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大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运用钟荣华

浅谈大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运用钟荣华

浅谈大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运用钟荣华发布时间:2023-04-27T10:00:25.7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期作者:钟荣华[导读] 高中历史课程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很难将其中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而大概念教学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学 366301摘要:高中历史课程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很难将其中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而大概念教学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从大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希望能以此强化大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历史;应用策略引言:在高中历史课中,大概念教学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培养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大概念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历史观点和方法,从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迁移应用,并与现实社会问题进行联系和探究。

一、大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大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的大方向,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准则,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

第二,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学手段要丰富多彩,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第四,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

二、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在高中历史课中,用大概念教学确立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辅助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辅助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辅助教学作者:徐春梅来源:《神州》2012年第10期中学历史教学中会遇到大量的史料,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这些史料来辅助教学,同时让学生理解史料含义,让他们掌握做这类题型方法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地方,为此,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这里浅谈我总结的一点方法。

史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一、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

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立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幢。

故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会是偶然的,一定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常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

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二、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但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

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历史)
历史学科教学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历史不仅仅是记叙过去的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如何对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评估和分析,如何形成自己独立的历史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历史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习俗,增进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
作的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历史学科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人才。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作用。

历史故事是形象、具体、生动的,通过这些故事来讲述历史事件,能够将历史知识和历史事实转化为一个个有生命力的故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历史。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1、引导学生入门学习历史故事可以作为教学的入门,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例如,用《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巨著,停留在人物形象、情感体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探究,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2、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通过这种故事将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具象化,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在记忆中容易被深深印刻。

例如,讲述石家庄抗战时的硬汉事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个历史事件。

3、拓展历史教学内容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拓展历史教学的内容。

例如,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可以在历史范畴内探究“权力如何转移”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和学习途径。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历史故事来讲述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目的,让学生爱上历史学科,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2、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历史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领域。

通过历史故事来深层次的探究历史事件,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限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历史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好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通过历史故事来深入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途径,使学生具有更加全面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念。

总之,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史 研 究 的基 本 方 法 , 没 有 以史 实 为 基 础 的 历 史 教 学 或 研 究
手段 , 是不可能将历史 真正 呈现在人 们 的面前 的 , 也 不可能 引发人们对历 史学习与研究 的真正兴趣 。“ 以史 为鉴 ” 是历
史教学与研究 的 出发点 与归宿 , 是历 史教 学 与研究 的真正 的感 悟 。
其次是教 给学 生“ 史 料” 的概 念。史料 是 “ 可 以作 为研 究或讨论 历史 时 的有 根据 的东西 ” , 区别 于艺 术 加 工 的小 说、 影视 作品 , 更有别 于不负责任 的网络传 言 。譬如 : 《 大唐
西域记》 是 一部见 闻笔 录 , 可信度极 高 , 而《 西游 记》 是 一部
断课 稚 导 警 2 1 3 1 6 . 1 1
・ 教 育叙 事 与反 恩 ・
浅 谈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 史 料’ ’ 的运用
贵 州 省遵 义 市 民政 学校 何 云 山
“ 论从史出” 是 历史 教学 与历史 研究 的根 本 , 是 史 论 思
想的立足点 . 没有 史 料 支撑 的历 史 言论 是 无源 之 水 . 是 空 话. 是假 想 。 是没有说 服力的。“ 史论结合 ” 是 历史教 学与历
美德 , 践行“ 以史 为鉴” 的历史 教学价 值 , 必须认 真 地对 “ 史
料” 加以分析运 用。然而 , 通 过 问卷调 查 , 我们 在 教学 工作 中发现学生对史 料普遍认识 不足 . 典型 问题如 下 : 1 . 对 历史 兴趣不高 , 缺 乏 对历 史 必要 的课 外 阅读 . 史料 储 备 严 重不 足: 2 . 对史料概念认识不清 楚 。 把 网络 和现代 影视作 品 当作
意义所在 , 没有把史实 与现 实结合 的历史教 学与 研究 . 就体 现不 了“ 以史为鉴” 的存 在意义。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8 8
听。晴帘静 院, 晓幕高楼 , 宿酒 未醒 , 好 梦初觉 。 ” ( 孟元老《 东京梦华 录》 ) 在这段史料 中, 我们看到
了皇城 东南 界 身巷 的金银 彩 帛交 易 情 况 , 看 到 了店 铺林 立 、 琳 琅美 食 , 看 到 了通 宵 达 旦 的夜 市 、 早 市、

动即千 万 , 骇 人 闻见 。 以东 街 北 日潘 楼 酒 店 , 其 下 每 日自五 更 市 合 , 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 玉” 。“ 至 朱雀门, 旋煎 羊 、 白肠 、 鱼 乍 脯、 冻 鱼头 、 姜 豉子 、 抹脏、 红丝 、 批切羊头、 辣脚子 、 姜 辣 萝 b。夏 月 麻 腐 鸡
即散 , 谓之 ‘ 鬼市子 ’ 。 ” “ 牡丹 、 芍药、 棣棠 、 木 香 种 种上 市 , 卖 花者 以马 头竹 篮铺 排 , 歌 叫之声 , 清奇 可

深化 和 拓展对 历史 现象 的认识
例如北 宋商 业 的繁 荣 在课 文 中 只是 作 了简 单
[ 作者简介 ] 郭志红( 1 9 7 O 一), 女, 山西大 同人 , 本科 , 山西省 大同市现代教育培训中心助教 。
煎角 子 、 猪 脏之类 , 直 至龙 津桥 须脑 子 肉止 , 谓 之 杂
嚼, 直至三 更 。 ” “ 潘 楼东 去 十 字 街 , 谓之土市子, 又
本 方法 、 观点 分析 信息 , 得 出结论 。为 了拓展 视 野 、
深 化知 识 , 教 师应 该补 充相应 的 资料 。

谓之 竹竿 市 。又 东 十字 大 街 , 日从 行 裹 角 , 茶 坊 每 五更 点灯 , 博 易买 卖 衣 服 图 画 花 环 领抹 之类 , 至 晓
史料 , “ 南通一 巷 , 谓之 ‘ 界身 ’ , 并是 金 银 彩 帛交 易

进行历史概念教学

进行历史概念教学

第一,运用变式组织感性材料。

2、重视历史概念的相互比较。

3、建构系统化的历史概念体系。

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包括:1.向学生介绍历史学家所用的方法,分析证据,并用证据建立事实;2、使学生学习一些历史逻辑思维以及一些关键概念,如变迁、发展,原因和影响等。

历史学科能力:1、历史阅读理解能力;2.历史阐释能力;3.历史论述能力。

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1.对祖国、民族的认同及爱国主义情感;2、人文主义情怀。

3.正直为人的品格。

4.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方法:1.以疏导为主。

2、平等交流与沟通。

1996年,国家教委,第一个独立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特点:1.注意与初中大纲的衔接,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2.力求体现面向21世纪的时代性。

3.重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问题。

4首次在大纲中增加考试与评估部分,从而进一步体现教学大纲对于评价教学质量的权威性。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差异:1.课程标准是国家制订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

2、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3.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尽可能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

(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2.课程目标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过程;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新课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特点:1.体现以学生发展的新理念。

2.构建新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

3.规范中学历史教学行为。

4.倡导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考虑:1.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3.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

3.注意课程标准的弹性。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新课程下的历史概念性教学

新课程下的历史概念性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概念性教学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无论是对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还是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概念性教学历史概念的基本含义特征形成方法一、历史概念的基本特征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

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确定性。

即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其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

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

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1978年的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巨大震撼,30多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

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再比如说1992年,正如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到:“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之所以又是一个春天,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就解决了改革开放中人们对“姓资”、“姓社”问题的疑虑,为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深化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明确历史概念的时空定位,有助于学生把历史事实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而把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

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

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

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

浅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史料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历史 的各种文字、 图像 、 实物 资源 , 诸如原始文献 、 口述记 载、 历史遗物 、 图片与图表 以及对 博物馆 、 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 在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 史料的 应用越来越被重视 。历史中考考题也非常重视对于史料的运 用, 出现较多的史料分析题 , 培养学生 “ 论从史 出” 的历史观及 逻辑思维能力已是历史教学 中重要的任务 。陈寅格先生讲 过 “ 众所周知 , 在历史教学过程 中, 对于一个历史想象 , 要尽可能 地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基于 同情之理解” ,而这种态度和理 解非常重要一点便是要借助史料。 下面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方 面论述史料的重要作用 充实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说过 : “ 科学家 的一个很重 要素质是对 自然 的进攻性 , 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 , 要去 尝试下一步。 ” 可以看出 , 引导学生积极 的去“ 尝试下一步” 非常 的重要 , 而这就需要老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历史的过去性 , 增加 了学生学 习、 了解历史 的难度 , 特别 是 中学生所知知识有限 , 所以在学习历史 时, 不知课本中的历 史基础知识是怎样得来的 ,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 以捉摸 的结论 。对这些结论性 的知识的学 习仅仅是停 留在记 忆层面 上, 于是出现死记硬背教材结论 的现象, 对历史 的理解往往不 够彻底 , 停留在表面上 , 而且缺乏逻辑性 、 连贯性。这样不仅严 重约束 了学生思维发展 , 同时会使学生失去探索历史的兴趣 。 我 国古代教育专著《 学记》 中曾写道 : “ 善教者 , 师 逸而功 倍, 又从而庸之 ; 小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 又从而愿之。” 其中就 提到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和 学习兴趣 的培养问题 。 如果学生学习不得法 , 无心学习 , 即使教 师再勤奋, 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 充分的利用史料 , 运用原始资料说 明历史 知识 , 做到“ 论从史出” , 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和满足感 , 更容易 把学生的情感、 想象力联系起来。让学生接触第一手的原始史 料, 比起空洞的历史结论 , 更 能激 发兴趣 , 促使学生积极的学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故事,可以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历史故事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故事往往以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使学生能够进入故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与枯燥的历史课文相比,历史故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故事中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去。

历史故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故事往往以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情节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细节,通过生动的描写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鲜活的印象,加深他们的理解。

通过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来介绍秦朝的建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明白秦始皇为什么会采取焚书坑儒等措施。

通过历史故事的形象表达,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加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历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历史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和分析。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故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的学派观点和争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意识。

历史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历史故事往往能够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等情感,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通过感受历史故事中的情感价值,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受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项羽的英勇和悲壮,从而培养他们对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追求。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历史故事是指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故事,通常是以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故事的教学是初中历史教育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极广泛,并且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首先,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故事常常传承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有的故事情节悬疑、有的故事情节感人肺腑、有的故事情节搞笑幽默。

这样的故事情结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认识与理解,更有意愿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文化。

其次,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历史故事不仅关注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也回溯历史事件的历程,包括背景、原因及结果。

通过了解这些,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分析、推理并且评判事件。

再次,历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历史故事并不是随便编排出来的,一个好的历史故事需要很好的研究,分析以及整合。

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历史知识,也可进一步系统化思考的、推理以及创造的能力。

最后,历史故事与电影、游戏等生活实际紧密相关。

很多历史故事之所以成为传奇,源于许多影视剧或者游戏的创作,而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红楼梦》、《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等经典历史故事成为了影视、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带动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有庞大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刻地认识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并且紧密关联生活实际。

历史故事的教学不仅单一地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也拓展了学生的认识范围,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浅析初中历史的概念教学

浅析初中历史的概念教学

浅析初中历史的概念教学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重要阵地。

在历史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梳理、提炼和阐释历史概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和内涵,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水平。

本文将从历史概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历史概念的教学内容历史概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概念的内涵、历史概念的来源、历史概念的演变和历史概念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历史概念教学还需要向学生讲解历史概念的来源。

历史概念往往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概念的来源,明白历史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历史概念教学还需要向学生介绍历史概念的演变。

历史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丰富的,它们与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密切相关。

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示历史概念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让学生了解历史概念的演变轨迹,领悟历史概念的变化规律和历史的发展趋势。

二、历史概念的教学方法历史概念教学是理性思维和学术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概念。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和阐释各种历史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系统、科学的讲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概念的脉络和逻辑,提升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历史概念的实际运用。

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和历史文献,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概念是如何在历史研究和历史分析中发挥作用的,增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和辩证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概念的深层次内涵。

通过展开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发表观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历史概念的教学策略历史概念教学需要教师有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提升历史概念的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历史概念。

浅谈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方史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地方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地方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地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通过地方史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情,增加学习的动力。

将地方史纳入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可以丰富课程,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不能忽视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应当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地方史、历史教学、学生意识、爱国情感、文化传统、历史热情、教学内容、重要性、综合素质提升。

1. 引言1.1 地方史的重要性地方史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和传统的记录和研究。

地方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深入挖掘和展示地方特色,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地方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从而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地方史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丰富的历史学习体验,使历史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情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地方史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完整和立体的历史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提升。

地方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传统,更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学习路径,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1.2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比较普遍的问题包括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缺乏生活化的案例和故事、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高、学生对历史认知偏差等。

许多学生往往觉得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无法理解历史事件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能依靠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缺乏地方特色和生动的故事,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历史知识。

在当前社会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学生对传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普遍较低,这导致了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认知出现偏差,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初一历史(上)意义、作用、影响类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意义、作用、影响类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知识点一、历史的定义和意义1.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经验的总和。

它以事件、人物和文化为研究对象,由于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历史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们了解过去的社会发展和转变,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引导现在的社会发展。

3. 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及社会。

二、历史的作用1. 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国家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和传统,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 对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并尊重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3.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让人们了解过去的传统文化和智慧,启迪现代人的思维,激励人们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三、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 历史对个人的影响:历史的学习可以让个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宽个人视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 历史对社会的影响:历史的研究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进民众相互信任,减少社会冲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历史教育的必要性1. 历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历史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五、历史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探求历史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历史地图的制作、历史博物馆的参观等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提升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重视历史概念教学 提升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重视历史概念教学提升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作者:金磊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7期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历史概念可以分为史实性概念和史论性概念。

史实性概念基本特征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这些越来越成为高考关注的细节。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有效的历史概念,不管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对促进学生认识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如2013年上海高考卷19题: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

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A 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此题考查了现代化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

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了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历史概念具有层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层次性是指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同时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各种历史概念上下左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络;概括性指它反映的内容是概括的、特征是抽象的。

现代化这一历史概念从层次上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从概括性上指出了不同层次的特征,如果教师在复习中把握这一概念的层次性和概括性进行讲解,学生会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历史概念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关键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探讨各种历史结论和评价。

很多历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主要关注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从背景到原因,然后过程、结果,最后意义,缺乏足够的功底把学科概念讲清楚、讲透彻。

例如很多历史教师甚至历史教辅书都把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这一对概念等同起来,这是有误的。

首先,特征不同。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规模小。

自然经济却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表现为自给自足、排斥社会分工等特点。

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把高效课堂的理念转化为一定的教学学习行为,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摸索,我浅谈一下自己提高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同行商榷。

1 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提升历史教学效益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它反映着历史现象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不理解、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等问题至今依然存在,影响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益,必须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理论概念教学与历史知识概念教学的关系。

历史理论概念是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灵魂,历史知识概念的形成也为历史理论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历史知识概念教学只有在正确的历史理论指导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否则,就是掌握了丰富的史实,也不能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理论概念如果没有史实为依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历史理论概念的教学必须寓于历史知识概念教学之中。

第二,创建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概念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分史实性概念和理论性概念。

不管如何分类,历史概念都有大小轻重之别。

反映在试题中也是如此,如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常出现基本上没有错误的选项,只是一个大概念和三个小概念而已。

对于这类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比较,明确哪个选项包含范围广,即最少要包含两个小概念;哪个选项只能代表自己,不能包含其他选项;然后抓住大概念,舍弃小概念。

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选择一些核心概念,进行大概念下的概念教学。

第三、注重运用多重史观进行历史概念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注重运用多重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辨证史观,革命史观等)对历史概念进行教学。

在这些史观中,特别注意文明史观,因它不但是史学界倡导的历史观,也是历史新课程的指导思想之一。

所以要尽可能让学生能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理解一些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解读在培养历史解释能力中的运用

历史概念解读在培养历史解释能力中的运用

新课程教学2019年第13期一、新课标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一方面侧重于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注重于文科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进而在高考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来看,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指向是非常明显的。

只是教教材、背笔记、刷刷题之类的历史课堂,或是课上热热闹闹却没有什么学科深度的历史教学,无法满足新课标对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间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这在某种层面来说是对“能出成绩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师课上只管教教材、学生课下只管背笔记”的教学模式的批判,也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科素养开始成为组织高中历史教学的隐形指挥棒,只有解决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问题,才能既完成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又能保证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二、“历史解释”的概念界定“历史解释”作为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最能够体现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是在组织历史教学过程中,最难处理却又必须处理好的。

只有解决好“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问题,才能让学生领会历史学科的意义,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的概念界定为,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专家给出的培养方向,对培养目标进行了整合,将对学生的培养分解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1)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根据基本史实,在材料给出的历史叙述中准确找出史实部分;(2)能够对历史叙述进行一定的价值判断,形成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3)能将历史事件还原到大的历史背景、阶段特征与社会环境、历史发展趋势中,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历史叙述进行理解;(4)全面、客观地叙述历史事件;(5)根据史料、提出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即论证历史观点;(6)能够直面历史、总结规律与发展趋势,面对现实生活,以史为鉴,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浅谈有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历史故事可以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可以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具体化,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细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来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资治通鉴》中的故事来讲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故事来讲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既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又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历史故事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可以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故事来激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通过讲述李白的诗词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通过讲述古希腊神话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古希腊历史文化的兴趣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还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历史故事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增强他们的历史情感体验。

历史故事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投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命运。

可以通过讲述关公的忠义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三国时期的忠义精神,通过讲述韩非子的奋斗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战国时期的人生观念,通过讲述陈寅恪的抗战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情感等等。

这些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情感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概念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

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到方面全面发展。

”[1]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取得良好的历史课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抓好历史概念的教学。

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历史概念的教学,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把握历史发展科学规律的重要前提。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

因此,人物、地点、时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三个要素。

所以人物概念、空间概念、时间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例如我们都知道一定的历史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

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历史的空间概念。

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

[2]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概念,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历史概念是对具体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它介于史实和线索、规律之间。

一方面,历史概念有它的具体性,即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

另一方面,历史概念又具有概括性,因为它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

而且,历史概念的概括不是一般的简单概括,它必须依赖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所以,历史概念又总是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这就是说,历史概念既是规律性的史实知识,又是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

历史概念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先依据史实,概括史实后,形成线索,引伸规律的特殊作用,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属于知识中心地位。

实践证明,概念不
清的历史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是否注重和强化历史概念教学,是决定整个历史教学成败优劣的关键所在。

其次,注重历史概念的教学,在学生从了解历史现象到认识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

历史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这个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相互关系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历史现象与历史现象之间,以及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即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对历史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而学生要从认识历史现象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必须经过一个环节,就是历史概念的形成。

历史概念是历史现象的科学概括,是历史表象的思维结晶,是感性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的第一步。

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形成正确历史概念,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在对辛亥革命进行教学时,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概述,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起因、性质、经过、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吸收,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才能对辛亥革命的内部联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掌握这个革命的本质,进而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才能知道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三,历史概念的教学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3]
历史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它更是一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课。

它的知识内容及教育作用是任何别的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概念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而历史概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条件和重要途径。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明君贤相、农民领袖、文化巨匠、爱国志土、民族英雄,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的共产主义先驱、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他们的奋斗业绩和思想情操,对广大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启发、教育和鼓舞作用。

而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业绩,其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概念。

这是极为丰富生动的思想教育素
材。

可以断言,只要是成功的教学,对学生形成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必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甚至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终身引以自励。

而成功的历史教学,首先是要把历史概念教学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最后,历史概念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

[4]历史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和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会运用历史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以古鉴今”、“以史明志”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无疑有赖于历史教学的全部活动,然而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概念是历史现象的科学概括,是历史表象的思维结晶,是感性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的第一步。

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历史概念就成为思维基础。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从历史概念教学入手,注重和强化历史概念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生动的直观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

”[5]如果说,历史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基础和连接点,那么,历史概念的运用即清理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就更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不断深化的复杂思维过程。

学生只有掌握和形成了正确的历史概念,才能会运用历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思维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

在初中教学中要重视历史表象的鲜明生动,善于把抽象思维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以便引导学生思维较快地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在高中教学中则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和独立性,以便系统而深刻地掌握知识,准确而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搞好历史概念教学,就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智力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

总之,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历史概念教学,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历史概念,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