懒,喜欢慢节奏,我想回到宋朝。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辩论活动开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辩论活动开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8480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f.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辩论活动开展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辩论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历史辩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问题的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辩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辩论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问题的本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对对手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反驳,这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辩论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整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这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与队友进行沟通和协作,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历史辩论活动的策略1.确定辩题,合理分组在开展历史辩论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确定辩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
辩题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在确定辩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为辩论做好准备。
2.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在历史辩论活动中,教师需要精心组织,积极引导,确保辩论的顺利进行。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介绍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双方应该保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言简意赅等。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对手、保持良好的辩论氛围。
历史学科辩论式教学的价值功能与原则遵循
![历史学科辩论式教学的价值功能与原则遵循](https://img.taocdn.com/s3/m/c40a22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5.png)
77研究与探讨DISCOVERY摘要:辩论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围绕特定的辩题各抒己见,辩驳问题,相互学习。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与唯物史观,建构独立人格与批判思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提升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应用辩论进行教学,文章分析了辩论式教学的意义,探讨了辩论式教学的应遵循的原则,以期推动相关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关键词:历史学科;辩论式教学;价值功能;原则遵循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者,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帮助的引领者。
“辩论是指全体学生始终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史实说明己方对某一历史事物的见解,力求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形式”[1]。
在历史教学中,辩论式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就学生而言,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辩证思考。
对教师而言,辩论式教学可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着重把握辩论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原则遵循。
一、历史学科辩论式教学的价值功能(一)培养思辨意识与唯物史观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思辨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利用课堂辩论活动建构历史知识,改变学生一提到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误观念。
历史教学中的多数问题是相比较而呈现的,学生通过辩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唯物史观强调只有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才能对其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例如,在解释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时,我们应该结合历史大背景进行分析,站在辩证、多元的视角上进行评价,断不能采用单一、片面的眼光看问题。
换句话说,辩论式教学不单单强调学生应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还注重发展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独立人格与批判思维现在的学校和社会都在倡导素质教育,独立人格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
将辩论赛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
![将辩论赛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459a213650e52ea55189823.png)
将辩论赛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作者:朱桂芳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6-0030-03高一新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二课即是“太平天国运动”,课堂教学原本很顺利,但疑问在做完一道习题后产生了:李大钊有这样一句话:“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从理论到实践上的落后。
部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近代民主革命心存疑问,而史学界对此也有三种不同看法:①是一场单纯的、旧式的农民起义;②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兼具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③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
看到学生激烈讨论的场景,笔者决定让学生展开一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运动”的课堂辩论赛。
那一堂课学生的表现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将学生的辩论材料收集整理,成了备课的宝贵资料。
从此,笔者就将辩论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高中课堂教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案例描述1.课前准备。
包括辩题的选定,辩论双方人员的确定,引导学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
2.课堂辩论。
第一阶段:观点陈述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太平天国运动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起义”。
理由是:说它是单纯的运动:①运动的兴起主要由于清朝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各种灾难深重而引起的。
在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压迫之下,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起义。
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是封建压迫的必然结果。
②它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封建统治者。
反封建的任务是主要的。
说它是旧式的运动:①太平天国不管在组织方式上还是在指导思想上,都未能脱离中国以往农民战争的模式。
同历史上许多旧式农民战争一样,采用了落后的宗教方式动员组织群众,并执行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②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反封建思想的延续,未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
初级历史教学答辩题目
![初级历史教学答辩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96504c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2.png)
初级历史教学答辩题目1. 为什么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通过研究历史,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观点和论据。
- 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和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研究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
2. 如何在初级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下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建议:- 创设互动性强的研究环境,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
- 使用多媒体和视觉资料,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保持积极的互动交流。
- 设计个性化的研究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探索。
- 提供实践机会,如实地考察和博物馆参观,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
3. 如何评估初级历史教学的效果?评估初级历史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设计测验和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的讨论质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考察学生的作业和项目成果,以评估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 进行学生和家长的反馈调查,了解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感受和意见。
- 定期与其他教师和专家进行教学交流和评估,以获取更全面的反馈和建议。
4.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下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兴趣的方法:- 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如历史故事、轶事和趣闻。
- 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研究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和调查,让他们能够亲自发现和探索历史的真相。
- 组织历史相关的户外活动和参观,如考察古迹和博物馆。
- 鼓励学生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5. 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历史事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1c72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7.png)
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一、辩论式教学法的特点1. 强调学生参与辩论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非被 passively接受信息。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增强学生思辨能力在辩论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进行言辞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和逻辑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促进学生合作辩论式教学法中,通常需要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观点的平台。
2.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通过辩论式教学法,学生们不仅可以从教科书中获取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进行讨论和辩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并且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
3.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与同学进行碰撞、对话,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论式教学法要求学生需要通过言辞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进行辩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辩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1.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辩论教师可以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评价,提高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能力。
2. 历史人物形象辩论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人物进行形象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来评价这些历史人物的正面和负面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在历史研究中被应用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在历史研究中被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a9e0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9.png)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在历史研究中被应用正方,应该在历史研究中被应用。
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历史研究中应该被应用。
首先,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历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
其次,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上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最后,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参考。
名人名句,“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说明了历史对我们的重要性,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
经典案例,比如在国际关系领域,历史研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格局、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冲突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种种复杂问题,为国际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反方,不应该在历史研究中被应用。
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该被应用。
首先,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将其应用于当下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片面和错误的结论。
历史是多元的,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同一历史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将历史应用于当下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混淆和误导。
其次,历史研究可能会导致对当下问题的过度简化和误解,历史事件和当下的问题是有差异的,将历史研究应用于当下的问题可能会忽略当下的具体情况和背景。
最后,历史研究可能会导致对当下问题的消极态度,历史中充满了战争、冲突和矛盾,将历史应用于当下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对当下问题的悲观看法,影响我们对当下问题的积极解决。
名人名句,"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句话说明了历史的相对性和片面性,将历史应用于当下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片面和错误的结论。
辩论赛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辩论赛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f8782d29482fb4daa58d4b29.png)
但历史基 础知识相对薄弱 、自学能力较 差的情况,教师 除了要
教 师 的及 时总 结显 得 至 关 重 要 。辩 论 的 形式 能 否 突 破 教 学
布 置 学 生 阅读 教 材、 查 阅 课 外 资 料 外,还 需 要给 予 学 生一 些指 难 点关键 就看教 师在 中间起到什么作用。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
乐于研 究的教 学方 法是 当务之 急。
关键词 : 历史教学 ; 辩论赛 ; 秦始皇 作者简介 : 李惠芳 (91 ) 17一 ,女,江苏常熟人,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旅 游管理 系,中学一级教 师,主要研究方向 : 历史教学、
德 育管理 。( 江苏 常 熟 25 0) 15 0
一
、
第 一 ,设 计 的辩 题 应 有 一定 的复 杂 性 。 问题 复 杂 才 能 促 使
的合作 ,培养 他们的团队精神。如 笔者在讲完 “ 辛亥革命”这 学生调动各种资源和 能力,综合各种 资源和能力,综合各种方
一
课后 ,就给学 生布置 了一个辩论 赛的任务 : 辛亥革命是成功 法 来 解 决 问题 。第 二 ,辩 题 的设 计要 有 一定 的现 实 性 。 教 师 应
历史辩论赛的 首先 可 用精 练的 语 言 将 学 生 引入 要 探 讨 的 问题 之 中,持 不 同观 点 的学 生 推 出代 表 ,在 阐 述 观 点 后 开
1 第一 阶段 : 前 准备 . 课
俗 话说 : 不打无准备的仗。历史辩论赛需要教师和学生在 始辩论 。就 拿 “ 辛亥革命是成功 了还 是失败了”举例,具体进 课前做好充分 的准备。 展情况如 下 : 由持 “ 先 辛亥 革命是一 次成功 的资 产阶级革 命” ()设计一个情境 ,即教师要用精 练的语言设计出一个 让 观点的学生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 治,结束了两 千 1
辩论赛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辩论赛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3017da33d4b14e852468c4.png)
初 步 尝 试 就 引起 了 学生 极 大 的兴 趣 ,大 直 接 关 系 到 … 节 课 的 成 败 。 且 课 堂 辩 论 般 大提 高 了课 堂 教 学 效 率 。再 经 过 本 人 不 不 同 于 一 辩 论 , 它 是 在 一 节 课 的 时 限
懈 地 努 力 ,从 课 堂 教 学 中不 断 探 索 ,反 和思考。
“ 题 课 型一 讨 论 课 型一 辩 论 课 型 ”二 烈 、 表 现 机 智 、 对 答 如 流 。 但 在 讨 论 问
个阶 段 的 实验 。其 中 问题 课 型 的 关 键 是 “ 片 战 争 的 失 败 能 否 避 免 ” 的 辩 论 赛 鸦 教 师 巧 设 问题 。讨 论 课 型 则 是 由教 师 提 中 , 学 生表 现 不 太 理 想 。 因为 前 者 主 要 出可 议 性 问题 ,如 评价 洋 务运 动 、新 航 从 人物 身 上 去发 挥 ,而 后 者 却 要 考 虑 到 路 开 辟 的 意 义 等 , 让 学 生进 行 讨 论 , 各 整 个 社 会 大 背 景 ,对 高 中 生来 讲 , 难度
抒 己 见 ,培 养 学 生 的发 散性 思 维 和敢 于 师的主要 作用在于 “ ” 导 ,那 么 ,讨 论
议 ,从 新 闻 化 浪 潮 到 真 理 大 辩 论 , 从 竞 提 出 问题 的勇 气 。如 果 说 问 题课 型 中 教
课 型 中教 师 的 功 夫 则 在 于 “ ” 收 ,也 就 是把 学 生 讨 论 中零 碎 的 片 段 加 以 归纳 整
的地位 。
辩 论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养 学 生 的 思 辨 能 力 是历 史教 学 的根 本 任 历 史事 件 。在 此 基 础 上 ,引 入 辩 论 课 型 把 辩 论 赛 引 进 课 堂 的 新 型 教 学 模 式 , 是本 人 为 实施 素 质 教 育 、培 养 学 生 实 际 能 力 所 尝 试 进 行 的教 学 改 革 实 验 。 ■ 、辩 题 的选 取 与总 结 陈 词 ( ) 辩 题 的 设 计 与选 取 。 辩 题 的 一 设 计 与 选 取 是 辩 论 课 型 的重 中之 重 ,它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14f841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7.png)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正方,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
首先,历史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发展。
例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从而更好地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其次,历史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历史是经验的总结,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但是人们并不是自由地创造历史,而是在已经存在的前提下创造历史。
”这说明历史背景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依据。
最后,历史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历史是未来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对历史上的金融危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综上所述,历史背景是我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本质、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
反方,不应该更加注重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重要的,但不应该过分注重。
首先,过分注重历史背景容易使人们陷入过去的怀旧情绪,从而影响对现实的判断和把握。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过分注重历史会使人们陷入过去的怀旧情绪,从而无法正确看待现实和未来。
”这说明过分注重历史背景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过分注重历史背景容易使人们陷入历史的泥沼,无法真正走向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不是唯一的镜子,过分注重历史背景容易使人们陷入历史的泥沼,无法真正把握未来的发展。
正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说,“过分注重历史会使人们无法真正走向未来,而是一味地沉湎于过去。
”这说明过分注重历史背景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把握和预测。
最后,过分注重历史背景容易使人们陷入历史的重复循环,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bbe36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9.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阅读素材、讨论辩论和实地考察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释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历史。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史料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阅读素材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史书和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思考和评价。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中的观点和论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如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辩论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探讨历史事件和问题。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并作出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争论和对抗来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文化遗址和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和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和人物;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初中历史教师的辩论话题
![初中历史教师的辩论话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c74a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1.png)
初中历史教师的辩论话题介绍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辩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辩论话题,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历史教师使用的辩论话题。
辩论话题一:历史事件的影响1. 哪个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大?请提出具体的历史事件并解释你的观点。
2. 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哪个更重要?请阐述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3. 有人认为历史事件的影响在时间推移中会逐渐减弱,你是否同意?请陈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相关证据。
辩论话题二:历史人物的评价1. 历史人物是英雄还是罪人?请选择一个历史人物并解释你的观点。
2. 历史人物的成功是运气还是能力的结果?请选择一个历史人物并阐述你的观点。
3. 你认为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吗?请陈述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辩论话题三:历史教育的重要性1. 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何影响?请阐述你的观点并给出例子。
2. 历史教育是否应该强调国内历史还是国际历史?请陈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理由。
3. 历史教育是否应该注重研究历史事件还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请阐述你的观点并给出例子。
结论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辩论话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提到的辩论话题可以作为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参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辩论让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评价历史,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
历史课堂引入“辩论赛”教学案例
![历史课堂引入“辩论赛”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488cf6aa00b52acfc7cabd.png)
【教师总结】:此场辩论,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因为它已经触及到封建制度的优劣问题。通过这次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反方:听康先生宏论,意思是说:此番我大清变法,要大变、特变、无一不变。可是,董仲舒有言:“天不变,道亦不变”,康先生要全变,难道要变天不成?
正方: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愈变愈进步。祖宗之法也必须随时改变,无百年不变之法。放眼世界,大家看看,哪个国家不是因为变法而强大,日本正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俄国也是通过1861年改革才使国力增强。相反,土耳其、缅甸、埃及等国不就是因为守旧而面临被列强分割的险境吗?一言以蔽之,中国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
反方: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我们封建社会几千年,制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祖宗大法,怎么能说变就变呢?大清是有病,但不能病急乱投医,倘若像你们所言,下一济猛药,变封建制度为君主立宪制,那不是救国,而是乱国。因此,宁可亡国,决不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要让民众掌权,不就是要夺皇上的权力吗?那是乱臣贼子。自古常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一国之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让下层民众分享权力,那是煽动下层社会造反,是大逆不道。
你们要变官制,可是,除旧不布新,旧的机构拆得唏哩哗啦,却没有新部门安置闲散人员,一大批旧官僚往哪里放?
你们倡言废科举,若真如此,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将前功尽弃。还谈什么光宗耀祖,为国效力。到时候举Βιβλιοθήκη 上下都会咒骂你康有为“洋奴汉奸”。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61c91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6.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比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下面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直观的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二、进行讨论和辩论讨论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思考和交流,比较各种不同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提高论辩能力,并从中培养历史比较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互联网等,收集、整理和比较各种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历史比较的能力。
四、开展历史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历史文化交流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展示、模拟历史场景、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比较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解读历史文献、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思考和评估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历史事件,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分析能力。
是否应该在辩论辩题中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
![是否应该在辩论辩题中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e2b222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png)
是否应该在辩论辩题中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正方观点,应该在辩论辩题中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
首先,历史背景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在讨论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了解历史上的全球化进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全球化现象,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次,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历史上的事件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当前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例如,通过了解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更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问题。
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级和方法。
例如,通过了解历史上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紧迫性,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在名人名句方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
”这句话表明了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历史是人类的教科书。
”这句话强调了历史对于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历史背景对于辩论辩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评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我认为在辩论辩题中应该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
反方观点,不应该在辩论辩题中加入更多的历史背景。
首先,历史背景可能会使辩题变得复杂化。
在辩论过程中,过多的历史背景可能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化,使辩手们难以集中精力讨论问题的核心,从而影响辩论的效果。
例如,在讨论当前的经济问题时,过多的历史背景可能会使辩题变得混乱,使辩手们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其次,历史背景可能会使辩题偏离主题。
在辩论过程中,过多的历史背景可能会使辩题偏离主题,使辩手们难以集中讨论问题的核心,从而影响辩论的效果。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79ddd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9.png)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增进学生的文化认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其重要性得到了肯定,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潜能。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门学科,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出很多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重要性、意义、目标、历史意识、文化认知、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学生发展、地位、全面发展、肯定、重要作用。
1. 引言1.1 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观念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历史的奥秘和历史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历史教学还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历史文化,更在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人生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历史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
2. 增进学生的文化认知: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还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认识世界各个文明和文化,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3. 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历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老师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历史老师座谈会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cf95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b.png)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历史老师座谈会,共同探讨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方法。
在此,我深感荣幸能够代表全体历史老师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培养人才的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加强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历史教学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1. 紧跟时代,创新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4. 注重跨学科教学。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注重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1.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历史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优化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注重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强化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历史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谢谢大家!。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受到历史经验影响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受到历史经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2cfe3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4.png)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受到历史经验影响正方,应该受到历史经验影响。
历史经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首先,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上的许多错误决策和惨痛教训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二战后,国际社会建立了联合国,就是为了避免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剧。
其次,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
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指导。
比如,罗马帝国的崩溃教训告诉我们,政府需要保持稳定和强大,以确保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最后,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反方,不应该受到历史经验影响。
历史经验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套用到现实问题中。
首先,历史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历史经验简单地套用到现实问题中,因为现实问题可能存在着独特的情境和特点。
其次,历史经验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思维。
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历史经验,可能会陷入惯性思维,无法创新和突破。
比如,如果我们过于倚重历史经验,可能会忽视新的科技和思维方式,导致错失发展机遇。
最后,历史经验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消极情绪。
过于强调历史的教训和惨痛经验,可能会让人们陷入消极情绪,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受历史经验影响,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英国历史学家托因比的名言,“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过去,但却不能照出未来。
”这句话表明了历史的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套用到现实问题中。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名言,“历史是我们的最好老师。
”这句话表明了历史经验对我们的重要性,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指导。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历史是人类的行为。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历史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历史化?](https://img.taocdn.com/s3/m/22d444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2.png)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历史化?正方辩手:首先,我们认为应该更加历史化。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历史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种种问题,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所说,“历史是一部世界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
其次,历史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历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通过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传统。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最后,历史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历史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历史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正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那些不愿意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更加历史化,因为历史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维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以及预防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反方辩手:我们认为不应该更加历史化。
首先,历史化可能会导致过度沉溺于过去,无法真正面对当下和未来。
过度强调历史可能会使人们陷入对过去的怀旧和迷恋中,无法真正面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问题。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过度的历史意识会使人们无法真正面对现实,无法积极面对未来。
”。
其次,历史化可能会导致历史的误读和曲解。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过度历史化可能会导致历史被误读和曲解,甚至成为政治工具。
历史应该是客观的,而过度历史化可能会使历史失去客观性,成为一种工具。
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但它也可以被操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历史辩论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000个读者,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历史课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价值不在于给定标准答案,而应是培养善于质疑、创新的公民。
历史教师应该教授的是分析方法,比如寻求资料支持、逻辑论证等。
因此我上历史课喜欢设置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质疑、辩论。
上七下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时,我以“隋炀帝是否是昏君”为辩题,用一首隋炀帝修运河为看扬州琼花的诗导入,借助视频、图片资料带领学生游览了曾经繁华、如今仍然端庄的大运河。
介绍了隋文帝灭陈运兵时疏通过邗沟,并让学生结合课本第4页关于大运河的小字,思考,如果你是杨广会怎么做?出示胡曾、皮日休的两首关于大运河的诗,隋朝民工因修建大运河而死亡、伤残的史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大运河、隋炀帝进行评价。
学生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从隋朝百姓的苦不堪言中得出结论,大运河殃民、隋炀帝昏庸。
有的站在大运河沟通南北、发展国家经济的角度肯定大运河的贡献与隋炀帝的智慧。
有的对于不能因个人牺牲而否定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的价值观提出质疑。
上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我设置的辩题是“没有唐太宗就一定没有贞观之治吗”?学完课文后,有学生认为不一定,因为只要像唐太宗那样做到以民为本、选贤任能、善于纳谏,也能出现治世,比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
另外太子建成能力也不弱,如果他继承皇位,未必做得比太宗差。
上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时,我让学生结合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思考今天的我国能算治世吗?有学生认为今天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欣欣向荣、文化进步,可以算治世。
有学生则提及区域经济不平衡、教育不公平、恐怖事件、腐败案件、影视抄袭等。
通过辩论,学生学会了史论结合,学会了关注现实社会。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时,我让学生辩论“中考、高考是否应该继续”?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辩论非常激烈。
有学生认为考试就是死记硬背,学一大堆无用的东西,浪费脑细胞、浪费青春、折磨心情,把人扭曲为书呆子,应该尽早废除。
有学生认为考试凭努力来讲话,是相对比较公平的竞争模式,至今还没有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应予以保存。
有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好的人在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出类拔萃,而往往是那些有社会背景、或意志坚韧、公关能力强的人
占据了更多优势,所以考试不一定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有的认为考试就是一种运气,就算同样的勤奋,到最后的结果也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且舞弊现象也存在,能算公平吗?
上第5课《和同为一家》时,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所带去的东西及此后汉藏的战和关系后,我让学生思考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有学生就提出文成公主入藏促使吐蕃进步,但也给大唐带来了威胁。
同样上第6课《开放与交流》时,讲完遣唐使、鉴真东渡,就有学生说遣唐使是间谍、鉴真是卖国者,大唐太亏了。
面对这些质疑,我没有打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在吐蕃进步的同时,大唐干嘛去了?日本通过遣唐使、鉴真迅速学习中国而变强大,那原先领先世界的中国又干嘛去了?大唐的威胁是来自开放、交流,还是来自自己的不思进取呢?
经过辩论,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可以感觉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再是那么单薄,而是非常鲜活,可以感悟到看问题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恍然大悟。
所以辩论非常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让学生自发地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并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