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的发展
浅析“伊”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
浅析“伊”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伊”字最初多用于口语,且只是个指示词,但在中古及近代汉语中,“伊”主要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古文献中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用“伊”的实例。
我们认为,“伊”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应该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使然。
标签:伊指示词第三人称代词学术界普遍认为,先秦没有特有的第三人称代词,“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都是由指示代词发展演变而来的。
”“伊”字最初多用于口语,但在中古及近代汉语中,“伊”主要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伊”究竟是如何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呢?这个问题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本文试图通过有关“伊”的语料分析来对此作些探讨。
一、上古时期文献资料显示,“伊”字是有所称代的“伊”的本义指人。
《说文解字》:“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
从人,从尹。
”上古时期,“伊”还只是个指示词,但已经开始在人称方面得到使用,即指“管事的,为人倚重的人”。
由于“伊”在上古时期始终活跃在汉语口语当中,故不为经籍传注和先秦诸子文章所重视。
因此,要想找到“伊”字原始含义,还得从“伊”的甲骨文写法谈起。
我们从“伊”的甲骨文写法(“伊”在甲骨文里写作左边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右边是一只稍稍举起的手)可以看出,伊从人从尹会意。
“尹”《说文解字》释为:“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正因为此种解释,我们才认为“伊”是指“管事的,为人倚重的人”。
但从“伊”的字形结构来看,还有一种解释:伊,从人尹声,形声。
虽然两种解释有相左之处,但均可表明“伊”的本义是指人。
即“伊”在上古是个指示词。
据学者考证,先秦古籍当中大概只有《诗经》能较全面地反映“伊”的本来面目。
如:《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中的“伊”指代第三者事物,与“我”相对应;该句大概可理解为“我看那些政治措施,它将发展成为怎么个样子。
”《诗经·豳·东山》“伊可怀也”,意即它多么令人怀念啊。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
转述句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由来摘要:考察《百喻经》中“之”、“其”、“他”的所有用例可知,“之”主要继承了上古汉语的用法,“其”的功能得到扩展,能充当主、定、宾语,成为一个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仍然作为旁指代词或旁称代词,但出现第三人称代词的萌芽。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他《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法师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虽名为百,其实只有九十八篇。
《百喻经》是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语料。
书中的譬喻故事篇幅短小精炼,通俗易懂。
鲁迅先生评价道:“佛藏中经,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种,唯《百喻经》最有条贯。
”学界对《百喻经》非常重视,但对其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则关注不多。
本文拟对《百喻经》中“之”、“其”和“他”做详尽考察,利用穷尽式的统计,描绘《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面貌。
对《百喻经》的第三人称代词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此期的发展情况,认识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脉络。
一、第三人称代词的界定学界对第三人称代词的判定标准往往不一致,这导致人们对一些成分是否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般认为表示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的,即为第三人称。
有的认为如果一个代词是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成分就是第三人称代词。
[1]姚振武则认为典型的第三身范畴应该是对“我”(第一身)“你”(第二身)之外的第三者(人)的单纯的称代。
他说:“所谓第三身称代一般只限于举在叙述句或描写句中承指的位置上,称代上文刚刚出现过的人的例子,这样的称代,……其第三身称代的性质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2]专家学者们对上古有无第三人称代词这一问题看法有很大不同。
王力在《汉语史稿》一书中指出,上古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厥”等。
[3]①张斌、胡裕树认为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有彼、夫、其、之”等。
吕叔湘、郭锡良则认为上古汉语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汉语史稿
汉语史稿*汉语史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反切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拼音法,用两个字合注一个音,称为“某某切”。
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如:东,德宏切。
*平水韵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南宋平水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称为平水韵或“诗韵”。
*摄、两呼、四等、等韵学韵母中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韵即为一摄。
各摄的字分为两呼,即开口呼和合口呼。
每呼分为“四等”,等指的是声音的洪细。
研究韵图和语音系统的学问叫作“等韵学”。
*同声必同部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同声必同部”,意思是说,凡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同属一个韵部,也一定和诗经的韵脚相符,因为先秦的韵部是由诗经的韵脚概括出来的。
*骈词骈词是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
旧形式往往只残存在书里语言里,而新的形式则存在口语里。
例如,上古音的“呼”[xua],变为中古音的“唤”[xuan],“呼”和“唤”就是骈词。
*对转、旁转骈词中,声母和主要元音都相同,只是鼻音韵尾或有或无,这叫做“对转”或“阴阳对转”。
如:“呼”和“唤”,“逆”和“迎”。
骈词中,主要元音相近,叫做“旁转”。
有时候连主要元音也完全相同,只是韵头小异或声母小异,古人不叫旁转,现在我们也归入旁转。
如:“域”和“国”,“观”和“看。
”*字形的变迁迁包括字体(文字的笔画姿态)的变迁和字式(文字的结构方式)的结构方式。
*三十六字母和切韵声母的主要区别是:(1)唇音分化为重唇(双唇)和轻唇(唇齿)两类了。
(2)庄系和章系合流了(3)云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并同余母合流了。
*浊音清化从中古到近代,汉语普通话的声母趋向于简化。
最普遍存在的一个简化规律就是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一)如果这个浊声母是一个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声字变为吐气的清音;仄声字(上、去、入三声的字)变为不吐气的清音。
上古代词发展情况
上古汉语代词(人称)的发展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我、余、朕(甲骨卜辞)、吾、卬、台、予(周代产生)。
它们在语音上分为两个系:(一)[ŋ]系吾[ŋai] 我[ŋa] 卬[ŋaŋ](二)[d]系余予[djia ] 台[di∂] 朕[d‟i∂m ]我:甲骨卜辞常见,周秦两汉典籍中应用亦极为普遍,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
吾:不见于甲骨卜辞,《诗经》虽然有“吾”字,但是不作人称代词讲。
《诗经·商讼·长发》:“韦顾既伐。
昆吾夏桀。
”郑玄笺:“顾、昆吾,皆己姓也。
”“吾”和“我”不同,只用作主语和定语,只有在否定句里才用作宾语,出现在动词前面。
它们在上古并存,用法略有不同。
汉代以后,两者在口语中逐渐合一,书面语里“吾”用得少了。
余、予:这两个词的读音和用法都同。
“予”是后起的(周代)。
它们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朕:从商代卜辞到周秦两汉,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趋势,多数作定语,少数作主语。
春秋以后,“朕”北方话渐渐不用,而在继承殷文化的楚方言里还保存着。
“朕”在先秦没有尊卑的分别,秦始皇26年制定“朕”为天子自称,臣子不能用。
(2)第二人称代词:女、乃、尔、而、戎、若上古汉语有6个第二人称代词,“女、乃”是商代流传下来的、“尔、而、戎”是周代产生的。
“汝、女”音义并同,是同词异字。
女、汝:主要作主语、宾语、定语,偶尔作谓语。
在先秦典籍里,金文、《诗经》、《论语》、《左传》用“女”,《尚书》用“汝”,《荀子》、《庄子》等两字并用。
汉以后一般用“汝”不用“女…。
大约因为妇女的“女”是常用词,为求区别,故借用汝水的“汝”来代替,一直沿用到中古以后。
尔:可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尔”用作定语较多。
而:只用作主语和定语,不作宾语。
若:不见于《诗经》、《书》、《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但是《墨子》、《庄子》等书里较常见。
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若”又可作第三人称。
乃:见于商代的卜辞,用作定语。
4人称代词的发展
第三人称的“ 自上古到后代, 第三人称的“其”(厥)和“之”,自上古到后代, 一直都兼用于单数和复数。下面只举一些用于复数 一直都兼用于单数和复数 的例子:
来的。上古时代,“他”字等于“其它”的“他”, 意思是“别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事物,亦可 写作“它”,例如《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 以攻玉。”《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 他”;又可以指人,例如《诗经·郑风》:“子不我 思,岂无他人”。 先生认为人称“ 字称起源于晋宋之间, 但杨树达先生认为人称“他”字称起源于晋宋之间, 唐代诗歌和变文中用例极多。 单用不指人,只能指事物;表示“别人” 单用不指人,只能指事物;表示“别人”,一定要 后加上“ 在“他”后加上“人”。
①对酒当歌潭冷淡。一任他懑道嗔恶。(赵长卿词) ②不因你瞒番人在此,如何我瞒四十里路来?(周密《齐 东野语》) ③学人言语未曾巧。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辛弃疾词) ④你们见押着车乘。(《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二)
“们”字也经过不分单复数的阶段。“懑”、“门” 们 字也经过不分单复数的阶段。 等字有的不表示复数,只作人称代词和某些指人的 名词的词尾,在宋元词曲中很不少。例如:
第四章 人称代词的发展
上古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有“吾”、“我”、“余”、“予”、 “台”(音“怡”)、“联”等; 第二人称有:“汝(女)”、“若”、“乃”、 “而”、“戎”等; 第三人称有“其”、“之”、“厥”等。
这些人称代词应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纯 然指人的人称代词,即第一、二人称;第二 类是兼指事物的人称代词,即第三人称。
试论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发展演变
试论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发展演变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汉语词汇型,例如“黎”、“伊”、“拜”、“戊”、“义”等,可以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这是礼貌用语中最为普遍的形式。
第二阶段:宋代开始出现“你们”这个词汇,它最初只用来称呼农民,但随着宋语习语形成,“你们”也开始被广泛用于礼貌用语之中。
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第二阶段的“你们”会发生演变,形成了第三阶段现代汉语的“你们”。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你们”可以称呼个人,也可以用于指一众人,既可以表示尊重,也可以表示平等关系。
它已经成为习惯用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实力。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的发展及地域分布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的发展及地域分布作者:张甦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59-02上古没有用法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
到了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白话文学的兴起,第三人称代词用法不完备便不能适应汉语交际和汉语语法逐渐严密化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渠”、“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第三人称的“他”是从上古的无定代词“他”发展而来的。
但是“他”何时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各家众说不一。
潘允中先生认为,《左传》中出现了“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最早最可信的例子,南北朝以后“他”用得更为普遍了。
高名凯先生认为,“他”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是汉以后的事情了”。
杨树达先生认为,“他”字用作人称代名词,“始于晋宋间”。
吕叔湘先生认为,“他”字作人称代词是从六朝开始的,到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三身代词“他”就比较常见了。
冯春田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形成,当不晚于初唐。
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也都认为“他”起源于唐代。
笔者经过考察认为,“他”字在上古文献中大多用作无定代词,加在名词的前面,当“别的”、“其他”讲。
如果指称的对象是人,通常作“他人”。
潘允中先生认为“公室四分,民食于他”(《左传·昭公五年》)这一句里的“他”是最早最可信的第三人称代词,笔者认为是不妥的。
笔者赞同吕叔湘先生对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认定: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必须是专指的,不是泛指的,必须是有定的,而不能是无定的。
考察汉代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他”没有一例用来指称人的,但是却常常出现“他人”。
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搜神记》、《世说新语》、《百喻经》,这三部文献中“他”字出现的次数分别是16,8,41,“他”没有一例可以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但是有个别“他”的用例一直为许多学者所争论。
浅析客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佢”的来源及发展
浅析客方言第三人称代词“佢”的来源及发展作者:曾茜雅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6期摘要:客方言作为汉语分支,保存了不少的古音古义。
其第三人称代词“佢”本字为“渠”,指示第三人称的用法始于西晋。
六朝、唐代时期使用频率较高,到了宋代,在口语中使用的次数慢慢减少,主要以“问渠”的形式出现。
此后,客方言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代词,形成了固定的用法,等同于普通话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并一直使用至今。
关键词:客方言;第三人称代词;来源;发展一、引言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识别和区分民系的第一要素。
客家方言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古越族、瑶族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成分而独自发展起来的汉语分支。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历史迁徙。
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居住在赣南,宋元时又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
尽管如此,客家群族的古老特性驱使着他们刻意保存中原汉语古音和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严格遵循“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因此,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客家方言也基本上保留了古汉语的语言特点,被语言学家视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岭外三州语》里曾提到客家人“言语敦古”、“雅训旧音往往而在”,正好说明了客家方言保存有大量的古音古义。
清代嘉庆年间,客家研究鼻祖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上说:“客家人的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行经内地随处都可相通。
”先生所说与实际比较相符,今客家话的文读音与普通话是较为接近的。
然而,经过几次战乱,客家人逐渐南迁,形成了“凡客皆住山,无山不住客”的局面,加上山川阻隔、交通堵塞以及民族融合,客家方言内部依旧留有具有古代特色的词汇,如客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佢”。
二、“佢”的来源“佢”最初写作“渠”,在客家话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说文解字》解释为:“水所居。
从水,榘省声。
强鱼切。
”《集韵》将“渠”编入鱼韵,求於切,“亻渠,吴人呼彼称,通作渠”。
汉语人称代词考论
汉语人称代词考论一、本文概述《汉语人称代词考论》是一篇针对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使用规则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全面梳理汉语人称代词的发展历程,详细解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变化,同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通过对汉语人称代词的深入考论,我们旨在揭示汉语语言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人称代词在汉语社会交际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
我们将对汉语人称代词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接着,我们将梳理汉语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称代词的形式和用法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汉语人称代词的使用规则,包括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与其他词类的搭配关系等。
我们还将关注汉语人称代词的文化内涵,分析其在汉语社会交际中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对汉语人称代词的考论,我们期望能够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汉语教学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增进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汉语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汉语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它反映了汉语语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
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开始,到现代的简体字,人称代词的形式和用法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形式相对简单,往往以“吾”“余”“予”等来表示第一人称,以“女(汝)”“尔”“若”等来表示第二人称,而第三人称则常用“之”“其”等词来表示。
这些代词在用法上较为灵活,既可以作为主语,也可以作为宾语,甚至可以用作定语。
随着汉语的发展,到了中古时期,人称代词开始逐渐分化,形成了更为明确的代词系统。
第一人称代词出现了“我”“我们”等形式,第二人称代词则有了“你”“你们”等用法,第三人称代词也开始有了“他”“她”“他们”等明确的区分。
代词在句中的位置也逐渐固定,一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
第二节动词的发展∙一、动词发展的一般概貌∙1.上古汉语时期∙动词是表示人物行为、心理活动的词,甲骨文时代,动词几乎全是单音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
例如:∙1.王勿鱼,其守。
(佚存656)∙2.贞:我不其受年?(粹868)∙先秦时代,动词的发展仍很缓慢,其基本的句法功能仍是在句中作谓语,没有时体区别,动作发出是由副词、时间词、语气词和上下文来表示的,如:∙3.齐师伐我,公将战。
(《左传·庄公十年》)110"4.今日病矣,予助..."∙4.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公孙丑》)∙同时,此一时期的动词也兼有了作状语或定语,对动词或名词起修饰作用的功能。
∙5.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
(《左传·哀公十六年》)∙6.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周南·汉广》)∙2.中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动词发展主要表现在时体范畴的产生。
此一时期,动作完成、持续、过去或经历都产生了一定的表达形式。
地、底、得、着、了、过产生,关于此一问题,我们把它放在后面一部分内容中来说。
111"3.近代汉语时"∙3.近代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动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古开始出现的时体范畴系统化,逐渐发展完备。
∙3.1完成体形式有所增加∙“了”已普通用来表动作的完成,“讫”、“已”、“却”也虚化为时体助词。
但“了”取得了占绝对优势地位,取代了其他助词。
∙3.2动词重叠式的发展和时体的发展∙上古汉语中已经有了动词的重叠,如言言、语语、行行、去去、飞飞。
∙但它们与近代汉语中动词重叠表短态完全不同,如:112"1.其母看看将死,..."∙1.其母看看将死,叫声动地。
(变文卢山远公话)∙2.如来斋时已到,转转即是日高。
(难陀出家缘起)∙“看看”、“转转”均是表即将之意。
∙另外,近代汉语中还出现了用动量词表短时体,如:问一问、喝一喝、拂一拂、推一推、闲走一闲走,此“V—V”式;∙相了一相、量了一量、摸了一摸,此“V了—V”式;∙奈他一奈、瞅你一瞅、捉弄他捉弄,此“VO—V”式。
2 人称代词
第二讲汉语人称代词的发展现代汉语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其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商代就产生了,第三人称代词产生较晚,在中古的南北朝时期。
一、商代的人称代词商代甲骨卜辞已经产生了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尚未产生第三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朕”三个。
三者的区别是:我,多表复数,也表单数。
从语法功能上,可做主语、宾语、定语。
(我们,我们的,我,我的)如:庚申卜,贞:我受黍年。
我,表示复数的我们,代表商朝。
做主语。
(“我”的这种单复数同形的功能现代汉语中仍有孓遗,如我国、我校,“我”都表复数)()侵我西鄙田。
(定语,我的)余,只表示单数,做主语和宾语,不做定语。
(我)羌甲祟余。
(宾语)朕,用于单数,主要做定语,有时也做主语。
(我的)甲戌卜,王,余令角婦协朕事。
2、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乃”“尔”,单复数同形。
其区别是:汝,可做主语、定语、宾语。
乃,做定语。
(你的,你们的)尔,做定语、宾语。
3、甲骨文到周秦两汉汉语中的“之”“其”“彼”“厥”。
这些词有时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他”“他们”,但它们仍然是指示代词性质,偶尔指代第三人称,但不是人称代词。
商代至周秦还没有产生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二、周秦的人称代词(一)到周代,商代产生的3个第一人称代词继续使用,又产生了“吾”“卬”“台”“予”4个,共7个。
其使用频率和用法各不相同。
1、“我”,周秦应用普遍,功能同商代用法。
如:我未见力不足者。
(单数,主语)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
(宾语,单数)无矢我陵,我陵我阿。
(复数,我们的)2、吾,只作主语和定语。
(一般不做宾语,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做)可表示单、复数。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论语·雍也》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
(主语,复数,我们)在否定句的宾语前置结构中,“吾”才可以用作宾语。
居则曰:不吾知也。
上古“我”“吾”的单复数没有词形上的区别。
人一般在多大时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人一般在多大时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2岁以后,会说的时候。
会用语言表达意愿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代词我了。
人类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第一人称,而根据大数据表明,此种认知大约在3岁时完全形成。
第一人称,指的是叙述人称之一。
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
儿童的言语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前言语时期(3-4个月)。
百天左右的婴儿就已经懂得用“有意义的哭声”来表达不同的需求,饿了,困了,着急了……细心的妈妈总能从小宝宝的哭声种捕捉到不同的需求。
第二阶段:言语准备期(6-8个月)。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进入咿呀学语的时期,这个阶段只要大人多跟宝宝说话,对着宝宝说话,多说和宝宝相关的话语,那么这个小家伙就已经开始悄悄积累词汇啦。
第三阶段:言语发生期的开始(12-16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推开了语言的大门,大多数宝宝已经开始喊mama,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更多的词(30个左右)
语言能力强的宝宝可能在这个阶段已经学会说很多话了,大部分宝宝也许会用以一两个词语代替一个句子。
第四阶段:言语发展期(3岁左右)。
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积累,只要孩子开始开口说不同的词语,他们会试着将这些词语组织成简单的句子,而当他们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代表着思维的完整,孩子的语言学习也进入了高级阶段。
汉语史稿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双声叠韵:双声叠韵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汉语音韵学的两个重要术语。
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也叫声纽)相同,这两个字一般都组合成双音词。
例如:“仿佛”(fang fu)两个字的声母都是“f”。
“颠倒”(dian dao)两个字的声母都是“d”。
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这两个字一般也都组合成双音词。
例如:“从容”(cóng róng)这两个字同属“ong”韵。
“披靡”(pī mí)两个字同属“i”韵。
这里所说的韵部是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一定相同。
例如“荒唐”(huāng táng)是叠韵,两个字的韵腹、韵尾相同,但“荒”字有韵头“u”,“唐”字没有。
双声、叠韵和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关系。
古汉语的双音单纯词大部分是联绵词(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拆开解释的词),而联绵词又大多是用双声、叠韵的方式构成的。
例如:双声的:蜘蛛、流离、踌躇,叠韵的:螳螂、葫芦、昆仑、盘桓,双声兼叠韵的:辗转、辘轳。
2、骈词:语音上有同源分化关系的同义词。
或者说,骈词是一个词的旧形式和新形式同时存在。
一般情况下,旧形式往往只残存在书面语里,而新形式则存在口语里。
如,上古音的“呼”,变为中古音的“唤”,“呼”和“唤”就是骈词。
骈词大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声母和主元音都相同,只是鼻音韵尾或有或无,这叫做“对转”或“阴阳对转”。
如:呼唤、逆迎。
第二类是主要元音相近,叫做“旁转”。
如:域国、观看。
骈词是每一时代都可能产生的。
骈词虽同出一词,但是由于各自发展,意义可以分歧。
骈词又可以合成双音词,如:呼唤,观看。
3、反切: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拼音法。
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反切上字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也简称为切下字。
如:当孤切“都”,“当”表示“都”的声母,“孤”表示“都”|的韵母包括调,声母和韵母一拼合,就切出一个“都”字音来。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一、汉语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虚词的发展。
虚词是汉语最重要、最活跃的语法手段。
(1)实词虚化,即所谓语法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方式。
实词虚化的条件:①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在句中处于主要位置时,它是说话者注意的重点,不容易虚化。
如果词在句中处于次要位置,它就比较容易虚化。
如:“看”在句中做谓语是看见,不容易虚化,只有放在别的动词后面才会虚化表示尝试的助词。
②实词本身的意义。
虚词的语法意义往往就是实词的词汇意义进一步抽象化的结果。
如:助词“了”、“着”,介词“被”、“把”是由“终了”、“附着”、“遭受”、“把持的意义虚化来的。
(2)虚词转化。
①某些略带实义的虚词可以转化为另一类完全没有意义的纯虚词。
如:古代反复问句的否定部分通常省去主要动词,否定词处于句末,就会进一步虚化。
②某一虚词与另一虚词本无关系,因为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同,它就可以取代另一虚词的用法并转化为另一类虚词。
(3)单音虚词复音化,1单音虚词连用为复音虚词,如“假”、“令”连用为“假令”;2单音虚词重叠为复音虚词“渐”重叠为“渐渐”;3单音虚词附加成分“为了”、“为着”;4词组凝固为复音虚词“然而”、“虽然”。
(4)虚词应用规范化。
①新的虚词淘汰旧的虚词,或者势力强的虚词淘汰实力弱的虚词。
②某些虚词的用法得到调整,由分工不大明确到逐渐分工明确。
2、句法的发展(1)词序固定化。
汉语词类缺乏形态变化,词序成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主语在谓语前,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后,这是古今一致的词序。
(2)句法手段多样化。
如:随着“被”“把”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被动式和处置式;随着“得”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可能补语、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
(3)句子结构严密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单句力求结构完整。
○2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4)句子容量不断扩大。
○1句子成分复杂化。
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多主语、多谓语、多定语、多状语,而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本身又可以是各种相当复杂的词组或句子形式。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分化与发展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分化与发展作者:赵静施晓慧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4期“他”和“她”作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在汉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他”到了唐朝才确定了作为第三人称单数的稳定地位,而“她”则是五四时期才产生的。
这两个词,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来源,本文将详细地加以探讨。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第三人称单数主要是指“他”“她”“它”三个,但是大家对这三个词出现的时间、历史背景知道的可能还不太多,我们就以指代人的第三人称“他”“她”为例,来讲一下,这两个词是如何产生并分化的。
一、“他”字的历史渊源“他”“她”“它”是我们学习现代汉语的人熟识的简单的第三人称单数,是代词的一种。
代词,在《辞海》释义如下:“①代替名词的词,旧称代名词。
②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
分三类:⑴人称代词(我、你、他)⑵指示代词(这、那)⑶疑问代词(谁、什么)”。
而“人称代词”中的“人称”《辞海》给出的释义是“语法范畴之一。
也叫‘身’。
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
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是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是第三人称。
如法文j’aime(我爱)是第一人称,tu aimes(你爱)是第二人称,tu aimes(他爱)是第三人称。
”在古代汉语里,用来代替第三人称的主要有:其、之、他、伊、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方正》“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而作为现代汉语最为常见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字早已经存在,最早是出现在先秦时期,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是用“其、之”来代替一切事物,不分人与物,更不区别男女。
汉语史资料
汉语史三、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步骤1、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若干个历史层面(如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唐五代等)2、在每个历史层面确定若干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考察对象。
3、对各个层面语料中的研究对象(语法、词汇等)进行分析归纳。
4、对归纳出的结果作历时的比较,追寻其历史发展轨迹。
5、对语言现象的历史变化力图作出解释,探讨原因,总结规律。
第一章名词的发展第一节上古汉语名词的特点名词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其次作定语。
可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上古名词作定语,在名词之后带结构助词“之”,表示领属关系。
文王之母。
(诗经·大雅·思齐)名词可以作状语,表示比喻、对人的态度、方式、工具、地点等。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舜勤民事而野死。
(国语·鲁语上)第二节名词前缀“有”、“阿”、“老”二、前缀“有”的产生和发展普通名词前面,也有加“有”字的:予欲左右有民。
《尚书·益稷》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
《尚书·盘庚》“有”作前缀时,其应用范围有限。
并不是所有名词都能符合与“有”搭配的条件。
周代末期,前缀“有”已消亡。
后代文献中出现的“有唐”、“有明”、“有清”之类,只是仿古而已。
关于附加在名词前的“有”的性质,学界大体存在有三种说法:第一,王力(1958)认为,它是类似词头的前附成分;第二,黄奇逸(1981)认为,宜把它看做动词;第三,秦建明等(1985)认为,“有”可通“或”。
二、前缀“阿”的产生和发展王力先生认为,词头“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的词头,“阿谁”可能是从《诗经》中的“伊谁”变来的: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诗经·小雅·正月》汉代以后,“伊谁”变成了“阿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十五从军征》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三国志·蜀·庞统传》词头“阿”加在名词前、数词前或是姓氏前,基本上都是用来称呼人的,例如:见阿恭,知元规非假。
突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
作者: 赵明鸣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满语研究
页码: 33-40页
主题词: 第二人称代词;突厥语;第三人称代词;民族出版;复数形式;文献语言;蒙古语;《突厥语词典》;单数形式;通古斯语
摘要: 本文探讨了突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认为:1.早期原始突厥语第二人称代词很可能存在直接词干和间接词干;2,10-13世纪是第二人称代词发展和分化的重要时期;3.现代突厥诸语言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第二人称普、尊称形式是古代突厥语方言差异的真实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称代词的发展(一)殷商时代1.甲骨文的人称代词:⑴ 第一人称:吾我卬言余予台朕⑵ 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戎乃2.甲骨文的指示代词:之、兹(二)春秋战国时期:1.之:最初是指示代词,春秋战国已开始指代人,表现:⑴作定语的频率的减少。
在定语位置上的“之”一定是指示代词。
定语位置上的指示代词为别的指示代词取代,如“此、是、斯”。
如,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充当定语的“之”:《诗经》38例,《墨子》4例,《庄子》5例。
⑵宾语位置上的“之”:①指代具体事物、抽象事物、不明确的事物具体的事物: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抽象的事物: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战国策.齐策)指代不明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②人称代词:不仅是第三人称:他、我、你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左传)若从君之惠而免之(我,知罃),以赐君之外臣首(知罃父亲,荀首)。
(左传)谏而不入,则莫之(你,赵盾)继也。
(左传)2.兹:泛指性指示代词,未见指代人的用法。
我王来,既爰宅于兹。
(尚书.盘庚)3.其:特指代词①春秋战国时期:“其”一般作定语。
A特指代词--那、那个、那里的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庄子.山木)B人称代词--他、他的——定语晋侯问嗣焉。
称解狐,其仇也。
(左传)②取消独立性,一般充当主谓短语的主语,很少见到用于句子主语。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僖公32年)师之入=定语③汉代开始作主语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史(三)汉代之后“其”开始取代“之”,可以指代第三人称。
表现:“其”的功能增多:⑴介词宾语:不忍与其战。
(说苑)上古时期在上述例句的“其”的位置上,应该是“之”,汉代之后,才可以用“其”。
⑵双宾语的间接宾语:有人遗其双鹤。
(世说新语.言语)⑶兼语:可率勉之,令其为善。
(论衡.率性篇)⑷句子主语:南北朝其为阿谁?子以言之。
(吴越春秋,27)小结:汉代之后“其”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南北朝时已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能充当句子主语(但还不能做单宾语),取代了“之”的介词宾语、双宾语、兼语的位置。
“之”不能做主语,可以做单宾语。
(四)南北朝时期:渠、伊1.渠:第三人称代词。
南北朝少见,初唐流行。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三国志)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着口心。
(游仙窟)⑴“渠”的来源:①“其”的音变。
吕叔湘:“渠”大概是“其”的变式。
都是群母平声字,分属“之”和“鱼”韵。
郭锡良:六朝“其”产生文白两读,文读随“之”韵其他字演变了,白读保存古音,跟“鱼”韵的字韵母接近或相同。
⑵方言词汇。
从文献看,“渠、伊”早期只出现在南朝作品中,今方言也证明如此。
渠:广州、梅县、南昌、永康其:温州、阳江、衡阳、宁波伊:绍兴、福州、厦门、潮州、上海、嘉兴2.伊:⑴来源和时间:①王力:大约在第四世到第五世纪②吕叔湘:在魏晋之际,正当“他”字开始向三身代词方面发展的时候,“伊”字已经是个盛行的第三人称代词。
如《世说新语》“伊”在禅宗语录、金元曲文里也很常见,“伊”、“渠”有方言区域的局限,再加上“他”的出现,因此,到近代汉语后期,就只存在于个别方言中。
中古:“其、渠、伊”实际上是一个词。
读音不同。
(五)唐代:他1.来源:无定代词(旁指代词)。
“其他、别的、旁的”义的“他”。
《诗经》用例:子不我思,岂无他士?(诗经.郑风.褰裳)2.“他”的发展⑴汉代:《史记》有疑似第三人称代词例子。
《史记.外戚世家》:“(窦)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采桑,堕。
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
又复问他何以为验。
对曰:......⑵魏晋南北朝、隋代的两可的例子:①由“其他的”到“他人、别人”。
夫人食他一物,而有愧色,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搜神记)他贫不得笑,他弱不得欺。
(王梵志诗)②确凿的例子:武后知曰:“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毋犯他。
”(隋唐嘉话)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高适:渔父歌)3.第三人称代词演变总结:⑴起源较晚:周代“之、其”开始向第三人称代词发展。
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词义和功能,但没有完成转化过程。
⑵ 汉代:“其”开始扩大功能,有取代“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趋势。
但少见充当句子主语的例子。
⑶ 六朝:“其”进一步扩大功能。
但不能单独作宾语。
此时,产生新的形式“渠”。
至此,才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渠”(其)保留在南方方言中。
⑷ 汉末至南北朝,无定代词(旁指代词)“他”向第三人称代词演变。
先由“别的”发展为“别人”,这是“他”转变的重要阶段。
初唐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功能,盛唐正式确立地位。
(六)反身代词的发展1.“自”的出现:先秦就有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2. 复合式反身代词:自己、自家、自个三种形式在唐五代文献里差不多同时出现。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
(王梵志:天下恶官职)尚来劝化总须听,各各自家须使意。
(敦.无常经讲经文)阿奴来日前朝自己宣问。
(敦.韩擒虎变文)大王自己是万乘之尊,七宝随身,千官拥从。
(敦.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七)人称代词的复数即形尾“们”的产生数量词的发展(一)基数的发展两1.上古“两”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
如,葛屦五两,冠绥双止。
(《诗》)2.先秦时代,“两”字的两种引申义:⑴本来是独一无二的事物,在特殊情况或假设情况下,就以两并称,如,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左传)⑵指两件事物处在同一情况之下。
“两”字作为动词的修饰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甲物和乙物都是如此。
如,今大王垂拱而两有之。
(战国策)今有“两全其美、两败俱伤、势不两立”等。
双1.“双”和“两”的区别:前者强调相配成对,后者指天然成双的事物2.先秦“双”字罕见;汉代以后,“两”和“双”的用途有交叉的地方。
再1.上古“再”只表示两次的意义。
如女无二归,男有再聘。
2.唐代“再”产生了新用法,即在杜甫时代,“再”由“两次”转到“第二次”意义;至于不是第二次的行为,唐代还用“复”,不用“再”。
3.“再”何时替代“复”成为“复”的同义词?零数的表示法1.上古汉语,“十”字一般不能直接和零数结合,中间往往用“有”或“又”字。
如,十月又一月2.到春秋、战国时代,虽有人沿用“有”,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但也有不用“有”的,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庄子)3.现代“零”产生比较晚和上古“有”没有联系。
古代不用“零”只说“三百六”、“一百八”等。
4.“0”号的应用最早见于宋代数学家的著作,但在当时书面语用“单”不用“零”,直到《红楼梦》里才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二)序数、约数、分数的发展1.上古和中古分母常是“两”、“三”(参)、“十”(什)、“百”,如参国之一、两之一、什一、什九、百一、万一等2.也有“几分之几”说法,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序数的发展1.“第”本作“弟”是“次第”之意2.“第”在汉代用为序数词头?汉末,序数词后可带名词。
如,光武帝生于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
(论衡)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三)名量的产生与发展1.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表示有三种方式:⑴数+名(常用),如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庄子》)⑵名+数(少用),如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书经·召诰》)⑶名+数量(少用),如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2.汉语名量词的产生与发展变化⑴汉语名量词起源很早,殷墟卜辞中有“丙”、“朋”、“升”等,但只限于度量衡及集体量词。
⑵原始的天然单位表示是在数词后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如:羌百羌;玉十玉等。
⑶天然单位词在先秦萌芽,但汉代以后才较为发达。
⑷单位词的发展有三种情况:①范围扩大个(箇),原来只是竹的单位,但到唐代其应用范围扩大很多,水果、鸟类和人均可用“个”。
只(隻),《说文》:“鸟一枚也”,最初“只”只是普通名词,后来虚化为量词,开始也只指鸟类。
后来,“只”字的用途逐渐扩大到兽类和无生之物。
客家话中的量词“只”?条(條),《说文》:“條,小枝也”,最初普通名词,后来虚化为量词,凡细长、狭长的东西都可以称“条”。
②范围缩小枚,汉魏六朝,“枚”应用于鸟类、鱼类和一切器物。
在现代普通话里,缩小到仅指“一枚针”、“两枚奖章”等。
③范围转移盏,原用来指酒,现在用来指“灯”。
⑸名词、数词和量词三者的位移情况。
①先秦数词兼带天然单位词或度量衡单位词时,位置是在名词后面的。
如“马十匹、幄幕九张”等。
但在先秦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的位置已经可以放在名词前面。
如一箪食,一瓢饮。
(《论语》)②汉代以后,不但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在名词前面,而且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也都可以放在名词前面。
如千足羊、一枝梅等。
③中古单位词位于名词前的情形更加普遍。
如一只履、七条街、两匹绢、一张纸等。
④中古以后,单位词前面的数词如果是“一”可以省略。
如,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
(《朱子语类》)⑤名+量词—词语宋元时代如车辆、船只、马匹等⑥量词+子(儿、头)---名词明清时期如个子、只儿、件头等(四)动量词的产生与发展1.唐代以前,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动”格式。
如,子三困我于朝。
(《左传》)2.唐代以后,动量词“回”“次”等逐渐应用了。
如,一日踏春一百回。
(孟郊诗)遭:本指环绕或转动的次数。
如,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僧可朋诗)后来其用法一般化,如走几遭等。
遍:本表示读书完毕的次数,如,文字尚看两遍乎?(东坡别集)后来“遍”字一般化。
如走了七八遍。
场、番:表示时间长久的动量词。
助动词的发展(一)助动词“可、能、足、得”的发展1.教材所谈四类助动词⑴可、能、足、得,表可能;⑵当、应、宜、合、须,表应当;⑶欲、愿、肯、敢,表意志;⑷见、被,表被动。
2.词尾“得”的虚化过程⑴汉代以前,动词“得”位于动词前,如:①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左传》)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同上)③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子兵法》⑵从汉代开始,动词“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后代一直沿用。
如:①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②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嵇康《养生论》)⑶“得”后置以后,有的句子里“得”有“达到行为目的”的意义,这样,“得”意义开始虚化。
如:①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左传》)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同上)③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孙子兵法》⑵从汉代开始,动词“得”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后代一直沿用。
如:①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②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