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汇报交流.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2.小组合作交流(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3)展示交流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近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2.课件出示场景1:(1)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教师随即提出问题: 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3)汇报交流.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课件出示场景2(1)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2)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_()?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③说说自己的感受.④感受1吨(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3.想一想,填一填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思路: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新课: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5+2.30.9+6.2_.1+3.62._+0.49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三.实践活动: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1.86元1.00元5._元9.47元四.巩固练习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摘果游戏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五.全课归结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第4课时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加法0.37+0.5810.9+7.8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二.新课: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出数据信息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_.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4.回顾对比: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四.练习作业.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第5课时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教学内容:课本P97__P98第4__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6+5.40.6+0.80.36+0.40.9–0.70.8–0.41–0.6老师小结口算情况.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1)0.95比0.58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时间的计算方法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演示法:通过日历展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2)月: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9.5天。

我国农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月份的划分依据,分为大月和小月。

大月30天,小月29天。

(3)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4)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闰年)。

3. 演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通过展示日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4. 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1)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根据已知日期,推算出所求日期的星期几。

(2)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将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相加。

(3)计算某一年的第几天:将所求日期的月份天数加上该年已过的月份天数。

5. 实际问题的解决(1)生日问题:计算自己或他人的生日是星期几。

(2)节假日问题:计算某一节假日是星期几,以及与该节假日相关的日期推算。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前言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儿童数学学习阶段中关键的一年。

本教案旨在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数学知识点回顾1.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通过数块、数带或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0-100以内的数,并进行准确、迅速的比较。

教师可采用字典的方式,将十以内的数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

2. 超大数的认识与读法超过十万的数,可以通过分节记数、逗点记数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读法。

通过生活实例等案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算术运算三年级是加减法的学习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加减法的基础理解和能力培养上。

3.1 加法基础加法、进位加法、加数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加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加法知识点。

3.2 减法基础减法、借位减法、减数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减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减法知识点。

4. 空间与几何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环,建议教师通过实物、生活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

4.1 画图作图通过简单形状的绘制、图形分析、对称轴的确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和几何意识。

4.2 方向与位置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课外图像等学生容易接触到位置与方向的基本知识点,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5. 分数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食物、水果、面包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分数化为简介的分数。

6. 时间、长度和重量时间、长度和重量知识点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实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始终记得“时间上的比较是比较分秒,长度上的比较是比较千米和米,质量上的比较是比较千克和克”。

三、总结通过此教案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期望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数字及算术运算等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45×12×5= 12×5×45=(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最终整理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最终整理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二、探究新知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

(东方)(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

(西方)(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战)(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战)(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那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运算方法;2.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4.掌握题型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3. 知识点总结•分数运算规则;•百分数的意义;•数学运算规律;•知识点联系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40分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设置相关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问题解决与拓展(2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帮助学生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围绕数学第九单元进行了综合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与实用。

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敬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定期复习,不断进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面积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面积人教版

面积的复习教材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总复习《面积的复习》。

设计思路整理与复习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

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1、巩固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

2、通过知识点的复习,进一步掌握面积计算和运用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整理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复习与面积有关的基础知识。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熟练解决有关面积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摸几个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猜一猜今天的学习内容。

(相机板书:面积、物体的表面)二、整理沟通1、提问:关于面积,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你准备怎样复习?教师介绍一些好的复习方法。

3、复习“面积单位”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书中是如何规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②课件出示:A、一张邮票表面的面积4 ;B、一块手帕的面积是5 ;C、一张八仙桌桌面的面积约为1 。

③问:大约多少块手帕的面积为1平方米?引出并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复习“进率”①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②提问:你怎么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③小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

5、复习“面积的计算”①小刚家窗户上的玻璃有一块破成下图形状,你认为应该换上一块多大面积的玻璃呢?②引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6、复习“面积的意义”①判断“”这些图形有面积吗?②什么样的图形有面积?③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整体规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整体规划

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单元整体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一、单元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二、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的定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单元教材背景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可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五、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会看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4、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总复习、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题、第114页的“思考题”。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知识,有序梳理1.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来想想这部分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梳理。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400÷2= 360÷4= 4000÷5= 8400÷4=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结: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另外需要注意特殊的情况。

②笔算: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486÷2= 249÷3= 506÷5= 780÷6= 327÷3= 635÷6=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验算:怎样检验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524÷4= 708÷7=④估算:PPT课件出示估算题目。

600÷19 5600÷69小结方法:除法估算时,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1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正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学生能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理解面积的含义。

3. 学生能认识年月日,并能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1. 位置的相对性:介绍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向,让学生理解位置是相对的,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2. 方向的辨别: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辨别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3. 方向的描述:教授学生如何用方向词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面积1. 面积的含义:让学生理解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2. 面积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

3. 面积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年月日1. 年月日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年月日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年月日进行时间计算,如计算日期、星期等。

3. 年月日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操作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绘制图形、制作模型等,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讨论法: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练习法: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3.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阶段: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数位对齐、部分积的计算和进位等。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2. 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讲解和纠正。

第四阶段:实际应用(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阶段: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会,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练习环节,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3. 在实际应用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是检验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掌握程度的重要步骤,而且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人教版教案:数的运算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数的运算知识的总复习,主要涉及教材第三、四、五章的内容。

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数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引出数的运算需求。

2. 知识回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的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板书设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混合运算题目。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的运算知识的复习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混合运算时仍存在运算顺序混乱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加减乘除运算,还有哪些运算可以对数进行处理,如乘方、开方等。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知识回顾环节在知识回顾环节,我选择了通过提问方式来复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这是因为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巩固和回忆所学知识。

在提问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便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有哪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有哪些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

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3)80张纸有( )沓;(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学例1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1)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

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基础铺垫,引入课题。

1、见课件(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一:(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生:思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2)引导学生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2)用竖式计算(笔试)(3)用数的组成计算:①(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

11×5= 14×4= 15×6= 23×4=(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1)学生思考并正确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述下题的算理110×5= 140×4= 270×3=(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1、学生分组进行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相互评价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一第一课时除数是-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

(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

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l、口算练习。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

(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估算练习。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

比如除法中121÷3。

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
3、笔算练习。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

除法计算中: (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

计算:856÷7 2309÷3 2832÷4
四、课堂活动
1、计算2346÷5并验算
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

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
2、课本第112页的第2、
3、4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的复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乘、除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二第二课时:面积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

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知识梳理
教师:同学们。

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

三、要点复习
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

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

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

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简单换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面积计算。

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

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堂活动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

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

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8、9题。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与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第三课时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

(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03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

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03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
3.59 800.9
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0.69元〇0.7元4分米〇3.8分米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对小数初步认识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的方式进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