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所在地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所在地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班级:艺术分院形象设计1101

姓名:袁田

学号:1110515019

指导老师:王功名

【摘要】

河南省漯河市境内有三大水系支流,是一个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的枢纽食品名城。近年来,工业污染源含氮废水超标排放,使得漯河的空气质量以及水污染大不如从前。本文对漯河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找出原因并做了简要分析和评价,并针对其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PM10的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目录】

◆漯河市环境状况报告

◆漯河市环境污染的防治

◆漯河市环境污染的管理工作

◆问卷调查—漯河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和态度

◆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及评价

◆调查总结

◆漯河市环境状况报告

(一)环境质量状况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06年,我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市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指标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Ⅱ级,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Ⅱ级。全年共发布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日报365期,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介于15 - 166之间,良和良以上空气质量天数占92.9%,无中污染和重污染情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2006年,我市境内河流水质与2005年基本持平,7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评价结果为:澧河——丁湾为Ⅱ类水质,水质为优;沙河——刘李渡口为IV类水质,属轻污染;其他断面水质均劣于V类,重度污染。境内主要河流水质污染综合指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柳河、黑河、黄龙渠、三里河、沙河——马湾、沙河——刘李渡口、澧河。

城市地下水环境质量:2006年,漯河市城市地下水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Ⅲ类标准要求,水质良好。

城市饮用水源质量:2006年,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澧河——三里桥断面各项监测指标的年均浓度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水质良好。地下饮用水源地二水厂、三水厂各项指标的年均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Ⅲ类。

城市声环境质量:2006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漯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4.8

分贝,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Ⅱ类要求。漯河市区交通干线声环境质量为好。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6分贝,符合(GB3096-93)IV类标准要求。

(二)废水及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废水:2006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6477.831万吨,废水排放达标量6469.831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88%。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18663.136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化工、食品、养殖行业。2006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8936.12万吨,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36.3%,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为7890.23吨。

工业废气:2006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313256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19479.444吨,烟尘排放量18234.309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271.024吨。

工业固体废物:2006年全市环境统计范围内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4.67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4.67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

(三)生态环境状况

城市绿化:2006年,市区新增绿化面积8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36平方米。

自然生态保护:建成沙、澧河城市饮用水原保护区,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覆盖率8.02%。

◆漯河市环境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防治:2006年,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综合整治力度。制定下发了《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和《关于加强漯河、沙颍河和三里河流域水污染监督管理的通知》,扎实开展了水污染整治执法月活动。同时,加强对污水净化中心的运行管理,保证出水水质持续达标排放。三个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大气污染防治: 制定实施了“关闭一批、搬迁一批、转产一批、治理一批”的治理措施,提请市政府下发了《漯河市2006年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关于在市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通知》、《关于下达企业环境污染限期治理任务及淘汰窑径3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对省定44家重点废气污染源进行了集中深度治理。通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市区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92.9%。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围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2006年,按照严格管理、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共审批建设项目152个,否决建设项目12个,建议更改厂址1个,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制定了《漯河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分解方案》,加大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次居全省第二。2006年底,市区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均达100%。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2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全年累计处理工业生活污染水2889万吨。

◆漯河市环境污染管理工作

环保目标管理我市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目标管理机制,将省定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由市政府与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等29个责任单位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并制订了详细的目标考核办法。采取了催报督查、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实地督查的形式,对省定环保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实行挂牌督办、新闻曝光、黄牌警告、责任追究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环保目标的落实。我市将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实行综合考核评价的意见》,明确规定,县区及市直单位被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按综合评比排序末位处理。

环境法制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970余人次,检查企业1505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12家,关停“黑名单”企业1家,关闭被挂牌督办企业2家,严厉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了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环境督察加大了对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城市环境监察支队标准化建设,环境监察机构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快速反应能力、现场执法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